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的基本原则
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的基本原则
补肾壮骨法
根据"肾主骨"的中医学理论,肾虚是骨质疏松的发病关键,故治疗宜补肾壮骨,若肾精充足,则筋骨坚硬有力。有
杨氏等选择退化期骨质疏松症患者11例,按临床表现分成肾阴虚和肾阳虚型,分别用左归丸及右归丸加减治疗,连服2个月,结果9例腰背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用X线显示骨密度明显增高者6例。王氏等用补肾益骨膏(熟地、淫羊藿、紫河车、泽泻、龙骨等)治疗更年期妇女骨质疏松症,服药3个月后,患者挠、尺骨骨矿含量均较治疗前增加。
梁氏等以续断、桑寄生、山萸肉、骨碎补、熟地等治疗58例,肾虚症状明显改善,且骨密度平均值略有回升,其中尺、桡骨骨矿物质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对照组呈进行性减少。由以上临床案例表明从肾论治骨质疏松症不但使肾虚症状明显改善,且骨矿含量、骨密度等指针的检测亦可得到改善,证实了补肾中药对治疗骨质疏松症效果优良。
益气健脾,活血调肝
脾虚则肾精亏虚,骨骼失养,骨骼脆弱无力,以致发生骨质疏松症。故治疗宜补气活血、健脾调肝。
治疗骨质疏松的中医疗法
骨质疏松症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根据多项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骨质健康已亮起红灯。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中医是怎样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在防治骨质疏松症方面具有优势吗?
中医把骨质疏松症归属“骨痿、骨枯、骨痹”范畴,认为其发病机理为肾虚及脾虚,故针对病机而采用补肾壮骨、益气健脾的治疗法则。
补肾壮骨法
根据"肾主骨"的中医学理论,肾虚是骨质疏松的发病关键,故治疗宜补肾壮骨,若肾精充足,则筋骨坚硬有力。有
杨氏等选择退化期骨质疏松症患者11例,按临床表现分成肾阴虚和肾阳虚型,分别用左归丸及右归丸加减治疗,连服2个月,结果9例腰背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用X线显示骨密度明显增高者6例。王氏等用补肾益骨膏(熟地、淫羊藿、紫河车、泽泻、龙骨等)治疗更年期妇女骨质疏松症,服药3个月后,患者挠、尺骨骨矿含量均较治疗前增加。
梁氏等以续断、桑寄生、山萸肉、骨碎补、熟地等治疗58例,肾虚症状明显改善,且骨密度平均值略有回升,其中尺、桡骨骨矿物质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对照组呈进行性减少。由以上临床案例表明从肾论治骨质疏松症不但使肾虚症状明显改善,且骨矿含量、骨密度等指针的检测亦可得到改善,证实了补肾中药对治疗骨质疏松症效果优良。
益气健脾,活血调肝
脾虚则肾精亏虚,骨骼失养,骨骼脆弱无力,以致发生骨质疏松症。故治疗宜补气活血、健脾调肝。
日本金井成行用加味归脾汤治疗骨质疏松症,显示对骨盐量增加明显,可使贫血及更年期指数改善。张氏等发现丹参能使骨折过程中胶原纤维丝形成增多,钙盐沉积丰富,证明了丹参可以从邻近骨折骨组织中调动钙,以满足新骨形成对钙的需要,这说明丹参具有直接调节钙代谢的作用。
治疗骨质疏松
(1)结合型雌激素:主要成分之一是马烯雌酮,对绝经前期的妇女能迅速缓解因女性激素不足引起的各种症状.据报道,该药可使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率和残废率降低很多。
(2)结合型雌激素/醋酸甲羟孕酮:该制剂的效用与上相同,其特点是把雌激素和孕激素合在一起包装,以方便用药和提高病人的依从性.
(3)戊酸雌二醇/醋酸环丙孕酮:是一种高效的雌,孕激素复方制剂,能迅速缓解妇女更年期症状,对骨质疏松症有良好预防作用.
(4)替勃龙:是一个仿生育期孵巢激素的甾体激素,对绝经后的各种症状具有综合治疗作用.
(5)尼尔雌醇:为长效缓释制剂,口服一次,药效可维持20-25天,主要用于更年期综合征,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心血管疾病,萎缩性阴道炎等.
(6)盖福润:是由炔雌醇,甲基睾丸素,磷酸氢钙,维生素D,肌醇,重酒石酸胆碱和人参皂苷所组成,主要用于更综合征,骨质疏松症等.
补钙能够防治骨质疏松吗
预防骨质疏松,在骨量减少阶段可以服用钙剂,加上一些活性维生素D来促进钙剂的吸收。活性维生素D除了可以促进钙的吸收,还可以增加神经肌肉的协调性,减少跌倒次数。在骨量减少阶段,补充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是有意义的。
如果一旦得了骨质疏松,按照国际的金标准,一定要用针对骨质疏松的药物来进行治疗,专门吃钙无法治疗骨质疏松,还可能加重病情。因为钙剂不是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只是作为骨质疏松的一种基础营养素的补充,相当于吃饭,喝牛奶,含钙量高的食物,可以补充营养素。
治疗骨质疏松,患者可以选用中医的方法治疗,也可以采取西药的方法进行治疗,西医治疗骨质疏松有效,但副作用明显,对于无法耐受或者惧怕西药副作用的老年人,建议选择中药治疗。
中医按摩治疗骨质疏松
按摩治疗是通过手法作用于体表特定的部位,运用各种手法技巧,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可达到治疗效果。
中医按摩治疗骨质疏松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手法的"外力",在患者体表特定的部位或穴位上作功,这种功是医生根据具体的病情,运用各种手法技巧,所作的有用功;这种功也可转换成各种"能",并深透于体内,改变其有关的系统内能,从而起到治疗作用;这种"能"可作为"信息"的载体,向人体某一系统或器官传入信号,起到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
骨质疏松症多发于老年人,其原因有肾虚精亏,脾胃虚弱,后天失养,或外邪侵袭。多以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为本,外邪乘虚而入、痹阻经脉,以致寒湿凝滞、痰瘀阻络为标。
中医按摩治疗骨质疏松时可通过手法调节肝肾等脏腑功能,使其恢复正常,亦可达到疏筋通络、祛风散寒除湿、滑利关节、强筋健骨生髓的作用。所以中医按摩可以治疗骨质疏松症,既可治标又可治本。
骨质疏松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骨质疏松中医专家认为骨质疏松的发生是由于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时间一久则脾胃功能衰弱,影响食物消化,因而营养不能充盈经脉,从而发生骨质疏松。即使脾胃不虚,但如果肾阴不足,也可造成骨质疏松。因为肾主骨、藏精,脾胃消化的营养不能充样于骨,所以根据发病机理又将骨质疏松分为脾气虚型及肾阴虚型。骨质疏松的中医治疗方法:
1. 川乌、草乌通络止痛、温经散寒当归、川芎养血活血、化瘀止痛四者合用止痛以急治其标故为佐药。
2. 由淫羊藿、仙茅、知母、黄柏、巴戟天、川芎、当归、制川乌、制草乌、炙甘草等中草药组成骨松康胶囊方中淫羊藿辛甘温归肝肾经可补肾壮阳、通络止痛黄柏苦寒亦归肾经可坚阴治疗骨蒸潮热二药合用阴阳双补相辅相成以治根本共为君药;仙茅、巴戟天均为温归肾经以助淫羊藿补肾壮阳、知母苦寒坚阴可助黄柏坚阴降虚热三药方中为臣药。
3. 炙甘草既可健脾以补肾又能缓解二乌之毒,为使药纵观全方诸药合用,阴阳双补标本同治温而不燥使用后不仅可较快地缓解疼痛,而且能逐渐改善骨质疏松症其症状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有哪些方法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1.补肾
祖国医学认为肾主藏精,精生髓,髓居骨中,骨赖髓以滋养。中医大多数学者认为,骨质疏松症与肾关系密切,经实验研究表明,补肾中药可影响骨骼生长和恢复。因此中医治疗骨质疏松多从补肾着手,此外肝、脾与骨质疏松也有着一定的关系,益肝补脾之法用来治疗骨质疏松的报道也有。
2.适当运动
适当运动可以使骨质疏松的发生减缓,或使其程度减轻。我们前面说过,运动可以强化骨骼,而且运动之时增加了日照,使维生素D的来源充足,做一些运动,像散步、打网球、跳舞、打太极拳等强化和支持背部的特殊运动。运动加上钙营养能提高预防效果。
某大学研究人员对30位过了更年期的妇女做了钙及运动对骨密度影响的研究证明,运动组的脊柱矿物质密度增加了0.5%,而不做任何运动者则下降37%,这表明运动、饮食及生活方式在减少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上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3.多吃高钙食物
高钙食物是你日常生活中的重点选择,你也许苦于不了解哪些食品钙源丰富,那么这里首先可以告诉你的是,牛奶、奶制品、虾皮、虾米、鱼(特别是海鱼)、动物骨、芝麻酱、豆类及其制品、蛋类及某些蔬菜等,都是含钙丰富的食物。其中牛奶不仅含钙量高,而且奶中的乳酸又能促进钙的吸收,是最好的天然钙源。
骨质疏松患者的药物选择
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
1、川乌、草乌通络止痛、温经散寒当归、川芎养血活血、化瘀止痛四者合用止痛以急治其标故为佐药。
2、炙甘草既可健脾以补肾又能缓解二乌之毒,为使药纵观全方诸药合用,阴阳双补标本同治温而不燥使用后不仅可较快地缓解疼痛,而且能逐渐改善骨质疏松症其症状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3、由淫羊藿、仙茅、知母、黄柏、巴戟天、川芎、当归、制川乌、制草乌、炙甘草等中草药组成骨松康胶囊方中淫羊藿辛甘温归肝肾经可补肾壮阳、通络止痛黄柏苦寒亦归肾经可坚阴治疗骨蒸潮热二药合用阴阳双补相辅相成以治根本共为君药;仙茅、巴戟天均为温归肾经以助淫羊藿补肾壮阳、知母苦寒坚阴可助黄柏坚阴降虚热三药方中为臣药。
男女在选择骨质疏松药物的区别?
1、治疗骨质疏松女性患者的药物
雌激素:是防治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首选药物。若此时的女性患者没有子宫、乳房没有病变,可通过补充雌激素来增强骨密度。但有静脉栓塞病史及有血栓倾向者如长期卧床和久坐期间禁用。
大豆异黄酮:是一种弱雌激素。它不仅对治疗女性更年期症状,推迟和消除更年期不适作用非常明显,而且还具有很好的辅助补钙作用。由于,中老年女性雌激素的减少,缺钙已成为普遍现象,所以,女性患者可在补充大豆异黄酮的同时进行补钙。
治疗骨质疏松男性患者的药物
降钙素:若骨质疏松伴有疼痛的男性患者,选用它不但可以抑制破骨细胞,减缓骨质流失,还有中枢镇痛作用,可帮助您缓解疼痛。
双磷酸盐:对于骨质疏松的男性患者来说,可谓是首选药物。若长期坚持使用,可增加骨密度,预防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