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芹的形态特征
水芹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5-80厘米,茎直立或基部匍匐。基生叶有柄,柄长达10厘米,基部有叶鞘;叶片轮廓三角形,1-3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卵形至菱状披针形,长2-5厘米,宽1-2厘米,边缘有牙齿或圆齿状锯齿;茎上部叶无柄,裂片和基生叶的裂片相似,较小。
花
复伞形花序顶生,花序梗长2-16厘米;无总苞;伞辐6-16,不等长,长1-3厘米,直立和展开;小总苞片2-8,线形,长约2-4毫米;小伞形花序有花20余朵,花柄长2-4毫米;萼齿线状披针形,长与花柱基相等;花瓣白色,倒卵形,长1毫米,宽0.7毫米,有一长而内折的小舌片;花柱基圆锥形,花柱直立或两侧分开,长2毫米。
果
果实近于四角状椭圆形或筒状长圆形,长2.5-3毫米,宽2毫米,侧棱较背棱和中棱隆起,木栓质,分生果横剖面近于五边状的半圆形;每棱槽内油管1,合生面油管2。花期6-7月,果期8-9月。
芹菜的形态特征
茎
草本,高 5~15 公分,茎具匍匐性,走茎发达,茎细长,匍匐于地面,节节生根。
叶
多年生叶片肉质,叶近圆形或肾形,有V形缺口,叶长 2~3 公分,宽 1.8~2.5 公分,边缘有 5~7 浅裂,裂片有钝锯齿,浅裂约等于锯齿深度,基部心形,掌状脉 7~9,叶面疏生短硬毛;叶柄长 5~15 公分,柄上密被柔毛;托叶膜质,顶端钝原或有浅裂,长 0.1~0.2 公分。
花
花为繖形花序,分散生于走茎的叶腋处,花序梗长于叶柄,长 5~15 公分,被有柔毛;繖形花序有花 18~26 朵,密生成球形的头状花序;花柄极短,长 0.1~0.15 公分,花柄基部有膜质、卵形或倒卵形的小总苞片;无萼齿;花瓣 5 枚,渐尖形,白色或乳白色;花柱幼时内卷,花后向外反曲,基部隆起。花果期 4~11 月。
果实
果为离果,长 0.12~0.15 公分,宽 0.1~0.12,扁圆形,基部心形,光滑,成熟后常呈黄褐色,中稜和背稜显著,果顶有两支天线状花柱。
雪菊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达50厘米,茎平卧或斜升多少被毛;叶菱状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2-2.5厘米,全缘,少有具齿,两面被疏贴短毛。头状花序单生于茎、枝顶端,径约1厘米;总苞片被毛,叶对生,基部 生叶2一3回羽状深裂,裂片呈披针形,上部叶片无叶柄而有翅,基部叶片有长 柄。头状花序着 生在纤细的枝条顶部,有总梗,常数个花序组成聚伞花丛,花序直2~4cm。舌状花单轮,花瓣 6~8枚,黄色,基部或中下部红褐色,管状花紫褐色。总苞片2层,内层长于外层。瘦果纺锤形, 千粒重0.259,种子寿命3~4年。花期8~9月。同属作一年生栽培的有金鸡菊外层总苞片基部软骨质,雌花约10-12个,舌状,黄色或橙黄色,顶端具3齿,两性花暗紫色,顶端5齿裂;托片膜质,长圆状披针形,麦秆黄色;雌花瘦果扁压,三棱形,顶端具3芒刺;两性花瘦果三棱形至扁,暗褐色,顶端有2刺芒或无刺芒,边缘有狭翅,外面有白色瘤状突起或无小瘤而成细纵肋。
蚕的形态特征
下面介绍一下蚕种、蚁蚕、蚕蛹、蚕蛾的形态及桑蚕的生长特点。
蚕卵:蚕以卵繁殖。蚕卵看上去很像粒细芝麻,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一只雌蛾可产400~500粒蚕卵。1700~2000粒蚕卵重约1克,直径0,.2cm。蚕卵的颜色,刚产下时为淡黄色或黄色,经1~2天变为淡赤豆色、赤豆色,再经3~4天后又变为灰绿色或紫色,便不再发生变化,称为固定色。蚕卵外层是坚硬的卵壳,里面是卵黄与浆膜,受精卵中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摄取营养,逐渐发育成蚁蚕,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卵壳空了之后变成白色或淡黄色。
一龄 四至五天;二龄 三至四天;三龄 四天;四龄六天;五龄 七至九天;蛹期十四至十八天;蛾期 三至五天。
蚁蚕:蚕从蚕卵中孵化出来时,身体的颜色是褐色或黑色的,极细小,且多细毛,样子有点像蚂蚁,所以叫蚁蚕。蚁蚕长约2毫米,体宽约0.5mm,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后,经过2~3小时就会进食桑叶。
蚕的眠性:蚕宝宝
食桑量极大,因此,长得很快,体色也逐渐变淡。但它的食欲逐渐地有所减退乃至完全禁食,它吐出少量的丝,将腹足固定在蚕座上,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眠中的蚕,外表看似静止不动,体内却进行着脱皮的准备,脱去旧皮之后,蚕的生长就进入到一个新的龄期,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4次。具有眠性是蚕的生长特性之一,眠性是蚕的遗传性状,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国饲养的蚕属四眠性品种。
蚕龄:又称龄期,表示蚕宝宝处于某一个发育阶段。从蚁蚕到第一次蜕皮为第一龄;眠起后进入第二龄;再次蜕皮后进入第三龄;第三次蜕皮后进入第四龄,第四次蜕皮又称大眠。大眠后就进入第五龄,五龄的蚕宝宝长得极快,体长可达6~7cm,体重可达蚁蚕重量的1万倍左右。
熟蚕:蚕宝宝到了五
龄末期,就逐渐体现出老熟的特征:先是排出的粪便由硬变软,由墨绿色变成叶绿色;食欲减退,食桑量下降;前部消化管空虚,胸部呈透明状;继而完全停食,体驱缩短,腹部也趋向透明,蚕体头胸部昂起,口吐丝缕,左右上下摆动寻找营茧场所,这样的蚕就称为熟蚕。
成虫期结茧:人们把熟蚕放在特制的容器中或蔟器上,蚕便吐丝结茧了。
结茧可分为四个过程:1.熟蚕先将丝吐出,粘结在蔟器上,再吐丝连接周围蔟枝,形成结茧支架,即结茧网。茧网不具备茧形,只是一些松软凌乱的茧丝层,以作为结茧的支架。2.蚕结制茧网后,继续吐出凌乱的丝圈,加厚茧网内层,然后以S型方式吐丝,开始出现茧的轮廓,叫做结茧衣。茧衣的丝纤维细而脆,排列极不规则,丝胶含量也多。3.茧衣形成后,茧腔逐渐变小,蚕体前后两端向背方弯曲,成“C”字型,蚕继续吐出茧丝,吐丝方式由S形改变成∞形,这就开始了结茧层的过程。4.当蚕由于大量吐丝,体躯大大缩小时,头胸部摆动速度减慢,而且没有一定的节奏,吐丝开始显得凌乱,形成松散柔软的茧丝层,称为蛹衬。
蚕蛹:蚕上蔟结茧后经过4天左右,就会变成蛹。蚕蛹的体形像一个纺棰,分头、胸、腹三个体段。头部很小,长有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胸足和翅;鼓鼓的腹部长有9个体节。专业工作者能够从蚕蛹腹部的线纹和褐色小点来判别雌雄。蚕刚化蛹时,体色是淡黄色的,蛹体嫩软,渐渐地就会变成黄色、黄褐色或褐色,蛹皮也硬起来了。经过大约12~15天,当蛹体又开始变软,蛹皮有点起皱并呈土褐色时,它就将变成蛾了。
桑蚕蛹 蚕蛾(成虫):蚕蛾的形状像蝴蝶,全身披着白色鳞毛,但由于两对翅较小,已失去飞翔能力。蚕蛾的头部呈小球状,长有鼓起的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三对胸足及两对翅;腹部已无腹足,末端体节演化为外生殖器。雌蛾体大,爬动慢;雄蛾体小,爬动较快,翅膀飞快地振动,寻找着配偶。一般交尾3~4小时后,雌蛾就可产下受精卵。交尾后雄即死亡,雌蛾约花一个晚上可产下约500个卵,然后也会慢慢死去.
蚕蛾产下的卵→孵蚕→变蛹→化蛾,又将完成新一代的循环。这就是蚕的生活史。
形态特征
株高2-3米。叶片披针形,长30-60厘米,宽5-10厘米,顶端渐尖而有一旋卷的小尖头,基部渐狭,边缘具短 柔毛,两面均无毛;叶柄长1-1.5厘米;叶舌长5-10毫米,外被毛。
花
圆锥花序呈总状花序式,下垂,长达30厘米,花序轴紫红色,被绒毛,分枝极短,在每一分枝上有花1-2 (3)朵;小苞片椭圆形,长3-3.5厘米,白色,顶端粉红色,蕾期包裹住花,无毛;小花梗极短;花萼近钟形,长约2厘米,白色,顶粉红色,一侧开裂,顶端又齿裂;花冠管较花萼为短,裂片长圆形,长约3厘米,后方的1枚较大,乳白色,顶端粉红色,侧生退化雄蕊钻状,长约2毫米,唇瓣匙状宽卵形,长4-6厘米,顶端皱波状,黄色而有紫红色纹彩;雄蕊长约2.5厘米;子房被金黄色粗毛;腺体长约2.5毫米。
果
蒴果卵圆形,直径约2厘米,被稀疏的粗毛,具显露的条纹,顶端常冠以宿萼,熟时朱红色;种子有棱角。花期:4-6月;果期:7-10月。
蔓菁形态特征
芜菁二年生草本,高达90厘米。块根肉质呈白色或黄色,球形、扁圆形或有时长椭圆形,须根多生于块根下的直根上。茎直立,上部有分枝,基生叶绿色,羽状深裂,长而狭,长30~50厘米,其中1/3为柔弱的叶柄而具有少数的小裂片或无柄的小叶,顶端的裂片最大而钝,边缘波浪形或浅裂,其他的裂片越下越小,全叶如琴状,上面有少许散生的白色刺毛,下面较密;下部茎生叶象基生叶,基部抱茎或有叶柄;茎上部的叶通常矩圆形或披针形,不分裂,无柄,基部抱茎;侧面生长多个裂状叶片从上向下逐渐变小。
总状花序长,花小,鲜黄色,长约7毫米;萼片4,2列,展开;花瓣4,十字形,具长爪;雄蕊6.4强;雌蕊1,子房上位,1室,由1层膜质隔膜隔成假2室。长角果圆柱形,长3.5~6厘米,喙细长。花期春季。
本植物的花(芜菁花),种子(芜菁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与萝卜的区别:芜菁与萝卜同属十字花科,并且萝卜部分品种跟芜菁的形状很相似,都是圆球状,所以有些人就会将其混淆。
但是两种植物还是有区别的。芜菁为芸薹属,萝卜则是萝卜属,且小颗芜菁的肉质较为硬,水分较少,芜菁成熟后肉质较为松软,所以可作为主食加以食用。萝卜成熟后脆嫩多汁。不过两者在药用价值跟食用价值上都十分接近。其外形与甘蓝或苤蓝也不相同。
水葡萄的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可达10m。树冠球形,小枝压扁状,近四棱形。单叶,具短柄,革质,表面有光泽,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叶背侧脉明显,全缘。伞房花序顶生,花绿白色,常数朵聚生;萼倒圆锥形,4裂片;雄蕊多数,比花瓣长。果圆球状或卵形,径2.5~4cm,淡黄绿色,内有种子1~2粒。花期3~5月,果熟期6~9月。识别要点 树冠球形,小枝压扁状,近四棱形。单叶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伞房花序顶生,花绿白色,常数朵聚生。
果圆球状或卵形,果熟期6~9月。生长习性: 性喜暖热气候,属于热带树种。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和肥沃疏松的砂质土壤,喜生于水边。台湾也有分布俗称风鼓.生长在潮湿林地.还有一种只在北部才有的品种称为白莲雾.
炙水蛭形态特征
体长稍扁,乍视之似圆柱形,体长约2~15厘米,宽约2毫米~1.5厘米。背面绿中带黑,有5条黄色纵线,腹面平坦,灰绿色,无杂色斑,整体环纹显著,体节由5环组成,每环宽度相似。
眼10个,呈∩形排列,口内有3个半圆形的颚片围成一Y形,当吸着动物体时,用此颚片向皮肤钻进,体大型,体长60-120mm,宽13-14mm。背面暗绿色,有5条纵纹,吸取血液,由咽经食道而贮存于整个消化道和盲囊中。
身体各节均有排泄孔,开口于腹侧。雌雄生殖孔相距4环,各开口于环与环之间。前吸盘较易见,后吸盘更显著,吸附力也强。
百合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株高70~150厘米。鳞茎球形,淡白色,先端常开放如莲座状,由多数肉质肥厚、卵匙形的鳞片聚合而成。根分为肉质根和纤维状根两类。肉质根称为“下盘根”,多达几十条,分布在45~50厘米深的土层中,吸收水分能力强,
隔年不枯死。纤维状根称“上盘根”,“不定根”,发生较迟,在地上茎抽生15天左右、苗高10厘米以上时开始发生。形状纤细,数目多达180条,分布在土壤表层,有固定和支持地上茎的作用,亦有吸收养分的作用。每年与茎干同时枯死。有鳞茎和地上茎之分。茎直立,圆柱形,常有紫色斑点,无毛,绿色。有的品种(如卷丹、沙紫百合)在地上茎的腋叶间能产生“珠芽”;有的在茎入土部分,茎节上可长出“籽球”。
珠芽和籽球均可用来繁殖。叶片总数可多于100张,互生,无柄,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全缘,叶脉弧形。有些品种的叶片直接插在土中,少数还会形成小鳞茎,并发育成新个体。花大、多白色、漏斗形,单生于茎顶。蒴果长卵圆形,具钝棱。种子多数,卵形,扁平。6月上旬现蕾,7月上旬始花,7月中旬盛花,7月下旬终花,果期7~10月。[1]
水芹菜的形态特性
短辐水芹又名:少花水芹。多年生草本,高17-60厘米,全体无毛。有较多须根。茎自基部多分枝,有棱。叶片轮廓三角形,1-2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卵形至菱状披针形,长1.5-2厘米,宽约0.5厘米,顶端钝,边缘有钝齿。复伞形花序顶生和侧生,花序梗通常与叶对生,长1-2厘米;无总苞片;伞辐4-10,较短,长0.5-1厘米,直立并开展;小总苞片披针形,多数,长2-2.5毫米;小伞形花序有花l0余朵,花柄长1.5-2毫米;萼齿线状披针形,长0.3-0.4毫米;花瓣白色,倒卵形,长1毫米,宽不及0.8毫米,顶端有一内折的小舌片;花柱基圆锥形,花柱直立或两侧分开,长约0.5毫米。果实椭圆形或筒状长圆形,长2-3毫米,宽1-1.5毫米,侧棱较背棱和中棱隆起,木栓质,分生果的横剖面半圆形,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花期5月,果期5-6月。
水晶兰的形态特征
水晶兰为腐物寄生植物,无叶绿素,叶退化成鳞片状,根系分枝极密,根表面覆以菌根,借此在土壤中吸取营养物质,因此就变成了特殊的形态,所以有些学者主张把它从鹿蹄草科Pyrolaceae内分出而自成一科。
草本,有鳞片;根纤细,互相交织;花单朵顶生,先下垂,后直立,有苞片 ,鳞片状,早落;花瓣5-6,离生,长椭圆形,基部无囊,有不整齐的齿,内侧常有密长粗毛,早落;雄蕊10-12,花药短,盾状,平生,横裂花丝长0.8—1.2厘米,有糙毛,花药黄色 。
花盘与子房的基部粘合,延伸成10-12个齿。子房5室,中轴胎座,每室有胚珠极多数,花柱短,粗厚,花柱长2—3毫米,上部扩大成一漏斗状的柱头;蒴果椭圆状球形,直立,向上,长约1.3-1.4厘米,5裂,室背开裂为6个果瓣;种子细小,近圆柱形。
多年生,草本,腐生;茎直立,单一,不分枝,高10-30厘米,全株无叶绿素,白色,肉质,干后变黑褐色。根细而分枝密,交结成鸟巢状。叶鳞片状,直立,互生,长圆形或狭长圆形或宽披针形,长1.4-1.5厘米,宽4-4.5毫米,先端钝头,无毛或上部叶稍有毛,边缘近全缘。
花单一,顶生,先下垂,后直立,花冠筒状钟形,长1.4-2厘米,直径1.1-1.6厘米;苞片鳞片状,与叶同形;萼片鳞片状,早落;花瓣5-6,离生,楔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2-1.6厘米,上部最宽5.5-7毫米,有不整齐的齿,内侧常有密长粗毛,早落;雄蕊10-12,花丝有粗毛,花药黄色;花盘10齿裂;子房中轴胎座,5室;花柱长2-3毫米,柱头膨大成漏斗状。蒴果椭圆状球形,直立,向上,长1.3-1.4厘米。花期8—9月,果期9~11月。
自然环境中的水晶兰多数株聚生,较少见独出;其全株高约10cm~15cm,在千万年的进化中,它的叶子已经蜕变成白色的鳞片,互生于无分枝的肉质茎上,雌雄同株,单花于植株的顶端开出。水晶兰白色透明的叶子已经退化成鳞片状贴在茎的旁边,互生,白色。
茎也是白色,没有分支。花期在春季到夏季,为雌雄同株,5-6月间由茎顶处抽苔出白色长钟形小花,有时数朵集生,花朵在每棵植株的顶端开出,水晶兰生育环境分布于海拔1500-2500公尺,常见于冷凉潮湿的针阔叶混合林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