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腰痛穴在哪儿针灸

腰痛穴在哪儿针灸

寒湿腰痛:诊断要点:腰痛重着,痛连臀周,转侧不利,遇阴雨天加重,苔白腻,脉沉迟缓。穴位:命门、肠俞、阴陵泉、委中。

湿热腰痛:诊断要点:腰痛,痛处灼热感,热天或雨天加重,活动后可减轻,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或弦数。穴位:阴陵泉、三阴交、委中。

瘀血腰痛:诊断要点:有腰部外伤史,腰痛如刺,痛处固定拒按,日轻夜重,转侧不利,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穴位:命门、委中、膈俞、血海。

肾虚腰痛:诊断要点:腰痛酸软,喜揉喜按,反复发作,遇劳则甚,双膝无力。阳虚则手足不温,腰背少腹冷痛,少气乏力,舌淡脉沉细,阴虚则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失眠健忘耳鸣,舌嫩红脉弦细数。穴位:肾俞、太溪、腰阳关、委中。肾阳虚穴位选取:关元、气海。肾阴虚穴位选取:绝骨、照海。

肾虚腰酸怎么办

在日常饮食上要多吃一些对肾有好处的食物。例如枸杞子、黑木耳、黑豆、黑芝麻等食物,可以起到温阳补肾的功效,坚持服用可以避免肾虚腰痛。

针灸疗法。用针灸疗法治疗腰痛和肾虚有独到的疗效,一般采穴是在肾俞穴、命门穴和腰眼穴。这种疗法受到很多男性的喜欢,如果想试一下,可以找当地的知名中医进行治疗。不过如果您患有气虚,则不建议您通过针灸来治疗腰痛和肾虚,否则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按摩方法。通过按摩,也能起到补肾缓解腰痛的效果。患者可以选择白天按摩腰部、晚上按摩脚心涌泉穴的方式进行。只要坚持下去,就会见到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腿疼怎么办

1首先可以对腰椎进行按摩,对腰椎疼痛的部位每天进行按摩,可以有助于腰椎的归位。减少劳累损伤,主要以休息为主,可以适当做康复训练,每天坚持做蹲起可以缓解症状。

2贴膏药,可以选择是自己制作膏药,采用常见的乌拉草,红花草,煎药后,贴敷在腰间。膏药一定要熬到时候,必要的时候采用贴膏于的贴,这要能跟有效果。

3对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进行针灸,针灸的部位为腰椎以及腰椎疼痛的周围穴位,主要有命门穴,白环俞穴位等等。每次针灸的时间当爱要在十分钟作用,注意疼痛的地方,严重的就是主要针灸的地方。

急性腰扭伤针灸方法

急性腰扭伤针灸:

体针(之一)

(一)取穴

主穴:水沟(或左右旁开1厘米处)、后溪(或睛明)、腰痛穴。

配穴:委中、命门、阳关、大肠俞、合谷。

腰痛穴位置:手背,指总伸肌腱两侧,腕背横纹下1寸处,一手两穴。

(二)治法

一般仅取主穴,效果不理想时加配穴,均按损伤部位选穴。腰脊正中损伤:水沟,直刺1~2分,反覆捻转,持续2分钟;或水沟旁开1厘米处,左手拇、食指将患者上唇捏住,右手以2寸毫针,从左侧进针,对侧出针,来回拉动强刺激5~10秒。在上述针刺同时,医者站于患者身后,紧扶患者腰腹交界处(章门、京门穴附近),帮助其活动腰部20次,如前俯后仰,左右旋转等。腰软组织损伤(面积较小者):后溪,取对侧或痛侧,往合谷方向进针,亦可由合谷透至后溪,深刺 1~1.5寸,大幅度捻转提插,强刺激2分钟;或睛明,取痛侧,针入0.5~1.0寸(宜缓慢进针,防止损及血管),得气后轻轻捻转,不可提插捣针。同时,亦如上法活动其腰部。腰软组织损伤(面积较大,痛引胁肋者):腰痛穴,取对侧,两针均向掌心斜刺,深0.8~1.0寸,得气后,大幅度捻转提插,强刺激2分钟。并按上法活动其腰部。上述均留针15分钟,运针1~2次。

如尚有余痛或疼痛减轻不明显,深刺大肠俞,激发针感放射至足根,委中刺血,命门、阳关及腰部压痛最明显处,针后加拔罐。

(三)疗效评价

疗效标准:1、痊愈:疼痛消失,运动正常,能参加工作;2、显效:疼痛基本消失,运动正常,偶有轻度疼痛;3、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变化。

共治1418例,结果有效率为98.3~100%,治愈率达到59.4~83.1%[1,2]。

体针(之二)

(一)取穴

主穴:委中、阿是穴。

配穴:华佗夹脊、肾俞、志室、腰眼。

阿是穴位置:腰背部压痛点在腹部之对应处即是。如压痛点在督脉,即在任脉与痛点对应处取穴。

(二)治法

先嘱患者俯卧硬板床上,双手置于头上部,术者双右手拇、食指,在腰骶椎间及两侧腰肌逐一按压,查出压痛点。脊正中损伤:医者用右手掌根放于压痛点处,左手迭于右手光背上,轻轻按揉,乘患者呼气时,用力猛按一至三下。然后先针委中,深刺至1.5寸,捻转提插使针感传至足;继针华佗夹脊(取痛点二侧之夹脊穴) 和阿是穴,均泻法不留针。腰软组织损伤:委中,针法同上;阿是穴,施泻法;酌选配穴,深刺,平补平泻。亦不留针。每日1次。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701例(内含部分其他原因的腰痛症),总有效率为95%~100%[3,4]。

头针

(一)取穴

主穴:枕上正中线,枕上旁线。

配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腰部压痛点(下同)。

(二)治法

上述穴位均取。先针主穴,用28~30号1.5寸长之毫针。正中腰痛以枕上正中线为主,两侧腰痛以枕上旁线为主,交叉取穴。针向下斜刺1寸左右,深度以达到帽状腱膜为主度,并要求产生一定针感(多为酸、痛、胀),然后持续捻针2~3分钟,捻转频率控制在100~150次/分之间,捻转角度控制在 360°~720°之间。同时令病人作腰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旋转运动,留针20~30分钟。如症状未完全缓解,可再捻针2~3分钟。并在阿是穴针刺,得气后提插捻转2分钟,使出现较强烈的针感,不留针或留针10分钟。为巩固疗效,头针可留1~2小时,或让病人带回家中自行取出。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75例(包括70例急性腰扭伤,5例腰椎间盘突出),结果痊愈48例,显效27例,总有效率为100%[5]。

在对急性腰扭伤针灸方法认识后,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时候,都是可以根据以上方法进行,不过要注意的是,在对针灸的时候,要到正规医院进行,而且针灸过程中,情绪一定要放松,不能过于紧张,否则对针灸会有影响的。

腰间盘突出针灸管用吗 腰间盘突出针灸部位

治则:活血祛瘀,舒筋通络。

针灸部位:肾俞,大肠俞,腰部阿是穴,委中。

操作方法:进针得气后,行提插捻转补泻法,阿是穴点刺后加拔火罐,吸去瘀血。

治疗功效:肾俞,大肠俞为膀胱经腧穴,可结合腰部阿是穴,疏通腰部经气,活血祛瘀;委中为血之郄穴,用三棱针点刺,可收祛瘀生新之效。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治则:温经通络,行气除湿。

针灸部位:肾俞,腰阳关,关元俞,大肠俞,委中。

操作方法:进针得气后,行提插捻转补泻法,或针灸并用。

治疗功效:肾俞,针灸并用可祛寒除湿;腰阳关为局部取穴,以疏通局部经气,行气止痛;关元俞,大肠俞,有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之功效;委中为循经取穴,守“腰背委中求”之意,以疏通膀胱经经气,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治则:补肾壮腰。

针灸部位:肾俞,大肠俞,命门,腰眼,志室,太溪。

操作方法:进针得气后,行提插捻转补泻法,针灸并用。

治疗功效:腰为肾之府,取肾俞以益肾气;大肠俞通络止痛;命门,腰眼针灸并用以温肾益精;志室,太溪滋补肾阴,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腰间盘突出腿疼该怎么办

针灸治疗腰间盘突出的方法,腰间盘相当于一个微动关节,是由透明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组成,分布在腰椎骨间。腰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针灸治疗腰间盘突出的方法

1.体针:常用穴:肾俞、白环俞、环跳、承扶、殷门、委中、阳陵泉。

方法:每次选用3~5个穴位,用泻法。选穴以常用穴为主,根据其疼痛可加夹脊穴、阿是穴及循经取穴。

2、耳针:常用穴:坐骨、肾上腺、臀、神门、腰椎、骶椎。

方法:用中强刺激,留针10~10分钟。针刺疗法取肾俞、环跳、委中等穴,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针灸治疗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针和灸的方法,对人体腧穴进行针刺和艾灸,通过经络的作用,达到治病的目的。针灸具有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法邪的作用。

病症的禁忌

(一)热势炽盛

大汗不止,脉象混乱,脉证不符等病情危重的患者,可慎针刺。骨关节急性感染、结核、恶住肿瘤忌用针刹。

(二)针刺部位的禁忌

人体重要脏腑、器官、脑髓、大动脉、某些大关节等处所分布的穴位,都有严格的针刺禁忌,下针时应十分慎重,注意安全。对骨痈疽、骨痨部位、骨肿瘤、血友病性关节炎以及工业性骨中毒,均禁忌针灸。

(三)生活禁忌

对于身体过分疲劳和情绪过分激动者以及醉饱之后,应避免针刺,否则易于引起晕针等变端。骨关节疾病发生后,常引起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不能主动运动,有些疾病可作一些被动运动,促进恢复。

针灸治疗颈腰椎病对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四肢的麻木,减轻头痛头晕有很好的作用。但对椎管内的病变难以直达病所,有一定的局限性。

我们通过认真阅读完小编的介绍了解了腰间盘突出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希望了解了腰椎间盘突出疾病的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的患者科学地去做好治疗,不要拖延了治疗的时间,愿每个腰间盘突出疾病患者早一些远离这个疾病摆脱疾病困扰才是最为重要的。

针灸能治疗腰痛吗

腰痛是一种急性疾病,严重的会导致患者无法正常的站立。因此,患有腰痛的朋友一定要及时的采取治疗措施。下面,我们就着肿来了解下针灸治疗腰痛的方法吧。

辨证治疗

1.急性腰扭伤

选穴:人中、后溪、委中、腰痛点、腰部阿是穴。

操作:人中、后溪、腰痛点,进针后施提插捻转泻法,留针10-15分钟,期间行针1-2次,并令患者缓慢而较大幅度地活动腰部;委中三棱针点刺放血。

2.慢性腰肌老损

选穴:肾俞、大肠俞、委中。

操作:进针后施提插捻转补泻法。

3.随症配穴

选穴:肾虚者配命门、志室、太溪;寒湿者加腰阳关;配合阿是穴点刺放血。

操作:肾阳虚和寒湿重者可用灸法;瘀血者阿是穴点刺后加拔火罐吸除瘀血。

实用小技巧:甲鱼壳共二两,砸碎,炒黄,浸白酒一斤,三日后用酒涂腰部。

温馨提示:综上所述,大家对针灸治疗腰痛的方法应该有所了解了,如果仅是久坐办公室的白领,就要注意了,多看看以上这种方法,对您的腰痛很有帮助的,在用针灸治疗腰痛的同事一定要加上食补,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注意经常的活动一下自己的腰部,要好好的保护它。

各类头痛的针灸治疗方法

1 风热头痛

症状:发热恶风,口渴心烦,鼻塞头痛,喜凉畏热,舌苔薄黄,脉浮数。 针灸:主穴,风府、风池、外关、太阳。配穴,前头痛取上星、印堂。

2 风寒头痛

症状:发热恶寒,鼻塞流涕,无汗不渴,脊背酸痛,偏头痛、正头痛或后头痛,喜热畏寒,舌苔白滑,脉浮滑。 针灸:大椎、风府、列缺,后头痛配昆仑。

3 风湿头痛

症状:微热恶风,肢节酸痛,头痛身重,一身尽痛,遇风益甚,小便赤涩,舌苔腻,脉浮缓。 针灸:主穴,风府、大椎、丰隆、头维,配穴,三阴交、阴陵泉。

4 风火头痛

症状:发热恶风,目赤肿痛,卧寐不安,多惊多怒,头痛而晕,耳鸣口苦,舌绛苔黄,脉弦数。 针灸:主穴,风池、合谷、大敦、行间。配穴,偏头痛配侠溪、率谷;巅顶痛配通天、百会。

5 气虚头痛

症状:身热心烦,头痛恶寒,懒言厌食,倦怠少气,朝轻夜甚,自汗出,脉洪大。 针灸:主穴,气海、关元、足三里、百会。配穴,太白。

6 血虚头痛

症状:怔仲健忘,发热体倦,夜不能寐,头痛目涩,精神不振,面白唇淡,纳差,脉沉细。 针灸:主穴,心俞、膈俞、脾俞、足三里。配穴,气海。

7 肝肾阴虚

症状:头目眩晕,头部空痛,腰膝酸软,耳聋齿摇,遗精梦泄,潮热盗汗,咳呛颞红,脉象细数。 针灸:主穴,肝俞、肾俞、太溪、三阴交。配穴,攒竹、鱼腰。

8 痰厥头痛症状

头眩眼花,头痛如裂,恶心烦闷,四肢厥冷,呕吐,舌苔滑腻,脉弦滑。 针灸:主穴,中脘、丰隆、头维、太阳。配穴,百会、阴陵泉。

酒糟鼻艾灸哪个部位

首先,酒糟鼻艾灸哪个穴位有效果,可以选择进行针灸肾俞标准定位在腰部,我们这样需要进行诊治,吃些好的食物配合学位诊治才好。针灸的功用益肾助阳,强腰利水。严重的时候酒糟鼻通常有病症劳损,还会引起腰部肌肉出现疼痛。

其次,酒糟鼻艾灸哪个穴位有效果,可以选择进行针灸志室标准定位在腰部,以因为我们腰部有很多的穴位,我们需要进行诊治,可以进行表彰的功用内散肾脏之热,外降体表之温。中医认为酒糟鼻多与寒湿劳损有关,采用穴位针灸保护腰部避免疼痛。

最后,酒糟鼻艾灸哪个穴位有效果,可以选择进行针灸大肠俞标准定位在腰部,因为这样的话,就会对身体很是有好处,会导致身体腰部没有什么严重的腰部酸痛、广泛压痛,有的时候按摩也会减轻肌痉挛,在阴天潮湿,遇到寒冷潮湿及气候变化疼痛发做或症状加重。

针灸必须是专业人员来操作,我们需要按照谨慎选择医院进行诊治,运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就会有一定的效果,相反的话,如果手法不当,就有可能伤害肌肉,可能加重酒糟鼻病情。注意安全。

痛经的艾灸疗法

技术一

艾灸穴位:次髎、关元、地机、至阴、血海(双)、中极、足三里(双)。

操作规程:①艾条温和灸:每穴每次悬起灸10~15分钟,或实按灸7~10次。每日或隔日1次,3~5次为一个疗程。②艾炷隔姜灸,每穴每次灸治7~10壮,艾炷如枣核大小。每日1次3~5次为一个疗程。③温针灸: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灸1~2次。

主治:经行不畅,少腹胀痛拒按,经色紫红夹有血块,经后胀痛缓解。

技术二

艾灸穴位:次髎(双)、关元、神阙、至阴、子宫、脾俞(双)、肾俞(双)、命门(双)。

操作规程:①艾条温和灸:每穴每次悬起灸10~15分钟,或实按灸7~10次。每日或隔日1次,3~5次为一个疗秆。②艾炷隔姜灸:每穴每次灸治7~10壮,艾炷如枣核大小。每日1次,3~5次为一个疗程。③艾炷隔附子灸:取适量生附子,切成约0.3cm厚的薄片,放罝于中极穴或关元穴上,上放置枣核大的艾炷施灸,艾炷燃尽再换新灶,灸至皮肤红晕直待5cm以上为止,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数小时后即起疱,直径可以达到1~2cm。局部起疱者,按常规处理,此法宜在月经来潮前5~7天使用。④温针灸: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灸1~2次。

主治: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小便清长,而色晦暗,舌淡,苔薄,脉沉细。

技术三

艾灸穴位:关元、气海、中极、水道(双)、地机(双)。

操作规程:①温针泻法:中极、水道可用2~2.5寸毫针,行呼吸补泻之泻法(吸进呼出,一进三退深入浅出),后再将艾条一寸置于毫针针柄上,点着后急吹速燃,烧完后待针凉,再行开合泻法出针。②隔物灸:以姜片或附子饼均可,或将温灸器置于穴上,艾炷隔物灸,每穴10壮,体壮脉实若可酌情加3~5壮。③艾条悬灸:以雷火神针灸条为佳,可以崔啄悬灸法,逐穴施用,直至痛止。

主治: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痛减,经血量少,色暗有块,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暗,苔白,脉沉紧。

技术四

艾灸穴位:次髎(双)、地机(双)、阴陵泉(双)。

操作规程:①毫针刺泻法:次髎穴以2.5寸针为宜,找准第2对骶骨孔,顺其解剖部位其孔道外斜方向进针令针感传至会阴,腰骶为佳。此穴准确施治,可立见止痛的功效。阴陵泉、地机采用2寸毫针行迎随泻法,重刺激,以利湿热蕴毒尽快从下窍而除。②艾条悬灸:以雀啄泻法施于穴上,或在针刺后稍行温通,或云热者禁忌。

主治:经前或经期小腹灼痛拒按,痛连腰骶,或平时小腹痛,至经前疼痛加剧,经量多或经期长,经色紫红,质稠或有血块,平素带下最多,黄稠臭移,或伴低热,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针灸可以治疗的疾病

针灸是一种最理想的治疗疾病的方法,他对人体几乎没有不良的反应,对很多疾病治疗结果,比其他的方法要好很多,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临床上遇到的针灸对哪些疾病治疗比较好。

1疼痛,是针灸最好的治疗方法,针灸对各种疼痛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比如,头痛,牙痛,腰腿痛,颈椎病,痛经等。如果我们找不到针灸医生,你可以用手按压疼痛的部位或是局部的穴位。脖子以上的可以按压合谷穴,后溪穴,列缺穴和内关穴,腹部可以按压足三里。妇科可以按压三阴交,也可以针刺这些穴位。

2各种功能性的疾病,就是到医院检查,各种检查结果都正常,可以用针灸来调理,亚健康的人也可以用针灸来治疗。比如耳鸣,心慌,失眠,记忆力差等。

3预防疾病,健身养颜。健康人可以用针灸来预防疾病和自我的保健,比如男性可以经常针灸足三里和关元穴,百会穴,女性可以用三阴交和足三里。

腰痛针灸哪些部位进行治疗

肾俞

俯卧位,先取与脐相对的命门穴,再于命门旁1.5寸取穴。

刺灸方法:直刺0.8-1.0寸,,寒湿腰痛,瘀血腰痛均针灸并用,泻法;肾虚腰痛针灸并用,补法。

大肠俞

在脊柱区,当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当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刺灸方法:直刺0.8-1.8寸,寒湿腰痛,瘀血腰痛均针灸并用,泻法;肾虚腰痛针灸并用,补法。

腰阳关

俯卧位,先按取两髂嵴,髂嵴平线与正中线交点处相当于第4腰椎棘突,棘突下方凹陷处即是本穴。

刺灸方法:直刺或斜刺0.5-1.9寸,寒湿腰痛,瘀血腰痛均针灸并用泻法,肾虚腰痛针灸并用,补法。

委中

俯卧位,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与半腱肌的中间。

刺灸方法: 直刺0.5-1.0寸,寒湿腰痛,瘀血腰痛针灸并用,泻法,肾虚腰痛针灸并用,补法。

针灸如何治疗腰痛

腰痛特征:疼痛位置固定。

取穴原则:寻取痛区中心压痛明显处。

针灸方法:针刺或以火针代灸。火针可用大头针代替,烧红后垂直刺入皮肤约3mm,可按压片刻再去针,一般以一穴为准,在同一孔穴可重复1~2次。

腰痛特征:腰痛、影响下肢运动。

取穴原则:在患处就近取穴与远道取穴相结合(循经或不循经,上肢或下肢均可)。常用就近取穴:阿是穴或腰夹脊(相应的),大肠俞、肾俞等;远道取穴: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等,一般按腰痛的部位只选一组穴,即远近各一穴。

针灸方法:以针刺为主,在近处进针得气后停针不动、再于远处循经取穴(或不循经),进针,得气后即加强手法,令气直达病所即停,随即泻第一针,再下第二针处催气至病所,如此三度而行之,使病衰痛止为度,近处泻,远处补,可双手同时运针。

软组织损伤针灸治疗怎么办呢

软组织损伤是指各种急性外伤或慢性劳损以及自己疾病病理等原因造成人体的皮肤、皮下浅深筋膜、肌肉、肌腱、腱鞘、韧带、关节囊、滑膜囊、椎间盘、周围神经血管等组织的病理损害,称为软组织损伤。临床表现: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

对于软组织损伤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一般采用口服消炎药对症治疗,或用红花油外涂。我们运用平衡针灸疗法治疗软组织伤90例与用红花油治疗76例、1%双氯芬酸二乙胺盐处理61例对照,取得良好疗效。

这些软组织伤患者下肢和腰部损伤占80.31%,其他部位占19.69%;肌肉拉伤占45.08%,韧带扭伤占54.92%。

平衡针灸取穴:肩部软组织损伤取肩痛穴;肘关节损伤取肘痛穴;腕部软组织损伤取腕痛穴;臀部软组织伤取臀痛穴;膝关节损伤取膝痛穴;踝关节损伤取踝痛穴;腰部、背部软组织损伤取腰痛穴。

针刺方法:将针快速刺入皮下,刺入2~4厘米,大幅度提插,提插时针尖方向要有小角度改变,直至患者有强烈酸胀感或触电感并向肢体远端放射时,迅速出针。

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疼痛、运动障碍及红肿)消失,功能恢复正常,能继续正常训练;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可以坚持训练;好转:疼痛减轻,功能仍有轻微障碍,需休息后方能训练;

无效:针刺后无任何改变,不能继续训练。

治疗结果:平衡针灸治疗组显效76例,总有效率96.67%;红花油组总有效率89.47%;1%双氯芬酸二乙胺盐组显效48例,总有效率90.16%。

实验证明,针刺后机体可应激性产生大量消炎物质以促进局部炎症的吸收。另外,针刺在神经干上改变了植物神经兴奋状态,使交感神经兴奋,机体进入应激态甚至应急态,从总体上提供了镇痛、消炎的物质基础。

实践证明,平衡针灸疗法能够在软组织损伤发生的当时进行治疗,而且效果好、见效快、易掌握,解决了现场救治的难题。

当软组织受到损伤时,如果需要针灸治疗的话,最好找专业的中医进行针灸,一般来说,即便是采取针灸治疗的方法,也需要口服一些消炎药物,所以在出现软组织损伤时,积极采取治疗是最明智的选择,另外在饮食上最好多吃一些高营养的东西,加快身体复原。

腰椎间盘突出针灸治疗

都说腰椎间盘突出针灸治疗效果不错,那么对于腰椎间盘突出针灸治疗你又了解多少呢?针灸是我们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疗法简单易行、应用广泛、作用明显且无毒副作用,深受医生和欢迎。腰椎间盘突出针灸治疗主要有哪些呢?我们下面来了解下:

体针常用穴:肾俞、白环俞、环跳、承扶、殷门、委中、阳陵泉。方法:每次选用3~5个穴位,用泻法。选穴以常用穴为主,根据其疼痛可加夹脊穴、阿是穴及循经取穴。

耳针常用穴:坐骨、肾上腺、臀、神门、腰椎、骶椎。方法:用中强刺激,留针10~10分钟。针刺疗法取肾俞、环跳、委中等穴,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腰椎间盘突出针灸治疗要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针和灸的方法,对人体腧穴进行针刺和艾灸,通过经络的作用,达到治病的目的。针灸具有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法邪的作用。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针灸治疗,中医认为:人体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和十五络脉,它们纵贯人体,具有通表里、贯上下、行气血、营阴阳的作用。针灸治病,是直接作用于腧穴,通过经络的传导和反应,来调整人体的营养气血和脏腑功能,治愈疾病。针灸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也正是根据祖国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所引起的腰腿痛的认识,循经取穴,辨证施治,尤其是通过调整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两条贯穿腰背部的经脉的气血阴阳,达到治疗目的。

以上是对腰椎间盘突出针灸治疗做了简单介绍,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推荐

环跳的准确位置图 艾灸环跳的好处

环跳穴因具有舒筋活络,通利关节,散寒止痛的功效,属治疗腰腿痛要穴,艾灸该穴位,对于腰胯疼痛,下肢痿痹,挫闪腰痛,膝踝肿痛可以起到缓解的好处。 坐骨神经痛以受风寒之邪较为多见,环跳穴具有通经活络,祛风散寒的功效,艾灸环跳穴时,火灸的温热效应对风寒之邪针对性明显,因此可以有效治疗坐骨神经痛。 环跳是足少阳胆经的经穴,穴位靠近髋关节,艾灸该穴位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环,减少下身脂肪堆积,消除下身水肿,防止臀部下垂。

坐骨神经痛针灸位置图 坐骨神经痛针灸基本疗法

治法:取足太阳,足少阳经穴为主,一般用泻法,也可以配合灸法或拔罐。 针灸处方:肾俞,大肠俞,腰3-5夹脊,秩边,环跳,殷门,委中,承山,阳陵泉,绝骨。 针灸方法:环跳,阳陵泉为每次必取穴位,环跳穴宜深刺,大幅度捻转结合提插,使针感放射至足底或足趾,一旦得气即可留针,阳陵泉也需深刺,以同样手法使针感达到足背。 针灸方义:病邪滞留于腰脊,臀部,腿部,所以选取肾俞,大肠俞,腰3-5夹脊,秩边,环跳,并可适当深刺夹脊穴使针感下传,以除深远邪痹,按照疼痛放散部位,分别选取殷门,委中,承山,阳陵泉,绝骨等穴,均用泻法

针灸哪些穴位能治疗便秘

1. 针灸足三里穴:足三里穴是人体非常重要的穴位之一,位于膝盖外侧往下3寸,距离胫骨外侧1寸的位置。人体处于坐位,膝关节要打直。 2. 针灸肾俞穴:该穴位位于第二腰椎的棘突下方,旁开1.5寸左右。人体仍然是坐位,做成两手叉腰的姿势。 3. 针灸天枢穴:天枢穴与人体的肚脐平行,在肚脐旁边2寸的位置。姿势同针灸肾俞穴。人体双手叉腰姿势。 4. 针灸关元穴:关元穴位于人体的腹正中线,在人体的肚脐下方约3寸的距离。按摩时人体的姿势和针灸手法同针灸肾俞穴。 5. 针灸中脘穴:中脘穴的位置在腹中线,肚脐上方4寸处。人

肾结石疼痛怎么缓解 针灸治疗

针灸穴位: 取穴时常采用俯卧姿势,三焦俞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一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2指宽处。 主治:发烧、腰痛、精力减退、青春痘、赘疣、糖尿病、腹胀、肠鸣、呕吐、水肿、遗尿等。 肾俞穴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主治: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白带,水肿,耳鸣,耳聋,腰痛。 志室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遗精、阳痿等肾虚病证;小便不利;腰脊强痛。 该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腹痛,便秘,痞块,乳疾。 疗程:每天针灸1次或数次,

针灸对腰间盘突出效果明显吗 腰间盘突出针灸部位

治疗原则:温经通络,行气除湿。 取穴:肾俞,腰阳关,关元俞,大肠俞,委中。 取穴原理:针灸肾俞可祛寒除湿;腰阳关为局部取穴,以疏通局部经气,行气止痛;关元俞,大肠俞有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之功效;委中为循经取穴,守“腰背委中求”之意,以疏通膀胱经经气,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治疗原则:活血祛瘀,舒筋通络。 取穴:肾俞,大肠俞,腰部阿是穴,委中。 取穴原理:肾俞,大肠俞为膀胱经腧穴,可结合腰部阿是穴,疏通腰部经气,活血祛瘀;委中为血之郄穴,用三棱针点刺,可收祛瘀生新之效。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针灸治腰椎间盘突出的注意事项

针灸治疗腰间盘突出的手法: 1.体针:常用穴:肾俞、白环俞、环跳、承扶、殷门、委中、阳陵泉。 方法:每次选用3~5个穴位,用泻法。选穴以常用穴为主,根据其疼痛可加夹脊穴、阿是穴及循经取穴。 2、耳针:常用穴:坐骨、肾上腺、臀、神门、腰椎、骶椎。 方法:用中强刺激,留针10~10分钟。针刺疗法取肾俞、环跳、委中等穴,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针灸治疗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针和灸的方法,对人体腧穴进行针刺和艾灸,通过经络的作用,达到治病的目的。针灸具有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法邪的作用。 热势炽盛,大

坐骨神经痛针灸处方 寒邪偏盛型坐骨神经痛针灸处方

治法:温通经络,行气祛寒。用泻法,久留,多灸。 针灸处方:肝俞,膈俞,八髎,足三里,温灸。 配穴:足太阳型:秩边,承扶,委中,昆仑;足少阳型:环跳,阳陵泉,绝骨。 随证配穴:腰痛配三焦俞,大腿牵引痛配殷门,风市,小腿痛配承山,腰椎旁点加腰阳关,大肠俞;骶髂点加秩边,殷门;臀点加居髎,承扶;腘点加委阳,承山;腓点加阳陵泉,悬钟;踝点加申脉,昆仑。 针灸方义:泻足太阳膀胱经穴秩边,承扶,委中,昆仑,加灸肝俞,膈俞,八髎,可温通经络,旺盛血行以驱寒邪;平补平泻环跳,阳陵泉,绝骨可调和经气,随证配殷门,风市,承山

腰肌劳损针灸管用吗

针灸能够治疗腰肌劳损,我们应该对腰肌劳损有一个更详细的认识,简单了解一下腰肌劳损的症状。腰肌劳损的主要症状就是腰部疼痛,腰骶疼痛。疾病发作时腰部疼痛会使患者难以忍受,不能够坚持完成工作,而针灸可以刺激腰部的一些穴位,舒筋活血,达到缓解病痛的作用。腰肌劳损的常见症状还有,有些患者的背部出现明显的压痛点,患者疼痛难忍时,叩击这些压痛点,会减轻疼痛,缓解症状。 我们了解了腰肌劳损的主要症状,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腰肌劳损?腰肌劳损的病因主要是因为人们的腰部受损,腰部受损是腰肌劳损的关键病因。导致人们腰部受损的

承筋是什么意思 承筋的治疗用法

艾灸疗法:用艾条温和灸承筋穴5—20分钟,每日一次,可以改善下肢挛痛。 拔罐疗法:用火罐留罐5—10分钟,隔天一次,可缓解腰腿疼痛。 刮痧疗法:用面刮法从上向下刮拭承筋穴3—5分钟,隔天一次,可治疗抽筋。 针灸疗法:直刺0.3—0.5寸,局部酸胀,针感可向足底放散。 按摩手法:用大拇指按揉或弹拨承筋穴100—200次,每天坚持,可缓解治疗腰腿痛。 注意:本穴经书列为禁刺者,乃膀胱经下部的水湿靠本穴运化也,针刺则风停气息,膀胱经下部的水湿无以运化,故列禁刺。

艾灸对腰间盘突出有好处吗 腰间盘突出艾灸施灸方法

取穴:阿是穴,肾俞,大肠俞,腰阳关。 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施灸者利于患者身侧,将艾条一段点燃,对准应灸的穴位,距离皮肤2到3厘米,进行熏烤,每穴灸15到20分钟。 取穴:阿是穴,肾俞,大肠俞,腰阳关,腰眼。 操作方法:将新鲜生姜切成厚约0.3厘米的姜片,用针扎孔数个,放置于施灸穴位上,用大火中艾炷点燃放在姜片中心施灸,若患者哟灼痛感可将姜片 提起,使之离开皮肤片刻,旋即放下,再进行灸治,反复进行,以局部皮肤潮红湿润为度,一般各穴每次施灸5-7壮,每日灸1到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