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老人的床上锻炼方法
低血压老人的床上锻炼方法
1.仰卧双臂上举,双手叉握,同时牵拉对抗,拉时吸气,恢复时呼气。重复3~4次。
2.双臂从身体两侧向头上方举起,双手相握,再慢慢伸直手指,随后吸气,同时双臂从两侧放下还原。
3.仰卧,双臂放于体侧。吸气,双膝弯曲并拢上举,尽量触及胸部,恢复时呼气。重复5~6次。也可两腿轮流屈膝上举。
4.呼气时上举一条腿,吸气时放下,再呼气时上举另一条腿,吸气时放下。重复4~5次。
5.仰卧,先吸气,颈部向前弯曲,使下巴触及胸部,然后呼气。重复5~6次。
6.坐在床上,头向左侧旋转,再向右侧旋转。重复5~6次。
7.坐在床上,上身左右扭转。重复4~5次。
8.两腿伸直坐在床上,上体前倾,双臂向前平伸,尽量用双手触及双脚。重复5~6次。
9.仰卧,呼气时坐起,立即向右转身1次,躺下,恢复预备姿势。第二次呼吸时再坐起,立即向左转身1次,躺下,恢复预备姿势。重复4次。
10.仰卧,双腿伸直并拢,抬高50~60度,抬腿时吸气,放下时呼气。重复6~8次。
低血压老人的床上锻炼方法
1.仰卧双臂上举,双手叉握,同时牵拉对抗,拉时吸气,恢复时呼气。重复3~4次。
2.双臂从身体两侧向头上方举起,双手相握,再慢慢伸直手指,随后吸气,同时双臂从两侧放下还原。
3.仰卧,双臂放于体侧。吸气,双膝弯曲并拢上举,尽量触及胸部,恢复时呼气。重复5~6次。也可两腿轮流屈膝上举。
4.呼气时上举一条腿,吸气时放下,再呼气时上举另一条腿,吸气时放下。重复4~5次。
5.仰卧,先吸气,颈部向前弯曲,使下巴触及胸部,然后呼气。重复5~6次。
6.坐在床上,头向左侧旋转,再向右侧旋转。重复5~6次。
7.坐在床上,上身左右扭转。重复4~5次。
8.两腿伸直坐在床上,上体前倾,双臂向前平伸,尽量用双手触及双脚。重复5~6次。
9.仰卧,呼气时坐起,立即向右转身1次,躺下,恢复预备姿势。第二次呼吸时再坐起,立即向左转身1次,躺下,恢复预备姿势。重复4次。
10.仰卧,双腿伸直并拢,抬高50~60度,抬腿时吸气,放下时呼气。重复6~8次。
另外,低血压的老年人可以配合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具有造血功能的食物,比如猪肝、蛋黄、瘦肉、牛奶、鱼虾、贝类、大豆、豆腐、红糖、新鲜蔬菜、水果。多食补气血、温补脾肾的食物,如莲子、桂圆、大枣、桑椹等果品,具有养心益血、健脾补脑之效。
食欲不佳的老人,宜适当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调味品,如姜、葱、醋、酱、糖、胡椒、辣椒、啤酒、红葡萄酒等。
适当吃些有利于调节血压的滋补品,如人参、黄芪、生脉饮等。此外,适当喝些低度酒也可提高血压。
体质性低血压症状有哪些
体质性低血压的症状有哪些?
体质性低血压多见于体质瘦弱的女性。可有家族遗传史。病情缓慢而迁延。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视物昏花,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失眠多梦,面色苍白等。血压长期低于正常值,收缩压<12kPa(90mmHg)。无器质性病变和营养不良的表现。
治疗体质性低血压的方法有哪些?
1.病因治疗
体质虚弱者要加强营养,患有肺结核等消耗性疾病者要加强治疗,因药物引起者可停用或调整用药剂量。
2.适当加强锻炼
生活有规律,防止过度疲劳,极度疲劳会使血压降低。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适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改善神经、血管的调节功能,加速血液循环,减少低血压的发作,老年人锻炼应根据环境条件和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运动项目,如太极拳、散步、健身操等,有利于治疗低血压。
3.饮食调理
每餐不宜过饱,否则会使回流心脏的血液减少;低血压的老人每日清晨可饮些淡盐开水,或吃稍咸的饮食以增加饮水量,较多的水分进入血液可增加血容量,可提高血压;适量饮茶,因茶中的咖啡因能兴奋呼吸中枢及心血管系统;适量饮酒(葡萄酒最好,或饮适量啤酒,不宜饮烈性白酒),可兴奋交感神经,加快血流,促进心脏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
老年人心跳过慢怎么办
1、病因治疗
对体质虚弱者要加强营养;对患有肺结核等消耗性疾病者要加紧治疗;因药物引起者可停用或调整用药剂量。如高血压患者服降压药后血压下降过快而感到不适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给药方法和剂量,或根据需要改用温和的降压药如复方降压片、心痛定或中药等,必要时可停用降压药。
2、适当加强锻炼
生活要有规律,防止过度疲劳,因为极度疲劳会使血压降得更低。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适当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改善神经、血管的调节功能,加速血液循环,减少直立性低血压的发作,老年人锻炼应根据环境条件和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运动项目,如太极拳、散步、健身操等。
3、调整饮食
每餐不宜吃得过饱,因为太饱会使回流心脏的血液相对减少;低血压的老人每日清晨可饮些淡盐开水,或吃稍咸的饮食以增加饮水量,较多的水分进入血液可增加血容量,从而可提高血压;适量饮茶,因茶中的咖啡因能兴奋呼吸中枢及心血管系统。
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项目
根据老年人生理特点。适合老年人锻炼的项目以动作缓慢柔和,能使全身得到活动。活动量容易调节掌握而又简便易学为原则。下面介绍几项适宜老年入锻炼的项目:
步行:
是老人锻炼最简便、安全的运动,如果锻炼得法,其效果可与慢跑相同。生理医学研究表明,步行可促进体内新陈代谢,如以2分钟走100米的慢速步行1。5—2小时,新陈代谢率可提高48%;步行还能调整神经系统功能,缓解血管痉挛状态,使血管平滑肌放松。
慢跑:
也是适宜老人锻炼的项目之一。医学研究证明,40—81岁的长跑者比一般中老年人最大吸氧量增大。
太极拳:
有“老人健身宝”之誉。是很适合老年人生理特点。安全而有效的锻炼项目。尤其对体质弱及有慢性病的老人更为适宜。练太极拳能增进心肺健康。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肺气肿等慢性病;还能促进消化吸收功能,加速代谢过程。同时还对老人骨关节及肌肉功能的保持有良好作用。
生理医学检查表明,常练太极拳的老人血压较低、消化功能良好脊柱柔韧性好、骨质疏松总发生率低。此外,大极拳还能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增进全身健康。
餐后低血压老人餐后宜平卧
进食后低血压是一种临床上见于老年人的血压内环境稳定方面的异常。对临床情况稳定、未服药的老年住院和非住院病人的研究显示,早餐和午餐后血压显著降低,此种血压降低在较年轻人或未进餐的老年人中不出现。住院和非住院老年人进餐后75分钟内中发生餐后血压降低20mmHg(2.7kPa)者达1/3。如在餐前服过降血压药物,餐后血压减低可能甚至更显著。
在老年高血压病人和有进食后晕厥或自律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者中进食后低血压的发病率最高。进食后低血压可能是老年人晕厥和跌倒的常见原因。一组住院老年人的研究显示它占晕厥发作的8%。
进食后低血压的机制被认为与消化时内脏血积聚的压力反射代偿受到损害有关。自律神经功能失调病人伴进食后低血压者进餐后有前臂血管收缩功能减弱、体循环血管阻力降低和控制心率的交感神经系统异常。因此,自律神经系统控制心率和血管阻力的变异可能是本病的基本病因。
老年病人有进食后头昏、摔倒、晕厥、其他脑或心脏缺血症状者,进餐前后宜测量其血压,以检出进食后低血压。
尚无临床验证以评价进食后低血压的治疗措施,故处理本病只基于一般常识。有症状的病人不宜于餐前服降血压药,餐后宜平卧。减低降压药物的剂量和用少食多餐法进食可能也有帮助。最近的资料提示在某些病人中进餐后步行可有助于恢复正常循环,但这种疗法只宜在严密监测之下施行。
低血压老人要防止中风
老年人在患有低血压的同时,要注意对其他疾病的预防,比如说中风,血压低的人就容易患上缺血性中风。要是真正出现中风那可比血压低麻烦多了,血压低只要日常注意休息,午觉不宜超过半个小时,饮食营养方面调理。但是中风严重时,会存在生命危险。
在一定的血压范围内,正常人的脑血管具有自身调节作用。当脑血管发生病变时,脑血管的自我调节功能要在较高的血压范围内才能发挥作用。血压过低时,血管不能正常扩张,血液循环就会减少,导致脑血管发生痉挛,脑组织缺血、缺氧。此外,血压过低,还可能造成血液中的血小板、胆固醇与纤维蛋白沉积,使血液黏度升高,形成血栓而发生脑血管病。
刘教授认为,血压不高且伴有动脉硬化的老人在晚上睡觉时,尤其容易发生中风。这是因为此时血流缓慢,血压又较白天活动时低,血液黏滞性增高,容易形成血栓或使原有的血栓增大。
尽管低血压可能导致中风,但是患者也不要忧心忡忡,只要我们日常生活中按照医生的嘱咐去做了,多吃粗粮,蔬菜,水果,维护血管功能,适当的体能锻炼,使血液循环顺畅,那么中风是不会发生的。
低血压的治疗与饮食
1.病因治疗
对体质虚弱者要加强营养;对患有肺结核等消耗性疾病者要加紧治疗;因药物引起者可停用或调整用药剂量。如高血压患者服降压药后血压下降过快而感到不适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给药方法和剂量;对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由卧位站立时注意不要过猛,或以手扶物,以防因低血压引起摔跤等。
2.适当加强锻炼
生活要有规律,防止过度疲劳,因为极度疲劳会使血压降得更低。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适当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改善神经、血管的调节功能,加速血液循环,减少直立性低血压的发作,老年人锻炼应根据环境条件和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运动项目,如太极拳、散步、健身操等。
3.调整饮食
每餐不宜吃得过饱,因为太饱会使回流心脏的血液相对减少;低血压的老人每日清晨可饮些淡盐开水,或吃稍咸的饮食以增加饮水量,较多的水分进入血液可增加血容量,从而可提高血压;适量饮茶,因茶中的咖啡因能兴奋呼吸中枢及心血管系统;适量饮酒(葡萄酒最好,或饮适量啤酒,不宜饮烈性白酒),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加快血流,促进心脏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
三种情况老人易发生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
进食后,有些老年人常有头昏、乏力、困倦、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症状,持续时间约半个小时。这就是老人餐后低血压症。其原因是进食后机体为了保证食物的充分消化,体内血液出现重新分配,腹部血管扩张充血,脑部血液供应减少。老年人由于心脏功能减退,血管硬化及血压反射调节功能障碍等原因,常常在饱腹后血压下降,出现低血压症状。
预防餐后低血压,老年人饭后应休息半小时,然后活动。更不要饭后马上在马路上走,严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体位性低血压
有的老人卧床后突然起立或蹲位起立时,会出现眩晕、眼前发黑、面色苍白、甚至昏倒、血压偏低等现象,经过片刻休息可以恢复常态,这是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不用特殊治疗,患者只需注意在起床、蹲起时动作放慢一点。
排尿性低血压
老年人睡后起床小解,常常突然晕倒,神志不清的躺在地上,甚至四肢抽搐,不一会自然清醒,恢复常态。这就是老年人排尿性低血压症。其原因是老年人排尿时屏气用力,使迷走神经的张力增高,血管、小静脉相应扩张,回心脏的血量相对减少。另外老人排尿后因腹部压力减低,腹腔内静脉扩张,静脉回流入心脏的血液减少,心脏排血量也相对减少,血压明显下降。
预防排尿性低血压,老年人要适当进行锻炼,增强适应能力。小解最好取坐位,不要屏气。
老人锻炼身体怎么做
1、老人锻炼身体的好处
1.1、有助长寿
最新研究发现,与不跑步者相比,跑步者寿命会延长3年,身体水平比不跑步者强30%。另有研究显示,每天步行30分钟的人长寿几率是步行不足30分钟人的4倍。
1.2、保护心脏
研究发现,即使每天运动10分钟,尤其是肥胖的人,可有效改善心脏健康。
老人锻炼身体怎么做
1.3、辅助降糖
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只要抽空进行锻炼,就能达到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辅助降低血糖的目的。
1.4、防癌抗癌
研究发现,每天锻炼半小时,子宫癌风险减半;经常锻炼的人患肺癌风险可降低68%,患结直肠癌风险直降38%。
2、老人锻炼身体怎么做
2.1、达成短期目标
完成短期锻炼规划,比如每天与配偶或朋友散步;买几部新的运动训练指导光盘,每周效仿几次;或是利用社区中的训练器械来锻炼;经常去舞厅跳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