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吃药9种简单方法可控制血压
不用吃药9种简单方法可控制血压
虽然可以用药物治疗高血压,但是如果能改变生活方式,就可以不需要吃药,而控制血压不增高。即使有遗传倾向的人,改变生活方式,也对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有好处。……
多吃蔬菜
研究表明,在饮食中含钾的成分越多,血压就会越低。而钾的最佳来源是蔬菜,因此,你需要努力做到每天吃9成蔬菜。
减肥
如果超重或肥胖,得高血压的风险就很高。定个减肥计划,采用健康食谱,每周保证2个半小时的运动,都会对降低血压有好处
保证睡眠充足
最近,在高血压杂志的研究说,失眠可能与高血压有关系。如果你失眠,那就找一找原因,是什么导致失眠的,咖啡、心理压力、或深夜使用iPad
解除压力
心理压力,无论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都会造成血压升高。
断掉咖啡因的摄取
咖啡因是血压升高的动力。不必停止喜欢冷火鸡的习惯,但是限制一下自己喝的咖啡、茶、苏打水、运动饮料和巧克力,会很有效。
解决打鼾的问题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会导致频繁的暂停呼吸,会影响身体,提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也可导致心房纤维性颤动(简称“房颤”)或心律不齐。如果你的伴侣告诉你睡觉有打鼾,或者如果你醒来感到疲倦,请和医生谈谈怎么办。
吃越橘
据Plos One杂志中的最近一项研究显示,野生蓝莓即欧洲越橘(一种深蓝色浆果),可以改善高脂肪饮食造成的高血压。虽然吃这些“小宝石”,不会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但是可以减少一些负面影响。
吃可可
研究表明,可可中的黄烷醇可能有助于降低血压。但不要走极端,每天吃的黑巧克力量为一平方英吋(2.5厘米X2.5厘米)就够了。
摄取足够的镁盐
鲍登说:“镁可放松血管壁和精神状态”。而深绿色蔬菜、坚果、种子和鳄梨都是很好摄取镁盐的来源。每周两道富含脂肪的鱼类即具有足量的ω-3脂肪酸,帮助降低血压
戒烟
吸烟对身体的多方面都有害,尤其是吸完一只烟就会使你的血压升高。定制戒烟计划是个降血压的良策。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估计,大约三分之一的美国人患有高血压。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血压的人越多。60岁的人中,约50%有高血压。而且,大多数的高血压的人有遗传的原因
如何控制血压
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一个良好的心态在某些时候能发挥出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生病治疗中更是尤为重要。一个良好的心态能给我们斗争的信心、生活的舒心。良好的心态能给我们一个良好的生理状况。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一切不并不可怕!
要有适当的运动。
很多人都以为血压高不能运动,其实不然,适当的运动会给我们一个良好的身体状况。有了身体,才有革命的本钱。我们可以根据我们血压的具体情况有选择性的做些运动。如:血压不是太高,我们可以跑跑步(速度要慢,不要快跑,以15~30分钟为宜),血压有些高,我们也可以散散步,打打太极。
科学的饮食习惯。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提倡素食为主,素食可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提倡多吃粗粮、杂粮、新鲜蔬菜,如:玉米、芹菜、黑木耳、冬瓜海带等。再则就是要严格的控制食盐的摄入量,盐分摄入过多是高血压的致病因素。
必要的药物治疗。
控制病情光这些是不够的,我们需搭配药物去治疗。虽然难以下口,但为了关心你的人、爱你的人,更为了我们自己,都应咬紧牙关撑过去!
必要的自然治疗。
融入大自然,我们会感到很轻松,没有压力,没有喧嚣。在空气清新、没有污染的环境中,我们的各项生理指标会变得很好,这对我们的治疗十分有益。
如何控制血压 怎么才能有效的控制血压?
一、情绪平和
情绪的剧烈起伏会对血压形成极大的影响,导致血压的急剧上升,严重的会危及到患者生命。因此,高血压患者要想血压平稳,就要在生活中保持平和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是高血压治疗的一个重要基础。有临床调查发现,血压的调节与情绪波动关系非常密切,对于患高血压的人,要有良好的自制能力,保持情绪的相对稳定。
二、大便通畅
便秘对血压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在生活中许多中老年人深受便秘的危害,导致血压升高出现危险,所以高血压患者要避免便秘发生。因为人体在排大便时腹压升高可以影响血压,排便困难的人,则更明显。所以高血压患者在排便困难时,可服用一些缓泻剂。日常应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还应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
三、饮食要三低二高
饮食可以说是与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它对调控血压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促进康复进程。高血压患者要坚持低动物脂肪、低糖、低盐;多吃高蛋白、高纤维素(蔬菜)的饮食原则。饮食“三低”原则可避免不良的饮食导致血压的升高,而“二高”则是有效降压的重要饮食方法。
不用吃药 13种简单方法可控制血压
专家表示,虽然可以用药物治疗高血压,但是如果能改变生活方式,就可以不需要吃药,而控制血压不增高。即使有遗传倾向的人,改变生活方式,也对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有好处。
方法/步骤
1
美国心脏协会的文森特•布法利诺博士说,从高血压对身体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来看,高血压和其他重大风险因素都需要注意,如高胆固醇、肥胖、2型糖尿病、吸烟和高血压家族史等。
2
简单说,高血压就是血管的紧张性增高,而血管的紧张性越高,造成心脏的工作负担就越大。所以,高血压会增加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血压,会导致肾功能受到严重影响而出现肾功能衰竭。
3
据报导,人的血压只要稍微低一点点,得心脏病和中风的危险就会小很多很多。
4
吃降压药会带来很多副作用,比如瞌睡、头晕等,以下介绍13种简便易行生活方式,可摆脱药物i,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5
了解正常血压值 健康人的理想血压值是120/80。但是,根据美国医学协会杂志2013年公布的新的指导方针,血压在140/90以下也是正常的
6
了解正常血压值 健康人的理想血压值是120/80。但是,根据美国医学协会杂志2013年公布的新的指导方针,血压在140/90以下也是正常的
7
特别注意加工食品 出人意料的是,盐吃的多其实不会升高血压。鲍登说:“钠被高估了。大多数人都不是盐敏感体质”。
方法/步骤2
1
多吃蔬菜 研究表明,在饮食中含钾的成分越多,血压就会越低。而钾的最佳来源是蔬菜,因此,你需要努力做到每天吃9成蔬菜。
2
减肥 如果超重或肥胖,得高血压的风险就很高。定个减肥计划,采用健康食谱,每周保证2个半小时的运动,都会对降低血压有好处
3
保证睡眠充足 最近,在高血压杂志的研究说,失眠可能与高血压有关系。如果你失眠,那就找一找原因,是什么导致失眠的,咖啡、心理压力、或深夜使用iPad
4
解除压力 心理压力,无论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都会造成血压升高
5
.断掉咖啡因的摄取 咖啡因是血压升高的动力。不必停止喜欢冷火鸡的习惯,但是限制一下自己喝的咖啡、茶、苏打水、运动饮料和巧克力,会很有效
6
解决打鼾的问题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会导致频繁的暂停呼吸,会影响身体,提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也可导致心房纤维性颤动(简称“房颤”)或心律不齐。如果你的伴侣告诉你睡觉有打鼾,或者如果你醒来感到疲倦,请和医生谈谈怎么办
方法/步骤3
吃越橘 据Plos One杂志中的最近一项研究显示,野生蓝莓即欧洲越橘(一种深蓝色浆果),可以改善高脂肪饮食造成的高血压。虽然吃这些“小宝石”,不会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但是可以减少一些负面影响
吃可可 研究表明,可可中的黄烷醇可能有助于降低血压。但不要走极端,每天吃的黑巧克力量为一平方英吋(2.5厘米X2.5厘米)就够了
3
摄取足够的镁盐 鲍登说:“镁可放松血管壁和精神状态”。 而深绿色蔬菜、坚果、种子和鳄梨都是很好摄取镁盐的来源。每周两道富含脂肪的鱼类即具有足量的ω-3脂肪酸,帮助降低血压
4
戒烟 吸烟对身体的多方面都有害,尤其是吸完一只烟就会使你的血压升高。定制戒烟计划是个降血压的良策。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估计,大约三分之一的美国人患有高血压。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血压的人越多。60岁的人中,约50%有高血压。而且,大多数的高血压的人有遗传的原因
宝宝吃药9诫
吃药是为了治愈疾病,但也有的时候,父母用药的方式是错误的,反而损害了孩子的健康。想想看,当孩子的身体有点不舒服时,比如咳嗽或者肚子痛,你是不是会和其他很多父母一样,赶快拿出家里的小药箱,找一种对症的药给他吃,因为你们自己就经常这样找药吃。而且,心里还在想,既然可以在药店轻易买到药,何必费周折去医院呢,反正是非处方药,不会有大碍。如果你们做的一切都很正确没有差错还好,可有多少父母是专业医生呢?这些非专业的“父母医生”,很可能在给孩子吃药时因为某种疏忽或错误,反而耽误了孩子疾病的治愈速度,甚至加重了病情。下面有几种常见的错误用药方式,是父母应该避免的:错误一:用茶匙给孩子喂药如果父母每次都是用茶匙给孩子喂药,那么将冒两种风险——用药过量或用药不足。用药过量会损害健康,而用药不足又达不到治疗的效果。如果一个茶匙可以量出5毫升的药,那么在你给孩子喂药时,就可能量出4到9毫升之间的任一剂量。正确做法:用带有标准刻量的用具给孩子喂药。小婴儿不会吞咽时,可以用喂药滴管,大一点的孩子可以用喂药器或专门给孩子用的药匙。这些东西在药店可以买到。错误二:没有遵循“用前摇匀”的指示如果在药瓶的标签上写着用药前摇匀,那一定是因为需要在使用前分散有效成分,否则,没有摇匀就直接服用,最先服用的2/3的药液会比规定的浓度要淡,药性不足,而剩下的1/3又太浓,服用后会有损孩子的健康。正确做法:遵循药瓶标签上的指示,每次服用前先摇匀。错误三:不必要地用药很多时候,孩子喉咙痛、流鼻涕或咳嗽是不需要服药的,即便你给孩子吃了非处方药,它也只能对付表面的症状,却去不了病根。例如孩子因为身体的某个器官感染细菌而发烧,你给他吃退烧药也只能让他身体舒服一点,却不能治愈感染。有的非处方药还会带来副作用,比如治疗感冒的药物就常常引起孩子磕睡,与其漫无目的地用药,还不如只针对困扰孩子的某种症状用药。而且在给孩子同时服用几种药物前要仔细阅读说明,假如他们含有相同的成分,一定要小心不要使孩子因为服用几种药物而造成某种成分的过量吸收,这可能带来身体的伤害。正确做法:对症用药,减少不必要的用药错误四:没有按孩子年龄用药给婴儿和给幼儿用的药物浓度是不同的,比如同样是扑热息痛,如果你给幼儿服用婴儿剂量,孩子服用的药物有效成分就不足,反之,如果给小婴儿服用了幼儿用剂量,药物的有效成分就过量了。一两次这样的错误或许问题不大,但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就会带来肝脏的损害。正确做法:每次给孩子服药前,都要非常仔细地检查瓶贴上的剂量指示,严格按照年龄和体重计算服药量,而且,不要随便把成人用药给孩子服用。错误五:给婴儿服用治疗痢疾的药物随便给婴儿服用治疗痢疾的药物可能又造成便秘,2岁以内的孩子服用此类药物还可能带来其他问题,所以要谨慎使用。另外,换一个角度想,腹泻可以把消化系统内的霉菌排出体外,而治疗痢疾的药物可以对付胃肠感染,却又可能导致霉菌在体内停留。正确做法:如果孩子轻微腹泻,尽量给他吃流食,若有必要也可以服用电解液。在最开始的8到12小时内,先暂停食用奶制品,代之以清淡食物,腹泻很快就会好转。错误六:服用过期药物有些药物比其他药物的有效期要短,更新更快。服用已经过了有效期的药物,很难把握它的作用,也许失效不起作用,也许药性更强了,这都对身体不利。正确做法:为安全起见,每3个月检查一次家里的药箱,把那些已经过期或拿不准的药物及时清理掉。错误七:在孩子睡前使用解充血药使用此类药物的一种副作用是使孩子烦躁不安,不易入睡。正确做法:如果孩子流清鼻涕,保持屋内湿度或洗一个淋浴都能让他感到舒服。采用这种物理的而不是药物的方式就不会带来副作用。错误八:将药品放进其他容器内不要把一种药放进其他的瓶子或小盒里,如果在新的容器上你做的标注不清楚,比如名称、服用剂量、有效期、副作用等等信息写得不明白,很可能造成在使用的时候犯错误。如果你给孩子服错了药物,或者用量不足或过量,后果是很难预料的。正确做法:保持药物原来的包装。错误九:持续服用不见效的非处方药很多父母在扮演医生的角色时,总是希望孩子吃了药就会好,但如果在给孩子服用了一种非处方药两三天后还是没有缓解或好转,就不要再耽搁了,你需要带孩子去看医生。还有,孩子发高烧或剧烈腹泻或呕吐,都需要及时去医院,由医生来诊断并开处方。正确做法:如果你给孩子服用的非处方药不能缓解他轻微的症状,带他去看医生。
怎么控制血压高 控制血压变高的方法
一: 干活“慢”半拍
1: 突如其来的任务,很容易使人压力倍增,血压值也跟着猛长。美国加州大学的一项研究提醒我们,此时不妨先把任务暂时放一放,整理好思路再开始。
二: 闭上眼睛
1: 电脑、电视、书报……接受的信息量太多太杂,也会让我们的心脏和大脑不堪重负。此时不妨闭上眼睛,把自己隔离起来,配合深而慢的呼吸,有助于减轻应激反应,使血压心率平稳。
三: 多吃山芋、土豆
1: 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教授琳达·凡·霍恩表示,山芋等富含钾的蔬果有助于降低血压,西红柿、橙汁、土豆、香蕉、芸豆、豌豆、哈密瓜和葡萄干等都是富钾食物。
四: 少量饮酒
1: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一项研究发现,与滴酒不沾相比,少量饮酒的人血压维持得更好。建议女性每日饮酒不超过1杯(相当于340克啤酒、142克红酒或42.5克白酒),男性不超过2杯。
五: 换个咖啡品种
1: 很多人离不了咖啡的香浓味道,可500毫克咖啡因(相当于3大杯咖啡)会导致血压升高4毫米汞柱。因此,改成喝脱咖啡因咖啡,是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六: 吃块黑巧克力
1: 黑巧克力中富含可增强血管弹性的黄烷醇。专家建议,高血压患者每天可吃14克可可含量至少为70%的黑巧克力,但要注意别用含糖高的巧克力替代。
七: 多吃豆制品
1: 美国心脏协会会刊《循环》杂志刊登一项研究发现,高血压和高血压前期患者增加大豆和牛奶蛋白的摄入,如豆制品、低脂乳制品等,收缩压会明显降低。
八: 治疗打鼾
1: 美国亚拉巴马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很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醛固酮水平偏高,进而引起血压升高。专家建议,别把打鼾不当回事,越早治疗,对血压越好。
九: 经常快步走
1: 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快步行走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降低8毫米汞柱和6毫米汞柱,其效果甚至比跑步还好。最好每天步行30分钟,每周至少5天。听古典音乐。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的研究发现,每天听30分钟舒缓的音乐,如古典音乐、钢琴曲、模拟大自然的声音等,收缩压可降低3.2毫米汞柱;坚持一个月,收缩压可降低4.4毫米汞柱。
高血压控制血压的几种小窍门
干活“慢”半拍
突如其来的任务,很容易使人压力倍增,血压值也跟着猛长。美国加州大学的一项研究提醒我们,此时不妨先把任务暂时放一放,整理好思路再开始。
多吃山芋、土豆
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教授琳达·凡·霍恩表示,山芋等富含钾的蔬果有助于降低血压,西红柿、橙汁、土豆、香蕉、芸豆、豌豆、哈密瓜和葡萄干等都是富钾食物。
少量饮酒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一项研究发现,与滴酒不沾相比,少量饮酒的人血压维持得更好。建议女性每日饮酒不超过1杯(相当于340克啤酒、142克红酒或42.5克白酒),男性不超过2杯。
闭上眼睛
电脑、电视、书报……接受的信息量太多太杂,也会让我们的心脏和大脑不堪重负。此时不妨闭上眼睛,把自己隔离起来,配合深而慢的呼吸,有助于减轻应激反应,使血压心率平稳。
经常快步走
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快步行走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降低8毫米汞柱和6毫米汞柱,其效果甚至比跑步还好。最好每天步行30分钟,每周至少5天。听古典音乐。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的研究发现,每天听30分钟舒缓的音乐,如古典音乐、钢琴曲、模拟大自然的声音等,收缩压可降低3.2毫米汞柱;坚持一个月,收缩压可降低4.4毫米汞柱。
治疗打鼾
美国亚拉巴马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很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醛固酮水平偏高,进而引起血压升高。专家建议,别把打鼾不当回事,越早治疗,对血压越好。
换个咖啡品种
很多人离不了咖啡的香浓味道,可500毫克咖啡因(相当于3大杯咖啡)会导致血压升高4毫米汞柱。因此,改成喝脱咖啡因咖啡,是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吃块黑巧克力
黑巧克力中富含可增强血管弹性的黄烷醇。专家建议,高血压患者每天可吃14克可可含量至少为70%的黑巧克力,但要注意别用含糖高的巧克力替代。
多吃豆制品
美国心脏协会会刊《循环》杂志刊登一项研究发现,高血压和高血压前期患者增加大豆和牛奶蛋白的摄入,如豆制品、低脂乳制品等,收缩压会明显降低。
控制血压的方法 减肥能有效控制血压
血压通常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升高,肥胖导致的睡眠呼吸暂停,还会进一步升高血压。对于超重和肥胖的人群,减肥是控制血压最有效的生活方式之一。只要减掉9斤体重,血压就能开始有效降低。
健身吃什么蔬菜 西兰花
西兰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胡萝卜素、维生素K等。而且西兰花属于高纤维蔬菜,能够有效的控制血糖。做法也非常简单,可以水煮或蒸,还可以做成西兰花泥来代替土豆泥。
高血压控制血压的几种小窍门
干活“慢”半拍
突如其来的任务,很容易使人压力倍增,血压值也跟着猛长。美国加州大学的一项研究提醒我们,此时不妨先把任务暂时放一放,整理好思路再开始。
多吃山芋、土豆
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教授琳达·凡·霍恩表示,山芋等富含钾的蔬果有助于降低血压,西红柿、橙汁、土豆、香蕉、芸豆、豌豆、哈密瓜和葡萄干等都是富钾食物。
少量饮酒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一项研究发现,与滴酒不沾相比,少量饮酒的人血压维持得更好。建议女性每日饮酒不超过1杯(相当于340克啤酒、142克红酒或42.5克白酒),男性不超过2杯。
控制血压升高
1、了解自己的血压
建议高血压患者定期进行家庭血压测量,了解自己的血压水平;要注意掌握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并留意观察其变化,如有不适及时就诊,不要擅自换药或停药。
对于一般高血压患者来说,降压达到140/90mmHg以下就可以;大于65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应降到150/90mmHg以下,如果能耐受可以更低一点;如果合并了糖尿病或慢性肾病可以适当再降低一些。
2、少吃高盐、高脂肪的食物
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合理的饮食不仅可以预防高血压发生,而且能降低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低盐,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中,推荐健康成年人一天食盐(包括酱油和其他食物中的食盐量)摄入量应该不超过6克。平时炒菜尽量在九成熟时或者出锅前再放盐,这样盐放得少菜也会有味道。
2)低脂,高血脂和肥胖与高血压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所以,日常饮食中要少吃含脂类多的食物,如:肥肉、猪油及动物内脏。吃得过多会使体内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过度,这对于预防控制高血压是非常不利的。
糖尿病和尿毒症有关系吗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不仅仅是糖尿病肾病,大部分肾脏病的进程都是不可逆的,但是,不可逆不代表不可控。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要构筑起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积极的控制血糖,并同时将血糖、血压、血脂等控制达标,不发生糖尿病肾病;
第二道防线:对已经发生的糖尿病肾病,积极的控制血糖和血脂,严格的控制血压和蛋白尿,遏制或者延缓肾脏病进展,保护肾功能。
第三道防线:对已经发生的慢性肾衰竭,通过饮食控制,严格控制血压,控制血糖和血脂等措施,保护残余肾功能,避免进入尿毒症期。
值得注意的是,在严格控制血糖达标(糖化血红蛋白<7%)的同时,应严格的控制血压达标(<130/80mmHg)和血脂达标(低密度脂蛋白<2.6mmol/L),甚至对肾脏保护而言,控制血压比控制血糖还重要。同时,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比如限盐、戒烟、减重等,以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宝宝吃药9诫
吃药是为了治愈疾病,但也有的时候,父母用药的方式是错误的,反而损害了孩子的健康。
想想看,当孩子的身体有点不舒服时,比如咳嗽或者肚子痛,你是不是会和其他很多父母一样,赶快拿出家里的小药箱,找一种对症的药给他吃,因为你们自己就经常这样找药吃。而且,心里还在想,既然可以在药店轻易买到药,何必费周折去医院呢,反正是非处方药,不会有大碍。
如果你们做的一切都很正确没有差错还好,可有多少父母是专业医生呢?这些非专业的“父母医生”,很可能在给孩子吃药时因为某种疏忽或错误,反而耽误了孩子疾病的治愈速度,甚至加重了病情。
下面有几种常见的错误用药方式,是父母应该避免的:
错误一:用茶匙给孩子喂药
如果父母每次都是用茶匙给孩子喂药,那么将冒两种风险——用药过量或用药不足。用药过量会损害健康,而用药不足又达不到治疗的效果。如果一个茶匙可以量出5毫升的药,那么在你给孩子喂
药时,就可能量出4到9毫升之间的任一剂量。
正确做法:用带有标准刻量的用具给孩子喂药。小婴儿不会吞咽时,可以用喂药滴管,大一点的孩子可以用喂药器或专门给孩子用的药匙。这些东西在药店可以买到。
错误二:没有遵循“用前摇匀”的指示
如果在药瓶的标签上写着用药前摇匀,那一定是因为需要在使用前分散有效成分,否则,没有摇匀就直接服用,最先服用的2/3的药液会比规定的浓度要淡,药性不足,而剩下的1/3又太浓,服用后会有损孩子的健康。
正确做法:遵循药瓶标签上的指示,每次服用前先摇匀。
错误三:不必要地用药
很多时候,孩子喉咙痛、流鼻涕或咳嗽是不需要服药的,即便你给孩子吃了非处方药,它也只能对付表面的症状,却去不了病根。例如孩子因为身体的某个器官感染细菌而发烧,你给他吃退烧药也只能让他身体舒服一点,却不能治愈感染。
有的非处方药还会带来副作用,比如治疗感冒的药物就常常引起孩子磕睡,与其漫无目的地用药,还不如只针对困扰孩子的某种症状用药。而且在给孩子同时服用几种药物前要仔细阅读说明,假如他们含有相同的成分,一定要小心不要使孩子因为服用几种药物而造成某种成分的过量吸收,这可能带来身体的伤害。
正确做法:对症用药,减少不必要的用药
错误四:没有按孩子年龄用药
给婴儿和给幼儿用的药物浓度是不同的,比如同样是扑热息痛,如果你给幼儿服用婴儿剂量,孩子服用的药物有效成分就不足,反之,如果给小婴儿服用了幼儿用剂量,药物的有效成分就过量了。一两次这样的错误或许问题不大,但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就会带来肝脏的损害。
正确做法:每次给孩子服药前,都要非常仔细地检查瓶贴上的剂量指示,严格按照年龄和体重计算服药量,而且,不要随便把成人用药给孩子服用。
错误五:给婴儿服用治疗痢疾的药物
随便给婴儿服用治疗痢疾的药物可能又造成便秘,2岁以内的孩子服用此类药物还可能带来其他问题,所以要谨慎使用。另外,换一个角度想,腹泻可以把消化系统内的霉菌排出体外,而治疗痢疾的药物可以对付胃肠感染,却又可能导致霉菌在体内停留。
正确做法:如果孩子轻微腹泻,尽量给他吃流食,若有必要也可以服用电解液。在最开始的8到12小时内,先暂停食用奶制品,代之以清淡食物,腹泻很快就会好转。
错误六:服用过期药物
有些药物比其他药物的有效期要短,更新更快。服用已经过了有效期的药物,很难把握它的作用,也许失效不起作用,也许药性更强了,这都对身体不利。
正确做法:为安全起见,每3个月检查一次家里的药箱,把那些已经过期或拿不准的药物及时清理掉。
错误七:在孩子睡前使用解充血药
使用此类药物的一种副作用是使孩子烦躁不安,不易入睡。
正确做法:如果孩子流清鼻涕,保持屋内湿度或洗一个淋浴都能让他感到舒服。采用这种物理的而不是药物的方式就不会带来副作用。
错误八:将药品放进其他容器内
不要把一种药放进其他的瓶子或小盒里,如果在新的容器上你做的标注不清楚,比如名称、服用剂量、有效期、副作用等等信息写得不明白,很可能造成在使用的时候犯错误。如果你给孩子服错了药物,或者用量不足或过量,后果是很难预料的。
正确做法:保持药物原来的包装。
错误九:持续服用不见效的非处方药
很多父母在扮演医生的角色时,总是希望孩子吃了药就会好,但如果在给孩子服用了一种非处方药两三天后还是没有缓解或好转,就不要再耽搁了,你需要带孩子去看医生。还有,孩子发高烧或剧烈腹泻或呕吐,都需要及时去医院,由医生来诊断并开处方。
正确做法:如果你给孩子服用的非处方药不能缓解他轻微的症状,带他去看医生。
吃坚果有什么好处 帮助排钠降血压
美国一项名为「DASH」的饮食计划,在每周4~5份的坚果,每份相当于2汤匙的杏仁、花生、核桃及腰果等。计划结果证实,坚果中的钾、镁、及钙离子等,可控制血压,此外,由于坚果含有丰盛膳食纤维,能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钠,达到降血压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