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强直性脊柱炎需要检查项目 X线检查

强直性脊柱炎需要检查项目 X线检查

X线的改变在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般情况下,X线的改变比临床症状出现的晚一些,在发病的数月至数年之后才能显示X线阳性征象,在疾病的早期,最早出现X线改变的一般为骶髂关节。

大约有80%的病人病变是从骶髂关节开始的,可以是单侧发病,也可以是双侧发病。X线表现一般分为三期:

第一期:关节腔变得模糊,关节的边缘不清楚,髂骨皮质疏松,关节周围的骨密度增高。主要在关节的髂骨侧,骶骨侧的改变比较轻微;

第二期:关节腔仍然是模糊的,关节的边缘呈现为轻度的锯齿状,关节面边缘也不规则,骶髂关节软骨也被破坏;

第三期:整个关节都受到了侵犯,关节的间隙也变窄,并且逐渐消失,还可能伴有明显的脊柱改变。

脊柱的X线改变一般会发生在骶髂关节改变之后,但是也有少数的病人可以在开始时就出现脊柱X线的改变。局部有小范围的骨质硬化和破坏是本病最早的X线征象。

X线表现为关节骨质的破坏,有时呈穿凿状,关节间隙变窄,晚期关节可以发生骨性强直。

锁骨有明显的骨质缺损,严重的话可以呈笔尖状;锁骨部分骨质破坏,胸骨柄体关节可有边缘的糜烂或者是关节强直。

强脊炎与类风湿关节炎区别有哪些

强直性脊柱炎随种族而异,类风湿关节炎则是世界性分布。前者有明显的家族史,而后者则不很显著。

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10~20岁发病,高峰在20~3O岁,而类风湿关节炎可见于各年龄组,高峰在30~50岁。强直性脊柱炎男性多见,而类风湿关节炎则女性远多于男性。

强直性脊柱炎常为少关节炎,非对称性,下肢关节受侵多于上肢关节,大关节受累多于小关节。类风湿关节炎常为多关节炎,受侵关节呈对称性,大小关节皆可 受累,侵及上肢关节如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较侵及下肢关节多见;强直性脊柱炎多影响髓关节,而成人类风湿关节炎很少如此。强直性脊柱炎很少侵及 颞颌关节,类风湿关节炎则有半数以上受累。

强直性脊柱炎几乎全部有骶髂关节炎,而类风湿关节炎则很少有。前者可影响全脊柱,一般由腰椎上行发展至胸椎、颈椎,而后者一般只影响颈椎。

强直性脊柱炎无类风湿结节,而类风湿关节炎则可见到。前者可引起主动脉瓣关闭个全,而后者较少引起临床上可查出的心脏瓣膜病。

强直性脊柱炎只少数引起肺上叶纤维化,而类风湿关节炎肺部表现为结节、胸腔积液和肺纤维化。前者类风湿因子多阴性,而后者多阳性。

两者的治疗对药物反应亦不尽相同,如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为5O%以上,而用于强直性脊柱炎则无效。

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炎,多在中年以后发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患者以老年女性比男性多见。发病的关节多为负重的关节和活动范围较大、 活动频繁的关节,如指间、膝、髋、颈椎、腰椎等关节。胸椎和腰椎患了骨关节炎,则腰背部感到酸痛,活动时加重,弯腰受到限制。

脊柱结核患者早期多有消瘦、乏力、食欲下降、盗汗等症状,继而出现疼痛、脊柱强直、肌肉萎缩、肌肉痉挛,部分病人后期因椎体破坏塌陷而产生脊柱后凸畸形, 临床上极易与强直性脊柱炎混淆。脊柱结核严重时,可引起下肢瘫痪及神经异常,X线可见以椎体破坏为主,椎间隙变窄,在短期内椎体可发生楔形改变,但不出现 广泛的韧带钙化。骶髂关节多不受累,若合并骶髂关节结核,则病变常累及单个关节,X线改变为关节面有囊性骨质破坏,而软骨下骨硬化不明显。B超检查可较准 确地诊断有无冷脓肿及其大小、形态等关系。

急性或慢性腰肌劳损多出于外伤或运动引起。通常疼痛为放射性,以骶髂关节处最严重,无肌肉痉挛,若有也很轻微,脊柱运动功能良好,血沉、C反应蛋白正常,X线检查无异常。

如何正确的判断是否患有强直性脊柱炎

强制性脊柱炎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积极的进行治疗,那么及时的诊断就变得非常的重要了。

强直性脊柱炎病人HLA-B27抗原阳性率高达90%~96%。但单纯HLA-B27抗原阳性不能作为“诊断性”或“确诊性”试验手段。因为在普通人群中HLA-B27抗原阳性约占4%~8%,大约有80%的HLA-B27抗原阳性者并不发生强直性脊柱炎,另外大约有10%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HLA-B27抗原阴性。

HLA-B27抗原阴性者也不能除外强直性脊柱炎。故HLA-B27抗原阳性也不能就一定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一定结合就诊者临床症状、体征及骶髂关节X线、CT检查方可确诊。

尽管HLA-B27抗原与强直性脊柱炎有很强的相关性,但受检者也不能盲目认为查出HLA-B27抗原阳性就一定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因为HLA-B27抗原阳性者患强直性脊柱炎概率约为10%~20%,如果盲目认为HLA-B27抗原阳性就一定会患有强直性脊柱炎,虽然是不对的。由此提示我们HLA-B27抗原是强直性脊柱炎发病中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对疑似或不典型的临床病例,若HLA-B27抗原阳性,只能提示要高度想到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但不能由此确定一定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可结合就诊者症状、体征、及其他相关检查,以进一步确诊。

通过上文的介绍,大家对如何正确的判断是否患有强直性脊柱炎都了解了吧,如果您诊断自己患了强直性脊柱炎,一定要提高警惕,积极的到正规的骨科医院接受专业的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的6条诊断标准

全国部分省市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座谈会(1985)制定的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1988年4月昆明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修订通过)包括以下几条:

(1)症状:以两骶髂关节、腰背部反复疼痛为主。

(2)体征:早、中期患者脊柱活动有不同程度受限,晚期患者脊柱出现强直驼背固定,胸廓活动度减少或消失。

(3)实验室检查:血沉多增快,RF多阴性。HLA-B27多强阳性。

(4)X线检查:具有强直性脊柱炎和骶髂关节典型改变。

(5)各方面的腰椎活动受限(前屈、后伸、侧屈)。

(6)胸腰段或腰椎过去痛过,现在仍痛。

三大特殊的方法检查强直性脊柱炎

在进行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时除了一些常规的检查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方法,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同样有效。那特殊的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讲特殊的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方法。

一般,特殊的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方法有:

1、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于临床怀疑而X线不能确诊者,可以行CT进行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它能清晰显示骶髂关节间隙,便于测定关节间隙有无增宽,狭窄,强直或部分强直有独到之处。

2、磁共振(MRI)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美国科学家研究了36例患者,24例为炎性下背痛,12例为机械压力所致下背痛的病人。通过标准的X线检查骶髂关节正常.但应用MRI检查:发现54%的炎性下背痛和17%的机械原因性下背痛的患者有骶髂关节炎。这是特殊的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方法之一。

3、用SPECT 检查:发现38%的炎性下背痛存在骶髂关节炎,而机械原因组无此发现.MRI和SPECT同时检查阳性发现率明显升高。炎性下背痛者58%和机械性下背痛者17%的患者存在骶髂关节炎。因此研究者认为MRI和SPECT闪烁造影骶髂关节拍片,非常有助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从这个角度讲明显优于普通X线,但费用昂贵,不提倡作为常规检查。这也是特殊的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方法。

以上就是关于特殊的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方法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的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他们将为大家详细解答。

强直性脊柱炎检查方法有哪些呢

1.血液生化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升高,淋巴细胞比例稍加,少数病人有轻度贫血(正细胞低色素性),血沉可增快,但与疾病活动性相关性不大,而C反应蛋白则较有意义。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放射线证据。

2.免疫学检查强直性脊柱炎因子阳性率不高。

3.微生物学检查AS患者大便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检出率高于正常人。

4.HLA-B27检测HLA-B27检测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但绝大部分的患者只有通过病史、体征和X线检查才能作出诊断。

5.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检查

(1)骶髂关节改变:这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可以这样说,一张正常的骶髂关节X线片几乎可以排除本病的诊断。早期骶髂关节的X线片改变比腰椎更具有特点,更容易识别。

(2)脊柱改变:病变发展到中、晚期可见到:

(3)髋膝关节改变:髋关节受累常为双侧,早期骨质疏松、闭孔缩小、关节囊膨胀;中期可见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囊性改变或髋臼外缘和股骨头边缘骨质增生(韧带骨赘形成);晚期见关节间隙消失,有骨小梁通过,关节呈骨性强直。

(4)肌腱附着点的改变:多为双侧性,早期见骨质浸润致密和表面腐蚀,晚期可见韧带骨赘形成(骨质疏松、边缘不整)。

强直性脊椎炎怎么确诊才好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与遗传有密切关系的疾病。结合你有强直性脊柱炎阳性家族史,七八年来感觉腰抵部不适或疼痛,活动后好转,有时有低热,这些都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可疑症状,建议及早做一下有关检查,除外此病可能。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与依据,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与X线检查。该病的特点是腰椎前屈、侧弯和后伸等方向的活动均受限;胸部扩张活动受限;早期症状为间歇性腰背痛,进行性僵硬并逐渐向上发展。

X线检查,早期表现为骶髂关节模糊、关节外硬化,脊柱早期可见骨质疏松,关节模糊、侵蚀、硬化、融合等异常改变。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为:

1、临床表现:

1)腰或脊柱、腹股沟、臀部或下肢酸痛不适,病程至少持续3个月,疼痛随活动改善,但休息不减轻。非甾体抗炎药,如消炎痛、芬必得能迅速缓解症状。

2)腰椎在前屈、侧屈和后伸的3个方向运动均受限;或胸廓扩展范围受限,小于2.5厘米。

3)阳性家族史,或HLA-b27阳性。

2、X片证实有双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

强制脊柱炎怎么确诊,首先为了更早的确诊治疗,出现的颈椎疼痛颈椎难受,转动脖子的时候疼痛就要及时的检查,不可以因为病情的严重度而造成病情忽视。

儿童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

儿童强直性脊柱炎检查:

一、儿童强直性脊柱炎肾功能检查:肾功能多无异常变化。服用消炎痛类药物以及柳氮磺胺吡啶或甲氨蝶呤等药物者,应定期检查。如出现尿素氮、肌酐异常者,应及时就诊,必要时需要停药。

二、儿童强直性脊柱炎大便常规检查:大便常规检查多无异常。服用消炎痛类药物者或长期服用皮质激素类药物者,可能会出现大便潜血阳性,提示可能有消化道出血,应及时就诊。部分病情活动者大便可培养出肺炎克雷白菌,病情控制后可转阴。

三、儿童强直性脊柱炎肝功能检查:肝功能多无异常发现。服用消炎痛类药物、柳氮磺胺吡啶或甲氨蝶呤等药者,应定期检查。如出现谷丙或谷草转氨酶(即GPT或GOT)或胆红质异常者,应及时就诊,部分患者需要停药。

四、儿童强直性脊柱炎血常规检查:血常规可显示轻度贫血,表现为红细胞数量减少、血红蛋白水平下降。服用消炎痛等药物后,有的患者会出现白细胞数量减少,如低于4.0×l09/升,应及时就诊。

五、儿童强直性脊柱炎尿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一般无异常,有的患者服用消炎痛等药物后,可出现少数红细胞、白细胞或尿蛋白,停药后多可消失。长期服用皮质激素类药物者,如出现尿糖阳性,应及时就诊。

目前传统的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为药物治疗,主要以非甾体消炎药、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及激素等来治疗。但却对这些难治反复病例却难以奏效,而且还因为这些常用的药物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容易造成胃肠道反应、肝脏损害、骨髓抑制等。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

一种新的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生物疗法——细胞免疫疗法。

细胞免疫疗法的技术核心是采用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多潜能细胞,从中分离出有自我更新和复制潜能的T细胞和B细胞,在体外大量复制之后移植到患者体内,让其自我更新复制,达到新的免疫平衡,从而治疗自身免疫缺陷性疾病。

由此可见,儿童强直性脊柱炎要通过系统的检查才能够准确地确诊,如果您的孩子出现类似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一定不能掉以轻心,要及时到医院检查,以便能在疾病为造成关节骨性改变前得到及时的确诊和治疗。

脊柱性关节炎的鉴别诊断

类风湿关节炎

在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单纯以外周关节炎表现为主时特别需要与类风湿关节炎进行鉴别。①强直性脊柱炎在男性多发而类风湿关节炎女性居多。②强直性脊柱炎无一例外有骶髂关节受累,类风湿关节炎则很少有骶髂关节病变。③强直性脊柱炎为全脊柱自下而上地受累,而类风湿关节炎只侵犯颈椎。④外周关节炎在强直性脊柱炎为少数关节、非对称性,且以下肢关节为主,并常伴有肌腱端炎;在类风湿关节炎则为多关节、对称性和四肢大小关节均可发病。⑤强直性脊柱炎无类风湿关节炎可见的类风湿结节。⑥强直性脊柱炎的类风湿因子阴性,而类风湿关节炎的阳性率占60%~95%。⑦强直性脊柱炎以HLA-B27阳性居多,而类风湿关节炎则与HLA-DR4相关。

痛风性关节炎

部分本病患者下肢关节炎发作持续时间较长,且有时发病期血尿酸不出现升高,此时往往需要与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外周关节炎进行鉴别。此时需综合两种疾病的临床特点仔细鉴别。

非特异性腰背痛

此类腰背痛患者在临床上最为常见,该类疾病包括:腰肌劳损、腰肌痉挛、脊柱骨关节炎、寒冷刺激性腰痛等,此类腰痛类疾病没有强直性脊柱炎的炎性腰背痛特征,进行骶髂关节X线或CT检查以及行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相关化验容易鉴别。

腰椎椎间盘脱出

椎间盘脱出是引起炎性腰背痛的常见原因之一。该病限于脊柱,无疲劳感、消瘦、发热等全身表现,所有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沉均正常。它和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区别可通过CT、MRI或椎管造影检查得到确诊。

髂骨致密性骨炎

多见于青年女性,其主要表现为慢性腰骶部疼痛和发僵。临床检查除腰部肌肉紧张外无其他异常。诊断主要依靠骶髂关节前后位X线平片或CT,其典型表现为在髂骨沿骶髂关节之中下2/3部位有明显的骨硬化区,呈三角形者尖端向上,密度均匀,不侵犯骶髂关节面,无关节狭窄或糜烂,故不同于强直性脊柱炎。该病无明显坐久、卧久疼痛的特点,且接受NSAIDs治疗时不如强直性脊柱炎那样疗效明显。一些女性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的患者,和本病较难鉴别,骶髂关节MRI检查可能有一定帮助,但仍需综合临床情况判断,对于较难鉴别的患者建议随访观察。

脊柱关节炎如何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1.类风湿关节炎

在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单纯以外周关节炎表现为主时特别需要与类风湿关节炎进行鉴别。①强直性脊柱炎在男性多发而类风湿关节炎女性居多。②强直性脊柱炎无一例外有骶髂关节受累,类风湿关节炎则很少有骶髂关节病变。③强直性脊柱炎为全脊柱自下而上地受累,而类风湿关节炎只侵犯颈椎。④外周关节炎在强直性脊柱炎为少数关节、非对称性,且以下肢关节为主,并常伴有肌腱端炎;在类风湿关节炎则为多关节、对称性和四肢大小关节均可发病。⑤强直性脊柱炎无类风湿关节炎可见的类风湿结节。⑥强直性脊柱炎的类风湿因子阴性,而类风湿关节炎的阳性率占60%~95%。⑦强直性脊柱炎以HLA-B27阳性居多,而类风湿关节炎则与HLA-DR4相关。

2.痛风性关节炎

部分本病患者下肢关节炎发作持续时间较长,且有时发病期血尿酸不出现升高,此时往往需要与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外周关节炎进行鉴别。此时需综合两种疾病的临床特点仔细鉴别。

3.非特异性腰背痛

此类腰背痛患者在临床上最为常见,该类疾病包括:腰肌劳损、腰肌痉挛、脊柱骨关节炎、寒冷刺激性腰痛等,此类腰痛类疾病没有强直性脊柱炎的炎性腰背痛特征,进行骶髂关节X线或CT检查以及行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相关化验容易鉴别。

4.腰椎椎间盘脱出

椎间盘脱出是引起炎性腰背痛的常见原因之一。该病限于脊柱,无疲劳感、消瘦、发热等全身表现,所有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沉均正常。它和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区别可通过CT、MRI或椎管造影检查得到确诊。

5.髂骨致密性骨炎

多见于青年女性,其主要表现为慢性腰骶部疼痛和发僵。临床检查除腰部肌肉紧张外无其他异常。诊断主要依靠骶髂关节前后位X线平片或CT,其典型表现为在髂骨沿骶髂关节之中下2/3部位有明显的骨硬化区,呈三角形者尖端向上,密度均匀,不侵犯骶髂关节面,无关节狭窄或糜烂,故不同于强直性脊柱炎。该病无明显坐久、卧久疼痛的特点,且接受NSAIDs治疗时不如强直性脊柱炎那样疗效明显。一些女性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的患者,和本病较难鉴别,骶髂关节MRI检查可能有一定帮助,但仍需综合临床情况判断,对于较难鉴别的患者建议随访观察。

常规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项目

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项目比较繁多,主要是通过有经验的医师进行的一些按压来进行的。这里我们就简单介绍下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中,医生一般都会进行的检查方法。

1、骨盆挤压试验:患者仰卧,医生手按髂骨嵴外侧,将两侧髂骨尽力向中线挤压,阳性者述骶髂关节部疼痛,是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基本项目。

2、骨盆分离试验:患者仰卧,医生手按髂骨嵴,将两侧髂骨尽力向后外侧压,骶髂关节出现疼痛者是谓阳性,也是常见的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项目。

3、骶骨下压或扣击试验:患者俯卧,医生用双手向前方按压骶骨,骶髂关节出现疼痛者为阳性。

4、“4”字试验:患者仰卧,健侧下肢伸直,将患侧小腿远端放在健侧膝关节上部,医生用手将患侧膝部尽力下压,阳性者述骶髂关节疼痛。

5、髋关节过伸试验:患者俯卧,检查者一手压住骶骨部,一手将病侧膝关节屈曲至900,握住踝部,向上提起,使髋过伸,此时骶髂关节也出现扭动,如出现疼痛则为阳性,提示存在髋关节或骶髂关节病变。

6、斜扳试验:仰卧,充分屈曲病侧髋、膝,检查者一手按住病侧肩部,一手按住病侧膝的外侧,向健侧推去,如出现疼痛则为阳性,表示骶髂关节有病变。

以上就是我们的专家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项目一些综合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强制性脊柱炎的检查如果单纯使用人工方法的话,是需要检查者有丰富的经验的,一般来说,去正规的医院比较好。

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有哪些

强直性脊柱炎检查项目:

类风湿因子 血清补体C3 尿常规 血常规 造影检查 人白细胞抗原B27(HLA―B27) 脊柱MRI检查 脊柱活动度

血常规及血沉血常规可大致正常,部分病人可有正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和白细胞增多,多数病人在早期或活动期血沉增速,后期则血沉正常,血沉增速有助于对临床和X线表现可疑的病人进行诊断,尿常规当肾脏发生淀粉样变病时,可出现蛋白尿。

1.血液生化检查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升高,淋巴细胞比例稍加,少数病人有轻度贫血(正细胞低色素性),血沉可增快,但与疾病活动性相关性不大,而C反应蛋白则较有意义,血清白蛋白减少,α1和γ球蛋白增加,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可增加,血清补体C3和C4常增加,约50%病人碱性磷酸酶升高,血清肌酸磷酸激酶也常升高,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虽然90%~95%以上AS病人LHA-B27阳性,但一般不依靠LHA-B27来诊断AS,LHA-B27不作常规检查,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放射线证据。

2.免疫学检查 类风湿因子阳性率不高,血清IgA可有轻-中度升高,并与AS病情活动有关,伴有外周关节受累者可有IgG,IgM升高,有人报道AS患者可有血清补体C3,C4升高,抗肽聚糖抗体,抗果蝇93000抗体,抗肺炎克雷伯杆菌固氮酶还原酶抗体等抗体水平增高,抗组蛋白3亚单位抗体与患者虹膜炎密切相关,HLA分型检查90%左右的病人HLA-B27阳性。

3.微生物学检查 AS患者大便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检出率高于正常人。

4.HLA-B27检测 HLA-B27检测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但绝大部分的患者只有通过病史,体征和X线检查才能作出诊断,尽管该试验对某些种族来说对诊断有很高的敏感性,但对有腰痛的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来说,它并不作为常规检查,也不作为诊断和排除诊断的筛选试验,其临床用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检测的背景。

5.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检查

(1)骶髂关节改变:这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可以这样说,一张正常的骶髂关节X线片几乎可以排除本病的诊断,早期骶髂关节的X线片改变比腰椎更具有特点,更容易识别,一般地说,骶髂关节可有三期改变:

①早期:关节边缘模糊,并稍致密,关节间隙加宽。

②中期: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骨质腐蚀与致密增生交错,呈锯齿状。

③晚期:关节间隙消失,有骨小梁通过,呈骨性融合。

但目前仍有学者沿用1966年纽约放射学标准,将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炎分为五级:0级为正常;Ⅰ级为可疑;Ⅱ级为轻度异常;Ⅲ级为明显异常;Ⅳ级为严重异常,关节完全强直。

(2)脊柱改变:病变发展到中,晚期可见到:

①韧带骨赘(即椎间盘纤维环骨化)形成,甚至呈竹节状脊柱融合(图6)。

②方形椎。

③普遍骨质疏松。

④关节突关节的腐蚀,狭窄,骨性强直。

⑤椎旁韧带骨化,以黄韧带,棘间韧带和椎间纤维环的骨化最常见(晚期呈竹节样脊柱)。

⑥脊柱畸形,包括:腰椎和颈椎前凸消失或后凸;胸椎生理性后凸加大,驼背畸形多发生在腰段和下胸段。

⑦椎间盘,椎弓和椎体的疲劳性骨折和寰枢椎半脱位。

(3)髋膝关节改变:髋关节受累常为双侧,早期骨质疏松,闭孔缩小,关节囊膨胀;中期可见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囊性改变或髋臼外缘和股骨头边缘骨质增生(韧带骨赘形成);晚期见关节间隙消失,有骨小梁通过,关节呈骨性强直。

(4)肌腱附着点的改变:多为双侧性,早期见骨质浸润致密和表面腐蚀,晚期可见韧带骨赘形成(骨质疏松,边缘不整)。

原发性AS和继发于炎症性肠病,Reiter综合征,银屑病关节炎等的伴发脊柱炎,X线表现类似,但后者为非对称性骶髂关节炎伴脊柱不规则的跳跃性病变表现,可资鉴别。

脊椎外关节的其他X线表现有,肩关节也可有骨质疏松,轻度侵蚀性破坏病变,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破坏,最后呈骨性强直,在韧带,肌腱,滑囊附着处可出现骨炎和骨膜炎,最多见于跟骨,坐骨结节,髂骨嵴等,其他周围关节亦可发生类似的X线变化。

早期X线检查阴性时,可行放射性核素扫描,CT和MRI检查,以发现早期对称性骶髂关节病变,但必须指出,一般简便的后前位X线片足可诊断本病。

6.强直性脊柱炎的CT,MRI和造影检查 X线平片对较为典型的骶髂关节炎诊断较易,但对早期骶髂关节炎诊断比较困难,容易漏诊,骶髂关节CT或MRI检查敏感性高,可早期发现骶髂关节病变,CT能较满意地显示骶髂关节间隙及关节面骨质,发现X线平片不能显示的轻微关节面骨侵蚀及软骨下囊性变等,尤其是对临床高度疑诊而X线表现正常或可疑者,MRI能直接显示关节软骨,对早期发现骶髂关节软骨改变以及对骶髂关节炎的病情估计和疗效判定较CT更优越,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ECT)放射性核素扫描缺乏特异性,尤其是99m锝-亚甲基二磷酸盐(99mTc-MDP)骨扫描,放射性核素在骶髂关节附近非特异性浓集,易造成假阳性,因此对骶髂关节炎的诊断意义不大,但有学者认为,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骨扫描可能对AS的诊断也有帮助,椎管造影适用于下肢有神经障碍的患者,并有助于手术时进行彻底减压。

为什么产后女性易发强直性脊柱炎

在骨科中强直性脊柱炎比较常见,强直性脊柱炎这种疾病的出现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此病会出现在很多的人身上,生活中孕妇应该关注起来,看他们的变化情况,出现了强直性脊柱炎后,应该注意一些检查项目,然后合理的进行治疗,那么,为什么产后女性易发强直性脊柱炎?

原因1.妊娠期间卵巢及胎盘能分泌多种肽类激素,引起骨盆有关韧带的松弛,使支持骶髂关节及腰骶关节的韧带处于松弛状态,由于产后过早下床劳作,腰骶部外伤可阻碍骨盆组织复原,较易产生骶髂关节错位,腰骶不稳,加之感染易诱发强直性脊柱炎。

原因2.产后恶露及肠道、泌尿系统感染。强直性脊柱炎肠道克雷白杆菌感染较正常人高,由于盆腔感染可经淋巴回流或脊柱静脉丛扩散到骶髂关节及脊柱,也可经血循环蔓延于其它组织,故诱发脊柱、骶髂关节、外周关节等组织的炎症反应。

产妇患上产后强直性脊柱炎,常有腰骶部呈进展性、上升性脊柱痛,且伴有晨僵及骶髂关节、脊柱炎症性体征,X线有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特征改变,活动期血沉快,HLA—B27阳性。若出现这些情况,产妇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并积极接受治疗。要预防产后强直性脊柱炎,产妇首先要注重个人卫生,其次,即使在坐月子期间,也要有一定的活动,再者,一旦有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倾向要及时检查并治疗。

坐的时间长也会患强直性脊柱炎:

1、因为长期坐着,会影响到血液循环的速度,使其减慢,导致身体内静脉回流受阻,容易造成直肠肛管静脉扩张。血液一旦瘀积后,就会曲张静脉,还可能并发痔疮,甚至是肛门疼痛、流血甚至便血等现象,因此也会造成患者贫血。

2、这些人的骨连接处无法产生粘液而变得干燥,就较容易引发关节炎和脊椎病,导致引起颈椎僵硬,头部的供血量和推动也会受到影响,甚至是生理弯曲被破坏而出现弓背或骨质增生。

3、此外,这些人的心脏工作量需求会越来越少,血液循环也会随之减慢,心脏功能减退而引发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

4、每日摄入的热量聚积于胃肠,会给胃肠增加负荷,还容易导致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及出血等疾病。

温馨提示:生活中人们不能长时间的坐着,不然会导致血液不畅通的现象,而且还容易出现便秘的情况引发很多的其他疾病,平时需多注意一下自己的饮食情况,合理的去治疗,避免严重后果。

如何判断是否患有强直性脊柱

强直性脊柱炎病人HLA-B27抗原阳性率高达90%~96%。但单纯HLA-B27抗原阳性不能作为“诊断性”或“确诊性”试验手段。因为在普通人群中HLA-B27抗原阳性约占4%~8%,大约有80%的HLA-B27抗原阳性者并不发生强直性脊柱炎,另外大约有10%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HLA-B27抗原阴性。

HLA-B27抗原阴性者也不能除外强直性脊柱炎。故HLA-B27抗原阳性也不能就一定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一定结合就诊者临床症状、体征及骶髂关节X线、CT检查方可确诊。

尽管HLA-B27抗原与强直性脊柱炎有很强的相关性,但受检者也不能盲目认为查出HLA-B27抗原阳性就一定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因为HLA-B27抗原阳性者患强直性脊柱炎概率约为10%~20%,如果盲目认为HLA-B27抗原阳性就一定会患有强直性脊柱炎,虽然是不对的。由此提示我们HLA-B27抗原是强直性脊柱炎发病中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对疑似或不典型的临床病例,若HLA-B27抗原阳性,只能提示要高度想到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但不能由此确定一定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可结合就诊者症状、体征、及其他相关检查,以进一步确诊。

通过上文的介绍,大家对如何正确的判断是否患有强直性脊柱炎都了解了吧,如果您诊断自己患了强直性脊柱炎,一定要提高警惕,积极的到正规的骨科医院接受专业的治疗!

相关推荐

年轻人腰背痛3个月要警惕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累及脊柱、骶髂关节和髋关节的慢性进展性疾病。疾病早期主要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夜间痛最为多见,患者因疼痛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疼痛多令患者难以忍受,晨起或就座后腰部多感到僵硬,适当活动后可减轻。逐渐进展到持续性腰背部或骶髂部疼痛,晨僵时间延长。张晓教授提醒,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易被误认为疲劳导致的腰背酸痛而延误治疗,因此一旦有以下几种情况,要尽快到医院就医: 1、出现腰背疼痛,休息后没有明显缓解; 2、疼痛已持续3个月以上; 3、背痛时感到腰背部僵硬,夜间翻身困难,晨起发僵明显; 4、轻微活动后

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常用检查

实验室检查 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的生化指标炎症改变较类风湿关节炎少而轻,表现有轻度的贫血,血红蛋白减低,白细胞总数正常,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可增加,但计数在正常范围。血沉、C反应蛋白在活动期轻度至中度升高。90%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阳性。类风湿因子阴性。 X线检查 放射学检查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重要方法,表现为骶髂关节炎性改变。常常将骶髂关节的X线表现分为0-4级。正常的骶髂关节边缘清晰,无狭窄、无增宽、无破坏,称为0级病变;Ⅰ级为早期病变,表现为骶髂关节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增宽,可见轻度的骨质

强直性脊柱炎遗传吗

强直性脊柱炎是现在很常见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给很多患者带来很大的影响,那么针对这种疾病会遗传吗?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强直性脊柱炎遗传吗? 强直性脊柱炎遗传吗 什么是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是不是遗传性疾病在学术界还没有定论,但是90%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是有遗传因素的。所以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与遗传有密切关系的疾病,研究表明强直性脊柱炎与hla-b27的关系极为密切,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与hla-b27抗原有直接关系,即强直性脊柱炎与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关性最强,hla-b27阳性者中80%病不发生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对身体的哪些部位有影响呢

1、强直性脊柱炎对眼睛的影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有20%会出现虹膜炎。强直患者的虹膜炎有单侧、急性、自限性、非肉芽肿性,多次复发性等特点。 2、强直性脊柱炎对肺部的影响:晚期强制性脊柱炎也会导致肺部发生病变。这主要是因为晚期强直性脊柱炎累及肋骨,影响肺功能。使得肺部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通过X线片显示为:双侧肺不张,肺功能下降。 3、强直性脊柱炎对肾脏的影响:强直性脊柱炎对肾脏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晚期强直患者,肾脏比较容易受到牵连。 4、强直性脊柱炎对心脏的影响:重影响心脏产的强直性脊柱炎,也

到医院我们应该怎么鉴别强脊炎

虽然典型的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的晚期并不难诊断,然而在强直性脊柱炎早期或遇到非典型病例时,却常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⑴致密性髂骨炎:致密性髂骨炎常见于女性病人,多于产后发病,腰骶部疼痛比较轻,X线片在髂骨侧可见到致密带,但骶骨侧改变轻微,血沉等化验室检查无异常。 ⑵骶髂关节结核:一般为单侧骶髂关节受累,女性较多,多有结核病史或结核病史。X线片显示病变以骨质破坏为主,致密硬化不明显,骨病灶内常可见死骨形成。 ⑶机械性背痛:机械性背痛是由于脊柱结构变化所致的疼痛,如颈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有什么症状

1、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症状 早期患者主要的症状是腰、骶等相关的部位的出现疼痛、僵直g感为主,并且多数的患者都是以早晨起来明显,白天在经过了活动后就会减轻。同时患者在平时的弯腰活动也会因此受限,下蹲困难。 2、强直性脊柱炎中期症状 到中期之后患者下背部或腰骶部疼痛的感觉就会比较明显,呈现持续性发作的现状,晨僵的感觉加重,并且疼痛不适的感觉会自腰骶部向上蔓延,脊柱的一些简单的活动受限,患者还会因此觉得身体疲劳乏力,出现气短、面色淡白、消瘦等等,如果患者这时候检查会出现骶髂关节部骨缘模糊不清的表现。 3、强直性脊

重男轻女”的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主要表现为颈、背、腰、骶、肩等脊柱的疼痛,或者下肢大关节、足跟的疼痛或肿痛。可以隐匿起病,甚至病人不能确定具体的起病时间。也可以是急性起病,突然出现关节肿痛,活动受限。这类病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夜间疼痛加重,晨起时症状更加明显,休息不能缓解症状,活动后感到轻松,症状减轻,医学上将此称为“晨僵现象”。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具有家族倾向的、致残性的风湿病。好发于青少年男性,男女比例是 4~7∶1。男性病人中半数最终会出现脊柱的强直、驼背或直背,5%~10%的病人最终会发展为严重的残废,丧失工作

强直性脊柱炎对人体各器官有什么影响

1、强直性脊柱炎对眼睛的影响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有20%会出现虹膜炎。强直患者的虹膜炎有单侧、急性、自限性、非肉芽肿性,多次复发性等特点(一般性虹膜炎为双侧眼睛同时发生)。此外,强直性脊柱炎虹膜炎与全身症状无关,在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的全程均可以发生。 2、强直性脊柱炎对心脏的影响 重影响心脏产的强直性脊柱炎,也是晚期强直性脊柱炎,它会造成心脏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据调查发现:严重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或是晚期患者中,有3.5%~10%的病人会发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晚期强直性脊柱炎的对心脏的主要表现为:主动脉瓣关闭

强直性脊柱炎是什么病 强直性脊柱炎脊柱会怎么样

1、强直性脊柱炎主要为脊椎病变,先为腰椎和骶髂关节受累,患者感到腰骶部开始僵硬、疼痛和不适。疼痛还可放射到一侧或两侧臀部、大腿、小腿后外侧,表现为坐骨神经痛。在腰骶部疼痛的同时,活动明显受限。查体可见骶髂关节及腰椎、椎旁肌都有压痛或叩痛。椎旁肌痉挛,腰椎生理曲度消失。"4”字试验阳性,此项检查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诊断很有帮助。 2、脊柱炎向上发展,可波及胸椎和颈椎。胸椎受累患者感到胸背痛、胸肋关节痛、胸廓扩张运动受限,呼吸时腹部活动度加大,而胸廓活动度明显减小,剧烈运动时会有呼吸困难。病情逐渐发展,可出现

强直性脊柱炎与类风湿关节炎有哪些区别呢?

1.强直性脊柱炎随种族而异,类风湿关节炎则是世界性分布。前者有明显的家族史,而后者则不很显着。 2.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10~20岁发病,高峰在20~3o岁,而类风湿关节炎可见于各年龄组,高峰在30~50岁。强直性脊柱炎男性多见,而类风湿关节炎则女性远多于男性。 3.强直性脊柱炎常为少关节炎,非对称性,下肢关节受侵多于上肢关节,大关节受累多于小关节。类风湿关节炎常为多关节炎,受侵关节呈对称性,大小关节皆可受累,侵及上肢关节如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较侵及下肢关节多见;强直性脊柱炎多影响髓关节,而成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