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厌氧菌感染应该如何预防

厌氧菌感染应该如何预防

1.尽可能防止发生降低组织氧化-还原电势的情况。

2.防止体内正常厌氧菌群:或体外厌氧菌引入伤口、闭合空腔等。对外伤伤口应尽快彻底清创,去除异物和无效腔,重建良好的血供;腹部贯穿性外伤,尤其是累及结肠时,有预防应用抗生素的指征。慢性病灶如慢性中耳炎、鼻窦炎、乳突炎应予积极治疗,以预防颅内厌氧菌感染。体弱、神志不清或有吞咽困难者,进食时应注意防止吸入。有瓣膜病变的心脏病患者行牙科、口腔手术时应予预防性抗菌治疗,为预防产后败血症应注意胎膜早破、产程延长和产后出血的处理。

及时处理感染使之在扩散前被局限于特定的部位可以预防严重的厌氧菌感染。仔细地清洁伤口,清除异物和早期开始抗生素治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在腹部外科手术前后及手术时静注抗生素被用于预防感染。

甲硝唑能治霉菌病吗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直以来,对于厌氧菌感染类疾病,临床上就常用甲硝唑来进行治疗,那么,甲硝唑对于霉菌病症的治疗有没有用呢?下面本文就为大家进行分析。

甲硝唑能治霉菌病吗?

甲硝唑片可以治疗霉菌病。

甲硝唑又叫灭滴灵,这个药具有很好的抗厌氧菌作用,因为盆腔组织临近直肠、肛门,容易感染到厌氧菌,盆腔解剖位置比较深,环境相对封闭、无氧,厌氧菌容易繁殖,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几乎大多数人生殖道感染均不除外厌氧菌感染,所以抗厌氧菌类药物在抗感染治疗中应用非常广泛,包括盆腔感染和霉菌病。

注意事项:

(1)对诊断的干扰:本品的代谢产物可使尿液呈深红色。

(2)原有肝脏疾患者剂量应减少。出现运动失调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时应停药。重复一个疗程之前,应做白细胞计数。厌氧菌感染合并肾功能衰竭者,给药间隔时间应由8小时延长至12小时。

(3)本品可抑制酒精代谢,用药期间应戒酒,饮酒后可能出现腹痛、呕吐、头痛等症状。

盆腔炎能汗蒸吗

盆腔炎能汗蒸吗

盆腔炎是可以进行汗蒸的,但是汗蒸是不能治疗盆腔炎的。盆腔炎是女性生殖系统的炎症性疾病,属于女性体内的炎症,但是汗蒸虽然可以通过促进排汗使体内的毒素排出,起到保健养生的作用,但是只能对于身体浅层的疾病起到效果,对于体内深层疾病没有效果,所以汗蒸对于盆腔炎而言即没有好处,也没有坏处。

盆腔炎性疾病的病原体有外源性及内源性两个来源,两种病原体可单独存在,但通常为混合感染,可能使外源性的衣原体或淋病奈瑟菌感染造成输卵管损伤后,容易继发内源性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感染。

1、内源性病原体

来自原寄居于阴道内的微生物群,包括需氧菌及厌氧菌,可以仅为需氧菌或仅为厌氧菌感染,但以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多见。主要的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厌氧菌有脆弱类杆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厌氧菌感染的特点是容易形成盆腔脓肿、感染性血栓静脉炎,脓液有粪臭并有气泡。

2、外源性病原体

主要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如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其他有支原体,包括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以及解脲支原体。

厌氧菌感染的表现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局灶性化脓性感染,如脑脓肿和硬膜下积脓常和厌氧菌感染有关,相反,由厌氧菌引起的硬膜外积脓和脑膜炎却很少见。

2.败血症和心内膜炎

3.呼吸系统感染

常见的有上呼吸道感染和胸腔内感染,并可引发肺炎、肺脓肿、坏死性肺炎等疾病。

4.腹腔内感染

正常肠道内含有大量厌氧菌,腹腔内感染常与肠道菌丛污染有关,因此具有厌氧菌分离率高,常为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等特征。并可引发肝脓肿,胆道感染,阑尾炎,肠道感染等。

5.女性生殖道和盆腔感染

几乎所有非性传播造成的女性生殖道感染均包括了厌氧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包括消化链球菌、普氏菌(尤为二路普氏菌和解糖胨普氏菌)、波费杆菌、梭菌(包括产气荚膜梭菌)。

6.尿路感染

厌氧菌引起的尿路感染包括尿道炎,尿道周围炎,尿道周围蜂窝织炎和脓肿(可伴坏死或形成多发性瘘),尿道球腺炎(包括坏死性和气肿性),前列腺炎(偶尔呈坏死性并积脓),迁徙性肾脏感染(有败血症时常伴积脓),肾周脓肿,肾盂积脓,腹膜后积脓,肾切除伤口感染,肾移植感染,化脓性血栓性肾静脉炎,膀胱坏疽,会阴脓肿或坏疽,尿路各部位气性坏疽,睾丸脓肿等。

7.骨和关节感染

厌氧菌性骨髓炎较为少见,厌氧菌性骨髓炎分为放线菌性与非放线菌性两种,放线菌性骨髓炎主要见于颌骨和脊椎骨,其次尚有肋骨、头颅骨、长骨、短骨等,可同时伴有其他厌氧菌和需氧菌的混合感染,大多由附近感染(如牙周感染、鼻窦炎、创伤或恶性肿瘤的感染)直接播散所致,感染过程常呈亚急性或慢性,在颏部或颈部有典型硬块,并有经常流脓并排出“硫黄颗粒”的窦道,多累及较大关节,依次为膝、髋、肘、胸锁、肩、骶髂等。

8.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常有腐臭分泌物,产气,广泛组织坏死,并有延伸至皮下组织和筋膜面形成窦道的倾向,多数由需氧菌和厌氧菌协同引起,某些厌氧菌可引起下列特殊的临床综合征:①进行性细菌协同感染性坏疽;②协同性坏死性蜂窝织炎;③慢性窦穴状溃疡;④坏死性筋膜炎;⑤厌氧链球菌性肌炎;⑥梭菌性肌坏死(气性坏疽);⑦口腔、面颊部感染。

甲硝唑的作用

1.具广谱抗厌氧菌和抗原虫的作用,临床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厌氧菌引起的感染,如呼吸道、消化

甲硝唑片道、腹腔及盆腔感染,皮肤软组织、骨和骨关节等部位的感染以及脆弱拟杆菌引起的心内膜炎、脑脓肿、败血症及脑膜炎等,此外还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口腔厌氧菌感染。

2.本品的硝基,在无氧环境中还原成氨基而显示抗厌氧菌作用,对需氧菌或兼性需氧菌则无效。对下列厌氧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 ①拟杆菌属,包括脆弱拟杆菌;②梭形杆菌属;②梭状芽胞杆菌属,包括破伤风杆菌;④ 部分真杆菌;⑤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等。

3.口服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F)80%以上,250mg, 500mg口服和2000mg,1~2小时血清药物浓度达峰,分别为6μg/ml,12μg/ml和40μg/ml。静滴本品15mg/kg,以后每6小时滴注7.5mg/kg,血浆药

甲硝唑片物浓度达稳态时峰浓度为25μg/ml,谷浓度可达18μg/ml。

4.本品在体内分布广泛,可进入唾液、乳汁、肝脓疡的脓液中,也可进入脑脊液(正常人脑脊液中的浓度可达血液的50%)。在体内,经侧链氧化或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代谢,有20%药物则不经代谢。其代谢物也有一定活性。甲硝唑及其代谢物大量由尿排泄(占总量的60%一80%),少量由粪排出(6%一15%)。t1/2约为8小时。

5.主要用于治疗或预防上述厌氧菌引起的系统或局部感染,如腹腔、消化道、女性生殖系、下呼吸道、皮肤及软组织、骨和关节等部位的厌氧菌感染,对败血症、心内膜炎、 脑膜感染以及使用抗生素引起的结肠炎也有效。治疗破伤风常与破伤风抗毒素(TAT)联用。还可用于口腔厌氧菌感染。

6.抗原虫 阿米巴病 滴虫性阴道炎 蓝氏贾第鞭毛虫 等其他寄生于腔道中的毛滴虫和鞭毛虫。

7.1987年,WHO将其列入抗感染的基本药物。通过近年来的研究应用,发现其有不少新用途,现简述如下。

盆腔炎能汗蒸吗

盆腔炎是可以进行汗蒸的,但是汗蒸是不能治疗盆腔炎的。盆腔炎是女性生殖系统的炎症性疾病,属于女性体内的炎症,但是汗蒸虽然可以通过促进排汗使体内的毒素排出,起到保健养生的作用,但是只能对于身体浅层的疾病起到效果,对于体内深层疾病没有效果,所以汗蒸对于盆腔炎而言即没有好处,也没有坏处。

盆腔炎性疾病的病原体有外源性及内源性两个来源,两种病原体可单独存在,但通常为混合感染,可能使外源性的衣原体或淋病奈瑟菌感染造成输卵管损伤后,容易继发内源性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感染。

1、内源性病原体

来自原寄居于阴道内的微生物群,包括需氧菌及厌氧菌,可以仅为需氧菌或仅为厌氧菌感染,但以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多见。主要的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厌氧菌有脆弱类杆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厌氧菌感染的特点是容易形成盆腔脓肿、感染性血栓静脉炎,脓液有粪臭并有气泡。

2、外源性病原体

主要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如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其他有支原体,包括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以及解脲支原体。

盆腔炎的发生和哪些因素相关

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以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最常见。

盆腔炎性疾病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初潮前、无性生活和绝经后妇女很少发生盆腔炎性疾病,及时发生也常常是邻近器官炎症的扩散。盆腔炎性疾病若未能得到及时、彻底治疗,可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炎性反复发作,从而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且增加家庭与社会经济负担。

盆腔炎性疾病的病原体有外源性及内源性两个来源,两种病原体可单独存在,但通常为混合感染,可能使外源性的衣原体或淋病奈瑟菌感染造成输卵管损伤后,容易继发内源性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感染。

1、外源性病原体

主要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如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其他有支原体,包括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以及解脲支原体。

2、内源性病原体

来自原寄居于阴道内的微生物群,包括需氧菌及厌氧菌,可以仅为需氧菌或仅为厌氧菌感染,但以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多见。主要的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厌氧菌有脆弱类杆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厌氧菌感染的特点是容易形成盆腔脓肿、感染性血栓静脉炎,脓液有粪臭并有气泡。

厌氧菌感染的临床表现

厌氧菌感染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和脏器,但以胸腔,腹腔和盆腔感染为多见,占这些部位感染的70%——90%以上,但1/3——2/3为混合感染。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局灶性化脓性感染,如脑脓肿和硬膜下积脓常和厌氧菌感染有关,相反,由厌氧菌引起的硬膜外积脓和脑膜炎却很少见。

2.败血症和心内膜炎。

3.呼吸系统感染

常见的有上呼吸道感染和胸腔内感染,并可引发肺炎、肺脓肿、坏死性肺炎等疾病。

4.腹腔内感染

正常肠道内含有大量厌氧菌,腹腔内感染常与肠道菌丛污染有关,因此具有厌氧菌分离率高,常为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等特征。并可引发肝脓肿,胆道感染,阑尾炎,肠道感染等。

5.女性生殖道和盆腔感染

几乎所有非性传播造成的女性生殖道感染均包括了厌氧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包括消化链球菌,普氏菌(尤为二路普氏菌和解糖胨普氏菌),波费杆菌,梭菌(包括产气荚膜梭菌)。

6.尿路感染

厌氧菌引起的尿路感染包括尿道炎,尿道周围炎,尿道周围蜂窝织炎和脓肿(可伴坏死或形成多发性瘘),尿道球腺炎(包括坏死性和气肿性),前列腺炎(偶尔呈坏死性并积脓),迁徙性肾脏感染(有败血症时常伴积脓),肾周脓肿,肾盂积脓,腹膜后积脓,肾切除伤口感染,肾移植感染,化脓性血栓性肾静脉炎,膀胱坏疽,会阴脓肿或坏疽,尿路各部位气性坏疽,睾丸脓肿等。

7.骨和关节感染

厌氧菌性骨髓炎较为少见,厌氧菌性骨髓炎分为放线菌性与非放线菌性两种,放线菌性骨髓炎主要见于颌骨和脊椎骨,其次尚有肋骨,头颅骨,长骨,短骨等,可同时伴有其他厌氧菌和需氧菌的混合感染,大多由附近感染(如牙周感染,鼻窦炎,创伤或恶性肿瘤的感染)直接播散所致,感染过程常呈亚急性或慢性,在颏部或颈部有典型硬块,并有经常流脓并排出“硫黄颗粒”的窦道,多累及较大关节,依次为膝,髋,肘,胸锁,肩,骶髂等。

8.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常有腐臭分泌物,产气,广泛组织坏死,并有延伸至皮下组织和筋膜面形成窦道的倾向,多数由需氧菌和厌氧菌协同引起,某些厌氧菌可引起下列特殊的临床综合征。①进行性细菌协同感染性坏疽;②协同性坏死性蜂窝织炎;③慢性窦穴状溃疡;④坏死性筋膜炎;⑤厌氧链球菌性肌炎;⑥梭菌性肌坏死(气性坏疽);⑦口腔,面颊部感染。

牙痛甲硝唑的治疗效果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牙齿引起疼痛的原因很多,但大部分由牙髓炎、根尖炎、牙周炎、牙龈炎、冠周炎等原因引起不同程度的痛通常都与厌氧菌感染有关。

牙疼通常都与厌氧菌感染有关,而甲硝唑又能够抑制它,所以牙科医生通常会用甲硝唑片来治牙疼和牙龈肿痛。甲硝唑又名灭滴灵,原为治疗滴虫病的特效药,近年来临床研究证实,甲硝唑是一种广谱抗厌氧菌药物,具广谱抗厌氧菌和抗原虫的作用,它在人体中还原时生成的代谢物也具有抗厌氧菌作用,抑制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从而干扰细菌的生长、繁殖,最终致细菌的死亡。

甲硝唑是对厌氧菌感染疗效比较好的药品,而且价格低廉,很多口腔医院都用此药治疗牙龈炎、牙周炎、冠周炎,而副作用是有的人吃了会感觉恶心、腹部痉挛、便秘。口腔偶有明显的金属异味,应用本品时若饮酒,可出现腹部不适、恶心、呕吐、面色潮红、头痛、酒味改变。本品在乳汁中的浓度与血中浓度相似,若必须用药,应中断哺乳。成人厌氧菌感染,口服剂量为每日0.6~1.2g,分3次服,7~10为一疗程。

细菌感染预防

经常保持皮肤和粘膜的清洁和完整,避免创伤,切忌挤压或用针挑刺疮疖,应积极治疗、控制慢性病,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和抗生素类药物,烧伤病房应严格消毒等措施,均可预防发生。

一切明显的或隐匿的化脓性病灶如能及早予以清除,感染的发生就可以减少。

厌氧菌感染的检查化验

综合临床和细菌学检查的某些特点可考虑该病的诊断。

1.临床提示有厌氧菌感染可能的某些特征

(1)任何接近正常可有厌氧菌寄殖的黏膜面,如结肠、阴道和口咽部的感染。

(2)分泌物具典型的腐臭,但无此臭味者尚不能排除50%的病例可无此气味。

(3)存在组织严重坏死、脓肿、筋膜炎或坏疽。

(4)病变组织或渗出物中有气体。

(5)常规血液(需氧)培养结果阴性的感染性心内膜炎。

(6)感染继发于恶性肿瘤(尤结肠、子宫和肺部等处)或其他引起组织破坏的疾病者。

(7)氨基糖苷类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应用后发生的感染。

(8)伴发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

(9)继发于人或动物咬伤后的感染。

(10)血性渗出物呈黑色,在紫外线下可发红色荧光(产黑色素普氏菌或卟啉单胞菌感染)。

(11)分泌物中有硫黄颗粒存在(放线菌感染)。

(12)有提示厌氧菌感染的某些临床表现,如败血性流产吸入性肺炎、肠道手术后感染等。

(13)典型临床表现,如气性坏疽、放线菌病和肺脓肿等。

2.细菌学检查提示有厌氧菌感染可能的某些线索

(1)渗出物革兰染色或培养所见菌落,具有形态学特征。

(2)脓性标本常规培养无细菌生长(在硫乙醇酸钠肉汤培养基中或琼脂深处可有细菌生长),革兰染色则见到细菌。

(3)在含卡那霉素和万古霉素的培养基中,有革兰阴性杆菌生长。

(4)在培养过程中有大量气体产生,且有恶臭。

(5)在厌氧琼脂平板上有典型菌落(如核梭形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刚长出的产黑色素普氏菌菌落于紫外光下呈红色荧光。

(6)气相色谱分析呈现厌氧菌特有的挥发性脂肪酸。

3.基础性疾病提示可能的厌氧菌感染种类

(1)接受化疗的白血病患者,如有败血症表现伴口腔黏膜损害可能为噬二氧化碳纤维菌属(Capnocytophaga)或口腔纤毛菌(Leptotrichia buccalis)性败血症。

(2)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热、呕吐、腹泻和腹痛者,可能为中性粒细胞减少性的结肠炎(neutropenic colitis)并常伴有败血症常见于败毒梭菌、第三梭菌或产气荚膜梭菌和革兰阴性微需氧杆菌鵻的混合感染。

(3)放置宫内避孕器的妇女发生盆腔感染时,多见放线菌或真杆菌感染。

(4)当肺部感染出现在下垂肺叶段,尤其是患有牙周病近期有麻醉史或吸入史者,可能为吸入性肺炎。

(5)发生褥疮感染和入侵途径不明的败血症者,致病菌常为脆弱类杆菌组厌氧菌,后者自褥疮入血。

(6)导管相关性的感染中,非厌氧菌所致者更常见,而常见的厌氧菌为短棒菌苗属和大消化链球菌。

(7)咬伤患者伤口感染的致病菌常为口腔寄殖厌氧菌和链球菌,被人咬伤者常见啮蚀艾肯菌(Eikenella corrodens),而被动物咬伤者常为巴斯德菌属(Pasteurella spp)。

盆腔炎的原因

引起盆腔炎的主要原因是病原体感染。盆腔炎性疾病的病原体有外源性及内源性两个来源,两种病原体可单独存在,但通常为混合感染,可能使外源性的衣原体或淋病奈瑟菌感染造成输卵管损伤后,容易继发内源性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感染。

1、外源性病原体

主要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如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其他有支原体,包括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以及解脲支原体。

2、内源性病原体

来自原寄居于阴道内的微生物群,包括需氧菌及厌氧菌,可以仅为需氧菌或仅为厌氧菌感染,但以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多见。主要的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厌氧菌有脆弱类杆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厌氧菌感染的特点是容易形成盆腔脓肿、感染性血栓静脉炎,脓液有粪臭并有气泡。

厌氧菌感染的治疗

治疗原则为建立不利于厌氧菌生长繁殖的环境(包括外科治疗)和抗菌药物治疗。对少数产外毒素的厌氧菌感染如破伤风、肉毒杆菌食物中毒,宜同时应用抗毒素。对严重感染患者应加强支持疗法、酌情输血浆或全血,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1.破坏厌氧环境 包括局部病灶的切开引流、坏死组织或无效腔的清除、明显肿胀伴气体形成病变组织的减压,以及并存的恶性肿瘤、异物、梗阻、血栓的去除等。为控制感染扩散和减轻毒血症,必要时施行截肢、子宫切除等手术。而对抗菌药物治疗效果良好的肝脓肿、无明显囊壁的脑脓肿、输卵管附件脓肿等不一定作切开引流。浅表厌氧菌感染局部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高压氧治疗适用于气性坏疽病例。

2.抗菌治疗 抗菌药物的选用应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度(药敏)试验测定结果。但由于厌氧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需一定条件和时间,在临床上常在获得实验室结果之前医生已作出厌氧菌治疗的重要决定,故国际临床实验室厌氧菌药敏试验标准化工作组委员会认为厌氧菌的药物敏感试验不应列为常规,只有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例外:①确定新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②监测不同地区厌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抗菌活性的差异;③在某些特殊感染中如厌氧菌脑脓肿、心内膜炎、骨关节感染、难治性复发性菌血症等作为治疗药物选择的指导。除了药敏结果外,还需考虑的其他因素包括:药物的杀菌活性、体内分布特点、抗菌谱(除厌氧菌外的)、药物的毒性、对正常菌群的影响和价格等。厌氧菌感染抗菌药物的选择可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作出初步的推断,一般横膈上下厌氧菌感染的致病菌有较大差别;膈以上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和胸膜肺部,致病菌(除类杆菌能产生β-内酰胺酶外)对青霉素类大多敏感;膈以下的厌氧菌感染如腹腔内和女性生殖道感染,脆弱类杆菌为常见致病菌,抗菌药物的选择需特殊考虑。由于厌氧菌感染常表现为混合感染,由多种细菌包括厌氧菌与厌氧菌,厌氧菌与需氧菌(或兼性菌)引起,应采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在脓肿和坏死组织中,药物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浓度,所以可应用其最大推荐剂量。此外,抗菌药物的疗程宜长以免感染复发。常用的抗厌氧菌药物分别介绍如下。

(1)甲硝唑:为杀菌剂,对类杆菌、梭杆菌、梭菌和大多数厌氧球菌具有极强的抗菌活性。厌氧菌的低氧化-还原电势能还原甲硝唑的硝基,产生细胞毒物质抑制细菌DNA 的合成,促使细菌死亡。甲硝唑被还原的中间产物对氧十分敏感,在有氧环境易失活,故只对厌氧菌发挥作用,对微需氧菌的作用不稳定,对兼性菌和需氧菌则无效。在临床应用中,甲硝唑对腹腔内感染、女性盆腔感染、脑脓肿和厌氧菌骨髓炎等常有良好疗效。某些胸膜肺部感染疗效较差,可能与微需氧菌混合感染有关。厌氧球菌对甲硝唑亦较敏感。甲硝唑浓度为≤8mg/L 时,能抑制95%的脆弱类杆菌和几乎所有产黑素普氏菌;浓度为≤2mg /L 时,对厌氧芽孢梭菌有抑制作用;浓度为≤1mg/L 时可抑制梭杆菌。微需氧链球菌、放线菌属、乳酸杆菌、短棒菌苗对甲硝唑大多耐药。甲硝唑的给药途径与剂量:静脉滴注7.5mg/kg 体重,1 次/6h,1 天量不能超过4g。疗程一般为7~10 天,也可视病情而定。剂量为0.4~0.6g/次,3 次/d,口服,疗程同前。

(2)克林霉素和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是林可霉素的半合成衍生物,其抗菌作用与临床疗效均优于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对大多数厌氧菌包括、消化链球菌、类杆菌、梭形杆菌、真杆菌、短棒菌苗以及大多数放线菌属都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已经报道10%~20%脆弱类杆菌对本品耐药。某些梭菌尤其是产气荚膜梭菌也耐药。克林霉素对大肠杆菌和兼性革兰阴性菌很少有活性,故在治疗混合型感染时应加用其他抗菌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克林霉素对厌氧菌腹腔内感染、女性盆腔感染、皮肤与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的厌氧菌感染有良好的疗效。对厌氧菌引起的胸膜肺部感染,克林霉素的疗效优于青霉素类。长期应用易引起腹泻和艰难梭菌所致的假膜性肠炎。常用剂量为1.2~1.8g/d,分2 次或3 次静脉滴注,病程可视情况而定。

(3)氯霉素:体外试验表明氯霉素抗菌谱广,除少数产气荚膜梭菌外,对类杆菌和大多数其他厌氧菌有良好的活性,且易透入各种体液、组织中。对大肠杆菌等肠杆菌科细菌和链球菌也有一定活性。故临床上本品常用于原因未明的严重厌氧菌感染,疗效肯定。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仍不失为良好的选用药物。也可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的厌氧菌感染和混合感染。但是,其对腹腔内感染的疗效并不令人满意。少见而致命的毒性反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细胞减少症常限制了其应用。氯霉素的常用剂量为2g/d,分次静脉滴注,疗程视病情而定。

(4)β-内酰胺类抗生素:消化球菌、产气荚膜梭菌、梭形杆菌、放线菌等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常敏感,而脆弱类杆菌对青霉素、羧苄西林、替卡西林、头孢唑林、头孢替坦和某些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头孢哌酮等疗效均令人失望,与多数脆弱类杆菌存在β-内酰胺酶有关。根据美国八个医学中心1981~1986年对脆弱类杆菌的体外药敏检测,发现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活性最强的为亚胺培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制剂、头孢西丁等,上述药物能耐厌氧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故对类杆菌有较好活性。具体分述如下:

① 青霉素类:对于绝大多数非产β-内酰胺酶的细菌而言,青霉素仍然是不错的选择,这些细菌包括厌氧链球菌、梭菌属、非产芽孢厌氧杆菌和绝大多数非产β-内酰胺酶的革兰阴性厌氧杆菌(即类杆菌、梭形杆菌、普氏菌和波费杆菌属)。除脆弱类杆菌组外,其他一些革兰阴性厌氧杆菌对青霉素耐药的情况也有所增加,包括梭形杆菌、普氏菌[如产黑色素普氏菌、两路普氏菌(P.bivia)和解糖胨普氏菌(P.disiens)] 、波费杆菌属、Wadsworthia 和内脏类杆菌(B.splanchinus)等。某些梭菌(多枝梭菌、梭形梭菌和丁酸梭菌)也可产生β-内酰胺酶而对青霉素耐药。耐药菌释放β-内酰胺酶后,致青霉素失活,不仅可以保护其自身,也使青霉素敏感的致病菌得以存活。半合成青霉素、羧苄西林、替卡西林、哌拉西林和美洛西林等应用大剂量可以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在此浓度下,对肠杆菌科和绝大多数厌氧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但是,产β-内酰胺酶的革兰阴性厌氧杆菌对其耐药。

②头孢类抗生素:第一代头孢菌素的抗厌氧菌活性略逊于青霉素。脆弱类杆菌组中的绝大多数菌株、多数普氏菌和波费杆菌属细菌可产生β-内酰胺酶而对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由于对细菌所产生的β-内酰胺酶相对稳定,在头孢类抗生素中,第二代头孢菌素对脆弱类杆菌组细菌最为有效,对其耐药者约为5%~15%。由于抗菌谱广,第二代头孢菌素被广泛用于混合感染的治疗和预防。除产气荚膜梭菌以外,头孢西丁对绝大多数梭菌相对无效。相对而言,其他第二代头孢如头孢替坦和头孢美唑等半衰期更长。但是,两者对脆弱类杆菌的抗菌活性与头孢西丁类似,而对脆弱类杆菌组的其他细菌(即多形类杆菌)效果较差。第三代头孢菌素对类杆菌属有效,但抗菌作用逊于第二代头孢菌。

③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厌氧菌和需氧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包括产β-内酰胺酶的类杆菌属、肠杆菌科和假单胞菌属。脆弱类杆菌组细菌耐药率低于1%。

(5)大环内酯类:体外试验中,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对脆弱类杆菌组和梭杆菌以外的其他厌氧菌有中度以上的抗菌活性,尤其对普氏菌、卟啉单胞菌属、微需氧和厌氧球菌、革兰阳性非产芽孢厌氧杆菌和部分梭菌效果好。对产气荚膜梭菌效果较好,对革兰阴性厌氧杆菌效果差。常用于口咽部感染。

(6)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对各种革兰阳性菌包括球菌与杆菌均有强大抗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MIC)大多为0.06~5mg/L,为快效杀菌剂。口服对艰难梭菌所致的假膜性肠炎具极好疗效。成人剂量为2g/d,分次口服,疗程7~10天。

(7)其他:四环素类(以多西环素较好)的抗厌氧菌作用较氯霉素、克林霉素和甲硝唑差,对放线菌属则作用强大,因此除放线菌病外临床上不用于厌氧菌感染的治疗。喹诺酮类对厌氧菌的作用多数认为较差或不稳定。国外合成了若干喹诺酮新品种,对所有290 株厌氧菌(包括脆弱类杆菌和其他类杆菌、梭菌、梭形杆菌、消化链球菌、短棒菌苗等)均有良好活性(对≤2mg/L 的浓度均敏感),有待临床验证。类杆菌和部分梭杆菌能产β-内酰胺酶而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者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和舒巴坦)联合制剂可使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替卡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哌酮等抗生素的抗菌谱增广,抗菌作用显著增强,从而对多种产β-内酰胺酶的细菌产生明显协同作用;现有制剂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舒他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哌酮-舒普深)等,可用于脆弱类杆菌等感染。厌氧菌感染部位不同,其致病菌种类也不相同,故可根据不同部位的致病菌种类,选用适当的抗菌药物。

①口腔厌氧菌感染:致病菌为口腔寄殖菌群,主要为消化链球菌、梭形杆菌属、韦荣球菌属、口腔类杆菌及真杆菌属等。首选青霉素,次选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或克林霉素。

②呼吸系统厌氧菌感染:主要致病菌为消化链球菌、产黑素普氏菌、梭杆菌属、梭菌属和脆弱类杆菌,多数呈混合感染。首选克林霉素,次选氯霉素或甲硝唑,均宜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

③腹腔内厌氧菌感染:常见致病菌为脆弱类杆菌、梭菌和厌氧球菌,常与兼性菌混合。首选甲硝唑或克林霉素,次选氯霉素,均宜与氨基糖苷类联合。

④妇产科厌氧菌感染:主要致病菌为厌氧链球菌、类杆菌、梭形杆菌和梭菌,可有兼性菌混合感染。首选青霉素类,次选克林霉素或甲硝唑。可与氨基糖苷类联合。

⑤中枢神经系统厌氧菌感染:常见致病菌为消化链球菌、梭杆菌、脆弱类杆菌,部分呈混合感染。首选氯霉素加青霉素类,或甲硝唑加青霉素类。剂量均宜大。

⑥骨与关节厌氧菌感染:较少见。致病菌以类杆菌为主,首选克林霉素,次选氯霉素或甲硝唑。

⑦皮肤软组织厌氧菌感染:常由产气荚膜梭菌、厌氧球菌引起。首选青霉素,次选克林霉素。

⑧艰难梭菌所致伪膜性肠炎:首选万古霉素(口服)或甲硝唑。曲伐沙星因其肝毒性,已停止使用,美国FDA 规定仅用于具有特殊指征的ICU 患者。

3.其他治疗 支持和对症治疗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输血,纠正休克,止痛、肾衰竭的治疗,患肢的固定等亦属重要。并发血栓性静脉炎或DIC 时,有应用肝素等抗凝剂的指征。由产气荚膜梭菌造成流产后感染或败血症而并发血管内溶血时,可应用换血疗法。破伤风或肉毒梭菌感染时,毒素是重要的致病因子,此时,抗毒素的应用尤为重要。此外可给氧,包括局部应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和全身给药,重症患者可考虑高压氧舱治疗。

感染性盆腔炎的特点

1、外源性病原体

主要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如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其他有支原体,包括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以及解脲支原体。

2、内源性病原体

来自原寄居于阴道内的微生物群,包括需氧菌及厌氧菌,可以仅为需氧菌或仅为厌氧菌感染,但以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多见。主要的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厌氧菌有脆弱类杆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厌氧菌感染的特点是容易形成盆腔脓肿、感染性血栓静脉炎,脓液有粪臭并有气泡。

厌氧菌感染护理

1、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2、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忌烟酒。

3、饮食应以清淡而富有营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牛奶、甲鱼等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和易消化的滋补食品。少吃油腻过重的食物;少吃狗肉、羊肉等温补食物;少吃不带壳的海鲜、笋、芋等容易过敏的"发物";少吃含化学物质、防腐剂、添加剂的饮料和零食。忌食过酸、过辣、过咸等刺激物。

相关推荐

念珠菌感染预防保健

1、性忠诚:性生活是传播霉菌性阴道炎的途径之一。夫妻间除了彼此忠诚外,更要考虑到婚外性生活的风险,因为从婚外感染的炎症,将不可免地转移到婚内。所以性生活应该专一、忠诚。且夫妻性生活时应使用具有保护性作用的工具,如戴避孕套等,还要注意清洁卫生,要知道不仅仅是性接触传染,念珠菌是无处不在的。 2、警惕间接传播:游泳池、浴池都可以成为念珠菌的传播场所,要注意卫生、不接触感染了念珠菌的衣物。还要避免滥用抗生素使阴道内菌群失调,从而无法制约念珠菌生长。 3、酸奶预防感染:经过临床实验证实,喝酸奶确实可以预防阴道念珠

治疗吸入性肺炎的方法

在紧急情况下,应立即给予吸入性肺炎患者高浓度氧吸入,应用纤支镜或气管插管将异物吸出,抗生素只用于控制继发性感染,而不主张用于预防细菌性感染,因用药既不能减少继发细菌感染的发生,且容易产生耐药菌株。吸入碳氢化合物液体后的处理原则与上述相同。 在医院以外发生吸入性肺炎的病人,一般有厌氧菌感染,但医院内吸入性肺炎一般涉及多种微生物,包括革兰氏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厌氧菌。对于厌氧菌感染,常用药物为克林霉素。也可选择甲硝唑合用克林霉素。对于医院内吸入性肺炎,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混合性感染中的最主

厌氧菌感染患者有哪些发病表现

厌氧菌可引起任何脏器和部位的感染,以胸腔、腹腔和盆腔 脏器多见。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病原检查阳性结果是诊断的依据。

急性蜂窝织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本病多因皮肤、黏膜损伤后,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受病菌感染所致。也可由局部化脓性感染直接扩散或经淋巴、血液传播而发生。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可为厌氧菌、大肠杆菌感染或混合性感染。在免疫缺陷病人中,偶见革兰阴性菌引起的蜂窝织炎。 (二)发病机制 致病菌的种类不同,主要病理改变亦有不同。 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蜂窝织炎,由于链激酶和玻璃酸酶的作用病变扩展迅速,脓液稀薄、血性,易出现败血症。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蜂窝织炎易局限而形成脓肿,脓液较稠。由产气菌如大肠杆菌、厌氧杆菌、厌氧

肺部感染症状起因

1.复数细菌感染:两种或多种需氧菌(包括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两种革兰阴性杆菌或两种革兰阳性球菌)、需氧菌与厌氧菌、分枝杆菌与普通细菌合并感染。 2.细菌加真菌感染:任何细菌和真菌合并感染,以需氧菌与条件致病菌如念珠菌、曲霉菌最常见。 3.细菌加原虫感染:以卡氏肺孢子虫合并细菌感染为常见。 4.细菌加病毒感染: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继发细菌感染。在免疫抑制患者常见有细菌与巨细胞病毒的合并感染。

茶水漱口能治牙周炎

饭后可以用茶水漱口,因为茶水是很好的漱口水。漱口能反复地冲击口腔的各个部位,把牙齿沟裂区、牙颈部、牙间隙、唇颊沟等处的食物残渣和部分牙垢清除出来吐掉。漱口还能降低口腔细菌的密度,抑制牙菌斑的形成。茶水中含有茶多酚,有对抗烟碱毒素、中和酒精的作用,还能除臭去腥。清晨用茶水漱口,或吃鱼腥之后用茶水漱口,能有效地除掉口中的异味。另外,茶叶中含有氟化物,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龋齿的发生。牙周炎是由厌氧菌感染引起的,浓度适宜的茶水,可以抑制口腔中的厌氧菌,起到预防和治疗牙周炎的作用。

引起肺脓肿的原因

肺脓肿的病因有哪些?肺脓肿发生的因素为细菌感染、支气管堵塞,加上全身抵抗力降低。原发性脓肿是因为吸入致病菌或肺炎引起,继发性脓肿是在已有病变(如梗阻)的基础上,由肺外播散、支气管扩张和(或)免疫抑制状态引起。常见致病因素: 一、吸入口咽部细菌 1、牙、牙周感染:神志不清、滥用乙醇或镇静药、癫痫、头部外伤、脑血管意外、糖尿病昏昏迷以及其他疾病所致的衰竭导致咳嗽反射消失误吸。 2、吞咽紊乱:食管良性或恶性狭窄、延髓麻痹、贲门失弛缓症、咽囊存在导致误吸。 二、各种细菌混合感染 引起坏死性肺炎。 三、远处血行播散

双氧水和碘伏有什么区别 双氧水不利于伤口恢复吗

看情况。 1、如果伤口比较深,且伤口表面被其他细菌感染形成了浓物,那么伤口中可能存在厌氧菌,是建议使用双氧水的,能够避免深处的伤口发炎,有助于伤口恢复。 2、但如果伤口比较浅,厌氧菌感染的可能比较小,则不建议用双氧水冲洗,因此双氧水强氧化性刺激组织在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伤口的愈合。

老年肺炎的原因是什么

1、革兰阴性杆菌多见 在20世纪50年代,肺炎双球菌是肺炎的主要致病菌(90%),但随着青霉素及部分合成青霉素的问世,减少了该菌种肺炎的患病率和危害性,近十多年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明显增多(82%)多为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绿脓杆菌,流感杆菌等,尽管新型抗生素不断问世,但目前仍没有改变这种趋势。 2、呼吸道条件致病菌感染逐渐增多 老年人由于机体抵抗力降低,口咽部的常存菌(真菌,厌氧菌等)可引起肺炎,口咽部正常菌丛中厌氧菌比需氧菌多10—20倍,系入行肺炎的1/3—1/2为厌氧菌感染,由于常规培养不能生长,

老人胸腔积水怎么办

类肺炎性胸腔积液常由于细菌性肺炎累及胸膜所致,尤其是年老体弱、未及时治疗、免疫功能低下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发生率更高。此外也可见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或肺癌合并感染等。 任何可引起肺部感染的细菌均可产生胸腔积液。以往的类肺炎性胸腔积液以肺炎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最常见,在抗生素普遍应用以后,则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近年来厌氧菌和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呈上升趋势。根据1974~1993年的一些文献报道,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的病原体有如下特点: ①需氧性细菌比厌氧性细菌稍多。 ②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球菌占革兰阳性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