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疗法治子宫出血
针灸疗法治子宫出血
中医对功血的治疗,可采用针灸断红穴。断红穴为近年发现的经验效穴,临床治疗操作简单、安全便用、疗效满意、易于推广。
断红穴定位:该穴位于手背第二、三掌骨间,即八邪中的上都穴。
针刺方法: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毫针快速沿掌骨水平方向刺入1.5~2寸,使针感上行至肩,留针20分针。配合艾灸15分钟。
机理:断红穴,针之可使经气相通,针感上行至肩,使经气通畅而升提之。灸之能补气固脱,顺经气而能固,经气固则血止,故治疗功血,常获满意的止血效果。
高血压放血疗法
高血压放血疗法主要指的是耳尖放血疗法,耳尖放血疗法是中医里的一种重要的针灸疗法,通过采血针点刺耳尖穴放出血液的方法来治疗。这个方法的作用是能祛风清热、清脑明目、镇痛降压。这个疗法的特点是疗效明显、操作简单、无副作用、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但是有一些人群例如妊娠期及哺乳期的妇女,身体特别虚弱或有出血倾向的病人都是不适合用这个方法治疗高血压的,如果非要使用这种方法将会造成身体损伤。所以大家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要考虑自己的身体因素,不能盲目选择。
没有一种降血压方法能完全治好高血压,所以高血压放血疗法也只是对某部分人有一定的疗效。
高血压放血疗法通过对合适的穴位进行放血,能够降低血压。但是高血压是由很多因素导致的疾病,通过放血疗法治疗只能缓解一时的症状,无法完全根治高血压。
子宫出血针灸治疗
功血,临床表现为不规则的子宫出血,月经周期紊乱,出血时间延长,经血量多,甚至大量出血或淋漓不止。根据排卵与否,通常将功血分为无排卵型及排卵型两大类,前者最为多见,约占80%~90%,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及更年期,后者多见于生育期妇女。病程长者可伴有贫血症状,必须全面体检,排除全身或器质性疾病。妇科检查一般无特殊发现,有时子宫略有增大,或可触及胀大的卵巢。
治子宫出血,可采用针灸疗法。
针灸断红穴,可有效缓解子宫出血症状。
中医对功血的治疗,可采用针灸断红穴。断红穴为近年发现的经验效穴,临床治疗操作简单、安全便用、疗效满意、易于推广。
断红穴定位:该穴位于手背第二、三掌骨间,即八邪中的上都穴。
针刺方法: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毫针快速沿掌骨水平方向刺入1.5~2寸,使针感上行至肩,留针20分针。配合艾灸15分钟。
机理:断红穴,针之可使经气相通,针感上行至肩,使经气通畅而升提之。灸之能补气固脱,顺经气而能固,经气固则血止,故治疗功血,常获满意的止血效果。
肾虚腰酸怎么办
在日常饮食上要多吃一些对肾有好处的食物。例如枸杞子、黑木耳、黑豆、黑芝麻等食物,可以起到温阳补肾的功效,坚持服用可以避免肾虚腰痛。
针灸疗法。用针灸疗法治疗腰痛和肾虚有独到的疗效,一般采穴是在肾俞穴、命门穴和腰眼穴。这种疗法受到很多男性的喜欢,如果想试一下,可以找当地的知名中医进行治疗。不过如果您患有气虚,则不建议您通过针灸来治疗腰痛和肾虚,否则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按摩方法。通过按摩,也能起到补肾缓解腰痛的效果。患者可以选择白天按摩腰部、晚上按摩脚心涌泉穴的方式进行。只要坚持下去,就会见到效果。
按摩子宫穴位的作用
【子宫穴的准确位置图】
子宫穴位于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穴旁开3寸。
【子宫穴的按摩手法】
用双手中指指腹按揉并做环状运动,每次3分钟,每日2次。
【按摩子宫穴位的作用】
1、缓解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妇女不孕、阴挺、盆腔炎、阑尾炎等;
2、按摩子宫穴的功效:调经理气、升提下陷。
【针刺子宫穴的方法】
直刺0.8-1.2寸,局部酸胀感向外生殖器放散(孕妇禁针);可灸。(对受针者做蜂毒过敏实验后,确定不过敏着。可用蜂针散刺,蜂针直刺,蜂针蜇刺。
【艾灸子宫穴的方法】
子宫穴艾条灸5-15分钟,子宫穴艾炷灸3-5壮。
【子宫穴主治】
妇女不孕,月经不调,痛经,阴挺,及阑尾炎,盆腔炎,睾丸炎等。
【子宫穴穴位解剖】
腹内、外斜肌中,穴区浅层有髂腹下神经和腹壁浅动脉分布;深层有骼腹股沟神经的肌支和腹壁下动脉分布;再深层可进入腹腔刺及小肠。
【子宫穴的配伍】
1、月经闭止或月经不调:子宫穴配下曲骨穴、经中穴、交仪穴(《奇穴治疗诀》);
2、月经痛:子宫穴配中极穴、关元穴、气海穴、带脉穴、八髎穴(《建议针灸疗法》),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功效: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著,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作用;
3、血崩漏下:子宫穴配中极穴(《针灸大成》);
4、女人子宫久冷、女子不孕症:子宫穴配照海穴、中极穴、三阴交穴(《针灸大全》);
5、慢性盆腔炎:子宫穴配关元穴、血海穴、阴陵泉穴(《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编);
6、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穴配三阴交穴、隐白穴(《中国针灸学》);
7、子宫脱垂:子宫穴配维胞穴、足三里穴(《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编);
8、前列腺炎:子宫穴配归来穴、关元穴、筑宾穴、三阴交穴(《新医疗法手册》)。
针灸疗法治疗头痛
内伤头痛
内伤头痛有肝阳上亢、痰浊头痛、瘀血头痛、血虚头痛、肾虚头痛等不同类型。总以虚实之分。
实证
肝阳上亢者,心烦易怒,夜寐不宁,兼见肋痛,面红口苦,舌苔博黄,脉弦有力。痰浊头痛者,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恶痰涎。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瘀血头痛者,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或有外伤史。舌质紫,舌苔博白,脉细或细涩。
治法:疏通经络,清利头目。
主穴:百会、头维、风池。
配穴:按头痛部位配穴。
肝阳上亢者,加太冲、太溪、侠溪。
痰浊头痛者,太阳、阴陵泉、丰隆。
瘀血头痛者,加阿是穴、血海、膈腧、内关。
操作:毫针泻法。
方义:百会、头维疏通头部经络气血。风池活血通经,清利头目,调和气血。
虚证
肾虚头痛常感空痛,伴眩晕耳鸣。血虚头痛常头痛隐隐、连绵,伴面色苍白,心悸失眠等。
治法:疏通经络,滋养脑髓。以督脉及足阳明、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百会、足三里、风池。
配穴:按头痛部位配穴。
血虚头痛者,加三阴交、肝俞、脾俞。
肾虚头痛者,加肾俞、太溪、悬钟。
操作:风池用平补平泻。余穴均用补法。
方义:百会疏调气血以养脑髓。风池活血通经,调和气血。足三里补益气血,滋养脑髓。
外感头痛
症状:头痛连及项背,遇风寒加重,兼见恶风恶寒。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者为风寒头痛。头痛而胀,兼见面红而赤,发热,口渴欲饮,目赤齿痛,舌苔黄,脉浮数者,为风热头痛。若头痛身重,肢体倦怠,舌苔白腻,脉濡者,为风湿头痛。
治法:祛风通络、止痛。
主穴:百会、风池、太阳、列缺。
风寒头痛者,加风门。
风热头痛者,配大椎、曲池。
风湿头痛者,加阴陵泉、丰隆。
可根据头痛的不同部位配穴。
操作:毫针泻法。风门拔罐或艾灸,大椎点刺出血。
方义:百会、太阳可疏导头部经气。风池为足少阳与阳维脉的交会穴,功长祛风活血、通络止痛。列缺为肺经络穴,可宣肺解表,祛风通络。
针灸疗法治痛性肌痉挛
针灸治疗:
1、普通针刺疗法针灸治疗在临床上应用方便,安全快捷,副作用小。主穴:风池、翳风、下关、手三里、合谷。配穴:第1支疼痛者加太阳,阳白,捞竹,头维。第2、3支疼痛者加太阳、四白、下关、听会、地仓、承浆、迎香。行重刺激法,并留针,也可用电刺激治疗机作电针治疗。
2、针刺三叉神经周围支针刺眶上孔,眶下孔、后上齿槽孔及颏孔,直接针刺三叉神经周围支,待出现同侧分支的分布区疼痛及麻胀反应,而获迅速的镇痛效果。所持针刺手法,系提插捻转强刺激,不论阴阳补泻,对初针患者采用卧位,手法宜轻,以免引起晕针,或产生惧怕情绪。
功能性子宫出血针灸治疗的方法
一、基本治疗:
1、实证
治法:通调冲任,祛邪固经。取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关元、公孙、三阴交、隐白
配穴:血热者,加血海;
湿热者,加阴陵泉;
气郁者,加太冲;血瘀者,加地机。
2、虚证:
治法:调补冲任,益气固经。取任脉、足太阴经、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气海、三阴交、足三里
配穴:脾气虚者,加百会、脾俞、胃俞;
肾阳虚者,加肾俞、命门;
肾阴虚者,加然谷、太溪;盗汗者,加阴;失眠者,加神门。
二、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内生殖器、皮质下、内分泌、肾、肝、脾。
2、穴位注射法:
选气海、关元、中极、肾俞、关元俞。
用维生素B12或黄芪、当归等注射液,每穴克注射药液2ml,1次/每日。
3、挑刺法:
在腰骶部肾脉或膀胱经上寻找反应点,用三棱针条破0.2-0.3cm长,0.1cm深,将白色纤维挑断,每次选2-4个点,每月一次,连续挑治3次。
患了干眼症不妨用针灸
在生活工作中,如果发现自己的眼睛出现易于疲劳、干涩感、异物感、痒感、或伴有刺痛感等症状时,就应该去看眼科医生了。如果诊断为干眼症,建议尽早应用针灸疗法。该疗法可以改善眼部血循环,促进腺体主动分泌泪液,能够有效缓解或治愈干眼症状,且没有任何毒副反应。自2004年我们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门诊部开设干眼症专科门诊以来,经过临床的不断摸索,目前已经形成针刺配合拔罐疗法、耳穴贴压治疗干眼症较为成熟的治疗方案。我们的临床经验提示,越早应用针灸疗法,疗效越好,疗程越短,治愈的可能性越大。遗憾的是很多患者往往是把针灸疗法作为最后一种选择的方法,经常是在应用多种人工泪液、泪小点栓塞术等多种方法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著时,求助于针灸疗法,这时患者病程较长、病情较重,给针灸治疗带来了更多的困难。
针灸是通过刺激穴位激发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以扶正祛邪而起治疗作用的。发病之初,邪气侵袭机体尚浅,正气尚充,易于修复。若没有及时治疗,病情迁延日久不愈,正虚邪恋,针灸干预治疗虽有效,但往往恢复时间长,病情易于反复。因此,得了干眼症要做到早发现、早应用针灸干预。只要治疗得当、护眼得法,干眼症是可以治愈的。
中医教你如何治疗疑心病
一、中医推拿疗法
推拿疗法通过在疑病症患者体表一定的部位施以各种手法,或配合某些特定的肢体活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这种推拿方法可应用于各科的治疗,对骨伤科疾患、小儿疾患及各种疼痛性疾病更为适宜。
二、中药熨帖疗法
中药治疗疑病症的特效疗法主要以药(热)熨疗法为代表,即将药物(如药袋、药饼、药膏及药酒)经加热后置于体表特定部位,促使腠理疏松、经脉调和、气血流畅,多用于寒湿、气血瘀滞、虚寒证候的治疗的一种外治疗法。
常见的治疗手段包括:敷脐疗法、腐蚀疗法、熏洗疗法、敷贴疗法等等。
三、中医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治疗疑病症主要是用针刺、艾灸的方法,在疑病症患者经络及经外腧穴施以一定的手法,以通调营卫气血、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而治疗相关疾病。
针刺又可分为体针、头针、面针、眼针、耳针、足针、温针、火针、三棱针、梅花针等多种针法;灸法可分为艾条灸、麦粒灸、疤痕灸、隔姜灸、隔蒜灸、药饼灸等。针灸疗法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
传统中医治疗疑病症有着独到的优势,比如用药天然、绿色、安全,较少副作用,针灸作用人体经络,在治疗疑病症的同时,又活血益气,补足元气,帮助疑病症患者治病修身一箭双雕。
针灸疗法的优点
(一)治疗范围广:不论内、外科或妇、儿科以及五官科等疾病,都可用针灸疗法来治疗。
(二)见效快:运用针灸疗法,治疗一切病症-如对胃痛、腹痛、腰痛、头痛以及关节痛等-往往针到痛止,比吃药来得快。
(三)安全稳当:只要依照针灸的操作常规,不乱针瞎灸,通常不会引起什么乱子,比药物治疗容易掌握。
(四)方便、节约:只要随身带几根针和一些艾条、酒精、棉花等东西,到处可以治病,不受设备和条件的限制,并且非常节约。
(五)易学易用:学习针灸疗法的人,只要能熟悉穴位的部位和主治,以及操作方法、适应证与禁忌证等几个环节,就能替人治病。
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方法有几种 针灸推拿疗法
针灸疗法包括体针疗法、耳针疗法、电针疗法、刺血拔罐法等,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具有疗效好、不需特殊设备等优点;推拿疗法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方法简便有效。针灸推拿疗法请在专业的医师下操作进行。注意急性腰扭伤时,避免施行作用于腰椎骨关节的各种推拿按摩手法治疗。
针灸疗法可以增加受孕机会
《英国医学杂志》近日载文表明针灸疗法可以使接受生育治疗的女性增加怀孕机会。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助理研究员埃里克·曼海默及同事自2002年以来在4个国家进行了7项研究,涉及1366名接受人工授精的女性。
在研究中,有的妇女接受真正的针灸疗法,有的接受“假”针灸疗法,例如把针放在错误的地方,有的不接受针灸疗法。总的说来,真正的针灸疗法使女性的怀孕率提高了65%。针灸疗法都在胚胎移植后的一天内进行,但并非所有怀孕案例都能导致活产。但曼海默说,这并不是说每一位患不孕不育症的女性都应接受针灸疗法。
产后子宫下垂怎么治 针灸疗法
轻度子宫脱垂的病人,着重运动疗法与用补气升提中药调理,或采用针灸疗法,针灸百元、关元、中极、三阴交等穴,即可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