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开始教宝宝学习礼貌
什么时候开始教宝宝学习礼貌
再小的宝宝也会模仿大人的行为,6个月大的宝宝已经开始模仿成人的举止和面部表情了:1周岁的宝宝已懂得在陌生环境下观察父母的表情,作出适当的反应。所以,年轻的父母,请检点自己言行,多说“请”和“谢谢”,并用愉悦的声音对宝宝说话。这些将为孩子未来的礼貌培养开个好头。因此,在宝宝6个月左右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已经要开始有培养宝宝学礼貌的准备咯。
根据年龄特点逐步教宝宝学礼貌
第一阶段:言传身教。适合年龄段:出生至2岁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譬如走路、说话、吃饭、穿衣、游戏等,这个阶段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强,因此,父母可通过亲身示范的方法,教会孩子懂礼貌,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虽然孩子一时不理解“尊敬”、“谦让”等概念的确切含义,但只要父母每天都用尊敬、谦让的态度对待别人,孩子就会注意进行模仿,这些都是孩子今后形成良好家教的基础。
第二阶段:明确告诉孩子该怎么做。适合年龄段:2-4岁
家长要明确告诉三四岁的孩子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并用他能听懂的简单语言告诉他“为什么这样做”和“该怎样做”。譬如,在幼儿园门口遇见老师时,如果孩子“嗨”一声就想敷衍过去,父母就该叫住孩子,鼓励他认认真真地说声:“老师,早上好!”并告诉孩子,正式的问候和随便打个招呼带给别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第三阶段:纠正孩子的不礼貌行为。适合年龄段:4-5岁
当孩子不够礼貌时,父母应适当暗示他改正,应该在对孩子强化“礼貌”概念的同时,告诉他每种礼节背后的道理。要让孩子知道,他的行为可以带给别人快乐也可能会伤害他人。
当听到孩子说出不礼貌的话,父母应与孩子好好聊一聊,告诉他,如果他不明白一些词语的含义,在说出来之前应先问问父母,而不应该直截了当地说出来,以免伤害对方。
学会了解小宝宝的成长密码
从宝宝一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与世界交流了。从躺在婴儿床上,只能看到周围的狭小空间,到自己学会走路,可以探究周围的环境,他们眼里的世界不断扩大,对世界的理解也在不断改变。
12~18个月的宝宝
这时候的宝宝已经开始有点像个小大人了,他开始学习走路,开始逐渐接触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了。
外面的世界真精彩
现在是你和宝宝玩耍的最好的时期了。宝宝处在学习的最好时期,你可以带领宝宝多参加一些户外运动和各种亲子活动,从中教会宝宝学习各种社交礼仪和技巧。
学习感受他人的情绪
这个时期的宝宝已经可以感受到他人的喜怒哀乐了,你可以在宝宝面前扮演各种情绪的表情来教宝宝得更好的辨认。
可以不再只有妈妈了
他可能爱上了外婆或者其他的亲人,但他还是会不停地寻找你。你应该帮助宝宝建立更多的安全感,让他了解周围其他人也会给他一个安全的环境。当你不得不暂时离开他的时候,应该开心地给他一个吻,一个拥抱,这会使宝宝也同样很开心的和你暂时告别。
18个月以上的宝宝
为你宝宝提供更多的交朋友机会吧,他将开始建立自己真实而持久的友谊。
最好的启蒙老师
学习怎样交朋友是需要花时间和练习的。对于宝宝来说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实践。这个年龄的宝宝很善于模仿,而你就是他最好的老师。当宝宝说话时你应该耐心的去聆听,这会使宝宝也学会聆听别人的说话,当家中来客人时,你可以告诉宝宝招待客人的基本礼貌。
聚会
你的宝宝会越来越喜欢与他同龄的伙伴们一起玩耍,2岁左右的宝宝都要上幼儿园了,他将会有更多的机会去锻炼他的社交能力。但是你还是应该在家里坚持帮助他。
分享
不要担心宝宝目前令你无法忍受的占有欲和吝啬。其实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来说这是一个十分正常的现象,同时也是他理解分享的最好时期。你可以通过日常的点点滴滴来帮助宝宝学习分享:比如,可以和宝宝一起吃一根冰棍;一起玩一个皮球。。。。。让宝宝主动把手中的东西递给你。记住,宝宝的每一点进步时都要及时去表扬,让他体会分享的喜悦,这对以后他走入小学和小伙伴们相处是很必要的。
变得喋喋不休
宝宝的词汇量在不断地扩大,你会发现宝宝变得喋喋不休。这绝对是一个好现象。你一定要鼓励宝宝经常说话,而你也要耐心去倾听,并且告诉他身边的每一样东西叫什么。他会非常喜爱用新学的单词去表达自己。
1-3岁宝宝礼貌教育策略
1-2岁宝宝礼貌教育策略
调教策略1:微笑也是一种礼貌
礼貌教育越早越好,微笑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在宝宝还不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思时,爸爸妈妈最好经常逗宝宝“笑一笑”,鼓励他多在家人面前、在熟人面前笑,让宝宝知道微笑是向人表示友好的一种方式、喜欢笑。
调教策略2:说话要说文明话
开口学说话,是宝宝学习礼貌的一个好时机。父母反复告诉小宝宝:接受了别人的帮助或礼物时,应该说“谢谢”;需要或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先对人家说“请”;做错事情、惹了麻烦或影响了别人,应该说:“对不起”……如此,宝宝就能在学说话的第一时间内,接受礼貌语言,且印象深刻,能避免走弯路。
有礼貌的宝宝人见人爱。父母无不希望把自己的宝宝养育成有人缘、守规矩、有修养的小绅士、小淑女。怎么调教呢?
其实,爸爸妈妈要想使宝宝获得讲礼貌这张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只要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就不难使宝宝逐渐学习到社交的礼仪、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
2-3岁宝宝礼貌教育策略
调教策略1:让宝宝“爱”上打招呼
带宝宝外出,见到认识的人,教会宝宝说“叔叔好或阿姨好”,除了对方赞美宝宝之外,爸爸妈妈也要及时附和,肯定宝宝“有礼貌、真乖”;这个积极的回应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然后继续督促宝宝这样做。有了被夸奖这个美好的感觉激励着,久而久之,宝宝见了熟人就会自觉地打招呼了。如果宝宝对陌生人也主动问好,父母一定要夸他做得好,是个受人欢迎的孩子。当然,每次进家门,要和家人打招呼;出门之前要说“再见”。
调教策略2:听,有人在说话
在家人讲话或爸爸妈妈和客人谈话时,宝宝经常会有话要说。在别人说话的时候要注意倾听,不能大声喧哗、也不能中间插嘴;平时和大人说话,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认真听,不可随意走开。如确实有事,可先拉拉大人的衣服,或以目光示意;得到允许后小声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孩子懂得,这样做是对他人的尊重,而以尊重为前提,凡事会更顺利。
调教策略3:做个热情好客的小主人
家里有客人来,父母不妨利用这个机会训练孩子讲礼貌。比如,在客人进门的时候,教宝宝舞着小手说“欢迎”、甜甜地问声好;稍大一点的宝宝,妈妈不如放手让他摆糖果、拿饮料;如果有小朋友来,提醒宝宝主动拿出自己的零食、玩具、图画书,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不和小朋友争吵。另外,也不要借着小客人在,提一些额外的要求,或无理取闹。
有礼貌的宝宝人见人爱。父母无不希望把自己的宝宝养育成有人缘、守规矩、有修养的小绅士、小淑女。怎么调教呢?
其实,爸爸妈妈要想使宝宝获得讲礼貌这张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只要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就不难使宝宝逐渐学习到社交的礼仪、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
宝宝礼貌教育之父母守则
◎给宝宝一个“范本”
要求宝宝做到的事情,父母一定提前做到,并给孩子一个好的“模板”。
◎提供“实习”的机会
学习讲礼貌也是个反复实践的过程,父母应多给宝宝创造练习的机会。
◎避免“硬碰硬”
有的宝宝个性比较强或相对内向,不愿意和人打招呼,如果父母强迫孩子,很可能适得其反;不如暂时放弃,并以自己的言行给宝宝做个表率。因为,父母“做的”比“说的”更能使宝宝明白自己该怎么做。
孩子4种无礼行为绝对不能惯
1、直呼家长姓名
在美剧中经常会看到外国的小孩直呼父母的名字。但是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我们一直都认为直呼长辈姓名是没礼貌的行为,尽管一些家长对于小孩直呼自己的名字持无所谓的态度,甚至鼓励孩子直呼自己的名字,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孩子的这种“没大没小”行为刚开始都是来自对他人的模仿,特别是在孩子学习语言的阶段,他们很快便学会大人之间的称呼方式。当家长听到孩子对自己的称呼,觉得好玩并且给予孩子回应,孩子便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何不当,这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无形的强化。
你可以这样做:如果出现孩子直呼家长姓名的情况,家长就要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称呼用语了,告诉宝宝直呼长辈姓名的行为是不礼貌的,然后引导宝宝称呼家长要用“爸爸”“妈妈”,叫别人要用“叔叔、阿姨、老爷爷、老奶奶”。对于孩子有意为之的呼喊,家长可以先不理睬他,等他正确称呼你了,你才对他做出回应。
2、故意跟大人对着干
宝宝到了2、3岁左右,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你会发现以前宝宝都是很听话的,现在却总是和父母唱反调,妈妈叫他往东他便偏要往西。宝宝对人对事开始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和诉求,因而和大人的冲突也会增多,他们往往通过这些叛逆行为来表现自己已经是个“小大人”,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一些事情。
在公开场合中,宝宝的这些对抗行为让父母难以下台,因而对孩子呼喝责备,却让事情更难解决。如果家长能够抓住宝宝的心理特征,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想法,或许你会发现更好的解决冲突的办法。
你可以这样做:对于宝宝的无理行为,家长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如果孩子大哭大闹,最好就是以冷处理的方式,把他撂在房间里让他独自冷静反省;如果宝宝只是有点情绪失控,家长不妨以柔克刚,给他一个拥抱,宝宝很容易在妈妈爱的抱抱中平静下来;如果宝宝表现得真的很过分,家长也可以以严厉的口气和态度批评孩子,告诉他这样做的后果将会是什么,让他知道已经到了爸妈容忍的底线了。
3、对老人不尊重
在孩子眼里,父母是有着一定的家长威严的,因此在家长面前也不太敢做一些“出格”的行为。但是爷爷奶奶对于孙子孙女百般溺爱,这样让孩子不断地单方面索取祖辈对他无私的爱,他会觉得这一切都是应得的,不懂得珍惜。渐渐地,孩子稍有不满就会发泄到祖辈身上,表现得没规矩。
你可以这样做:如果孩子将不满的情绪发泄在老人家身上,或者在行为上肆无忌惮,家长要立刻制止孩子的行为,并要求他向对方道歉。家长要让孩子意识到家长对于他的这种不礼貌的行为是非常反感抗拒的。事后,家长还应该对孩子刚才的行为做“思想工作”,帮助孩子一起冷静分析他言行的错误,同时也要教给孩子如何在合适的场合和时机来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另外,家长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尊老的表率,有意识地经常在孩子面前表达对老人的尊重。家长还可以利用家庭日、生日会等活动契机,让孩子有机会表达对祖辈的尊敬和关爱,进行正面引导和鼓励。
4、人来疯每次家里有来人做客的时候,宝宝都特别的兴奋,行为举止和平常很不一样,谁的话也不听,有时候叽叽喳喳地乱说话,不懂礼貌。宝宝的“人来疯”表现可能由于平时出席这样场合的机会太少了,所以他太想要表现自己来引起大家关注;或者是平时受到父母的约束太多,现在父母碍于情面又不便在公开场合过多管束孩子,孩子便把握这个机会尽情地发泄一把。
你可以这样做:在家里来客人之前,家长可以和孩子做一次“教育”工作,给孩子提出一些礼貌举止的要求,做好约法三章。平常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到他人家里做客,或者教育孩子一些接待客人的方法,比如学会叫人、给叔叔阿姨倒茶,孩子有了更多接触外人、招待客人的机会,便逐渐形成礼貌待客的好习惯。
不管孩子有任何的无礼行为,作为家长的要进行教育,而不是严厉的训斥,毕竟孩子也不知道这个是错误的做法,训斥和职责孩子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反而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所以家长们在这一方面也要注意自己的语气和方式哦。
宝宝幼儿期的性格培养策略
我有一个好朋友在法国生活,有一次带着四岁儿子和我们吃饭,一顿饭吃饭,我学到了很多。首先,她的四岁儿子非常有礼貌,每次说话都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而且自己独立的吃完一顿饭。我们现在有些家庭家长给宝宝喂饭喂到好几岁,一个孩子吃饭几个大人围着宝宝转。我问了我朋友是怎么做到的?她告诉我,从宝宝会说话开始锻炼说话使用文明礼貌十字用语,慢慢孩子就会习惯了。
我家宝宝现在一岁多,我觉得她是个勇敢的宝宝。从学走路开始,我和我老公站在一米多远,让宝宝在我们之前来回走,每走一次,我和老公都会鼓掌说:宝宝好棒,这样她就信心大增,没过多久就会走路了。现在宝宝每次摔跤,我们都会说:宝宝好勇敢,一点都不疼,她就自己爬起来,也不会哭。我觉得我们在平时一定要多多的鼓励宝宝,夸奖宝宝。
有些没有耐心的家长喜欢凶宝宝,甚至打骂他。千万不要这么做,宝宝会产生逆反心理的。我同事的家宝宝因为爸爸打了她,特别的怕爸爸,爸爸打个喷嚏宝宝都吓哭了,这样宝宝就不敢跟爸爸亲近了,而宝宝成长过程中,爸爸的陪伴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不管爸爸还是妈妈都不要体罚孩子。
家长一定要多与宝宝互动,可以和宝宝做游戏,也可以带宝宝和同龄的小朋友玩,或者买一些早教的产品给宝宝学习。宝宝的性格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家长一定要有耐心。
亲子关系对于孩子从小到大的性格培养非常的重要,所以,维系家庭正常的关系,给予孩子从小到大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对于孩子培养良好的性格影响很大,所以,每位家长需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予正确的引导以及关爱。
如何调教宝宝学会懂礼貌
再小的宝宝也会模仿大人的行为,6个月大的宝宝已经开始模仿成人的举止和面部表情了:1周岁的宝宝已懂得在陌生环境下观察父母的表情,作出适当的反应。所以,年轻的父母,请检点自己言行,多说“请”和“谢谢”,并用愉悦的声音对宝宝说话。这些将为孩子未来的礼仪培养开个好头。因此,在宝宝6个月左右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已经要开始有培养宝宝学礼仪的准备咯。
让宝宝当一次小主人
当家里来客人时,对宝宝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主动打招呼,学会讲礼貌,还要大方地拿出自己的玩具招待小客人,有时好东西也得让给别的小朋友先吃,是一个个小考验,也是一次次成长中的进步。做一个快乐好客的小主人,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喔。
去别人家做客
去别人家做客的时候,也要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小朋友常常在妈妈的“指挥”下叫着“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但其实内心很反感。国外也有着许多不同的礼仪规则,但国外小绅士们的“修炼”过程却不同于我们。当带宝宝去朋友家做客时,国外的父母会向他们的成年朋友“隆重”地介绍自己的宝宝:“这是我的儿子**(女儿**)。”,与此同时,他们向自己的宝宝介绍:“这是**叔叔(**阿姨)。”接着,双方会十分友好地握握手或进行口头上的问好。国外的宝宝从来都不被强迫叫人,而这点仅仅是出于对宝宝的尊重和平等对待。
微笑也是一种礼貌
礼貌教育越早越好,微笑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在宝宝还不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思时,爸爸妈妈最好经常逗宝宝“笑一笑”,鼓励他多在家人面前、在熟人面前笑,让宝宝知道微笑是向人表示友好的一种方式、喜欢笑。
其实,爸爸妈妈要想使宝宝获得讲礼貌这张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只要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就不难使宝宝逐渐学习到社交的礼仪、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
18个月宝宝有哪些特点
12~18个月的宝宝
这时候的宝宝已经开始有点像个小大人了,他开始学习走路,开始逐渐接触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了。
外面的世界真精彩
现在是你和宝宝玩耍的最好的时期了。宝宝处在学习的最好时期,你可以带领宝宝多参加一些户外运动和各种亲子活动,从中教会宝宝学习各种社交礼仪和技巧。
学习感受他人的情绪
这个时期的宝宝已经可以感受到他人的喜怒哀乐了,你可以在宝宝面前扮演各种情绪的表情来教宝宝得更好的辨认。
可以不再只有妈妈了
他可能爱上了外婆或者其他的亲人,但他还是会不停地寻找你。你应该帮助宝宝建立更多的安全感,让他了解周围其他人也会给他一个安全的环境。当你不得不暂时离开他的时候,应该开心地给他一个吻,一个拥抱,这会使宝宝也同样很开心的和你暂时告别。
18个月以上的宝宝
为你宝宝提供更多的交朋友机会吧,他将开始建立自己真实而持久的友谊。
最好的启蒙老师
学习怎样交朋友是需要花时间和练习的。对于宝宝来说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实践。这个年龄的宝宝很善于模仿,而你就是他最好的老师。当宝宝说话时你应该耐心的去聆听,这会使宝宝也学会聆听别人的说话,当家中来客人时,你可以告诉宝宝招待客人的基本礼貌。
聚会
你的宝宝会越来越喜欢与他同龄的伙伴们一起玩耍,2岁左右的宝宝都要上幼儿园了,他将会有更多的机会去锻炼他的社交能力。但是你还是应该在家里坚持帮助他。
分享
不要担心宝宝目前令你无法忍受的占有欲和吝啬。其实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来说这是一个十分正常的现象,同时也是他理解分享的最好时期。你可以通过日常的点点滴滴来帮助宝宝学习分享:比如,可以和宝宝一起吃一根冰棍;一起玩一个皮球。。。。。让宝宝主动把手中的东西递给你。记住,宝宝的每一点进步时都要及时去表扬,让他体会分享的喜悦,这对以后他走入小学和小伙伴们相处是很必要的。
三岁孩子的身心发育标准
3岁宝宝身高体重
性别 身高 体重 坐高 头围 胸围
男孩 91.1—98.7cm 13.0—16.4kg 61.02cm 49.58cm 50.4cm
女孩 90.2—98.1cm 12.6—16.1kg 60.42cm 48.33cm 49.2cm
3岁宝宝的教育
肢体运动
会骑小三轮,能快速跑步,但有时还会跌掉,会使用剪刀,能端装水较满的水杯,能自己脱裤子衣服、穿裤子、穿没有纽扣的衣服;能画直线和简单人物、风景画。
语言能力
词汇量达到200以上,会使用礼貌用语,和大人进行完整的对话,表达自己的想法等。说话内容开始丰富,能完整的描述事件,能使用礼貌用语,并对语言有了一定理解,会自己故意重复说一些自己认为有意思的词逗笑。
观察力
宝宝观察能力越来越仔细,开始注意物品间的不同,并作出较复杂的分类工作。在宝宝面前摆放颜色一样的水果,蔬菜,文具等,让宝宝自己分类。
培养婴幼儿讲礼貌的好习惯
有礼貌的宝宝人见人爱。父母无不希望把自己的宝宝养育成有人缘、守规矩、有修养的小绅士、小淑女。怎么调教呢?
其实,爸爸妈妈要想使宝宝获得讲礼貌这张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只要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就不难使宝宝逐渐学习到社交的礼仪、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
1-2岁宝宝礼貌教育策略
调教策略1:微笑也是一种礼貌
礼貌教育越早越好,微笑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在宝宝还不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思时,爸爸妈妈最好经常逗宝宝“笑一笑”,鼓励他多在家人面前、在熟人面前笑,让宝宝知道微笑是向人表示友好的一种方式、喜欢笑。
调教策略2:说话要说文明话
开口学说话,是宝宝学习礼貌的一个好时机。父母反复告诉小宝宝:接受了别人的帮助或礼物时,应该说“谢谢”;需要或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先对人家说“请”;做错事情、惹了麻烦或影响了别人,应该说:“对不起”……如此,宝宝就能在学说话的第一时间内,接受礼貌语言,且印象深刻,能避免走弯路。
有礼貌的宝宝人见人爱。父母无不希望把自己的宝宝养育成有人缘、守规矩、有修养的小绅士、小淑女。怎么调教呢?
其实,爸爸妈妈要想使宝宝获得讲礼貌这张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只要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就不难使宝宝逐渐学习到社交的礼仪、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
2-3岁宝宝礼貌教育策略
调教策略1:让宝宝“爱”上打招呼
带宝宝外出,见到认识的人,教会宝宝说“叔叔好或阿姨好”,除了对方赞美宝宝之外,爸爸妈妈也要及时附和,肯定宝宝“有礼貌、真乖”;这个积极的回应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然后继续督促宝宝这样做。有了被夸奖这个美好的感觉激励着,久而久之,宝宝见了熟人就会自觉地打招呼了。如果宝宝对陌生人也主动问好,父母一定要夸他做得好,是个受人欢迎的孩子。当然,每次进家门,要和家人打招呼;出门之前要说“再见”。
调教策略2:听,有人在说话
在家人讲话或爸爸妈妈和客人谈话时,宝宝经常会有话要说。在别人说话的时候要注意倾听,不能大声喧哗、也不能中间插嘴;平时和大人说话,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认真听,不可随意走开。如确实有事,可先拉拉大人的衣服,或以目光示意;得到允许后小声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孩子懂得,这样做是对他人的尊重,而以尊重为前提,凡事会更顺利。
调教策略3:做个热情好客的小主人
家里有客人来,父母不妨利用这个机会训练孩子讲礼貌。比如,在客人进门的时候,教宝宝舞着小手说“欢迎”、甜甜地问声好;稍大一点的宝宝,妈妈不如放手让他摆糖果、拿饮料;如果有小朋友来,提醒宝宝主动拿出自己的零食、玩具、图画书,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不和小朋友争吵。另外,也不要借着小客人在,提一些额外的要求,或无理取闹。
有礼貌的宝宝人见人爱。父母无不希望把自己的宝宝养育成有人缘、守规矩、有修养的小绅士、小淑女。怎么调教呢?
其实,爸爸妈妈要想使宝宝获得讲礼貌这张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只要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就不难使宝宝逐渐学习到社交的礼仪、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
宝宝礼貌教育之父母守则
◎给宝宝一个“范本”
要求宝宝做到的事情,父母一定提前做到,并给孩子一个好的“模板”。
◎提供“实习”的机会
学习讲礼貌也是个反复实践的过程,父母应多给宝宝创造练习的机会。
◎避免“硬碰硬”
有的宝宝个性比较强或相对内向,不愿意和人打招呼,如果父母强迫孩子,很可能适得其反;不如暂时放弃,并以自己的言行给宝宝做个表率。因为,父母“做的”比“说的”更能使宝宝明白自己该怎么做。
怎样进行语言胎教 进行语言胎教的好处
孕妈妈和家人如果用文明礼貌的语言跟宝宝聊天,有目的的对腹中的宝宝讲话,会给宝宝大脑的新皮质输入最初的语言印,为后天的学习打下基础,受过语言胎教的宝宝,智商明显高于未受过胎教的宝宝,这类宝宝朦胧期短,智力发育快,语言能力强,动作更为协调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