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蒂的功效与作用 去湿退黄
瓜蒂的功效与作用 去湿退黄
瓜蒂葫芦科植物甜瓜的果蒂,味苦性寒,有毒,可以去湿退黄,可用于治疗湿热黄疸,其主大水、身面四肢浮肿、黄疸者、皆脾胃虚,对人体的健康具有一定好处。
湿气重有哪些中药泡水喝
竹茹味甘,用生姜汁炒过后,具有去热除烦,降气止呕功能;而藿香能清热化湿,消暑解表,除风散邪,和胃止呕,二者配伍用,清热化湿,除邪止呕功效显著。
连翘属于清热解毒中药,可以轻清上浮,具有疏风散热、凉血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而金银花是解毒清热的药物,二者搭配泡水喝可起祛风解毒、宣肺透疹、散热利水之功。
茵陈味道苦,归脾胃肝胆经,适量食用可以达到利胆退黄的目的;而金钱草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利湿退黄的作用,两者一起泡水喝,对于去湿具有好处,
新生儿黄疸用什么草药洗澡 金钱草
金钱草具有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的功效,常用语湿热黄疸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宝宝使用它熬水洗澡,也有帮助消褪黄疸的作用。
茵栀黄口服液的药性分析
方中茵陈为君药,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疸的作用。栀子味苦,性寒,为臣药,具有清热利湿,泻火除烦的作用。黄芩苦寒为臣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三药相伍,加强了其清利湿热的作用,方中佐以具有清热解毒素作用的金银花,共同起到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作用。
治疗肝炎的食疗偏方有哪些
1.菟丝茶
工艺:其他 口味:原本味 主料:菟丝子30克 功效:清热凉血,利湿退黄。
2.茵陈茶
工艺:煮 口味:原本味 主料:茵陈蒿30克
功效:1.清热,退黄,利胆。2.适用于乙型肝炎,症见尿黄、目黄、肤黄。拌有身疲体乏、食欲不振等。
3.茵陈姜糖茶
工艺:煮 口味:原本味 主料:茵陈蒿50克
功效:本药茶功能清热除湿,利胆退黄,故可用于辅助治疗急黄疸型肝炎。
4.玉米须炖蚌肉
工艺:原炖 口味:原本味 主料:河蚌500克
功效:1.玉米须性味甘平,有利尿消肿、清肝利胆的功效。药理研究表明,玉米须能减少胆红质的含量,缓冲胆汁中的沉渣,降低其浓度比重,是良好的利胆剂,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炎、此外,玉米须还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5.鸡骨草蜜枣烧猪肉
工艺:煮 口味:原本味 主料:猪肉(瘦)150克
功效:解毒退毒,扶正护肝。
6.茵陈白矾粥
工艺:煮 口味:原本味 主料:粳米30克
功效:1.补脾和胃,解毒燥湿利黄。2.适用于小儿黄疸型肝炎伴腹胀、食欲不振。
7.青蒿茵芦茶
工艺:煮 口味:原本味 主料:青蒿45克,芦根30克,茵陈蒿20克
功效:清热,利胆,退黄。适用于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8.赤小豆鲤鱼汤
工艺:煮 口味:清香味 主料:鲤鱼500克 功效:有渗湿退黄之效。
9.蜂蜜马齿苋汁
工艺:其他 口味:甜味 主料:马齿苋100克
功效:马齿苋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疸的作用,对急性黄疸型肝炎有一定疗效。
南瓜蒂的功效与作用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 南瓜 的 瓜蒂 。秋季采老熟的南瓜,切取瓜蒂,晒干。
【生境分布】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其他地区亦有。
【性状】干燥瓜蒂呈5~6角形的盘状,直径2.5~5.6厘米,上附残存的柱状果柄。外表淡黄色,微有光泽,具稀疏刺状短毛及突起的小圆点。果柄略弯曲,粗约1~2厘米,有隆起的棱脊5~6条,纵向延伸至蒂端。质坚硬,断面黄白色,常有空隙可见。以蒂大、色黄、坚实者为佳。
【功能主治】治痈疡,疔疮,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煨存性研末。外用:研末调敷。
【附方】 ①治疔疮:老南瓜蒂数个。焙研为末,麻油调敷。(《行箧检秘》)
【临床应用】对晚期血吸虫病程度较轻的腹水有一定的疗效。据34例观察,服药后有4例尿量显着增加,腹水逐渐消失,食量增加一倍以上;23例腹国有所缩小,体重减轻,食欲增加,精神改善,但尿量增加不显着,腹水消失迟缓;8例无效。用法:取带柄的南瓜蒂(柄长1寸左右),置于瓦片上焙焦存性,研末吞服;每次0.5克左右,每日3次,连服2~3周。服药期间忌盐,注意休息及补充营养。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上文就是对南瓜蒂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等的详细说明,像南瓜蒂这类药物在疾病上的效果是非常不错,不过要注意的是,使用南瓜蒂的时候,需要适量的进行,不宜使用的太多,否则对身体也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蔊菜的营养价值 利湿退黄
蔊菜有利湿退黄的功效,用于湿热黄疸。取其利湿退黄之功,常与茵陈、虎杖、栀子等药物配伍。此外,还可治急性风湿性关节炎、肝炎、小便不利。
肝胆湿热吃什么中成药 三味茵陈茶
材料:茵陈15克,薏苡仁20克,白菊花5朵。
做法:将茵陈,薏苡仁洗净,入砂锅加水适量,煮沸后小火煮至剩1碗时,加入几朵白菊花烧沸即可,每天1剂。
茵陈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等功效,薏苡仁健脾除湿益气,美白肌肤,可强化茵陈的保健除湿效果,菊花清肝胆热,明目。
三者同用,有保肝,利湿,退黄的作用,对于肝胆湿热的进一步发展有抑制作用。
甜瓜的瓜蒂部位为什么特别苦
甜瓜的瓜蒂部位主要含有——葫芦素B ( cucurbitacin B ),别名:葫芦苦素B、E。葫芦素B味苦,对逆转细胞免疫缺陷,激发细胞免疫功能,阻止肝细胞脂肪变性,抑制肝纤维增生等方面有一定作用。能消退黄疸,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麝浊、锌浊,消除腹水,改善蛋白代谢。临床可用于湿热毒盛所致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及原发性肝癌的辅助治疗。因此中药瓜蒂苦寒有毒,主入胃经,功善催吐热痰、宿食,而治痰迷癫狂。研末蓄鼻,去湿热退黄疸。注意:瓜蒂有毒。若想长期服用抗癌,可用苦瓜替代试试,或葫芦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