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瓜蒂的功效与作用 去湿退黄

瓜蒂的功效与作用 去湿退黄

瓜蒂葫芦科植物甜瓜的果蒂,味苦性寒,有毒,可以去湿退黄,可用于治疗湿热黄疸,其主大水、身面四肢浮肿、黄疸者、皆脾胃虚,对人体的健康具有一定好处。

湿气重有哪些中药泡水喝

竹茹味甘,用生姜汁炒过后,具有去热除烦,降气止呕功能;而藿香能清热化湿,消暑解表,除风散邪,和胃止呕,二者配伍用,清热化湿,除邪止呕功效显著。

连翘属于清热解毒中药,可以轻清上浮,具有疏风散热、凉血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而金银花是解毒清热的药物,二者搭配泡水喝可起祛风解毒、宣肺透疹、散热利水之功。

茵陈味道苦,归脾胃肝胆经,适量食用可以达到利胆退黄的目的;而金钱草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利湿退黄的作用,两者一起泡水喝,对于去湿具有好处,

新生儿黄疸用什么草药洗澡 金钱草

金钱草具有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的功效,常用语湿热黄疸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宝宝使用它熬水洗澡,也有帮助消褪黄疸的作用。

茵栀黄口服液的药性分析

方中茵陈为君药,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疸的作用。栀子味苦,性寒,为臣药,具有清热利湿,泻火除烦的作用。黄芩苦寒为臣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三药相伍,加强了其清利湿热的作用,方中佐以具有清热解毒素作用的金银花,共同起到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作用。

治疗肝炎的食疗偏方有哪些

1.菟丝茶

工艺:其他 口味:原本味 主料:菟丝子30克 功效:清热凉血,利湿退黄。

2.茵陈茶

工艺:煮 口味:原本味 主料:茵陈蒿30克

功效:1.清热,退黄,利胆。2.适用于乙型肝炎,症见尿黄、目黄、肤黄。拌有身疲体乏、食欲不振等。

3.茵陈姜糖茶

工艺:煮 口味:原本味 主料:茵陈蒿50克

功效:本药茶功能清热除湿,利胆退黄,故可用于辅助治疗急黄疸型肝炎。

4.玉米须炖蚌肉

工艺:原炖 口味:原本味 主料:河蚌500克

功效:1.玉米须性味甘平,有利尿消肿、清肝利胆的功效。药理研究表明,玉米须能减少胆红质的含量,缓冲胆汁中的沉渣,降低其浓度比重,是良好的利胆剂,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炎、此外,玉米须还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5.鸡骨草蜜枣烧猪肉

工艺:煮 口味:原本味 主料:猪肉(瘦)150克

功效:解毒退毒,扶正护肝。

6.茵陈白矾粥

工艺:煮 口味:原本味 主料:粳米30克

功效:1.补脾和胃,解毒燥湿利黄。2.适用于小儿黄疸型肝炎伴腹胀、食欲不振。

7.青蒿茵芦茶

工艺:煮 口味:原本味 主料:青蒿45克,芦根30克,茵陈蒿20克

功效:清热,利胆,退黄。适用于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8.赤小豆鲤鱼汤

工艺:煮 口味:清香味 主料:鲤鱼500克 功效:有渗湿退黄之效。

9.蜂蜜马齿苋汁

工艺:其他 口味:甜味 主料:马齿苋100克

功效:马齿苋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疸的作用,对急性黄疸型肝炎有一定疗效。

南瓜蒂的功效与作用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 南瓜 的 瓜蒂 。秋季采老熟的南瓜,切取瓜蒂,晒干。

【生境分布】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其他地区亦有。

【性状】干燥瓜蒂呈5~6角形的盘状,直径2.5~5.6厘米,上附残存的柱状果柄。外表淡黄色,微有光泽,具稀疏刺状短毛及突起的小圆点。果柄略弯曲,粗约1~2厘米,有隆起的棱脊5~6条,纵向延伸至蒂端。质坚硬,断面黄白色,常有空隙可见。以蒂大、色黄、坚实者为佳。

【功能主治】治痈疡,疔疮,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煨存性研末。外用:研末调敷。

【附方】 ①治疔疮:老南瓜蒂数个。焙研为末,麻油调敷。(《行箧检秘》)

【临床应用】对晚期血吸虫病程度较轻的腹水有一定的疗效。据34例观察,服药后有4例尿量显着增加,腹水逐渐消失,食量增加一倍以上;23例腹国有所缩小,体重减轻,食欲增加,精神改善,但尿量增加不显着,腹水消失迟缓;8例无效。用法:取带柄的南瓜蒂(柄长1寸左右),置于瓦片上焙焦存性,研末吞服;每次0.5克左右,每日3次,连服2~3周。服药期间忌盐,注意休息及补充营养。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上文就是对南瓜蒂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等的详细说明,像南瓜蒂这类药物在疾病上的效果是非常不错,不过要注意的是,使用南瓜蒂的时候,需要适量的进行,不宜使用的太多,否则对身体也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蔊菜的营养价值 利湿退黄

蔊菜有利湿退黄的功效,用于湿热黄疸。取其利湿退黄之功,常与茵陈、虎杖、栀子等药物配伍。此外,还可治急性风湿性关节炎、肝炎、小便不利。

肝胆湿热吃什么中成药 三味茵陈茶

材料:茵陈15克,薏苡仁20克,白菊花5朵。

做法:将茵陈,薏苡仁洗净,入砂锅加水适量,煮沸后小火煮至剩1碗时,加入几朵白菊花烧沸即可,每天1剂。

茵陈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等功效,薏苡仁健脾除湿益气,美白肌肤,可强化茵陈的保健除湿效果,菊花清肝胆热,明目。

三者同用,有保肝,利湿,退黄的作用,对于肝胆湿热的进一步发展有抑制作用。

甜瓜的瓜蒂部位为什么特别苦

甜瓜的瓜蒂部位主要含有——葫芦素B ( cucurbitacin B ),别名:葫芦苦素B、E。葫芦素B味苦,对逆转细胞免疫缺陷,激发细胞免疫功能,阻止肝细胞脂肪变性,抑制肝纤维增生等方面有一定作用。能消退黄疸,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麝浊、锌浊,消除腹水,改善蛋白代谢。临床可用于湿热毒盛所致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及原发性肝癌的辅助治疗。因此中药瓜蒂苦寒有毒,主入胃经,功善催吐热痰、宿食,而治痰迷癫狂。研末蓄鼻,去湿热退黄疸。注意:瓜蒂有毒。若想长期服用抗癌,可用苦瓜替代试试,或葫芦素片。

相关推荐

白花鬼针草有什么功效 利湿退

白花鬼针草微苦,性平,归肺、肝、膀胱经,有利湿退黄的作用,对于湿热黄疸有一定的疗效。

葫芦茶的功效作用 利湿退

葫芦茶具有利湿退黄之功效,可治疗肾炎、黄疸、泄泻、痢疾、风湿关节痛等症。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煎水治肾炎水肿,黄疸型肝炎,肠炎腹泻。《闽东本草》:……强筋骨,除风湿。

生大黄的功效作用及禁忌 利湿退

大黄属于苦、寒之品,归胃、大肠经,有利湿退黄的功效,可以配伍其它中药治疗肠道湿热积滞引起的痢疾,肝胆湿热蕴结引起的黄疸、尿赤等病症。

吃香瓜的好处 保护肝脏

瓜蒂含葫芦素B,能明显增加实验性肝糖原蓄积,减轻慢性肝损伤,阻止肝细胞脂肪变性和抑制肝纤维组织增生,改善肝功能。另外,香瓜蒂还有退黄疸的作用

吃螃蟹的好处 祛热滋阴

螃蟹性寒、味咸,归肝、胃经,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滋肝阴、充胃液的功效。可用于湿热黄疸的辅助治疗。不过螃蟹性寒,不宜多吃,尤其脾胃虚寒者应慎食。

总胆红素偏高的食疗 总胆红素偏高的食疗妙方二

原料:1尺长黄鳝2条,粳米500克。 做法:粳米淘洗煮饭,黄鳝不杀,将鳝鱼体外粘质擦净,待饭将熟时,切断鳝鱼尾部约2厘米,立即将鳝鱼放入饭内,盖紧锅盖,焖好后,将鳝鱼与饭拌匀,加油盐调味。 用法:可做主食用。 功效:治疗黄疸,利湿退黄。连食数日可明显退黄,总胆红素偏高也会随之下降。

利湿退黄药有哪些功效

性味多苦寒,属脾、肝、胃、胆经。苦寒能清泄湿热,因此以利湿退黄为主要作用,主要用于湿热黄疸、症见目黄、小便黄、身黄等。部分药物还可以治湿疮痈肿等证。临证可根据阳黄、阴黄的湿热、寒湿偏重不同,选择适当药物配伍治疗。中医药方常用的利湿退黄药有金钱草、茵陈、虎杖、珍珠草、垂盆草、地耳草、水飞蓟、鸡骨草等。

桑葚和玉米须能一起泡水吗

能一起泡。 桑葚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B族维生素、葡萄糖、果糖、纤维素等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还能入药,有补血滋阴、生津止渴的功效,而玉米须味甘,性平,有利水消肿、利湿退黄的作用,两者没有配伍禁忌,可以一起泡水。

瓜蒂功效作用瓜蒂的常见用法

①治疔疮:老南瓜蒂数个。焙研为末,麻油调敷。(《行箧检秘》) ②治烫伤:南瓜蒂晒干烧灰存性,研末,茶抽调搽。(江西《草药手册》) ③治对口疮:南瓜蒂烧灰,调茶油涂患处,连涂至痊愈为止。(《岭南草药志》) ④治骨哽喉:南瓜蒂灰、血余灰、冰糖,各适量。米糊为丸服。(《岭南草药志》) ⑤治一般溃疡:南瓜蒂烧炭研末,香油调匀,涂敷患处。(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③保胎:黄牛鼻一条(煅灰存性),南瓜蒂一两。煎汤服。(《纲目拾遗》神妙汤)

除湿的中成药有哪些 茵陈清热利湿发表

茵陈性微寒,味苦,辛,归脾,胃,肝,胆经,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疸等功效,临床上常用来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症。将茵陈与蒲公英一起制成蒲公英茵陈饮,可以更好的发挥除湿热解毒功效。 除湿药膳方: 材料:嫩茵陈50克,新鲜蒲公英3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蒲公英和茵陈分别洗净后,一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后,渣留汁,加白糖适量调匀后饮服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退黄,尤其对急性黄疸型肝炎发热者有益。 注意:无论是药用还是食用茵陈,都要抓住采收最佳时机,不要到茵陈“当柴烧”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