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脖子硬需防脑膜炎
经常脖子硬需防脑膜炎
“脖子硬”为典型特征 有此症状要警惕脑膜炎
据了解,感染科与神经内科都收治脑膜炎患者,前者主要是治疗感染性脑膜炎,比如化脓性、结核菌、真菌感染等,而后者则主要治疗病毒性脑炎。
“脑膜炎在早期及时治疗,绝大部分可以治愈,但是脑膜炎早期往往容易误诊或漏诊。”专家说,“我们曾经遇到一名患者,高烧一个月,看了好几家医院都没治好,后来就诊时,医生发现患者心肝脾肺的检查都正常,这让很多医生都不得其解。”
“但仔细查看患者体征后,发现其脖子较硬,怀疑患者有脑膜刺激征,后来立即做腰穿刺,结果抽出来的脑脊液里全都是结核菌。原来患者得的就是结核性脑膜炎。经过积极治疗,患者最后转危为安。”对医生来说,这个案例是一个很深刻的教训。
专家指出,“脖子硬”这是脑膜炎患者的一个典型特点,由于脊髓膜受到病变刺激并影响到脊神经根,当牵拉刺激时引起相应肌群反射性痉挛。所以,有经验的医生一般都会用手抬患者的颈部,看其颈部肌的反应。
怎样区分脑膜炎和感冒
第一:脑膜炎病人基本上都伴随“脖子僵硬”。脑膜的炎症多伴随颈部神经根刺激症状,导致脖子僵硬。如果感冒患者本人感觉脖子僵硬,或者患者平卧时家人搬他的脖子感觉到明显的抵抗感,都要尽早到医院检查以排除脑膜炎。
第二:虽然感冒也可以伴有发热和头痛,但是一般来说脑膜炎的发热和头痛症状往往更明显,更剧烈,持续时间更长,而且一般的感冒药物不易缓解。所以感冒后如果常规服用感冒药物无效,而且发热、头痛越来越厉害,就一定要到医院神经内科检查以除外脑膜炎。
第三:脑膜炎早期多伴有反应迟钝淡漠或者突然过度兴奋等精神症状。这是脑膜或者大脑实质收到炎症刺激诱发的症状,而普通感冒顶多也只是一种疲乏感,与上述情况大不一样。
第四:脑膜炎可以伴发癫痫,也就是肢体抽搐。在普通感冒患者中极少出现抽搐。只是个别小儿可以在感冒高烧时发生高热惊厥而抽搐。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只要发生抽搐就一定要到神经内科诊治以除外脑膜炎。
大蒜能防脑炎
大蒜是一种极为普通的食物,却能杀灭多种细菌。根据实验报道:伤寒菌在百分之零点五的大蒜溶液中,五分钟内就会死亡;用混有百分之三的细菌培养基作试验,各种细菌会立即停止繁殖;对脑膜炎球菌的杀灭能力亦很强。因此常吃点大蒜或醋泡的大蒜,能预防脑膜炎。把大蒜捣烂加十倍水滴鼻子,能预防流行性感冒。湖南长沙湘雅医院曾于七十年代治疗二十一例脑膜炎患者,治好了十六例,他们用的不是西药抗生素,而是用的大蒜。
1.大蒜5~10克,去皮捣烂,加凉开水500亳升,泡水取汁,放适量白糖,分2~3次服用,连有5~7天。可以防治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患者会传染给别人吗
1病毒性脑膜炎可发生在世界的任何地方,早在2010年加拿大就发出过病毒性脑膜炎的紧急通告,病毒性脑膜炎会导致发烧、干咳、头痛、全身痛、脖子僵硬还有可能会引起10天左右的全身出诊现象。
2引起病毒性脑膜炎的病毒常见的有:echo病毒4、6和9型,柯萨奇A、B组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淋巴细胞脉络脑膜炎病毒等等,有些肠道病毒也很有可能会引起病毒性脑膜炎。
3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可以通过呼吸道来传染给别人,但是病毒性脑膜炎不会引起其他严重的疾病,而且病毒性脑膜炎也比较容易治愈,治愈之后的患者也不用担心会有并发症或者是后遗症什么的。
病毒性脑膜炎患者会传染给别人吗
病毒性脑膜炎是脑膜炎的一种,还有一种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的危害香惜玉戏剧性来说并没有那么严重,病毒性脑膜炎是病毒引起的一种弥漫性炎症,会引起病毒性脑膜炎的病毒有很多,常见的多位细小核糖核酸病毒。有些病毒引起的脑膜炎是具有一定的传染性的,所以最好注意一下,但是病毒性脑膜炎是很好治疗的,治愈之后也不会有什么并发症或者是后遗症什么的。
1病毒性脑膜炎可发生在世界的任何地方,早在2010年加拿大就发出过病毒性脑膜炎的紧急通告,病毒性脑膜炎会导致发烧、干咳、头痛、全身痛、脖子僵硬还有可能会引起10天左右的全身出诊现象。
2引起病毒性脑膜炎的病毒常见的有:echo病毒4、6和9型,柯萨奇A、B组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淋巴细胞脉络脑膜炎病毒等等,有些肠道病毒也很有可能会引起病毒性脑膜炎。
3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可以通过呼吸道来传染给别人,但是病毒性脑膜炎不会引起其他严重的疾病,而且病毒性脑膜炎也比较容易治愈,治愈之后的患者也不用担心会有并发症或者是后遗症什么的。
注意事项:其实病毒性脑膜炎的很多患者是因为其他炎症没有及时治疗而引起的,所以生活中有病就要及时治疗。要多喝水多吃有营养的食物,多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
脑膜炎疫苗是什么
脑膜炎疫苗其实就是平常生活中所说的卡介苗,常规打的脑膜炎疫苗是针对A群的,对于其他群不具抵抗力。脑膜炎双球菌有A、B、C、D、X、Y、Z、E、H、I、K、L、W等13个菌群,以A、B、C群为多见。所以如果去国外或是当地流行其他菌群的脑膜炎,要及时注射疫苗。
自普及卡介苗接种和有效抗结核药物应用以来,本病的发病率较过去明显降低,预后有很大改进,但若诊断不及时和治疗不当,病死率及后遗症的发生率仍较高,故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是改善本病预后的关键。
我国计划免疫预防脑炎的疫苗有流脑疫苗和乙脑疫苗,A群流脑疫苗六个月以上的孩子打两针,间隔三个月。乙脑疫苗要在孩子满8个月注射。三周岁和六周岁各打一次A+C流脑疫苗。
警惕这两种头痛是重病前兆
1、受伤后持续头疼:八成是脑震荡
电视剧中常见女主出车祸醒来后失忆,不认识自己男朋友的催泪桥段。虽然有艺术夸大成分,但其实也有据可循——女主得了脑震荡,记忆力受损。
脑震荡发生于头部受到外力打击之后,比如撞门、撞树、从高处跌落,出车祸等等。典型症状包括头痛头晕和恶心呕吐,可能还会伴有意识障碍、短时失忆和昏迷。
脑震荡属于轻微的脑损伤,大多都可以治愈。但需要高度警惕并检查是否还有其他由外伤导致的严重脑部损害(比如颅内血肿),并抓紧时间治疗,否则可能有生命危险。
2、头疼+脖子僵硬:脑膜炎典型症状
脑膜炎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包括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两种。细菌性脑膜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在数小时内死亡;病毒性脑膜炎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不至于致死,但也可能会留有后遗症。
幸运的是,脑膜炎的症状比较典型,容易被发现,一项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中的文章指出,95%的脑膜炎患者在发病初期就会出现头痛、脖子僵硬、高烧和精神错乱。一旦发现,要立刻就医急诊。
脑膜炎有什么症状 如何预防脑膜炎
脑膜炎的预防应注意以下几点:
1.早期若发现脑膜炎患者,应及时隔离治疗。
2.脑膜炎流行期间,应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大型集会,外出应戴口罩。
3.应提前注射疫苗。
4.应科学饮食,提高机体免疫力。
流脑疫苗是什么
流脑疫苗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儿童发病率高,多见于冬春季。注射流脑疫苗是预防流脑的有效手段。流脑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多见于冬春季,儿童发病率高。注射流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的有效手段。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流脑双球菌感染脑膜或者脑脊髓膜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高烧、头痛、喷射状呕吐、脖子发硬。也可引起败血症,皮肤出现紫色淤血、瘀斑,脑膜炎会引起脑部损伤而遗留听力下降或耳聋、智力低下等后遗症。病死率在5%—10%。
流脑冬春季节病例高发,一般11—12月份病例开始增多,第二年的2—5月份为发病高峰期。该病是发病率高,危险性大,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
A群流脑疫苗主要用于6月龄—18月龄的儿童;A+C群流脑疫苗用于2周岁以上儿童及成年人,在流行区的2岁以下儿童可进行应急接种。
小儿如何预防脑膜炎
1、早期发现
早期发现的病人应就地隔离治疗。
2、做好宣传
流行期间做好卫生宣传,应尽量避免大型集会及集体活动,不要携带儿童到公共场所,外出应戴口罩。
3、药物预防
国内仍采用磺胺药,密切接触者可用碘胺嘧啶(SD),成人2g/日,分2次与等量碳酸氢钠同服,连服3日;小儿每日为100mg/kg.在流脑流行时,凡具有:①发热伴头痛;②精神萎靡;③急性咽炎;④皮肤、口腔粘膜出血等四项中二项者,可给予足量全程的磺胺药治疗,能有效地降低发病率和防止流行。国外采用利福平或二甲胺四环素进行预防。利福平每日600 mg,连服5日,1~12岁儿童每日剂量为10 mg/kg.
4、菌苗预防
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A和C两群荚膜多糖菌苗。经超速离心提纯的A群多糖菌苗,保护率为94.9%,免疫后平均抗体滴度增加14.1倍。国内尚有用多糖菌苗作“应急”预防者,若1~2月份的流脑发病率大于10/10万,或发病率高于上一年同时期时,即可在人群中进行预防接种。
预防结核性脑膜炎最基本方法是防止小儿受到结核菌感染,对小儿要做好预防接种,出生后即接种卡介苗,每隔3~4年复种,并避免接触结核病人。
当小儿出现反复低热、咳嗽不易治愈时,应到医院拍胸片,如确定为肺结核应彻底治疗,以防向脑部扩散。如果小儿出现长期低热,精神状态发生改变,持续头痛、呕吐应到医院检查脑脊液,如果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要彻底、正规地治疗,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脑膜炎儿童是什么情况?
儿童脑膜炎原因是什么,就要先知道脑膜炎的一般症状有哪些,孩子出现发热、呕吐、不吃饭、啼哭增加、睡不好觉、肌肉僵硬等,还有一些孩子出现皮疹,皮疹的颜色是粉红色的,这个时候家长就要注意孩子的身体健康问题。
细菌性脑膜炎是因1种细菌传染造成。并且这些细菌在健康人体内或者体表并不会有感染现象,主要是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传播。一医学表明人们最易在患感冒时被病菌传染,这是因为鼻子发炎使细菌进入颅内变得极为容易。
结核性脑膜炎主要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非化脓性炎症。结核性脑膜炎的死亡率是逐渐增高的,尤其是在儿童中,所以建议家长定期带孩子到医院检查,预防脑膜炎的发生。
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有很多种类型,致病菌类型随患者之年龄而异。在儿童中主要是以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所导致的。这种病菌存在于病人和带菌者的鼻咽部,主要经过呼吸道传染,如果抵抗力低的人群就非常容易感染。
流感杆菌导致的脑膜炎主要发作于两三岁的孩子,这个时期的孩子抵抗力还没有发育完全,轻微的细菌就可能入倾身体,导致脑膜炎。
儿童时期正是智力发育的时期,严重的脑膜炎很有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的崩坏。这并不是在危言耸听,而是有大量的临床例子总结出来的。家长们要注意让儿童保持衣物的干净,并且多吃一些增强抵抗力的食物,最好能每天都进行一定的体育锻炼,这样可以有效的预防脑膜炎。
新生儿脑膜炎,这个病因比较常见,就是孩子感染来自产道,孩子由于体内缺乏能中和病菌的IgM,直接入侵大肠让病菌繁殖。
细菌性脑膜炎,这是指一部分人的鼻子里面或者体内就带有这些病菌,这些病菌不侵害人体,它就是通过咳嗽或者是打喷嚏来传播,尤其是孩子感冒的时候,比较容易被病菌传染。
结核性脑膜炎,这个是指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非化脓性炎症,这个结核性脑膜炎发病率比较高。
病毒性脑膜炎,它是和腹泻有关的病毒有直接关系。
流感杆菌脑膜炎,这个一般在3岁以下的孩子,这个是由孩子的中耳炎导致脑膜炎的。
通过上面说的,我想很多人对引发脑膜炎的原因,了解了一些,所以平时在生活当中,不要总忙的工作,多观察孩子,脑膜炎出现轻微的症状,治疗起来还是很简单。多对这个方面多了解一些,用一些对的方法来照顾孩子,孩子的病情会很快康复。希望患有脑膜炎的儿童身体早日康复,天天开心。
婴儿脑膜炎怎么治疗
婴儿脑膜炎对于身体的危害是比较大的,会严重影响到智力和大脑的发育,在后期的记忆能力会大大下降,可能还会留下肢体瘫痪一系列的后遗症。患者需要尽快进行治疗,原则上是要使用抗生素进行静脉注射,也要做血脑屏障,综合治疗可以有效的快速治愈。婴儿在发烧时可以用热毛巾热敷,在患病期间要保证足量的营养物质补充,呼吸的空气也一定要新鲜。
脑膜炎会复发吗,怎么预防? 脑膜炎是不会复发的,因为出现脑膜炎的成因一般都是因为病毒影响感染所导致的,如果已经完全使用了抗生素等去除了病毒的影响的话,是不会再次复发的。并且还可以通过免疫接种的方法来防止脑膜炎的产生的。其次是要注意好平时注意好个人卫生,不要接触到大量的细菌以及病毒,注意好对于衣物、被套等的清理情况,但是脑膜炎有传染性,要进行隔离。
如何预防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
1.早期发现和隔离患者 做好本病的预测和预报工作,以防止疫情传播和扩大。对患者应进行呼吸道隔离。在某一局部地区有暴发流行时,可对该区及其周围地区人群作紧急菌苗预防注射。
2.流脑菌苗免疫注射 A群多糖菌苗接种后保护率达90%左右,副作用极小,注射后2星期左右大多数受种者的体内即可测出杀菌抗体,且持续2年以上。剂量为30μg。最佳免疫方案是在预测流行到来之前,对易感人群进行一次普种,要求覆盖率达85%~90%以上,以后对6个月~2岁的婴幼儿每年基础免疫1针,共2针,间隔1年,可以降低低年龄组的发病率,提高人群的免疫反应性,起到延长流行间歇期的作用。国外已研制成C群单价、A C群和A C Y W135群(CPS)的多糖菌苗。A群与C群菌苗对4岁以上儿童具有90%左右的免疫效果,免疫保护作用的时间约3年。但是它对幼儿免疫效果较差,保护时间较短。可能由于该菌苗在该年龄组只能引起特异。IgM抗体反应而不能引起特异IgG抗体反应。至今国内外尚未获得满意的B群Nm疫苗,以外膜蛋白 (0MP)为基础的B群Nm疫苗在古巴、智利、挪威和巴西等国进行了现场观察。所试的B群OMP疫苗对5~21岁人群有70%左右的免疫保护效果,对 1~4岁儿童无明显的保护效果,对2岁以下的儿童无预防作用。我国也筛选获得了一种B群Nm外膜蛋白复合物(OMPC)。现在已经将它与国产的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偶联到一起,构建了一种ACPS-BOMPC的偶联物,初步试验证明了此偶联物既增强了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的免疫原性,还具有B群 NmOMPC的免疫原性,而且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比较好。
3.药物预防 由于至今国内外尚未获得满意的B群Nm菌苗,A群菌苗对其又无预防作用,当监测发现由B群Nm引起的病例增多时,可以对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药物预防。由于首发病例发病后4天内密切接触者即可发病,故必须及早进行药物预防。可应用利福平或米诺环素。利福平成人剂量为600mg,儿童为10mg/kg体重,2次/d,共服2天。米诺环素亦有效,但有眩晕等副作用。对磺胺药敏感的地区,仍可用磺胺嘧啶预防,成人4~6g/d,儿童100~200mg /(kg·d),分2次口服,共服3天。在流行期间,不论是否接受药物预防,均应对密切接触者作医学观察,早期发现病例,积极治疗。
结核性脑膜炎的具体危害 有生命危险吗
很多人都并不知道脑膜炎,也不知道该如何预防脑膜炎,其实脑膜炎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属于一种细菌性疾病,这种病通常是由于细菌进入血液循环,然后进入大脑。其中,又以结核性脑膜炎的症状最为明显。那么结核性脑膜炎的危害有哪些呢?
脑膜炎的具体危害
结核性脑膜炎是小儿结核病中一种最严重的疾病,是全身性结核的一部分,是结核杆菌经血液循环进入脑组织所引起。
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表现为患儿精神状态改变,如原来比较安静的小儿变得烦躁好哭,或者本来活泼的小儿变得精神呆滞,不喜欢游戏。还可有低热、食欲减退、呕吐、睡眠不安、消瘦表现,年长儿可自诉头痛。如果病情严重,小儿头痛呈持续性并加重,呕吐加重并可变为喷射性,逐渐出现喜睡,还可出现抽搐,抽搐停止后小儿神志清醒。病情进一步加重则出现昏迷,频繁抽搐,四肢肌肉松弛、瘫痪。还可出现呼吸不规则,部分病人死亡。
结核性脑膜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规则,可出现脑积水、脑出血、肢体瘫痪、癫痫、失明、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
当小孩得了脑膜炎之后,会严重危害孩子的大脑发育,所以,家长朋友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接受检查治疗,千万不能因为其他事而耽误了给孩子医治疾病的时间,否则,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甚至会拖累孩子一辈子。
脑膜炎怎么预防
1、因为脑膜炎一般在春季会比较流行,所以在脑膜炎的流行期间,要做好对脑膜炎的卫生宣传工作,同时尽量避免外出去一些人比较集中的地方,在不得已外出的时候要戴好口罩。
2、当出现一些呼吸道感染的疾病的时候,患者不可以拖延治疗的时机,尤其是一些急性咽炎的患者,如果出现了发热的症状一定要尽早到医院进行治疗,要避免增加患脑膜炎的风险。
3、脑膜炎目前还可以通过注射菌苗来预防,一般注射疫苗之后是可以避免患上脑膜炎,但还是存在一定的几率。所以注射之后也不能掉以轻心,还是应该平时多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
注意事项:
1、脑膜炎可以采用药物预防,尤其是身边有脑膜炎患者时,可以用碘胺嘧啶预防脑膜炎。2、增强人体的抵抗力,避免上呼吸道的感染,对预防脑膜炎也是相当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