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吃什么药退烧
宝宝吃什么药退烧
如果发现宝宝发热,应该及时测量体温,如果体温在38.5℃以下,宝宝的精神状态也还不错的话,不建议使用药物进行降温治疗,应该注意给孩子补充水分,可以适当进行物理降温。当然,如果宝宝体温大于等于38.5℃,或者是出现明显不适的时候,或以往有热性惊厥的儿童,体温>38.0℃时,建议及时采用退热药物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大人服用的退热药并不适合小儿服用,家长不要将平时自己备用的退热药给孩子服用,小儿服用药物有很多注意事项,具体每个小孩的用药及剂量应该及时咨询医生。多数孩子应用口服退热药物即可退热,服药后要鼓励孩子少量多次饮水,监测体温变化。一般退热药物疗效持续几个小时,药效过后可以再次发热。如果体温再次升高到38.5℃,可以再次用退热药,但是距离上次服用药物的时间,不足4小时时,不要再次口服药物,这时候要采取积极的物理降温办法,用来辅助退热。
7个月宝宝发烧38度怎么办
1、物理降温。宝宝发烧没有超过38.5℃,没有伴随其它症状,精神较好的情况下,可考虑先使用物理降温后再持续观察;一般物理降温有温水洗浴、温毛巾擦拭、退热贴等。
2、服用退烧药。宝宝发热,腋温38.5℃,物理降温不退时应给予退烧药。宝宝常用的退烧药一般是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以前用的阿司匹林现在是不推荐给儿童使用的。
3、及时就医,对症治疗。如果宝宝长时间发烧或者精神状态不好,或伴有呕吐、腹泻、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要注意及时就医,以免贻误病情。
4、保持环境安静、舒适、湿润,室内定时通风,成人不要吸烟。
5、病儿的衣服不宜穿得过多,被子不要盖得太厚,更不要“捂汗”,以免影响散热,使体温升得更高。
6、要鼓励孩子多喝水。发热后宝宝食欲减退,可准备一些可口和易于消化的饭菜,选择宝宝体温不高,或吃药退烧的时机进食,但不要吃得太饱。
宝宝吃了退烧药不退烧怎么办
大量补水
如果宝宝饮水量不足,导致血容量不足,体内缺水,可出现小孩发烧不退现象。所以,宝宝吃退烧药后,一定要大量补水,因为退烧药也是通过发汗的机理来降温的,多喝水多排尿,才能见效快。
物理降温
宝宝吃退烧药后不退烧,不要过于急躁,因为根据宝宝体质,药物反应时间有差异,快的半小时见效,慢的可能需要2个小时,家长此时可以结合物理降温,帮助宝宝退热。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温开水或者低度白酒浸泡的毛巾擦四肢弯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这有利于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退烧。
加服一次药物
如果宝宝吃退烧药后,超过4小时都不退烧,可以再吃一次或是更换其他的退烧药物,以加强药效,达到退烧效果。
但是,吃退烧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宜过频过量,以免出现副作用。两次药物需间隔4小时以上,宝宝如果吃两三次药还不退烧,建议就诊,不要一直服用,以免延误病情。
及时就医
如果加服一次药物后,宝宝还是不退烧,考虑是有病原菌感染,如病毒,需要去医院行血常规化验,明确诊断后再对症治疗,如果是感染严重的,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输液治疗的,如输液抗病毒,消炎。
注意事项
家长要明白,使用退烧药只是缓解发烧这一症状,不能治疗引起发烧的感染本身,不是说退烧就是疾病好转。如果是细菌等病原体引起的感染,还应综合治疗。
冬季宝宝感冒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孩子的心情都是写在了脸上的,孩子没有疾病的时候总是快乐的,一旦孩子身体有所不适时,就会不爱动,脸红,身体发热,所以这时的父母要特别的注意了,孩子有可能是感冒了。
开始发烧、脸色苍白、全身颤抖时要做好保暖工作,脸上发红并且身体发热时,至少盖一点被子。
若腹泻和呕吐情形十分严重,体内会失去水分而引起脱水症。所以平时应多补充水分,让宝宝喝糖盐水、麦茶、果汁、宝宝用的运动饮料等。
有暖气时不要忘记换空气,冬季只开一扇窗,两扇同时开放对宝宝来说太冷。
空气过于干燥,咳嗽和鼻塞也会变得严重。使用加湿器或在房间中挂洗涤物和湿毛巾,会保持一定的温度。
经常靠退烧药退烧不太好,但是宝宝烧得太高常会引起高热惊厥,所以仍应请医生开退烧药,在宝宝发高烧前服用。
感冒的时候,要多给孩子喝白开水,如果孩子发烧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尽量不要给孩子吃药,或是打针,因为吃药打针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弊大于利的。所以父母在给孩子吃药的时候也要慎重。
婴儿出牙发烧的影响有哪些
长牙时局部发炎
宝宝长牙期间发烧,其中一种说法是,宝宝长牙时的局部发炎升高了全身的体温,最终导致宝宝发烧。这种说法是被普遍认可的。 这种情况下,家长不要特意退烧,尤其是吃药退烧不能做,应该多给宝宝喝点白开水。
发烧提高身体代谢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宝宝长牙期间,因为其他原因的发烧提高了身体的代谢,而因此加速了长牙的速度。所以说宝宝长牙发烧。
8个月宝宝发烧吃什么好
8个月宝宝发烧的话,应该多吃谷物和新鲜水果蔬菜等高蛋白与维生素食物,吃清淡一些的东西。保持每天都吃一定量的水果。同时,爸爸妈妈可以根据宝宝的情况判断一下是否给宝宝吃药。
1、宝宝如果耳温超过 38.5℃,可以肛门栓剂退烧。如果孩子已经在拉肚子,则尽量避免使用栓剂以免刺激肠道。
2、宝宝耳温如果超过38.5℃的话,可以考虑给宝宝服用退烧药水。服用后,应先观察40分钟,若烧未退且体温仍高,才考虑使用肛门栓剂退烧。
3、如果宝宝发生以下情况,则要立即就医:①持续性呕吐。②小儿抽搐。③小孩原本的动力仍是正常,但突然活动力变得极差。④四小时内即烧到39℃以上或是 3天以上持续高烧不退。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爸爸妈妈给宝宝吃了药以后觉得药性不够又给宝宝添多了其他药。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药物需要时间反应,与此同时,宝宝的身体正在发育,不应该随便让宝宝吃药,避免出现新的问题。
小孩晚上发烧应该怎么办呢?
因为宝宝发烧时身体很不舒服,所以尽量少让宝宝活动,家长可以多抱抱孩子,让他有安全感,这样宝宝能很快进入梦乡,只有休息好才有利于减轻发烧症状。
步骤阅读
如果宝宝体温超过38度5,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全身持续火烫),这时就要给宝宝吃退烧药或滴退烧滴剂了。退烧类的药主要是杀灭有害细胞,但也会伤到良性细胞,带来副作用。因此只有发烧到38度5以上才给宝宝喝,等宝宝退下烧后就不要喝了。如果过了一两个小时宝宝又烧起来,超过38度5,可以再喝些退烧滴剂(两次服药之间最好超过一个小时)。像目前儿童医院普遍使用的美琳退烧滴剂,虽然效果明显,也只是暂时缓解发烧症状,要根治还是要吃消炎药(或再配上清热解毒、大青叶抗病毒等药)+退烧药。
当宝宝发烧时间较长,或迟迟不退烧,体温在38度左右徘徊,只要不持续高烧就不要急着去医院打吊瓶。因为这时宝宝体内抗体正在和疾病作斗争,不可能一下就完全退烧,最少也要一天的时间,应该继续给宝宝喝消炎退烧药,再多喝水就会慢慢好起来。但是目前很多医院接待发烧的宝宝都是直接打吊瓶,虽然退烧很快,但完全打乱了宝宝自身的防御系统,使得宝宝只能依赖抗生素等之类的药物,结果导致抵抗力越来越差。因此如果宝宝发烧了,首选的是用药物治疗,如果吃药3天以上还是发烧,或宝宝有咳嗽等并发症状再打吊瓶。
宝宝吃退烧药的危害 宝宝发烧多少度吃退烧药
38.5℃才吃。
医生建议:患儿体温不超过38.5°C,不宜服用退烧药物,而应选择物理降温方法,如冰敷、退热贴等。如果在没有明确诊断前,盲目退烧可能掩盖病情,干扰对病情的诊断。只有发烧38.5°C以上才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烧药。
宝宝退烧药多少度吃 宝宝吃退烧药有什么作用
宝宝高烧时,使用退烧药的作用主要有两点:其一是缓解发烧给宝宝带来的不适,以便宝宝能正常饮食和睡觉,为对抗疾病补充足够的能量和保持体力;其二是预防宝宝可能因为高烧引起的高热惊厥。
小孩发烧老是哭该怎么办呢
家里有宝宝发烧除了带孩子到正规的儿童医院进行治疗之外,事实上对于宝妈们而言掌握一些必要的退烧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
1、帮助宝宝脱掉过多的衣服。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认为宝宝发热就是感冒了,应该多穿衣服,事实上刚好相反。发烧的宝宝特别散热,而如果你的衣服穿得过多的话则会影响其体温的散热。因此建议少让宝宝穿点衣服。
2、一定要补充充足的水份。无论宝宝有没有发烧都应该特别注意给宝宝补充充足的水份。可以适当在孩子喝的水中加些盐,这样做可帮助孩子补充电解质。
3、使用退烧药。值得一提的是退烧药虽可帮助宝宝快速退烧,但是一般孩子如果没有发烧超过35度的话都建议不要给宝宝使用退烧药。同时如果在给宝宝使用退烧药退烧最好注意用量,切记不可有服用越多,效果越好等思想。
4、掌握各种物理退烧的方法。当宝宝的体温没有达到使用退烧药的情况下就不需要给宝宝吃药了,此时你可以选择一些物理退烧的方法。比如主用温水毛巾在宝宝身上下搓,这样做有利于扩张皮肤的血管,对于散热也有一定的帮助。用湿毛巾敷宝宝的额头,用酒精擦身等等都是相对不错的退烧方法的。
宝宝退烧药怎么吃
1、注意用药计量:
1岁之前的婴儿,最好用滴剂,因为滴剂药物浓度小、刺激性小。在滴剂的用量上则要按体重选择。一般6~11个月的婴儿,对应体重为5.5~8公斤,用1滴管的退烧药。12~23个月的婴儿,体重在8.1~12公斤左右,吃1.5滴管。
2岁以上孩子,最好服用口服液的退烧药。再大一点的孩子可用片剂,这种像饼干一样的水果味咀嚼片,孩子不会拒绝服用。此外,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退烧药,对患儿刺激性和副反应较大,吲哚美辛(消炎痛)类药,对胃部刺激较大,不建议使用。
2、注意用药时间
用药过程中,家长要注意给孩子服用一类退烧药的时间别太长,发烧超过两天最好换用另一类药。服用泰诺林和百服宁,一天不能超过4次,每次间隔最少4小时。
3、退烧药不要混合吃
不同的药对应不同的发热原因,妈妈们别偷懒,想着每样都吃一点,可以更好的退烧,这种做法是完全错误滴!
是否给孩子吃退烧药,需要权衡一番利弊。药物当然可以改善孩子的病情,让宝宝舒服点儿;但也很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2个月以内的婴儿禁止使用任何退热药品。在一般情况下,药物退热治疗应该只用于高烧的孩子。服用的方法和剂量一定要按医生的要求去做。
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常有很多家长给孩子混合使用不同种类的退烧药物,有些性急的父母,用了口服药半小时没退烧,又加栓剂,然而各种药物的持久性不同,混用可能使药效重叠。结果烧退得太猛太急,使得体温速降至36摄氏度以下。又产生新的问题。家长可以选定一种退烧药,熟悉它的使用剂量和间隔时间,使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