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诊断鉴别
食物中毒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可以确诊。
鉴别诊断
1、霍乱及副堆乱:为无痛性泻吐,先泻后吐为多,且不发热,大便呈米泔水样,因潜伏期可长达6天,故罕见短期内大批患者,大便涂片荧光抗体染色镜检及培养找到霍乱弧菌或受尔托弧菌,可确定诊断。
2、急性菌痢:偶见食物中毒型暴发,一般呕吐较少,常有发热,里急后重,粪便多混有脓血,下腹部及左下腹明显压痛,大便镜检有红细胞,脓细胞及巨噬细胞,大便培养约半数有痢疾杆菌生长。
3、病毒性胃肠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以急性小肠炎为特征,潜伏期24~72h,主要表现有发热,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及腹泻,排水样便可稀便,吐泻严重者可发生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一氧化碳中毒诊断鉴别
一氧化碳中毒诊断鉴别
诊断:
急性中毒可根据下列条件诊断:接触史 (尤其两人以上出现类似的症状体征),临床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为主并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患,必要时可进行血液HbCO2 测定。不能据此判断预后或制定方案。临床症状与HbCO2 水平之间也缺乏相关性。动脉血气检查无特别的临床意义。
鉴别诊断:
急性CO中毒须与精神病,上呼吸道感染,酗酒,脑血管意外,心脏病,食物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昏迷等疾病鉴别。
酒精中毒的诊断依据
当人一次性大量饮酒或者长期大量饮酒后会发生酒精中毒症,严重者会造成患者的器官衰竭、陷于昏迷等症,因而要加强酒精中毒的诊断与鉴别,避免恶劣事件的发生。由于酒精中毒会造成肝病、心肌病、贫血、周围神经病等并发症,也应与其他原因的有关疾病相鉴别。
酒精中毒的危害:由于酒精中的乙醇氧化(Ethanol oxidation)的代谢产物乙醛对人的机体有直接毒性,可以破坏大脑和重要脏器的结构。此外,酒精还能影响内环境的平衡稳定,导致营养失调、高尿酸血症、低血糖、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
酒精中毒的诊断依据:
酒精中毒诊断比较容易,凡有过一次大量饮酒或长期酗酒史,并出现上述临床表现的均可诊断,也可根据DSM-III-R的酒精中毒的四条诊断标准诊断。但对于已出现昏迷者需要认真鉴别,以排除由心、肺、肝、肾源性疾病或其他中毒、代谢疾病所导致。呼出气和呕吐物中酒精气味有助于诊断。
酒精中毒的诊断辅助检查:
急性重度酒精中毒者血液中酒精含量多在65.1mmol/L(3000mg/L)以上,此外形态学检查、EEG、EMG、B型超声有助于慢性酒精中毒的相关损害的鉴别诊断。
食物中毒的诊断鉴别
根据集体伙食单位短期内爆发大批急性胃肠炎患者,结合季节 及饮食情况(厨房卫生情况、食物质量、保管及烹调方法的缺点)即可作出临床诊断。
有条件时,应取患者吐泻物及可疑的残存食物进行细菌培养,重症患者血培养,留取早期及病后二周的双份血清与培养分离所得可疑细菌进行血清凝集试验,双份血清凝集效价递增者有诊断价值。近年来采用琼脂扩散沉淀试验检测污染食物中毒的肠毒素,效果良好。
胃肠型食物中毒多发于夏秋季,易造成暴发流行,其潜伏期短,发病只限于进食同一种受污染食物者,停止进食受污染的食物,疫情便可控制,亦有散发病例,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并可重复感染。神经型食物中毒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同进食者可集体发病,偶可由伤口感染而引起,外毒素有高度的致病力,病后不产生免疫力。
一氧化碳中毒诊断鉴别
诊断:
急性中毒可根据下列条件诊断:接触史 (尤其两人以上出现类似的症状体征),临床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为主并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患,必要时可进行血液HbCO2 测定。不能据此判断预后或制定方案。临床症状与HbCO2 水平之间也缺乏相关性。动脉血气检查无特别的临床意义。
鉴别诊断:
急性CO中毒须与精神病,上呼吸道感染,酗酒,脑血管意外,心脏病,食物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昏迷等疾病鉴别。
妊娠中毒鉴别诊断
妊娠中毒症并发的肝脏损害与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在临床症状上极易混淆。妊娠中毒症所致肝损害的特点是:
(1)有妊娠毒血症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等体征为基础。
(2)肝实质损害主要表现在白蛋白明显降低、血氨升高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絮状试验的变化不大,与临床病情轻重不成正比。
(3)甲肝、乙肝、戊肝抗体免疫球蛋白M等肝炎病毒的标记常为阴性。
(4)眼底检查可见小动脉痉挛。
(5)肝脏活检可见门静脉周围有局灶性出血及坏死,甚至有大片梗塞,肝包膜下出血、水肿,有广泛纤维蛋白沉着及血栓形成。
尿路感染诊断时会与什么疾病混淆
在临床上,不典型的尿路感染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对于这类患者进行尿路感染诊断是重要的。本病主要应与尿道综合征、肾结核、肾小球疾病、前列腺炎、尿路结石、发热性疾病、腹部器官炎症等进行尿路感染诊断鉴别。
尿路感染诊断鉴别一、尿道综合征:
在有尿道症状的妇女中,约70%的患者有脓尿和细菌尿,为真性尿路感染,而另外30%的患者,不是真正的尿路感染,而属于尿道综合征。所以这在尿路感染诊断上需要鉴别的。这类病例在临床上常常容易被误诊为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诊断鉴别二、发热性疾病:
有部分急性尿路感染的病人以发热为主症,尿路刺激症状不明显,尿路感染诊断症状易与发热性疾病,如流感、上呼吸道感染、疟疾、败血症等混淆。尿路感染诊断鉴别要及时查尿沉渣,甚至作尿细菌学检查,则鉴别诊断不难。
尿路感染诊断鉴别三、腹部器官炎症:
有些尿路感染病例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血白细胞数增高,尿路感染诊断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阑尾炎、附件炎等,若能及时查尿,易于鉴别。
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诊治
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是葡萄球菌肠毒素所引起的疾病,其特征为潜伏期短,病例暴发集中,来势凶猛,呕吐剧烈,伴失水及虚脱,但恢复迅速,预后良好。发病以夏秋两季为多,各年龄组均可患病,痊愈后不产生明显的免疫力,本病无传染性。
病原菌仅限于产肠毒素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A~E等五种血清型,以A型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为多见,毒素耐高温。病原菌常存在于人体的皮肤、鼻腔、鼻咽部、指甲下及各种皮肤化脓性感染灶中。患乳腺炎的病牛、病羊也携带此菌。本病传播媒介为被本菌污染的食品,主要为淀粉类(如剩饭、米面、粥等)、牛乳及乳制品,以及鱼、肉、蛋类等。被污染的食物在室温20℃~22℃放置5小时以上时,病菌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
本病起病急骤,病例暴发非常集中,一般于进食2~5小时发病,很少超过6小时,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急性胃肠炎症状,恶心、呕吐最为突出而且普遍,腹痛、腹泻次之。呕吐物可呈胆汁性,或含血及粘液。腹痛主要位于中上腹,剧烈吐泻每导致虚脱、肌肉痉挛及严重失水等。体温大多正常或略高。部分病例尚有发热、头晕、出汗、四肢麻木等症状,个别病例可出现酸中毒与休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一般在数小时至1~2日内迅速恢复。
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进食可疑食物、集体发病、症状严重而短促等而作出初步诊断;食物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每克食物含菌可达数亿),诊断即可成立。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正常人粪便中也可分离出此菌,因此,单从病人粪便与食物中分离出此菌不一定有诊断意义;另一方面,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有相当的耐高温性,即使食物于食前100℃水中煮30分钟仍未被破坏,细菌虽已死亡,仍有可能中毒,此时标本培养虽为阴性,而未能排除金黄色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的可能性。因此,本病的诊断必须慎重。
本病的治疗以保暖、输液、应用ORS及饮食调节为主,一般不须用抗菌药物治疗。对本病的预防,以加强饮食管理为主;隔离患乳腺炎的病牛、病羊;有皮肤化脓灶的炊事员或从事饮食业者应暂时调离。
食物中毒诊断鉴别
食物中毒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可以确诊。
鉴别诊断
1、霍乱及副堆乱:为无痛性泻吐,先泻后吐为多,且不发热,大便呈米泔水样,因潜伏期可长达6天,故罕见短期内大批患者,大便涂片荧光抗体染色镜检及培养找到霍乱弧菌或受尔托弧菌,可确定诊断。
2、急性菌痢:偶见食物中毒型暴发,一般呕吐较少,常有发热,里急后重,粪便多混有脓血,下腹部及左下腹明显压痛,大便镜检有红细胞,脓细胞及巨噬细胞,大便培养约半数有痢疾杆菌生长。
3、病毒性胃肠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以急性小肠炎为特征,潜伏期24~72h,主要表现有发热,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及腹泻,排水样便可稀便,吐泻严重者可发生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