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推拿治疗积食 运内八卦300次

小儿推拿治疗积食 运内八卦300次

运内八卦的作用与揉板门的作用相似,也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导滞的作用。

操作方法:用拇指或食指、中指指尖在宝宝的掌心外围区域做顺时针方向运动,力度要非常轻柔,划过掌面有一种痒痒的感觉最好。

小儿推拿治疗积食 注意事项

俗话说“欲得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这里的“三分饥”其原则就是使宝宝吃的七分饱,留三分余地,这样不宜损伤肠胃、造成积食。吃饭是一件自由的事,宝宝不想吃饭的时候,妈妈不要强迫,不要让孩子产生吃饭的焦虑。注意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点零食,

加强宝宝的运动,再配上按摩手法,相信宝宝的肠胃功能会越来越好。

宝宝咳嗽是什么原因 宝宝咳嗽痰多怎么办

一、增加室内空气湿度。可以用加湿器,勤拖地,将湿衣服湿毛巾放在室内或暖气片上等。

二、可以给宝宝做一些简单的雾化,比如用湿毛巾捂一捂宝宝的口鼻周围。

三、给宝宝拍拍背,促使肺部、支气管内的痰液松动,便于咳出。用空心掌(五指并拢稍弯曲,使手掌呈空心状)自下而上、从外侧到内侧拍背,每侧3-5分钟,一天2-3次。

四、给孩子均衡营养,不要给孩子吃咸辣太油腻的食物。

五、给宝宝推拿治疗

1、清肺经300次、运内八卦300次;

2、推揉膻中200次、揉乳根200次;

3、揉肺俞300次、分推肩胛骨100次。

推拿治疗咳嗽的按摩手法

1、小儿推拿治疗咳嗽的按摩手法

1.1、运内八卦300次

位置:手掌面,以掌心(劳宫穴)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画一圆,八卦穴即在此圆上。

主治:咳嗽、痰喘、胸闷、呃逆、呕吐、泄泻、食欲不振等症。

1.2、按揉掌小横纹1分钟

位置:掌小横纹在小指指根下,掌面尺侧纹头。

操作:用拇指指端按揉掌小横纹。 功用:清热散结、宣肺化痰、镇静安神。

主治:口舌生疮、唇肿、腹胀、喘咳、肺炎、百日咳、流涎等。

1.3、按揉中脘1分钟

位置: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当脐中上4寸)。即:从心口窝到肚脐眼四寸的地方(也就是心口窝到肚脐眼中央)。

主治:中脘穴,健脾和胃、补中安神。

1.4、分推腹阴阳300次

位置:腹部。

手法:以双手拇指沿肋弓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

主治:腹痛,腹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

2、小儿推拿治疗咳嗽效果好吗

中医的咳嗽是指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冲击气道,发出咳声或伴咯痰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

如果不是危急重症,家长们完全可以放心让感冒、咳嗽的孩子多试试小儿推拿的疗效。小儿推拿是通过穴位点按推拿等方式来调节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以达到来改善儿童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一种保健、治疗方法。

因为有一些穴位如七节骨、天柱骨、胁肋等,只有12岁以下的孩子才有感应,所以推拿在小儿感冒、咳嗽的康复治疗中,效果比较显着。

小儿推拿手法 小儿推拿之运法

小儿推拿之运法多适用于小儿身上面型穴位,如运八卦、运土入水等。在操作的过程主要是使用拇指或者食指、中指并拢的指腹螺纹面,由此往彼在穴位上做弧形或者环形的推动,一般在运的过程中保存需要保持一个均均匀的力度,每分钟保持频率约15--200次左右。

小儿推拿治腹泻管用吗

一、小儿推拿治疗腹泻管用吗

腹泻是宝宝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本病四季均可发生,尤其是季节变化时为多。腹泻会影响宝宝的身体发育,使宝宝营养不良,影响宝宝的健康成长。本文给您介绍小儿推拿法,帮您巧治宝宝腹泻。

宝宝的腹泻多因感受外邪、内伤乳食与脾胃虚弱有关,最多见的当然是伤食。喂养不当,饥饱无度,突然改变食物的性质,进食油腻、生冷、不洁食物均可引起宝宝的腹泻。

宝宝一旦腹泻,妈妈们不要惊慌,也不要急着往医院送,只要宝宝不发烧,神志清,精神状态良好,大便没有脓血,完全可以通过推拿治疗。

推拿穴位及治疗方法如下(推拿时可以用麻油、葱姜水、滑石粉作为介质,宝宝会感觉舒服一些):

1、补脾经

推拿方法:旋推宝宝的大拇指末节罗纹面就叫“补脾经”,100-300次。

2、清大肠

推拿方法:食指桡侧缘(靠近大拇指的一侧)自食指尖到虎口成一直线即是大肠穴。从虎口向食指尖方向直推100-300次。

3、揉板门

推拿方法:手掌大鱼际平面即是板门。用指端揉100-300次。

4、运内八卦

推拿方法: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作圆周,此圆周即内八卦。沿此圆周顺时针掐摩称“运内八卦”,作100-300次。

婴儿腹痛怎么按摩 伤食型腹痛

主要症状:脘腹胀痛,按之痛甚,嗳腐吞酸,矢气恶臭,或恶性呕吐,腹痛欲泻,泻后痛减,舌苔厚腻,脉滑,指纹紫滞。

治疗原则: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推拿处方:揉中脘,分腹阴阳,拿肚角,揉板门,清大肠,运内八卦。

推拿方法:

揉中脘:用拇指或中指揉脐上4寸的中脘穴100-300次。

分腹阴阳: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肚脐,用两拇指向两旁分推100-200次。

拿肚角: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拿脐下2寸,旁开2寸的大筋3-5次。

揉板门:用拇指在大鱼际平面揉100-300次。

清大肠:用拇指推食指桡侧缘100-500次,从虎口到指尖直推。

运内八卦:用拇指沿顺时针方向运手掌内八卦100-300次。

功效:揉中脘,分腹阴阳,揉板门健脾和胃,消食导致,理气止痛;清大肠疏调肠腑积滞;运内八卦宽胸理气,调和气血,拿肚角止痛。

小孩调理脾胃推拿图解 小孩调理脾胃推拿方法

1.患儿取坐位,推拿者固定其左手,补脾经500次,运内八卦300次,掐揉四横纹3-5分钟,再掐揉足三里300次。

2.小儿取仰卧位,推拿者的掌心或四指并拢置于小儿腹部,按顺时针方向揉摩整个腹部500次。

3.小儿取俯卧位,暴露脊背,先用食指,中指在脊柱两侧自上而下轻轻揉按2-3遍,再行捏脊3-5遍,最后用双手拇指在脾俞,肾俞,肺俞等各处重按3-5下,以加强疗效。

推拿有助治疗宝宝发烧

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在儿科中应用比较广泛。它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于患儿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因此,小儿推拿可以用来治疗小儿发烧、腹泻、遗尿、咳嗽、便秘等疾病。

中医根据小儿发烧的病因,分为外感发烧、阴虚发烧、伤食发烧等多种类型。

外感风寒发烧,可采用清肺经300次、清天河水100次、开天门100次、推坎宫100次、揉太阳100次等推拿方法,达到宣肺解表退热的目的。一般这类患儿经过推拿治疗一次后体温就可以降下来,下午体温会略有波动,第二天再采取同样手法治疗后体温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

临床上小孩发烧以外感为多,所以小孩若是低烧可以试试上述手法,这样既方便,也可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这类患儿起病较急,推拿治疗效果较好,但家长在家自行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

小儿推拿治疗积滞怎么推拿

乳食内积小儿推拿

治则:消食导滞,调理脾胃。

推拿处方:补脾经,揉板门,清大肠,推四横纹,运内八卦,分推腹阴阳,揉天枢。

推拿方解:补脾经以健脾助运;揉板门,运内八卦以理气和中,清大肠,推四横纹以消食导滞;分推腹阴阳,揉天枢以调和气血。

脾虚夹积小儿推拿

治则:健脾助运,消补兼施。

推拿处方:补脾经,运内八卦,揉四横纹,清大肠,揉外劳宫,摩中脘。

推拿方解:补脾经以健脾助运,运内八卦以理气消食,揉四横纹,清大肠以消食化积;揉外劳宫以温阳益气;摩中脘以理气和中,调和气血。


小儿腹泻推拿方法是什么

推拿穴位及治疗方法如下(推拿时可以用麻油、葱姜水、滑石粉作为介质,宝宝会感觉舒服一些):

1、补脾经

推拿方法:旋推宝宝的大拇指末节罗纹面就叫“补脾经”,100-300次。

2、清大肠

推拿方法:食指桡侧缘(靠近大拇指的一侧)自食指尖到虎口成一直线即是大肠穴。从虎口向食指尖方向直推100-300次。

3、揉板门

推拿方法:手掌大鱼际平面即是板门。用指端揉100-300次。

4、运内八卦

推拿方法: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作圆周,此圆周即内八卦。沿此圆周顺时针掐摩称“运内八卦”,作100-300次。

小儿推拿治疗宝宝腹泻方法

5、揉中脘

推拿方法:中脘穴在剑突(即胸骨下端)与肚脐的中点。用拇指或掌根按揉100-300次。

6、揉天枢

推拿方法:天枢穴在肚脐旁开三横指(宝宝的手指)处,左右各一点揉100-300次。

7、揉龟尾

推拿方法:尾骨末端就是龟尾,用拇指按揉100-300次。

小儿推拿揉板门作用 揉板门有什么好处

揉板门的方法温和,有助于调理小儿胃口不开,厌食,腹胀,嗳气等问题,配合小儿推拿中的补脾经,运外劳宫,揉中脘,正捏脊,逆运八卦,健脾和胃,温中散寒的效果更好。

相关推荐

小儿推拿治疗宝宝腹泻方法

1、补脾经 推拿方法:旋推宝宝的大拇指末节罗纹面就叫“补脾经”,100-300次。 2、清大肠 推拿方法:食指桡侧缘(靠近大拇指的一侧)自食指尖到虎口成一直线即是大肠穴。从虎口向食指尖方向直推100-300次。 3、揉板门 推拿方法:手掌大鱼际平面即是板门。用指端揉100-300次。 4、八卦 推拿方法: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作圆周,此圆周即内八卦。沿此圆周顺时针掐摩称“八卦”,作100-300次。 5、揉中脘 推拿方法:中脘穴在剑突(即胸骨下端)与肚脐的中点。

小儿夜啼推拿手法 小儿惊恐夜啼

症状表现:睡觉中时作惊惕,哭啼不安,面色青,稍微有声响则夜啼不已,喜欢抚抱而睡。 清肝、心、肺 用食指、中指指端推宝宝食指、中指、无名指末节螺纹面个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可三穴同时推拿。 补脾经 用拇指直推位于小儿拇指侧的线状穴位(脾经)。自指尖推向指根。100-300次。 内蕴八卦 用拇指沿着顺时针方向手掌内八卦100-300次。 揉小天心 用拇指揉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100-300次。 掐揉五指节 用拇指指甲掐手背上五指第一指间关节各3-5次,再用拇指指端揉各处30-50次。

小孩胃热呕吐怎么办

推拿处方 治则:清热和胃,降逆止呕。 推拿处方:清脾经,清大肠,退六腑,推天柱骨,横纹推向板门,八卦,推下七节骨。 推拿方解:清脾经,清大肠,推天柱骨以清中焦积热,配横纹推向板门以降逆止呕;退六腑以加强清热作用;八卦以宽胸理气,和胃止吐;推下七节骨以清热通便,使胃气下行。 推拿手法 清脾经:脾经位置为拇指桡侧自指尖至指根,亦指螺纹面,不屈指推桡侧或拇指正面自指尖直推向指根为清脾经。推300-500次。 清大肠:大肠经位于食指桡侧缘,由虎口推向指尖为清大肠,推300-500次。 退六腑:六腑位置为前

小儿推拿治水痘 毒热重症推拿手法

清胃经:用拇指推拇指指面近指根一节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清肝经:用食指、中指推拿食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清大肠经:用拇指推拿食指桡侧缘100-300次,自虎口推向指尖。 八卦:用拇指沿顺时针方向手掌内八卦100-300次。 退六腑:用食指、中指指面推前臂尺侧100-300次,自肘推向腕。 揉小天心:用拇指指端揉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100-300次。 揉大椎:用拇指揉第七颈椎棘突下的大椎穴50-100次。 推脊:用食指、中指推脊柱正中100-300次,自大椎推至椎骨端

小宝宝拉肚子怎么推拿

小儿拉肚子可以分型进行推拿: 寒湿型拉肚子 治则:散寒化湿,温中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推三关,揉外劳宫,摩腹,补大肠,揉龟尾,按揉足三里。 推拿方解:推三关,揉外劳宫温中散寒;补脾经,补大肠与摩腹能健脾化湿;揉龟尾和足三里能理肠止泻;全方共奏散寒化湿,温中止泻之功。 辩证加减:腹痛,肠鸣重者,加揉一窝风,摩腹,拿肚角;体虚加捏脊,惊惕不安加开天门,清肝经,掐揉五指节;恶寒发热者加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拿风池。 湿热型拉肚子 治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 推拿手法:清大肠,退六腑各300次,清补脾经,清

小儿腹泻推拿方法是什么

1、补脾经 推拿方法:旋推宝宝的大拇指末节罗纹面就叫“补脾经”,100-300次。 2、清大肠 推拿方法:食指桡侧缘(靠近大拇指的一侧)自食指尖到虎口成一直线即是大肠穴。从虎口向食指尖方向直推100-300次。 3、揉板门 推拿方法:手掌大鱼际平面即是板门。用指端揉100-300次。 4、八卦 推拿方法: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作圆周,此圆周即内八卦。沿此圆周顺时针掐摩称“八卦”,作100-300次

百日咳推拿管用吗

百日咳推拿有一定的好处。 推拿相关穴位有祛风化痰,调理脾肺,清肺热,宽胸理气,止咳等作用,能辅助改善咳嗽气急,痰难咳出等不适。 百日咳治疗原则以清肺降气,镇咳化痰为主。 主要推拿方法:清肺经,清胃经,八卦,掐揉小天心,揉掌小横纹,清天河水,推揉膻中,推天柱骨。 清肺经:一手托住小儿手掌,另一手拇指指腹由小儿无名指指根推向指尖,推100-500次。 清胃经:一手托住小儿手掌,用另一手拇指自小儿掌根推至拇指根部,推100-500次。 八卦:一手持小儿的手,另一手食指,中指两指指腹按压在掌心上,自乾卦起

宝宝不想吃饭怎么办 逆八卦

定位:八卦穴是以掌中心到中指根距离的三分之二处为半径画圆。 手法:以逆时针方向在内八卦范围按揉。因为是泄法,所以力度和速度同治疗积食的一样,要重、要快。注意,逆八卦时要用另一只手压住中指下方的部分(离卦),以免扰动心神。 时间:以孩子体质强弱中等为例,三岁的孩子做五分钟,三至七岁的孩子做十分钟,七岁以上的孩子做十五分钟。 功效:降气平喘、消食化痰。

手把手教,推拿治腹泻积滞

推拿治疗腹泻积滞 夏季即将到来,儿童的消化系统疾病也随之增多。针对消化系统,介绍几种家长可以在家里给孩子做的推拿方法。 针对病症:小儿腹泻 常见小儿肠胃疾病,多发于夏季,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慢性腹泻。 方法一:按揉足三里。以膝盖髌骨下方的凸起处为起点,向下四指宽胫骨外侧,用大拇指的指肚按揉这一点100-200下。 方法二:推上七节骨。以尾椎骨为起点,向上1寸到1.5寸为七节骨。将两手张开,四指向外固定在腰椎两侧,大拇指交替向上推七节骨200-300下。 针对病症:小儿积滞 常见小儿胃肠疾病,表现为不思饮

宝宝支气管炎推拿有用吗 肺脾气虚型支气管炎推拿手法

症状:咳声不扬,痰稀色白,语声低微,气短懒言,面色㿠白,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动则气急,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质淡嫩,苔薄白,脉缓无力。 推拿取穴:脾经,肺经,内八卦,四横纹,三关,乳旁,乳根,中脘,足三里,肺俞,脾俞。 推拿手法: 1.患儿取坐位,推拿者与其相对而坐,左手握患儿左手,右手依次补脾经400次,补肺经300次,逆八卦50次,推四横纹100次,推三关300次。 2.患儿取仰卧位,术者站其右侧,先用右手食指,中指揉乳旁,乳根各50次,继用左手掌心摩中脘5分钟,然后拇指按揉足三里50次。 3.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