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宝宝夜啼推拿 小儿乳食积滞

宝宝夜啼推拿 小儿乳食积滞

症状表现:夜间阵发性啼哭,脘腹胀满拒按,呕吐乳快,大便酸臭,舌苔厚。

清补脾经

用拇指来回推拇指末梢节螺纹面100-500吃。

清大肠

用拇指指推桡侧缘100-500次,从虎口推向指尖。

运内八卦

用拇指沿着顺时针方向运手掌内八卦100-300次。

揉中脘

用中指揉肚脐上4寸的中脘穴100-300次。

摩腹部

用手掌或者四指端按摩腹部100-200次。

揉小天心

用拇指揉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100-300次。

掐揉五指节

用拇指指甲掐手背上五指第一指间关节各3-5次,再用拇指指端揉各处30-50次。

山楂的功效

山楂的功效:

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

治肉积,癥瘕,痰饮,痞满,吞酸,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烷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血脂症。

山楂减肥的功效:

中医认为,山楂可健脾消积,对减肥有利,可辅治继发性肥胖症。山楂中还含有枸橼酸、苹果酸、抗坏血酸、酶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有降血压、促进胃肠消化的作用。

宝宝夜啼怎么推拿 小儿夜啼推拿手法

补脾经:脾经亦称脾土,位于拇指桡侧指尖至指根处,微屈拇指,自指尖推向指根为补脾经,推100-500次。

推三关:三关位于前臂桡侧,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从腕横纹起推至肘横纹,或用拇指桡侧推之,称推三关,推100-300次。

摩腹:用掌心或四指在腹部作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抚摩,摩200次,约5分钟。

揉中脘:中脘位于脐上4寸,用指端或掌根按揉,揉100-300次。

揉小天心:小天心位于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用中指指端揉100-300次。

揉百会:百会在头顶,当前发际正中直上寸,用拇指按或揉之,揉100-300次。

揉外劳宫:外劳宫位于手背,与内劳宫相对处,用中指端揉之,称揉外劳宫,揉100-300次。

清心经:心经位于中指末节螺纹面,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清心经,推100-500次。

清肝经:肝经位于食指末节螺纹面,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清肝经,推100-500次。

清天河水:天河水位于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直线。用食指,中指二指指腹面自腕推向肘,称清天河水,推100-300次。

掐五指节:五指节为手背五指第一指间关节。用拇指甲掐称掐五指节,掐3-5次;用拇指,食指揉搓,称揉五指节,揉30-50次。

小儿夜啼推拿手法有哪些

小儿脾虚夜啼

症状表现:哭声无力,面色清白、口中冷气,四肢冰凉,不思乳,便淌,唇色淡白。

揉外劳宫

将食指放在中指上,按揉位于小儿手背中指与无名指掌骨之间的穴位(外劳宫)。以拇指罗文明左右揉之,5-10分钟。

补脾经

用拇指直推位于小儿拇指侧的线状穴位(脾经)。自指尖推向指根。100-300次。

推三关

用食指、中指指面推前臂桡侧100-300次,从腕关节直向肘关节

揉中脘

用拇指或者中指揉肚脐上4寸的中脘穴100-300次。

揉小天心

用拇指揉大小鱼际交接处的凹陷中,100-30次。

掐揉五指节

用拇指指甲掐手背上五指第一指间关节各3-5次,再用拇指指端揉各处30-50次。

小儿心热夜啼

症状表现:仰面而啼,见灯光哭啼更甚,哭声宏亮,面赤唇红,烦躁不安,便秘小便红赤,舌尖红,苔黄。

清心经

用食指、中指推中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清肝经

用食指、中指推食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清天河水

用食指、中指指面推前臂正中100-300次,自腕关节推向肘部。

揉小天心

用拇指揉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100-300次。

掐揉五指节

用拇指指甲掐手背上五指第一指间关节各3-5次,再用拇指指端揉各处30-50次。

小儿惊恐夜啼

症状表现:睡觉中时作惊惕,哭啼不安,面色青,稍微有声响则夜啼不已,喜欢抚抱而睡。

清肝、心、肺

用食指、中指指端推宝宝食指、中指、无名指末节螺纹面个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可三穴同时推拿。

补脾经

用拇指直推位于小儿拇指侧的线状穴位(脾经)。自指尖推向指根。100-300次。

内蕴八卦

用拇指沿着顺时针方向运手掌内八卦100-300次。

揉小天心

用拇指揉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100-300次。

掐揉五指节

用拇指指甲掐手背上五指第一指间关节各3-5次,再用拇指指端揉各处30-50次。

小儿乳食积滞

症状表现:夜间阵发性啼哭,脘腹胀满拒按,呕吐乳快,大便酸臭,舌苔厚。

清补脾经

用拇指来回推拇指末梢节螺纹面100-500吃。

清大肠

用拇指指推桡侧缘100-500次,从虎口推向指尖。

运内八卦

用拇指沿着顺时针方向运手掌内八卦100-300次。

揉中脘

用中指揉肚脐上4寸的中脘穴100-300次。

摩腹部

用手掌或者四指端按摩腹部100-200次。

揉小天心

用拇指揉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100-300次。

掐揉五指节

用拇指指甲掐手背上五指第一指间关节各3-5次,再用拇指指端揉各处30-50次。


宝宝夜啼推拿 小儿心热夜啼

症状表现:仰面而啼,见灯光哭啼更甚,哭声宏亮,面赤唇红,烦躁不安,便秘小便红赤,舌尖红,苔黄。

清心经

用食指、中指推中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清肝经

用食指、中指推食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清天河水

用食指、中指指面推前臂正中100-300次,自腕关节推向肘部。

揉小天心

用拇指揉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100-300次。

掐揉五指节

用拇指指甲掐手背上五指第一指间关节各3-5次,再用拇指指端揉各处30-50次。

小儿推拿对夜啼有用吗

小儿推拿对夜啼有用。

中医理论认为,寒则痛而啼,热则烦而啼,惊则神不安而啼,滞则胃不和而啼,适宜寒,热,惊,滞为本病主要病机。通过推拿相关穴位或部位,以起补脾健中,宁心安神,清心导滞,养血益肝之功,从而缓解小儿夜啼症状。

小儿推拿治疗夜啼具体手法如下:

脾虚脏寒型夜啼推拿

临床症状:睡喜伏卧,腹痛,曲腰而啼,四肢欠温,食少便溏,面色清白,唇舌蛋白,舌苔薄白,脉沉细,指纹青红。

治则:温中健脾,益心宁神。

推拿处方:补脾经,推虎口三关,摩腹,揉运脾俞,膏肓俞,神堂,意舍,揉中脘,食窦。

推拿方解:推虎口三关,有温通周身阳气以祛除脾脏寒气之功,乃“寒者热之”之施;有补脾经,摩腹,脾俞,膏肓俞,揉中脘,食窦,以补脾健中,乃“衰者补之”之治也。摩神堂,意舍,乃益心宁神之用。

心经积热型夜啼推拿

临床症状:睡喜仰卧,见灯光则啼哭愈甚,烦躁不安,小便短赤,或大便秘结,面赤唇红,舌尖红,舌苔白,脉弦,指纹青紫。

治则:清心导滞,宁心安神。

推拿处方:清心经,小肠,天河水,揉小天心,总筋,内劳宫。

推拿方解:清心经,清天河水能泻心经之郁火;清小肠,以导赤而清心经之积热;而揉小天心,总筋,内劳宫,神门,以增其清泻心经郁热,宁心安神之效。

惊骇恐惧型夜啼推拿

临床症状:睡中时作惊惕,唇与面色乍青乍白,紧偎母怀,指纹色青,脉,舌无异常变化。

治则:养血益肝,镇惊安神。

推拿处方:推攒竹,清肝经,揉小天心,五指节,摩肝俞,膏肓俞,魂门,神堂。

推拿方解:对于惊骇恐惧而夜啼者,有推攒竹,清肝经,揉小天心,揉五指节,镇惊除烦之施;肝气虚,肝血不足,血虚魂不守舍,有摩肝俞,膏肓俞,魂门,神堂之治,借膀胱经激发脉气,输布津液,则肝气充,肝血足,魂守舍,心神宁,而无惊恐夜啼之候。

乳食积滞型夜啼推拿

临床症状:夜间阵发啼哭,脘腹胀满,呕吐乳块,大便酸臭,舌苔厚,指纹色紫。

治则: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推拿处方:清补脾经(先清后补),清胃经,大肠经,推虎口三关,摩腹,摩脐,揉中脘,天枢,食窦,章门,膏肓俞,脾俞,位胃俞,推下七节骨。

推拿方解:清补脾经,揉食窦,以健脾利湿退虎口三关,清大肠,推下七节骨,清利肠腑,以泻热;摩腹,摩脐,揉中脘,天枢,膏肓俞,脾俞,胃俞,以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章门乃肝经之腧穴,具养肝益血,疏肝理气之功;且为脾脏之募穴,距健脾益气之效;又为八会穴之脏会,有补养五脏之用,故揉运章门,以其疏肝健脾,补养五脏之功,一可治小儿乳食积滞,而解“胃不和则卧不安”之夜啼,又可防痰湿,痰热之生成,则无疳证,惊风之发。

小儿推拿对夜啼有用吗 心经积热型夜啼推拿

临床症状:睡喜仰卧,见灯光则啼哭愈甚,烦躁不安,小便短赤,或大便秘结,面赤唇红,舌尖红,舌苔白,脉弦,指纹青紫。

治则:清心导滞,宁心安神。

推拿处方:清心经,小肠,天河水,揉小天心,总筋,内劳宫。

推拿方解:清心经,清天河水能泻心经之郁火;清小肠,以导赤而清心经之积热;而揉小天心,总筋,内劳宫,神门,以增其清泻心经郁热,宁心安神之效。

小儿推拿对夜啼有用吗 乳食积滞型夜啼推拿

临床症状:夜间阵发啼哭,脘腹胀满,呕吐乳块,大便酸臭,舌苔厚,指纹色紫。

治则: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推拿处方:清补脾经(先清后补),清胃经,大肠经,推虎口三关,摩腹,摩脐,揉中脘,天枢,食窦,章门,膏肓俞,脾俞,位胃俞,推下七节骨。

推拿方解:清补脾经,揉食窦,以健脾利湿退虎口三关,清大肠,推下七节骨,清利肠腑,以泻热;摩腹,摩脐,揉中脘,天枢,膏肓俞,脾俞,胃俞,以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章门乃肝经之腧穴,具养肝益血,疏肝理气之功;且为脾脏之募穴,距健脾益气之效;又为八会穴之脏会,有补养五脏之用,故揉运章门,以其疏肝健脾,补养五脏之功,一可治小儿乳食积滞,而解“胃不和则卧不安”之夜啼,又可防痰湿,痰热之生成,则无疳证,惊风之发。

宝宝夜啼怎么推拿

夜啼多见于初生儿,是指经常入夜则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时啼哭,甚至通宵啼哭补眠,而白天又如常者。小儿夜啼通过推拿治疗可安神定惊,温中清热。具体推拿手法如下:

脾寒型夜啼推拿

病因:先天禀赋不足,脾虚有寒,或腹部受凉,脾为寒侵,夜间阴寒,寒邪凝滞,气机受阻,发为腹痛,因痛而啼。

主证:啼哭声低,睡喜俯卧,腹喜按摩,四肢欠温,食少便溏,小便清长,面色清白,唇舌淡红,舌苔薄白,脉沉细,指纹淡。

治则:温中健脾,养心安神。

推拿处方:补脾经,推三关,摩腹,揉中脘,揉小天心,揉百会,揉外劳宫。

推拿方解:补脾经,推三关,摩腹,揉中脘,以温中健脾;揉脐,揉外劳宫以温中散寒,止腹痛,揉小天心,揉百会以养心安神。

心热型夜啼推拿

病因:孕妇有伏火郁热,胎儿受之,出生之后蕴有胎热,以致心经积热,心火过亢,故心神不宁,烦躁啼哭。

主证:哭声洪亮,睡喜仰卧,烦躁不安,见灯则啼哭更剧,便秘尿赤,面赤唇红,舌尖红,苔黄,脉数有力,指纹紫滞。

治则:清心降火,宁心安神。

推拿处方:清心经,清肝经,掐揉小天心,清天河水,掐五指节。

推拿方解:清心经,掐揉小天心,清天河水以清心降火,宁心益志;清肝经,掐揉五指节以清热安神祛烦。

小儿惊恐型夜啼推拿

病因:小儿心气未充,神志祛弱,突受惊恐,则神志受扰,心神不宁,故常夜间惊啼不眠。

主证:睡中时作惊惕,突然啼哭,呈惊恐状,紧偎母怀,面色乍青乍白,舌苔多无异常变化,夜间脉多急数。

治则:镇静安神。

推拿处方:清肝经,清心经,掐揉小天心,掐揉五指节,清补脾经,清天河水。

推拿方解:清肝经,清心经,清天河水以清心除烦;掐揉小天心,掐揉五指节以镇静安神。

小儿夜啼推拿手法

补脾经:脾经亦称脾土,位于拇指桡侧指尖至指根处,微屈拇指,自指尖推向指根为补脾经,推100-500次。

推三关:三关位于前臂桡侧,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从腕横纹起推至肘横纹,或用拇指桡侧推之,称推三关,推100-300次。

摩腹:用掌心或四指在腹部作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抚摩,摩200次,约5分钟。

揉中脘:中脘位于脐上4寸,用指端或掌根按揉,揉100-300次。

揉小天心:小天心位于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用中指指端揉100-300次。

揉百会:百会在头顶,当前发际正中直上寸,用拇指按或揉之,揉100-300次。

揉外劳宫:外劳宫位于手背,与内劳宫相对处,用中指端揉之,称揉外劳宫,揉100-300次。

清心经:心经位于中指末节螺纹面,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清心经,推100-500次。

清肝经:肝经位于食指末节螺纹面,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清肝经,推100-500次。

清天河水:天河水位于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直线。用食指,中指二指指腹面自腕推向肘,称清天河水,推100-300次。

掐五指节:五指节为手背五指第一指间关节。用拇指甲掐称掐五指节,掐3-5次;用拇指,食指揉搓,称揉五指节,揉30-50次。

山楂功能主治

【功能主治】

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治肉积,癥瘕,痰饮,痞满,吞酸,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烷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血脂症。

①陶弘景:"煮汁洗漆疮。"

②《唐本草》:"汁服主利,洗头及身上疮痒。"

③《本草图经》:"治痢疾及腰疼。"

④《履巉岩本草》:"能消食。"

⑤《日用本草》:"化食积,行结气,健胃宽膈,消血痞气块。"

⑥《滇南本草》:"消肉积滞,下气;治吞酸,积块。"

⑦《本草蒙筌》:"行结气,疗颓疝。"

⑧宁原《食鉴本草》:"化血块,气块,活血。"

⑨《纲目》:"化饮食,消肉积,癥瘕,痰饮痞满吞酸,滞血痛胀。"

⑩《本草再新》:"治脾虚湿热,消食磨积,利大小便。"

⑾《本草撮要》:"冻疮涂之。"

治小儿夜啼偏方 茶叶饼治疗夜啼

取细茶叶适量(越陈约好),嚼烂后捏成小饼状,敷贴在宝宝肚脐上,以棉花胶布固定。可用来治疗小儿脾胃虚弱,乳食积滞所引起的小儿夜间啼哭。

小儿夜啼的按摩治疗

中医认为由于中焦脾寒,寒性收引,气血凝滞不通;胎热结于心脾,邪热上乘于心而扰乱心神;偶见异物,暴受惊恐,以致心志不宁,神不守舍;或食积胃脘,胃不和则卧不安等致使患儿阴阳失调,不寐而啼。推拿治疗

1.治疗原则

该病的治疗原则为安神宁志。中焦脾寒者温中散寒,健脾安神;心经积热者清心泻火,通腑安神;惊骇恐惧者镇惊安神;乳食积滞者消积导滞,理中安神。

2.基本操作

(1)患儿取家长抱坐或仰卧位:按揉百会100次,摩囟门一分钟,按揉人中100次;清肝木100次,清心火100次,揉小天心100次。

(2)患儿俯卧位:自上而下掌摩脊柱3~5遍;捏脊3~5遍,按揉膈俞、肝俞、心俞、脾俞、胃俞、肾俞、命门、腰阳关、膀胱俞,每穴约半分钟;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

相关推荐

婴儿消化不良的症状

1、口臭。 乳食积滞于胃脘,往往先发生口臭,特别是晨起口臭、口酸为乳食停滞的表现,临床称此为高位停食。爸妈会发现宝宝在晨起或打嗝时有很重的口臭,这就是有消化不良的迹象了,爸妈要引起注意。 2、食欲减退。 宝宝如果消化不良,会出现食欲减退、腹胀、肠鸣音亢进的症状,医生甚至不用听诊器也可听到宝宝肚子发出的“咕噜”叫声。 3、溢奶。 小宝宝会经常溢奶,孩子大点则会呕吐。一般并不严重,呕吐物有酸味但精神尚好。呕吐时会伴有腹痛,年龄较小的宝宝表现为哭闹不安,大孩子则会诉说腹痛。腹痛不剧烈者,可自行缓解。如果腹痛剧烈

高血压吃什么好 山楂煮粥

山楂所含的成份可以助消化、扩张血管、降低血糖、降低血压。山楂粥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症以及食积停滞、腹痛、腹泻、小儿乳食不消等。

小儿积滞推拿 脾虚夹积小儿推拿

治则:健脾助运,消补兼施。 推拿处方:补脾经,运内八卦,揉四横纹,清大肠,揉外劳宫,摩中脘。 推拿方解:补脾经以健脾助运,运内八卦以理气消食,揉四横纹,清大肠以消食化积;揉外劳宫以温阳益气;摩中脘以理气和中,调和气血。

宝宝积食有什么症状 积食的表现

积食是中医的一个病症,主要是指小儿乳食过量,损伤脾胃,使乳食停滞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肠疾患。积食的孩子往往会出现:食欲不振、厌食、口臭、肚子胀、胃部不适、大便干燥或酸臭、睡眠不安和手脚心发热等症状,甚至引起孩子发烧。食积日久,会造成小儿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积食和消化不良的区别

一、积食 积食是中医的一个病证,是指小儿乳食过量,损伤脾胃,使乳食停滞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肠疾患.积食一证多发生于婴幼儿。 2.主要表现 腹部胀满,大便干燥或酸臭,矢气臭秽,嗳气酸腐,肚腹胀热.食积日久,会造成小儿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方选枳实导滞丸加减,药用枳实,大黄,黄芩,黄连,茯苓,神曲等.具体用药必须在当地中医指导下. 积食是指中医的一个病症,主要是指小儿乳食过量,损伤脾胃,使乳食停滞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肠疾患。积食一症多发生于婴幼儿,主要表现为腹部胀满、大便干燥或酸臭、矢气臭秽、嗳气酸腐、肚腹胀热。消

宝宝腹泻推拿按摩手法图解 伤食腹泻推拿手法

主证:多有较明显的伤食史,大便次数增多,泻下酸臭,夹有乳食,样如豆渣,因脘腹胀痛而多啼,泻后痛减而 暂安,不思乳食,嗳腐吞酸,或有呕吐,手心发热,夜卧不安,舌红,苔白腻或黄腻,脉滑,指纹紫滞。 治法: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推拿方法:补脾土,推板门,揉中脘,揉天枢,揉足三里,平肝木,顺运内八卦,推四横纹,清大肠,运土入水,清天河水,退六腑。 推拿功效:脾土能调理脾胃功能,板门能开启脾胃之门,消积导滞,顺应升降;中脘, 天枢可直接作用于肠胃,和中消滞,调理大肠,顺运内八卦,能行能散,善开胸理气,化积消导;四横

宝宝消化不良怎么按摩

宝宝消化不良试试中医推拿 宝宝由于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没有发育完全,很多都有消化不良的症状。一般家长发现宝宝有消化不良的表现时,都是让孩子吃点帮助消化的西药或中成药,其实中医推拿在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上有非常好的疗效,不仅没有副作用,而且也容易掌握,在家就能帮助宝宝调理。 少儿消化不良的临床表现为厌食挑食、胃胀腹胀、腹痛腹泻或便秘、大便恶臭、夜卧不宁、烦躁不安,甚至面色消瘦,不长个等。小儿消化不良属于中医“积滞”的范畴,指小儿内伤乳食,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常见小儿胃肠疾患。临床以不思乳食、食

小儿推拿治疗积滞 乳食内积辩证加减推拿

呕吐酸馊乳食,腹部涨实者,去补脾经,加清脾经,清胃经,按弦搓摩;腹痛明显者加揉天枢,拿肚角,按揉足三里;低热烦躁者加清心经,清肝经,清天河水,清大肠;大便秘结臭秽者,加清大肠,推下七节骨。

盘点山楂酱的功效与作用

在中医写药方的时候,也会用到山楂。除了消食健胃之外,在治疗一些气血於结的病症方面也会用到山楂,因为山楂也有活血化瘀的效果。 成年人可以用到山楂,新生儿、小儿等人群,也可以吃山楂,如治疗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等都可以用到山楂。 山楂酱的功效与作用 山楂酱能开胃消食,特别对消肉食积滞作用更好,很多助消化的药中都采用了山楂; 山楂对子宫有收缩作用,在孕妇临产时有催生之效,并能促进产后子宫复原; 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有防衰老、抗癌的作用。 山楂中有平喘化痰、抑制细菌、治疗腹痛腹泻的成分

小儿消化不良可以试试中医推拿

少儿消化不良的临床表现为厌食挑食、胃胀腹胀、腹痛腹泻或便秘、大便恶臭、夜卧不宁、烦躁不安,甚至面色消瘦,不长个等。小儿消化不良属于中医“积滞”的范畴,指小儿内伤乳食,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常见小儿胃肠疾患。临床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大便酸臭或便溏为特征,一般分为乳食内积和脾虚夹积两种证型。 中医推拿中有三种简单的手法,可以防治宝宝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 一是推拿四横纹。四横纹是在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从指尖方向数第二条横纹。家长可以让宝宝四指并拢,从食指横纹推向小指横纹,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