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穿刺失败的原因
骨髓穿刺失败的原因
由于少数患者因病情特殊也会造成骨髓穿刺失败,原因有:
1.骨髓坏死
有时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内大量增殖的同时,也伴发大量溶解、坏死,称为骨髓坏死。此时骨髓液十分稀薄,涂片观察几乎找不到完整的细胞,而只留下残存的破碎细胞,无法辨认,也无法诊断。好在此种情况非常罕见,数百次穿刺,仅可能发生1次。
2.干抽
(1)细胞过度增生 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内过度增生,细胞十分拥挤,彼此间相互牵拉而难以通过负压抽出,称为“干抽”。
(2)增生低下或伴纤维组织增生 少数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中有核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其中白血病细胞的绝对数也明显减少,称为“增生低下”,或同时伴纤维组织增生,即所谓的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也可发生“干抽”。
上述后2种情况均可改用骨髓活检解决问题,改用一根稍粗的骨髓穿刺针,其前端带有能勾取骨髓组织的装置,具体操作步骤和骨髓穿刺大体相同,不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勾取的骨髓组织可同时涂片,固定后做成病理切片,都能做出诊断。
骨髓穿刺的操作方法
1.穿刺部位选择 ①髂前上棘:常取髂前上棘后上方1~2cm处作为穿刺点,此处骨面较平,容易固定,操作方便安全;②前后上棘: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骨性突出部位;③胸骨柄:此处骨髓含量丰富,当上述部位穿刺失败时,可作胸骨柄穿刺,但此处骨质较薄,其后有心房及大血管,严防穿透发生危险,较少选用;④腰椎棘突: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极少选用。
2.体位 胸骨及髂前上棘穿刺时取仰卧位。髂后上棘穿刺时应取侧卧位。腰椎棘突穿刺时取坐位或侧卧位。
3.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直至骨膜。
4.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长度上(髂骨穿刺约1.5cm,肥胖者可适当放长,胸骨柄穿刺约1.0cm),以左手拇、示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于骨面垂直刺入(若为胸骨柄穿刺,穿刺针与骨面成30~40°角斜行刺入),当穿刺针接触到骨质后则左右旋转,缓缓钻刺骨质,当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
5.用干燥的20ml注射器,将内栓退出1cm,拔出针芯,接上注射器,用适当力度缓慢抽吸,可见少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内,骨髓液抽吸量以0.1~0.2ml为宜,取下注射器,将骨髓液推于玻片上,由助手迅速制作涂片5~6张,送检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检查。
6.如需作骨髓培养,再接上注射器,抽吸骨髓液2~3ml注入培养液内。
7.如未能抽得骨髓液,可能是针腔被皮肤、皮下组织或骨片填塞,也可能是进针太深或太浅,针尖未在髓腔内,此时应重新插上针芯,稍加旋转或再钻入少许或再退出少许,拔出针芯,如见针芯上带有血迹,再行抽吸可望获得骨髓液。
8.抽吸完毕,插入针芯,轻微转动拔出穿刺针,随将消毒纱布盖在针孔上,稍加按压,用胶布加压固定。
羊水穿刺的风险
羊水穿刺手术作为一种产前诊断技术,加上操作是有创性检查,因此存在以下几种医疗风险:
1、该操作用细针穿刺进入羊膜腔,可能造成准妈妈出血、出血性休克、羊水外流、流产及伤及胎儿的可能。
2、因子宫畸形、胎盘位于前壁、腹壁太厚、羊水过少等原因可能导致穿刺失败。
3、由于羊水细胞培养系脱落细胞体外培养受羊穿时间、标本是否混血、培养基污染等多种因素影响,羊水培养有失败的可能,有时因为崁合体而不能诊断。
4、受现有医学技术水平的限制,羊水生化检查、细胞学、和分子遗传学分析有时难以确诊,需进行进一步检查。
白血病诊治常见的四大误区
误区一: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最佳手段
骨髓移植是某些类型白血病的唯一根治方法,比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但是认为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最佳手段,白血病患者应不惜一切代价争取骨髓移植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正解:
1.部分类型白血病不采用骨髓移植也是可以治愈的,比如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传统化疗疗效很好,不需要首选骨髓移植,只有复发和难治病例才考虑选择。
2.部分类型白血病药物治疗也可获得较长生存期,预后良好,比如T(8,21)染色体阳性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M4EO型,也不首选骨髓移植。
3.骨髓移植也要受到患者经济条件、是否有合适的供者、移植相关并发症等因素限制,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误区二:骨髓穿刺检查会对身体造成损害,能不做最好不做
目前来说,骨髓穿刺是诊断白血病必不可少的一项诊查项目,所以考虑白血病,骨髓穿刺是必须要进行的。
正解:一般来讲,骨髓穿刺对人体健康并无影响。“骨髓穿刺检查”最常选择的部位是髂骨,此骨位于腹部下方外侧,即下腹两侧向侧前方突起的部位。此项操作一般需要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不会损伤大的神经和血管,因此不会造成大出血或神经肌肉麻痹等后果。
骨髓穿刺检查时,医生会严格地消毒,不会引起骨髓炎。骨髓检查操作很简单,一般骨髓穿刺全过程也不过几分钟,部分患者在抽取骨髓液的瞬间有酸痛感外基本感觉不到什么痛苦,甚至不如一般静脉注射带来的痛苦多,骨髓穿刺结束后一般按压3-5分钟就可以起床活动。
温馨提醒:骨髓穿刺同静脉取血毕竟有所不同,广义上讲骨穿也属于创伤性检查之一。加之目前我国所用骨穿针多非一次性耗用品,故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在操作过程中发生穿刺意外情况,近年部分医疗机构已开始采用一次性骨髓穿刺包,安全性得到很大提高。权衡利弊,对可疑患者而言,积极配合进行骨髓穿刺检查是必要的。
误区三:白血病是绝症,所有治疗都只是延长生命,得了白血病死亡只是时间问题
正解: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白血病虽然是一种难治性疾病,但随着近年医疗技术的进步,很多类型的白血病已获得了较好疗效,生存期明显延长,部分类型已可治愈,比如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通过全反式维甲酸、亚砷酸联合化疗药物,可使75%~80%左右患者达到治愈;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通过常规化疗也可使80%患者达到治愈。
其他类型白血病治疗近年也有不同程度的进展,有条件的患者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或骨髓移植根治几率也可达50%~80%不等。
误区四:白血病化疗副反应太大,吃药比得病还受罪,干脆别治了
白血病化疗的确存在一定的毒副反应,但只要是在正规血液病治疗机构,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案,绝大多数患者是可以耐受的。而且目前白血病治愈几率不断提高,各种化疗辅助药物的应用,特别是中医药的参与,使化疗的毒副反应逐步减少,患者耐受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此外家属的支持和鼓励也必不可少,白血病病人治疗效果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护理,而且与家属的支持密不可分。癌症患者的家属不仅是病人生活上的照顾者,实际上还起着一个"医生助理"的作用。研究表明,癌症病人家属的恐惧和顾虑非常容易传播给病人,病人对家属的表情、态度以及举止都非常敏感。
因此,对病人家属的第一个要求便是要在病人面前镇静自若,努力给患者创造并提供一个良好的养病环境及精神支持。其次,家属要了解一些癌症疾病的基本知识,如癌症不是传染病,也不是不治之症,只要坚持正规治疗,疗效往往是很好的。
当癌症病人出现痛苦、心情抑郁时,要在心理上安慰、体贴,在生活上细心照料。当病人在放、化疗期间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时,家属应尽量做些平时喜欢吃而又富于营养的食物,增加体质。家属还应协助医护人员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如出现白细胞减少,抵抗力下降时,家属要劝阻病人少去公共场所,以免交叉感染,加重病情。
羊水穿刺的穿刺风险有哪些
羊水穿刺是用于确诊胎儿是否有染色体异常、神经管缺陷以及某些能在羊水中反映出来的遗传性代谢疾病。穿刺时用穿刺针穿过孕妇的腹壁刺入宫腔吸出少许羊水,进行羊水细胞和生物化学方面的检查。以下是关于羊水穿刺时的风险。
1、该操作用细针穿刺进入羊膜腔,可能造成孕妇出血、出血性休克、羊水外流、流产及伤及胎儿的可能。
2、因子宫畸形、胎盘位于前壁、腹壁太厚、羊水过少等原因可能导致穿刺失败。
3、由于羊水细胞培养系脱落细胞体外培养受羊穿时间、标本是否混血、培养基污染等多种因素影响,羊水培养有失败的可能,有时因为崁合体而不能诊断。
4、受现有医学技术水平的限制,羊水生化检查、细胞学、和分子遗传学分析有时难以确诊,需进行进一步检查。
5、如术前孕妇存在隐形感染或术后卫生条件不佳,有发生宫内感染的可能。
6、孕妇若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由于疼痛、紧张等刺激,有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
说说你所不知到的贫血
今年,王女士于半年前始乏力、头晕,伴有月经多,吃了很多黑豆、红枣都不见效,在我科做了相关检查,确诊为缺铁性 贫血,给予补铁治疗后痊愈出院了。
在我32年的血液科临床工作中,经常见到“贫血”的病人。每年,我都要给潍坊医学院在淄博市第一医院实习的学生,讲授贫血这门课。今天,就来谈谈贫血这个话题。
贫血是指血红蛋白,在男性低于120g/L,女性低于110g/L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贫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乏力、面色苍白、活动后心慌气短、胸闷,可伴有上腹饱胀、食欲不振,头晕眼花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和心力衰竭。
贫血是一个常见疾病。引起贫血的疾病里面有良性的,也有恶性的。常见的良性疾病有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纤维化、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脾亢、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常见的恶性疾病有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转移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得了贫血怎么办?首先,不要盲目服药,以免干扰疾病的临床诊断,要及时到医院血液科就诊。在血液科,可以做血常规+网织红细胞+外周血涂片,血清叶酸+铁蛋白+VitB12,上腹部彩超,骨髓穿刺行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必要时做铁染色。对于白血病患者,还要做白血病的免疫分型、染色体和基因检测。对于淋巴瘤患者,应做淋巴结活检+免疫组化及胸部和腹部的影像学检查。对于溶血性贫血,需要做溶血性贫血的相关实验室检查,如酸溶血实验,抗人球蛋白实验,流式细胞仪测定CD55和 CD59等。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应做血沉,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谱系列检查。
缺铁性贫血本身是良性疾病,但有少部分病人是由恶性肿瘤引起的。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胃肠道和生殖道慢性失血所致,对于男性患者,要常规行电子胃镜,必要时做电子结肠镜检查,以排除胃癌或结肠癌;而对于女性患者,要做妇科彩超等检查,以排除子宫内膜癌等恶性疾病。
在这里,我要简单说一下骨髓穿刺检查。大部分读者,一听说做骨髓穿刺,就觉得非常可怕。一是怕做了骨髓穿刺,影响身体健康,二是怕伤了神经。在血液科,骨髓穿刺是诊断血液病最基本的检查手段,对于血液病诊断的确立有重要的价值。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没有科学道理和必要。正常情况下,行骨髓穿刺是相当安全的。穿刺的部位多选择在髂骨,髂前上棘。这些部位离腰椎尚有一段距离,因此,行骨髓穿刺术绝对不会损伤到大脑和脊髓的神经。
贫血的治疗,主要是病因治疗,其次是应用抗贫血药物、输血、脾切除和造血干细胞移植。贫血药物有多种,要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不同的药物。例如,缺铁性贫血患者,要选用铁剂治疗;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患者要选用叶酸和VitB12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要选用环孢素A和雄激素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要选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白血病患者,要选择联合化疗等。
羊水穿刺可能会有这些风
1、该操作用细针穿刺进入羊膜腔,可能造成准妈妈出血、出血性休克、羊水外流、流产及伤及胎儿的可能。
2、因子宫畸形、胎盘位于前壁、腹壁太厚、羊水过少等原因可能导致穿刺失败。
3、由于羊水细胞培养系脱落细胞体外培养受羊穿时间、标本是否混血、培养基污染等多种因素影响,羊水培养有失败的可能,有时因为崁合体而不能诊断。
4、如果孕妇羊水穿刺的时候,受到医学技术水平限制的话,则会导致羊水生化检查以及细胞学和分子遗传学分析难以确诊,因而需要进一步的检查。
5、如术前准妈妈存在隐形感染或术后卫生条件不佳,有发生宫内感染的可能。
6、准妈妈若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由于疼痛、紧张等刺激,有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
胸腔积液患者该如何护理
一、环境舒适
处置室应宽敞、明亮、光线充足;调节室内温度、湿度,避免穿刺时患者受凉,增加感染机会,给患者带来不适;使患者在穿刺或置管过程中感到轻松。
二、体位舒适
手术时患者反坐在穿刺椅子上,双手放在椅子台面上。讲解此体位的目的及要求,告知患者手术中,肢体活动受到一定限制,不要咳嗽,以免振动上身,影响穿刺效果或导致穿刺失败。摆放体位时在椅背、台面上加垫子,防止压迫神经和血管,减轻患者的生理不适感。
骨髓穿刺的适应症
1.确定诊断某些造血系统或非造血系统疾病
这类疾病多数具有特征性细胞形态学改变,骨髓检查有决定性诊断作用。如各类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多发性骨髓瘤、骨转移癌等及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典型的缺铁性贫血等。此外,发现某些特殊细胞,如结核性多核巨细胞、霍奇金病细胞或某些寄生虫如疟原虫、黑热病小体等,也可据此确诊。
2.辅助诊断某些造血系统疾病
这类疾病多是以骨髓造血功能改变为主,骨髓检查结果尚需要结合其他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后才能做出诊断。如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
3.作为鉴别诊断的应用
临床遇有原因不明的发热、淋巴结、肝或脾肿大、骨痛或关节痛等时,骨髓检查有助于鉴别是否由造血系统疾病所引起。
由于凝血因子缺乏而有严重出血者如血友病,骨髓检查应列为禁忌。
骨髓瘤如何鉴别
骨髓瘤诊断
典型的多发性骨髓瘤病例诊断并不困难。主要依据骨髓穿刺活检发现异常浆细胞浸润,X光片发现骨质破坏性改变,血清电泳检出M蛋白或/和尿中存在轻链。诊断的同时还应做好鉴别诊断。
1.骨髓穿刺活检
发现大量骨髓瘤细胞 此为最主要的诊断依据。但浆细胞增多也可见于类风湿关节炎,骨髓内肿瘤转移、慢性炎症等诸多疾病,但在上述疾病中,浆细胞一般不超过10%,且无形态异常。
2.骨质破坏性改变
此需和肿瘤骨转移、老年性骨质疏松、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等相鉴别。
3.高球蛋白血症
主要为M蛋白和/或蛋白尿(尿中可检出本一周蛋白),但M蛋白及本一周蛋白尚可见于其它疾病如转移癌、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肉瘤等。
血常规能查出白血病吗 怎样才能确诊白血病
如果要确诊白血病需要通过骨髓常规检查来确诊,如果在检查血常规时发现异常,病怀疑患有白血病,可以通过骨髓穿刺来进一步确诊,通过骨髓检查结果就能正确准确判断是否患有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