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患者可以洗牙吗
牙周病患者可以洗牙吗
专家表示,当牙周病发展到中、晚期单纯洁牙就不行了,因为牙石已经沉积到了牙周袋深部,洁牙仅能去除浅表的牙石,如果牙周探诊深度大于5-6个毫米就必须做牙周翻瓣手术,或者是牙周再生治疗。(GTR或EMD)也就是说牙周袋深度大于5个毫米(5mm)就可以做牙周病手术治疗。
此外,洗牙的本质是彻底清除牙齿周围积存的“脏东西”——菌斑和菌斑矿化形成的牙石,治疗牙周病比较常用的方法是超声波洗牙,就是通过器械振动震碎牙石。因此,“治理”后的牙齿表面会相对粗糙,与洗牙前相比,大家总觉得牙面发涩,不像原来那么光滑了。而且,粗糙的牙面更有利于“脏东西”的附着,如果不加以注意,牙齿很快就又脏了。
因此,牙周病患者洗牙后还可以进行抛光,使牙齿的表面保持光洁如初。大家常误以为抛光是把牙面磨掉一层,其实不然,抛光是用非常软的橡皮蘸着抛光膏(与牙膏类似)轻轻地在牙面上低速旋转摩擦,因此不会对牙齿造成损伤。不仅如此,洗牙后要想保持牙齿清洁,还要好好刷牙。但即使再仔细,牙石也是刷不掉的,只能通过洗牙来去除。一般建议牙周病患者一年洗牙一次,如果牙石形成快,间隔就要短一点,比如半年一次。因为定期洗牙不仅有助于保持牙齿的美观,洗牙的更大意义在于治疗牙周病的根本原因,是牙齿表面的“脏东西”刺激牙龈产生了炎症反应,引起牙周组织的破坏。所以,洗牙后进行抛光等处理,不仅可以保持牙齿干净,还能保证治疗牙周病的效果,一举两得何乐不为呢。
洗牙可以美白牙齿吗 洗牙多久一次
对于没有牙周疾病的人来说,只为预防牙周炎,清洁牙石的人来说,一年去医院洗牙1-2次即可;而有牙周病的患者洗牙的次数可能要多一些,一般在医院就诊后听从医生的指导治疗,口腔卫生保持的好,洗牙的次数也会减少。
日常生活有哪些清洁口腔方法
很多人认为,年纪大了,牙齿松动脱落是自然现象。“这是一个误解,掉牙的主要原因是牙周病。”牙周包括牙龈、牙槽骨、牙周膜等组织,它们包裹着牙齿,起到稳固牙齿的作用。一旦这些组织受到损害,牙齿就会越来越不稳固,直至最终脱落。
为何会有牙石出现呢?这是牙齿表面堆积的牙菌斑被钙化的结果。栾庆先告诉记者,人口腔里的细菌非常多,甚至比指甲缝里的还多,这些细菌会在牙齿表面形成一层牙菌斑,这就是牙周病的罪魁祸首。因此,预防牙周病的关键,就在于通过各种手段清洁口腔、去除牙菌斑。近年研究表明,牙周病不单单引起牙齿的松动、脱落,也是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早产等全身疾病的诱因或加重因素。可见,清洁口腔,保护的不仅是牙,更是全身的健康。
清洁口腔一方面要有效地控制牙菌斑,另一方面要清理牙石。控制牙菌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刷牙。“每天认真、正确地刷牙,是预防牙周病的基础手段。”栾庆先说。可是,看似简单的刷牙,学问并不小。专家介绍,刷牙最好用水平颤动的方法,而且要面面俱到,重点刷牙龈边缘和牙缝,每次至少刷2分钟。牙石一旦形成,刷牙就刷不掉了,就需要定期洗牙。栾庆先建议,每半年到1年洗一次牙,洗牙之后最好抛一下光,因为粗糙的牙面更容易挂残渣,形成牙菌斑。
洗牙一定要去正规医疗机构,正规机构能保证对器械严格地消毒,避免传播疾病。另外,戴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不能用超声波洗牙,因为超声会干扰到起搏器的工作,而应该采用手工洗牙。服用抗凝药的病人,为避免洗牙后出血不止,洗牙前要咨询内科医生的意见是否停用抗凝药。
知道了清洁口腔要有效地控制牙菌斑,放置了心脏支架或人工关节的患者,洗牙前须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洗牙要注意的事项
洗牙注意事项1
洗牙的过程通常会有点酸痛,如果发炎情形厉害或牙结石很多、很久未洗的人可能会流点血。
洗牙后的流血情形一般会在一两天内慢慢消失,如能维持良好口腔卫生,洗牙前的刷牙流血现象多半可在一周左右自动不见。如果局部地方仍会流血,则得请牙医小心检查是否已有牙周病或牙龈深部尚有残余的牙结石存在。宝鸡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李宝奎
洗牙注意事项2
洗牙后的牙齿对冷热会有点敏感而感到酸痛,这暂时的症状及原来刷牙容易流血的情形通常在一周左右会消失。若酸痛症状一直存在可考虑市面上的抗敏感牙膏,使用一个月左右多会改善。
洗牙注意事项3
患有出血性疾病的人群,如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白血病患者、未控制的二型糖尿病患者等,应该预先适量应用促凝血药物,控制凝血速度,以免洗牙时出血不止。
洗牙注意事项4
患有急性传染病的人群,如急性肝炎活动期、结核病患者等,这类人应该等到疾病稳定后,才可到医院进行洗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病情,再者也是为了避免传染他人。
洗牙注意事项5
口腔局部软硬组织炎症处于急性期的患者,应该待急性期过后再洗牙,以免炎症通过血液传播、扩散。
洗牙注意事项6
患有牙龈部恶性肿瘤的患者,不宜接受常规洗牙,以免肿瘤扩散。
洗牙注意事项7
患有活动性心绞痛、半年内发作过的心肌梗塞以及未能有效控制的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患者,不宜接受常规洗牙治疗。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洗牙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作,在口腔医院里医务人员采用手动器械洗牙,需三个小时左右,就是采用超声波洁牙机洗牙,也需一个小时左右。
而据患者反映,在某些牙科诊所或美容院里洗牙,只需10来分钟。在不正规的地方洗牙,有很大危害。
第一,只清除看得见的牙垢,而留下了致病作用最强的深层的牙垢,达不到防治牙周病的目的。
第二,损坏牙龈,尤其是对清除牙垢之后暴露出牙根时不能及时进行进一步的专业治疗,不仅导致患者疼痛难忍,还加重牙周病的病情。
第三,极易造成交叉感染,给人们带来不应有的遗憾。所以,对洗牙的场所要慎重选择,应该到正规医院找经过严格培训的医务人员来为您洗牙。
多久洗一次牙合适
对于没有牙周疾病的人来说,只为预防牙周炎,清洁牙石的人来说,一年去医院洗牙1-2次即可。而有牙周病的患者洗牙的次数可能要多一些,一般在医院就诊后听从医生的指导治疗,口腔卫生保持的好,洗牙的次数也会减少。
洗牙好吗
洁牙是一种很好的牙齿保健手段,亦是治疗牙周病的首要措施,通过定期的洁牙,不但可以彻底清除牙齿上的菌斑和结石,令牙周组织保持健康,防治牙周病,而且,洁牙时容易发现细小的不易觉察的牙病,如比较隐蔽的龋齿,从而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
较深入的洁牙往往会引起牙龈破损出血,引发菌血症,因此,术前对口腔消毒非常重要;超声波洁治是洁牙的主要程序,使用的是洁牙机手柄,它的消毒非常重要,如果没有高温消毒灭菌,完全有可能把病菌通过反复使用的洁牙机手柄从一个患者,传播到另一个患者,洗牙感染艾滋病的传闻并不是“危言耸听”;喷砂去斑迹一方面防止单纯使用超声波洁治,过度震荡牙周,同时又能更好地去除斑迹;抛光牙面可以令牙面保持光滑,防止斑迹快速“反弹”重新沉积。
多久洁牙一次好呢?通常,口腔卫生习惯较好的人,大约一年需要彻底清洁一次,口腔卫生较差,半年就需要洁牙了;有牙周病的人,在牙周病未受控制阶段,三个月洗牙一次对控制病情有帮助。这都不是绝对的,最好咨询您的牙科医生。在此,需要特别奉劝各位爱牙人士,不要贪便宜到街边没有严格消毒管理的小诊所去洗牙,以免因小失大。
如何洗牙不伤牙
误区1:天天刷牙就不需要洗牙了
“洗牙”又称龈上洁治术,是指用洁治器械去除龈上牙石、菌斑和牙面上沉积的色素,并抛光牙面,以延迟菌斑和牙石再沉积。“很多人觉得认真刷牙了就解决问题了,这个观念是错误的。”鲁洁解释,洗牙就是保健牙齿。刷牙刷得再认真再好,也难免留有死角。临床上,许多看起来表面挺干净的,可是口腔检查时候都能发现牙菌斑和轻度的牙软垢,发展下去就会形成结石。此外,洗牙恰恰是预防或中断牙周炎发展的一个好方法。
误区2:可以很久才洗一次牙
牙菌斑是牙周病的元凶,在洗牙之后还会不断地在牙面重新形成。如果不定期清除,再加上唾液中的矿物盐逐渐沉积,日久天长,就会形成牙石和引起牙周病。因此,一般建议16岁恒牙期以后每年洗一次。如果洗牙之后发现牙周病,则由医生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制定相应复诊计划。如果已经患有牙周炎的病人,或者牙周情况比较差的,建议半年洗牙一次。另外,吸烟人群,糖尿病患者,中老年人(特别是更年期前后的女性),卫生习惯不好的人群,工作熬夜过多以致劳累程度较高的人群,都需要注意定期洗牙。
牙周病患者怎么进行局部治疗
控制菌斑菌斑可在牙面不断形成。因此必须向牙周病患者讲明菌斑的危害,这种教育应贯穿于治疗全过程。牙周病患者就诊时,医生要检查其菌斑控制程度,并记录。尽量使有菌斑的牙面只占全部牙面的20%以下。
松动牙固定术用金属丝结扎并以复合树脂或自凝塑胶加固而制成的牙周夹板,可将一组患牙与邻近的稳固牙联结在一起,使力分散于一组牙上,发挥该组患牙的牙周组织功能储备力,减少个别牙承受的超重力或侧向扭转力的损害,有利牙周病患者的牙周组织修复。但在制作夹板时必须考虑到不可妨碍菌斑的清除。
牙周袋及根面的药物处理大多数牙周病患者在根面平整后,组织能顺利愈合,不需药物处理。对一些炎症严重,肉芽增生的深牙周袋,在刮治后可用药处理袋壁。可用复方碘液消炎和收敛,要注意避免烧灼邻近的粘膜。
除碘液外,局部放置抗菌药物临床效果较好。目前采用缓释或可被生物降解材料的载体,使药物能长时间停留于牙周袋内,起到良好治疗牙周病的作用。使用的药物有甲硝唑、四环素及二甲胺四环素、洗必泰、氟化亚锡等。用上述药物的凝胶形式或溶液冲洗牙周袋,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牙周病患者做完手术后,仍有较深的牙周袋,或根面牙石不易彻底清除,炎症不能控制,则可进行牙周手术。优点是可直视下彻底刮除根面的牙石及肉芽组织,必要时还可修整牙槽骨的外形,或截除患根,矫正软组织外形。
治疗牙周病手术方法有两类,一类将牙周袋彻底切除,这种方法适用于牙周袋不深并伴有牙龈肥厚增生等牙龈形态不良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而且必须有足够宽度的附着龈。另一类是整复性的消除牙周袋的方法,是使已分离的牙龈组织与根面发生有机的新附着。
多久洗牙一次最好
洗牙是什么
洗牙的专业名词叫做“洁治”,是医生用专用的医疗器械将牙齿表面堆积的牙菌斑、牙结石以及色素清除干净的一种专业治疗手段。根据所使用的工具不 同,临床上可以分成手工洁治和超声波洁治两种。手工洁治就是用类似“小钩子”的专业手工器械把牙结石从牙齿表面“撬”下来,这种方法需要较高的操作技术和 特殊的工具,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的不多,但是对于某些特殊患者来说还是有用武之地的,比如安装了没有屏蔽功能的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以及患有某些特殊传染病的 患者。超声波洁治是用高频振动的工作头来清除牙结石,清洁效率比较高,目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两种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没有差别。
洗牙是预防和治疗牙周疾病的重要手段
牙齿表面的牙菌斑和牙结石是导致牙周疾病的罪魁祸首,所以一定要定期清除才能够维持牙周健康。如果不能做到定期洗牙,牙结石越积越多,牙周疾病也会越来越重,慢慢就会出现牙龈肿痛、牙齿松动移位,甚至牙齿脱落。我们通常说的“老掉牙”其实就是牙周病发展到晚期的结果。对于中重度牙周病患者来说,洗牙只是第一步治疗,而非治疗的全部内容。
洗牙的目的是治疗和预防牙周疾病
洗牙的目的不是为了美白,而是为了治疗和预防牙周疾病;其次洗牙并不一定能让牙齿变白。洗牙只能把牙齿表面沉积的色素牙石清除干净,还牙齿以本 来面目,如果患者的色素牙石很多,洗牙确实能起到一定美白效果,但如果患者牙齿本身颜色异常,而非外源性色素沉积,洗牙是不能改变牙齿颜色的。就像洗衣服 一样,白衣服脏了可以洗白,其他颜色的衣服脏了却不会洗成白色。
洗牙注意事项
洗牙注意事项1
洗牙的过程通常会有点酸痛,如果发炎情形厉害或牙结石很多、很久未洗的人可能会流点血。
洗牙后的流血情形一般会在一两天内慢慢消失,如能维持良好口腔卫生,洗牙前的刷牙流血现象多半可在一周左右自动不见。如果局部地方仍会流血,则得请牙医小心检查是否已有牙周病或牙龈深部尚有残余的牙结石存在。
洗牙注意事项2
洗牙后的牙齿对冷热会有点敏感而感到酸痛,这暂时的症状及原来刷牙容易流血的情形通常在一周左右会消失。若酸痛症状一直存在可考虑市面上的抗敏感牙膏,使用一个月左右多会改善。
洗牙注意事项3
患有出血性疾病的人群,如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白血病患者、未控制的二型糖尿病患者等,应该预先适量应用促凝血药物,控制凝血速度,以免洗牙时出血不止。
洗牙注意事项4
患有急性传染病的人群,如急性肝炎活动期、结核病患者等,这类人应该等到疾病稳定后,才可到医院进行洗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病情,再者也是为了避免传染他人。
洗牙注意事项5
口腔局部软硬组织炎症处于急性期的患者,应该待急性期过后再洗牙,以免炎症通过血液传播、扩散。
洗牙注意事项6
患有牙龈部恶性肿瘤的患者,不宜接受常规洗牙,以免肿瘤扩散。
洗牙注意事项7
患有活动性心绞痛、半年内发作过的心肌梗塞以及未能有效控制的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患者,不宜接受常规洗牙治疗。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洗牙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作,在口腔医院里医务人员采用手动器械洗牙,需三个小时左右,就是采用超声波洁牙机洗牙,也需一个小时左右。
而据患者反映,在某些牙科诊所或美容院里洗牙,只需10来分钟。在不正规的地方洗牙,有很大危害。
第一,只清除看得见的牙垢,而留下了致病作用最强的深层的牙垢,达不到防治牙周病的目的。
第二,损坏牙龈,尤其是对清除牙垢之后暴露出牙根时不能及时进行进一步的专业治疗,不仅导致患者疼痛难忍,还加重牙周病的病情。
第三,极易造成交叉感染,给人们带来不应有的遗憾。所以,对洗牙的场所要慎重选择,应该到正规医院找经过严格培训的医务人员来为您洗牙。
洗牙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洗牙对牙齿有哪些好处?
1、洗牙可以预防龋齿:定期洗牙还能预防龋齿的发生,牙菌斑和其他沉淀物依附于牙齿表面,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重牙齿的清洁,容易形成龋齿,造成美观影响,而洗牙就是清洗这些牙齿污垢,给牙齿带来健康。
2、洗牙可以预防牙周病:洗牙可以很好的预防和治疗牙周病,洗牙可以洗去了牙齿的蒙头垢面,因为长时间的牙齿上的残留物会影响到牙齿健康,通过洗牙可以去除这些。
3、洗牙可以发现口腔问题:在洗牙的时候还可以全面检查口腔,这样便于及时的发现问题进行处理,早发现早治疗,可以让效果更好,还不会造成对牙齿的伤害。
4、洗牙可以防止口臭:研究表明,不洗牙的人中大约有百分之八十五的人患有口臭。良好的口腔卫生是预防口臭必不可少的第一步。而洗牙则是消除口臭的途径。
通过洗牙可以减轻牙龈炎、牙周炎的炎症状况,但靠单纯洗牙是不能治愈牙周病的。要治好牙周病,还应该在洗牙之后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口腔专业治疗。所以,洗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治口腔疾病,而不是单纯为了好看。
洗牙的坏处
1、损坏牙龈
尤其是对清除牙垢之后暴露出牙根时不能及时进行进一步的专业治疗,不仅导致患者疼痛难忍,还加重牙周病的病情。这是常见的洗牙的危害。
2、易造成交叉感染
洗牙容易造成交叉感染,给人们带来不应有的遗憾。那么为什么洗完后牙齿会有异样或过敏的感觉。如果是健康的牙齿,一段时间以后,异样感会消失。
如果牙缝大了,说明本身就有牙周病,而且牙龈萎缩了,去除牙石后给人以牙缝增宽的错觉。这不是治疗造成的,而是牙周病本身的原因。如不及时除去牙石,牙龈会进一步萎缩,反而会导致牙齿松动。这也是常见的洗牙的危害。
3、达不到防治作用
只清除看得见的牙垢,而留下了致病作用最强的深层的牙垢,达不到防治牙周病的目的,同样属于洗牙的危害。
洗牙会不会伤害牙齿
洗牙,是用一种超声波仪器,通过一种像笔尖一样的尖状器械在牙齿表面轻微振动,振下牙结石、烟斑、茶渍,对牙齿是没有任何伤害的。经过洗牙,可以治愈牙龈炎,预防牙周炎,并且可以去除牙齿表面的色斑,达到美容牙齿的效果。
人们俗称的“洗牙”,医学术语称为“洁治”。所谓“洁”,就是去掉牙面的细菌、牙石、色素等牙垢;而“治”则指它是治疗牙周病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洗牙可以减轻牙龈炎、牙周炎的炎症状况,但单纯洗牙是不能治愈牙周病的。要治好牙周病,还应该在洗牙之后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口腔专业治疗。所以,洗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治口腔疾病,而不是单纯为了好看。
在发达国家,洗牙已成为很普及的常规口腔保健,人们每年一至两次定期找自己的牙医去洗牙。洗牙之后,如果发现牙周病,牙医会及时进行口腔专业治疗,以保持口腔健康。
洗牙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作,在口腔医院里医务人员采用手动器械洗牙,需三个小时左右,就是采用超声波洁牙机洗牙,也需一个小时左右。而据患者反映,在某些牙科诊所或美容院里洗牙,只需10来分钟。实践证明,在不正规的地方洗牙,有很大危害。
第一,只清除看得见的牙垢,而留下了致病作用最强的深层的牙垢,达不到防治牙周病的目的。
第二,损坏牙龈,尤其是对清除牙垢之后暴露出牙根时不能及时进行进一步的专业治疗,不仅导致患者疼痛难忍,还加重牙周病的病情。
第三,极易造成交感染,给人们带来不应有的遗憾。所以,对洗牙的场所要慎重选择,应该到正规医院找经过严格培训的医务人员来为您洗牙。
那么为什么洗完后牙齿会有异样或过敏的感觉?洗牙后,牙缝宽了,牙齿会不会松动?其实牙石好像大棉袄,一旦脱去牙齿暴露在“久违”的环境里,就会产生种种异样的感觉。如果是健康的牙齿,一段时间以后,异样感会消失。如果牙缝大了,说明本身就有牙周病,而且牙龈萎缩了,去除牙石后给人以牙缝增宽的错觉。这不是治疗造成的,而是牙周病本身的原因。如不及时除去牙石,牙龈会进一步萎缩,反而会导致牙齿松动。
洗牙牙出血是正常现象吗
解答:广东省口腔医院主任医师徐博士
“洗牙”的专业术语称为龈上洁治术,是指用龈上洁治器械,去除牙面上沉积的牙石、菌斑和色素,并抛光牙面,以延迟菌斑和牙石再沉积。定期每半年或 1年一次的洗牙,可以有效预防牙周病发生,同时也是治疗牙周病的最基本方法。因此,洗牙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一个美容项目,实际上它就如同日常刷牙一样,是最基本的口腔卫生保健措施。
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日益重视,越来越多人会选择或考虑去医院洗牙,但同时会像周先生那样心存担忧,比如洗牙是否会导致牙出血,是否会导致牙缝隙变宽等。对于完全健康的牙周,洗牙通常不会导致牙龈出血。但当牙龈有炎症时,洗牙过程中和洗牙后牙龈就会有出血,因此周先生在医院洗牙后发现牙龈出血,通常提示其牙龈有炎症。局部堆积的菌斑牙石常常会刺激牙龈发炎,充血水肿的牙龈在受到机械刺激时很容易出血,而在洗牙过程中使用器械去除牙石、菌斑时很难不触碰牙龈,从而发生出血。一般而言,牙龈的炎症越严重出血就越明显。
像周先生这样洗牙后发现牙龈出血,该如何处理呢?首先,要有正确认识,不要过于紧张。通常在洗完牙24小时之内牙龈可能会有少量轻微出血,这是治疗后较为常见的现象,一般无需特别处理,牙龈会自行止血。其次,洗牙后注意温热饮食,进食过烫食物会加重出血。对于个别出血较明显的部位,患者可自行用一干净棉球压迫出血区域30~60分钟,帮助止血。如果出血十分明显广泛,且出血时间较长,患者应当及时回到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在排除全身疾病如白血病、血友病等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止血。
另外,建议大家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洗牙。在正规医院,洗牙前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全身状况,如是否有血液病、严重的肝病,是否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等,排除一些不适合洗牙的情况,尽可能降低患者洗牙后发生出血不止的几率。而且由专业医生或经过专门培训的洁牙员进行洗牙,操作规范,动作轻柔,不会人为损伤牙龈,导致术后牙龈的出血不止。
洗完牙后很多人都会觉得牙缝似乎变宽了,是洗牙所导致的吗?当然不是。口内每个牙都是独立的,相邻两个牙之间都有牙缝隙,正常情况下该缝隙为牙龈所充满,因此牙周健康时人们看不到牙缝。当患有牙周病时,会发生牙龈退缩,牙根暴露,甚至牙齿松动、移位,牙缝隙就会暴露出来。因此,牙缝隙变大变宽,不是洗牙造成的,而是牙周病所致。只是洗牙去除了堆积于牙缝内的牙石,再加上洗牙后原本充血水肿的牙龈会消炎退缩,使得患者觉得洗牙后似乎牙缝变大变宽了。
总之,牙周健康,牙缝隙就不会变大变宽,洗牙时牙龈也不会出血。而牙周健康的维护,除了日常进行口腔清洁外,还需要定期每半年或一年去医院进行一次洗牙。
洗牙会让牙缝变大吗
定期洗牙有什么好处
洁牙是一种很好的牙齿保健手段,亦是治疗牙周病的首要措施,通过定期的洁牙,不但可以彻底清除牙齿上的菌斑和结石,令牙周组织保持健康,防治牙周病,而且,洁牙时容易发现细小的不易觉察的牙病,如比较隐蔽的龋齿,从而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
洗牙该注意什么呢
较深入的洁牙往往会引起牙龈破损出血,引发菌血症,因此,术前对口腔消毒非常重要;超声波洁治是洁牙的主要程序,使用的是洁牙机手柄,它的消毒非常重要,如果没有高温消毒灭菌,完全有可能把病菌通过反复使用的洁牙机手柄从一个患者,传播到另一个患者,洗牙感染艾滋病的传闻并不是“危言耸听”。
喷砂去斑迹一方面防止单纯使用超声波洁治,过度震荡牙周,同时又能更好地去除斑迹;抛光牙面可以令牙面保持光滑,防止斑迹快速“反弹”重新沉积。
洗牙导致牙缝变大吗
有人洗牙后,牙缝感觉比以前大了,这是因为他们的牙石较多,治疗前感觉不到有牙缝,因为肿胀的牙龈和牙石把牙缝都给充满了,当去除牙石后,牙龈肿胀也消退了,本来存在的牙缝就暴露出来了,绝不是因为洗牙造成的牙缝变大。
还有的人洗牙后,牙齿对冷热酸甜过敏的现象相当明显,这是因为洗牙前已存在牙龈退缩较重的牙石附着在牙齿颈部与牙龈交界处,对冷热酸甜起到了阻挡和缓和作用,当牙石去除干净后,牙齿颈部暴露,当牙齿遇到刺激后就出现了敏感症状。故洗牙后近期应该注意避免食用过冷、过酸等刺激性强的食物,症状可慢慢恢复。
多久洁牙一次好呢
通常,口腔卫生习惯较好的人,大约一年需要彻底清洁一次,口腔卫生较差,半年就需要洁牙了;有牙周病的人,在牙周病未受控制阶段,三个月洗牙一次对控制病情有帮助。
关于洗牙的一些问题
谣言1:洗牙会破坏牙釉质
真相:洗牙不会破坏牙齿表面的珐琅质,进而损伤牙齿。
牙齿的珐琅质就是牙釉质,包被在牙齿最外面,起到保护牙本质和牙髓的作用。这是一层很坚固的硬组织,比骨头还要坚硬。正确操作的洗牙过程,只是去除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牙石、菌斑,不会对牙齿造成损伤。
谣言2:洗牙会把牙缝“洗”大
真相:牙缝变大的真凶不是洗牙而是牙石。
牙石,是口腔里的恶魔,其上吸附的致病菌就会直接或间接地破坏牙周组织,导致牙龈退缩,牙缝变大。牙石经过长年累月的堆积,占据牙缝的位置,洗牙清除了牙石,牙缝就露出来了。洗牙后自觉牙缝变大的另一个原因是牙龈炎症消退。牙龈面对细菌感染及牙石刺激的对抗方式是“敌进我进”,肿胀增生;在去除病因消肿后,原本的牙缝就暴露出来。
谣言3:洗牙会使牙齿松动
真相:有些人认为洗牙会把牙洗松动了,这是个误区。
其实,牙齿可能早已松动,只不过被厚厚的牙石所掩盖。牙根被牙槽骨包围支持牙齿,牙齿松动是因为牙根周围牙槽骨吸收破坏。那么,为什么洗牙前没感觉牙齿松动,洗牙后感觉牙松动了呢?厚厚成片的牙石就像水泥一样,将已经松动的牙齿捆绑成一个整体,这样牙齿的松动就被掩盖了。
菌斑牙石是导致牙槽骨吸收破坏的根源,为了去除病因,阻止牙槽骨继续吸收破坏,就必须通过洗牙彻底清除牙石。牙石形成的夹板被去除后,牙齿松动就表现出来了,但通过牙周治疗,消除炎症使牙槽骨修复再生,牙齿松动会有一定程度的缓解;在控制炎症后也可以通过别的措施固定松动的牙齿。
谣言4:洗牙会使牙齿敏感
真相:有些人洗牙后吃酸甜食物、喝冷热水会比以前敏感,出现这种情况的人,一般已经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炎。
牙周健康的人,敏感的牙根被牙周组织(牙槽骨、牙周膜、牙龈、牙骨质)保护起来免受各种刺激。受牙石长期“迫害”的牙龈肿胀增生,覆盖牙槽骨吸收破坏后已暴露的牙根表面。通过洗牙将罪魁祸首清除后,消肿后牙根就暴露在口腔中。温度、机械或化学刺激,通过根面上暴露的牙本质小管传入牙髓,而产生牙本质敏感症状。因此,牙齿敏感的真正根源是牙周炎。
因为害怕牙齿敏感就不洗牙,牙周炎会越来越重,最后可能导致牙齿松动脱落;何况牙齿敏感是可逆可控的。新鲜暴露的牙根,表面有很多小管道将外界刺激传人牙神经,引起敏感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外界沟通的小管被封闭上,敏感症状就会消失。
谣言5:洗牙=美白牙齿
真相:洗牙不能等同于美白牙齿。
洗牙和美白牙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牙齿的色素沉着分两种,内源性的和外源性的色素沉积。外源性的是指附着在牙面上的色素,通过洗牙可以清除,使牙齿变白(其实是露出本色)。内源性是指沉积于牙体内部深层的色素,洗牙无法清除,可以通过牙齿美白治疗。
谣言6:认真刷牙就不用洗牙
真相:在保证每日认真刷牙,辅助用牙线、牙缝刷等维持良好口腔卫生的基础上,也需要定期进行专业的洗牙。
即使您刷牙方法正确,辅助使用牙线等,自己也只能清除60%~70%的牙菌斑,牙面转角、牙缝等边角位置往往清洁效率低下遗留牙菌斑,日积月累形成牙结石,所以需要定期洗牙。其次,开始阶段黏附的牙菌斑及软垢是可以通过刷牙清除的,一旦形成牙石,只能由医生借助专业工具为牙齿进行彻底的大扫除。
谣言7:洗牙越勤越好
真相:洗牙频率因人而异。
牙周健康的人且能维持良好口腔卫生的基础,可以每隔半年到一年洗牙一次。洗牙既是牙周健康者的预防措施,也是牙周病患者的治疗手段。对于牙周病患者,要根据病情及患者的口腔卫生情况来具体确定。牙周炎症较重且口腔卫生维护较差的患者需要2个月~3个月进行一次洗牙,病情较轻且口腔卫生维护较好的患者可以每隔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洗牙。
谣言8:洗牙弊大于利
真相:定期洗牙不仅利于口腔健康,还有利于预防和治疗全身系统性疾病。一个正常人口腔中的细菌总类达上千种,总数几十亿;如果已患牙周病,牙周袋内还有更多有害的细菌。菌斑牙石引起炎症反应,牙龈红肿出血,存在口腔中的细菌便可乘虚而入,进入血液循环影响全身健康。因此,通过洗牙清除菌斑牙石,预防和治疗牙周病,有利于预防和治疗某些全身疾病。
洗牙除了是口腔预防保健的重要部分,也是牙周病治疗程序中重要的一环。牙周炎早期的自觉症状不像牙疼那样“疼起来要命”,所以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以至于很多人都是在牙周炎晚期,出现了牙齿松动移位,影响进食才来就诊,贻误了治疗时机,导致一些重度牙周炎患牙不得不被拔除,故牙周炎也被称为牙齿的隐形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