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记忆力减退是老年痴呆症表现吗
老人记忆力减退是老年痴呆症表现吗
进入中老年,很多人会发现自己的记忆力开始“滑坡”,明明买菜刚给完钱,却忘了拿菜;有时手里拿着老花镜,却在满屋子找老花镜……老年性痴呆的主要症状是记忆力下降,因此不少中老年人心里开始“打鼓”,是不是得了此病?
引起记忆减退的原因很多,如:心理问题、老化、精神衰减、脑变性疾病、脑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疾病、躯体疾病等。有的记忆减退可以通过综合性治疗而获得减轻,甚至恢复正常;但有的记忆减退则是某些疾病的早期表现或首发症状,此时若误认为正常老年健忘而被忽略,则会延误治疗,其中尤其需要警惕的是老年性痴呆(多发生在中老年,该病的患病率随年龄而增加)。
因此,不要轻易把中老年人的记忆减退看成正常现象或认为是“老了就糊涂”,“老了就记性差”等,使潜在疾病缓慢进展,以至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社会和家庭、中老年人本身都应对记忆减退给予充分的关注和重视,要尽早到记忆障碍相关门诊或医疗机构进行针对性心理咨询、接受必要的精神检查、记忆测验和临床检查。若已处在患病状态时,则需抓紧时间治疗,延缓病情进展,提高质量生活。
对于增龄性记忆衰退,则可通过自我调整、自我训练来改善。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要善于学习,有规律、不间断地用脑,不能放弃,还要保证足够的睡眠,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用脑时应安排短暂休息和户外活动;
第二,要尽量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或激动,防止不良情绪对脑细胞造成强烈刺激。同时要不断调整心理状态,最大程度的适应老年人的生理改变、心理改变、社会地位改变、经济状况改变,提高心理素质,以坦荡的心态迎接老年期各种挑战,进而克服各种困难。妥善处理各种关系,以和睦、宽松、愉快的心情对待周边的人和事,这样才有利于预防智力和记忆力的衰退;
第三,要增加脑的营养,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E、C的食物以及富含矿物质、胆碱的食物,如杏、香蕉、葡萄、橙、海藻、鱼、蛋黄、卷心菜等。对于真正诊断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或痴呆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相关药物,如双益平、安理申、艾斯能、易倍申等。
古诗讲: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其实对于老年朋友来说,理解为虽然近黄昏,夕阳无限好更为积极,可以使得晚年生活有所乐、有所为。
警惕老年痴呆症六大误区
误区一
老年人记忆力不好就是痴呆症
记忆可分为瞬间、近事、远事三种类型。日常生活中,许多老年人对久远的事情记忆犹新,而对近期发生的事情容易遗忘。但是,老年人记忆力不好,不一定都是痴呆症的表现。
这些老年人虽然自感记忆力减退,但如果不影响日常生活,而且智力检查也正常的话,就不属于老年痴呆症,这类症状在医学上被称为“生理性记忆力减退”。当然,如果记忆力减退程度严重,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就属痴呆症了。
误区二
老年痴呆症并不需要治疗
许多人认为,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记忆力和反应速度可能会有轻微下降,但绝不会到影响日常生活的程度。实际上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疾病,需要早期治疗。
老年痴呆症早期表现为忘性大、丢三落四、做不好家务等等,这可能会引起各种事故。患者逐渐还会出现迷路,不认识家人、打人骂人等精神症状。到了晚期,患者更会出现缄默不语、二便失禁、各脏器功能衰竭等。
误区三
老年痴呆症没办法治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个连续谱,分为无症状临床前期、轻度认知损害期、痴呆期。临床前期和轻度认知损害都属于痴呆症前期,这是最佳的治疗时期,此时治疗效果更显著。同时,老年痴呆症中有一部分是脑血管病、代谢疾病、营养不良性疾病、脑积水等造成的,有些通过治疗可以逆转或延缓发展。
误区四
老年痴呆症不能早发现
人们常常忽视中老年阶段出现的记忆力下降问题,通常在老年痴呆症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时才发现。但是,此时患者认知水平可能已达到中度痴呆症状态,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因此医生建议,市民最好每年进行一次记忆力检查。
误区五
人老必定会患痴呆症
人到老年,虽然脑细胞有不同程度的退化,进而导致脑功能受损,但大多数存活脑细胞的功能依然存在。
而且,这些存活的脑细胞有一定的代偿功能,能维持正常的精神活动。近年来研究证实,脑细胞退化到90岁左右可以逐步停止。临床上只有4%~5%的老年人患痴呆症,可见大多数老年人的脑功能是健康的。
误区六
通过CT就能查老年痴呆症
对于大多数的老年人而言,CT检查可显示出不同程度的生理性脑萎缩,但脑萎缩并不意味着患有痴呆症。相反,有些老年人通过CT检查显示没有脑萎缩症状,却患有痴呆症。
一般而言,痴呆症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成套的认知功能测评。如果没有痴呆症状,而CT检查显示有脑萎缩,证明这是脑组织正常的生理性退化,不必紧张。
脑萎缩是老年痴呆症吗
常常有人把脑萎缩和老年痴呆症混为一谈,其实脑萎缩与老年痴呆症不完全是一码事。许多老年人不了解情况,甚至为此而紧张、焦虑,盲目求医,乱服药物。那么脑萎缩和老年痴呆症有什么区别呢?
脑萎缩
是指随着年龄的增加,由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脑组织结构体积缩小,脑实质减少,脑重量减轻,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年龄越高这种萎缩程度也明显。在CT检查呈现脑体积缩小,脑沟变宽,脑回变细,脑室扩大。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思维能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为其临床特征。
老年痴呆症
脑萎缩程度比正常老人严重,尤其是与记忆功能有关的脑部位如海马回更加明显。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严重的记忆减退是其主要症状,如前讲后忘、迷路、不认识家人、不能简单计算等,严重时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出现大小便失禁,打人骂人、撕衣毁物等精神症状。
结论
临床显示,脑萎缩严重的老人并没有痴呆症状;而脑萎缩较轻,甚至没有脑萎缩的老人却有明显的痴呆症状。二者又都有记忆力减退的表现。因此可以说脑萎缩不完全是老年痴呆症。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因此在进行临床诊断时应注意进行鉴别。一般来说,既有特殊的遗忘症状又有CT检查脑萎缩的存在时诊断为老年痴呆症。
脑萎缩与老年痴呆的区别
有大多数人都认为脑萎缩就是老年痴呆症,针对这一问题,专家解释,脑萎缩与老年痴呆症并非是同一种病症。
科学研究表明,大脑最外层是呈灰色的大脑皮层,由140亿个神经细胞体组成,厚3.5mm,大脑皮层表面曲折不平,有凹陷的脑沟和凸起的脑回,大脑皮层下面为白色的髓质。在脑的中部还有数个呈空隙的脑室。脑神经老化死亡后,脑的重量变轻,体积变小,CT检查呈现脑体积缩小,脑沟变宽,脑回变细,脑室扩大,这就是脑萎缩。
老年性痴呆的脑萎缩程度比正常老人严重,尤以与记忆功能有关的脑部位如海马回更加明显。但目前单纯从脑萎缩的程度上,还不能够区别正常老人和老年性痴呆病人界限。临床上发现:脑萎缩严重的老人并没有痴呆症状,而脑萎缩较轻,甚至没有脑萎缩的老人却有明显的痴呆症状,因此,CT检查只是作为辅助检查,老年性痴呆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严重的记忆减退是其主要症状,临床上呈现明显的是遗忘症状,如前讲后忘、迷路、忘记物品放置地方、不认识家人、不能简单计算等,严重时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似刚出生的小孩。有时还有吵吵闹闹、打人骂人、撕衣毁物等精神症状。因此,有特殊的遗忘症状又有CT检查脑萎缩的存在时才能诊断为老年性痴呆。
客观地说,痴呆患者都有记忆力减退,但是记忆力减退者不一定都是痴呆。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进入老年期后,人体的组织、器官及各系统都会逐渐老化,人的记忆力功能也会逐渐衰退,这是老年人正常的、生理的改变。不过有些老年人的记忆力并不随着年龄衰老而减弱,这与教育的程度、营养、生活经历、爱好、文化素养、身体素质、生活范围等都有明显关系。痴呆是一种疾病,老年人记忆衰退是一种生理过程,两者有相似的地方,又有根本的不同。
因此,可以明确地说,脑萎缩并非就是老年痴呆症。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在进行临床诊断时应注意进行鉴别。
脑萎缩跟老年痴呆有区别吗
脑萎缩跟老年痴呆有区别吗?有大多数人都认为脑萎缩就是老年痴呆症,针对这一问题,专家解释,脑萎缩与老年痴呆症并非是同一种病症。
科学研究表明,大脑最外层是呈灰色的大脑皮层,由140亿个神经细胞体组成,厚3.5mm,大脑皮层表面曲折不平,有凹陷的脑沟和凸起的脑回,大脑皮层下面为白色的髓质。在脑的中部还有数个呈空隙的脑室。脑神经老化死亡后,脑的重量变轻,体积变小,CT检查呈现脑体积缩小,脑沟变宽,脑回变细,脑室扩大,这就是脑萎缩。
老年性痴呆的脑萎缩程度比正常老人严重,尤以与记忆功能有关的脑部位如海马回更加明显。但目前单纯从脑萎缩的程度上,还不能够区别正常老人和老年性痴呆病人界限。临床上发现:脑萎缩严重的老人并没有痴呆症状,而脑萎缩较轻,甚至没有脑萎缩的老人却有明显的痴呆症状,因此,CT检查只是作为辅助检查,老年性痴呆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严重的记忆减退是其主要症状,临床上呈现明显的是遗忘症状,如前讲后忘、迷路、忘记物品放置地方、不认识家人、不能简单计算等,严重时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似刚出生的小孩。有时还有吵吵闹闹、打人骂人、撕衣毁物等精神症状。因此,有特殊的遗忘症状又有 CT检查脑萎缩的存在时才能诊断为老年性痴呆。
客观地说,痴呆患者都有记忆力减退,但是记忆力减退者不一定都是痴呆。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进入老年期后,人体的组织、器官及各系统都会逐渐老化,人的记忆力功能也会逐渐衰退,这是老年人正常的、生理的改变。不过有些老年人的记忆力并不随着年龄衰老而减弱,这与教育的程度、营养、生活经历、爱好、文化素养、身体素质、生活范围等都有明显关系。痴呆是一种疾病,老年人记忆衰退是一种生理过程,两者有相似的地方,又有根本的不同。
脑萎缩跟老年痴呆有区别吗?因此,可以明确地说,脑萎缩并非就是老年痴呆症。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在进行临床诊断时应注意进行鉴别。
常迷路小心老年性痴呆
现实生活中,很多中老年人像爱丽丝一样面临记忆力下降的困扰。宁玉萍说,记忆力减退是老年痴呆最常见也最典型的早期表现,包括患者、家属很多都认为这是“老糊涂”,是上年纪以后的正常衰老现象。宁玉萍同时也是该院记忆门诊的老年性痴呆诊疗专家,她谈到,大家可以通过一些细节发现“老糊涂”与阿尔兹海默症的不同,“老糊涂”通常对生活没有太大影响,但如果患上老年痴呆,有的人会记不住家在哪?老人因此走丢的事时有发生。
“我们希望在最早出现轻度认知损害时,即从正常到痴呆过渡状态时,患者就能发现并来医院就诊”,宁玉萍表示,但通常很多患者没有意识到“记忆力下降”这是个病,待到阿尔兹海默症发展到中重度,感觉问题严重了才找医生,“越晚治疗疗效肯定越差”。
当然不管什么时候发现都应该治疗,宁玉萍说,至少对于某些方面,包括精神行为异常等可以通过药物改善,积极治疗对中重度患者的家庭照料和个人感受都有明显的缓解作用,病情的发展也可得到缓解。
年轻发病或与遗传有关
宁玉萍还谈到《依然爱丽丝》中的爱丽丝发病年龄为50岁,这在患者中算年轻的,一般此病在60岁之后较多见。有统计显示,60岁之后,每增加5岁,发病率就翻一翻,到80岁以上发病率达30%左右。
宁玉萍表示,通常发病年龄较轻的患者,多与遗传有关,“我曾经见到最年轻的患者为40岁,患者母亲也是老年痴呆”。现在国内外许多研究都证明,老年痴呆患者的后代有更多几率患上此病,老年痴呆患者近亲的发病率为一般人群的4倍还多。
显然,老年痴呆与遗传有着密切关系,但这只是老年痴呆中的一少部分,并不是所以的老年痴呆都与遗传有这样密切的关系。大部分老年痴呆是散发性痴呆。散发性痴呆是指家族中没有这种呈代代相传地发病。
不要忽视老人的臭脾气
情绪方面,宁玉萍介绍,通常患者早期会呈现情绪不稳,在疾病演进中逐渐变性淡漠及迟钝。有时情感失去控制能力,变得浮浅而多变。表现焦虑不安,忧郁消极,或无动于衷,或勃然大怒,易哭易笑,不能自制。高级情感活动,如羞耻感、道德感责任感和光荣感受累最早。
人格障碍有时可在疾病早期出现,患者变得缺乏活力,容易疲劳,对工作失去热情,对往常爱好的活动失去了兴趣,对人对事都显得漫不经心,有时会开一些不合时宜的拙劣玩笑,对衣着及仪容也不如以前那样注意,可能变得不爱整洁,不修边幅。有时会发生对年幼儿童的猥亵行为或暴露阴部等违反社会道德准则的行为。有人变得多疑、固执与斤斤计较。
老人出现记忆力下降要及时治疗
老年性痴呆不仅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也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受病情影响,患者的智力衰退会越来越严重,有研究表明中度痴呆的老人中,80%—90%存在自理能力缺陷,需要依赖他人照顾;80%有精神问题;50%有攻击他人的行为。以上问题会给患者的照顾者带来很多困难和压力。
宁玉萍说,早期治疗不仅能够延缓老年性痴呆的发展,提高患者和家人的生活质量,而且早期进行干预的治疗费用仅为重度患者医疗费用的一半左右。广州市脑科医院针对老年人记忆力问题专门成立了“记忆门诊”(老年记忆障碍门诊)。记忆门诊能够帮助老人及早发现记忆衰退问题,提前介入治疗,预防老年性痴呆,使患者和家庭有尊严和有期待地生活。成立以来,记忆门诊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疾病宣传与筛查。
最后宁玉萍再次提醒到,一旦家里的中老年人出现记忆力下降的趋势,无论是“老年痴呆”患者,还是常规的老年人记忆力衰退,最好都能及时找医生就诊。
老年痴呆症降临前居然都有这些症状
一、十分多疑
当家中老人或者自己突然变得多疑时需要注意,总是疑神疑鬼的害怕自己患上了某种疾病,这很有可能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
因为老年痴呆症是一种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在这种情况下人的精神波动会发生改变,所以会出现性格突变的情况,表现出来的便是怀疑自己患上了某种疾病,总是疑神疑鬼的,当然这种症状是很早期的,在发现时及时检查治疗可以预防老年痴呆症。
二、人格突变
当老年痴呆症更加严重一些时,老人的行为会变的十分异常,情感淡漠、意志衰退、注意力溃散,一些老人还会由原来的开朗大方变成自私自利、狭隘易怒。
此时,已经可以确定老年痴呆症已经找上门来了,因而在生活中需要注意一些生活习惯的改变,可以多做一些能够预防老年痴呆事情,譬如每天写字、下棋、跳舞都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了,即便老人们没有出现老年痴呆症的前兆做一做这些运动也是不错的,因为这些运动可以让人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变小。
三、思维混乱及判断困难
当老人出现思维混乱或者判断困难时,表示已经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并且情况已经较为严重了,因为此时的老人往往会分不清主次,生活自理能力会开始慢慢减退,甚至连做了几十年的工作都会被忘记。
此时应当及时将老人送至医院治疗,少不能让状况持续恶化下去,以免到了病情严重之时出现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
四、情绪不稳定
在老年痴呆症早期,老人们的情绪会变得十分不稳定,忽而满脸笑容,突然又会泪流满面,情绪变化就如同云彩一样变幻无常,因此当身边的老人或者自己出现这种情况时需要多多注意,因为这很有可能会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
五、健忘
健忘同样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因为神经系统退变影响到了大脑的记忆功能,所以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记忆力会衰退,出现诸如做好的饭菜没有端上桌,几分钟之前想做的事情在几分钟之后忘记了这些情况。
此时老人们可以通过看书、写字等等能够刺激大脑,让大脑病变得活跃,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组织记忆力衰退的情况出现,避免老年痴呆症进一步恶化的几率,此外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帮助人们避免健忘症等影响记忆力的疾病,因此大家需要重视起来哦。
六、情感变化
老年痴呆症会影响老人的情感,使得情感出现变化,表现为对于家庭内部的事情漠不关心,沉默寡言、社交活动变少,一些关于情感上反应会减弱,因此在生活中出现这种情况时大家需要重视起来才可以。
因为此时很有可能就是老年痴呆症出现的前兆,此时应当给予老人更多的关心,以及和老人更多的交流,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老年痴呆症更加严重,因此身边有人存在这种情况时,需要多多注意哦。
七、呆滞抑郁
经常精神恍惚、神情抑郁呆滞、睡眠十分紊乱,严重的甚至存在自毁倾向,这种情况同样是老人患上老年痴呆症的征兆,在此时应当给予老人适当的心理辅导,避免老人自毁倾向变得更加严重。
此外,帮助老人变得开朗,变得更加有活力,同样可以减缓老年痴呆症恶化的几率,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哦。
八、判断能力下降
当老人判断能力下降,总是会将人误认,甚至走一会儿都会忘记自己在什么地方时,可就需要注意了,这种情况便是老年痴呆症为显著的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将子女爱人会忘记,此时应当及时就医治疗。控制疾病恶化这样才可以避免健康出现问题。
九、行为异常
老人总是双目无神的呆坐着,或者不再打理自己,总是漫无目的的游荡,或者故意吵闹影响家人以及左领右舍的休息,这种情况便是显著的老年痴呆症,在此时应当给予老人有力的支持,好能够为老人做一做心理辅导,避免情况加重。
老年痴呆中是一种很恼人的病症,在生活中人们甚至没有很好的方法能够治愈它,因此想要保护好身体的健康,对于这一疾病就要重视,当出现上述这些老年痴呆症为显著的症状时,及时就医及时做一做心理辅导,这样便可以将老年痴呆症扼杀在摇篮之中。
此外,通过写字等艺术方式来保护身体,同样可以帮助人们预防老年痴呆症,避免这种疾病更加严重,因此朋友们在生活中对于这点需要重视才可以哦。
老人记忆力减退是老年痴呆症表现吗
引起记忆减退的原因很多,如:心理问题、老化、精神衰减、脑变性疾病、脑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疾病、躯体疾病等。有的记忆减退可以通过综合性治疗而获得减轻,甚至恢复正常;但有的记忆减退则是某些疾病的早期表现或首发症状,此时若误认为正常老年健忘而被忽略,则会延误治疗,其中尤其需要警惕的是老年性痴呆(多发生在中老年,该病的患病率随年龄而增加)。
因此,不要轻易把中老年人的记忆减退看成正常现象或认为是“老了就糊涂”,“老了就记性差”等,使潜在疾病缓慢进展,以至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社会和家庭、中老年人本身都应对记忆减退给予充分的关注和重视,要尽早到记忆障碍相关门诊或医疗机构进行针对性心理咨询、接受必要的精神检查、记忆测验和临床检查。若已处在患病状态时,则需抓紧时间治疗,延缓病情进展,提高质量生活。
对于增龄性记忆衰退,则可通过自我调整、自我训练来改善。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要善于学习,有规律、不间断地用脑,不能放弃,还要保证足够的睡眠,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用脑时应安排短暂休息和户外活动;
第二,要尽量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或激动,防止不良情绪对脑细胞造成强烈刺激。同时要不断调整心理状态,最大程度的适应老年人的生理改变、心理改变、社会地位改变、经济状况改变,提高心理素质,以坦荡的心态迎接老年期各种挑战,进而克服各种困难。妥善处理各种关系,以和睦、宽松、愉快的心情对待周边的人和事,这样才有利于预防智力和记忆力的衰退;
第三,要增加脑的营养,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E、C的食物以及富含矿物质、胆碱的食物,如杏、香蕉、葡萄、橙、海藻、鱼、蛋黄、卷心菜等。对于真正诊断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或痴呆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相关药物,如双益平、安理申、艾斯能、易倍申等。
古诗讲: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其实对于老年朋友来说,理解为虽然近黄昏,夕阳无限好更为积极,可以使得晚年生活有所乐、有所为。
记忆力减退不一定是老年痴呆症
从记忆的发育过程来看,幼儿的记忆是以无意识记为主,有意识记刚刚萌发。记忆种再认能力的保持时间,乳儿期只能保持几天;从3岁开始,再认能力逐日增强,已能再认相隔几十天或数个月的事了。所以,人们较难回忆3岁以前的事,3岁以后的事情才开始以深浅不同的印象被保存下来。
可是,随着年龄增长,记忆力又逐渐减退。有人对700多名正常人作了记忆测试后发现,30岁以后记忆力便开始下降,40-45岁下降速度减慢,50岁以后记忆力急剧下降。还有人调查了3000名中老年人发现,7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记忆力减退。他们用国际上通用的几种测定记忆力的量表进行检查,发现用韦氏记忆量表检查的1270名中老年人中,记忆商极低(69分)者只占7.6%;用韦氏智力量表检查345名中老年人,智商显示智能极低者仅4.1%。国内修订的长谷川痴呆量表检查1867名中老年人后发现,异常者高达9.1%。调查长寿老年人223人,有痴呆及早期痴呆可能性者高达12%。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所与美国伊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合作调查了5055名上海市区5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现,4.1%有痴呆,14.4%有轻度智力减退。从这些材料中可以发现,约有2/3的中老年人可发生记忆力减退,但最后、发展成痴呆的仅4%左右,绝大多数只是良性记忆力减退而已。
老年痴呆必有记忆力减退,而有记忆力减退者并不一定是老年痴呆。前面已经讲过,记忆是一种心理过程,运用智慧活动的能力称为智能。记忆只是整个智慧活动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整个心理过程的一部分,单纯记忆差并非等于智力不好。老年人的记忆退,组织衰老、根本衰退有关。老年人常有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硬化、血管腔变窄、血流通过缓慢,血流量相应减少,这就造成与记忆有关的大脑颞 叶、边缘系统和乳头体等部位发生长期血液和氧气供应不足,从而促使神经细胞皱缩、变性,致记忆力减退。有烟酒嗜好,或患有影响记忆系统供血或供氧不足的慢性躯体疾病以及脑萎缩等,都会使记忆减退。老年人的记忆减退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近事遗忘,即对新近发生的事情容易遗忘,相反对几十年前的事情却能记忆新。
记忆力减退是老年痴呆的最明显症状,但是记忆力减退不一定就是得了老年痴呆,两者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老年痴呆的症状之一就是记忆力减退,但是许多正常的老人也会出现记忆力减退的现象,但是有此现象却并不一定就是老年痴呆。
脑萎缩是不是老年痴呆症
脑萎缩
是指随着年龄的增加,由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脑组织结构体积缩小,脑实质减少,脑重量减轻,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年龄越高这种萎缩程度也明显。在CT检查呈现脑体积缩小,脑沟变宽,脑回变细,脑室扩大。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思维能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为其临床特征。
老年痴呆症
脑萎缩程度比正常老人严重,尤其是与记忆功能有关的脑部位如海马回更加明显。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严重的记忆减退是其主要症状,如前讲后忘、迷路、不认识家人、不能简单计算等,严重时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出现大小便失禁,打人骂人、撕衣毁物等精神症状。
结论
临床显示,脑萎缩严重的老人并没有痴呆症状;而脑萎缩较轻,甚至没有脑萎缩的老人却有明显的痴呆症状。二者又都有记忆力减退的表现。因此可以说脑萎缩不完全是老年痴呆症。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因此在进行临床诊断时应注意进行鉴别。一般来说,既有特殊的遗忘症状又有CT检查脑萎缩的存在时诊断为老年痴呆症。
老年人记忆力减退是老年痴呆吗
记忆力减退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一般起自40-50岁左右。人到老年,身体的各个系统的器官机能逐渐减退,包括神经系统在内。由于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在机体各种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因此,脑的老化对机体的衰老起着重要作用,老年性记忆力减退是常见的机体障碍之一。
区分“真假”老年性痴呆症
老年痴呆必然有记忆障碍,特别是近期记忆,而记忆力减退未必是老年痴呆。其实,记忆只是整个智力活动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老年人的记忆减退,与组织衰老、脏器功能衰退有关。老年人常有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硬化、血管腔变窄、血流通过缓慢,血流量相应减少,这就造成与记忆有关的大脑颞叶、边缘系统和乳头体等部位发生长期血液和氧气供应不足,从而促使神经细胞皱缩、变性,导致记忆力减退。有烟酒嗜好者,或患有影响记忆系统供血或供氧不足的慢性躯体疾病以及脑萎缩等,都会使记忆减退。老年人的脑组织衰老、神经功能减退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单纯的记忆力减退并不等于智力活动出现“问题”。
一般说来,自中年以后人们的记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衰减,这是正常的现象,是大脑皮层逐步萎缩的结果,这种记忆障碍进展都很缓慢,表现不会很严重。出现记忆力减退的中老年人不要盲目担心。首先要区分 “真假”老年性痴呆症引起的记忆力减退,主要看除记忆减退外,是否还有其他智能障碍。如计算能力减退,部分或完全忘记数字,甚至连简单的计算,像 “4+5=?”也难以完成;又如外出找不到回家的路,不认识身边的亲人,甚至连自己的姓名和年龄也记不清等,诸如此类智力活动产生明显缺陷,影响到日常生活能力,才需考虑可能是老年性痴呆症。
记忆减退的原发病因,中老年人如果记忆力明显减退,应该前往神经科作全面检查,认真地查找一下原因。有些引起记忆减退的原发病得到及时的治疗以后,记忆力即可很快恢复。
如果中老年人突然出现严重的记忆力障碍,并有明显的波动性,时好时坏,这往往是脑动脉硬化所引起的。脑动脉硬化病人的脑部血液供应常因脑血管痉挛而不足,以致影响了脑的功能,使记忆力减退。积极治疗脑动脉硬化,使用丹参等药物改善脑的血液循环,记忆力即可恢复。有长期饮酒习惯的人,因为酒精引起B族维生素缺乏而引起脑病,也会出现记忆力减退。当出现记忆力减退时应赶快把酒戒掉,并补充B族维生素,对改善记忆力是有益的。
诱发年轻人健忘的因素
神经内科专家称,年轻人记忆力下降,多属假性健忘。一般说来,女性尤其是高学历女性、敏感类型的人容易出现记忆力下降,这和遗传、心理因素、器质类型等都有关系。其实年轻人记忆力减退,多是因为长期处于较大精神压力下,由心理、精神、睡眠等问题引发的紧张、焦虑,导致记忆力下降,一般在压力得到释放、心理不良诱因解除后恢复正常,多属假性记忆力下降,就是说,并不是脑部功能真的出现老年痴呆症前兆现象。
为什么学历高的女性较易出现记忆力下降现象?专家指出,这是因为女性在特殊生理周期,如在孕期、产前、产后、哺乳等时期,体内雌激素、孕激素等发生变化,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从而导致记忆力下降。而高学历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和快节奏的生活,迫切渴望知识更新,往往会过度关注自己记忆力状况,一旦出现记忆力下降时比较敏感。同时,性格敏感的人也易出现记忆力下降。
专家指出,记忆力下降是老年痴呆症最早期、最突出的表现,属于老年人正常增龄性改变。而记忆力下降的原因多种多样,首先要明确导致记忆力下降的原因,才能对症治疗,是真性记忆力下降还是假性记忆力下降?是心理原因还是精神因素,或者是睡眠障碍引起的?需要做记忆测定来诊断是否出现真性记忆力下降。中年人要警惕出现记忆力减退,尤其是“近记忆”减退,有过脑部疾病的人更应尽早检查。
如何区分老年痴呆与健忘
早期症状:记忆力减退
徐主任称老年痴呆(主要指阿尔茨海默病)主要发生在65岁以后,起病不容易察觉,最早期往往是以逐渐加重的记忆力减弱为特征。有些子女对老人记忆力的减退不在意,认为是人老正常的退化,到了发展为不会自己穿衣,经常迷路,情绪急躁不安,常走动不停时,已经成为老年痴呆中期了。不过,专家指出,老年痴呆与一般健忘仍然有四大区别,细心的子女应仔细鉴别。首先,一般健忘一经人提醒就会记起,比如忘了今天星期几,提醒后很快明白;但老年痴呆患者在忘记事情后即使有人反复提醒也记不起来,尤其是记不起刚发生不久的事情,比如刚刚吃过饭就不记得了,还要吃饭;昨天刚见的朋友也忘了,甚至连家人朋友老伴是谁都会忘记。
其次,老人如果只是一般健忘,他对时间、地点、人物关系和周围环境的认知能力丝毫不会减弱,但老年痴呆症患者丧失判别周围环境的能力,常常不知道身在何处,不知道季节,比如会在大夏天穿棉袄,冬天穿短袖衣。
再者,一般健忘并不会失去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但老年痴呆症患者却会逐步失去生活的自理能力,比如忘记如何穿衣服,不会刷牙等。
最后,一般健忘的老人会为自己的记忆力下降而苦恼,为了不误事,会常记备忘录;但老年痴呆症患者对此毫无烦恼,思维变得越来越迟钝,语言贫乏,缺乏幽默感。
早治疗:保障生活自理能力
老年痴呆的病人发展到后期往往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不懂穿衣服、不懂吃饭等,大小便失禁,智力严重衰退,不认识自己的子女甚至老伴,这时的个人生活完全需要他人照顾,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对于老年痴呆症,目前没有特效药物治疗或逆转疾病进展。关键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徐主任称,发病半年内就诊可及时控制和延缓其记忆力下降的过程,使患者能生活自理并能与环境协调。如果自理能力丧失,就诊太晚则治疗困难。
脑萎缩与老年痴呆的区别
科学研究表明,大脑最外层是呈灰色的大脑皮层,由140亿个神经细胞体组成,厚3.5mm,大脑皮层表面曲折不平,有凹陷的脑沟和凸起的脑回,大脑皮层下面为白色的髓质。在脑的中部还有数个呈空隙的脑室。脑神经老化死亡后,脑的重量变轻,体积变小,CT检查呈现脑体积缩小,脑沟变宽,脑回变细,脑室扩大,这就是脑萎缩。
老年性痴呆的脑萎缩程度比正常老人严重,尤以与记忆功能有关的脑部位如海马回更加明显。但目前单纯从脑萎缩的程度上,还不能够区别正常老人和老年性痴呆病人界限。临床上发现:脑萎缩严重的老人并没有痴呆症状,而脑萎缩较轻,甚至没有脑萎缩的老人却有明显的痴呆症状,因此,CT检查只是作为辅助检查,老年性痴呆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严重的记忆减退是其主要症状,临床上呈现明显的是遗忘症状,如前讲后忘、迷路、忘记物品放置地方、不认识家人、不能简单计算等,严重时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似刚出生的小孩。有时还有吵吵闹闹、打人骂人、撕衣毁物等精神症状。因此,有特殊的遗忘症状又有CT检查脑萎缩的存在时才能诊断为老年性痴呆。
客观地说,痴呆患者都有记忆力减退,但是记忆力减退者不一定都是痴呆。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进入老年期后,人体的组织、器官及各系统都会逐渐老化,人的记忆力功能也会逐渐衰退,这是老年人正常的、生理的改变。不过有些老年人的记忆力并不随着年龄衰老而减弱,这与教育的程度、营养、生活经历、爱好、文化素养、身体素质、生活范围等都有明显关系。痴呆是一种疾病,老年人记忆衰退是一种生理过程,两者有相似的地方,又有根本的不同。
怎么诊断老年痴呆方法
医学研究发现,老年痴呆早期会出现脑皮质的细胞数量减少,神经元部分丧失,记忆里轻度减退。然而,这种记忆力减退与老年人一般记忆力减退是有区别的。老年痴呆早期多伴有空间结构功能和执行功能的减退,通过简单地画一个钟,就可检测老人的视觉记忆图形的重建能力、动作的计划性和执行功能、抗干扰能力等。判断空间结构功能和执行功能是否减退,对于及时发现老年痴呆倾向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它具体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1、画出闭锁的圆(表盘),1分;
2、将数字安置在表盘上的正确位置(所有数字都在圆内),1分;
3、按顺序将表盘上12个数字填写正确,1分;
4、将指针安置在正确的位置(指针上是否有箭头?分针是否比时针长?等等),1分。
临床资料显示,画钟试试老年痴呆的准确率达80%~90%,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痴呆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筛查。画钟试验得4分为正常、3分为基本正常或轻度痴呆、2分多为中度痴呆,2分以下则已经到了重度了。因此,老年朋友不妨做一下这个有趣的试验,如果不能按质完成,就提示有患痴呆的可能,应及时到医院进一步检查。
老年痴呆早期,擅自用药可加重病情
在讲座后的义诊中,说自己经常失眠,还有一点焦虑,最近一直服用安定。老年痴呆症是一种非正常的退化性脑部疾病。由于脑部功能逐渐衰退,开始时有的患者会出现性格改变,情绪不稳,焦虑、多疑,理解、判断、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下降。但要强调的是,老年痴呆不能等同于一般的记忆力减退、失眠、焦虑,甚至是“老糊涂”。
因此值得提醒的是,安定等药物虽然可以改善失眠、焦虑等症状,但多为镇静剂,如果用量过大、时间过长、不规律用药,药物的副作用很容易使老年痴呆加重,因此,患有失眠、焦虑、抑郁的老年朋友在使用治失眠、抗焦虑类的药物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另外,在老年痴呆的用药上也要注意,切勿擅自停药,否则会使老年痴呆出现反弹性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