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零食的危害 营养不足
孩子吃零食的危害 营养不足
经常毫无节制地吃零食,甚至用零食代替营养平衡的三餐,营养素的摄入不全面。时间长了,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营养不足,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
两岁小孩吃什么零食危害有多大
专家提醒说,科学地吃零食是不会长胖的,首先要控制食量,不能贪吃;其次要合理安排吃零食的时间,如上午九点、十点和下午三点、四点适量吃些零食,既能防止饥饿,又能增加营养。
生活条件改善后,大人、小孩都常吃零食,有人认为长期贪食零食会造成营养素缺乏,会损伤人体遗传物质,使人体缺乏叶酸、维生素E、铁和锌等营养素。有人在科普报刊上撰文:“吃零食是坏习惯”、“零食的危害”、“孩子不要吃零食”等等,零食成了众矢之的。有人却持反对意见说:零食本身不是有害食品,把零食当作危害是不公平的。”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零食的品种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而且生产零食的食品厂也越来越多,这说明零食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认可。适当地吃些零食,不仅可以丰富和改善我们的生活,还可补充主副食中的营养不足,满足不同人群的生理需要。
对零食的利弊历来众说纷纭,各持己见。那么什么叫零食?人类除了主食、副食以外,广义地说,其它都是零食。除了一天三餐为正餐外,应该说其它时间的进食都属零食。我们每个人都吃过零食,甚至每天都在吃零食。零食的内容很广,包括糕点、饼干、糖果、蜜饯、炒货甚至瓜果类,可以说,零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乏的。
随着现在市面上卖的零食越来越多,经常有这样的报道吃零食的坏习惯以及吃零食的危害,甚至是出现吃零食中毒的现象,这些都是有害健康的,对于儿童来说非常的不好影响,那么以上我们了解到两岁小孩吃什么零食的危害。
吃奶片需要注意什么
相比薯条、果冻、话梅、糖果等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零食,奶片中含有一定的钙质和蛋白质,从营养价值上来说与前面几种零食是有天壤之别的,算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零食。但也不能因此就让孩子大吃特吃,零食吃多了必然会挤掉一部分主食,而奶片中不含有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其他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素,因此孩子吃奶片好在两餐之间,以不影响主食为好。如果吃太多导致影响孩子正餐的摄入,家长则应当减少孩子吃奶片的量。
另外奶片中含有较多的糖,糖本身是一种有害健康的添加成分。如果经常给孩子吃含有大量糖分的零食,可能导致孩子挑食、偏食、营养不良,或摄入过多能量导致孩子出现肥胖甚至引发其他疾病。因此,孩子吃完奶片后应当督促其刷牙,以预防麦芽糖和乳糖附着于牙上,引发龋齿,同时在奶片摄入的量和频度上,家长也应当严格把关,以免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吃奶片需要注意什么
喜欢吃奶片的大多是少年儿童,家长们或多或少有些担忧:奶片是一种健康零食吗?能给孩子吃多少?专家认为,相比薯条、果冻、话梅、糖果等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零食,奶片中含有一定的钙质和蛋白质,从营养价值上来说与前面几种零食是有天壤之别的,算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零食。但也不能因此就让孩子大吃特吃,零食吃多了必然会挤掉一部分主食,而奶片中不含有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其他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素,因此孩子吃奶片最好在两餐之间,以不影响主食为好。如果吃太多导致影响孩子正餐的摄入,家长则应当减少孩子吃奶片的量。
另外奶片中含有较多的糖,糖本身是一种有害健康的添加成分。如果经常给孩子吃含有大量糖分的零食,可能导致孩子挑食、偏食、营养不良,或摄入过多能量导致孩子出现肥胖甚至引发其他疾病。因此,孩子吃完奶片后应当督促其刷牙,以预防麦芽糖和乳糖附着于牙上,引发龋齿,同时在奶片摄入的量和频度上,家长也应当严格把关,以免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怎样让孩子吃得更安全健康
健康饮食从早餐开始
如今,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对孩子都特别疼爱。可是现在的孩子都不好好吃饭,甚至不会吃饭。据有关调查发现,有50%的儿童早餐安排不科学,一般都是牛奶加鸡蛋。营养专家认为,营养质量好的早餐应包括谷物、动物性食品、奶类和蔬菜水果四大部分。研究表明,进食能量充足、配比均衡早餐的学生,在数字运用、创造力、想象力及身体耐力等方面,均优于早餐质量差的学生。
常吃零食致使营养不良
儿童对食物的选择一般都偏于感性,觉得某些食品外型好看、色泽鲜艳或是口感比较好就会选择。正因如此,一些商家就投其所好大量生产形状奇特、颜色明亮的食品,殊不知这些食品往往是添加了过多的色素或是其他有害物质不仅导致肥胖还会危及生命。疼爱孩子,但不要一味迁就孩子,不要让孩子多吃零食。长期吃小食品除了会影响食欲外,还会摄入过量的食品添加剂,有关专家指出,很多小食品,属于“五高一多”食品,即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高热量、高盐、高糖、多味精。孩子经常吃这些东西,不愿吃蔬菜、正餐而导致营养不良,还会诱发肥胖等病症。建议孩子吃东西尽量要全面,不要养成吃零食的习惯。
宝宝营养不良的症状 宝宝营养不良的原因
1、不合理的辅食添加方式
辅食的添加是分阶段、分顺序的,并不是什么营养就来什么。有的妈妈不遵循辅食添加的原则,胡乱给孩子吃辅食,结果导致孩子腹泻或者积食,危害孩子胃肠道的正常发育。
如果母亲营养过剩,母乳中脂肪自然会大量堆积,这样宝宝就很难消化,会出现积食或是腹泻情况,造成孩子营养不良。
4、先天不足
不论是什么类型的疾病,归根结底还是免疫力太低下所导致的。
5、情绪不好
虽说孩子是没有七情六欲的,但是家长如果在孩子吃饭的时候一直说教个不停,想来食物再美味,孩子也会感到难以下咽的。时间一久,孩子就可能患上营养不良,甚至是厌食症。
6、父母喂食时间不稳定
有的爸爸妈妈太过溺爱孩子,孩子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主食不吃也不管。导致孩子三餐不按时吃,零食倒吃了一堆。这样不够均衡的饮食会让孩子的消化功能紊乱,最终造成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良的两种极端。
不给吃零食?大错特错!其实吃对零食宝宝会越来越聪明! 零食是可控的
很多家长不让孩子吃零食是觉得孩子吃了零食就不好好吃饭,但这个零食量和吃零食的时间是可以控制的。
1、吃零食的时间不要离正餐太近。
2、零食的食用量必须要比正餐少,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饭量来决定。
孩子喜欢吃零食,家长说也不听,老是哭闹
您好,孩子吃零食是一种不卫生的坏习惯,长期下去就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矫正的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1,家长通过多种途径教育孩子不要吃零食,吃零食对人体健康发育的危害,提出具体要求,如告诉他们在饭前一个半小时,不能吃零食。过几天后,发现有进步,应及时表扬;反之,要给以适当的批评,帮助他们克服吃零食的习惯。2,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吃饭,饭前不可给孩子吃零食,以免影响食欲。孩子吃好了正餐,也就不再像吃零食了。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让孩子按时进餐,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为了增进食欲,使孩子好好吃饭,家长要尽量把饭菜做得好一些,变换花样,烹调时使色、香、味俱全,再取个好听的菜名。4,要使孩子得到足够营养,最好给与平衡的饮食,防止偏食。每样食物都不要吃得过多,因为几乎每一种事务中都包含着人体需要的某种营养。但没有一种食物能包含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如果某一类食物吃得过多,别的一些食物量自然会相对减少,那么,就会导致其他营养素缺乏。
孩子吃零食的危害 孩子正确吃零食方法
主要有蛋类、水果、牛奶、酸奶、坚果、豆类、果汁、全麦饼干和麦片等。
营养提示:这类零食属于低脂、低盐、低糖类,孩子可以每天食用。
注意:吃零食与吃正餐之间至少相隔2小时左右,且量不宜过多,以不影响正餐食欲和食量为原则。
小蛋糕、巧克力、冰激凌、罐头、乳酸饮料、果汁、果干、牛肉干、火腿等。
营养提示:这类零食的脂肪、盐、糖类的含量属于中等,含有孩子身体所需的部分元素,如铁质、蛋白质和维生素等,但是吃多了会导致孩子肥胖、体内的钙等身体物质流失。每周吃1~2次为宜。
碳酸饮料、高糖饮料、油炸或膨化食品、糖果、快餐、各类夹心饼干等。
营养提示:这类零食属于高糖、高盐、高脂肪类,有害成分远远大于健康成分,每月食用最好不超过1次。
宝宝零食要按点吃
面对零食,家长们总是很无奈:不给吃,孩子馋得慌;给吃,又怕影响食欲,弄不好还可能营养不良。近日,美国饮食协会专家指出,儿童适当吃零食,对生长发育很有好处。
营养专家告诉记者,应该提倡孩子适当吃零食。因为正餐无法供给儿童所需的全部营养,比如水果中的维生素、牛奶中的钙、蛋白质等。但有一点,零食作为正餐摄入不足的营养补充,不能影响三餐正常进食。
“孩子吃零食的时间最好固定在两餐之间,即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左右,吃的时候也最好是坐在桌子前。零食种类要讲究,最好选择海苔、水果等正餐可能营养供给不够的食品,别吃油炸食品、膨化食品等,也别喝含糖量高的饮料。”专家说。
也有家长烦恼,孩子已经过胖,是否还能吃零食?专家认为,儿童肥胖主要是由于食物摄入量过多,积存在体内不能被消耗。对这样的孩子,不能一味禁止他们吃零食,而可以选择一些热量低的食物,如脱脂牛奶、酸奶、水果等。
“给孩子吃零食,必须有前提条件。”美国营养协会专家说,“首先要确认孩子真是饿了,而不只是因为无聊;不要试图用零食来安抚孩子的情绪;更不要给孩子吃薯条、炸鸡等快餐食品,这可能使导致他摄入热量过多。”
春节怎么吃零食不生病
因为零食,我们的味蕾能体验细微的味道差别;因为零食,我们的生活更有味道。因为爱吃零食,我们谈“食”色变大可不必,适量、适时、适己地巧吃零食,不但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且一些特殊人群必须补充一些“零食”才能维持身体健康。
事实上,拒绝零食不仅不可能,而且也没必要。美国的一项研究结果认为,科学地给孩子吃零食是有益的。美国专家为此做了大量调查与研究,认为零食能更好地满足身体对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调查发现,在三餐之间加吃零食的儿童,比只吃三餐的同龄儿童更易获得营养平衡。孩子从零食中获得的热量达到总热量的20%,获得的维生素占总摄食量的15%。获得矿物质占20%,铁质占15%。这表明,零食已成为孩子获得生长发育所需养分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龄儿童:此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但由于早晨时间紧张早餐简单而营养较差,或口味单调影响儿童的食欲,这样就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上午10点左右吃一点“零食”,不仅使学生学习效果好,身体素质也会有所提高。
老年人:老年人的消化系统功能减退,每餐饱食就难以消化吸收,会出现消化不良等症状。如果每餐吃七八成饱,在两餐之间吃一点易消化、富于营养的“零食”,既可保证老年人的正常营养需要,又不会给胃肠造成过重负担。
准妈妈:孕妇由于特殊情况,营养需要量高于一般同龄人。但是,由于怀孕后期胎儿压迫消化系统,食后饱胀感重,以致影响食入量。而这时期的营养需要量又相当大,营养不足会直接危害胎儿和孕妇。此时可以采用吃“零食”的办法,即常说的采用“少量多餐”的办法来解决。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一顿吃得多会造成血糖迅速持续升高,对病情不利。而将一日三餐的食量分为六餐或七餐来吃,即可解决糖尿病人忌讳的血糖持续迅速升高的问题。
应该注意的是,吃什么样的零食也是有一定学问的。不能总是吃营养价值低,仅提供热能的加工食物,如饼干等,而要变换花样,吃一些煮鸡蛋、牛肉干、牛奶等营养要素丰富的食物。
零食是小儿龋齿的一大症结
“零食”是指不定时、不定量、随意增加的额外饮食。当前儿童的零食中碳水化合物占的比重很大,并且许多是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糖果、蛋糕、饼干、面包等。孩子们吃了零食后,到吃饭时,食欲就会减退,减少了正常营养的供给。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有些孩子爱吃零食而不好好吃饭,体质瘦弱,其原因是孩子在零食中不能获得足够合理的营养。
儿童吃零食对牙齿的健康也是有很大影响的,特别是10岁以前牙齿正处在发育阶段,如果营养不良,牙齿的发育就会受到影响。常吃含糖量较高的甜食,再不注意口腔卫生和牙齿保健,就会导致蛀牙的发生。
儿童少吃零食对身体并无影响,家长给孩子吃零食应有比较固定的数量和时间。一般在饭前和睡前不能吃,特别是晚上睡前更不能让孩子吃糕饼糖果之类的零食。若儿童睡前因饥饿必须吃些零食,在吃完以后一定要督促他们刷牙或漱口,清洁牙齿和口腔,否则也很容易引发龋齿。
吃零食首选三大类
对零食不能“一棒打死”
零食一般指非正餐时间所吃的各种食物或饮料。在日常膳食指南中,儿童每日零食所需占膳食总量的20%~30%,提供的生长素也占一定的比例,所以平时合理的零食是必要的。
家长不能完全限制孩子吃零食。孩子在生长发育阶段营养需求量大,零食既可以在正餐摄入不足时为孩子补充一定的能量,又可以使孩子在食用中感到满足,因此不能简单地让孩子去除吃零食的习惯。我国特定人群膳食指南规定,可以用吃零食的方式来推荐一部分的食物,对培养孩子的咀嚼能力以及对多种食物的接受能力有一定的作用。
家长应该做的是限制孩子购买零食的途径、吃零食的量和品种,不要盲目偏信别人的经验与广告。选择零食的种类很重要,当有多种零食可供选择时,应该给孩子选择营养丰富的。
零食不能代替正餐
很多孩子平时不爱吃饭,其实就是零食吃多了。孩子的胃就那么大,零食吃多了,正餐摄入自然就少了,有可能导致营养不足,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因此,零食绝不能代替正餐。
首先,吃零食要有重点,除了口味和喜好外,应根据运动或学习需要,选择新鲜、天然、易消化的零食,多选奶类、果蔬类、坚果类,以补充蛋白质、钙、镁、铁等以及其他微量元素。吃零食的时间可以在两次正餐中间,但不要太频繁,不应超过3 次,也不要在就餐前和临睡前吃。其次,每次吃零食应适量,切忌把零食当成主食,否则会影响下一次正餐的食欲。零食摄入量一般控制在50~100克,瓜果类可适当增加一些。
此外,补充的零食要有针对性。孩子哪一类食物摄入不足或缺乏,家长应有意识地给予补充。孩子吃零食前要洗手,防止病从口入。生吃的瓜果和蔬菜要洗净,需要削皮的要削皮后再食用。单从卫生角度来说,很多小作坊里卖的零食都不卫生,孩子吃了容易腹泻。因此,应到超市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