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秦艽的营养价值 秦艽的营养成分

秦艽的营养价值 秦艽的营养成分

秦艽根含秦艽碱甲、秦艽碱乙、秦艽碱丙、龙胆苦甙、当药苦甙。还含褐煤酸、褐煤酸甲酯、栎瘿酸、α-香树脂醇、β-谷甾醇、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


秦艽的药用价值与食疗作用

秦艽,根入药,能祛风湿、退虚热、止痛,主治风湿性关节炎、低热、小儿疳积发热。别名麻花艽、小秦艽、大艽、西大艽、左扭、左拧、西秦艽、左秦艽、萝卜艽、辫子艽。性味:辛、苦,平。归经:归胃、肝、胆经。功能主治: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

秦艽补充信息: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秦艽、酒秦艽。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酒秦艽密闭,置通风处,防霉。

秦艽适合人群:久病虚寒,尿多,便溏者禁服。

秦艽食疗作用:秦艽味苦、辛,性微寒;归胃、肝、胆经;清香透散,可升可降

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清湿热,利尿退黄的功效

主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中风不遂,滑蒸潮热,妇人胎热,小儿疳热,湿热黄疸,小便不利,肠风痔漏。

秦艽做法指导:

1. 凡劳伤阴虚,骨蒸潮热,颧红盗汗,消瘦乏力者,可与柴胡、鳖甲、知母、地骨皮、青蒿等配伍。

2. 凡湿热瘀滞,身目发黄小便黄赤者,可与茵陈、黄芩、栀子、大黄等配伍。

3.凡风湿热痹,症见发热关节红肿疼痛者,可与赤芍、防己、忍冬藤等清热除湿药配伍。

秦艽的营养价值 抑菌

秦艽(品种未详)乙醇浸液在体外对炭疽杆菌、葡萄球菌、伤寒杆菌、肺炎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某些常见皮肤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秦艽的营养价值 镇静

秦艽碱甲小剂量对小鼠,大鼠的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较大剂量则有中枢兴奋作用。


日常生活中如何安排风湿热患者的饮食

风湿热是由甲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人体后产生变态反应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病变主要累及心脏、关节、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和皮下组织。临床上可见发热、游走性关节炎、或伴有皮下结节、环形红斑和舞蹈病,其中危害最大的是风温湿性心脏炎的后遗症—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饮食对于风湿热患者来说是一个大问题,风湿热的饮食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到风湿热患者的治疗,以下就是风湿热患者在生活中饮食方面的一些禁忌:

1、不要饮食过饱,有风湿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者,要少食多餐,避免饱食,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力衰竭加重。

2、不要吃温补食物。温补食物(如马肉、羊肉、狗肉、驴肉、鹿肉等)易化燥伤阴,促使病情发展。

3、不要吃发物,发物(如猪头肉、公鸡、母猪肉、韭菜等)能使愈后的疾病复发,或使病情加重。同时,也不宜吸烟。

4、不要吃辛辣、油腻食物,辛辣食物(如姜、辣椒、葱、蒜、酒等)及油腻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等)易助火生热,会加重病情,不利于本病的恢复。

5、不要缺乏营养,病人由于发热、进食少甚至恶心呕吐,使各种营养物质消耗多而摄入少。这样,就会使机体抵抗力更弱。若不注意营养,就更消瘦,就会使抵抗力进一步减弱,外邪易乘虚而入,从而加重病情。

风湿热病人宜吃清凉解热的蔬菜,如芹菜、菠菜、西红柿、山药、甘蔗、荸荠、荠菜、白菜、胡萝卜、鲜藕,及各种水果,如西瓜、梨及其果汁。

希望对风湿热的治疗提供更好的帮助。做好风湿热的护理有助于患者的治疗效果,想要彻底的治愈风湿,要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法。

风湿热食疗方

1、秦艽桑枝煲老鸭。

配方:秦艽30克,老桑枝50克、老鸭100克。

制法:将老鸭洗净切块与中药材一同入煲,加水适量,煲烂后,调味,吃鸭肉饮汤。

功效:秦艽有祛风湿、止痛、解热作用;桑枝能祛风湿通络活络作用;鸭肉滋脾胃。本食疗方适用于关节肿痛伴有低热之风湿热痹型系统性红斑狼疮。

2、薏苡、木防已煲猫肉。

配方:薏米50 克,木防已10克 、猫肉200克。

制法:将猫宰杀退毛,去除内脏切成小块,与药材共放入煲内煲烂吃肉喝汤。

功效: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肺、肾经,有利尿、化湿、清热作用,又有补脾胃之功效;木防已有祛风湿、止痛作用;猫肉味甘酸、性温、有祛风补血养血作用。本食疗方适用于关节肿痛伴低热之风湿热痹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3、秦艽丹参煲瘦肉。

配方:秦艽30克、丹参30克、瘦肉50克。

制法:将瘦肉洗净切块与药材共入煲内,加水适量,文火煲烂。

功效:秦艽有祛风湿、止痛、解热作用;丹参性味苦微寒,入心肝经,有活血通络、祛瘀、利水、消肿、安神等功效;瘦猪肉性味甘咸,平,入脾、肾经,滋阴润燥,补肾益血,治热病伤津。本食疗方有祛风湿清热止痛作用,对风湿热痹型之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效。

秦艽的营养价值 降压

大叶龙胆的水及醇浸出液有降低麻醉动物血压的作用。秦艽碱甲能降低豚鼠血压,对麻醉犬、兔亦具降压作用,但持续较短,且使心率减慢。


风湿热的饮食

1、秦艽桑枝煲老鸭。

配方:秦艽30克,老桑枝50克、老鸭100克。

制法:将老鸭洗净切块与中药材一同入煲,加水适量,煲烂后,调味,吃鸭肉饮汤。

功效:秦艽有祛风湿、止痛、解热作用;桑枝能祛风湿通络活络作用;鸭肉滋脾胃。本食疗方适用于关节肿痛伴有低热之风湿热痹型系统性红斑狼疮。

2、薏苡、木防已煲猫肉。

配方:薏米50 克,木防已10克 、猫肉200克。

制法:将猫宰杀退毛,去除内脏切成小块,与药材共放入煲内煲烂吃肉喝汤。

功效: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肺、肾经,有利尿、化湿、清热作用,又有补脾胃之功效;木防已有祛风湿、止痛作用;猫肉味甘酸、性温、有祛风补血养血作用。本食疗方适用于关节肿痛伴低热之风湿热痹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3、秦艽丹参煲瘦肉。

配方:秦艽30克、丹参30克、瘦肉50克。

制法:将瘦肉洗净切块与药材共入煲内,加水适量,文火煲烂。

功效:秦艽有祛风湿、止痛、解热作用;丹参性味苦微寒,入心肝经,有活血通络、祛瘀、利水、消肿、安神等功效;瘦猪肉性味甘咸,平,入脾、肾经,滋阴润燥,补肾益血,治热病伤津。本食疗方有祛风湿清热止痛作用,对风湿热痹型之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效。

天麻配伍秦艽

天麻在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呢,最常见的如:治疗眩晕、头疼。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天麻配伍秦艽,下面就和小编一起了解下它的功效吧

天麻配伍秦艽

组成:天麻、秦艽、羌活、桑枝

制法:将准备好的药材,都研磨成粉末

功效:风湿痹痛关节屈伸不利者

天麻的食用方法

一是将将天麻磨成细末,用温水冲服。

二是炖服,将天麻切成薄片,单独或与其他滋补食品配合,用有盖容器隔水炖。

天麻的功效与作用

天麻的功效

1.平肝息风。天麻质润多液,能养血息风,可治疗血虚肝风内动的头痛、眩晕,亦可用于小儿惊风、癫痫、破伤风。

2.祛风止痛。用于风痰引起的眩晕、偏正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天麻的作用

1.镇痛作用:天麻制作出的注射液能够对三叉神经痛、血管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病头痛、中毒性多发性神经炎起到镇痛的效果。

2.镇静作用:有的医疗单位用合成天麻素(天麻甙)治疗神经衰弱和神经衰弱综合症病人,有效率分别为89.44%和86.87%。且能抑制咖啡因所致的中枢兴奋作用,还有加强戊巴比妥纳的睡眠时间效应。

3.抗惊厥作用:天麻对面神经抽搐、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癫痫等的一定疗效。还有缓解平滑肌痉挛,缓解心绞痛、胆绞痛的作用。

4.降低血压作用:天麻能治疗高血压。久服可平肝益气、利腰膝、强筋骨,还可增加外周及冠状动脉血流量,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5.增智作用:对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保护和调节作用,对用脑过度,学习紧张,生活压力大,电脑综合症等人群具有良好的增强记忆的作用。

结语:通过文章的介绍,我们能够知道,秦艽和天麻一起能够对人体关节有调节的作用,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出现腰腿处关节诶疼痛,这时就可以用它了。

相关推荐

治疗颈椎病的偏方有哪些

中医方剂一辨证:风寒血滞。治法: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方名:芍葛汤。组成:白芍30克,葛根20克,灵仙20克,白芷12克,秦艽12克,当归12克,川芎9克,细辛3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中医方剂二辨证:风阳上扰,湿热内蕴。治法:平肝熄风,清热祛湿。方名:疏风养血汤加减。组成:天麻10克,珍珠母30克,生白芍30克,生甘草15克,葛根12克,丹参20克,钩藤15克,银花藤20克,桑枝10

中医如何治顽固皮肌炎

毒热型:法宜清营凉血解毒,理气活血,方用:双花、连翘、公英、生地、白茅根、生玳瑁、丹皮、赤芍、川连、绿豆衣、茜草根、生地、加减;高烧加犀角粉、羚羊角粉。水肿加车前子,泽泻、关节疼痛加秦艽、鸡血藤,气虚加生黄芪或党参。寒冷型:法宜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方用:鸡血藤,海风藤、全丝瓜、鬼箭羽、鬼见愁、二芍、路路通、桂枝、祁艾、当归。腹胀便溏加白术、茯苓、肌肉关节痛重加秦艽、鸟蛇、红斑持久不退加鸡冠花、凌霄

大动脉炎的偏方

偏方一:银花20g,连翘20g,丹参15g,红花6g,当归、秦艽、防风各10g。每日1剂,水煎服。偏方二:银花20g,连翘20g,丹参15g,红花6g,当归、秦艽、防风各10g。每日1剂,水煎服。偏方三:有手足发冷,神疲乏力,畏寒,面浮肿,头晕,气短,膝腰酸软,劳动后其症加重,选用阳和汤加减:肉桂、炒白芥子、川芎各9g,熟地25g,鹿角胶、鸡血藤各20g,麻黄6g,当归15g,姜炭5g。每日1剂,

枸杞根的功效与作用 退热除蒸

枸杞根甘寒清润,能清肝肾之虚热,除有汗之骨蒸,为退虚热、疗骨蒸之佳品,常与知母、鳖甲、银柴胡等配伍,治疗阴虚发热,如地骨皮汤(《圣济总录》);若用治盗汗骨蒸、肌瘦潮热,常与秦艽、鳖甲配伍,如秦艽鳖甲散(《卫生宝鉴》)。

秦艽的功效与作用 利尿退黄

秦艽尚能利湿退黄,治疗湿热黄疸,小便不利,可与茵陈、栀子等配伍。

肉苁蓉和什么泡酒最好 肉苁蓉骨碎补泡酒补肝肾强筋骨

肉苁蓉20克,淫羊藿,狗脊,骨碎补,秦艽,熟地各15克,桑寄生,威灵仙,制附片,三七各10克,所有药物粉碎成粗粉,纱布袋装,扎紧口袋,白酒浸泡,14日后取出药袋,压榨取液,将榨取液与药酒混合,静置,过滤后即可服用。口服,每次20毫升,每日2次。方中肉苁蓉,淫羊藿,制附子温补肾阳,熟地,桑寄生滋补肾阴,狗脊,骨碎补补肝肾,壮筋骨,秦艽,威灵仙祛风湿,三七和血化瘀。常饮此酒可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适

秦艽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湿

秦艽能祛风湿,舒筋络。风湿痹证无问新久、或偏寒偏热,均可配伍应用。本品性微寒,兼能清热,痹证见发热、关节红肿等热象者尤为适宜。一般偏热者,可配防已、知母、忍冬藤等;属寒者,配羌、独活、桂枝、附子等。对于中风手足不遂者,亦适用本品。

产后风的症状

产后风的出现确实给患者带来了身体的折磨,所以我们要知道一些产后风的症状,一旦身体出现了产后风的症状,我们要及时去治疗才行。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肢体或关节酸楚、疼痛、麻木,称为“产后身痛”,俗称“产后风”。又称为“产后遍身疼痛”、“产后关节痛”、“产后痹症”、“产后痛风”。相当于西医的风湿、类风湿引起的关节痛、产后坐骨神经痛、多发性肌炎、产后血栓性静脉炎出现的类似症状。产褥期间出现肢体关节酸楚、疼痛

孕妇喝生地汤有影响吗 孕妇不能吃什么药材

孕妇很多药材都不能吃,如红花,活血化瘀,行气破滞,孕妇要远离的东西;秦艽,辛热,孕妇也不宜。熟地补血,对孕妇的危害不大。孕期的饮食营养,不仅影响到胎儿的正常发育,也关系到出生后婴幼儿的体质和智力。因此,科学地调配妊娠各时期的饮食营养,对优孕、优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孕期的饮食应根据其特殊的营养特点进行安排。

风湿用什么中药调理 秦艽

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胃,肝,胆经。功效主治:祛风湿,清湿热,止痹通,退虚热。用于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湿热黄疸,骨蒸潮热,小儿疳积发热。用法用量:内服,5-10g,煎汤,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敷。常用配伍:秦艽配威灵仙,防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秦艽配当归,白芍:中风后半身不遂。注意:本品微寒而无补虚之功,故久病虚羸,溲多,便溏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