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气胀
如何治疗气胀
气胀在临床上比较多见,这并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但是大家也不能忽视,因为气胀也会对身体造成危害,给日常的生活带来比较大的不良影响。鉴于此,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气胀的治疗方法,希望大家能够学习一下。
1.认直寻找引起腹胀的原发病,进行针对性治疗,常能取得好的效果。
2.对症治疗
①通便:如果大便秘结,可将开塞露或甘油栓等药液挤入直肠内,这样可以排出大便和气体,降低结肠内压力。如果通便不成功,可将一肛管插入肛门达乙状结肠,使肠内的气体排出体外。
②胃肠减压:将一条胃管经鼻腔或口腔送入胃肠,再在管外边接上一个抽吸降压的装置,通过这个装置能把胃肠道里的气体和液体抽吸出来,减轻胃肠道的压力,使胃肠肌肉得以休息,等待恢复功能。
③如果用以上两种方法都不奏效,且无肠梗阻证据,可选用新斯的明或酚妥拉明等药物。新斯的明,可抑制胆碱酯酶,增强肠管蠕动,可促进排气,用量为每次0.045~0.06毫克/公斤体重,皮下注射;酚妥拉明,可提高肺通气量,兴奋肠道平滑肌,促进肠管蠕动,减轻腹胀,用量每次0.2~0.5毫克/公斤体重,皮下注射。
④禁食,静脉输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如果因血钾浓度过低引起腹胀,可静脉滴入氯化钾。
⑤腹胀消失后,可服用和益生菌制剂。
通过我们的介绍,大家知道了治疗气胀的方法,希望能够引起朋友们的重视。当然,如果发生了气胀这种疾病,就请马上去医院治疗,以便于更快地治愈,恢复健康。最后我们也祝愿每一个人都能够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厚朴和陈皮一起泡的功效 厚朴可以长期泡水喝吗
不建议长期喝。
厚朴是一味苦温燥湿药,多用于煎剂或入丸剂,有健胃消食、燥湿消痰、下气宽中等功效,可治疗气胀胸闷、食积气滞、胃虚泄泻等病症,但要注意,气虚、津伤血枯者及孕妇慎用,以免导致身体不适。另外,厚朴不宜长期过量服用,以免导致身体不适,推荐用量为3~10g。
肚子胀气怎么治疗
1、可用一些清凉的精油或是薄荷油涂在肚子肚脐周围一圈,这样可慢慢的减少肚子胀气的感觉。
2、可用柑橘皮泡茶喝,或薄荷茶也能够缓和肚子胀气的症状。充分咀嚼食物也能减少胃胀气的可能,充分的咀嚼能够使食物内的气体在进入胃部之前就排除大量的气体,而且也能够减少肠胃的负担。
3、做一个动作就能有效排气,就会平躺在床上,双手抱住大腿,尽量贴近肚子。这样的姿势能够有效的促进肠道内气体的排除,如果经常出现肚子胀气情况的人建议每天晚上做一次这样的动作,能够有效保护肠胃,也能够减少肠胃内气体的堆积。
4、多吃香蕉,香蕉虽然不能帮助排气,但是香蕉能够增加肠胃的蠕动,能够防止便秘,多吃香蕉能够使人有效的排便,那么体内的气体也会随着排便的过程而排除体外。
5、饭后散步不仅能够帮助消化,而且有助于排除吃饭时的多余气体,使体内的气体不容易堆积。少吃含有山梨醇的食物,这种糖分很难被消化,而且非常容易产气。
在肚子胀气比较严重的时候一定需要注意,对于容易引发胀气的食物是不可以吃的,比如说含有气体的饮料,这是会容易导致自己的气体情况加重的,对于自身的健康是非常的不利的。而且也是需要注意适当的按摩腹部,帮助缓解不适感。
胃胀气中医治疗
1.腹部穴位按摩
用中指分别按揉中脘、神阙、气海、关元穴,每穴1~3分钟,以感觉温热舒畅、打嗝或排气为好。
2.掌摩腹部
以掌心置于胃脘部或脐周,沿顺时针方向摩腹3~5分钟,以透热为度。然后稍用力下压腹部10~20次。
3.点穴
点按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冲、丰隆等穴。每穴1~2分钟。点按后宜用揉法,避免气血积聚。
4.热敷
腹部发凉、腹胀、便溏、喜暖喜按者可用热水袋、热水瓶等发热的物体置于腹部,以温经散寒,促进胃肠蠕动,加速气体排泄。
5.灸法
用燃烧的艾条或艾灸盒对准相关的穴位,进行熏烤,或用姜片置于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相关的穴位,再用燃烧的艾绒置于姜片上熏烤,可起到温经散寒、扶助阳气等作用。
消化能力较弱者,常食稀软少渣食物是避免胃胀气的最佳选择。也可以试试几种预防胃胀气的食疗方:
鸡肫皮煎酒曲:腹中胀气、胃中堵塞、不思饮食的人,可用鸡肫皮30克、生酒曲15克,共煎饮服。每日早晚各1次,连饮数天,可使胀气消除、食欲增加。
橘皮茶:用新鲜橘皮50克,将其撕碎,加少许白糖,开水冲泡,当茶饮,对较轻微的胀气颇有疗效。若无新鲜橘皮,可去药店买 6克陈皮泡茶饮服,也有一定作用。
山楂麦芽汤:生山楂、炒麦芽各15克,水煎2次, 1日分2次饮服,连饮数日。食积不化、胀气持续者服用,能较快消除症状。
胃胀气怎么快速排气 运动治疗胃胀气
胃胀气,主要是因为胃部肌肉收缩的力量不足(即胃动力不足)所致,通过运动如快步行走、做体操、收腹,促进肠胃蠕动速度,有助于胃胀气的缓解。
肠胀气治疗护理
查明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可适当吃点促进消化的药。
一、可能疾病:
急慢性胃肠道炎症、胃扩张、吸收不良综合征、幽门梗阻、肠梗阻、肖化不良、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炎、肝癌、肠系膜血栓、腹膜炎、哮喘、低钾血症、结缔组织病、粘液性水肿等。
二、首诊科室:
伴有嗳气、返酸、上腹部不适、腹泻——首诊消化内科;
伴全腹疼痛、进行性加重、腹肌紧张、拒按、呕吐——急诊普外科;
伴明显腹部包块、纳差、消瘦——首诊肿瘤外科或普外科;
伴口苦、食欲不振、心悸、软弱无力、抽搐——首诊普通内科;
伴厌食油腻、疲乏——首诊消化内科、肝病专科。
三、临床检查:
1、血尿便常规检查;
2、胃液分析;
3、胆汁检查;
4、血生化检查;
5、腹部影像学检查(X线、B超、CT);
6、内窥镜检查等。
肚子胀气治疗方法
第一, 治疗肚子胀气的方法。
1. 运用腹式呼吸法。腹式呼吸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当我们吸气时,肚皮涨起、呼气时,肚皮缩紧。虽然刚开始可能不太习惯,但习惯了,有助于刺激肠胃蠕动、促进体内废物排出,另一方面也能使气流顺畅,增加肺活量。
2.吃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莫沙比利,也可以用乳酸菌素片,促进胃肠的消化吸收。
第二,通过食疗治疗肚子胀气。
1. 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因为生冷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泻或消化道炎症。
2. 炒谷芽和金桔煮水服用。具体做法是将金桔洗净,压扁,然后将炒谷芽放入砂锅内,加冷水200毫升,浸泡片刻,煎煮10分钟后,再放入金桔煮5分钟,将药汁滗出,再加水煎1次,将两次药汁合并,加入少量糖,当茶饮。
3.在饮食上.少吃油炸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多吃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使血脂增高,对健康不利.
4. 规律饮食。研究表明,有规律地进餐,定时定量,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
5.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B,维C具有抗氧化,解毒的功效,减轻精神压力,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增强胃动力;而维B能促进消化,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稳定情绪,减轻精神压力,改善睡眠。
胃胀气如何治疗
1、不宜搭配的食物
食物搭配不良会带来消化问题,例如蛋白质与淀粉就不是好搭档,蔬菜与水果也是不佳的组合,牛奶不宜与三餐同时用,糖不要与蛋白质或淀粉合用。
2、喝醋
用一汤匙纯的苹果醋加一杯水,在正餐时啜饮,有助消化。也可以早晨起床时先喝一杯柠檬水,它也有治疗及清血的作用。
3、嚼米汤
米汤及大麦粥对胀气、排气及胃灼热等毛病有效。用5份的水加一份的米谷子或大麦,煮沸10分钟。盖上锅盖再慢炖50分钟。过滤,冷却后,一天喝数次。
4、应避免的食物
胀气的主要原因是消化系统无法吸收某类碳水化合物,豆类容易引起胀气,甘蓝菜、绿花椰菜、洋葱、白花椰菜、全麦面粉、白萝卜、香蕉等也容易产生胀气。
5、遁量摄取高纤维食品
虽然高纤维食品有利于健康,但有些高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可能会增加排气。如果你想在饮食中增加纤维用量以维持健康,应从少量开始,使肠子逐渐适应,这样可以减少胀气。
6、少吃乳品
如果你有乳糖不耐症,则当你吃乳品时,可能产生胀气问题。有乳糖不耐症的人,其肠内的乳糖酶不足,无法充分消化乳品中的乳糖。有些人只能接受限量及某类乳制品。如果你的医师怀疑你最爱的乳品是问题的来源,应减少用量,看看胀气的情形如何。
如何治疗胃肠胀气 六个治疗胃肠胀气
1、胃肠减压
胃肠减压是一种很有效的缓解胃肠胀气的方法。
将一条胃管经鼻腔或口腔送入胃肠,再在管外边接上一个抽吸降压的装置,通过这个装置能把胃肠道里的气体和液体抽吸出来。
减轻胃肠道的压力,使胃肠肌肉得以休息,等待恢复功能。
2、经常通便
经常通便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它可以缓解胃肠胀气。
如果大便秘结,可将开塞露或甘油栓等药液挤入直肠内,这样可以排出大便和气体,降低结肠内压力。
如果通便不成功,可将一肛管插入肛门达乙状结肠,使肠内的气体排出体外。
3、腹胀消失
可服用多酶片和益生菌制剂。
4、避免食用产气食品
如豆类、薯类等多种食物会产生气体,腹胀更要远离这些食品,不受这些食品的毒害。
5、药物
如果用以上两种方法都不奏效,且无肠梗阻证据,可选用新斯的明或酚妥拉明等药物。
新斯的明,可抑制胆碱酯酶,增强肠管蠕动,可促进排气,用量为每次0.045~0.06毫克/公斤体重,皮下注射。
酚妥拉明,可提高肺通气量,兴奋肠道平滑肌,促进肠管蠕动,减轻腹胀,用量每次0.2~0.5毫克/公斤体重,皮下注射。
治疗胀气偏方
1、先深吸一口气,然后憋住,尽量憋长一些时间,然后呼出,反复进行几次。
2、喝开水,特别是喝稍热的开水,喝一大口,分次咽下。
3、洗干净手,将食指插入口内,轻轻刺激咽部。
4、将混合气体装入塑料袋中吸入,混合气体中含90%氧气和10%的二氧化碳。
5、嚼服生姜片。
6、将生韭菜洗净,榨出菜汁后口服。
7、柿蒂(指新鲜柿子或柿饼的蒂)每次20枚,煎水成100毫升,分两次口服,一次50毫升。也可酌情加韭菜籽同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