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发病时间与后代健康相关
高血压发病时间与后代健康相关
来自弗雷明汉心脏研究的新数据显示,如果父母早年(<55岁)罹患高血压,则其子女在成年后发生高血压及死于心血管病的风险增加。研究者认为,虽然现行实践已在关注高血压患者的家族史,但是该研究发现了患者发病年龄的附加价值。该研究于2017年5月12日发表于《BMJ》。
来自布莱根妇女医院的Susan Cheng教授表示,鉴于高血压患者子女的发病风险增加,所以他们有可能从定期血压监测和生活方式咨询获益。
为明确早发型 vs 迟发型高血压在子代高血压和心血管死亡中的作用,研究者对多代前瞻性弗雷明汉心脏研究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者对3614例一代受试者和1635例二代受试者(血压正常)的血压进行了连续测量。
在26年的随访中,481例(29%)子代受试者发生了高血压;在这些第二代成年人中,父母双方或单方55岁后发生高血压和父母血压正常相比并未增加子代的高血压风险。相反,父母双方或单方在55岁前发生高血压则明显增加了子代的高血压风险(单方 HR 2.0;双方 HR 3.5)。
子代的心血管死亡风险随高血压发病年龄的提前逐渐增加(p<0.001)。与非高血压受试者相比,45岁前发生高血压会明显增加心血管死亡(OR 2.2)和冠脉死亡(HR 2.3)的风险;65岁及以后发生高血压者的心血管死亡(OR 1.5)和冠脉死亡(OR 1.4)也有增加。
研究者建议,评估患者的家族性高血压风险时应区分早发型和迟发型高血压;这对评估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预后风险也同样重要。研究者还指出,临床实践中早发型高血压患者较迟发型高血压患者接受积极降压治疗的可能性更低。该研究强调,早发型患者同样需要恰当的治疗,甚至是更加针对性的降压治疗;但高血压的发病年龄能否更加准确的预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尚待研究。
高血压是怎么回事
(1)遗传
遗传因素引起高血压病发病的作用已被公认,目前普遍认为遗传是成人高血压的一个极强的决定因素,但动物研究与流行病学资料均表明遗传的作用可能是传递的,而不是决定性的。与遗传易感性相互作用的环境因素也是成年人高血压的重要影响因素。
(2)体重
研究表明,血压与身体重量之间、高血压与肥胖之间显著相关。患病率与人群肥胖程度和精神压力呈正相关,与体力活动水平呈负相关。研究显示:减重10Kg可使收缩压下降5-20mmHg。
(3)饮食电解质的摄入
研究认为,摄入过多的钠盐可使血压升高,而膳食中有充足的钾、钙、优质蛋白质可防止血压升高。在微量元素方面,已知有几种金属,如铅、汞和镉可升高血压,其中镉已被当作人群中影响血压的一种可能决定因素。
(4)吸烟与饮酒
吸烟是公认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我国10组队列人群前瞻性研究表明,吸烟者冠心病发病的相对危险比不吸烟者增高2倍,缺血性卒中危险增高1倍,癌症死亡危险增高45%,总死亡危险增高21%。据报道,少量饮酒对血压无急性作用,但收缩压、舒张压与饮酒及饮酒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说明酒精是血压升高的相关因素。
(5)避孕药物
自从1960年中期以来,口服避孕药已在全球广泛应用,实际上所有服用避孕药的妇女血压均有升高,并随服用的时间而趋向增加,其中35岁以上的妇女口服避孕药的升压作用较年轻妇女更易出现,但停用后血压往往会降至正常。
(6)民族与种族
在国内,以拉萨的藏族人患病率最高,其次是内蒙古锡盟蒙族人,而四川的凉山彝族人发病率最低。在种族方面,非洲籍黑种人的血压和高血压较生活在相似环境中的白人高而且常见。另据报道,日本人群高血压发病率也非常高,尤其是生活在北方的Honshu省的人群。
(7)社会心理因素
我国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城市高血压发病率高于农村,从事精神紧张度高的职业及脑力劳动者高血压发病率高。在发达国家,经济收入低和文化水平低的人群高血压发病率高于经济收入和文化水平高的人群。说明生活劳动紧张、劳动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心理精神因素等在高血压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
(8)年龄与性别
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呈正比,女性更年期前患病率低于男性,更年期后高于男性。
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高血压一般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我们一般将无法确定发病原因的高血压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将能发现确切病因的称为继发性高血压。在平时的疾病诊断中,我们常见的高血压有90~95%是为原发性高血压,但要想确诊,仍需先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目前认为,继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人群的5%~10%,但随着医学发展水平和检查手段的不断进展,继发性高血压的比例将不断增加,原发性高血压的比例会不断下降。
1、遗传因素: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高血压患者的孪生子女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提高,尤其是单卵双生者;父母均患高血压者,其子女患高血压概率高达45%,相反,双亲血压均正常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仅为3%。
2、高钠、低钾膳食:人群中,钠盐(氯化钠)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而钾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膳食钠/钾比值与血压的相关性甚至更强。我国14组人群研究表明,膳食钠盐摄入量平均每天增加2克,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增高2.0mmHg和1.2mmHg。高钠、低钾膳食是我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我国大部分地区,人均每天盐摄入量12~15克以上。在盐与血压的国际协作研究(INTERMAP)中,反映膳食钠/钾量的24小时尿钠/钾比值,我国人群在 6 以上,而西方人群仅为2~3。
3、超重和肥胖:身体脂肪含量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人群中体重指数(BMI)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BMI每增加3kg/m,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男性增加50%,女性增加57%。我国24万成人随访资料的汇总分析显示,BMI≥24kg/m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3~4倍。身体脂肪的分布与高血压发生也有关。腹部脂肪聚集越多,血压水平就越高。腰围男性≥90cm或女性≥85cm,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腰围正常者的4倍以上。
4、饮酒:过量饮酒也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随饮酒量增加而升高。虽然少量饮酒后短时间内血压会有所下降,但长期少量饮酒可使血压轻度升高;过量饮酒则使血压明显升高。如果每天平均饮酒>;3个标准杯(1个标准杯相当于12克酒精,约合360克啤酒,或100克葡萄酒,或30克白酒),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平均升高3.5mmHg与2.1mmHg,且血压上升幅度随着饮酒量增加而增大。
5、精神紧张:长期精神过度紧张也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长期从事高度精神紧张工作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增加。其他危险因素,高血压发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缺乏体力活动等。除了高血压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还包括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等。
高血压的遗传几率有多高
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比无高血压家族史的人更易患高血压。父母中有一人是高血压患者,子女的高血压发生率可达28%,父母如果都是高血压,子女的高血压发生率可达46%。高血压病人的成人兄弟姐妹中65%可患高血压,其中单卵双生子比其他亲属高血压相关性更高。一些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的因素,如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高盐饮食等,与遗传也有密切关系。
概括为两大因素,即基因加环境,即在多基因遗传的作用下,再加上同家族共同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性格爱好等等而出现家族中多发病的倾向。但这也并不是说,父母患高血压,子女就一定会患有高血压,通过控制高血压的其它诱因,如抽烟、嗜酒、过度疲劳、情绪不稳定等,高血压是可以减少发病的。
高血压会遗传给家人吗
许多人问:“高血压会遗传给家人吗?”答案是肯定的。但由于高血压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并非象一些单基因遗传那样清晰。大量临床资料显示高血压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父母均有高血压的家庭,其子女高血压发病率高达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六十,父母一方患有高血压,子女高血压发病率大约为百分之三十左右;父母血压正常,子女高血压发病率仅为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左右。
在研究中发现一个家庭中有一人发现高血压,则提示今后将有一半以上的兄弟姐妹会出现高血压。影响血压的基因已发现有十余个,目前的研究提示高血压为多基因遗传。
有人会问:“我父母都没有高血压,我怎么就得了高血压呢?”从遗传学角度看,这有两种可能:
1、你父母确实没有高血压的基因遗传给你,但你的基因突变产生了高血压的基因并表现出来了,你就得了高血压。
2、你父母的高血压基因由于外界条件,如生活方式健康,而没有表现出来,也就没有发病,但将高血压基因遗传给你,你在外界条件刺激下(如吸烟、饮酒等)发病了,所以你得了高血压。
目前认为,高血压病的发生是在遗传背景下,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导致的结果。如果将高血压比作一棵恶树,那遗传因素就是种子,吸烟、饮酒、多盐饮食等就象浇水、施肥、除草一样为这棵树的生长提供土壤和养分。
高血压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高血压的病因:
1.年龄: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2.食盐: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有认为食盐<2g 3-4g="" 3="" 4-15g="" 33="" 15="">20g/日发病率30%。
3.体重:肥胖者发病率高。
4.遗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5.环境与职业:有噪音的工作环境,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均易发生高血压,城市中的高压发病率高于农村。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是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有我们自身的因素也有外界环境的因素,所以我们必须要引起重视,为了我们自己有一个良好健康的身体,必须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保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造成高血压的原因是什么
高血压疾病所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可大可小,要是大家没有做好相关的调理和治疗,就会给我们造成巨大的折磨和困扰。为了避免疾病的造访,给我们的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大家有必要了解一些造成高血压的原因,并且做好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才好。
1、遗传因素:调查显示,很多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高血压病有明显遗传性特点,一般说来,有着高血压发病史的情况下,那么其患有高血压的几率,也会相应增加。
2、过量摄入食盐: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多样,而其中吃的太咸,即钠盐摄入量过多,是导致高血压疾病的罪魁祸首之一。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有认为食盐20g/日发病率30%。
3、精神紧张:各种不良的心理应激,如焦虑、愤怒、恐惧、抑郁等,都对高血压的发生会产生作用,导致血压的升高。此外,环境的恶性刺激,如长期生活在噪音过大的地方,也会导致血压升高,从而导致高血压。
4、年龄: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发生高血压的发病率很高。
5、体重:临床调查显示,肥胖的人,也就是体重超重的人,高血压的发病率越高,尤其是近些年来,肥胖的人群越来越多了,以至于高血压的发病率增加。
6、环境与职业:有噪音的工作环境,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均易发生高血压,城市中的高压发病率高于农村。
7、长期饮酒:长期饮酒,很容易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伤害,尤其是会导致血压的升高,形成高血压疾病。
高血压的发病率是相当高,它会给我们造成严重的影响和伤害,大家一定要对这一问题保持高度的重视,针对相关的发病原因,做好针对性的预防工作,这样才避免高血压给我们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和伤害。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有哪些
目前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某些先天性遗传基因与许多致病性增压因素和生理性减压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多因素疾病,这些因素主要包括:
1.遗传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高血压患者的孪生子女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提高,尤其是单卵双生者;父母均患高血压者,其子女患高血压概率高达45%,相反,双亲血压均正常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仅为3%。
2.高钠、低钾膳食
人群中,钠盐(氯化钠)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而钾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膳食钠/钾比值与血压的相关性甚至更强。我国14组人群研究表明,膳食钠盐摄入量平均每天增加2克,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增高2.0mmHg和1.2mmHg。高钠、低钾膳食是我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我国大部分地区,人均每天盐摄入量12~15克以上。在盐与血压的国际协作研究(INTERMAP)中,反映膳食钠/钾量的24小时尿钠/钾比值,我国人群在6以上,而西方人群仅为2~3。
3.超重和肥胖
身体脂肪含量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人群中体重指数(BMI)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BMI每增加3kg/m2,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男性增加50%,女性增加57%。我国24万成人随访资料的汇总分析显示,BMI≥24kg/m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3~4倍。身体脂肪的分布与高血压发生也有关。腹部脂肪聚集越多,血压水平就越高。腰围男性≥90cm或女性≥85cm,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腰围正常者的4倍以上。
4.饮酒
原发性高血压过量饮酒也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随饮酒量增加而升高。虽然少量饮酒后短时间内血压会有所下降,但长期少量饮酒可使血压轻度升高;过量饮酒则使血压明显升高。如果每天平均饮酒>3个标准杯(1个标准杯相当于12克酒精,约合360克啤酒,或100克葡萄酒,或30克白酒),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平均升高3.5mmHg与2.1mmHg,且血压上升幅度随着饮酒量增加而增大。
5.精神紧张
长期精神过度紧张也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长期从事高度精神紧张工作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增加。
6.其他危险因素
高血压发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缺乏体力活动等。除了高血压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还包括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等。
为什么儿童也会有高血压
一提起高血压,人们就会想到老年人。其实,儿童患高血压的还 真不少!椐调查,小儿高血压发生率在国外为0.6%〜11%,在国内为 1 % ~7 %。北京调查的2866名儿童中,血压偏高者占6.8%,持续偏 高者占1.29%,有高血压家族史的检出率高达8.91 %。这是一组多 么令人揪心的数字呀。那么,是什么原因剥夺了孩子们的健康,让儿 童患上高血压的呢?国内几个城市的调查结果表明,造成儿童高血压 的常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患有肾炎、多囊肾等疾病,会使肾脏分泌肾素增多,肾素经 过代谢变成血管紧张素,使血压升高。二、遗传因素。高血压患者的后代患高血压的发病率,是血压正 常人后代的5倍。三、身体肥胖、超重儿童血压偏高发生率明显超过正常儿童,超 重儿童高血压的发生率为正常儿童的3倍。四、饮食失调。五、学习紧张、缺乏运动等也可能会造成高血压。
肥胖和高血压的关系
血压和体重的关系在儿童和青年期即已存在。高血压的危险随年龄和体重的增加而进行性增加。血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的人,其体重的增加对高血压起重要作用。如随着年龄增加而体重不增加,就很少甚至没有与年龄相关的血压增加。高血压发病的相对危险性( RR)随BMI增加而明显增加也受年龄影响。年龄越小RR随BMl上升越快,年龄越大则越慢。BMI每增加一个单位(kg/m2 ),确诊和临界以上高血压发病的RR分别增加10.8%和8.6070。在男性55~59岁组确诊高血压发病RR在不同BMI组甚至无明显改变。此结果意味着控制体重对35~45岁人群比对50~59岁更重要。BMI对临界高血压发病影响在女性比男性更强。
肥胖症作为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不但与血压呈显著正相关,使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升高,基线BMI水平还与4年中新发高血压密切相关。
肥胖症者易于发生高血压的原因在于:肥胖者脂肪组织增多,耗氧量加大,心脏做功量大,促使心肌肥厚,左心室负担尤其加重,久之易诱发高血压。而高胰岛素血症、IR也是肥胖者患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原因。肥胖者胰岛素抵抗所致的高胰岛素血症对肾上腺素能统和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有刺激作用。
高尿酸对身体的影响 高血压
血尿酸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研究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合并高尿酸血症,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只有30%合并高尿酸血症,以上数据及相关实验证实高尿酸血症与原发性高血压具有因果关系。在校正传统高血压危险因素后,血尿酸水平每增加60μmol/L,高血压发病相对危险约增加13%,血尿酸水平可预测高血压的发生。有报道临床降低血尿酸可降低高血压发病率,亦有报道降低血尿酸可降低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