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鉴别诊断强调什么
慢性肾炎鉴别诊断强调什么
根据大量蛋白尿(>3.5g/24h)、低蛋白血症(<25g/L)、水肿、高脂血症,而又能排除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可作出诊断。Ⅰ型和Ⅱ型鉴别诊断要点:Ⅰ型:无持续性高血压、离心尿红细胞<10个/HP、无贫血、无持续性肾功能异常、蛋白尿常为高度选择性、尿FDP及C3测定值在正常范围。Ⅱ型:常伴有高血压、离心尿红细胞>10个/HP、及肾功能异常,肾病综合征的表现可以不典型。尿FDP及C3测定值往往超过正常,蛋白尿为非选择性。选择性蛋白尿的检查方法,一般是选择一分子量较大(如IgG或IgM)及分子量较小(如转铁蛋白)测定其肾清除率,然后计算其比值,此比值即为选择性指数,如IgG清除率/转铁蛋白清除率<0.1为高度选择性。0.1-0.2为中度,>0.2为低度选择性,中度和低度选择性均为非选择性。因测定选择性指数较麻烦,目前多以测定尿C3而代之。在诊断时必须与下列疾病作鉴别:
一、紫癜性肾炎紫癜性肾炎往往具有肾病综合征的表现形式,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易混淆。紫癜性肾炎一般有过敏性紫癜的病史及过敏性紫斑或皮疹,镜检镜下血尿明显,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经过不一,重者迅速发展成肾功能衰竭,轻者自愈。肾活检可发现小血管炎,这一点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激素治疗效果不佳。
二、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肾病临床表现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非常相似,但糖尿病肾病者多见于成年。有糖尿病病史及血糖、尿糖、糖耐量异常,同时眼底多有微血管瘤。激素治疗效果差而且糖尿加重。多伴有持续性不同程度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尿红细胞多不增加。
三、红斑狼疮性肾炎某些红斑狼疮主要表现是肾病综合征,而体温、皮肤及关节炎特点不一定存在,尤其是年青女性必须鉴别。狼疮性肾炎病人狼疮细胞及抗DNA抗核因子阳性,血清补体,尤其C3水平降低,易伴有心脏改变及胸膜反应,对难鉴别者作肾活检查组织有助于判别。
慢性肾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详解
慢性肾炎的诊断并不完全依赖病史的长短,多数慢性肾炎其病理类型决定其起病即为慢性病程。一般而言,凡有尿检异常(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水肿及高血压病史,病程迁延,无论有无肾功能损害均应考虑此病,肾活检病理检查可确诊并有利于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
一、慢性肾炎的诊断检查
1、起病缓慢,病情迁延,临床表现可轻可重,或时轻时重。随着病情发展,可有肾功能减退、贫血、电解质紊乱等情况的出现。
2、可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及管型尿等表现中的一种(如血尿或蛋白尿)或数种。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时可伴有肾病综合征或重度高血压。
3、病程中可有肾炎急性发作,常因感染(如呼吸道感染)诱发,发作时有类似急性肾炎的表现。有些可自动缓解,有些病例出现病情加重。
4、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尿液检查尿异常是慢性肾炎的基本标志。蛋白尿是诊断慢性肾炎的主要依据,尿蛋白一般在1~3g/d,尿沉渣可见颗粒管型和透明管型。血尿一般较轻或完全没有,但在急性发作期,可出现镜下血尿甚至肉眼血尿。
(2)肾功能检查慢性肾炎早期没有肾功能的改变,当出现肾功能不全时,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肌酐清除率(Cer)降低。由于肾脏代偿功能很强,当Cer降至正常值的50%以下时,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才会升高,部分患者在血清肌酐升高之前可能出现尿素氮的升高,也可继而出现肾小管功能不全,如尿浓缩功能减退等。
二、慢性肾炎的鉴别诊断
1、无症状性血尿或(和)蛋白尿
临床上轻型慢性肾炎应与无症状性血尿或(和)蛋白尿相鉴别,后者无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减诅。但某些无症状性血尿或(和)蛋白尿可以转化为慢性肾炎。鉴别有困难者可以进行肾活检。
2、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
有前驱感染并以急性发作起病的慢性肾炎需与此病相鉴别。与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不同之处在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多在短期内(数日)病情急骤恶化,血清补体C3一般无动态变化;此外,二者的转归不同,急性肾小球肾炎1~2月多可自愈。
3、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
慢性肾炎血压明显增高者需与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即良性肾小动脉性硬化症)鉴别,后者多有高血压家族史,先有较长期高血压,其后再出现肾损害,远曲小管功能损伤(如尿浓缩功能减退、夜尿增多)多较肾小球功能损伤早,尿改变轻微(微量至轻度蛋白尿,可有镜下血尿及管型),常有高血压的其他靶器官 (心、脑、视网膜)并发症。
4、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如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等,依据相应疾病的全身系统表现及特异性实验室检查(自身抗体阳性及其他免疫学异常),一般不难鉴别。
5、遗传性肾炎(Alport综合征)
常为青少年(多在10岁之前)起病,患者有阳性家族史(多为性连锁显性遗传),同时有眼(球型晶状体等)、耳(神经性耳聋)、肾(血尿,轻、中度蛋白尿及进行性肾功能损害)异常。
温馨提示:实验室检查有尿检异常,尿蛋白常在1~3g/d,尿沉渣镜检为肾小球源性血尿(即尿沉渣红细胞形态为多形性),可见管型。B型超声波检查早期肾脏大小正常,晚期可出现双侧对称性缩小,肾皮质变薄,肾结构不清。
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根据慢性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不难,起病缓慢,病情迁延,尿检异常,常有蛋白尿,有时伴血尿,水肿和高血压,随着病程进展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其诊断标准是:①有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进行性损害,化验有蛋白尿,伴或不伴血尿,②病程迁延1年以上,③除外继发性和遗传性肾炎。
鉴别诊断:
最重要的鉴别诊断为除外肾小球肾病和系统性疾病继发的肾脏改变,以下为不同类型慢性肾炎的鉴别诊断。
1.慢性肾炎肾病型与肾小球肾病鉴别:二者共同点为:大量蛋白尿,高度水肿与低蛋白血症,但肾小球肾病患者,无镜下血尿,一般也无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除非可因严重水肿而出现暂时性的肾功能减退或高血压,这二者经利尿消肿后,应很快恢复正常,所以凡有镜下甚至肉眼血尿,或持久性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者,一般为肾炎而不能诊为肾病,如能对尿蛋白作进一步分析,更有助于诊断,肾小球肾病多呈高度选择性蛋白尿;慢性肾炎肾病型患者多呈无选择性蛋白尿,肾病尿中很少出现FDP而慢性肾炎较多见,此外,肾小球肾病患者绝大部分对激素和免疫抑制药治疗敏感,而慢性肾炎肾病型患者对该类药物反应差。
2.慢性肾炎普通型与慢性肾盂肾炎的鉴别:慢性肾盂肾炎晚期,可有较大量蛋白尿和高血压,与慢性肾炎很难鉴别,后者多见于女性,常有泌尿系感染病史,多次尿沉渣检查和尿细菌培养阳性,有助于对活动性感染性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慢性肾盂肾炎患者,肾功能的损害多以肾小管损害为主,可有高氯酸中毒,低磷性肾性骨病,而氮质血症和尿毒症较轻,且进展很慢,静脉肾盂造影和核素肾图及肾扫描,如果有二侧肾脏损害不对称的表现,则更有助于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
3.慢性肾炎肾病型或普通性与红斑狼疮性肾炎的鉴别:狼疮肾炎的临床表现与肾组织学改变均与慢性肾炎相似,而红斑狼疮女性好发,且为一系统性疾病,常伴有发烧,皮疹,关节炎等,血细胞下降,免疫球蛋白增加,并有狼疮细胞和抗核抗体,血清补体水平下降,肾脏组织学检查可见免疫复合物于肾小球各部位广泛沉着,复合物中IgG免疫荧光染色呈强阳性,即“满堂亮”表现。
4.慢性肾炎高血压型与原发性高血压继发:肾损害的鉴别 肾炎多发生在青壮年,高血压继发肾损害发生较晚,病史非常重要,是高血压在先,还是蛋白尿在先,对鉴别诊断起主要作用,在高血压继发肾脏损害者,尿蛋白的量常较少,罕见有持续性血尿和红细胞管型,而肾功能的损害相形之下较严重,肾穿刺常有助鉴别,有人发现20%初步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者,经肾穿刺确诊为慢性肾炎。
5.其他原发性肾小球疾病:①隐匿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上轻型慢性肾炎应与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相鉴别,后者主要表现为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无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②感染后急性肾炎:有前驱感染并以急性发作起病的慢性肾炎需与此病相鉴别,二者的潜伏期不同,血清补体C3的动态变化有助鉴别;此外,疾病的转归不同,慢性肾炎无自愈倾向,呈慢性进展,可资区别。
6.其他:过敏紫癜性肾炎,糖尿病毛细血管间肾小动脉硬化,痛风肾,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淀粉样变累及肾脏等,以上疾病各有其特点,诊断慢性肾炎时应予以除外。
7.Alport综合征:常见于青少年,起病多在10岁之前,患者有眼(球形晶体等),耳(神经性耳聋),肾(血尿,轻,中度蛋白尿及进行性肾功能损害)异常,但此综合征有阳性家族史(多为性连锁显性遗传)。
狼疮性肾炎鉴别诊断是什么
狼疮性肾炎是指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双肾不同病理类型的免疫性损害,同时伴有明显肾脏损害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其发病与免疫复合物形成、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免疫异常有关。除SLE全身表现外,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等。狼疮性肾炎的病理学分型对于判断病情活动度及预后、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应根据病情轻重程度不同个体化制定治疗方案。
1.治疗原则
SLE目前仍是一种原因未明性疾病,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控制LN的活动,保护肾脏功能,延缓肾组织纤维化的进程。
2.轻型SLE及狼疮性肾炎
靶器官功能正常或稳定者,酌情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抗疟药,可短期使用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20~40mg/d),必要时加用免疫抑制剂。
3.重型SLE及狼疮性肾炎
重要靶器官出现明显损伤者,肾小球肾炎持续不缓解、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患者,应给予标准激素治疗(泼尼松1mg/kg/d)以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对于急性危及生命的重型狼疮患者应给予激素冲击治疗(甲泼尼龙0.5~1.0g/d)。当上述方法效果欠佳或病情较重时,可考虑血浆置换疗法。伴有急性严重肾功能不全、严重高血容量、心力衰竭时应紧急透析,使其渡过危险期。
不知道通过上面的了解之后,朋友们对于狼疮性肾炎这类疾病的出现有没有掌握一些关于自己的较为科学的,全面的认识呢?在我们现在越来越忙碌的生活状态中,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最大的耐心去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不要有任何的疏忽,留下健康隐患。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诊断
诊断
病患者几乎总有血尿,包括镜下或者肉眼血尿。蛋白尿可以比较轻微,约有30%表现为无症状性蛋白尿,但半数患者尿蛋白>3.5g/24h,90%以上患者蛋白尿选择性差。尿FDP和C3可升高。
鉴别诊断:
(1 )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大多数慢性肾炎,往往隐匿起病,急性发作常继发于急性感染后,前驱期往往较短,1 ~2 日即出现水肿、少尿、[1]氮质血症等症状,严重者尚可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能伴有贫血、高血压、肾功能持续不好转,平时可能伴有夜尿增多,尿比重常低或固定低比重尿。
(2 )急进性肾炎:起病初与急性肾炎难鉴别;本病在数周内进行性肾功能不全可帮助鉴别,必要时采用肾穿刺病理检查,如表现为新月体肾炎可资鉴别。
(3 )急性尿路感染:尿常规可出现红细胞,但常伴白细胞及脓细胞,部分患者有发热及尿路刺激征,中段尿培养可确诊,常常补体正常。
(4 )膜增生性肾炎:常以急性肾炎起病,但常常蛋白尿明显,血清补体持续下降(大于8 周),疾病恢复不及急性肾炎好,必要时予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5 )IgA 肾病:主要以反复发作性血尿为主要表现,ASO 、C3往往正常,肾活检可以明确诊断。
(6 )继发性肾炎:如地敏性紫瘢肾炎,狼疮性肾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等。
急性肾炎与慢性肾炎的区别有哪些
从表面看,慢性肾炎和急性肾炎只有一字之差,然而,其危害却存在天壤之别。因此,正确区别慢性肾炎与急性肾炎是很重要的。针对很多人都不清楚如何诊断鉴别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的情况,下面就由专家详细介绍。
急性肾炎与慢性肾炎的区别?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鉴别诊断,不能单纯从病程的长短进行区分,很多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平时没有任何症状,但在感冒发烧后就会出现症状,这时鉴别急性和慢性的关键是看感染后到出现症状是否存在明确的潜伏期,如果感染发烧后2~3天就出现的肾炎症状,则为慢性肾炎急性加重,如果感冒发烧后10~14天出现肾炎症状则应考虑为急性肾炎。有时症状不够明确,则需要进行肾穿病理活检来进行鉴别。
如果明确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全名: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这是一种预后良好可以自愈的疾病,不需要担心。问题在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是否可以明确,急性肾小球肾炎是有种链球菌感染后形成大量免疫复合物在肾脏沉积引起的疾病,所以,其临床表现非常有特点,一是有明确的链球菌感染病史,同时感染后到出现肾炎症状(浮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等)有一个潜伏期(2周左右),血液检查会发现低补体血症、链球菌抗体明显升高、血沉明显升高等。
人们都知道急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病,而肾病的出现则说明人们的肾脏功能遭到破坏,这是很危险的信号。很多的患者在初期并不在意认为过一段是就会自愈,不料没有自愈反而加重了疾病的发展,延误了最佳治疗的时间。专家建议及早去正规医院接受专业诊断,并进行科学治疗,以便早日恢复健康,重获幸福生活。
慢性咽炎鉴别诊断
1.慢性扁桃体炎:
慢性扁桃体炎也可表现为咽异物感、咽痒、干燥、疼痛、刺激性干咳等不适症状,可伴有间断于咽部咯出小米粒大小伴有臭味的黄色豆渣样物。慢性扁桃体炎的患者查体可见扁桃体可有增生肥大、扁桃体表面瘢痕、凹凸不平、与周围组织粘连或扁桃体隐窝内可见栓塞物。
2.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因炎症的反复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引起相应的症状者。也可出现阵发性咳嗽、分泌物刺激呼吸道粘膜、气管炎等症状。可并发鼻炎、鼻窦炎、鼻塞、流鼻涕、说话带闭塞性鼻音、睡眠打鼾等。
3.咽后脓肿
急性型起病急,可有畏寒、发烧、咳嗽、吞咽困难、拒食、吸奶时啼哭和呛逆,病儿常显烦躁不安,说话含糊不清,似口中含物。呼吸困难,可有鼾声。慢性型者,多数伴有结核病的全身表现,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无咽痛;随着脓肿的增大,病人逐渐出现咽部阻塞感。
急性肾炎与慢性肾炎的区别有哪些
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鉴别诊断,不能单纯从病程的长短进行区分,很多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平时没有任何症状,但在感冒发烧后就会出现症状,这时鉴别急性和慢性的关键是看感染后到出现症状是否存在明确的潜伏期,如果感染发烧后2~3天就出现的肾炎症状,则为慢性肾炎急性加重,如果感冒发烧后10~14天出现肾炎症状则应考虑为急性肾炎。有时症状不够明确,则需要进行肾穿病理活检来进行鉴别。
如果明确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全名: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这是一种预后良好可以自愈的疾病,不需要担心。问题在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是否可以明确,急性肾小球肾炎是有种链球菌感染后形成大量免疫复合物在肾脏沉积引起的疾病,所以,其临床表现非常有特点,一是有明确的链球菌感染病史,同时感染后到出现肾炎症状(浮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等)有一个潜伏期(2周左右),血液检查会发现低补体血症、链球菌抗体明显升高、血沉明显升高等。
人们都知道急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病,而肾病的出现则说明人们的肾脏功能遭到破坏,这是很危险的信号。很多的患者在初期并不在意认为过一段是就会自愈,不料没有自愈反而加重了疾病的发展,延误了最佳治疗的时间。专家建议及早去正规医院接受专业诊断,并进行科学治疗,以便早日恢复健康,重获幸福生活。
慢性肾炎诊断鉴别
诊断
典型病例诊断不难,具有蛋白尿,血尿(相差显微镜检多见多形态改变的红细胞),高血压,水肿,肾功能不全等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病程持续1年以上,除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引起者,应考虑本病。
鉴别诊断
在鉴别诊断上需与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间质肾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和遗传性肾炎等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