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烧为何还被接种疫苗
低烧为何还被接种疫苗
为何低烧时仍被接种疫苗
2005年6月起,毛家开始了漫长的诉讼。唐山市两级法院2006年曾认为此案系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纠纷、不属于人民法院民事案件受理范围,河北省检察院时隔7年对此提出抗诉。11年间,毛家共拿到6份判决,区法院曾3次驳回起诉。
毛泓的家属表示,他们认为48万赔偿不算多,“还了外债之后难以维持生计”,称仍不放弃申诉和申请援助项目。 8月8日上午,涉事医院唐山市丰润区丰润中心卫生院(原丰润镇中心卫生院)已凑齐并向毛家支付48万元赔偿。
37.3℃低烧医院治疗
按照唐山中院近日的终审判决认定,奶奶感觉孙女有点儿发烧,于是先到丰润镇小陈庄村村医赵立红处测量体温,结果为37.3℃。随后,奶奶又抱着孙女到丰润镇中心卫生院门诊咨询。
毛泓最终接种了疫苗。判决认定,接种疫苗后,她在卫生院检测血项为WBC26.1 x 10^9/L(白细胞数目,已超过正常值)。值班大夫给毛泓开了消炎药“再林”。奶奶从卫生院取药回家给毛泓服用。
意外随后发生了。2002年2月2日,毛泓因呕吐、发烧、抽搐入住原丰润县中医院,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同日转住唐山市妇幼保健院,诊断为颅内感染,出院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肺结核、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
有哪些不需要担心的发烧情况 不需要担心的发烧情况
如果你的孩子发烧低于五天,而且行为仍然正常,吃饭正常、嬉戏正常,你不需要特别的担心,只要稍多休息就能恢复。
如果你的孩子3个月到3岁,发烧到39度还算常见,但不一定需要担忧。多喝水、多休息还是有机会可以降低温度。
如果你的孩子最近接受疫苗注射,然后出现低烧,并且持续不到48小时,这些都是接种疫苗可能会出现的正常症状,不需要担心。
流感疫苗需要每年都打吗
流感疫苗接种后,能迅速在人体内产生保护性抗体,通常两周内就会产生效果,保护性抗体能在人体内持续1年,但由于接种疫苗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下降,并且每年疫苗所含毒株成分因流行优势株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当年度的流感疫苗。可以保护与疫苗毒株抗原性类似的毒株感染发病或减轻发病症状。由于抗体水平下降,每年疫苗所含毒株因流行株不同而不同,每年都需要接种当年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
儿童在接种疫苗之后要注意保持接种部位的清洁,防止着水。接种后一天之内要注意观察孩子体征,少数孩子会有稍许不适,如接种部位短暂的轻微疼痛、红肿等,还有少数孩子可能会出现低烧现象,这些都属正常现象,一般24小时之后会自然消失。如果孩子出现持续发烧、局部红肿不消等现象,就需要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一针新冠疫苗和两针疫苗效果的区别 一针新冠疫苗和两针疫苗的相同点
一针新冠疫苗与两针新冠疫苗有以下相同点:
1、接种部位相同。这两种疫苗接种的部位都是上臂三角肌。
2、接种年龄范围相同。这两种疫苗适合接种的对象都是18周岁以上人群。
3、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相同。这两种疫苗接种以后的不良反应都主要是接种部位的红肿、硬结、痛疼等,全身的不良反应就是发热、肌肉酸痛、头疼等。
4、这两种疫苗接种之后的安全性都比较高。
感冒能打新冠第三针加强针吗 新冠疫苗和hpv疫苗时间冲突怎么办
对于已经完成HPV疫苗第一针或第二针接种的女性而言,如果下一针的接种时间和新冠疫苗的接种时间档期相撞也不必担心,只需要将两种疫苗的接种时间间隔大于14天后便可交替接种,不需要待一种疫苗完全接种完成后再接种另一种疫苗。
说说自费疫苗的那些事儿
根据国家规定,一类疫苗国家免费提供,所有新生宝宝都要接种。除了国家规定必须接种的一类疫苗,还有自费接种的二类疫苗。宝宝要不要打自费疫苗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说说自费疫苗的那些事儿,家长自己决定给不给宝宝打。
1.接种某种疾病的疫苗,就只能预防这种疾病,没有任何一种疫苗能预防所有疾病。
2.接种某种疾病的疫苗,那么宝宝就不会患上这种疾病,即使患上这种疾病也不会有严重的后果。
3.宝宝接种了疫苗,也就防止了这种疾病继续传播的可能。
4.一般来说,宝宝接种疫苗后会有一些不良反应,比如:注射部位疼痛、低烧、烦躁不安等等。另外,宝宝接种疫苗后的一两天睡眠时间会比平常更久一些
流感疫苗可以和其它疫苗一起打吗 什么情况不能接种疫苗
1、如果宝宝体温超过37.5℃,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那么请查明病因治愈后再接种疫苗。
2、如果宝宝不小心感冒、发烧了,那么要暂缓接种疫苗。
3、如果宝宝严重营养不良,或患有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那么不宜接种疫苗。
4、宝宝空腹饥饿时,不宜接种疫苗。
5、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都是接种疫苗的禁止名单,如果宝宝患有这些疾病,那么请病愈后再接种疫苗。
6、如果宝宝属于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那么不宜接种疫苗。
7、如果宝宝患有神经系统病患,例如脑发育不正常、脑颅损伤、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等,那么宝宝不宜接种疫苗。
8、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急性传染病、活动型结核病的宝宝也不宜接种疫苗。
打完流脑疫苗应注意什么
(1)在接种现场观察15~30 分钟,如无任何不适后再离开接种场所;如出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时处理和报告。
(2)接种疫苗后要让孩子注意休息,不做剧烈活动,不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暂时不要洗澡。
(3)少数儿童在接种疫苗后数小时会有轻微发热、精神不振、不想吃东西、哭闹等,一般都不严重。只要好好照料,多喂些开水,很快就会恢复。极个别的孩子可能会有高烧,接种手臂红肿、发热、触痛、全身性皮疹等过敏反应以及其它情况应及时向医生咨询,采取相应的措施。
(4)有些人在疫苗接种后还会出现硬结,可用热敷的方法加快消散,用适宜温度的干净毛巾热敷,每天3~5 次,每次15~20 分钟。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宝宝接种疫苗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可能会发生。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如果出现低烧、头痛、轻度腹泻、偶尔有皮疹,往往在2-3天内可自行消失,是正常的反应,不用担心。但如果出现的是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紫癜、过敏性休克和晕厥等症状,被称为疫苗接种异常反应,需要采取紧急对症处理措施。
1、过敏性皮疹
过敏性皮疹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荨麻疹、皮疹大小不等、呈淡红或深色皮疹。一般在宝宝接种后数小时或数日内出现。
2、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皮疹或出血点,大小不一,伴有关节发热、肿、痛,有时出现消化道过敏症状。一般在宝宝接种后数小时或数日内出现。
3、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出现休克体征。一般注射后几分钟即出现。
4、晕厥
晕厥的主要症状为轻者心慌、虚弱、四肢发冷、恶心欲吐,短时可恢复;重者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冷汗、四肢冰凉、甚至昏迷。
为了减少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必须规范预防接种服务。
首先,接种工作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同时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
其次,接种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免疫程序或接种方案,按照规定接种操作要求实施接种,确保接种疫苗、接种对象、接种部位、途径、剂量等完全正确。
第三,接种完成后,应按照要求留观半小时,一旦发现可疑反应及时处理;怀疑为异常反应的,应及时跟医务人员反映。
哪些情况暂时不宜打新生儿预防针
婴幼儿有以下情况时,不宜接种疫苗:
(1)过敏体质的小儿,如患荨麻疹、支气管哮喘、有严重的药物过敏史等。这些小儿接种疫苗后有可能发生严重过敏反应;
(2)免疫缺陷的孩子,如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在化脓性皮肤病时也不宜接种疫苗。因为在免疫缺陷情况下接种疫苗,尤其是接种活疫苗后会导致严重后果;
(3)孩子近期与某种传染病的患儿有过密切接触时,正处于该种传染病的潜伏期内,暂不接种疫苗,待潜伏期过后,可以补种疫苗;
(4)患有各种急性病的孩子,如流行性感冒、急性肠炎、小儿肠炎等,接种疫苗可能使原来的疾病加重,还可能使疫苗反应加重,故应暂时停止接种。预防接种必须在孩子身体好的时候进行,或待孩子病愈后,再进行补种;
(5)对患有结核病、心脏病、肾病等慢性疾病的孩子,在没有完全恢复健康前,也暂时不做预防接种;遇有低热或者高热者,应先查明原因,积极治疗,烧退后再补种;
(6)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如激素)治疗,或需要放疗治疗的孩子不能接种疫苗,因为时孩子的免疫功能差;
(7)当孩子患有较重的湿疹时不宜马上接种疫苗,应等待湿疹消退或基本消失时再接种;
(8)有些孩子不宜接种某种疫苗,如有癫痫史、抽风史者不能接种百日咳菌苗、流脑菌苗和乙脑疫苗,因为这类疫苗可能引起抽风,易使旧病复发;与结核病人有过密切接触或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的孩子,不可以接种卡介苗;对青霉素过敏的孩子,不能接种乙脑疫菌等。
流感的几大认识误区
1、流感的认识误区之一流感就是重感冒
1.1、有68%的被访者认为流感就是“重感冒”。针对此,专家指出,流感和普通感冒虽然症状有些相似,但完全不是一回事儿。流感的主要表现为全身症状,包括畏寒、极度疲劳无力、肌肉酸痛、持续高烧、头痛、干咳等。儿童流感有时还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普遍感冒主要表现为局部症状,譬如咳嗽、发烧、流鼻涕、打喷嚏等。
1.2、流感可以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老年人、儿童、慢病病人,因为体质较弱或较差,感染流感之后更容易导致并发症。肺炎是成人流感最为常见的并发症,而儿童并发症会更多,包括肺炎、中耳炎、高热惊厥、心肌炎、支气管炎和脑膜炎等。流感并发症可以导致死亡。而普通感冒很少会引起并发症或死亡。
2、流感的认识误区之二打流感疫苗会感染流感
2.1、近41%的被访者误认为流感疫苗不安全,担心接种后会感染流感,或引起其他严重的副反应。专家指出,我国使用的流感疫苗全部为灭活疫苗,疫苗中的病毒株已经被杀死,人们不可能因为接种疫苗而感染流感。
2.2、同接种其他疫苗一样,接种流感疫苗有时也会出现接种反应,比如接种部位红肿、低烧、轻微头痛等,但这些情况都属正常,一般在接种之后24-48小时内会消失。因接种疫苗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情况非常罕见。
3、流感的认识误区之三打疫苗就足以防流感
除了被动接种流感疫苗外,生活中还可以采取一些主动措施来预防流感,比如避免接触流感患者,经常洗手洗脸等;如在接种前已接触到流感病毒,就要考虑服用抗病毒药物,但请遵医嘱,不可自行服药。
4、流感的认识误区之四无需每年接种疫苗
流感病毒每年都会变,因此,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才能确保自己最大程度上免受流感波及。
流感疫苗应该去哪儿接种
1、流感疫苗应该去哪儿接种、如何选择、需要接种几次、会不会产生副作用?
一般孩子出生时就会有一个接种证,接种地点在孩子户口所在地的社区医院预防保健科,如果没有接种证则可以到防疫站门诊进行接种。
家长在给孩子选择流感疫苗时,要注意疫苗的类型是否适合孩子。流感疫苗有0.5毫升成人剂型和0.25毫升儿童剂型两种。出生不满6个月的孩子不能接种流感疫苗,6个月~35个月(三岁以下)儿童需要接种0.25毫升剂型疫苗,需要接种两次,之间相隔4周时间。年龄超过3岁的孩子可以接种0.5毫升成人剂型。
儿童在接种疫苗之后要注意保持接种部位的清洁,防止着水。接种后一天之内要注意观察孩子体征,少数孩子会有稍许不适,如接种部位短暂的轻微疼痛、红肿等,还有少数孩子可能会出现低烧现象,这些都属正常现象,一般24小时之后会自然消失。如果孩子出现持续发烧、局部红肿不消等现象,就需要带孩子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