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甲流防控的重点

甲流防控的重点

近来,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世界范围内日益严峻,并呈现出以下四个新特点:

一是甲流有可能在人畜之间互相传播。11月25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相继在猪和狗身上检测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农业部指出,不排除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动物体内发生基因重组变异,也不排除病毒在动物间传播的可能性,以及从动物返传染给人的风险。

二是甲型H1N1流感比普通流感更易伤肺。世卫组织表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直接导致严重肺炎的能力,原发性病毒性肺炎在严重病例中最为常见,也是最常见的死因。

三是甲流患者愈后依然可以再次感染甲流。继美国发现重复感染甲流的病例后,11月26日韩国也发现了一名2岁女童重复感染甲流的患者病例。

四是聚集性流感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我国卫生部近日通报,流感病例有90%是甲型H1N1流感;目前报告的聚集性疫情有96.4%是发生在学校。对此,教育部、卫生部于12月1日联合下发了《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规定当一个班级当天新发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达5例及以上,或发现当天内仍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学生累计达30%及以上,该班可实施停课。

针对以上新的特点,专家指出,目前儿童青少年群体依然是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重点。虽然甲流危害较大,但不必恐慌,关键是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比如经常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尽量不到人群集聚的场所活动和多运动提高免疫力等等。对于出现流涕、咳嗽、发热、咽痛等流感或类流感症状的孩子,可服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或清感2号方剂等儿童专用药物进行早期预防和治疗或及时到医院就诊。

10种情况不能打新冠疫苗 新冠疫苗打还是不打好

打好。

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目前全球面临的新冠肺炎防控的形势,还是非常严峻的,我国新冠肺炎现阶段的防控重点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而且绝大多数人都是新冠肺炎易感者,在这样的情况下,接种疫苗是非常必要的。

不过感染过传染病或无症状感染,均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应该具有类似接种疫苗的保护作用,对于新冠肺炎康复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可暂不接种新冠疫苗。

苏康码显示黄码怎么处理 苏康码在什么情况下变色

苏康码在有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的情况下会发生变色。

在正常状态下,苏康码是绿码,如果持码人有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大数据捕捉信息后,苏康码会变成黄色码或者是红色码,苏康码的变色主要是根据个人的行程、接触过的人群以及当地有无疫情等决定的,具体的可以参考如下情况:

1、苏康码绿码人员,14天内有疫情中风险地区旅居史;或出现发热、干咳、气促、乏力、呼吸道症状时,苏康码变为黄色。

2、被确定为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或14天内有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或高风险地区旅居史,苏康码状态变为红色。

3、苏康码黄码人员,对于来自疫情中风险地区的人员和实施居家观察未满14天的治愈出院的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在健康状况申报记录中,如果出现体温≥37.3℃、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等任何一种情况,则状态变为红色。

4、对于有发热、干咳、气促、乏力、呼吸道症状的人员,如诊断为新冠肺炎,状态变为红色。

新冠疫苗打还是不打好

根据疫苗的适应人群和自身情况决定。

现阶段新冠疫苗是新冠病毒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加上全球正面临的新冠肺炎防控形势仍非常严峻,而我国新冠肺炎现阶段的防控重点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绝大多数人都是新冠肺炎易感者,在这样的情况下,接种疫苗是非常必要的。

而且随着我国疫苗附条件获批上市或正式获批上市以及产量不断增加,通过有序开展预防接种,对于符合条件的群众要做到“应接尽接”,逐步在各类人群中建立起人群免疫屏障,阻断病毒在我国的传播。

但新冠疫苗并非人人都适宜打,对于不适宜人群来说不建议打,另外打疫苗之前需根据当地疫苗分配情况以及自己是否属于高风险人群来确定优先接种的顺序,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如所处地区较为安全,目前疫苗数量不多的情况下,可以暂缓接种。

另外感染过传染病或无症状感染,均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应该具有类似接种疫苗的保护作用,对于新冠肺炎康复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可暂不接种新冠疫苗。

抗击甲流 需做什么

在经历一个相对平稳的夏天后,甲型H1N1流感进入秋冬季后突然“发威”。10月以来,我国内地病例数激增,并且报告了90多例重症病例和6例死亡病例。未来“甲流”会向什么样的趋势发展?我们应当怎样应对?

疫情“爬坡”仍会持续

峰值或将出现在年底

据卫生部通报,从9月28日到10月31日的一个月内,我国内地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由不到2万例陡增到4.6万余例,一个月新增病例数超过前5个月的总和。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说,北京历年流感季高峰值在12月~1月,但今年流感流行季来势凶猛,比往年提前了1个月~2个月。

“可以说,甲型H1N1流感疫情第二波已经开始。”中国疾控中心首席流行病学专家曾光在10月底召开的中华医学会首届全国公共卫生学术会议上说。

“甲流”会向什么样的趋势发展?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目前专家对疫情走势的初步判断为:一是“甲流”病毒是一种新流感病毒,人群普遍易感,其在人群中的传播能力约为季节性流感病毒的4倍,因此其高峰值要比季节性流感高。未来疫情仍呈“爬坡”之势,全国呈现波浪起伏的状态,预计峰值可能出现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二是病毒出现变异的概率不大。“甲流”已经流行6个多月,特别是在南美洲已经过了一个冬季,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重大变异的迹象。

致死规律尚需深入研究

病死率计算以季节性流感为基础

10月29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位大一新生因“甲流”去世的消息占据了很多报纸的头版。我国报告的前4例“甲流”死亡病例中有3例为20岁左右的年轻人。年轻人感染“甲流”病毒后为什么更脆弱?其致死机理是什么?

据世界卫生组织通报,截至10月底,全球报告的“甲流”确诊病例超过40万例,死亡5000多例。专家研究发现,“甲流”重症病例一般在出现症状后3天~5天病情开始恶化。病情恶化速度很快,许多病人在24小时之内就发展到呼吸衰竭程度。原发性病毒性肺炎在重症病例中最为常见,并且经常导致死亡。在大约30%的死亡病例中可见继发性细菌性感染,呼吸衰竭和难治性休克属于最常见死因。虽然已知一些有基础性疾病(含妊娠)的患者面临的风险更高,但是“甲流”重症病例的临床特征与季节性流感的疾病模式存在显着差异。比如,许多“甲流”重症病例发生在以往健康的年轻人身上。对此,专家们目前仍不得而知。

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临床专家组组长、北京朝阳医院院长王辰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作为一种新病毒,国内外临床专家对“甲流”致死机理的研究尚在不断深化中,目前仍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对“甲流”病死率的计算也是建立在季节性流感的基础上。我国以往没有季节性流感的死亡和发病统计。美国有3亿人口,每年因为季节性流感而死亡的人数大约是36000人。据此推算,我国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死亡病例可能继续不断出现。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治中心主任李兴旺说,高危人群(如孕妇、慢性病患者等)出现流感样症状后,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尽早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总的原则是,鼓励轻症病人居家治疗,多休息。但重症病人要到指定的、有条件的综合医院或者定点医院进行治疗。”王辰说。

据悉,卫生部针对重症病例救治已开展多次培训。考虑到有些地区医疗卫生技术差一点,卫生部正在研究组织对口支援制度,包括省际之间支援及同一个地区内大医院对基层医院的支援等。

学校成疫情防控主战场

校医缺编、家长防控意识淡薄是软肋

截至10月28日,我国内地累计报告的1502起聚集性疫情超过96%与学校相关。10月29日,卫生部应急办副主任梁万年在分析当前我国“甲流”疫情流行特点时说,“甲流”病毒和其他病毒一样,非常容易在学校传播。我国政府对学校疫情防控从一开始就有要求,包括学校在没有发生疫情时应该如何防控、出现散发疫情时应该怎么做、出现暴发疫情时应该怎么做等。

流行病学专家、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贺雄日前撰文指出,校医缺编、家长防控意识淡薄等问题是学校“甲流”防控中凸显出来的软肋。许多家长一方面怕耽误孩子的课程,另一方面也是图自己方便,不顾学校和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认为把孩子交到学校最放心。这样就在事实上造成了学生带病坚持上课,继而造成班级内乃至学校内的“甲流”传播。还有些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回家隔离,即使学生感染了,家长也会忽略或瞒报,为疫情发展埋下很大隐患。贺雄认为,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的合作,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在防控“甲流”中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疾控中心应急办副主任余宏杰特别提醒,在学校疫情控制上,广大师生一定要坚决落实“有病不要再上学”的措施。实践证明,很多学校采取的晨检制度非常有效。

疫苗是预防“甲流”最有效措施

医务人员要带头接种

继中国9月21日在全球率先启动“甲流”疫苗接种工作后,世界各国接种“甲流”疫苗活动在10月集体加速。但是,一种看似矛盾的现象也随之出现:一方面,受疫苗产能制约,疫苗短缺问题严重;另一方面,有不少人却因对疫苗安全不放心而放弃接种。在美国,媒体10月中旬的民意调查显示,62%的民众表示不会接种疫苗,只有52%的家长表示会让自己的孩子接种。在那些选择不让自己孩子接种疫苗的家长中,53%的人是出于对疫苗安全性的考虑。在我国,民众对疫苗的安全性也心存疑虑。“孩子学校通知要打‘甲流’疫苗,请问疫苗安全吗?你们给孩子打不打?”在国内某着名“小升初”专业教育论坛上,一位家长的疑问引来数千个跟帖。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呼吁,虽然接种疫苗后一些人会有轻微反应,但接种疫苗仍是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措施。曾光认为,从疫苗生产原理、实验过程及实际接种情况看,“甲流”疫苗是安全的。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在认真完成本地区甲型H1N1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工作的同时,要率先在医疗卫生系统开展接种工作,医疗卫生人员要起示范带头作用。”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日前召开的一次全国卫生系统电视电话会上要求,医务人员要带头接种。

预防甲流中药处方婴儿不可乱吃

近来,锡城爆发了两起学校聚集性甲流事件,不少市民纷纷想到了服用中药预防。前段时间,省中医药局公布了密切接触者预防方案,其中就有一个中药处方,由紫苏叶、荆芥、藿香各6克,野菊花、贯众、大青叶各10克组成,用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3天。一些市民在网上看到这张处方后,纷纷到医院要求购买该中药,昨天市中医院就接待了不少这样的市民。据悉,省中医药局发布的这张处方适合范围为易感人群或与甲流病人接触者,不过有关医生表示,这些中药都比较温和,适合普通人群服用。

部分药品卖脱销

据悉,卫生部将中药连花清瘟胶囊列入甲流治疗方案后,该药品在锡城很受青睐。昨天下午,市民大药房紧急采购的连花清瘟胶囊刚到货就引来不少市民购买。该药房采购部王先生告诉记者,在甲流没有来临之前,该药销量平平,平时一天只卖十多盒,但这两天不少市民都纷纷前来询问该药,有人一买就是几十盒。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该药不仅药店卖得俏,在医药批发公司里也特别抢手,一张订单往往达到上万盒,而在一些药店此药已出现脱销。

专家表示应适当预防

眼下,感染甲流的以孩子居多,不少家长首先想到的就是让孩子先服用中药。由于目前在校学生都有免费预防性药物服用,但在家里的婴幼儿就没有这么方便,市民许女士昨天抱着才2周岁的宝宝到医院询问预防甲流的药物。市甲流防治专家组黄利华表示,眼下甲流流行趋势较广,市民可以通过服用中药来预防甲流,既简单又廉价。不过,对于年龄过小的婴幼儿,不主张服用中药,还是采取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家里注意经常通风的措施为好。

新冠疫苗打还是不打

人们之所以会顾虑新冠疫苗打不打,主要是因为新冠疫苗是在短时间内研发出来的,还有很多未知的副作用,但其实自7月份以来,已经累计有100多万剂次的新冠病毒疫苗紧急接种工作,并且经过严格的不良反应检测和追踪观察,并没有发现严重的不反应,也就是说新冠疫苗还是比较安全的。

其次现阶段我国乃至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比较严峻,而我国新冠肺炎现阶段的防控重点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对于绝大多数人都是新冠肺炎易感者来说,接种疫苗是非常必要的。

但同时新冠疫苗也有一些禁忌人群,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进行接种,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人员,是不进行接种的,其次就是此次疫苗优先一些重点人群,例如进口冷链物流相关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入境人员闭环管理从业人员;海关边检人员;内地籍跨境司机及接驳司机;医疗卫生人员;基层防疫人员;公共交通从业人员;因公因私出国工作及学习人员等,对于普通群众来说,需要再等一段时间才能完全普及。

所以新冠疫苗打不打,还需要结合新冠疫苗的适用人群以及自身身体情况决定。

甲流病毒还会变吗

自11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发生变异以来,相关机构及公众立刻予以高度关注。近日来,全球范围内发生了多起甲流的最新变化:

三个最新变化

11月28日,中国农业部新闻办发布消息,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临床医院从52份发病犬鼻咽拭子样品中,检出两份样品呈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阳性。这是我国首例检测出狗感染甲流病毒。

11月28日,深圳市儿童医院接收的甲流重症患儿中,有9例出现了属于神经系统病变的脑白质病变。其中两名患儿被诊断为脑死亡。

11月26日,韩国医疗部门通报,韩国首次出现二次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例,患者为一名两岁女婴。美国媒体25日报道,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儿科医生德布拉·帕森斯是美国首名二次感染甲流病毒的患者。

动物感染的三个原因

以上事件都与甲流病毒变异有关吗?甲流病毒变异会更加严重吗?为此,本报驻瑞士记者专访了WHO流行病学权威专家克劳迪亚·莫雷诺博士。

中国农业部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目前全球已经有13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在动物体内检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莫雷诺博士进一步表示,据WHO接获的通报,今年8月和10月下旬,智利、加拿大、美国就在火鸡和家猫等动物身上检测到甲流病毒,但通过WHO和世界动物组织(WAHO)专家进一步跟踪观察显示,上述几起报告均属独立事件,没有理由为此恐慌。中国卫生部专家日前也解释称,猫、狗都可以被感染甲流病毒,这次在犬中检验出甲流,并非说明病毒变异。

那么,动物为何会感染甲流病毒呢?莫雷诺博士表示,不排除出于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甲流病毒发生变异并改变此前的传播方式,从而使动物更易感染这种与人类感染的甲流病毒在基因序列上几乎同源的新型病毒;第二,甲流患者或与狗只有密切接触时将病毒传染给了狗只;第三,不排除加拿大、智利等地火鸡较大范围感染甲流,是由于在屠宰场或在运输途中感染了病毒。

感冒了别接触动物

莫雷诺博士表示,火鸡、家猫、狗等禽犬类感染甲流病毒均属于独立事件,属于个案,与之前从人类患者身上检测出的甲流变异病毒尚不清楚有何联系。也没有证据表明,以上各事件之间存在必然联系。

当记者问到感染甲流的动物是否会将病毒再次传染给人时莫雷诺表示,加拿大、比利时、美国已先后检出人感染甲流病毒后再传染给动物的情况;而动物患病后再将流感病毒传染给人的情况国际上至今还在研究之中,且尚无明确定论。

中国出现首例狗感染甲流病毒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卢金星提醒大家,与宠物有密切接触的人,要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接种甲流疫苗。人一旦患上甲型流感,尽量不要靠近家中宠物,如果猫狗等动物出现感冒症状时要及时治疗并进行隔离。

孕妇如何预防甲流

春季是甲流的高发季节,而孕妇是甲流病毒入侵的高危人群,所以,为了宝宝以及孕妈自身的安全,做好甲流防范是必需的。

孕妇可以接种甲流疫苗吗?答案自然是可以的。那么,除了接种甲流疫苗之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将甲流病毒“拒之门外”呢?

防甲流九大小诀窍

1、优先为孕妇注射“甲流”疫苗。

2、增强孕妇预防“甲流”的意识,最好不到人多的地方和公共场所。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在触摸或使用各种物品后,要彻底洗净双手。

3、避免接触呼吸道病人。家中有人出现流感症状时,孕妇应戴口罩,口罩用后要清洁消毒;不要与病人近距离接触,或在一个房间休息,居室内应保持空气流通。

4、出现流感症状后应及时告诉家人或朋友,尽快到医院专科门诊看病。若确诊为“甲流”或疑似病例,须按照医院专家所采取的一系列科学合理的诊治措施,积极配合诊治。

5、孕妇要尽量避免去拥挤、热闹、人多的公共场所,因为一方面这些地方空气污浊,影响胎儿的氧气供应;另一方面,公共场所病原微生物的密度远远高于其它地区,尤其在流感流行期间,而孕妇抵抗力差,很容易传染上疾病。

6、在流感高发时节,尤其是现在,应减少外出,即使是外出时应戴口罩,常用淡盐水漱口,多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家庭卫生清洁,远离流感病人,最好室内经常清扫消毒,保持卫生整洁。

7、生活要有规律,不要过于劳累,应保证睡眠每天在10小时左右,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和适度的高热量、高蛋白食物,可有效增强对病毒和细菌感染的抵抗力。同时多喝开水,也是促进机体的代谢功能,抵御病毒入侵的好办法。

8、加强体育锻炼,多做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提高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少食辛辣食物,减少对呼吸道刺激,保护自然免疫功能。

9、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营养,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通风,避免接触流感样病例,孕妈妈与外界接触时做好个人防护(如戴口罩);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孕妈妈尽量减少外出或与其他人接触,并尽快电话咨询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预防甲流的小药膳

饮食宜清淡,少食膏粱厚味之品(易化生积热),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简单、美味的小药膳,对预防流感也有帮助。

1、二白汤:葱白15g、白萝卜30g、香菜3g。加水适量,煮沸热饮。

2、姜枣薄荷饮:薄荷3g、生姜3g、大枣3个。生姜切丝,大枣切开去核,与薄荷共装入茶杯内,冲入沸水200—300ml,加盖浸泡5—10分钟趁热饮用。

3、桑叶菊花水:桑叶3g、菊花3g、芦根10g。沸水浸泡代茶频频饮服。

4、薄荷梨粥:薄荷3g、带皮鸭梨1个(削皮)、大枣6枚(切开去核),加水适量,煎汤过滤。用小米或大米50g煮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汤,再煮沸即可食用,平时容易“上火”的人可吃。

5、绿豆60g、生甘草6g(布包)、生薏米20g熬汤后去甘草包,服用。若口鼻干燥较重,可以棉签蘸香油外涂,具有润燥的功用。

病毒性感染是危害我国人民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通过乙肝疫苗等抗病毒措施,乙肝母婴传播风险目前可降至1%以下,甚至达到完全阻断。

记者在论坛上获悉,目前仍有5%—10%的高病毒载量乙肝孕妇所生婴儿受到乙肝病毒的感染。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副理事长侯金林介绍,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是降低病毒性肝炎危害的重要举措。研究显示,在乙肝疫苗结合免疫球蛋白的基础上,结合更多有效的抗病毒措施,能够进一步降低母婴传播风险,目前,妊娠乙肝防治示范基地医院可以降低至1%以下,甚至达到完全阻断。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冯子健介绍,达到并保持高水平乙肝疫苗接种率是我国乙肝防控重点。2002年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免费为所有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2010年,乙肝免疫球蛋白也免费接种。基于此,2014年的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4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流行率降为0.32%,5—14岁人群为0.96%,乙肝病毒新感染者减少了3000万。

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国强表示,病毒性感染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也是我国疾病负担最重的疾病之一。下一步的重点是加强病毒性肝炎的检测和治疗,减少由于病毒性肝炎引发的肝硬化和肝癌,进而降低死亡率。

甲流流行还能怀孕吗

孕妇病死率确实比较高

据国外报道,在每10个甲流死亡病人中就有1名是孕妇。在我国,孕妇占甲流死亡病人的13.7%,即在每7个甲流死亡者中就有1名是孕妇。所以,卫生部把孕妇列为甲流防控的重点对象。

孕妇甲流病死率比较高的原因为:

1.免疫功能下降。8月8日出版的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的文章指出,孕妇不仅会出现体能和激素方面的变化,心血管和呼吸道也会出现变化,免疫功能下降;由于子宫扩大,向上挤压横膈膜,肺舒张的空间减少了,肺活量因此减低。这些因素导致甲流重症孕妇患者的概率要比常人高三倍,其主要死因是肺炎引发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抗病毒治疗不及时。很多孕妇多忌讳用药,因而贻误了抗病毒治疗。以产后死亡的甲流重症患者马女士为例,她是在连续发热6天后才到医院就诊的。经历了剖宫产后,甲流病毒终于夺走了她年轻的生命。

3.一味等待检测结果而贻误治疗。美国某甲流重症监护治疗专科的专家在观察了23名患者后发现,其中有10名测试结果出来后显示已经继发细菌感染,而重危甲流病人在病毒和细菌双重感染的打击下,难逃中毒性休克和死亡的厄运。

保护母婴5对策

对策1:至少避孕3个月至半年 这不仅能躲过甲流高发期,也有利于做好怀孕前的准备。

对策2:接种疫苗 怀孕前3个月,先接种各种抗病毒感染的疫苗(如流感、风疹、乙肝、水痘疫苗)。在接种疫苗1~3个月再解除避孕。

如果未接种疫苗已经怀孕了怎么办呢?不用慌,卫生部已将孕产妇列为甲流疫苗重点接种人群。而且研究已显示,在妊娠的任何时期接种流感灭活疫苗都是安全、有效的,不会增加产后并发症和不良妊娠风险。孕妇接种流感疫苗后,体内产生的保护性抗体还能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对胎儿产生保护作用。在妊娠中、晚期接种疫苗的孕妇,其抗体能平均为出生后2~3个月的婴儿提供保护。

对策3:定期进行孕期查体 积极治疗基础病。

对策4:及时就医早用抗病毒药 出现发热、头痛、咳嗽等流感样症状要及时就医,早日确诊和及早应用达菲进行抗病毒治疗。孕妇应用抗病毒药剂量参考:①奥司他韦(Oseltamivir) 治疗量:每天两次,每次75mg,连服5天。预防量:每天一次,每次75mg。②扎那米韦(Zanamivir)治疗量:每次吸入2.5mg(共10mg),每天两次。预防量:每次吸入2.5mg(共10mg),每天一次。

对策5:加强自我保护 无论是孕妇还是准孕妇,都要尽量减少外出,少到人群拥挤的场所活动,尽量避免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外出时要戴口罩,勤洗手,防止呼吸道感染。

黄码是不是哪里都不能去 黄码要做几次核酸检测才能变绿码

以当地防疫措施为准。

健康码变黄码意味着你属于疫情防控重点人群,包括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隔离人员、防控区域未做核酸检测的重点人员等。

部分地区要求黄码人员在3天内接受2次(间隔24小时)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后,黄码可转为绿码,也有部分地区是7天接受3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具体政策以当地防疫措施为准。

甲流死者八成为孕妇

昨天一早,院士前往海珠区江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社区“防甲”情况进行调研。钟南山指出,甲流发病后马上到社区治疗是最有效的防治办法。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国内死于甲流的200多人中,有80%为孕妇。孕妇等高危人群确诊甲流后,应尽早注射达菲治疗。

治甲流社区医院更快捷

医生表示,广州来看感冒、发烧的病人约50%是流感,这50%的人中又有九成以上是甲流。对于人数众多的甲流患者,社区医院的诊治比大医院更方便快捷。

除了治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可以发挥监测的作用。“如果来看感冒的病人多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会向上级报告。如果社区有很多发病情况,就可以及时采取防控措施,比如适当隔离,早期用药,这样可以避免疫情在社区里蔓延。”他还透露,目前国内储存的达菲数量占全国人口的2%,也就是2600万人份。“病人发病后马上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能得到治疗,这是最好、最有效的防控甲流的办法。”

甲流孕妇应早用达菲

医生指出,根据目前全球和全国各地疫情监测来看,孕妇发病后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怀孕15周以上的中晚期孕妇病死率较高。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死于甲流的200多人中,有80%为孕妇,其中大部分是怀孕6个月以上的。钟南山告诉记者,孕妇一旦感染甲流极易成重症,胎儿的死亡率也比较高。他建议如果孕妇出现发烧、咳嗽等甲流症状,就可以注射达菲。

建议,基层医疗机构应关注高危人群,如孕妇,基础性疾病患者等。对于高烧不退、全身疼痛、咳嗽、病情在一两天内恶化很快的甲流患者,应早用达菲治疗。

防控甲流早用药

“甲流”是流感大家族中的一个成员。在多数情况下,患者出现的症状与普通流感(也称季节性流感,简称“季流”)相似。但在少数情况下,病情可在48小时之内迅速恶化,患者可因病毒性肺炎而致呼吸衰竭,或因病毒性心肌炎而致心脏衰竭而发生死亡。据统计,目前我国“甲流”患者以儿童居多,但其中的重症患者不多;成年患者虽然不再居多,但其中的重症患者却已跃居首位。

早期、广泛地接种“甲流”疫苗 对于“甲流”毒株的监测显示,目前“甲流”病毒尚未发生变异。因此,建议大家早期、广泛地接种“甲流”疫苗。有些人惧怕接种“甲流”疫苗,主要是因为担心接种“甲流”疫苗后会出现副作用。其实,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接种“甲流”疫苗是安全的。

接种“甲流”疫苗可能会产生过敏反应。因此,正在发烧或患急性病的病人以及过敏体质者(例如对鸡蛋过敏或严重的青霉素过敏者等)不宜接种“甲流”疫苗。

“甲流”病人应尽早用药 对于“甲流”的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病毒制剂(即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和M2离子通道抑制剂,如达菲、依乐韦或金刚乙胺等),以抑制病毒从已感染的呼吸道上皮细胞中释放。

使用抗病毒制剂的时机为:

1.症状初起48小时内给予治疗。临床资料显示,如果能在发现“甲流”患者后早期(发病后48小时内)使用依乐韦,就能缩短病程,有效减少重症“甲流”病例的发生率。

2.对于患有基础性疾病,可增加罹患更为严重疾病风险的病人,应出现症状后尽快接受治疗,不必等待实验室结果。

3.重症或病情出现恶化的病人,即便开始用药的时间晚,也要给予治疗。

欧洲药监局(EMEA)在关于大流行事件的最新指南中指出,随着达菲(奥司他韦)的应用日益增多,耐药现象逐渐增加,特别是儿童。EMEA强调,病毒对依乐韦(扎那米韦)的耐药极其罕见,有些对达菲耐药的毒株对扎那米韦仍然敏感。而联合使用依乐韦或达菲加金刚乙胺进行治疗,要比单用达菲疗效更好。

11月流感高发期老人小孩早预防

每年的10月,是流感爆发期。广州市预防医学会与广州市疾病预防中心日前举行了广州市流感大流行后期的流感防控策略研讨会。会上,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研究所所长何健峰表示,据统计广东省有25%的人群已经感染过流感,20%的人可能隐性感染过流感。广东的流感一般在6月散发,10月爆发,11月潜伏并形成高峰。今年,特别是在甲流之后,老人、儿童和慢性病患者要作为季节性流感的防控重点人群。

注意:流感≠普通感冒

有调查发现,90%的人知道或听说过流感,但对其传染性和并发症并不了解,甚至对其认识存在诸多误区。而10%的人以为流感同感冒无异。其实,流感区别于普通感冒,其危害远大于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喉以上)感染,简称上感。它主要是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如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痛及咳嗽,而全身症状较轻,如发热、头痛、乏力及全身不适等,传染性不强,多在受寒受凉后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流行性感冒又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它有高度传染性及流行性,每年世界范围内因患流感而死亡的人不在少数。流感的特点是全身症状严重,如寒战、高热、头痛、四肢酸痛、倦怠、恶心、食欲差等,而上呼吸道症状如流涕、喷嚏、咽痛、咳嗽等表现较轻。同时,它会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陷入恶性循环,使哮喘、老慢支患者起到堵塞和痉挛,从而引起急性哮喘发作和呼吸衰竭,并使心血管患者发生急性心梗和脑中风。

重点人群:小孩、老人和慢病患者

据了解,一般认为任何年龄均具有易感性,但12岁以下儿童和60岁以上老人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就儿童和老年人与其他人群尤其青壮年相比,机体免疫和抗病能力、室外环境适应能力,都不及青壮年。而这类人群多数以居室内活动为主,一旦感染流感病毒后,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体征较重,后果也较青壮年严重。

何健峰强调,对于每一个人,尤其60岁以上的老人、慢病患者、免疫力低下人群、儿童及在校中小学生,是接种流感疫苗防控流感的重点对象。

防流感:日常生活预防+疫苗

预防流感,疫苗免疫是最好最有效的方法。何健峰说,疫苗效果明显,但每年都要接种,流感病毒每年都会变异,今年接种无法阻挡下一年的变异。而且,流感疫苗保护体的水平只能保持一年,超过一年水平就会下降,通过重新接种可以达到保护。今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疫苗是三合一疫苗(甲3+B型流感+甲流),国内的疫苗也是根据世卫组织推荐毒株成分研制的,与进口疫苗无异。不过今年疫苗采取的是自愿、自费原则,费用与前几年并无差别,在一百元上下。

流感主要经飞沫传播,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中,随咳嗽、喷嚏排出体外。健康人接触了被流感病毒污染了的食具或玩具时就有可能得病。针对流感的传播途径,预防流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室内和户外活动都要注意勤洗手,预防经接触传播传染病。

2.入秋时节要做好保暖工作,逐渐添衣。

3.要注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并且做好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4.每天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5.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6.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

相关推荐

孕妇接种甲流疫苗的两种方案

孕妇罹患流感除有一般人的健康风险外,孕早期还可能造成流产、胎儿畸形,围产期可能造成母婴严重后果。卫生部为此将孕妇列为甲流免疫保护的重点人群,鼓励符合条件的孕妇积极接种甲流疫苗。 针对目前社会上对孕妇接种甲流疫苗仍存有顾虑,曾光说,我国国产甲流疫苗有效性达到90%,优于国外甲流疫苗有效性标准(欧盟为70%)。目前,全国已有5000多万人接种了甲流疫苗,接种甲流疫苗的孕妇也有1400多名,国产甲流疫苗安全性已经得到了充分证实。 接种疫苗也可能有小风险,除去常见的接种反应外,还可能有极小概率的偶发不良反应。对疫

孕妇是甲流感的重点防治对象

一、孕产期妇女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 (一)对象。 1.所有孕产期妇女均为重点预防对象。 2.孕产期妇女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在患甲型H1N1流感后更易发展为重危病例,应予以高度重视: (1)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 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者; (2)肥胖者(体重指数≥40危险度高,体重指数在30-39可能是高危因素)。 (二)预防措施。 1.健康教育和宣传。 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纸

接触了次密切接触者怎么办 次密接的同住人员怎么办

次密接的同住人员是次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一般是疫情防控期间确诊者的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属次次密切接触者,是与次密切接触者有过频繁接触属于重点风险的人员,按照疫情防控规定,须对次次密切接触者采取“7天居家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的管控措施。

猪流感小药箱

流感防治“家庭小药箱”包括治疗感冒和清热解毒两类中成药。其中治疗感冒中成药包括:银翘解毒丸(系列)、柴银口服液、银黄颗粒、感冒退热冲剂、感冒清热冲剂(系列)、桑菊感冒片(系列)、疏风解毒胶囊、香菊胶囊、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感冒宁糖浆,羚黄宝儿丸,屏风生脉胶囊。 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包括清开灵口服液(系列)、双黄连口服液(系列)、清热解毒口服液(系列)、羚翘解毒丸(系列)、板蓝根冲剂,抗病毒颗粒(系列)、金莲清热泡腾片(颗粒)、小儿咽扁冲剂。 预防感冒的中药不宜长期服用,一般服用3至5天即可,同时不要轻信所谓

甲流不一定会发烧

甲流的8大致命误解: 误解一:得甲流一定会发烧。大约有10%的人都没有发烧症状。 误解二:甲流不严重,死亡率低。其实如人体内没抗体,感染后病情会迅速加重危害生命。 误解三:身体弱的人才容易得甲流。大多数甲流死亡病例生前都很健康。 误解四:戴口罩、多洗手,就不会得甲流。目前只有甲流疫苗才是最有效的措施。 误解五:有了疫苗,就可以放心了。其实还存在是否要交叉接种等问题尚无明确结论。 误解六:甲流疫苗不安全。甲流疫苗可以对85%以上接种人群起到保护作用。 误解七:甲流病毒不会变得更致命。天气、病毒抗药性、病毒变

14天居家健康监测怎么执行 执行时间和对象

根据2021年1月19日,国家卫健委网站所发《冬春季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提到的居家健康监测从1月28日春运开始后实施,至3月8日春运结束后截止,居家健康监测时间为返乡开始的第一天到第14天,并在返乡后第7天和第14天分别做一次核酸检测。返乡不满14天的,以实际返乡时间落实居家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要求。 1、外省市无中高风险地区的县市区来(返)的人员。 2、省内重点人群:从事临床诊治、隔离场所、口岸防控、进口物流、国际航空、交通运输等重点职业且存在新冠肺炎病毒较高暴露风险岗位的人群。 3、返回城

预防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重点在哪里

作为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预 防应做到三点,即远离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以及增强自 身免疫力。对于那些表现出身体不适,出现发热、咳嗽症 状的人群,市民要避免与其密切接触。日常生活中可佩 戴外科标准口罩,以此来阻断流感病毒的侵袭。需调的是,普通纱布口罩无法起到阻隔病毒的作用。流感 病毒常附着在物体上,并通过双手传染人体,平日用专门 的洗手液或肥皂勤洗双手,也可有效避免感染流感病毒。 此外,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经常开窗通风,避免前往人群 拥挤的公共场所。

让宝宝远离甲流家长要远离三个误区

误区一:只要发烧、咳嗽、嗓子疼,得甲流的可能是80% 有许多人认为,只要自己感觉发烧、咳嗽、嗓子疼,那80%的可能就是得了甲流,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与应急办公室主任冯子健说,有上述症状者中,只是有30%的概率得的是流感,而这30%里是甲流的概率为80%。但即使这样,冯子健也认为不能简单地用30%乘以80%来计算目前甲流病人的多少,因为检测的准确性受到采样时机、采样质量等多因素的影响。在一个时间内,在采样质量和监测水平没有大的变化的情况下,可以用这个数字分析疫情趋势,但是不能用这个公

怎么控油防痘 T区是控油防痘重点

因为对于混合型皮肤的人来说,T区皮肤实在是太不听话了,经常出油,毛孔变得粗大,还爱长痘痘。对于脸部T区经常性冒痘痘的美眉来说,没有什么比祛痘更需要她们费心费力的了。下面我就来教你的混合型皮肤抗痘护理方法,一起将抗痘进行到底。

预防甲流的中药妙方

中医学认为,甲流是时行感冒的一种,感染时疫毒邪发病,具有发病率高、传染力强、病死率低、合并症少的特点。而秋冬交界之时,夏季余热未散尽,长夏之暑气伏闭于内,又逢初冬寒凉,正邪交争,表象于外则出现发热,每年这个季节发热病人都比平时增多。 而甲流发热是伴疫毒之邪,如高热持续不退,咽喉肿痛明显,伴轻微咳嗽,周身酸痛,面红耳赤,一般状态较差,舌红脉数,为一派疫毒内蕴之象,属时行感冒。 考虑甲流时,首先要7天内与甲型H1N1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史,或7天内曾到过疫区,且上述症状明显者,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不高或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