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补肾经的推拿方向

小儿补肾经的推拿方向

一手持患儿小指固定,另一手以拇指指腹旋推患儿小指末节指腹100-500次。

婴儿呕吐推拿手法图 热证型呕吐推拿手法

热证型呕吐通常是由胃火上升所引发,偶尔摄入刺激性食物也容易导致这种类型的呕吐。

症状表现:面色发红,并且皮肤干燥,全身有发热的症状,孩子情绪干燥不安,易口渴,并贪冷饮,通常一吃东西就容易吐出来,呕吐物呈酸臭味。

推拿方法:

主穴:揉小天心3分钟,揉一窝风3分钟;推补肾经5分钟,用力推清板门5分钟;推清天河水1分钟。

推拿功效:揉小天心,一窝风可清热解表,缓解体热的症状;推补肾经,推清板门可清热泻火,滋阴退热;推清天河水也有 清热之功效,并且可以缓解烦躁不安的情绪,使面色逐渐恢复正常。

配穴: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4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推清肺经,推下六腑各5分钟;揉二人上马,按委中穴各3分钟。

推拿功效:你运内八卦,推横纹有平和胃气的作用,可帮助消化,增加食欲;揉合谷穴可缓解恶心呕吐的症状;推清肺经,推下六腑有助于排泄,通利大便;揉二人上马,按委中穴可平和胃气,通利小便,巩固疗效。

小儿黄疸怎么推拿

在中医理论中,黄疸是由于脾胃中湿热积郁或外邪袭体所致,黄疸通常分为阴黄与阳黄,阴黄由寒热引起,而阳黄由湿热引起。所以小儿黄疸治疗推拿时应分型推拿:

小儿阴黄

主穴:推补脾经7分钟,推上三关3分钟;推补肾经5分钟,揉外劳宫4分钟;揉小天心穴5分钟,揉小横纹5分钟,分阳1分钟。

推拿功效:推补脾经,推上三关可活血化瘀,缓解四肢发冷发痛的症状。推补肾经,揉外劳宫可平和肾气,让面容恢复血色。揉小天心,揉小横纹,分阳可缓解积郁,平衡体内阴阳。

配穴: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穴4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揉二人上马3分钟,推清天河水半分钟,捏挤神阙穴。

推拿功效:运内吧怪,推四横纹,可中和脾胃,增加食欲;揉合谷穴可缓解恶心的症状;揉二人上马,推清天河水,捏挤神阙可促进排泄,巩固疗效。

小儿阳黄

主穴:揉小天心5分钟,推清板门5分钟;推补肾经5分钟,推清天河水1分钟,揉二人上马5分钟;分阴阳1分钟,以阴为重。

推拿功效:揉小天心,推清板门穴可散体内湿热,降体温;推补肾经,推清天河水,揉二人上马可缓解口渴症状,利排泄,促使湿热排出体外;分阴阳以平衡体内阴阳,恢复正正常肤色。

配穴: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4分钟;清肺经5分钟,推下六腑5分钟。

推拿功效:运内八卦,推四横纹可中和胃气,缓解腹胀;清肺经,推下六腑可缓解便秘症状。

宝宝大便干燥推拿手法 宝宝虚秘推拿手法

治则:健脾益气,养血滋阴。

推拿处方:补脾经,推三关,摩腹各300次,补肾经,清大肠各200次,按揉膊阳池,揉上马,按揉足三里,捏脊各20次。

推拿方解:补脾经,推三关,摩腹,捏脊,按揉足三里,能健脾调中,益气养血;补肾经,清大肠,按揉膊阳池及揉上马,能滋阴润燥。

辩证加减:神疲,纳差,腹胀者,加揉板门,揉中脘,摩腹,揉脐,揉脾俞,揉胃俞;腹痛者,加揉外劳宫。

宝宝中耳炎推拿手法有哪些

补肾经1-3分钟

定位:小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推拿者将患儿的小指伸直,由螺纹面向指尖方向直推,为补肾经,推1-3分钟。

清肝经300次

定位:食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推拿者用拇指指腹自患儿食指螺纹面向指根方向直推300次,为清肝经。

清肝经300次

定位:食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推拿者用拇指指腹自患儿食指螺纹面向指根方向直推300次,为清肝经。

按翳风2分钟

定位:耳垂后,在耳后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推拿方法:推拿者用双手拇指或食指缓缓用力按压患儿耳垂后方的翳风穴,按压2分钟。

拿风池5次

定位:后颈部,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

推拿手法:推拿者一手扶住孩子的前额,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放在颈项的风池穴上提拿。

揉太溪1-3分钟

定位:足内侧,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推拿手法:推拿者用拇指和食指按揉患儿脚内踝后缘的太溪穴。

宝宝遗尿怎么推拿

小儿遗尿是特指小儿所出现的“尿床”现象,很多家长对于小儿遗尿的问题并不重视,认为不是什么疾病。实际上,小儿遗尿症是小儿因尿液失控而出现的一种失常行为,也可以说是某种疾病引起的一种病理现象,治疗时可以采取推拿疗法,

小儿遗尿分型

下元虚冷遗尿推拿

先天禀赋薄弱,肾气不足,下元虚冷,不能温养膀胱,膀胱气化功能失调,闭藏失职,水道失约,而为遗尿。

由于其他疾病导致脾肺虚损,气虚下陷,不能固摄,而为遗尿。

主证:经常遗尿,甚至一夜数次,面色苍白,神疲乏力,智力迟钝,腰腿酸软,四肢不温,喜暖畏寒,小便频数,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治则:温肾固涩。

推拿处方:补肾经,,揉外劳宫,揉丹田,揉肾俞,揉命门,擦腰骶部。

推拿方解:补肾经,揉丹田,揉肾俞,揉命门,擦腰骶部,温补肾气以壮命门之火,固涩下元;推三关,揉外劳宫,温阳散寒以加强补肾壮阳之力,稳固下元之功。

脾肺气虚型遗尿推拿

由于其他疾病导致脾肺虚损,气虚下陷,不能固摄,而为遗尿。

主证:睡后遗尿,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苍白,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常自汗出,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

治则:益气固涩。

推拿处方:补肾经,补脾经,揉外劳宫,揉中极,按揉百会,按揉膀胱俞。

推拿方解:补脾经,补肺经以补脾肺而益气;揉外劳宫,按揉百会以温阳升提;揉中极,按揉膀胱俞以调膀胱气化,固涩水道。

加减:大便溏者加补大肠,揉脾俞;食欲不振者加运内八卦,自汗出者加揉肾纹。

小儿麻疹推拿如何治疗

麻疹前期推拿方法

治则:解肌透表。

治法:开天门(攒竹),分推坎宫,推太阳,按风门,清脾经,清胃经,清肺经,推三关,揉肺俞。

出疹期推拿方法

治则:清热解毒,透疹达邪。

治法:清肺经,清胃经,清肺经,水底捞明月,清天河,按揉二扇门,按肺俞,推天柱。

恢复期推拿方法

治则:以扶正健脾。

治法:补脾经,补胃经,补肺经,补肾经,揉上马,揉中脘,揉肺俞,揉脾,胃俞,揉足三里,捏脊。

小儿牙痛怎么推拿

实证型牙疼推拿方法

主要症状:孩子不仅有牙痛的症状,同时牙龈红肿,甚至外腮也有肿痛迹象,有口臭,通常伴随头痛,体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

按摩主穴:揉小天心5分钟,揉一窝风3分钟;推补肾经5分钟,推清板门穴5分钟;推清天河水1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

主穴功效:揉小天心,揉一窝风可解风邪,有助于从根源上治疗牙痛;推补肾经,推清板门可清热泻火,降体温,并消除口臭;推清天河水,揉合谷穴可清热, 并可有效缓解牙痛。

按摩配穴:推清肺经5分钟,推下六腑5分钟;揉阳池穴1分钟。

配穴功效:推清肺经,推下六腑可缓解便秘的症状;揉阳池穴有清热之功。

虚证型牙痛推拿方法

主要症状:疼痛症状不甚明显,牙龈与外腮通常正常,体温正常,没有口臭迹象。

按摩主穴:推补肾经7分钟;揉二人上马穴5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

主穴功效:推补肾经是治本之法;揉二人上马可清热降火,治虚火上升;揉合谷穴可有效缓解牙痛症状。

按摩配穴:揉小天心穴5分钟。

配穴功效:揉小天心可以清热降火,平息胃热。

相关推荐

小儿痢疾按摩图解 摩腹

位置:小儿腹部脐周位置。 推拿方法:在按摩时用手指的掌面在小儿的腹部做顺时针方向的环形抚摸约5分钟。

小儿咳嗽推拿小儿肺虚阴伤咳嗽推拿方法

主证:干咳无痰,或痰少粘稠,口燥咽干,喉痒声嘶,舌红无苔,脉细数。 治则:补益肺阴,化痰止咳。 推拿处方:补肺补肾,运内八卦,按揉天突,推揉膻中,揉乳旁,揉乳根,按揉肺俞,分推肩胛骨。 推拿方解:补肺补肾能补肺养阴;按揉天突,推揉膻中,运内八卦,揉乳旁,揉乳根以宽胸理气化痰;按揉肺俞,分推肩胛骨以宣肺止咳。

推拿可以调理小儿脾胃虚吗

可以。 运用有关推拿方法推拿保健穴位,具有健脾和胃,增强食欲,调理气血,增强抗御疾病能力的作用。并能提高小儿身体素质,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可用于脾胃虚弱,食少吐泻,营养不良等病症。小儿推拿健脾胃的主要手法可以采用以下几种。 补脾 定位:拇指的螺纹面。 推拿方法:用拇指螺纹面着力,在小儿拇指的螺纹面旋推500次。 推四横纹 定位:掌面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掌关节横纹处。 推拿方法:将孩子四指并拢,家长用拇指指腹从孩子食指推到小指部位,或用拇指指甲分别掐四个指间关节横纹处,推100-200次,掐5-10次

小儿厌食的推拿治疗 第一步:补脾

位置:小儿推拿中脾位于小儿大拇指的指腹螺纹面上。 推拿方法:用拇指螺纹面着力,在小儿拇指的螺纹面旋转向指根方向推300次。 功效作用:通过补脾能够健脾胃、补气血,适用于脾胃虚弱和气血不足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小儿腹泻推拿方法是什么

推拿穴位及治疗方法如下(推拿时可以用麻油、葱姜水、滑石粉作为介质,宝宝会感觉舒服一些): 1、补脾 推拿方法:旋推宝宝的大拇指末节罗纹面就叫“补脾”,100-300次。 2、清大肠 推拿方法:食指桡侧缘(靠近大拇指的一侧)自食指尖到虎口成一直线即是大肠穴。从虎口向食指尖方向直推100-300次。 3、揉板门 推拿方法:手掌大鱼际平面即是板门。用指端揉100-300次。 4、运内八卦 推拿方法: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作圆周,此圆周即内八卦。沿此圆周顺时针掐摩称“运内八

宝宝小便不畅怎么推拿

小便由小肠泌别清浊,三焦水道转输,膀胱贮藏气化所致,故排尿正常需赖小肠,三焦,膀胱功能正常为前提。肾虚,元阳不固,气不化水是小儿小便不通的常见病机。小便不利推拿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元气虚弱型 治法:培补元气,化气行水。 推拿处方:补肾,揉肾俞,摩关元,丹田,揉二人上马,推箕门,推三阴交。 推拿方义:元气不足,宜补之固之,补肾,揉肾俞乃培补要穴;关元,丹田位于腹部,摩之以聚阳气,启水道,能化气以行水;二人上马,利水要穴;箕门,三阴交位于下肢,推之可引水下行,而见小便;上述配穴补中有通,以补为主,肾得温

小儿肺炎推拿手法图解 正虚邪恋型肺炎推拿手法

主证:低热不定,咳嗽咯痰,神疲气短,面色乏华,四肢欠温,动则出汗,纳呆便溏,舌淡苔白,脉细。 推拿处方:清肺,推天河水,推小横纹,揉掌小横纹,揉一窝风,补肾,清板门。 推拿原理:清肺,推天河水清肺解表,推小横纹,揉掌小横纹乃肺系之要法,揉一窝风温中行气,补肾可温补下元,补肾益脑,清板门以健脾和胃,消食化滞,通达上下之气。

小儿推拿汗多手法 阴虚火旺型汗多推拿止汗法

主证:潮热,盗汗,颧红,烦躁,咽干,惊悸,久咳喘,身体瘦削,舌红少苔或花剥苔,脉细数,指纹紫滞。 治则:养阴清热,敛汗。 推拿处方:清心,揉二马,补肾,擦涌泉,擦小天心,运内劳宫。 推拿方义:清心能降心火,使心火下交于肾;揉二马与补肾能滋肾阴,使肾水上滋于心,该法为交通心肾,和调阴阳之常法;阴阳调和,阳不加阴则汉纸,擦涌泉引火桂圆,使亢阳得以潜制;运内劳宫能清虚火;揉小天心通活络,又兼泻心通淋,使气化建,阴阳分,水分从小便而去则汗自止。

小儿痢疾按摩图解 补脾

位置:小儿推拿中脾位于小儿大拇指的指腹螺纹面上。 推拿方法:用拇指螺纹面着力,在小儿拇指的螺纹面旋转向指根方向推300次。

小宝宝拉肚子怎么推拿

小儿拉肚子可以分型进行推拿: 寒湿型拉肚子 治则:散寒化湿,温中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推三关,揉外劳宫,摩腹,补大肠,揉龟尾,按揉足三里。 推拿方解:推三关,揉外劳宫温中散寒;补脾,补大肠与摩腹能健脾化湿;揉龟尾和足三里能理肠止泻;全方共奏散寒化湿,温中止泻之功。 辩证加减:腹痛,肠鸣重者,加揉一窝风,摩腹,拿肚角;体虚加捏脊,惊惕不安加开天门,清肝,掐揉五指节;恶寒发热者加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拿风池。 湿热型拉肚子 治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 推拿手法:清大肠,退六腑各300次,清补脾,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