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可以调理月经吗
拔罐可以调理月经吗
拔罐可以调理月经。
拔罐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激发经气,通经活络,行气活血,调理体内阴阳平衡,可以帮助改善月经不调,痛经的现象。但要注意,拔罐只适合在经期前后进行,月经期间盆腔处于充血状态,身体虚弱,拔罐会使外泄更虚,反而容易导致月经不调。
拔罐可以调理月经吗 月经不调拔罐注意事项
1.拔罐配合针灸治疗月经不调效果很好,但如果月经量大,流血不止应及时入院检查,并采取综合措施,以免延误病情。
2.在治疗期间,应禁烟酒,避免外界不良刺激和精神紧张,适当参加体育锻炼,避免过劳和精神刺激。
3.防止受寒,注意经期勿淋雨,接触冷水,小腹和下肢要注意保暖,不穿露脐装和低腰裤。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生活要有规律。
拔罐可以调理月经吗
拔罐可以调理月经。拔罐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激发经气,通经活络,行气活血,调理体内阴阳平衡,可以帮助改善月经不调,痛经的现象。但要注意,拔罐只适合在经期前后进行,月经期间盆腔处于充血状态,身体虚弱,拔罐会使外泄更虚,反而容易导致月经不调。
地图舌和齿痕的原因 舌头有齿痕怎么调理
尽量不宜生冷、刺激以及肥甘厚腻食物,以免增加脾胃负担,可适量多吃具有健脾利湿食物,这样能加速体内多余水湿排出。
拔罐也具有去湿除寒、温经通络的作用,适当的拔罐调理也能帮助去除体内湿气,从而能改善舌头齿痕情况。
有齿痕的人日常生活中要适当的加强锻炼,运动能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从而能加速体内垃圾毒素和水湿的排出。
拔罐可以调理月经吗 月经不调拔罐位置
取穴:主穴:关元,气海,血海,三阴交。配穴:气虚者配足三里,脾俞;血虚者配足三里;肾虚者配肾俞;气郁者配肝俞;血热配行间;血寒者配命门。
拔罐功效: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的交会穴,是益肝肾,调冲任的要穴;气海为任脉经穴,血海是足太阴经穴,二穴相配,可和气血,调冲任,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调理肝,脾,肾三脏,养血调经,是治疗月经不调的要穴。
冬泳会增加身体里的湿气吗 拔罐
冬泳后还可以适当进行拔罐调理,拔罐具有舒筋通络、活血化瘀、去湿除寒的作用,调理时能通过热力来驱除体内寒湿之气。但注意冬泳完之后不能立马拔罐,这样冷热温差过大会对皮肤造成刺激,所以建议要等身体稍微缓和一下才能进行拔罐。
月经不调的拔罐疗法
气滞血瘀
症状:月经或提前或延后,经量或多或少,颜色紫红,有血块,月经过程不顺利;或伴小腹疼痛,怕按;或有胁肋部、乳房、少腹等胀痛,胸部不舒服。
治法
方法一
选穴膈俞、肝俞、期门、中极、血海。
定位膈俞: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肝俞: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往下推2个椎骨,即第9胸椎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期门: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男性可取任意体位,女性取卧位,乳头直下,往下数两根肋骨处为取穴部位)。
中极: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
血海: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位,屈膝成90°,医者立于患者对面,用左手掌心对准右髌骨中央,手掌伏于其膝盖上,拇指尖所指处为取穴部位)。
拔罐方法刺络拔罐法。膈俞、肝俞两穴用梅花针点叩刺出血,以皮肤微微出血为度,之后拔罐,以局部有少量血点冒出皮肤为度。余穴采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方法二
选穴归来、血海、蠡沟、三阴交、太冲。
定位归来: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前正中线上,耻骨联合上缘上1横指处,再旁开2横指处为取穴部位)。
血海: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蠡沟: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以手4指并拢,小指下边缘紧靠内踝尖上,食指上缘所在水平线在胫骨后缘的交点,为取穴部位)。
太冲: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由第1、第2趾间缝纹向足背上推,至其两骨联合缘凹陷中 (约缝纹头上2横指)处,为取穴部位]。
拔罐方法刺络拔罐法。太冲穴用梅花针点刺出血,以皮肤发红或微微出血为度。余穴拔罐后留罐10分钟,再艾灸归来穴约15分钟,以局部红晕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血热
症状:月经提前,量多,颜色深红或紫红,质稠黏,有血块;伴心胸烦闷、容易发怒,面色发红,口干,小便短黄,大便秘结。
治法
方法一
选穴大椎、曲池、中极、三阴交、隐白。
定位 大椎: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曲池:在肘横纹的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仰掌屈肘成45°,肘关节桡侧,肘横纹头为取穴部位)。
中极: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隐白: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足大趾内侧,由大趾趾甲内侧缘与下缘各作一垂线之交点为取穴部位)
拔罐方法 刺络拔罐法。曲池、大椎及隐白三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出血量以3~5ml为度,余穴拔罐,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方法二
选穴血海、地机、三阴交、行间。
定位血海: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地机: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阴陵泉下3寸,胫骨内侧缘)。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行间:在足背侧,当第1、第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拔罐方法 行间穴用梅花针轻叩刺,以皮肤发红或微微出血为度,余穴拔罐后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肾虚
症状:月经周期先后无定,量少,色淡红或暗红,经质清稀。腰膝酸软,足跟痛,头晕耳鸣,或小腹自觉发冷,或夜尿较多。
治法
方法一
选穴肾俞、气海、关元、三阴交、照海。
定位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 (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以手4指并拢,小指下边缘紧靠内踝尖上,食指上缘所在水平线在胫骨后缘的交点,为取穴部位)。
照海: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拔罐方法灸罐法。先用艾条点燃温灸各穴15分钟,以皮肤有温热感及人体感觉舒适为宜,之后吸拔火罐,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方法二
选穴肾俞、命门、气穴、关元、太溪。
定位肾俞:见前。
命门: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俯卧位,在腰部,后正中线上与脐相对处为取穴部位)
气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太溪: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由足内踝尖向后推至凹陷处(大约当内踝尖与跟腱间之中点)为取穴部位]。拔罐方法灸罐法。先用艾条点燃温灸各穴15分钟,以皮肤有温热感及人体感觉舒适为宜,之后吸拔火罐,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l疗程。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患者要注意饮食的调节,保暖防寒,劳逸结合,心情乐观;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注意经期卫生,经期忌过性生活。
拔火罐来治哮喘
拔火罐与针灸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
拔火罐通过物理的刺激和负压,能促进血液循环,激发精气,调理气血,达到提高和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当然拔火罐不像针灸那样对穴位定位要求十分准确,主要是点、线、面结合的问题,通过中医的寒、热、虚、实辨证,选择一些经络所过或经气聚集的部位。
防治哮喘病特定的穴位主要是大椎。大椎是人体阳气汇注之处,通过刺激大椎可以激发阳气,宣肺益气,化痰止咳平喘。治疗持续15分钟,拔去火罐,有些病人局部会出现紫红色、青灰色、淡兰色的斑印,过3~5天就可恢复正常。拔罐结束后,通过一定的保健推摩手法帮助病人疏理经络,这样就不会产生不舒适的感觉。我们推荐哮喘患者接受拔火罐每周1~2次,坚持6~12个月,或于下一个发作季节前一个月开始预防治疗。即使在发作期,也可用拔火罐配合药物以提高疗效,促进康复。
痰湿留滞的表现是什么,痰湿体质需要多喝水吗 痰湿体质可以拔罐吗
可以。
痰湿体质人群可以适当的进行拔罐调理,拔罐具有很好的去湿除寒、舒筋通络作用,利用拔罐的热透作用,能促进体内痰湿之气的排出,从而能帮助改善体质。除此之外,痰湿体质人群还可以适当的进行汗蒸、艾灸等调理,同样有助于改善痰湿体质。
拔火罐治哮喘
拔火罐虽说是一种物理疗法,但是拔火罐却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拔火罐除了增强人体体能和提高人体免疫力以外,还能治疗哮喘。
拔火罐通过物理的刺激和负压,能促进血液循环,激发精气,调理气血,达到提高和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当然拔火罐不像针灸那样对穴位定位要求十分准确,主要是点、线、面结合的问题,通过中医的寒、热、虚、实辨证,选择一些经络所过或经气聚集的部位。
防治哮喘病特定的穴位主要是大椎。大椎是人体阳气汇注之处,通过刺激大椎可以激发阳气,宣肺益气,化痰止咳平喘。治疗持续15分钟,拔去火罐,有些病人局部会出现紫红色、青灰色、淡兰色的斑印,过3-5天就可恢复正常。拔罐结束后,通过一定的保健推摩手法帮助病人疏理经络,这样就不会产生不舒适的感觉。我们推荐哮喘患者接受拔火罐每周1-2次,坚持6-12个月,或于下一个发作季节前一个月开始预防治疗。即使在发作期,也可用拔火罐配合药物以提高疗效,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