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治疗方法
胸痛治疗方法
一、西医治疗方法:
常可导致致命的胸痛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张力性气胸、急性肺栓塞等。这些疾病引起的胸痛必须到医院治疗。根据病因不同而有所不同的治疗方法,但都包括休息、吸氧、止痛(诊断明确,可用哌替啶等)等对症支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则需要尽快回复冠脉血供(包括扩张血管、再灌注治疗),主动脉夹层若有指征应行控制血压,减缓心率,必要时可以行手术治疗等。张力性气胸则须紧急救命,可用针头在锁骨中线第二肋间穿刺排气,再转送医院行进一步治疗(比如胸腔负压引流等)。
二、中医治疗方法:
1、心血瘀阻: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2、 胸阳痹阻:治则:宣痹通阳,散寒化浊。方药:栝楼薤白半夏汤加减;出现心阳欲脱之征,可给予参附龙牡汤急救。
3、痰热壅肺:治则:涤痰泻热,宽胸开结。方药:小陷胸汤和千金苇茎汤加减。
三、预防:疼痛剧烈者可选用镇痛药。怀疑心绞痛发作,立即吸氧,休息,舌下含硝酸甘油。若疼痛与呼吸运动有关,则可在胸廓贴以胶布固定,以减少胸廓活动,缓解疼痛 ,不能过度劳累,做到劳逸结合,避免生气,保持愉快的好心情。
如何治疗胸口痛
如何治疗胸痛
治疗
1、怀疑心绞痛发作,立即吸氧,休息,舌下含硝酸甘油。
2、胸膜炎或胸膜疾病引起的胸痛,可以用较宽的腹带在痛疼处固定胸壁,减轻呼吸时胸廓的运动度。
3、立即去医院做心电图和X线检查确诊,针对病因治疗。
4、适当服用止痛片。
5、中医治疗中医认为会胸痛,主要考虑是胸阳不足。有这个症状的患者,在平时就需呀顾护阳气。在没有发作的时候,就可以吃些中药,把胸阳调补好。这样就可以治未病,防病于未然。这才是治本之道。
(1)一般处理
卧床休息,必要时吸氧。
(2)对因治疗
胸痛的根本治疗是对因治疗。如对心绞痛患者可予硝酸甘油;肺部感染予抗感染治疗;心肌梗死先予阿司匹林及β受体阻滞剂(无禁忌证者)口服而后收住院,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或溶栓治疗;心包压塞予解除填塞治疗;肺栓塞应收住院溶栓治疗;气胸紧急者需在急诊抽气治疗等。
(3)对症治疗
针对胸痛如果明确原因后应给予镇痛治疗,常用的有解热镇痛药物,也可以用阿片类药物;对于其他一些伴随症状,也应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
胸口疼痛吃什么好
1.鸡蛋银耳羹
取干银耳50克,温水浸20分钟,去泥沙杂质与蒂、熬至烂熟;取鸡蛋一个,调散,冲入银耳汤内,加糖即可服用,早晚各一次。此方对老年体弱,有干咳无痰病史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2.贝母粥
取大米(黑米尤佳)200克,加生姜10克,切碎,共熬为粥,再入川贝母过筛粉10克,搅匀,分二次服。此方具有川贝化痰和生姜宣肺的作用,故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咳喘病,尤为相宜。
3.紫苏粥
取大米200克熬粥,起锅前放入20克用纱布包好的鲜紫苏叶(干品亦可)煮2分钟,去叶食粥。此方对受凉感冒的咳嗽有效。
大陵针刺方位 大陵常用配伍疗法
1.配膻中,神门,丰隆,太冲,针刺泻法,疏肝理气,化痰醒志,治疗气郁痰结之癫狂,喜笑悲恐,痫证等。
2.配水沟,上脘,劳宫,神门,三阴交,太溪,针刺补泻兼施,滋阴降火,安神定志,治疗火盛阴伤之狂证。
3.配心俞,膈俞,巨阙,内关,针刺泻法,理气活血,化瘀止痛,治疗心脉瘀阻之心痛,胸痛,心悸等。
4.配心俞,神门,合谷,三阴交,针刺补法,补益心气,养心安神,治疗心气虚心悸。
5.配神门,丰隆,内庭,针刺泻法,清热化痰,镇惊安神,治疗痰火内扰之惊悸。
6.配心俞,肾俞,神门,太溪,太冲,针刺补泻兼施,滋阴安神,治疗阴虚火旺之不寐。
7.配膻中,期门,中脘,侠溪,公孙,针刺泻法,宽胸利膈,行气止痛,治疗气机阻滞之胃痛,胸胁疼痛等。
8.配上脘,梁丘,阳陵泉,太冲,针刺泻法,疏肝和胃,降逆止呕,治疗肝气犯胃之呕吐。
9.配劳宫,通里,内庭,针刺泻法,清热泻火,治疗心胃火盛之舌疮,口臭等。
10.配外关,支沟,合谷,上巨虚,针刺泻法,清热通腑,治疗胃肠积热之口臭,便秘等。
11.配支正,外关,阳谷,阳溪,阳池,针刺平补平泻法,疏经通络,治疗经脉痹阻之腕关节疼痛。
胸部胀痛怎么治疗
1、防止肥胖
对于过度肥胖的女性,减轻体重将有助于缓解乳房肿痛。
2、改变饮食习惯
采用低脂高纤的饮食,食用谷类(全麦)、蔬菜及豆类的纤维。
3、保持平静
心情紧张时,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也会干扰GIA的转化作用。
4、不吃过咸的食物
高盐的食物易使乳房胀大,月经来前的7~10天尤应避免这类食物。
5、摄入低脂高纤食品
在月经前一周,尽量食用粗粮、全麦等低脂高纤维的食物,也可以改善身体的营养平衡,缓解胀痛。
胸胀痛的治疗
1、选对了胸罩可以缓解乳房胀痛
减轻乳房胀痛的最好办法就是选择适合自己乳房的胸罩。由于乳房在这时候增大,原来的胸罩会束缚胸部令您感觉不适,因此根据当时乳房的大小选择适当的乳罩可以减轻胀痛的感觉。
①棉质胸罩更舒服
怀孕以后,准妈妈应挑选质地柔软、乳头附近没有缝线的胸罩,以避免皮肤的擦伤。而棉质胸罩会比人造纤维的穿起来要舒服些,透气性也相对好些。
②放宽胸罩尺寸(因为你的胸部变大了)
不要再穿有硬钢托的胸罩。准妈妈在选买胸罩时,要考虑适当放宽尺寸,在孕期随着乳房的增大和腹部的隆起,胸衣尺寸可能会增大1至2个尺码。在试穿胸罩时,把扣子扣在最紧的那档,这样如果越往后准妈妈的乳房增大了,还可以扣到第二、第三档。
③哺乳胸罩
在白天活动时,如果想给乳房更好的支撑,准妈妈可以试试哺乳胸罩。而在孕晚期,可以买一种可从前面解开的哺乳胸罩,进行母乳喂养的话都会用得着的。
④可以考虑运动型胸罩
因为准妈妈的乳房在孕期中变重了,锻炼的时候,合身的、有良好支撑作用的胸罩对你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专门为运动设计的胸罩有很好的支撑作用,会减少准妈妈的不舒适感。
2、物理方法
乳房胀痛是正常和暂时的,经过怀孕的第1个阶段,症状会逐渐消失的,不过妊娠反应是因人而异的,准妈妈需定期做好孕期检查。
如果疼痛得厉害可采取以下方法缓解乳房胀痛:
①热敷。用柔软的热毛巾热敷、轻轻擦拭等方式来缓解乳房的不适感。千万要注意的是,这一时期乳房是非常脆弱的,准妈咪在护理过程中应该动作轻柔,避免损伤乳头。
②按摩。每天用手轻柔地按摩乳房,不仅能缓解不适感,还能促进乳腺发育。但要避免长时间用手按摩或牵拉乳头,尤其是有习惯性流产、早产经历的准妈妈。
郄门的准确位置及作用 郄门穴常用配伍
1.本穴清热泻火,凉血止血。配尺泽,鱼际,孔最,肺俞,针刺泻法,治疗肺热咳血;配上脘,内庭,针刺泻法,治疗胃热吐血;配兑端,行间,曲泉,委中,针刺泻法,治疗肝火鼻衄;配大椎,灵台,曲池,合谷,委中,治疗热毒疔疮。
2.配膻中,内关,巨阙,膈俞,心俞,针刺平补平泻法,活血通经止痛,治疗心脉痹阻之心痛,心悸,胸痛等。
3.配灵道,肺俞,尺泽,丰隆,针刺泻法,清心化痰,治疗痰火心悸。
4.配大陵,神门,太溪,太冲,针刺平补平泻法,滋阴降火,治疗阴虚火旺之虚烦失眠。
5.配神门,大陵,膻中,丰隆,三阴交,针刺泻法,治疗痰热蒙心之癫痫。
足跟痛治疗
1、足跟痛治疗
内服法:以活血补肾、通络定痛为法。药用熟地、鸡血藤各30克,当归、牛膝、地龙、丹参(后入)各15克,透骨草、威灵仙、木瓜各12克,皂角刺、穿山甲(先煎)、三七末(冲服)各9克。每天1剂,水煎3次,兑酒少许,分3次服。15天为1疗程,直至局部体征及伴随症状消失。治疗期间,应加强足部防寒保暖,减少活动,避免负重。妇女月经期及孕妇禁服本方。
外涂法:以活血散淤、消肿止痛为主。将川乌、草乌各10克,姜活、当归、没药、红花、血竭、赤芍、细卒各20克研极细末浸泡2次。第一次加80%酒精500毫升浸3天,过滤,第二次加酒精750毫升浸4天,过滤;2次药液合并,静置1天后,再滤取药液,贮瓶密封备用。每次取药液直接涂于疼痛处,并反复按摩足跟部半小时,每天3~5次。3周为1疗程,至肿消痛止,行走自如。
2、什么是足跟痛
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又称脚跟痛。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常见的为 跖 筋膜 炎 ,往往发生在久立或行走工作者,长期、慢性轻伤引起,表现为跖筋 膜纤维断裂及修复过程,在跟骨下方偏内侧的筋膜附丽处骨质增生及压痛 ,侧位X 射线片显示跟骨骨刺。但是有骨刺不一定有足跟痛,跖筋膜炎不一定有骨刺。
3、足跟痛的病理症状
足跟部疼痛是一种症状,有很多原因可以引起。主要为跟部疼痛为主,时而可牵扯小腿后侧疼痛,早晨起床时不敢直接用力及行走,久坐后起身时疼痛加重,经活动几步后症状减轻,往往病人有:“疼-轻-重”的疼痛特点诊断要点跟痛症多在一侧发病,也可两侧同时发病,疼痛轻重不一。病起缓慢,早晨起床下地足跟痛,稍走动后缓解,行走较多,疼痛又明显,严重时影响走动。局部不红不肿,在跟骨内侧结节处,相当于跟部前方偏内侧有一限局性压痛点。
足跟痛的原因
足跟痛的常发人群是老年人,常由于足部根骨骨刺而出现足跟痛,但骨刺并不是引起疼痛的直接原因,而是骨刺鼓起后更容易使局部组织受到摩擦、劳损,产生无菌性炎症。 也有部分患者由于长期站立行走,或进行爬山、远游等长时间的足部运动而导致足部肌腱、筋膜等部位拉伤或劳损,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而出现疼痛症状。
如足底跖腱膜炎、跟腱炎等病症。 另外还会因为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等因素引起体质下降,各组织器官退行性改变,足力虚弱,韧带松弛,导致足弓的降低, 因此,年老体衰是发生脚跟疼的根本原因。 最后,包括一部分风湿性的足跟痛患者,此类患者多是由于常年生活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身体过度受到潮湿的侵入而引起,常在阴雨天气,以及过冷的天气时容易复发。
足跟痛的偏方
偏方一:取杜仲、补骨脂、丹参、桂枝、川芎等中药,传统熬制而成,再用生姜擦拭皮肤,将膏药贴在肌肤上。每付贴3天,十贴1疗程。
偏方二:吴茱萸、五味子各10克用法:药研细末,置患足鞋垫后跟处铺平,上盖两层软布,穿着行走,日换药1次。也可吃些骨刺消痛液或骨仙片来治疗的。
偏方三:取苏木、白附子、麻黄、当归、川芎各30克,水煎浸洗脚部,同时用手搓揉足跟,以利药液浸入肌肤。每次15分钟,每日2次。
偏方四:取较大的花岗石,煅烧后置于地,以童尿渍于上并立即将足跟部置于石上,任水汽蒸腾,切勿烫伤脚。无花岗石可用铁块代之。临床常用芒硝饱和液与白酒调匀,取代童尿,亦效。
郄门穴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郄门的准确位置
科学定位:在前臂,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掌侧远端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快速取穴法:伸肘,微屈腕握拳,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中点处再向下量1横指(拇指),即1寸处,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凹陷中,按压有酸胀感。
郄门穴属手厥阴心包经,起凉血止血,活血止痛,宁心安神之功。主要用于治疗血热妄行之咳血,呕血,衄血诸症;心脉痹阻之心痛,心悸,胸痛;热扰心神之心烦,癫痫,惊痫诸症。
常用配伍
1.本穴清热泻火,凉血止血。配尺泽,鱼际,孔最,肺俞,针刺泻法,治疗肺热咳血;配上脘,内庭,针刺泻法,治疗胃热吐血;配兑端,行间,曲泉,委中,针刺泻法,治疗肝火鼻衄;配大椎,灵台,曲池,合谷,委中,治疗热毒疔疮。
2.配膻中,内关,巨阙,膈俞,心俞,针刺平补平泻法,活血通经止痛,治疗心脉痹阻之心痛,心悸,胸痛等。
3.配灵道,肺俞,尺泽,丰隆,针刺泻法,清心化痰,治疗痰火心悸。
4.配大陵,神门,太溪,太冲,针刺平补平泻法,滋阴降火,治疗阴虚火旺之虚烦失眠。
5.配神门,大陵,膻中,丰隆,三阴交,针刺泻法,治疗痰热蒙心之癫痫。
木瓜有何营养 木瓜怎么做好吃
做法:取木瓜90~150克,鲜食,减少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疼痛。治乳汗缺少:鲜木瓜250克,猪蹄1只(或鲜鱼250克),熬汤服。
秋天口干舌燥,干咳无痰,声嘶咽痛,甚至咳嗽引起胸痛,吃上一碗木瓜冰糖水,会感音清润肺。本成熟的木瓜还可当蔬菜吃,素炒、清焖、炖肉都具有佳味。
胸痛的治疗
(1)一般处理
卧床休息,必要时吸氧。
(2)对因治疗
胸痛的根本治疗是对因治疗。如对心绞痛患者可予硝酸甘油;肺部感染予抗感染治疗;心肌梗死先予阿司匹林及β受体阻滞剂(无禁忌证者)口服而后收住院,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或溶栓治疗;心包压塞予解除填塞治疗;肺栓塞应收住院溶栓治疗;气胸紧急者需在急诊抽气治疗等。
(3)对症治疗
针对胸痛如果明确原因后应给予镇痛治疗,常用的有解热镇痛药物,也可以用阿片类药物;对于其他一些伴随症状,也应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
如果需要,为患者准备心肺检查,如心电图和肺扫描。行静脉穿刺取血样检查心肌酶等。向患者解释每一项诊断性检验的步骤和目的,缓解其焦虑。向患者解释药物目的。确保患者明白剂量、时间和可能的副作用。注意胸痛患者可能否认其不适,所以要强调报告症状的重要性,以便调整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