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的表现
晕厥的表现
患者突然感到头昏、恍惚、视物模糊或两眼发黑、四肢无力,这就是晕厥先兆;随之意识丧失,摔倒在地,数秒钟至数分钟内即恢复如常,起立行走,有的患者半小时以内可有全身乏力感。许多情况下,患者较快软倒而不是摔倒,没有意识丧失,或是反复发生有了经验,及时蹲下,则症状很快消失。晕厥时心率减慢或增快,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可出冷汗。晕厥基本上都是站位或坐位发生,如于卧位发生应注意是否患有心脑血管病如心律失常、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癫痫。
鉴别诊断
应与眩晕相鉴别。晕厥和眩晕是完全不同的症状。晕厥发生时意识丧失。而眩晕发生时,无论多么严重,持续时间多长,绝不应有意识障碍。
晕厥的检查
1、病史和常规检查
病史和体检可确诊约45%的晕厥患者。病史可使医师确定患者属于晕厥发作并提供一些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信息。采集病史应注意既往史,诱发因素,前驱症状,体位,持续时间,伴发症状,恢复情况,家族史等情况。
2、诱发因素:发作于接触突然的恐惧、疼痛或不愉快图象、声音等事件后或体弱者站立过久后首先考虑血管迷走性晕厥。转头或压迫颈动脉窦后诱发的晕厥应注意颈动脉窦过敏。体位性低血压引起的晕厥常由于卧位或蹲位突然站立诱发。情境性晕厥由咳嗽、排尿等特殊情境诱发。疲劳、紧张或用力常诱发心源性晕厥,但训练良好的没有心脏病的运动员活动后晕厥应注意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可能。若晕厥发作于改变体位后(弯腰、翻身等)同时伴有心脏杂音则可能是心房粘液瘤或血栓。上肢活动后出现晕厥的患者若发现双上肢血压或脉搏不对称则应注意锁骨下动脉盗血或主动脉夹层。
3、前驱症状与体位:血管迷走性晕厥发作前常现出现头晕眼花,四肢乏力,冷汗、苍白等迷走神经兴奋症状。情境性晕厥一般无前驱症状或有短暂的头晕眼花,接着出现意识丧失。心源性晕厥和广泛脑血管硬化引起的晕厥常无明显前驱症状。高血压脑病引起的晕厥在发生前有剧烈头痛和呕吐。低血糖和过度换气性晕厥前驱期长,表现为头昏乏力,低血糖时出汗明显。低血糖、过度换气及多数心源性晕厥与体位无关。体位性低血压诱发晕厥在患者由卧位站起后很快发生。反射性晕厥多发生在坐位或站位。
4、持续时间:反射性晕厥持续时间最短,仅数秒钟。过度换气和低血糖诱发的晕厥一般历时数分钟,呈逐渐发展。冠心病引起的晕厥持续时间长。主动脉瓣狭窄引起的意识丧失可长达10分钟之久。发作短暂,无征兆而有心脏病基础的患者首先考虑心律失常。
癫痫小发作晕厥
1首先,我们认为癫痫小发作往往是癫痫的症状比较的轻微,它一般不像癫痫病人发作那样比较剧烈,而且一般发病次数比较少,但是如果常常会出现晕厥的情况,那就需要引起患者的重视了,因为这种情况可能是疾病恶化的表现。
2其次,癫痫小发作晕厥的情况是一种癫痫疾病早期症状,很多的癫痫病人在早期阶段都是癫痫小发作晕厥的情况,比如说,常常会出现意识模糊,身体的不良反应,给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
晕厥查明病因最重要
晕厥很常见,而且30%的晕厥会复发。所以第一次发生晕厥一定要到医院作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和分类。如像罗伯茨一样为良性、功能性晕厥。就无须太担心;如检查出为其他器质性、病理性原因引起的晕厥,就要及早治疗。
虽然晕厥大多数是良性的,但其发生的危险性不足引起晕厥的病变,而是在晕厥发生的刹那间摔倒后的骨折或外伤,以及病人正在进行的危险或重大责任的操作,如游泳、驾驶、吊装、高窄作业所带来的影响和危害..
因此,曾有过晕厥的人,要随时注意晕厥的前驱症状。如有头部及全身不适、视力模糊、疲倦、面色苍白等先兆时,马上取头低位躺卧姿势,常可防止发作。
如晕厥时意识丧失超过30秒,常伴发肢体抽搐,提示为癫痫或脑严重病变,要紧急送医院治疗。
还有一类晕倒,多为中青年女性,并经常发作。晕倒时并无意识真正丧失,每次晕倒都有精神或情感因素,每次倒地都不会受伤,甚至看到地面潮湿,也会选择干净的地力‘才倒下。这类晕倒不是晕厥,很可能是癔病发作。
怀孕后突然晕倒是怎么回事?
晕厥有什么危害?
晕厥是脑组织血液供应减少,导致发作性短暂意识丧失伴姿势性张力丧失的综合征。早孕期发生短时间的晕厥,对胎儿多无明显的不良影响;当晕厥发生在妊娠中晚期,如果摔倒,需要超声检查排除机械力引起的胎盘早剥,因为后者可能导致胎死宫内、凝血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如果晕厥频繁发生或者持续时间较长,常常提示可能伴有严重的疾病,包括各种心脏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栓栓塞等,应到医院检查,寻求医生的帮助。
晕厥的常见原因与对策
孕妈妈孕期发生晕厥的常见原因有体位性低血压、低血糖和贫血。除此之外,还有心源性晕厥和脑性晕厥。
1.体位性低血压:孕期晕厥最常见的原因是体位性低血压,见于孕妈妈由卧位或坐位突然直立或长时间仰卧位时。妊娠以后,孕妈妈的血容量明显增加,心率加快,血压在妊娠期的前3个月有所下降,妊娠中期降至最低。原有高血压病的孕妈妈,血压下降幅度会更大,易造成脑组织血供不足,引起头晕。这种情况随着心率加快、心搏出量的增加会逐渐改善。此外,在孕中晚期,孕妈妈长时间仰卧时,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致心输出量减少,引起血压下降,这称为仰卧位低血压。
对策:孕妈妈要避免长时间站立,也要避免情绪过于激动。一旦头晕发作,应立即坐下或平卧,以防头晕加剧。此外,孕妈妈还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以免跌倒时伤到自己或宝宝。
2.低血糖:妊娠期对各种营养的需求显著增加,摄入量不足容易导致低血糖,也会发生晕厥。低血糖晕厥的表现为冷汗、心慌、无力或晕倒。
对策:为避免血糖降得太低,孕妈妈可少量多次地进食或在两正餐之间加一些健康的小食品。由于低血糖引起的晕厥常发生在上午,所以孕妈妈应特别注意早餐的质和量。一般来说,孕妈妈的早餐应包括面食、牛奶、鸡蛋等。此外,低血糖还见于发生妊娠反应甚至妊娠剧吐或合并糖尿病的孕妈妈进行饮食控制或胰岛素治疗时。大家都知道,高血糖会影响胎儿发育,导致胎儿死亡,但严重的低血糖也会导致胎死宫内,因此两种情况都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3.贫血:妊娠期血容量增加,血浆量的增加高于血细胞数的增加,血液被稀释,而胎儿又会优先摄取母血中的铁以满足自身需要,因此孕妈妈易发生贫血。贫血时,体内将氧气输送到大脑和其他器官的血红细胞数量会比正常人少一些,因此孕妈妈会感到头晕,体位改变或情绪激动时非常容易发生晕厥。
对策:缺铁是贫血最常见的原因,因此孕妈妈应确保摄取足量的含铁丰富的食物,怀孕4个月后应适当补充铁剂,贫血的孕妈妈更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4.心源性晕厥:心源性晕厥多由于心律失常和器质性心脏病引起。常见的缓慢型心律失常、快速型心律失常、器质性心脏病均可引起晕厥。患有这些疾病者多在妊娠前有胸闷气短、紫绀、晕厥等甚至更加严重的症状或相应的病史。孕期应当警惕的是妊娠引起的心脏病——围生期心肌病,这是分娩前后发生的一组原因不明的、以心肌病损为主要表现的心力衰竭综合征,临床上不常见。这些心脏疾病的诊断可由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帮助诊断。
晕厥的类型
1、直立性低血压晕厥--常发生于卧位转直立位时,长期站立也可发生,晕厥时血压下降而心率变化不明显。
2、低血糖晕厥:
发作每与空腹有关,也可在餐后2~4小时发生,晕厥常缓慢发生,有乏力、头晕、出汗和饥饿感,恢复也缓慢,渴糖水后可好转。发作时血压、脉搏无明显变化,血糖值与症状也往往不相一致。
3、心源性晕厥:
患者常有心脏病史,多由严重心律失常,如高度心动过速、过缓(40/分以下)或停搏、心瓣膜病致心排血受阻等,引起脑供血不足发生晕厥。
4、脑源性晕厥:
常见脑血管病如脑动脉硬化、一过性脑缺血等引起,多为老年患者。
如为明确病因,可做以下检查:
心电图、心动超声、颈椎X线片、血糖、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功能检查,如卧位起立试验、直立倾斜试验等。
夏季如何避免晕厥
一般晕厥容易发生在年轻人或者年老人的身上,年轻人一般都是反射性晕厥,比如看世界杯出线晕厥就是这种,而老年人晕厥多半见于那些高血压病人在吃降压药以后出现低血压。而导致的晕厥,所以,不同的情况要区别对待。
对于,年轻人容易晕厥,主要是环境的条件,因为环境的闷、湿热加上人的情绪,就很容易出现晕厥,很多人在洗澡时发生晕厥主要是因为环境闷热导致的,因此,建议在洗澡之前多喝一点盐水,对于心脏疾病患者而言,不要去洗桑拿,洗澡水也不要太热,最好不要泡澡。对于一些反射性晕厥,或者体位性低血压,洗澡之前多喝一些水,还是要适当地吃一些盐,这样保持足够的血容量,发生晕厥的机会就会少一些。
专家还告诉我们,可以通过训练来减少晕厥的发生,又称倾斜训练:让有这种疾病的病人靠在墙上,脚后跟离墙二十公分,斜着靠在墙上,每天靠二十分钟。经过这种训练以后晕厥的发生概率就减少了。
晕厥的原因
1、一般血压高的人最容易有头晕的病症了,尤其是炎热的夏天,经常的在外边工作的人要注意了,太阳暴晒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严重的昏厥的现象呢,问题是非常严重的,要及时的进行抢救才好,不然生命就有危害了。
2、心情不好的人不会学着调理自己的心态,常常因为过度的悲伤或者是过度的欢喜等都会一起患者昏厥病症的。
3、有的时候在工作期间不注意,受到了严重的外力的撞击等都是可能出现昏厥现象的。
4、有的人是晕血的,有的人是晕针的,所以很多的人见到这样情况的时候就会出现昏厥的现象呢,这个时候患者的心是特别难受的。
5、一般经常喝酒的人,在小便的时候,夜间排尿也是会出现昏厥现象的。
6、昏厥的现象可能是和感冒,贫血,各种疾病,心律失常,不注意休息,经常的熬夜等情况都是有关系的,这个是需要长时间的针对性的治疗才能彻底的解决问题的。
经常晕倒是什么原因
你有多次晕倒的病史,每次均有眼前发黑、头晕耳鸣、全身乏力等症状,这多是血管抑制性晕厥的表现。
突然晕倒,伴有短暂意识障碍者,称晕厥。
晕厥最常见的原因为血管抑制性晕厥(又称单纯性晕厥),约占50%以上,尤其是青年女性多见。
特点是:晕厥常由疲劳、空腹、通风不良及精神因素(紧张、恐惧、疼痛)等诱发;晕厥前短暂的头晕、目眩、无力、肢软等前驱症状;晕厥时伴有脉搏缓慢、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出冷汗等,且恢复较快,无明显后遗症。
晕厥的分类
1、心原性晕厥:是由于以及疾病引起的心排血量减少或排血暂停,导致脑部缺血而发生的晕厥。中老年人往往都患有程度不同的高血压或冠心病,倘若过度劳累或兴奋,或较剧烈的体力活动后,由于心肌缺氧可诱发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脑部暂缺血而发生晕厥。特别是在心绞痛、心肌梗塞发作时,更容易引起晕厥。
2、脑原性晕厥: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肾炎、妊娠中毒症等疾病时,血压突然升高,脑血管强烈收缩,痉挛和脑水肿,导致脑缺氧而发生晕厥。此时,患者常伴有抽搐,甚至有暂时的肢体麻木或瘫痪,医学上称为“高血压脑病”。患有脑动脉硬化症的老年人,如果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或者血栓形成,会常常因为头部位置的转动而发生晕厥。
3、体位性低血压晕厥:突然改变体位,如平卧时突然从床上坐起,或久蹲而突然站起,也容易发生晕厥。这是因为平卧时血管紧张度较低,血压偏低,尚能满足脑部的血液供应。而当体位突然改变时,血管紧张度来不及调整,加上重力影响,会使脑部血液供应不足而发生头昏、眩晕、眼花、眼前发等晕厥症状。
4、血管神经性晕厥:常见于体质较差的青年女性。情绪紧张、气候闷热、局部疼痛、疲劳、恐惧、饥饿等均可诱发。因为这些诱因能反射性地引起患者全身小血管的广泛扩张,使回流到以及的血液减少,心脏血输出量也相应减少,因而引起脑部缺血、缺氧而发生晕厥。
晕厥与癫痫发作如何鉴别
晕厥俗称昏倒,是暂时性的脑缺血、缺氧引起突然发作的一种短暂的意识丧失,多有晕厥家族史,病因是多种不良刺激(如恐惧、紧张、剧痛、晕针)引起反射性的外周血管扩张,在通风不良,天气闷热,过度疲劳,洗澡,乘车站立过久,蹲位突然站起时等情况下容易发生。
晕厥常与癫痫混淆,故两者的鉴别是相当困难的,主要是两者之间有一些共同的症状与特点所造成,如意识丧失、全身痉挛、瞳孔散大、流涎、尿失禁、发作后疲倦等。
一般来说,以下几点支持晕厥的诊断:
1.发作常由焦虑、疼痛、见血、过分寒冷、高热诱导的发作。
2.都在站立或坐位时发生。
3.伴有面色苍白、大汗。
4.无强直--阵挛活动和舌咬伤或发作后意识模糊,昏睡及头痛。
晕厥与癫痫二者均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且伴有许多相同的临床表现。因而,诊断只能建立在对癫痫和晕厥每个症状的详尽资料进行仔细分析的基础上,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辨别:
1.发作时心率减慢支持晕厥,虽然癫痫部分发作也可以有心率减慢,但很少引起心动过速。
2.晕厥是脑血流一过性降低导致脑部广泛性缺血所致综合征,因而其“缺失”症状多于刺激症状,肢体的无力、肌张力低下较肢体强直或阵挛多见;癫痫是神经元异常活动的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刺激症状,故强直、阵挛、跌倒、舌咬伤、大小便失禁比晕厥常见的多,抽搐持续的时间也比晕厥长。
3.脑电图对晕厥和癫痫的鉴别有很大价值。晕厥患者脑电图检查主要为慢波,间歇期脑电图多数正常;而癫痫患者脑电图检查可见棘波、慢波、棘-慢波、尖-慢波等,间歇期80%患者的脑电图异常。
4.原发病的存在也有利于晕厥的诊断。心源性晕厥患者有心律失常和心脏病的体征;脑源性患者有动脉硬化的表现;特发性直立性低血压患者除晕厥外还有阳痿、出汗、括约肌功能障碍、锥体束征及卧立位收缩压相差30mmhg以上,舒张压相差15mmhg以上;低血糖患者化验血糖降低等。
晕厥的常见原因
晕厥的病因分类尚不统一,晕厥发生的最基本原因是暂时性脑供血量不足。血管神经因素、心律失常、体位性低血压是晕厥最常见的病因,但晕厥发作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还有相当一部分晕厥患者的病因是无法解释的。约20年前无法解释的晕厥可占到所有病例的39%。
但近年来随着倾斜试验、环路事件监测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医师对精神疾病诱发晕厥的新认识,越来越多的患者得到了正确的诊断和治疗。2000和2001年欧洲两项关于晕厥的研究显示,神经介导性晕厥占所有病例的35-38%,是最常见的晕厥类型,精神疾病诱发的晕厥可占5.6%,无法解释的晕厥占14-17.5%。
晕厥可见突然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上腹不适、瞳孔扩大、疲乏、头晕、耳鸣、打哈欠和视物模糊等,一般可在短时间内自然恢复,无特殊并发症。少数反应重者可在晕厥摔倒后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对高龄老年可能诱发加重慢性病,出现并发症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