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得甲状腺疾病
为什么会得甲状腺疾病
1.甲状腺功能亢进肿大的甲状腺质地柔软,触诊时可有震颤,可能听到“嗡呜”样血管杂音,是血管增多、增粗、血流增速的结果。
2.单纯性甲状腺肿腺体肿大很突出,可为弥漫性,也可为结节性,不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体征。
3.甲状腺癌触诊时包块可有结节感,不规则、质硬。因发展较慢,体积有时不大,易与甲状腺腺瘤、颈前淋巴结肿大相混淆。
4.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呈弥漫性或结节性肿大,易与甲状腺癌相混淆。由于肿大的炎性腺体可将颈总动脉向后方推移,因而在腺体后缘可以摸到颈总动脉搏动,而甲状腺癌则往往将颈总动脉包绕在癌组织内,触诊时摸不到颈总动脉搏动,可借此作鉴别。
5.甲状旁腺腺瘤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之后,发生腺瘤时可使甲状腺突出,检查时也随吞咽移动,需结合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加以鉴别。
最为常见的诱发因素有: (1)感染:如感冒、扁桃腺炎、肺炎等。 (2)外伤:如车祸、创伤等。 (3)精神刺激:如精神紧张、忧虑等。 (4)过度疲劳:如过度劳累等。 (5)怀孕:怀孕早期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 (6)碘摄入过多:如人量吃海带等海产品。(7)家族遗传因素--家族遗传性酶缺陷可引起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导致甲状腺肿及甲减。(8)自身免疫因素--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为临床上通称的甲亢,最常见。它主要由自身免疫过程和精神刺激而引起的。在甲减的病因中,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又称桥本甲状腺炎。它也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因炎性损害,可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9)医源性因素--手术、放射性碘、治疗甲亢药物等,治疗不当,均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而服用甲状腺素过量,可引起药源性甲亢
甲亢会不会传染
甲亢虽然很常见,但是却没有传染性,他是属于内分泌疾病不会传染的。但是甲亢病确与遗传病有一定的关系,临床上的甲亢病患者大多是有家族性的,患甲亢病的母亲,其子女的甲状腺对甲高亢病原体的易感性就较其他人高很多,虽然他们对甲亢病的易感性较高,但不是每个人都会患甲亢病。
甲亢是指由多种原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造成机体的神经、循环及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甲亢通常是指功能亢进性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而言,临床上最多见.免疫学说认为甲亢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近代研究证明:甲亢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因感染、精神创伤等应激因素而诱发,属于抑制性T淋巴细胞功能缺陷所致的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同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曾有调查表明60%的患者有家族素质倾向。
甲亢会不会传染?据临床研究,甲亢发病率女性要高于男性,甲亢患者子女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如果夫妻两人都有甲亢,那么孩子得甲亢的几率也有所增高(据科学资料统计,两个人有一个人得甲亢病,他的遗传几率是30%左右)。
甲减发病率高的人群是哪些
甲减是由于甲状腺素缺乏造成机体代谢和身体各系统功能减退而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一旦甲状腺素缺乏,就会引起全身各脏器生理功能下降。因此除了正规合理的治疗外,甲减的饮食禁忌也很重要。甲减的诊断除临床表现外,还要以实验室检查为诊断依据,主要依靠检测TT4、FT4、TT3、FT3、TSH以及TRH兴奋试验等确立诊断。容易得甲减的有哪些人呢?如下介绍:
1.有自身免疫性疾病个人史和家族史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1型糖尿病等。
2.具有甲状腺肿和甲状腺手术切除和放射碘治疗史者。
3.既往发现血清TSH增高或者血清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者。
4.具有甲状腺疾病个人史和家族史者。
你了解女性甲减具体的危害
1、甲减对女性自身的危害
甲减会导致女性月经紊乱、不孕不育,怀孕了会导致流产、死胎、畸形和生下的孩子智力低下等。成人易出现引起心脏甲减性心脏病、黏液性水肿性昏迷,这会有生命危险;若是婴儿,发病者会出现呆小症;2-3岁以后的幼儿发病者智力影响不大,主要影响生长发育,个子低。
2、甲减危害胎儿
婴儿在出生3-5天后,一般医院会采婴儿的足跟血做常规筛查,来筛查呆小症。做了早期筛查,这种病完全可以治愈。但如果婴儿到了6周以上才发现有甲减,再去治疗就晚了。高危人群要进行定期检查。如果母亲有甲状腺疾病,其后代中大约有一半左右可能会在长大后得甲状腺疾病。患有甲状腺疾病母亲的孩子就是高危人群。造成甲减的原因主要是自身免疫损伤,再者就是由于甲亢做手术后出现的,另外就是用碘131治疗导致的甲减。
3、甲减的遗传
如果孕妇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甲减对胎儿的影响很大,有可能影响孩子智力发育,这也是甲减对女性造成的危害。因此,怀孕女性最好能在发现妊娠时进行一次甲状腺检查,如果在怀孕前就已经因为有甲状腺疾病而接受了治疗,那么怀孕期间,每6-8周应进行一次甲状腺的检查。
甲亢会传染吗
甲亢不会传染。
甲亢是一种与自身免疫相关疾病,是由於体内激素调节异常有关的疾病,是不会传染的。但是由於合成甲状腺激素需要碘,所以由於一个地区的碘水平大致相当,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聚集效应。
甲亢和其他的甲状腺疾病是不会传染的,但不排除可能有遗传的可能性。不要过于担心,即使有可能遗传,也不是说您的子女就一定会得甲亢或其他甲状腺疾病的,必要时可以检查看看。没有就更放心了。
年轻人白头发多是什么原因 慢性疾病长白头发
如果是年轻人身体患有像结核病、慢性结肠炎、肝炎等疾病的话,很容易造成身体营养不足而使头发缺乏营养,白的也比其他人要早一些,出现年纪轻轻就长白头发的情况。
除了慢性疾病会使人头发白得快之外,还有像会使皮肤变白的白癜风,发生在头皮上,头发也会变得;甲状腺疾病会影响色素细胞的正常红嫩而导致头发变白等等。
甲状腺炎确诊怎么办
甲状腺炎的患者有很多,每个患者的具体患病情况都或多或少有差异,所以,患者要首先去医院做好相关的检查,一般情况下,就医后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具体病情,然后进行诊断。
甲状腺炎的确诊还是比较方便的,经过常规的一些检查就能确诊,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患者的治疗,有口服药物,静脉注射等,患者尽量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情况的治疗方法,这样才是最好的。
甲状腺炎的患者,由于身体会出现痛苦,所以一定要做好相关的心理准备,不要焦虑,治疗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治疗过程中患者要注意自己的休息和饮食,多多咨询医生的意见。很多人觉得甲状腺疾病没有大碍,随随便便到一个小诊所进行治疗就好了,但是提醒大家,甲状腺疾病必须要科学专业的进行确诊。
对于甲状腺炎疾病的确诊工作,还是需要做好规划,不要让疾病恶化发展,要学会从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始,做好生活起居规划,饮食结构的安排,积极的参与各种体育锻炼,户外活动,不断增强自己的体抗力,让甲状腺炎疾病得到最恰当的治疗,在疾病确诊后更快进行治疗。
补碘过量会得甲状腺疾病是真的吗
大家都知道如果缺碘容易得大脖子病,那么补碘过量又会怎么样呢?补碘过量会得甲状腺疾病,这是真的吗?人体每天需要多少碘呢?如何补碘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整理了补碘过量会得甲状腺疾病是真的吗,一起来了解吧。
近来,“补碘过量会得甲状腺疾病”、“怀孕期间不要吃碘盐”的说法在微信朋友圈被频频转发,导致有的市民,特别是孕妇开始排斥碘盐。2015年上半年,长沙市疾控中心对我市孕妇和8-10岁儿童的碘营养水平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孕妇处于“碘摄入不足”状态,8-10岁儿童处于“适宜碘摄入”状态。疾控专家提醒:“补碘过量”纯属误传。
典型病例 因为碘缺乏,1岁娃得了“呆小病”
小张是位1岁男孩的妈妈,最近她发现宝宝越来越不对劲:没长一颗乳牙,不会站,舌头大,经常吐舌,有异常的哭声,鼻梁低平,头发稀少,发育迟缓,不会喊爸爸妈妈,理解能力很差。医生详细询问了解到,孩子出生时出现持续约1个月的黄疸,但在当地医院未检查出问题;2月龄时孩子常常伸出又大又方的舌头,样子比较怪,其余均正常;3月龄时孩子吐舌更厉害了,而且出现便秘、厌食等症状,身高体重增长较同龄婴儿慢,一直到10月龄都无法扶站。
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血吸虫病防治科(地方病与寄生虫病防治科)科长、主任医师申晓君指出,这个男孩的表现是典型的克汀病临床症状,俗称“呆小病”,是碘缺乏病最严重的表现形式。由于家长缺乏相关健康知识,对患儿的发育表现异常未及时就医。如在出生1个月内及时发现治疗,可避免神经系统受损。3个月内治疗,智商仍可达到90左右。超过了期限,则无力回天,孩子将终生低能。
抽样调查 误信流言,长沙孕妇碘营养水平堪忧
近些年,社会上一直流传“补碘过量得甲状腺疾病”的说法。越来越多的人排斥加碘盐而食用无碘盐,尤其是孕妇,她们觉得怀孕是特殊时期,最好不要吃人工添加的东西,包括碘盐,结果导致孕妇出现了碘缺乏。
2015年上半年,长沙市疾控中心对孕妇和8-10岁儿童的碘营养水平进行抽样调查,共采集了1890名儿童和900名孕妇的尿样进行尿碘检测,调查结果显示: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186.1μg/L,处于“适宜碘摄入”状态;孕妇尿碘中位数123.4μg/L,处于“碘摄入不足”状态,其比例高达60.89%。
尿碘是判断人体摄入碘量的最敏感指标,普通人群碘营养水平适宜标准为尿碘中位数在100~199μg/L之间,尿碘中位数≥300μg/L为碘摄入过量;孕妇碘营养水平适宜标准为尿碘中位数在150~249μg/L之间,尿碘中位数≥500μg/L为碘摄入过量。
专家支招
食盐补碘,简单、经济、安全、有效
碘在自然界含量稀少,除在海水中以及海带、海鱼和贝类等动植物含碘较高以外,在大部分土壤、岩石、水中的含量都很低。长沙属于碘缺乏地区,人们仅通过食物获取的碘量会不足,因此加碘食盐成为人体补碘的重要来源,不考虑烹调损失,对碘摄入量的贡献率约为80%。
“食用加碘盐是一种简单、经济、安全、有效的补碘方式。”申晓君说。简单——人们可以在一日三餐中通过食盐就补充了碘,比每天注射针剂或服用药片方便;经济——与其他补碘方法相比,食用盐成本最低;安全——我国有严格的食用盐碘含量标准,食用合格的碘盐既能满足人体需要又不会中毒;有效——只要坚持合理食用碘盐,每人每天就可以从碘盐中获得150~200μg的碘,再加上日常生活中从食物和饮水中获得一部分碘,这个量足以满足人体的需要,能有效防治碘缺乏病。
申晓君同时指出,人体的碘储备能力十分有限,作为人体“碘库”的甲状腺,即使储满碘也仅能维持两三个月。多余的碘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因此每天都需要补碘,一旦停补,碘缺乏病就会“死灰复燃”,所以补碘需要长期化、日常化和生活化。食盐加碘以其易推广、易操作的优势,成为补碘的最佳途径。
专家释疑
胎儿和婴幼儿期,缺碘造成的脑损害不可康复
申晓君指出,胎儿期和婴幼儿期正处于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对碘缺乏极为敏感,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时,脑的发育首先受到不可修复的损害,一旦形成,抱憾终生。因此,从脑发育离不开碘这个角度上说,碘是“智力元素”。孕中期3个月,此时胎儿内耳与大脑皮层发育,但母体的甲状腺激素难以通过胎盘,同时胎儿甲状腺自身的分泌功能尚未完善,胎儿甲低可能最严重。胎儿时期的甲状腺功能低下会严重影响脑细胞增殖、分化等各个环节,从而引起智力障碍、运动障碍、耳聋,甚至流产、早产、死产等。出生后碘缺乏仍然得不到纠正,或由于甲状腺萎缩,持续甲状腺功能低下就会影响机体多种蛋白质的合成,以致出现体格矮小、骨龄落后、性器官发育落后、毛发异常等各种表现。因此,建议女性在准备怀孕前和孕3月进行碘营养水平检查。
儿童青少年对碘缺乏比较敏感,碘缺乏可影响智力发育、身体发育,造成运动、视觉、听觉障碍,突出的表现是甲状腺肿大。补碘以后,经过一定时期甲状腺肿大可以恢复正常。
名词解释
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先天畸形等。
由于碘缺乏病区多为偏僻地区,人口智力素质的低下与文化经济水平落后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还存在严重碘缺乏病区,被称为“傻子村”,呆傻痴癫满村走、聋子哑巴比划手、大粗脖子人人有;有些地区甚至流传着“一代肿(甲肿)、二代傻(克汀病)、三代断根芽(人口逐渐减少)”的民谣。
儿童、孕妇如何科学补碘
长沙晚报讯(记者 詹春华)针对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WHO推荐的每日碘的供给量为:0~59个月学龄前儿童 90μg/L;6~12岁学龄儿童120μg//L;12岁以上150μg//L,孕妇和哺乳期妇女250μg/L。
因为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特殊的生理状况对碘的量需求高,同时对缺碘又非常敏感,孕龄期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0至2岁婴幼儿、学龄儿童都是重点补碘人群。
孕期和哺乳期妇女除每天食用适量的碘盐外,建议至少每周摄入一两次富含碘的海产品,如海带、紫菜、淡菜、海参、干贝、龙虾、海鱼等含碘丰富的食品进行适当补碘。
另外,准备怀孕的女性可适当多补充一点碘,因为碘的储备需要一段时间。如果女性体内碘含量偏低,适量补充3个月后,才能有效果。
婴幼儿和儿童补碘可通过以下途径:1.母乳是宝宝补碘的最好途径,乳汁中含有充足的碘,所以母乳喂养的宝宝尿液中碘水平会高出其他方式喂养的宝宝1倍以上。2.食用含碘量高的海产品,建议妈妈可以用不同的烹饪方式,每周都给宝宝安排吃1~2次海产品。3.为宝宝选购含碘的婴幼儿配方食品,以免宝宝体内碘量不足。4.坚持使用食用碘盐烹调。
小贴士:10种高碘食物
(每100克食物所含量)
海带(干)36240微克;紫菜(干)4323微克;贻贝类346微克;虾皮264.5微克;海带(鲜)113.9微克;虾米、虾仁92.5微克;豆腐干46.2微克;鹌鹑蛋37.6微克;鸡蛋27.2微克;鸡肉12.4微克。
两类人群应当选用无碘盐
长沙晚报讯(记者 詹春华)“并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合食用碘盐。”申晓君说。两类人群应当选用无碘盐:一是生活在水源性高碘地区的居民;二是患桥本氏甲状腺炎和甲亢的人群,可遵医嘱不食用或少食用碘盐。
据悉,摄入过量的碘会扰乱甲状腺的正常功能,既可以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也可以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暴露于高碘可导致新生儿甲状腺肿和甲状腺机能减退。国际控制碘缺乏病理事会发表声明:甲状腺癌发病率并不受碘摄入量的影响,与食盐加碘无关。
世界卫生组织(WHO)收集到的证据表明:(1)较高的膳食碘摄入量,可显著降低非中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和中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发生;(2)较高的膳食碘摄入量,对中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发生无影响。
甲状腺结节日常注意
1、饮食方面:饮食中的碘元素对甲状腺的影响较大,摄碘不足或过多都会引起甲状腺发生病变。随着饮食的丰富,因缺碘而引起的甲状腺结节已经非常少见。所以,在居住沿海地区的人群则应控制碘的摄入量,控制加碘盐的食用量,以防发生甲状腺结节。
2、居住环境:我们日常居住的环境与甲状腺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甲状腺是人体内非常敏感的内分泌器官,外界环境因素中的有害化学物质都会刺激甲状腺这一腺体,引起甲状腺疾病。因此,防止环境污染,远离有害化学物质,对于预防甲状腺结节有重要意义。
3、注意休息和心情:保持心情平静,防劳累。过度劳累会加重甲状腺的负担,并且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长此以往,使得甲状腺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在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就容易发生病变。因此,劳逸结合、保持健康的生活与工作方式,并保有良好的情绪,这也是最有效甲状腺结节的预防方法。
桥本氏病甲状腺炎的预防要点
甲状腺在我们的人体内部是最大的一个腺体,对人们的机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甲状腺疾病分为很多种,比如说甲亢、甲减、甲状腺炎等,桥本氏甲状腺炎是其中发病率很高的一种,造成甲状腺疾病的主要因素和甲状腺素分泌有关,那么影响如此大的一种疾病,该如何预防呢?
很多甲状腺炎患者觉得甲状腺疾病不像癌症那样马上给我们的生命带来危险,所以就没有引起很大的重视来,因为其发病十分的缓慢,有很多的症状十分的隐匿,很容易被忽略,很多的患者在等到发现病情的时候,已经很严重了,疾病已经给身体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了,因此,做好预防很重要。
1、碘量的控制是甲状腺疾病患者需要注意的一个主要问题,甲状腺疾病碘过量可致甲状腺肿、甲亢等,缺碘又会容易引起甲状腺素分泌减少,导致甲减。针对沿海地区不用额外补碘,因为海带、鱼虾等众多海产品中已经含有丰富的碘。针对高山偏远地区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可以适当补充碘。
2、饮食规律和清淡是每一个人都要在生活中去关注起来的,在生活中尽量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要食用辛辣和过分刺激性的食物。
3、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生活中尽量不要熬夜、也不要过度的劳累,在工作中要注意劳逸结合,并且学会为自己纾解压力,不要总是将自己置于一种高压紧张的状态下。
桥本氏甲状腺炎给患者带来的伤害是很大的,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在生活中做好预防工作,不给桥本氏甲状腺炎可趁之机。
为什么会患有甲状腺炎
1、上呼吸道感染:
甲状腺炎的发病和呼吸道发病有联系,而且这种疾病还会随着气候的变换而变化,具有流行性,所以大家应该在平时的生活中,做好疾病的预防措施,以免感染了甲状腺炎疾病,危害到自身的健康,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给患者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2、体质因素:
针对为什么会得甲状腺炎这个问题,专家指出甲状腺炎的发生和患者本身的身体状态有很大的关系,炼液成痰而致桥本氏甲状腺炎,一向体阴虚之人,如果内热伤津耗液,或者是因为产后气阴俱亏,女子发育,哺乳期间,特别是耗伤肝经阴血,因此该病以青年、中年女性较比较常见。
3、情志因素:
甲状腺炎的发病和患者的精神状态有密切关系,如果长时间的处于消极状态,那么就会对身体内的器官造成影响,比如会影响肝疏泄还会影响气机不畅,而且还会损伤脾之运化,导致气机郁滞,气不行津,后又凝聚成痰,壅结于颈前,最终形成桥本甲状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