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惊厥的原因 病因
小儿惊厥的原因 病因
(1)颅内感染:脑炎、脑膜炎、脑脓肿、脑结核瘤、脑灰质炎等。(2)脑外伤:产伤、各种类型颅脑外伤、脑积水、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外伤后疲痕等。(3)颅脑肿瘤:原发性脑肿瘤、脑转移瘤。(4)血管性疾病:脑血管畸形、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脑栓塞、脑血栓形成、脑缺氧、脑血管炎、脑动脉硬化症等。(5)寄生虫病:脑型疟疾、脑内血吸虫病、肺吸虫病、脑包虫病、脑囊虫病等。(6)脑先天性及变性疾病:①先天性脑发育障碍、脑发育不全、脑积水、脑-面三叉神经血管瘤;②原因不明的大脑变性、结节性硬化、多发性硬化、弥漫性硬化、核黄疽。
感染:急性胃肠炎、中毒性痢疾、败血症、百日咳脑病、中耳炎、狂犬病、破伤风等。
中毒:①内源性中毒,如尿毒症、肝性脑病;②外源性中毒,如安眠药、乙醇、砷、汞、氯哇、樟脑、阿托品、有机磷、氰化物、磷化锌、一氧化碳、吗啡等中毒。
代谢、营养及内分泌疾病:低血糖、低钙血症、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尿毒症、肝性肺病、肺源性脑病、糖尿病酮症酸小毒、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等。
物理性损伤:严重热射病及日射病、触电等。
如突然撤停安眠药或抗癫痫药等。此外,尚有一重要类型即小儿惊厥(部分为特发性,部分由于脑损害引起),高热惊厥多见于小儿。神经症惊厥,如癔症性惊厥。
小儿高热惊厥的原因
有发烧产生惊厥脑电图检查无异常的情况下不会是癫痫病,请广大患儿父母无需过于忧虑,主要防治及时不使病症转变成无热惊厥过于频繁才是关键的。
高热惊厥是(一过性)症状发作时几秒至几分钟,医院检查CT,脑电图等一般是检查不出病因的,如果经常发作高热惊厥会随着发烧体温的降低产生惊厥变成无热惊厥频繁发作,就有可能产生智力障碍或者转变成癫痫病。这样情况脑电图才能会检查出异常,比如:先前是发烧40度产生惊厥,发作次数多了(个别患儿发作惊厥次数可达10次以上),就会随着发烧体温的降低产生惊厥,最终会变成无热惊厥发作频繁的这样一个过程。
高热惊厥大多都属内火旺盛(指上,中,下焦之火),小儿经常先兆表现:口渴,口臭,口疮,咽炎,扁桃体炎,烦躁,易怒,面红目赤,食欲不振,爱哭闹,大便干燥或者便秘,小便黄赤,舌苔黄厚腻等一系列上火现象的前兆,或者某单一现象常有表现。一旦遇到外感发热体温升的迅速,导致更加上火而转变成内痰,所谓“痰涎壅盛”,极易致使再次发作惊厥症状。
西医说一般在5岁之后不再发作高热惊厥,但也不能绝对的,即使5岁之后的高热惊厥史的孩子若有以上内火旺盛表现,遇到感冒发烧极易再次发作惊厥症状,这也是北京中科癫痫病中医研究院在临床中常见有5-7岁的孩子发作高热惊厥。
注意:小儿高热惊厥容易复发
高热惊厥常有复发,在初次惊厥发作以后,约25%~40%(平均33%)的病儿在以后的热性病时出现惊厥复发。在高热惊厥小儿中,1/3有第二次惊厥,其中的1/2有第三次发作。总共9%或更多的复发率。因此预测是否会复发,对判断高热惊厥的预后是非常重要的。复发的预测主要是根据起病的年龄。初次发作在一岁以内的患儿复发率最高,大约1/2病例会复发。另如果是复杂性高热惊厥,有癫痫家族史者,复发机会多。复发多发生在初次高热惊厥后的2年以内。
小儿高热惊厥的预防 小儿高热惊厥的原因
由于婴幼儿的大脑发育还不够成熟,免疫力低下,头部容易遭受疾病侵袭,常常容易引起高热抽搐反应。但是随着孩子长大,大脑发育越来越成熟,大多数小儿高热惊厥的次数会逐渐减少,到6岁左右甚至可以完全消失。
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介绍如何预防高热惊厥。
小儿惊厥病因
感染性惊厥(25%):
颅内疾病,病毒感染如病毒性脑炎,乙型脑炎,细菌感染如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脑脓肿,静脉窦血栓形成,霉菌感染如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等,寄生虫感染如脑囊虫病,脑型疟疾,脑型血吸虫病,脑型肺吸虫病,弓形虫病;颅外疾病,高热惊厥,中毒性脑病(重症肺炎,百日咳,中毒性痢疾,败血症为原发病),破伤风等。
非感染性惊厥颅内疾病 (15%):
颅脑损伤如产伤,脑外伤,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脑发育异常如先天性脑积水,脑血管畸形,头大(小)畸形,脑性瘫痪及神经皮肤综合征,颅内占位性疾病如脑肿瘤,脑囊肿,癫痫综合征如大发作,婴儿痉挛症,脑退行性病变如脱髓鞘性脑病,脑黄斑变性。
非感染性惊厥颅外疾病 (15%):
代谢性疾病如低血钙,低血糖,低血镁,低血钠,高血钠,维生素B1或B6缺乏症等,遗传代谢性病如糖原累积病,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肝豆状核变性,粘多糖病,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脑病,尿毒症,心律紊乱,严重贫血,食物或药物及农药中毒等。
按年龄阶段分
新生儿期:产伤,窒息,颅内出血,败血症,脑膜炎,破伤风和胆红素脑病多见,有时也应考虑到脑发育缺陷,代谢异常,巨细胞包涵体病及弓形体病等。
婴幼儿期:高热惊厥,中毒性脑病,颅内感染,手足搐搦症,婴儿痉挛症多见,有时也应注意到脑发育缺陷,脑损伤后遗症,药物中毒,低血糖症等。
年长儿:中毒性脑病,颅内感染,癫痫,中毒多见,有时须注意颅内占位性病变和高血压脑病等。
引起惊厥的几种常见疾病:高热惊厥,颅内感染,中毒性脑病,婴儿痉挛症,低血糖症,低镁血症,中毒,低钙血症等。
小儿惊厥的原因从按感染的有无的角度来分,可分为感染性(热性惊厥)及非感染性(无热惊厥),按病变累及的部位分为颅内与颅外两类。
喝淡盐水有效防高热惊厥
儿科专家指出,对有高热惊厥患儿,现在处于感冒初期,并伴有发度热(体温≥37、8'C)口渴时,应适当增加饮水量,喝2杯淡盐冷开水(一次饮水量度100~200毫升,间隔1-3小时),可起到防治低钠血症的作用,从而达到预防度高热惊厥复发及惊厥性脑损伤目的。当然,家长应带他去正规医院诊治。
新生儿惊厥的治疗首先是针对原发病变其次是惊厥。除非是表现为呼吸暂停的惊厥,通常惊厥过程中不用止痉,因为一般它们是自限性的,很少危及新生儿的生命功能,具体的治疗婴儿惊厥的办法有:
如果血糖低应给予10%葡萄糖2ml/kg静注;如果有低血钙,给予10%葡萄糖酸钙2ml/kg(含18mg/kg)(注意:给予葡萄糖酸钙的速度不能超过50mg/min,同时作连续的心脏监护)应避免渗出血管外,因为会引起皮肤腐蚀,如果有低血镁给予50%硫酸镁0.2ml/kg肌注。应用抗生素治疗新生儿惊厥感染。
在确定新生儿惊厥原因检查开始后应立即针对惊厥本身治疗。选用苯巴比妥,给予负荷量20mg/kg静注如果惊厥未停止,可每15分钟给予5mg/kg直至惊厥停止,或最大用量40mg/kg已给予维持治疗在12小时后开始。剂量从3—4mg/(kg.d)起,根据临床反应和血清药物浓度可增加至5mg/(kg.d)。苯巴比妥必须静脉给药,特别在惊厥反复发作或长时间发作时当惊厥控制后,苯巴比妥可给予口服,苯巴比妥的有效治疗浓度为15—40μg/ml(65-170μmol/L)
如果需要第2种药物可用苯妥英,负荷量为20mg/kg,在新生儿唯有用静脉注射才有效,应分成2次(10mg/kg)缓慢静脉注射,以防止低血压和心律紊乱。新生儿苯妥英中毒的体征很难发现持续的高浓度将是有害的。如果能测血浓度,危险性就会减少维持量从5mg/(kg.d)开始,分2次使用,根据新生儿惊厥临床症状和血浓度进行调整苯妥英的有效治疗血浓度为10—20μg/ml(40—80μmol/L)。
对使用抗新生儿惊厥药的婴儿应予以密切观察药物过量可导致呼吸抑制,而呼吸骤停将比惊厥本身更危险,抗惊厥治疗必须持续至惊厥控制和以后发生惊厥的危险减少为止。
小儿高热惊厥病因
一、发病原因
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抽搐,大多由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引起,以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见于感冒等疾病初期,体温骤然上升时,又称热性惊厥。热性惊厥不包括脑炎、脑膜炎发热时并存的抽搐。
年龄、遗传因素和惊厥发作前生长发育状况是影响本病患病率的主要因素。
二、发病机制
在惊厥性放电时,脑组织有大量的神经元发生快速、反复的脂除极化,需较多的能量维持钠-钾泵的功能,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也增加,细胞代谢过程加快,而且惊厥时体温升高,肌肉抽搐也使全身代谢增加,高热可使动物脑代谢增加25%,这些活动所需能量比正常高出2~4倍。脑的异常放电活动即惊厥放电本身对能量的需要也明显增加,这也是引起脑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惊厥给脑造成了最大的代谢负担。
热性惊厥为小儿惊厥中最常见的一种,预后一般良好,引起智力低下的发生率很低,但是其中有少数患者可以引起智力低下,目前对此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严重的热性惊厥可以引起脑损伤,以致出现癫痫及智力低下,这是指惊厥持续时间越长,惊厥复发次数越多,出现脑损伤的可能性就越大。另一种观点认为,在热性惊厥前,神经系统已出现异常,这种小儿即使不发生热性惊厥也会出现智力低下,即认为热性惊厥病儿的神经系统症状并非惊厥本身所致,而是存在于热性惊厥起病之前,热性惊厥与智力低下并非因果关系,而是共同原因所决定的。
另外惊厥引起脑损伤和年龄也有密切关系。小儿惊厥持续30min以上就可以产生神经元缺血性改变,而成人惊厥超过6h才发生这种改变。这是因为婴幼儿时期脑组织代谢活跃,神经细胞处于生长、分化旺盛时期,正在发育的脑组织最易受损害,所以惊厥发病年龄越早,其智力低下的发生率可能会越高。
总之热性惊厥之前如已有神经系统异常,可能导致将来的智力低下,严重的持续性惊厥本身也能引起脑损伤而影响智力。
小儿惊厥的原因有哪些
小儿惊厥的原因有哪些?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诊,尤多见于婴幼儿。由于多种原因使脑神经功能紊乱所致。表现为突然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小儿惊厥 的发病率很高,约5~6%的小儿曾有过一次或多次惊厥。惊厥频繁发作或持续状态危及生命或可使患儿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和健康。那么小儿惊厥的原因有哪些?急诊科专家告诉你:
抽风,在医学上称为“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急症。抽风时,病儿意识突然消失,双眼上翻、凝视线斜视;面部肌肉或四肢肌肉强直、发硬、痉挛或不停地抽动,一次发作可由数秒至数分钟。抽风时儿童的种种表现,使家长尤其是年轻的妈妈,惊恐万分,不知所措。
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儿童抽风,但总的可分为发热性和无热、低热性抽风两类。
引起发烧抽风的病常见的高热抽风、流行性脑膜炎、各种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乙型脑炎、其他病毒性脑膜炎、中毒性脑病、新生儿破伤风、脑脓肿等。
引起无热或低效性抽风的病有,颅内出血、脑发育不全或畸性、严重脑缺氧、婴儿手足搐溺症、低血糖、尿毒症、肝昏迷、婴儿痉挛、癫痛、脑肿瘤、高血压脑病、中毒等。
现实生活中,因为高烧引起的抽风最常见,因癫痛引起的也不少见。
以上就是关于小儿惊厥的原因有哪些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祝身体健康!
小儿惊厥应该注意些什么
小儿惊厥也是儿童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经过对小儿惊厥病病因分析发现,儿童发病原因有很多。引起小儿惊厥病的原因也有很多,比较复杂。一般寒暑假是小儿惊厥高发期。专家根据小儿惊厥病因分析发现,引起小儿惊厥多为生活方式的改变所引发的旧疾。小儿惊厥发作前,都有吃饱或吃撑的表现。
饮食不规律可诱发小儿惊厥,有些患儿服药后,已长时间没有发作,由于碰上节假日,无节制地大吃大喝导致消化不良,继而引起体内酸碱平衡紊乱、细胞代谢异常,导致癫痫复发。
通过小儿惊厥病因分析,家长就知道别让有小儿惊厥病史的儿童过多食盐,因为吃盐太多喝水自然就会增多,间脑的负担就重,容易无形中诱发癫痫病。此外,过辣食物、酒、浓茶、咖啡、酒心巧克力、二手烟等,都有可能引起小儿惊厥发作。但患儿也并非吃喝越少越好,大前提是让孩子不饿肚子、不缺水分,患儿不需服用特殊营养药物,也不用严格忌口。
抽搐和惊厥的区别是什么
抽搐和惊厥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病症之一,因为这两者发病的症状极为相似,所以往往让很多人都分不清。惊厥在儿童身上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通常都是因为孩子发烧导致了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而引起了惊厥,而抽搐则是神经和肌肉的一种病理现象。今天就详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抽搐和惊厥的区别。
抽搐是指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非自主的抽动或强烈收缩常客引起关节运动和强直;惊厥是指肌群收缩表现为强直性和痉挛性。
抽搐是不随意运动的表现,是神经-肌肉疾病的病理现象,表现为横纹肌的不随意收缩。临床上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惊厥,强直性痉挛,肌阵挛,震颤,舞蹈样动作, 手足徐动,扭转痉挛, 肌束颤动, 习惯性抽搐。中医认为引起抽搐的病因病机主要有热毒内盛,风阳扰动、风毒窜络、阴血亏损等方面。常见于脑系疾病、传染病、中毒、头颅内伤、厥病类疾病、子痫、产后痉病、小儿惊风、破伤风、狂犬病等病中。
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症,尤多见于婴幼儿。由于多种原因使脑神经功能紊乱所致。表现为突然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小儿惊厥的发病率很高,5%~6%的小儿曾有过一次或多次惊厥。惊厥频繁发作或持续状态危及生命或可使患儿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和健康。
上面的内容比较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了关于抽搐和惊厥的区别所在,相信看过之后的朋友们对此都已经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从表面的症状来看,有的人在惊厥的时候是会伴有抽搐的情况出现的。抽搐是肌肉神经所导致的,而惊厥是中枢神经所导致的。
小儿热惊厥的特征
任何颅外感染所致的突发高热,均可引起小儿惊厥,故高热惊厥为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其发病率约2%~8%。具有显著的遗传倾向。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主要由于婴幼儿的大脑发育尚未完善,分析鉴别及抑制能力较差,一个较弱的刺激也能在大脑引起强烈的兴奋与扩散,导致神经细胞异常放电,因而发生惊厥。祖国医学认为幼儿系“纯阳之体,患受诸邪,生热甚速,热极生风”。
典型的高热惊厥多见于6个月~3岁小儿,6岁以后罕见。患儿一般体质较好(纯阳之体),多于病初体温骤升时出现惊厥(生热甚速,热极生风),以上呼吸道感染时多见。惊厥一般呈全身性发作,次数少、时间短、恢复快,一般持续数秒至几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惊厥停止后神志即可恢复正常。不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也查不出神经系统异常体征,预后良好。但自此以后,30%~50%的患儿以后发热时亦易出现惊厥,一般到学龄期不再发生。在同一疾病过程中,很少发作两次以上。若高热不退,反复惊厥或持续惊厥不止,应注意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或其它系统的严重疾病。
小儿惊厥的原因
小儿惊厥的病因(一)颅内疾病
①缺氧缺血性脑病:占惊厥病因的60%~70%,惊厥多见于生后24小时内。
②缺氧性及产伤性颅内出血:惊厥多见于生后2~3天。
③脑梗塞:多为大脑中动脉梗塞、惊厥多见于生后1~4天。
小儿惊厥的病因(二)感染
见于脑膜炎、脑炎、脑脓肿、败血症、破伤风等,以化脓性脑膜炎和败血症为多。宫内感染者,惊厥见于生后3天内,生后感染者则多见于生后1周后。新生儿高热惊厥罕见。
小儿惊厥的病因(三)代谢异常
①低血糖:多发生于生后3天内。
②低钙血症:包括惊厥发生于生后1-3天的早发型及生后1~2周的迟发型。
③低镁血症:常与迟发型低钙血症并存。
④高钙或低钠血症。
⑤维生素B6缺乏症:惊厥见于生后数小时到2周,镇静剂无效。
⑥胆红素脑病。
⑦氨基酸代谢异常:枫糖尿症、苯丙酮尿症、高甘氨酸血症等。
小儿惊厥的病因(四)药物
①药物过量或中毒:如兴奋剂、氨茶碱、有机磷等。
②撤药综合症:孕母用麻醉药,苯巴比妥类药物,能透过胎盘进入胎儿,分娩后药物供应突然中断,常于生后6小时内发生惊厥,24~48小时恢复正常。
小儿惊厥的病因(五)先天性中枢性神经系统畸形
脑积水、脑发育不全、小头畸形等。
小儿惊厥的病因(六)家族性良性惊厥
为自限性疾病,惊厥发生于生后3天以内,发作频繁但一般情况良好,87%于数周至数月后自愈,13%发展为癫痫。
小儿惊厥的病因(七)其他
包括红细胞增多症、半乳糖血症、高血压脑病等,或原因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