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萎缩性苔藓怎么治疗
外阴萎缩性苔藓怎么治疗
外阴萎缩性苔藓是以外阴、肛周皮肤萎缩变薄为主的皮肤疾病。病变主要侵犯阴蒂及其包皮、小阴唇、阴唇后联合及肛周,是最常见的外阴白色病变。本病以皮肤萎缩为特征,至今皮肤科医师仍称此病为“硬化萎缩性苔藓”。临床表现为外阴瘙痒、性交痛及烧灼样感或疼痛。
外阴萎缩性苔藓怎么治疗?外阴萎缩性苔藓的治疗方法如下:
1、一般治疗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禁用刺激性药物或肥皂清洗外阴,忌穿化纤内裤,不食辛辣和过敏食物。对瘙痒症状明显以致失眠者,加用镇静、安眠和抗过敏药物。
2、局部药物治疗
本病以奇痒为主,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肯定。常用1%~2%氢化可的松软膏或0.025%氟轻松软膏,3~4次/日。用药后6周,皮损可恢复正常。丙酸睾酮局部涂擦是治疗硬化性苔藓的标准方法,疗效因人而异,部分萎缩皮肤可恢复正常,有的病变有所改善,也有无明显疗效者。
3、皮下注射
瘙痒顽固、表面用药无效者可用曲安奈德混悬液皮下注射。如此法未达到目的,患者仍瘙痒,可在区域麻醉阻滞下,皮下注射纯酒精。应注意不能将酒精注入皮内,否则会导致皮肤坏死。皮下注射酒精能完全缓解瘙痒,但不能解除外阴皮肤烧灼感。
外阴营养不良导致的原因是什么
1.外阴萎缩型营养障碍
即外阴硬化萎缩性苔藓,病因尚不清楚,但是有以下几种学说。
①遗传因素;
②先天性因素;
③内分泌影响;
④自身免疫性因素。
2.女阴白斑病
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全身因素有关,如与患糖尿病、内分泌紊乱有关。局部因素对本病的发生起重要作用,外阴的局部环境,如潮湿、热等物理刺激,可导致女阴白斑病。
治疗外阴白斑最新方法有哪些
外阴白斑又叫外阴白色病损、外阴白色病变或外阴营养不良,既往认为是血管营养失调,但是随着对该病的进一步认识,并未发现上述改变,而是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色素改变和变性的病变。由于硬化性苔藓及鳞状上皮细胞增生患者的外阴皮肤黏膜多呈白色,故称为外阴白色病变,属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硬化性苔藓及鳞状上皮细胞增生在不同年代由于对其临床、病理认识不同而几易其名,最早曾称为外阴白斑、白斑性外阴炎、外阴干枯症、增生性或萎缩性外阴炎,神经性皮炎、硬化萎缩性苔藓等。
治疗外阴白斑最新方法有哪些?
1、一般治疗
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禁用刺激性大的药物或肥皂清洗外阴,忌穿不透气的化纤内裤,不食辛辣和易过敏食物。对瘙痒症状明显以致失眠者,可加用镇静、安眠和抗过敏药物。
2、药物治疗
外阴硬化性苔藓的常用药物有丙酮酸油膏、复方维生素a膏及黄体酮油膏。也可选用糖皮质激素类软膏或免疫治疗。药物可以改善症状而不能痊愈,需长期用药。幼女硬化性苔藓至青春期可能自愈,一般不采用丙酮酸油膏治疗,以免出现男性化。可涂用1%氢化可的松软膏或0.3%黄体酮油膏,症状多可以缓解,但需要长期随访。而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可局部应用皮质激素控制瘙痒。多数患者治疗有效,但是需坚持长期用药。
3、物理治疗
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者。微波治疗,二氧化碳激光及氦氖激光,波姆光,高频电刀,局部电灼治疗以及液氮局部冷冻治疗等。
4、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仅适用于病情严重、反复药物或物理治疗无效者。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怀疑恶变时需行手术治疗。
外阴萎缩性苔藓怎么治疗
外阴萎缩性苔藓是以外阴、肛周皮肤萎缩变薄为主的皮肤疾病。病变主要侵犯阴蒂及其包皮、小阴唇、阴唇后联合及肛周,是最常见的外阴白色病变。本病以皮肤萎缩为特征,至今皮肤科医师仍称此病为“硬化萎缩性苔藓”。临床表现为外阴瘙痒、性交痛及烧灼样感或疼痛。
外阴萎缩性苔藓怎么治疗?外阴萎缩性苔藓的治疗方法如下:
1、一般治疗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禁用刺激性药物或肥皂清洗外阴,忌穿化纤内裤,不食辛辣和过敏食物。对瘙痒症状明显以致失眠者,加用镇静、安眠和抗过敏药物。
2、局部药物治疗
本病以奇痒为主,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肯定。常用1%~2%氢化可的松软膏或0.025%氟轻松软膏,3~4次/日。用药后6周,皮损可恢复正常。丙酸睾酮局部涂擦是治疗硬化性苔藓的标准方法,疗效因人而异,部分萎缩皮肤可恢复正常,有的病变有所改善,也有无明显疗效者。
3、皮下注射
瘙痒顽固、表面用药无效者可用曲安奈德混悬液皮下注射。如此法未达到目的,患者仍瘙痒,可在区域麻醉阻滞下,皮下注射纯酒精。应注意不能将酒精注入皮内,否则会导致皮肤坏死。皮下注射酒精能完全缓解瘙痒,但不能解除外阴皮肤烧灼感。
4、手术治疗
对病情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行表浅外阴切除或激光切除,激光切除仅能切除表皮病变,而对表皮下的真皮病变无效;手术切除复发率高,不仅在切除边缘,甚至移植皮肤也可复发。本病恶变机会极少,很少采用手术治疗。
以上就是关于外阴萎缩性苔藓怎么治疗的相关介绍。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外阴萎缩性苔藓的治疗方法是比较多的,因此,患有外阴萎缩性苔藓的朋友也不要太过于担心了。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对想要了解外阴萎缩性苔藓怎么治疗的朋友有所帮助。
老年性外阴萎缩的发病机制
老年性外阴萎缩是由于皮肤营养障碍所致外阴皮肤黏膜全部或部分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组织减少及功能障碍而发生的萎缩性变化。老年性外阴萎缩由于衰老、内分泌障碍、营养不良、慢性感染、中毒、先天性异常或神经营养功能障碍等所致;也可以是机械性长期压迫、牵引
老年性外阴萎缩的发病机制如下:
1、原发性外阴萎缩:表皮变薄,角质层亦变薄。真皮有玻璃样变。皮下弹力纤维减少。
2、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病理特征为表皮层过度角化甚至出现角栓,表皮萎缩变薄伴基底细胞液化变性,黑色素细胞减少。真皮浅层水肿,胶原纤维结构丧失而出现均质化,真皮中层有淋巴细胞浸润带。
3、扁平苔藓:颗粒层增生,有过度角化及棘层肥厚。真皮浅层有带状炎性浸润,并侵入表皮,基底膜常有液化变性,上皮细胞退化可形成胶状体。
4、外阴白斑症:在肥厚期,上皮层增厚、角化,乳头肥大并常陷入结缔组织中。在萎缩期,慢性炎症变化显著,程度不同的水肿,上皮层下的弹力纤维几乎完全消失。肥厚期与萎缩期之间无明确界限,上皮层在一处可能显著增厚,而在另一处则很薄。
外阴萎缩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造成外阴皮肤萎缩的原因如下:
1.原发性外阴萎缩 绝经后的老年妇女,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其靶器官也随之萎缩。
2.外阴白色病变 亦称为慢性外阴营养不良。分为增生型、硬化苔藓型及混合型。其中硬化苔藓型病变时间较长后,炎性病变使真皮弹性组织消失而纤维化,则阴蒂、小阴唇萎缩。
3.扁平苔藓 由白带、搔抓等慢性刺激引起,常并发严重的萎缩性变化。
4.外阴白斑病 是外阴黏膜的增殖性变,有10%~20%发生恶性变。可能因创伤、炎症、过敏、感染等长期刺激而形成,最后亦可致外阴萎缩。
(二)发病机制
1.原发性外阴萎缩 表皮变薄,角质层亦变薄。真皮有玻璃样变。皮下弹力纤维减少。
2.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 病理特征为表皮层过度角化甚至出现角栓,表皮萎缩变薄伴基底细胞液化变性,黑色素细胞减少。真皮浅层水肿,胶原纤维结构丧失而出现均质化,真皮中层有淋巴细胞浸润带。
3.扁平苔藓 颗粒层增生,有过度角化及棘层肥厚。真皮浅层有带状炎性浸润,并侵入表皮,基底膜常有液化变性,上皮细胞退化可形成胶状体。
4.外阴白斑症 在肥厚期,上皮层增厚、角化,乳头肥大并常陷入结缔组织中。在萎缩期,慢性炎症变化显著,程度不同的水肿,上皮层下的弹力纤维几乎完全消失。肥厚期与萎缩期之间无明确界限,上皮层在一处可能显著增厚,而在另一处则很薄。
有人建议:根据上皮层细胞增生间变程度,将外阴白斑症分为三级:
Ⅰ级:上皮棘细胞增厚,乳头陷入结缔组织中,但细胞未见不典型改变。
Ⅱ级:出现不典型细胞,有散在的核分裂,并有上皮珠形成。
Ⅲ级:细胞有间变,大小不一致,有核分裂,具有与原位癌相似之改变。
外阴黏膜白斑的诊断方法
外阴黏膜白斑的诊断方法有哪些?外阴黏膜白斑要做什么鉴别诊断?以下就是关于外阴黏膜白斑鉴别诊断的详细介绍:
诊断
确诊主要依据组织病理检查和临床表现,主要是黏膜上皮或表皮的增生性改变而较易诊断,但黏膜白斑常有诊断扩大化的倾向,应注意疾病鉴别。
鉴别诊断
1.白色角化症
组织病理检查表皮细胞无异形性,白色角化病常表现为色素减退斑,无浸润或轻度浸润,边界不清,瘙痒轻,长期不愈的白色角化病可进一步发展成为外阴白斑病。
2.扁平苔藓
发生于外阴皮肤及黏膜皮肤交界处多角形扁平紫红或暗红丘疹,表面光泽,组织病理学上有表皮突延长呈鸡爪样,胶样小体,基底层液化变性,真皮浅层带状淋巴细胞浸润可以鉴别。
3.硬化萎缩性苔藓
常发生于阴唇,局部可见与毛囊一致的丘疹,黏膜白斑是肥大性外阴营养不良,一般不伴有外阴的萎缩,组织病理学上表皮各层增厚,有棘细胞异形性,而硬化萎缩性苔藓是萎缩性外阴营养不良,皮损是萎缩性蓝白色扁平丘疹到融合成淡白色素减退斑,常可在阴道口及肛周形成“哑铃状”,瘙痒轻,多数伴有小阴唇粘连,萎缩,直至消失,阴蒂萎缩,瘙痒轻,组织病理学上表皮萎缩,真皮浅层胶原纤维纯一化变性,其下方有炎性细胞浸润,因而可以鉴别。
4.外阴白癜风
色素脱失斑,界限清楚,无角化和浸润,无瘙痒,身体其他部位常有同样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基底层完全缺乏多巴染色阳性的黑素细胞,易与黏膜白斑鉴别。
5.外阴神经性皮炎
分布于两侧大阴唇外侧,自觉瘙痒,白斑不明显,往往同时伴有其他部位的皮损,皮肤色素沉着苔藓化皮损,组织病理示慢性皮炎改变,表皮各层增厚,但未见棘细胞有异形性,而可以鉴别。
中医治疗外阴白斑的三个小偏方
药方一
[药物]
黄柏15克,苍术15克,蛇床子30克,苦参30克,荆芥12克,赤芍6克,红花6克,黄芪20克。
[制法]
上药加水煎汤去渣备用。
[用法]
取药液待其温度适宜时,坐浴,每日2次,每剂药可用2-4次。若患者对蛇床子、苦参、赤芍过敏,可改用白鲜皮30克、地肤子20克、丹参6克;硬萎型可加莪术10克。另外须配外涂药,增生型用外阴药膏I号,硬萎型用外阴药膏Ⅱ号,混合型两药交替使用。中药坐浴后,涂于局部,每日2次。本方适用于肝经湿热、瘀血阻滞的外阴白色病变。
[出处]
《陕西中医》。
药方二
[药物]
蛇床子30克,苦参30克,连翘30克,当归20克,银花20克,冰片6克(后下)。
[制法]
上药煎汤备用。
[用法]
取药液坐浴。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每日一剂。坐浴后患处涂擦0.1‰求偶素软膏,2周为1疗程,用于女阴白色病变。
[出处]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
治疗外阴白斑的偏方 外阴白斑怎么治疗 治疗外阴白斑的小偏方
药方三
[药物]
鹿含草30克,仙灵脾30克,蝉蜕15克。
[制法]
上药水煎取液备用。
[用法]
取药液趁热熏洗患处,每日两次,用于治疗外阴白斑。
[出处]
《中草药外治法大全》。
外阴白斑症状
外阴白色病变又叫外阴白色病损、外阴白斑或外阴营养不良,既往认为是血管营养失调,但是随着对该病的进一步认识,并未发现上述改变,而是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色素改变和变性的病变。由于硬化性苔藓及鳞状上皮细胞增生患者的外阴皮肤黏膜多呈白色,故称为外阴白色病变,属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硬化性苔藓及鳞状上皮细胞增生在不同年代由于对其临床、病理认识不同而几易其名,最早曾称为外阴白斑、白斑性外阴炎、外阴干枯症、增生性或萎缩性外阴炎,神经性皮炎、硬化萎缩性苔藓等。
外阴萎缩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外阴硬化性苔藓。外阴硬化性苔藓是以外阴、肛周皮肤萎缩变薄为主的皮肤疾病。由于皮肤萎缩为此病特征,故至今皮肤科医师仍称此病为“硬化萎缩性苔藓”。病变主要侵犯阴蒂及其包皮、小阴唇、阴唇后联合及肛周,是最常见的外阴白色病变。根据临床表现可作出初步诊断,经活组织病理检查是惟一最后诊断方法。
典型病例依据症状和体征即可诊断,但需依靠活体组织检查,应在可疑病变处进行活检,并多点取材,以排除恶变。如能先用1%甲苯胺蓝染色,再用1%醋酸溶液脱色,在不脱色区活检,可提高诊断阳性率。近年来对外阴病变也应用阴道镜检查,有助于排除癌变。
1.原发性外阴萎缩 初起时外阴皮下脂肪消失,大阴唇扁平;继而阴毛脱落,表皮枯萎,表面光滑,干而发亮。呈蜡样光泽,有时出现红色小斑点。小阴唇及阴蒂最终可能消失。外阴有痒、烧灼或刺痛感,如有继发感染,排尿也感疼痛。阴道口因萎缩而狭窄,以致性交困难。萎缩范围可伸展至会阴体、肛门周围,并致肛门括约肌张力降低,发生轻度大便失禁;由于萎缩亦可造成肛裂。
2.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 主要症状为病损区发痒,病变累及外阴皮肤、黏膜和肛周皮肤,其中以阴蒂、小阴唇、后联合处为最常见的病损部位。外观皮肤黏膜变白、薄、干燥而易皲裂,失去弹性,阴蒂多萎缩、小阴唇平坦。晚期皮肤菲薄似卷烟纸,阴道口狭窄,以致性交困难。严重者似外阴切除术后状,即“外阴干枯”。
3.扁平苔藓 局部剧烈发痒。在棕色潮湿的区域内出现脐窝状区,表面粗糙、湿润,并可见抓痕,前庭及小阴唇内侧面可见淡红色网状斑,除侵犯大小阴唇、阴蒂及会阴外,也常累及阴道黏膜,常并发严重的萎缩性变化,但阴道口及阴道无萎缩狭窄。
4.外阴白斑症 多见于更年期。病变部位多在大阴唇内侧、小阴唇及阴蒂等处,可波及整个大阴唇、会阴或肛门周围。局部发痒、发干,有刺痛及烧灼感。黏膜上可见小片高出于表面的增厚组织,呈白色或灰色,有时可有皲裂与溃疡。
外阴萎缩原因
1.原发性外阴萎缩绝经后的老年妇女,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其靶器官也随之萎缩。
2.外阴白色病变 亦称为慢性外阴营养不良。分为增生型、硬化苔藓型及混合型。其中硬化苔藓型病变时间较长后,炎性病变使真皮弹性组织消失而纤维化,则阴蒂、小阴唇萎缩。
3.扁平苔藓 由白带、搔抓等慢性刺激引起,常并发严重的萎缩性变化。
4.外阴白斑病 是外阴黏膜的增殖性变,有10%~20%发生恶性变。可能因创伤、炎症、过敏、感染等长期刺激而形成,最后亦可致外阴萎缩。
外阴营养不良能自愈吗
外阴营养不良能自愈吗
外阴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的发展性疾病,是不可能自己自愈的。只会随着病程的变长而越来越严重,而且这种疾病是以难以忍受的瘙痒为主要症状,不加以控制治疗,会长期的搔抓,局部刺激神经纤维,抑制瘙痒神经纤维反射,瘙痒可暂时得到缓解,但搔抓又可导致皮肤进一步的损伤,从而触发新的瘙痒反应以致瘙痒更剧,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外阴部表皮抓破、皲裂、溃疡等。
外阴营养不良是怎么引起的
1.外阴萎缩型营养障碍
即外阴硬化萎缩性苔藓。病因尚不清楚。有以下几种学说:①遗传因素;②先天性因素;③内分泌影响;④自身免疫性因素。
2.女阴白斑病
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全身因素有关,如与患糖尿病、内分泌紊乱有关。局部因素对本病的发生起重要作用,外阴的局部环境,如潮湿、热等物理刺激,可导致女阴白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