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高尿酸血症的后果 肾病

高尿酸血症的后果 肾病

体内尿酸过高后,会对肾脏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害,体内的尿酸盐晶体,沉淀在肾脏后,会诱发痛风性肾病。这时患者会出现血尿、蛋白尿等问题,严重时会导致尿毒症或肾功能衰退。

尿酸高预防方法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起初大都无任何症状,但部分可演变而诱发急性关节炎、痛风石、肾结石及尿酸肾病,该病也与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明显相关。高尿酸血症的营养治疗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合理膳食,控制体重。

超重或肥胖是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避免过胖是防止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重要环节。

1、低脂肪饮食,高尿酸血症的病人多数伴有高脂血症,且高脂饮食可由于外源性脂肪利用亢进,故应采用低脂肪饮食。

2、蛋白质,高蛋白质饮食可导致内源性嘌呤合成增高,可能增加尿酸的前体,故应限制。

3、碳水化合物,适量碳水化合物可防止组织分解代谢产生酮体,使尿酸清除率和排泄量增加,应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高尿酸血症是体内核酸中嘌呤代谢紊乱所致。高尿酸血症的膳食治疗最主要是:禁用高嘌呤食物,限制嘌呤食物,减少外源性核蛋白,以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并增加尿酸的排出。 酒是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所以要尽量少用。

尿酸高会不会得痛风

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病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引发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结节和痛风性肾病的根本原因。而高尿酸血症的出现则主要是因为尿酸值的增高所致,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溶解在人体液中的尿酸,接近98%是以钠盐的形式存在的。

人体内尿酸池为1200mg,每天都有在生成和排泄,大致的情况是保持平衡的,每天产生尿酸约750mg,排出约800~1000mg,其中30%从肠道和胆道排泄,70%经肾脏排泄。肾脏是尿酸排泄的重要器官,如果肾肌酐清除率减少5%~25%,就可导致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是导致痛风病的先决条件,没有高尿酸血症就没有痛风.但高尿酸血症可在较长时间内单独存在,甚至不发展为痛风.临床中的痛风患者,尿酸值正常的情况也大有人在,只有当关节出现肿痛,才诊断为痛风。

高尿酸血症若不能及时治疗,当液体中的尿酸钠持续处于饱和状态时,在某些条件的激发下,如劳累,酗酒,饮食不节局部受凉等等,就会导致体液中溶解的尿酸钠进入饱和状态,形成尿酸钠结晶,沉积在关节、肾脏和其他组织中,之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化过程,就会引发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及痛风性心脏病等疾病。

是否痛风血尿酸都高吗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本病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者少数由于酶缺陷引起,常伴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继发性者可由肾脏病、血液病及药物等多种原因引起。

多见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20∶1,女性很少发病,如有发生大多在经绝期后。国外报告不少病例有阳性家族史。痛风病程颇长,未累及肾脏者经过有效防治预后良好,但如防治不当,易导致关节畸形、肾结石、肾损害等严重后果。肾功能不全者预后较差。

临床表现,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血清尿酸盐浓度随年龄而升高,有性别差异,在儿童期男女无差别,性成熟期后男性高于女性,至女性绝经期后两者又趋接近,因此男性在发育年龄后即可发生高尿酸血症,而女性往往发生于绝经期后。不少高尿酸血症患者可以持续终生不发生症状,称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只有在发生关节炎时才称为痛风。血清尿酸盐浓度愈高,时间愈长,则发生痛风和尿路结石的机会愈多。痛风的发病年龄以40岁左右达最高峰。

那么是否就是痛风血尿酸都高,这个不能一概而论,有可能患有痛风了,会存在血尿酸高,但是临床表现并没有得话,又不能称为患有痛风病,如果血尿酸值高于了正常值,需要注意,改变下生活的作息与饮食,争取不要将其严重发展下去。

尿酸高的危害

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产物。人体嘌呤来源有两种,内源性依赖自身合成或核酸降解(大约600 mg/d),约占体内总尿酸量的80%;外源性为摄入的嘌呤饮食(大约100 mg/d),约占体内总尿酸量的20%,可见血尿酸水平受饮食影响亦较大。在生理状态下,体内尿酸池为1200 mg,每天产生尿酸约750 mg,排出约800~1000 mg,其中30%从肠道和胆道排泄,70%经肾脏排泄。肾脏是尿酸排泄的重要器官,如果肾肌酐清除率减少5%~25%,就可导致高尿酸血症。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尿酸的产生和排泄基本上保持动态平衡,凡是影响血清尿酸生成和排泄的因素均可以导致血清尿酸水平增高。尿酸在血液中的最高溶解度为420μmol/L,超过此值,尿酸盐即易析出结晶而沉积于组织并引起炎性病变,例如沉积于关节,即引起大家熟知的痛风性关节炎。

一般认为,对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无须治疗。但也不是不管它,因为高尿酸血症毕竟是不正常的。持久的高血尿酸,有可能造成尿酸结晶和尿酸盐结晶在肾盂、输尿管或肾小管及肾间质沉积,造成肾损害,引起肾结石,所以应该寻找高血尿酸的原因,如利尿药、降压药、化疗药等药物因素及肾病、血液病、糖尿病等,找出原因,同时应避免肥胖、高嘌呤及高热量饮食、酗酒、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创伤、湿冷等诱发因素。降低血尿酸,这是有益无害的事。

尿酸高的危害

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产物。人体嘌呤来源有两种,内源性依赖自身合成或核酸降解(大约600 mg/d),约占体内总尿酸量的80%;外源性为摄入的嘌呤饮食(大约100 mg/d),约占体内总尿酸量的20%,可见血尿酸水平受饮食影响亦较大。在生理状态下,体内尿酸池为1200 mg,每天产生尿酸约750 mg,排出约800~1000 mg,其中30%从肠道和胆道排泄,70%经肾脏排泄。

肾脏是尿酸排泄的重要器官,如果肾肌酐清除率减少5%~25%,就可导致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 HUA)。

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尿酸的产生和排泄基本上保持动态平衡,凡是影响血清尿酸生成和排泄的因素均可以导致血清尿酸水平增高。尿酸在血液中的最高溶解度为420μmol/L,超过此值,尿酸盐即易析出结晶而沉积于组织并引起炎性病变,例如沉积于关节,即引起大家熟知的痛风性关节炎。

一般认为,对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无须治疗。但也不是不管它,因为高尿酸血症毕竟是不正常的。

持久的高血尿酸,有可能造成尿酸结晶和尿酸盐结晶在肾盂、输尿管或肾小管及肾间质沉积,造成肾损害,引起肾结石,所以应该寻找高血尿酸的原因,如利尿药、降压药、化疗药等药物因素及肾病、血液病、糖尿病等,找出原因,同时应避免肥胖、高嘌呤及高热量饮食、酗酒、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创伤、湿冷等诱发因素。降低血尿酸,这是有益无害的事。

高尿酸血症概述

高尿酸血症(别名:痛风 英文:gout),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

本病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者少数由于酶缺陷引起,常伴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继发性者可由肾脏病、血液病及药物等多种原因引起。

多见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20∶1,女性很少发病,如有发生大多在经绝期后。国外报告不少病例有阳性家族史。痛风病程颇长,未累及肾脏者经过有效防治预后良好,但如防治不当,易导致关节畸形、肾结石、肾损害等严重后果。肾功能不全者预后较差。

尿酸的预防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起初大都无任何症状,但部分可演变而诱发急性关节炎、痛风石、肾结石及尿酸肾病,该病也与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明显相关。高尿酸血症的营养治疗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合理膳食控制体重

超重或肥胖是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避免过胖是防止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重要环节。

1、低脂肪饮食:高尿酸血症的病人多数伴有高脂血症,且高脂饮食可由于外源性脂肪利用亢进,故应采用低脂肪饮食。

2、蛋白质:高蛋白质饮食可导致内源性嘌呤合成增高,可能增加尿酸的前体,故应限制。

3、碳水化合物:适量碳水化合物可防止组织分解代谢产生酮体,使尿酸清除率和排泄量增加,应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高尿酸血症是体内核酸中嘌呤代谢紊乱所致。高尿酸血症的膳食治疗最主要是:禁用高嘌呤食物,限制嘌呤食物,减少外源性核蛋白,以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并增加尿酸的排出。酒是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所以要尽量少用。

4、平时补充足够的水分。

5、适量食盐避免辛辣。

中老年人尿酸水平有随嗜盐度增加而增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鉴于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故提倡适量食盐(≤6克/天)。另外,过分嗜好辛辣食物者平均血尿酸水平显着高于不食辛辣食物者,故应避免食用辛辣味浓烈的食物。其它高尿酸血症者应多选择新鲜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特别是高钾、低钠的碱性蔬菜,既有利尿作用,又能促进尿酸盐溶解和排泄。最后,高尿酸血症病人应多饮水,稀释尿液,以利于尿酸排出,防止结石形成,为防止尿液浓缩,可在睡前或半夜饮水。

高尿酸血症会引起什么疾病

1.高尿酸血症状最常引起的疾病就是可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它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人体内嘌呤代谢出现障碍,导致血尿酸增加,从而出现关节炎症反复发作红肿疼痛的一种症状,对患者生活影响很大,可导致行动障碍。

2.高尿酸血症还有可能引起痛风性肾病,痛风性肾病的发生是由于患者体内血尿酸的过多产生,但因种种原因而没有合理的排泄出去,从而就形成了高尿酸血症引起的肾损害现象。

3.对于严重的尿酸高血症,还可导致患者出现肾衰竭现象,不过这种现象一般是在晚期的痛风病人身上才会出现。

4.高尿酸血症还和很多疾病的发生也有关,如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而其中的肾脏损害是最直接的表现,所以患者要引起重视。

尿酸偏高对身体都有哪些危害

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产物。人体嘌呤来源有两种,内源性依赖自身合成或核酸降解(大约600 mg/d),约占体内总尿酸量的80%;外源性为摄入的嘌呤饮食(大约100 mg/d),约占体内总尿酸量的20%,可见血尿酸水平受饮食影响亦较大。在生理状态下,体内尿酸池为1200 mg,每天产生尿酸约750 mg,排出约800~1000 mg,其中30%从肠道和胆道排泄,70%经肾脏排泄。

肾脏是尿酸排泄的重要器官,如果肾肌酐清除率减少5%~25%,就可导致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 HUA)。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尿酸的产生和排泄基本上保持动态平衡,凡是影响血清尿酸生成和(或)排泄的因素均可以导致血清尿酸水平增高。尿酸在血液中的最高溶解度为420μmol/L,超过此值,尿酸盐即易析出结晶而沉积于组织并引起炎性病变,例如沉积于关节,即引起大家熟知的痛风性关节炎。

一般认为,对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无须治疗。但也不是不管它,因为高尿酸血症毕竟是不正常的。持久的高血尿酸,有可能造成尿酸结晶和尿酸盐结晶在肾盂、输尿管或肾小管及肾间质沉积,造成肾损害,引起肾结石,所以应该寻找高血尿酸的原因,如利尿药、降压药、化疗药等药物因素及肾病、血液病、糖尿病等,找出原因,同时应避免肥胖、高嘌呤及高热量饮食、酗酒、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创伤、湿冷等诱发因素。降低血尿酸,这是有益无害的事。

什么是尿酸性肾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继“三高”后的第四高—高尿酸逐渐被人们所认知,保守估计目前我国高尿酸患者人数已经达到1.2亿,差不多10个人当中就有一个高尿酸血症性患者,其中30%患者可伴有肾脏的损伤,即尿酸性肾病。对于尿酸性肾病,你知道多少?会有什么危害?怎么预防及治疗?接下来,由小编带你认识尿酸性肾病。

一、首先什么是尿酸性肾病?

要了解高尿酸肾病,首先得先知道什么是尿酸,什么是高尿酸血症。尿酸是体内黄嘌呤代谢后的产物。高尿酸血症是指37℃,PH在7.4时的生理条件下,男性及绝经后妇女大于416umol/l,绝经前妇女大于354umol/l。如果伴随关节疼痛,即为俗称的“痛风”,如果没有关节疼痛,则只是为高尿酸血症。所谓尿酸性肾病即是尿中尿酸及其结晶对肾产生了损害,出现多尿、夜尿、肾绞痛、肾功能异常、甚至衰竭等。当同时存在高尿酸尿(尿中尿酸浓度大于)和尿PH值小于5.4时,出现尿酸性肾病的可能性成倍增加,对肾脏的损害也成倍的增加。

二、尿酸性肾病有什么表现及危害?

早期肾脏无特异性表现,或出现腰酸,或关节疼痛等。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多尿、夜尿增多,早期尿检可出现蛋白尿、血尿、微球蛋白尿等。若不及时处理,可逐渐出现高血压、肾绞痛、贫血、肾功能异常等,部分可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尿毒症症状,而需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肾脏替代治疗。

高尿酸血症肾病的鉴别诊断

尿酸肾病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1.原发性肾小球病以下几点有助于鉴别诊断:

(1)尿酸肾病血清尿酸上升较尿素氮和肌酐显著,血尿酸/血肌酐>2.5(以mg/dl为单位)

(2)痛风肾病关节炎明显发作频繁原发性肾小球病即使有高尿酸血症也很少发生关节炎,可能是其对尿酸反应小

(3)尿酸肾病病史长,通常只有肾小管功能受损明显;而肾小球功能受损较轻,肾功能减退缓慢

(4)痛风石仅在原发性痛风者出现

(5)肾活检组织在偏光显微镜下可见到双折光尿酸结晶可确立尿酸肾病诊断。但由于尿酸盐沉积以肾组织深部为主穿刺肾组织往往深度不够不易取得病变组织

2.慢性肾功能不全本病即使有高尿酸血症,发生尿酸结晶沉积的可能性很小,因此时不复存在皮质-髓质梯度髓质内钠浓度下降。

3.其他引起肾功能衰竭和高尿酸血症的疾病以下病变如横纹肌裂解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胰腺炎严重失水致肾前性氮质血症铅中毒、多囊肾止痛剂肾病、梗阻性肾病引起双侧肾盂积水以及家族性肾病和髓质囊肿病等均可致肾功能衰竭及尿酸明显升高,这些病变是以肾小管间质为主的肾损害,应注意和尿酸肾病鉴别

血尿酸高谨防肾脏损坏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产物,嘌呤核苷酸80%由细胞代谢产生,20%源于饮食,可见血尿酸水平受饮食影响亦较大。每天代谢产生的尿酸主要从肾脏排出体外。尿酸在血液中的最高溶解度为420μmol/L,超过此值,尿酸盐即易析出结晶而沉积于组织并引起炎性病变,例如沉积于关节,即引起大家熟知的痛风性关节炎。

一般认为,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即称为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前者的病因不明,继发性者指继发于其他疾病的高尿酸血症,如肾功能不全、白血病、淋巴瘤以及化疗药物导致大量细胞破坏等。因此,对于血尿酸高的病人,应仔细寻找有无这些疾病的存在。

三种类型致肾损害

高尿酸血症引起肾损害相当常见,尿酸引起的肾损害可表现为三种类型,即慢性尿酸性肾病、尿酸性肾石病和急性尿酸性肾病,三者可互有重叠。在显微镜下观察,100%的痛风患者都有慢性肾损害,这主要是由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肾组织以及尿酸盐结晶阻塞肾小管所致。

慢性尿酸性肾病可表现为腰痛、夜尿增多、多尿以及高血压等,尿液检查可见到少量蛋白尿和血尿。但值得注意的是,多数这类患者并无任何症状,直到出现严重肾损害,甚至尿毒症阶段,才被发现。

急性尿酸肾病是体内尿酸生成急剧增加所致,常引起急性肾衰竭。

痛风病人肾结石发病率比普通人高许多倍,血尿酸水平越高,患肾结石可能性越大。反之,如果您有肾结石,也别忘记查一下血尿酸。肾结石患者常有腰及上腹部间歇发作性疼痛,疼痛向同侧腹股沟、睾丸或大阴唇放射,尿中常常有鱼子样红褐色结石排出,但也有半数患者无任何症状。尿液检查可发现血尿,并发尿路感染时则有脓尿。巨大结石可引起肾盂积水,引起梗阻性肾病。尿酸结石X线能透过,不能在普通X线平片中发现,需通过B型超声、CT或肾孟造影才能确诊。

首先注意合理饮食

高尿酸血症者应避免摄入高嘌呤类食物。酒精可增加尿酸生成,并降低尿酸排泄,故应戒酒。一些药物(如利尿剂)可使血尿酸升高,应尽量避免使用。应多食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心、肺、肾功能正常者,应大量饮水,使每日尿量保持在2~3升。血尿酸水平过高或者控制饮食后仍存在高尿酸血症者,应予药物治疗。

诊治不当后果严重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发现对高尿酸血症诊治不当导致重度肾损害等严重后果者,例如:不少人虽然发现血尿酸高,但因没有不舒服,就不去检查或治疗;很多医生忽视对血尿酸水平升高的原因进行有关检查;不根据血尿酸升高的机理、肾功能状况、是否有肾结石等选择恰当的降尿酸药物;听信广告,长期单纯接受中医药治疗; 对痛风反复发作者,不从根本上去治疗高尿酸血症,而是长期服用有较强肾脏毒性的止痛药;对于肾结石患者,不查结石形成原因,却长期服用可能有肾毒性的排石中成药;出现别嘌呤醇过敏副作用时,未引起足够重视,或未给予恰当治疗,导致剥脱性皮炎或死亡;在用药物控制血尿酸水平正常后,就停药并不再随访。以上情况,均当引以为戒。

高尿酸血症可引发痛风肾病

如今,“三高”已经逐渐发展为“四高”,除了血糖、血压、血脂高的人群普遍存在外,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尿酸高。高尿酸血症如长期发展会导致人体代谢紊乱,引发痛风甚至尿酸肾病。

高尿酸血症,可引发痛风和肾病

“以前我们经常讲‘三高’危害全身健康,现在第四高——尿酸高带来的危害更不可小觑。”专家介绍,“痛风是代谢性的疾病,高尿酸血症可引发痛风性的关节炎。”专家介绍,痛风发作的时间基本是在夜间,晚上睡觉时发病,表现为关节疼痛,早上又减轻,严重者务必到医院纠正。至于诱发原因,他认为,主要是因为人的血里面的尿酸过高,不能排出去,就会形成关节炎,所以叫痛风性关节炎。

“患上高尿酸血症不外乎两种情况,首当其冲就是尿酸产生过多了,尿酸是从细胞里面产生的。”他介绍,高嘌呤食物很容易引起尿酸增高,久而久之就易出现痛风。专家介绍,高尿酸血症不但会引发痛风,而且还可以引起尿酸肾病。

尿酸增高不超600,不需要药物治疗

“高尿酸血症发病率比慢性肾病还要高,大概有25%的人群会出现此问题。很多人没有症状,如果已经有关节痛显现,则可能维持尿酸高已经很长时间了。”他介绍,很多病人不体检不知道自己尿酸高,而都市人群尿酸高又往往跟饮食有直接关系,爱好啤酒、海鲜以及老火汤的市民更容易刺激尿酸增高。

“一般男性尿酸值不超过419、女性在357上下都属于正常。其实体检发现很多人都处于临界水平,即初期检查发现尿酸值偏高,但稍微控制饮食,即适当‘忌口’后又恢复正常。如果尿酸增高不超过600,就不需药物治疗。”他表示,这类人群不用太过担心,少吃高嘌呤类食物,保持均衡饮食,定期体检,一般不会出现症状。“但如果已经有症状,比如说关节炎、高血压、肾病等,必须吃药治疗。”他说。

高尿酸血症可引发痛风肾病!肾病病人除进行正规的治疗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是肾病患者的预防和保养,只有正确的进行预防和保养,才能使肾病患者的病情减轻,及早的康复。祝您早日康复!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不需治疗

当血尿酸高于535mmol/L(9mg/dl)时,会形成尿酸盐结晶,在组织、关节腔内沉淀造成痛风。但绝大多数高尿酸血症终生不发生痛风,仅有5%~12%的患者可发展为痛风。

那么无症状期的高尿酸血症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错。即使没有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发生尿路结石的几率比一般人高20倍,月20%~40%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发展为尿酸性肾病。除此之外,高尿酸血症还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如果有以下情况,应及时给予治疗。

1.有痛风家族史,尿酸性肾结石和排尿量降低者;

2.排除原因后血清尿酸大于535mmol/L(9.0mg/dl);

3.尿中尿酸排泄量每24h>5.948mmol(1000mg);

4.有尿酸性肾结石或急性尿酸性肾病者;

5.有痛风临床症状;

6.对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者。

如果血尿酸水平低于8~9mg/dl时,可不需药物治疗,但要避免肥胖、高嘌呤和高热量饮食、酗酒等诱发因素。高血尿酸者应定期检查或考虑使用降尿酸药物治疗。

相关推荐

急性高尿酸血症有哪些症状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但并不是痛风的同义词,只有发展为炎症性关节炎或痛风石才能称为痛风。所有类型痛风约占关节炎病例的5%。临床上可将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急性高尿酸血症肾病 白血病、淋巴瘤等骨髓增生性疾病和恶性肿瘤广泛播散时,尤其接受放疗和化疗时,高尿酸血症当大量尿酸往肾脏排泄时,尿酸结晶在肾小管、集合管和肾盂急骤沉积,引起肾小管腔内压力增高,肾小球囊内压增高,致使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其临床特征为初期排出尿酸增加,尿中有多形结晶,发生血尿及少量蛋白尿。

高尿酸血症肾病的临床表现

1.急性尿酸肾病 常由血和尿酸都增高引起,多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化疗、癫痫持续状态、中暑、Lesch-Nyhan综合征和多个实体肿瘤自发性坏死时,表现为突发少尿或无尿,血氮质水平迅速增高。早期可有肉眼血尿及排出尿酸结石史,尿酸/尿肌酐>1.0有利于诊断。发生急性肾衰的原因是结晶堵塞集合管,亦有认为结晶压迫远端肾血管使出球动脉和肾小管旁毛细血管压力增高也是重要原因。 2.慢性痛风肾病 常因长期高尿酸血症,尿酸结晶沉积于肾间质,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表现,可有轻微腰痛、水肿和高血压;尿液呈酸性,伴轻至中度蛋白尿,

痛风病在发作时的常见症状

第一、无症状期: 患者仅有持续性或,波动性高尿酸血症而无临床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仅有10%~20%发生痛风,从高尿酸血症到,症状出现时间可达数年或数十年,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症状的比例增高,其症状出现与高尿酸血症的水平,和持续时间有关。 第二、急性关节炎期: 急性关节炎期,是痛风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多发于春秋季节,饮酒、进食高嘌呤饮食、劳累、创伤、受寒、手术、感染等原因是其发病的常见诱因。典型发作起病急骤,常于午夜因剧痛而惊醒,患者拇指及第一跖指关节,最容易受累,其次依次为踝、跟、腕、指、肘等关节。 第

痛风患者可出现哪些症状

1、无症状期 患者仅有持续性或波动性高尿酸血症而无临床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仅有10%~20%发生痛风,从高尿酸血症到症状出现时间可达数年或数十年,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症状的比例增高,其症状出现与高尿酸血症的水平和持续时间有关。 2、急性关节炎期 急性关节炎期是痛风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多发于春秋季节,饮酒、进食高嘌呤饮食、劳累、创伤、受寒、手术、感染等原因是其发病的常见诱因。典型发作起病急骤,常于午夜因剧痛而惊醒,患者拇指及第一跖指关节最容易受累,其次依次为踝、跟、腕、指、肘等关节。 3、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

高尿酸有什么危害 肾脏

尿酸结晶沉积于肾脏,可导致急、慢性尿酸性肾病和尿石症。大量尿酸结晶沉积在肾小管等处,造成急性尿路梗阻,会突然出现少尿、无尿、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症状,这是急性尿酸性肾病。 患高尿酸血症10~20年的患者,由于结晶长期沉积于肾间质,导致慢性间质性肾炎,可出现夜尿增多、尿比重下降、轻到中度蛋白尿,也就是慢性尿酸性肾病的表现。上述肾脏病变长期发展,终将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高尿酸血症使终末期肾病风险增加4~9倍。

高尿酸血症的病因

高尿酸血症是因体内尿酸生成过多和(或)排泄过少所致,其中又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1.原发性高尿酸血症 (1)尿酸排泄减少90%原发性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原因与尿酸排泄减少有关,其可能机制有:①肾小球滤过减少;②肾小管重吸收增加;③肾小管分泌减少。 (2)尿酸生成过多内源性尿酸产生过多的定义是:在低嘌呤饮食(

高尿酸血症肾病的预防

预防痛风肾病的措施是多方面的,重要的是首先明确并尽可能去除引起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因素,当作为病因之一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因素得到合理改变后,血清尿酸盐浓度可随后下降,但许多患者仍需药物控制高尿酸血症。 预防痛风肾病,几乎终身需要使用降低血清尿酸盐浓度药物,将血清尿酸盐浓度降低至6.0mg/dl(360μmmol/L)以下,可防止痛风发作,浓度降至5.0mg/dl(300μmmol/L)以下可使痛风石吸收。 另外,应注意预防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如促尿酸排泄药治疗的最大危险是尿中尿酸晶体的形成和尿酸在肾小管,肾盂和

尿酸高是不是一定会得痛风性关节炎

一、啥叫“痛风”?什么样的风会痛? 人们常把感冒叫“伤风”,把脑血管病叫“中风”。但是痛风这个词却有很多人不了解。其实,痛风在我国的患病率逐年上升,这种病与血尿酸升高有关。大家是否知道,目前我国我国部分地区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已达13. 3%,与欧美地区的2% ~18%相当,而痛风的发病率亦从1998年的0.34%上升至2003年的1.33%。痛风已逐渐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常见多发病。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大家要注意,痛风是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性肾病(包括慢性高尿

尿酸高不止痛风还伤肾

危害 无症状尿酸性肾病更可怕 傅君舟介绍,尿酸是人体内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产物,每天代谢产生的尿酸主要从肾脏排出体外。过量的尿酸形成结晶,如果沉积在关节,就会引起大家所熟知的痛风性关节炎,但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微小的结晶还常常会沉积在肾脏,引起一系列可以危害肾脏的疾病。 “最常见的是尿酸性肾结石,患者常常因为感染而出现疼痛和血尿,而此类患者通常也伴有痛风。”傅君舟介绍说。此外,如果尿酸形成的微小的结晶沉积在肾组织,并阻塞肾小管,就会引起尿酸性肾病。有些患者会出现腰酸背痛、血尿或蛋白尿,通过肾穿刺检查一般能

尿酸偏高的原因

外源性原因:就是人们常说的大量食入富含嘌呤的食物,食物的名单许多文章都有介绍,我这里就不再多说。 内源性原因:凡导致人体细胞大量破坏的疾病,比如白血病、骨髓瘤、红细胞增多症、肌溶解、剧烈运动、肥胖、肿瘤的放、化疗等,都会引起尿酸升高。 此外,代谢尿酸的酶出现问题,高尿酸往往更严重,这种情况称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痛风性肾病大多由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引起,而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常常伴有“三高”--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 肾功能不全,高血压性肾脏病、多囊肾、代谢性酸中毒、甲减、甲旁亢,以及药物(比如利尿剂、阿司匹林、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