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苡仁的功效
中药苡仁的功效
1、中药薏苡仁甘补淡渗,又兼补脾健脾。对水湿内停之疾患,兼有脾虚者尤相适宜。治小便不利、水肿、脚气,常与猪苓、茯苓、木瓜等配用,亦可与粳米煮粥食。治脾虚泄泻常与党参、白术、茯苓等配伍,如参苓白术散。
2、中药薏苡仁能祛湿除痹,兼可舒筋,适用于湿邪留滞肌肉筋脉之风湿痹痛、筋脉挛急。因其性寒尤宜于湿热痹痛,常与苍术、黄柏、牛膝等配伍,如四妙散。亦可与防己、络石藤、桑枝等同用。《食医心镜》单用薏苡仁为末煮粥,日日食之,治久风痹痛,筋脉挛急。若偏于寒湿者,则配麻黄、杏仁、甘草等,即麻杏苡甘汤。
3、中药薏苡仁寒清淡渗,既能清热,又能排泄痈脓,对于内痈脓成者皆相适宜。用治肠痈脓成,可配附子、败酱草、牡丹皮等,如薏苡附子败酱散;用治肺痈吐脓,可配苇茎、冬瓜仁、桃仁等,如苇茎汤。
中药薏苡仁用法参考
中药薏苡仁有滑胎作用,孕妇慎用,孕妇慎用,清热利湿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用量:10-30克。
宝宝腹泻吃什么 山药苡仁粥
原料:糯米30克、山药30克、苡仁15克、砂糖少许。
制作方法:糯米、山药、苡仁,共煮粥;粥将熟时加砂糖少许,稍煮即可服用。
功效:有健脾利湿作用。适用于宝宝迁延性腹泻。
女人气虚的食谱调理法则
一要加强锻炼,越不运动,体质会越差,运动能让身体被动地兴奋,对体质改善很有帮助;二是可以通过食疗来调理,最合适的保健中药是黄芪,可以用黄芪泡水代茶,也可以用黄芪炖鸡、煨汤等,味道甜甜的,很好喝。
气虚体质常用的中药方是“黄芪桂枝五物汤”,只有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五味药,没什么副作用,还可用于治疗糖尿病、颈椎病、周围神经损伤、便秘、坐骨神经痛、痤疮等病。另一个方子“玉屏风散”含三味药——黄芪、防风、白术,每天适当服用,能很好地改善气虚体质,还能治疗和预防气虚感冒。
需要指出的是,很多人认为气虚要用人参,这其实是个误区。人参更适用于消耗性疾病后期的病人,他们体质十分虚弱,属于元气虚衰,即虚在里。而黄芪治疗的气虚是虚在肌肤,二者大不相同。
山药苡仁茶:淮山药、薏苡仁各9克,水煎代茶饮用。常饮山药苡仁茶可使中气足、精神好、脸色佳。
香菇泥鳅粥:香菇泥鳅粥对于气虚及胃肠功能差的人极具功效。将泥鳅、大蒜、香菇、大米、葱共熬成粥,不但味道佳,且营养价值高。
四神汤:莲子、薏苡仁、淮山药、芡实煎煮成汤,是适合气虚之人的养生饮食。也可在四神汤中加排骨、鸡肉等,为防止营养过剩、发胖,可以去掉附着的油脂再煮。
气虚的女性该如何养生?
四神汤:将莲子、薏苡仁、淮山药、芡实煎煮成汤,是适合气虚之人的养生饮食。也可在四神汤中加排骨、鸡肉等,为防止营养过剩、发胖,可以去掉附着的油脂再煮。
香菇泥鳅粥:香菇泥鳅粥对于气虚及胃肠功能差的人极具功效。将泥鳅、大蒜、香菇、大米、葱共熬成粥,不但味道佳,且营养价值高。
山药苡仁茶:淮山药、薏苡仁各9克,水煎代茶饮用。常饮山药苡仁茶可使中气足、精神好、脸色佳。
中药苡仁的相关配伍
1、《温病条辨》):苡仁、白豆蔻、杏仁、竹叶、通草、滑石、半夏、厚朴。治温病出起,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胸闷不饥,午后身热。
2、《和剂局方》:与人参、茯苓、白术等合用,如参苓白术散能渗除脾湿,健脾止泻。
3、《千金方》:与苇茎、冬瓜仁,桃仁等同用,如苇茎汤可治疗肺痈胸痛,咳吐脓痰
女性气虚怎么调
女性气虚该怎么调养呢?气虚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伤过度而耗损(“劳则气耗”),或久病不复,或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减退,气的生化不足等所致。女人气虚要如何调养呢?单纯气虚者可服用白参(生晒参),气虚较严重者可服用野山参,因为野山参补气的功效显著。气虚偏寒者应用红参(高丽参)进补,红参有补气温阳的功效。
中医推荐以下食疗方案:
山药苡仁茶:淮山药、薏苡仁各9克,水煎代茶饮用。常饮山药苡仁茶可使中气足、精神好、脸色佳。
香菇泥鳅粥:香菇泥鳅粥对于气虚及胃肠功能差的人极具功效。将泥鳅、大蒜、香菇、大米、葱共熬成粥,不但味道佳,且营养价值高。
四神汤:莲子、薏苡仁、淮山药、芡实煎煮成汤,是适合气虚之人的养生饮食。也可在四神汤中加排骨、鸡肉等,为防止营养过剩、发胖,可以去掉附着的油脂再煮。
薏苡仁粥功效及做法 薏苡仁冬瓜粥
材料:薏苡仁,粳米各50克,冬瓜150克,食盐适量。
做法:
1.冬瓜洗净,去皮,去籽,切成薄片。
2.薏米,粳米清洗干净,加清水浸泡2-3小时。
3.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下入粳米和薏米,烧开后转小火慢慢熬煮成粥。
4.待粥快熟时加入冬瓜片,续煮5-10分钟,至冬瓜软烂,加食盐调味即可。
中药苡仁的临床应用
作为辅助药,用于利尿消炎,去湿止痛、健脾止泻。
1、用于治疗轻症水肿,尤为脚气水肿较适宜。慢性肾炎而水肿较轻者,可用薏苡仁和鱼腥草等利尿退肿,并可根据患者脾肾阳虚的情况酌加杜仲、菟丝子、黄芪等补益药,方如薏苡仁杜仲汤。
2、用于治疗内痈。例如治肺痈的苇茎汤,治肠痈的肠痈方,均用本品配合。
3、用于治疗湿热痹痛(录入风湿性肌炎、多发性神经炎),可缓解肌肉挛缩疼痛,无论热症寒症都可用,偏热的,配络石藤、稀签草;偏寒的,配麻黄,方如麻杏薏苡甘草汤;湿重的,再加配苍术,方如薏苡仁汤。
4、用于健脾止泻。薏苡仁的效力虽不及淮山药,但仍能进食欲,帮助消化,治脚气病和脾虚泄泻。在健脾方剂内也常采用,如参苓白术散。
此外,本品又可治皮肤扁平疣。可用50g,水煎服,或以100g煮粥,服用一个月作用,有一定效果。其治疗原理尚待研究。
中药苡仁的性状鉴别
种仁呈卵形—椭圆形,基部略平,顶端钝圆。表面乳白色。光滑。常有少量的淡棕色种皮残存,基部凹入,中央有点状种脐。侧面有腹沟,沟内淡棕色(有残留种皮)。依腹沟方向纵切可见胚乳较大,白色粉质,盾片狭长,淡黄色,油质,胚细长,位于腹沟一侧,上端为胚根,下端为胚芽。种仁横切肾形,质坚硬,味甘。以粒大、色白、完整,无碎粒,无粉屑杂质者为佳。
中医教你如何有效补气
一要加强锻炼,越不运动,体质会越差,运动能让身体被动地兴奋,对体质改善很有帮助;
二是可以通过食疗来调理,最合适的保健中药是黄芪,可以用黄芪泡水代茶,也可以用黄芪炖鸡、煨汤等,味道甜甜的,很好喝。
气虚体质常用的中药方是“黄芪桂枝五物汤”,只有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五味药,没什么副作用,还可用于治疗糖尿病、颈椎病、周围神经损伤、便秘、坐骨神经痛、痤疮等病。另一个方子“玉屏风散”含三味药——黄芪、防风、白术,每天适当服用,能很好地改善气虚体质,还能治疗和预防气虚感冒。需要指出的是,很多人认为气虚要用人参,这其实是个误区。人参更适用于消耗性疾病后期的病人,他们体质十分虚弱,属于元气虚衰,即虚在里。而黄芪治疗的气虚是虚在肌肤,二者大不相同。
山药苡仁茶
淮山药、薏苡仁各9克,水煎代茶饮用。常饮山药苡仁茶可使中气足、精神好、脸色佳。
香菇泥鳅粥
香菇泥鳅粥对于气虚及胃肠功能差的人极具功效。将泥鳅、大蒜、香菇、大米、葱共熬成粥,不但味道佳,且营养价值高。
四神汤
莲子、薏苡仁、淮山药、芡实煎煮成汤,是适合气虚之人的养生饮食。也可在四神汤中加排骨、鸡肉等,为防止营养过剩、发胖,可以去掉附着的油脂再煮。
吃薏苡仁的功效与作用 冬瓜薏苡仁汤
材料:薏苡仁25克,冬瓜200克,食盐少许。
做法: 1.将薏苡仁洗净,用清水浸泡一夜。
2.冬瓜洗净,削皮,去籽,切块备用。
3.砂锅中加入足量清水煮沸,下入洗净的薏苡仁开大火煮20分钟,至薏苡仁熟透。
4.加入冬瓜再煮十分钟,加入食盐调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