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低的检查措施
血压低的检查措施
1、体格检查
对低血压患者除了注意分别测量卧位与立位血压外,尚应注意双上肢以及上、下肢间血压的比较测量,以排除多发性大动脉炎所致的动脉狭窄。除此之外,查体时还应注意患者面容、皮肤色泽、毛发分布、胖瘦、有无水肿等一般表现;心脏查体尤应注意心音和心脏杂音的变化;神经系统检查注意患者肢体感觉、运动以及共济运动等。
2、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根据病史和查体可以获得患者低血压病因诊断的线索,但若确立诊断尚需依靠必要的实验室或特殊检查。
如怀疑糖尿病者需进行血糖、尿糖测定;心血管疾病需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甚至心血管造影检查,必要时也可进行血常规、血电解质、肌钙蛋白、24小时动态心电图测定、有创性电生理检查、直立倾斜试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内分泌疾病的诊断需有垂体、肾上腺或甲状腺功能测定的证据。如怀疑肺栓塞,可进行血气分析、肺动脉CT、肺通气灌注扫描等。如怀疑颅内病变或局灶性神经病变,则要进行脑电图、头颅和脑CT及磁共振。
尿血的检查措施
1、小便中混有血液或夹有血丝,或如浓茶或呈洗肉水样,排尿时无疼痛。
2、实验室检查,小便在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
血尿的定位分析:
1、初血尿:血尿仅见于排尿的开始,病变多在尿道。
2、终末血尿:排尿行将结束时出现血尿,病变多在膀胱三角区,膀胱颈部或后尿道。
3、全程血尿:血尿出现在排尿的全过程,出血部位多在膀胱,输尿管或肾脏。
以上三种血尿,可用尿三杯试验加以区别。
重度贫血的检查措施
体格检查
(一)一般状况
患者的发育、营养、表情、血压及体温等,均可为贫血诊断提供线索。如幼年发育迟缓常见于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恶性肿瘤患者一般情况差,常呈恶病质。消瘦及下垂部位水肿提示营养不良性贫血。血压增高伴有面部或周身水肿见于肾脏疾病。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和面部水肿提示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严重者可有低热。高热往往系原发病或并发感染所致,急性溶血也可见高热。
(二)特殊体征
可为明确贫血性质提供重要依据。
1.皮肤、巩膜黄疽
皮肤、巩膜黄疽是溶血性贫血的重要体征之一,常呈浅柠檬色,急性溶血者可较深,新生儿溶血性贫血黄疽严重,并有核黄疽的神经系统症状。皮肤淤点淤斑提示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或出血明显已有贫血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等。下肢踝部内侧或外侧慢性溃疡要想到慢性溶血性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镰状细胞贫血等。蜘蛛儒、肝掌提示肝病。指甲扁平或凹陷常见于缺铁性贫血。舌乳头萎缩、舌质淡而光滑见于营养性贫血和巨幼细胞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者舌质可呈维红色,常伴有疼痛。
2.面容、骨骼
重型地中海贫血由于骨髓舢亢进而出现颅骨增厚,额部隆起,鼻梁塌陷,眼皮水肿的特殊面容。胸骨压痛提示白血病或溶血性贫血。肋骨、脊柱、额骨等多部位骨骼疼痛及压痛要考虑多发性骨髓瘤、骨转移癌及白血病。
3.淋巴结、脾肿大
贫血伴有明显局部或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常提示恶性淋巴瘤、急性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等。伴轻、中度脾肿大要考虑溶血性贫血、恶性淋巴瘤、肝硬化、寄生虫感染。如脾明显肿大常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牌大常不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者明显,早期可无脾肿大,但也有少数病例以显著脾肿大为独特表现者。对于某些疾病,阴性体征也有诊断意义,如一位贫血病人虽有全血细胞减少,若发现淋巴结及脾肿大,即不再考虑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三)神经系统表现
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贫血,可有末梢神经炎和脊髓后束和侧索联合变性,出现触觉、位置和震颤感觉减退或消失,行动不便。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确定贫血的存在及其程度,明确贫血性质与病因的重要方法。
(一)一般血液学检查
1.血常规
按传统要求,其内容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其结果不但能确定贫血的有无及贫血程度,还可估算贫血的形态学类型。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红细胞计数每微升百万数与血红蛋白量每分升克数之比为33-34:1。如这一比例明显减低或增高,分别提示大红细胞性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血小板计数
可以配合血常规,为贫血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3.红细胞指数测定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X可用以进行贫血的形态学分类,有助于推断贫血的病因。
4.网织红细胞计数
能反映红系造血的活跃程度,对判断贫血性质有一定参考价值。其正常值范围0.005-0.15(0.5%-1.5%);对严重贫血患者,观察其绝对值更有 意义。其正常值范围(24~84)X10(2.4-8.4万/k)。明显增高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性溶血发作后)急性失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叶酸及或维生 素B;。治疗后、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后;轻度增高见于慢性溶血性贫血缓解期、骨髓纤维化、脾切除术后。计数减低甚至缺如常提示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 碍性贫血、纯红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造血停滞、骨髓病性贫血。而缺铁性贫血及巨幼细胞贫血治疗前,继发性贫血和一部分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网织红细胞计数 可以正常。
5.血涂片观察红细胞形态
此项检查在传统的血常规项目中已经包容,即在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同时,应该注意了解红细胞形态。现今在部分医疗单位当白细胞计数正常时,已不再把涂片列为常 规检查,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者亦然。故而,这里将血涂片检查作为独立项目来突出加以强调。红细胞形态包括其大小、异形、染色深浅改变及其内含物等,均有 其相应临床意义(表8-l-3)
6.血细胞自动分析
目前大多数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是依据库尔特(Coulter)原理即电阻法研制的,根据细胞悬液中的悬浮颗粒所形成的脉冲数目进行细胞计数,并以脉冲的不同 振幅反映体积大小,借以进行白细胞分类。将血细胞所形成的脉冲输人通道分析器还可给出直方图(细胞容量分布曲线)供临床诊断时参考。检测报告中有关红细 胞、血小板及白细胞计数,血液指数等参数的临床意义与传统检测方法者相同。应注意白细胞的分类计数是经专用稀释液处理后(破坏红细胞并使白细胞的部分细胞 膜破坏,致胞质流出)按各类白细胞的体积大小而非按细胞形态特点来划分的,三分类机型的参数LY(淋巴细胞XMO(单核细胞)和GR(粒细胞)等报告数 值,仅反映白细胞分类正常时的情况。
7.骨髓检查
骨髓象检查对了解贫血发 饱和度低于 15%。铁结合力明显升高,常在生机理,揭示贫血的原因至关重要。检查时要64.4umoi/L(360ug/dl)以上。铁利用障碍者注意骨髓造血组织 的增生情况,各系细胞的比血清铁及铁饱和度增高(两者的正常值范围分例,细胞形态有无异常,可染色铁的含量和铁粒 别为20.6umol/L+9.0u,ol/L土0.35 0.15)而幼细胞的多少及铁小粒的分布状态,有无寄生铁结合力正常或减低(正常值15~200ug/L土虫等。骨髓穿刺多次不能满意取得标本而呈5.4 人血清铁蛋白测定(放兔法减低“干抽”时,应疑及骨髓纤维化等情况,要作骨髓 于12ndL(正常值男性15-200 ML,女性活检。12-150ug/L提示体内贮存铁耗竭,支持缺铁性贫血的诊断。
(二)特殊血液学检查
1.铁代谢检查
血清铁、铁结合力和铁饱 某些贫血的造血情况,有条件者必要时可进行和度测定,用以鉴别缺铁性贫血和铁利用障碍 检查,供临床诊断时参考。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的血清铁和铁饱和度均
2.血清叶酸、维生素B浓度测定
血清显减低,血清铁低于,铁 叶酸浓度<3 dL,表明叶酸缺乏。红细胞内叶酸含量测定因不受叶酸摄人情况的影响,结果更为可靠(正常参考值150~500ug/L),若<100pg/L,表 示叶酸缺乏。血清维生素Bl。浓度<90以ug/L,表示维生素民。缺乏。
3.红系祖细胞体外培养
在红系造血功能低下的患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再生障碍性贫血,其红系早期定向干细胞集落(BFU-E)晚期红系祖细胞形成集落BFU-E产率均明显减低,BFU工更明显。
4.溶血性贫血的病因检查
溶血性贫血病因复杂,检验项目繁多,应根据临床情况有步骤、有针对性地选择必要的检查项目,以明确溶血的病因诊断。
5.红细胞寿命测定
通常采用’‘Cr标志红细胞来测定红细胞寿命。床上一般以’‘Crgl细胞T/ 22 d为正常下限。溶血性贫血的红细胞半衰期明显缩短。
器械检查
1.骨髓Y显像
反映骨髓造血的分布及造血功能。若在正常造血部位的放射物质摄取低下或缺失,表示造血功能减退,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等。如丁显像显示末梢骨髓扩张,正常情况下放射物质分布的部位也有显影,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常为溶血性贫血。骨髓增生性疾病等。
2.其他器械检查
主要用于寻求贫血的病因或继发性症状性贫血的原发疾病。如内镜检查及胃肠造影检查诊断消化道肿瘤或其他一些消化道出血的原因。骨骼X线片辅助诊断多发性骨髓瘤及骨转移癌。CT、超声等检查多脏器、多部位淋巴结病变等。
血压检查异常的应对措施
1、血压偏高的应对措施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很高,如果血压检查中发下血压偏高,我们可以从饮食、药物和生活三个方面进行调理应对。
首先是饮食,高血压饮食疗法主要是通过控制热量、脂肪、蛋白质等的摄入来达到效果,健康均衡的饮食有助于降低血压,往往能起到比较有效的作用。而且血压偏高的人应该在饮食中注意以下问题:忌食高胆固醇食物,蛋黄、动物内脏、鱼籽、虾、蟹黄、墨鱼、牛髓等都是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忌过量吃食盐;忌饮酒过量,酒精会引起心肌脂肪的沉积,使心脏扩大,引起高血压和冠心病。
其次是在药物治疗方面,治疗高血压有专门的降压药物,一般是需要长期服用的,另外,降压药的选择要根据自己的患病情况,是否有并发症或合并症,是否有不良反应都会影响降压药的选择。
最后在生活习惯方面也可以做出改变,以应对血压高的情况。在膳食方面应该更加合理,除了减少高盐高钠以外,还应该注重营养的均衡;检查出血压偏高的患者应该戒烟限酒,进行自我管理,随时提醒自己血压高的危害;除了以上这些,血压偏高的人还应该定期体检,检查血压,随时关注身体动向才能免除一些危险的症状。
2、血压偏低的应对措施
血压偏低在很多人身上都是比较轻微的,没有明显的征兆,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长期血压偏低也是会对身体造成很大影响的。血压低的应对措施主要是在饮食上作出调整,加强营养的摄入可以有效改善血压偏低的情况,低血压的患者在饮食方面可以荤素结合,适当多吃动物脑、肝、蛋黄、奶油、鱼子等高胆固醇食物,这些都能帮你很好地改善低血压,另外建议低血压的人适当吃一些咸的食物,因为食盐可以使血压上升。
缺血也会造成低血压,不少人都是因为贫血而出现低血压的,可以多吃一些可以造血的食物,比如富含蛋白质、铜、铁元素的食物,这类食物有肝类、鱼类、奶类、蛋类、豆类以及含铁多的蔬菜水果等。桂圆、莲子、大枣、桑椹等食物能够帮你增强体质,也是治疗低血压的好帮手。
低血压艾灸注意事项 低血压防治措施
1.注意休息: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如果不注意休息,很容易出现血压偏低,因此,经常发生低血压的人要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防止出现低血压。
2.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当坐,蹲,卧的时间比较常,需要直立时一定要缓慢而起,尤其是老人和女性。
3.防止营养不足性低血压:控制饮食减肥往往会造成营养不良而出现低血压,所以减肥一定要保证所需营养的正常供给,避免出现低血压。
血压低怎么检查
根据病史和查体可以获得患者低血压病因诊断的线索,但若确立诊断尚需依靠必要的实验室或特殊检查。
如怀疑糖尿病者需进行血糖、尿糖测定;心血管疾病需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甚至心血管造影检查,必要时也可进行血常规、血电解质、肌钙蛋白、24小时动态心电图测定、有创性电生理检查、直立倾斜试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内分泌疾病的诊断需有垂体、肾上腺或甲状腺功能测定的证据。如怀疑肺栓塞,可进行血气分析、肺动脉CT、肺通气灌注扫描等。如怀疑颅内病变或局灶性神经病变,则要进行脑电图、头颅和脑CT及磁共振。
嗳气的检查措施
嗳气的中医临床检查一般是结合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表现、舌苔、脉象等来具体检查和判断的。
嗳气与短促冲击有声的呃逆不同。饱食之后,偶有嗳气,无其他兼症,不属病态,多可自愈。临床根据嗳声和气味的不同,以辨证之虚实。嗳气酸腐,兼脘腹胀满者,多为宿食停滞,属实证。
嗳声频作而响亮,嗳气后脘腹胀减,嗳气发作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者,多为肝气犯胃,属实证。
嗳气低沉断续,无酸腐气味,兼见纳呆食少者,多为胃虚气逆,常见于老年人或久病体虚之人,属虚证。
嗳气频作,无酸腐气味,兼见脘痛者,多为寒邪客胃,属寒证。
低血压检查
低血压需要做什么检查?一般而言,低血压需要做体格检查,测量卧位与立位血压外,还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
1、体格检查
对低血压患者除了注意分别测量卧位与立位血压外,尚应注意双上肢以及上、下肢间血压的比较测量,以排除多发性大动脉炎所致的动脉狭窄。除此之外,查体时还应注意患者面容、皮肤色泽、毛发分布、胖瘦、有无水肿等一般表现;心脏查体尤应注意心音和心脏杂音的变化;神经系统检查注意患者肢体感觉、运动以及共济运动等。
2、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根据病史和查体可以获得患者低血压病因诊断的线索,但若确立诊断尚需依靠必要的实验室或特殊检查。
如怀疑糖尿病者需进行血糖、尿糖测定;心血管疾病需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甚至心血管造影检查,必要时也可进行血常规、血电解质、肌钙蛋白、24小时动态心电图测定、有创性电生理检查、直立倾斜试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内分泌疾病的诊断需有垂体、肾上腺或甲状腺功能测定的证据。如怀疑肺栓塞,可进行血气分析、肺动脉CT、肺通气灌注扫描等。如怀疑颅内病变或局灶性神经病变,则要进行脑电图、头颅和脑CT及磁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