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易发人群有哪些
子宫内膜癌易发人群有哪些
长期应用雌激素的患者:出于医疗或其他原因,长期使用雌激素也会导致子宫内膜癌发生,其危险程度与服用激素剂量的大小、服用时间的是非、是否适用孕激素、中间是否停保守治疗以及病人的特点都有关系。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可以进步患子宫内膜癌的几率。关于糖尿病患者或糖耐量不正常者来说,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比正凡人增加2.8倍,而内膜癌患者中也有3%~17%同时是糖尿病患者。
肥胖者:肥胖是造成子宫内膜癌的主要因素之一。早在1960年代就有人调查发觉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均匀体重比对比组高13%。专家指出,肥胖者体内脂肪过多不仅增加了雌激素的储存,也使雌酮合成增加,而雌酮合成增加被以为是子宫内膜癌的致癌因素。因此,如果体重在不长的时间内持续增加22公斤,或超过正常体重的40%(被视为警卫值)时,就应当注意操纵体重了。
子宫肌瘤易发人群有哪些
1、抑郁女性多发子宫肌瘤
中年女性面临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精神压力,易产生抑郁情绪。而伴随着绝经期的到来,女性开始出现“雌激素控制期”。在这个时期中,女性自身的抑郁情绪,很容易促使雌激素分泌量增多,且作用加强,有时可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这同样是子宫肌瘤产生的重要原因。
2、未育女性提前进入更年期
女性一生原始卵泡数目有限,排卵的年限约有30年。妊娠期和哺乳期,由于激素作用,卵巢暂停排卵,直至哺乳期的第4~6个月才恢复,卵巢由此推迟了一定数量的排卵,有生育史的女性要较晚进入更年期。
权威研究表明,女性一生中如果有一次完整的孕育过程,能够增加10年的免疫力,而这10年的免疫力,主要针对的是妇科肿瘤 。未育女性得不到孕激素及时有效保护,易发生激素依赖性疾病,子宫肌瘤就是其中之一。
3、性生活失调影响子宫健康
夫妻间正常的性生活刺激,使人体激素正常良好地分泌,容易引起激素水平分泌紊乱,可促进神经内分泌正常进行,而长期性生活失调,导致盆腔慢性充血,诱发子宫肌瘤的发生。
八类女性当心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是指子宫主体的内膜层发生恶性变化,这内膜层是长在子宫内腔里,生成癌后最易出血,这些血就会由子宫内腔,通过子宫颈流到阴道到体外,患者一般是在45岁以上。那么,哪些女性易患子宫内膜癌?
1、肥胖的女性
人体内的脂肪过多会增加雌激素的储存量,也会增加雌酮的合成量,而雌酮被认为是子宫内膜癌的致癌因子。
2、糖尿病的女性
哪些女性易患子宫内膜癌?糖尿病患者或糖耐量不正常者,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要比正常人高2.8倍。
3、月经不调的女性
哪些女性易患子宫内膜癌?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月经发生紊乱者是月经正常者的3倍。女性月经不调多是由于卵巢功能紊乱引起的,常伴有雌激素水平的异常。这也可能是引起子宫内膜癌的原因。
4、高血压的女性
哪些女性易患子宫内膜癌?在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调查中发现,约有1/3的人患有高血压。高血压患者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1.5倍。
5、患有某些女性疾病的女性
哪些女性易患子宫内膜癌?女性如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功能性卵巢肿瘤等疾病时,会引起其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异常,造成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长期刺激,从而会增加其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
6、初潮早与绝经迟的女性
哪些女性易患子宫内膜癌?初潮过早和绝经延迟会使女性行经的年龄段延长,这也会增加患子宫内膜癌的几率。
7、未孕产的女性
怀孕、生产的次数也关系到患子宫内膜癌的几率。研究发现,子宫内膜癌多发生于未生育或患有不孕症的女性。
8、长期使用雌激素的女性
女性长期使用雌激素也会导致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其危险程度与女性服用雌激素的剂量、时间及服用期间是否停服等都有关系。
子宫肌瘤和子宫癌的区别具体是什么
1、病因不同
子宫肌瘤:确切病因不明,可能与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长期受雌激素刺激有关。
子宫癌:1.长期持续的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在雌激素的长期持续刺激,又无孕激素拮抗,可发生子宫内膜增生症,也可癌变。
2.体制因素:内膜癌易发生在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不孕或不育及绝经的妇女。
3.遗传因素 约20%内膜癌患者有家族史。
2、症状不同
子宫肌瘤:1.月经改变。当子宫生长肿瘤,比如像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肉瘤、绒毛膜癌时,就有可能会出现月经的异常,包括月经量过多,周期紊乱失去规律,月经持续时间延长,淋漓出血等,这些大家都要注意。
2.白带的异常,正常的白带是乳白色或无色透明的,而患病后的白带则会有腐样,并且有异味。
3.压迫感,由于肌瘤在子宫内的不断生长,就会给患者的身体增加很大的压迫感,压迫膀胱导致患者出现尿频、尿急以及排尿困难,大便干燥等现象。
4.腹痛。卵巢肿物扭转、破裂或感染,子官粘膜下肌瘤自宫口脱出或肌瘤变性,这些都可能会引起较剧烈的下腹痛,这就是子宫肿瘤。
5.低糖血症:子宫肌瘤伴发低糖血症(hypoglycemia)亦属罕见。主要表现为空腹血糖低,意识丧失以致休克,经葡萄糖注射后症状可以完全消失。肿瘤切除后低血糖症状即完全消失。
子宫癌:1.不规则阴道出血,出血可于任何时间出现,行激素治疗者除外。如果行激素替代治疗的绝经后妇女出现阴道出血,类似于月经,则预示着子宫癌的可能。因此,若有任何不正常的阴道出血或出血量多,应及早到医院诊治。
2.阴道分沁物,呈粉色、褐色、水样或粘稠状,有异味。经盆腔检查发现子宫增大。
3.体重下降,虚弱,下腹、背部及腿部疼痛。这种情况发生在癌肿转移或扩散时。
容易被忽视的子宫癌的高发人群
一般,常见的容易被忽视的子宫癌的高发人群有:
初潮早与绝经迟者
12岁以前初潮者比12岁以后初潮者,子宫癌的发生率要高60%。子宫癌患者的绝经年龄较正常女性可以晚6年以上。在52岁及以后绝经者,患子宫癌的危险比49岁以前绝经者可增加2.4倍。因此,初潮过早和绝经延迟都会使女性行经年龄延长,从而增加患子宫癌的几率。这是常见的子宫癌的高发人群。
未育者
也是常见的子宫癌的高发人群。受地位、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不育或晚育正日益成为现代女性的时尚之举。然而,子宫癌多发生于未产或不孕症患者。40岁以下的子宫癌患者中66.4%为未产妇。未产妇比经产妇的子宫癌发生率高三倍。因此,正常的孕产不仅对维持女性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女性的生理健康也有重要意义。
肥胖者
肥胖是造成子宫癌的主要因素之一。早在19世纪60年代就有人调查发现子宫癌患者的平均体重比对照组高13%。到1980年,肥胖与内膜癌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肯定。肥胖者体内脂肪过多不仅增加了雌激素的储存,也使雌酮合成增加,而雌酮合成增加被认为是子宫内膜癌的致癌因素。因此,如果体重在不长的时间内连续增加22公斤,或超过正常体重的40%(被视为警戒值)时,就应当注意控制体重了。这是子宫癌的高发人群中比较常见的一种。
阴道出血小心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的高发人群
1、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约有80%的女性有肥胖的特征,肥胖使得体内雌酮合成增加,因此肥胖的女性要多留意;
2、不孕不育。这也是患病的高危因素,当然患有多囊卵巢的患者也容易得子宫内膜癌,这是因为分娩可以降低患病风险比例。
3、不良饮食习惯。高脂肪能存储雌激素,让子宫内膜增生的患者发生癌变,因此要避免摄入高脂肪以及油类多的食物。多吃新鲜蔬果
4、卵巢功能衰退的女性。随着卵巢功能的衰退,体内雌激素出现变化,波动也较大,也因此让肿瘤的发生明显增加。这其中也包括子宫内膜癌。
5、其他疾病。有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家族患病的人,高血压、糖尿病等也是子宫内膜癌的潜在发病人。
怎样预防子宫内膜癌?
因为该疾病的病因到现在还尚不明确,因此女性朋友们只能通过早发现、早治疗来提高生存率。这其中要特别点明月经失调后经治疗无效的年轻妇女,绝经后有出血的女性、更年期间月经紊乱的女性,一旦发现异常都要及时做B超以及子宫内膜检查。再者,日常生活中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降低患病风险。
子宫内膜癌的常见病因是什么
很多女性都想知道子宫内膜癌的病因,这样对于预防子宫内膜癌有很大的帮助。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妇科疾病,对于女性的身心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那么子宫内膜癌的常见病因什么?
1.体质因素 内膜癌易发生在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未婚、少产的妇女。这些因素是内膜癌高危因素。
2.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长期持续刺激 与无排卵性功血、多囊卵巢综合征、功能性卵巢肿瘤、绝经后长期服用雌激素而无孕酮拮抗有关。
3.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有关 国际妇科病理学协会ISGP,1987将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分为单纯型、复杂型与不典型增生过长。单纯型增生过长发展为子宫内膜癌约为1%;复杂型增生过长约为3%;而不典型增生过长发展为子宫内膜癌约为30%。
4.绝经后延 绝经后延妇女发生内膜癌的危险性增加4倍。内膜癌患者绝经年龄比一般妇女平均晚6年。
5.遗传因素 约20%内膜癌患者有家族史。内膜癌患者近亲有家族肿瘤史者比宫颈癌患者高。
以上就是对于“子宫内膜癌的常见病因”的讲解,相信大家都应该有所了解了。对于了解此疾病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预防子宫内膜癌,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够帮助大家!
子宫内膜癌早期症状 子宫内膜癌早期如何检测
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是一个长期过程,女性朋友应该根据身体变化早期就进行检查,可以及时检查到子宫内膜的异常情况,要定期进行妇科病检查,尤其是肥胖人群,有糖尿病,高血压的人群,或家人中有子宫内膜癌病史的人,55岁还未绝经的人群;40岁以上的女性出现月经紊乱,阴道不规则流血,白带异常等现象时要及时进行必要检查,如阴超,诊断性刮宫等,以及早发现病情,及时治疗。
肝癌易发人群 有肝癌家族史者
研究表明,肝癌存在家族聚集现象,某些遗传缺陷会导致发生肝癌的危险性增加。
肥胖女当心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又称子宫体癌,好发年龄为58~61岁。子宫内膜癌作为女性生殖道常见三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尤其是肥胖已成为一种“流行病”,故与之相关的子宫内膜癌在未来数十年将继续升高。因此,女性朋友们,尤其是肥胖的女性更应引起警惕。
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包括年龄、肥胖、不育、晚育、绝经延迟等。其中,肥胖是最常见的高危因素,近70%的早期患者为肥胖女性,一般是体重超过标准15%以上发病危险增3倍。有相关文献报道,日本人群中肥胖患者占3%,而美国肥胖人群占40%,后者子宫内膜癌发病率是前者7倍左右。
另外,9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有阴道不规则出血史,10%在绝经后阴道有出血。因此,建议所有绝经后阴道有不规则出血的女性,应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B超等,以尽早排除子宫内膜癌的可能。
年轻女性如患子宫内膜癌多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月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或月经淋漓不尽,需要和月经紊乱进行鉴别。
膀胱癌易发人群
1、长期接触芳香族类物质的工种如染料、皮革、橡胶、油漆工等,可有膀胱肿瘤的高发生率。
2、吸烟也是一种增加膀胱肿瘤发生率的原因。近年研究显示,吸烟者在尿中致癌物质色氨酸的代谢增加50%,当吸烟停止,色氨酸水平回复到正常。
3、体内色氨酸代谢的异常色氨酸的异常代谢可产生一些代谢产物,如3-羟-2-氨基苯乙酮、3-羟基-邻-氨基苯甲酸,能直接影响到细胞的RNA和DNA的合成。这些代 谢产物经过肝脏作用排泄入膀胱,由β-葡萄糖醛酸甙酶作用后,具有致癌作用。
4、膀胱粘膜局部长期遭受刺激膀胱壁长期慢性的局部刺激,如长期慢性感染、膀胱结石的长期刺激以及尿路梗阻,均可能是诱发癌肿的因素。而腺性膀胱炎、粘膜白斑被认为是癌前期病变,可诱致癌变。
5、药物如大量服用非那西汀类药物,已证实可致膀胱癌。
6、寄生虫病如发生在膀胱内,亦可诱发膀胱癌。
容易被忽视的子宫癌的高发人群
初潮早与绝经迟者
12岁以前初潮者比12岁以后初潮者,子宫癌的发生率要高60%。子宫癌患者的绝经年龄较正常女性可以晚6年以上。在52岁及以后绝经者,患子宫癌的危险比49岁以前绝经者可增加2.4倍。因此,初潮过早和绝经延迟都会使女性行经年龄延长,从而增加患子宫癌的几率。这是常见的子宫癌的高发人群。
未育者
也是常见的子宫癌的高发人群。受地位、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不育或晚育正日益成为现代女性的时尚之举。然而,子宫癌多发生于未产或不孕症患者。40岁以下的子宫癌患者中66.4%为未产妇。未产妇比经产妇的子宫癌发生率高三倍。因此,正常的孕产不仅对维持女性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女性的生理健康也有重要意义。
肥胖者
肥胖是造成子宫癌的主要因素之一。早在19世纪60年代就有人调查发现子宫癌患者的平均体重比对照组高13%。到1980年,肥胖与内膜癌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肯定。肥胖者体内脂肪过多不仅增加了雌激素的储存,也使雌酮合成增加,而雌酮合成增加被认为是子宫内膜癌的致癌因素。因此,如果体重在不长的时间内连续增加22公斤,或超过正常体重的40%(被视为警戒值)时,就应当注意控制体重了。这是子宫癌的高发人群中比较常见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