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与羊骨髓同煮粥滋补脾肾

与羊骨髓同煮粥滋补脾肾

大枣,以色红、肉厚、饱满、核小或无核、味甜者 为佳。民间有“天天吃大枣,青春永不老”“一天十个枣,一辈子不显老”,“五谷加大枣,胜过灵芝草”,“若要皮肤好,粥里加大枣”等说法,虽然有些夸张, 但也说明常常食用大枣对健康是有益的。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大枣养生的秘方:

中老年人脾胃虚弱,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体倦乏力,大便溏泄等症状者,用大枣10枚,山药10克,莲子10克,大米100克,有益气健脾,补虚健身的功效。

服用方法:将大枣、山药及莲子洗净与大米同煮为粥,早晚食用。

肝炎及肺结核病后恢复期,身体虚弱,疲乏无力,用大枣肉500克,白糖适量,有益气补虚的功效。

服用方法:将大枣洗净去核,用水煮烂成膏状,用容器贮存,早中晚各服用1汤匙。

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紫癜、荨麻疹等)的辅助治疗,每日服用鲜枣50~100克或大枣20~50枚,有补气健身,抗过敏的功效。

服用方法:将枣洗净后不拘时服用,至过敏症状消失为止。

贴心提示:

1、服用大枣时,如用煎煮的方法,一定要将大枣破开,分为3~5块,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可增加药效2~3倍。

2、大枣味甘性温,食用过多会助湿生痰蕴热,有湿热痰热者不宜食用。

3、鲜枣进食过多可引起腹泻。

4、食枣后应及时漱口,否则易引起齿黄或龋齿。

慢性疾病或大病后身体虚弱,大枣30克,花生30克,羊肉100克,调料少许,有益气补虚,健脾养血的功效。

服用方法:将羊肉洗净切为小块,放入花生大枣及调料,加水适量,用文火炖煮2小时,食肉喝汤。

中老年人肝肾不足,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须发苍白者,用大枣30枚,制首乌10克,桑椹10克,大米100克,红糖少许,有补肝肾,养精血,乌须发的功效。

服用方法:先将制首乌用水煎煮40分钟,然后在首乌药液中放入大枣、桑椹及大米同煮成粥,食前加红糖少许调味,早晚服。

癔病性精神恍惚,哭笑无常,心烦失眠,情绪波动较大者,用大枣15枚,浮小麦50克,甘草10克,有益气养心,安神定志的功效。

服用方法:将以上3味药洗净,煎煮1小时,去甘草后食用。

中老年人低血压症,大枣20枚,太子参10克,山药30克,薏米20克,莲子10克,大米50克,有补中益气,健脾升压的作用。

服用方法:将以上诸药洗净,与大米同煮为粥,早晚食用。

神经衰弱患者,有失眠多梦,心悸健忘,疲倦无力,精神萎糜者,用大枣20枚,龙眼肉10克,莲子50克,白糖少许,有健脾养血,益心安神的功效。

服用方法:将大枣、龙眼肉及莲子洗净后加水适量,煮烂熟后加白糖调味,早晚食用。

高血压、高血脂及冠心病患者的辅助治疗,用芹菜200克,大枣30枚,有健脾养心,降压降脂的功效。

服用方法:将芹菜与大枣洗净,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食芹菜及枣喝汤。

中老年人肺肾虚损,有疲倦乏力,咳嗽气喘,食欲不振,腰膝酸软等症状者,用大枣20枚,杏仁10克,白果仁10克,核桃仁10克,鸡肉200克,调料少许,有补肺肾,止咳喘,益精血的功效。

服用方法:将鸡肉洗净切小块,与诸药用文火炖煮1小时,分早中晚食用鸡肉、诸仁及大枣,喝汤。

病后躯体虚弱,面色苍白,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失眠健忘,头晕目眩等症状者,用党参10克,大枣20枚,有益气健脾,养心安神的功效。

服用方法:将两药煎煮2次,每次40分钟,合并药液后代茶饮。

脑力劳动者用脑过度,有心悸失眠,多梦健忘,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等症状者,用大枣肉200克,龙眼肉200克,核桃仁100克,西洋参薄片10克,蜂蜜50克,有益气养血,健脾养心的功效。

服用方法:将大枣、龙眼肉、核桃仁、西洋参等洗净,加水适量,用文火熬煮至烂熟后,捣烂加入蜂蜜再用文火煮沸后,冷却装瓶。每日早中晚各服1汤匙。

中老年人脾肾不足,身体瘦弱,倦怠乏力,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等,用大枣30枚,羊胫骨的骨髓10克,制首乌10克,大米100克,有滋补脾肾,填精补髓的功效。

服用方法:将制首乌煎煮40分钟,于药液放入洗净的大枣、骨髓及大米等,同煮成粥,早晚食用。

中老年人性功能减退,有腰膝酸软,性欲减退,遗精阳痿等症状者,用大枣20枚,全虾50克,韭菜10克,大米100克,有益气壮阳,提高性功能的作用。

服用方法:将全虾(不去头及外壳)洗净切段,大枣破开去核,韭菜洗净切小段,与大米同煮为粥,早晚食用。

老年人心气不足,心悸气短,精神恍惚,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者,用大枣100克,石菖蒲50克,人参10克,低度白酒500克,有补气醒脑,安神益智的功效。

服用方法:将石菖蒲及人参洗净切片,大枣破开去核,放入白酒中,浸泡2周后饮用,每日早晚饮用20~30毫升。

如何让用食疗来调节女性肾虚

芝麻

甘平,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如《本草经疏》中就曾记载:“芝麻,气味和平,不寒不热,补肝肾之佳谷也。”尤其是肾虚 之人腰酸腿软,头昏耳鸣,发枯发落及早年白发,大便燥结者,最宜食之。

粟米

又称谷子、稞子。能补益肾气。《名医别录》及《滇南本草》中都说到“粟米养肾气。”明·李时珍还说:“粟,肾之谷也,肾病宜食之,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

豇豆

又称饭豆、长豆。性平,味甘,能补肾健脾,除脾虚者宜食外,肾虚 之人也宜食用,对肾虚 消渴、遗精、白浊,或小便频数,妇女白带,食之最宜。《本草纲目》曾这样记载:“豇豆理中益气,补肾健胃,生精髓。”《四川中药志》也说它能“滋阴补肾,健脾胃,治白带,白浊和肾虚 遗精。”

牛骨髓

有润肺、补肾、益髓的作用。《本草纲目》说它能“润肺补肾,泽肌,悦面”。对肾虚 羸瘦、精血亏损者,尤为适宜。

狗肉

性温,味咸,除有补中益气作用外,还能温肾助阳,故肾阳不足、腰膝软弱或冷痛,食之最宜。《日华子本草》认为:狗肉“补胃气,壮阳,暖腰膝,补虚劳,益气功。”《医林纂要》亦云:“狗肉补肺气,固肾气。”清代医家张璐还说:“犬肉,下元虚人,食之最宜。”下元虚者,即肾阳虚弱、命门火衰是也。

羊骨

性温,味甘,能补肾强筋骨。《饮膳正要》认为:“羊尾骨益肾明日,补下焦虚冷。”《本草纲目》中记载:“羊脊骨补骨虚,通督脉,治腰痛下痢;羊胫骨主脾弱,肾虚 不能摄精,白浊。”唐代《食医心镜》还介绍:“治肾脏虚冷,腰脊转动不得:羊脊骨一具,捶碎煮烂,空腹食之。”对肾虚 劳损,腰膝无力怕冷,筋骨挛痛者,最宜食之。

猪肾

性平,味咸。唐·孟诜认为猪肾“主人肾虚 ”。《日华子本草》说它“补水脏,治耳聋”。水脏者实指肾脏而言。故凡因肾虚 所致的腰酸腰痛、遗精、盗汗及老人肾虚 耳聋耳鸣,宜常食之。

淡菜

有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随宜居饮食谱》中说它“补肾,益血填精”。《本草汇言》亦云:“淡菜,补虚养肾之药也,此物本属介类,气味甘美而淡,性本清凉,善治肾虚 有热。”所以,凡肾虚 羸瘦、劳热骨蒸、眩晕盗汗、腰痛阳痿之人,食之最宜。

干贝

又称江珧柱。性平,味甘咸,能补肾滋阴,故肾阴虚者宜常食之,清代食医王孟英认为:“干贝补肾,与淡菜同。”《本草求真》中也说它能“滋真阴”,实则指滋补肾阴之义。

鲈鱼

又称花鲈、鲈子鱼。性平,味甘,既能补脾胃,又可补肝肾,益筋骨。《本草经疏》曾有记载:“鲈鱼,味甘淡气平与脾胃相宜。肾主骨,肝主筋,滋味属阴,总归于脏,益二脏之阴气,故能益筋骨。”《嘉枯本草》认为:“鲈鱼,多食宜人,作蚱尤良。”凡肝肾阴虚,或脾虚胃弱者皆宜。

脑瘫患者应该怎么正确饮食

一、牛骨髓粥

原料及做法:牛骨髓油10~15g,黑芝麻12~15g,糯米40~60g,桂花卤3~6g,白糖30~60g。将糯米、黑芝麻分别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清水熬煮成粥,加入牛骨髓油、白糖稍煮,撒上桂花卤即成,待温服食治疗脑瘫。

功效:充养骨骼,补益脑髓。适宜小儿脑性瘫痪属肝脾不足证。

服用:1剂/d,分3次服,连服数目。

二、羊脊骨粥

原料及做法:治疗脑瘫,羊脊骨1节,粳米30~50g,陈皮3~6g,草果1~2枚,生姜20~30g,食盐适量。将羊脊骨切碎,加入陈皮、草果、生姜、食盐同煮。取汁,加入粳米,共煮成粥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通督脉,填精补髓。适宜小儿脑性瘫痪属肾精亏虚证。

服用:1剂/d,分3次服,连服数日。

三、猪脑煎

原料及做法:治疗脑瘫,新鲜猪脑1个,食盐少许。将猪脑泡入清水中,剔净血筋,漂净,加食盐适量,水煎30分钟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补精养髓。适宜小儿脑性瘫痪属肝肾亏虚证。

服用:1剂/d,分2次服,连服数日。

不孕不育患者可采用哪些饮食疗法

种玉药酒 淫羊藿250克,生地黄120克,枸杞子60克,胡桃肉120 克,五加皮60克,白酒适量。上药切片,浸入酒中,封于坛中,隔水加热至药片蒸熟,取出放凉。饮酒,每次100毫升,每日2次。具有补肾益精的功效。适用于不孕不育症。此药酒男女均可服,饮酒时期暂停房事。

山药枸杞粥 淮山药30克,枸杞子20 克,加粳米适量,同入锅煮粥,具有补肾健、强阴助阳的功效。适用于脾肾两虚之不孕不育症。

鱼胶糯米粥 鱼鳔胶30克,糯米50 粥,至半熟时放入鱼鳔胶,一同煮熟和匀。隔日1次服用。具有温补肾阳之功效。适用于肾阳不足、肾阴亏损、精液量少、少精子症等。

羊肉粥 羊肉100克,粳米50克。将羊肉洗净切碎成末,粳米入锅煮粥,半熟时加入羊肉末煮烂即可食用。具有温补肾阳之功效。适用于肾阳不足之遗精、阳痿、早泄等症。

山药汤圆 淮山药150克,白糖150克,水磨粉250克。山药洗净蒸熟去皮,放入大瓷碗中,加入白糖,拌成馅泥,取水磨粉做成汤圆,煮熟食用。具有补肾益精的功效。适用于肾虚精寒之症。

麻雀肉 麻雀3 - 5只。去毛与内脏洗净,加入茴香、姜、葱、盐等佐料适量,置锅中炖煮,饮汤食肉。具有益肾壮阳的功效,适用于命门火衰之性功能障碍等病症。

排骨骨髓汤 猪排骨1千克,猪脊髓1条。洗净入锅,加盐、葱、川椒、茴香、生姜适量调味,文火炖汤,饮汤并食用排骨和脊髓。具有温肾助孕、填精益髓的功效。适用于肾精不足、宫寒不孕等症。

肾亏阳痿吃什么好呢

1粟米

又称谷子、稞子。能补益肾气。《名医别录》及《滇南本草》中都说到“粟米养肾气。”明·李时珍还说:“粟,肾之谷也,肾病宜食之,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

又称饭豆、长豆。性平,味甘,能补肾健脾,除脾虚者宜食外,肾虚之人也宜食用,对肾虚消渴、遗精、白浊,或小便频数,妇女白带,食之最宜。《本草纲目》曾这样记载:“豇豆理中益气,补肾健胃,生精髓。”《四川中药志》也说它能“滋阴补肾,健脾胃,治白带,白浊和肾虚遗精。”

甘平,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如《本草经疏》中就曾记载:“芝麻,气味和平,不寒不热,补肝肾之佳谷也。”尤其是肾虚之人腰酸腿软,头昏耳鸣,发枯发落及早年白发,大便燥结者,最宜食之。

2羊骨

性温,味甘,能补肾强筋骨。《饮膳正要》认为:“羊尾骨益肾明日,补下焦虚冷。”《本草纲目》中记载:“羊脊骨补骨虚,通督脉,治腰痛下痢;羊胫骨主脾弱,肾虚不能摄精,白浊。”唐代《食医心镜》还介绍:“治肾脏虚冷,腰脊转动不得:羊脊骨一具,捶碎煮烂,空腹食之。”对肾虚劳损,腰膝无力怕冷,筋骨挛痛者,最宜食之。

3牛骨髓

有润肺、补肾、益髓的作用。《本草纲目》说它能“润肺补肾,泽肌,悦面”。对肾虚羸瘦、精血亏损者,尤为适宜。

性平,味咸。唐·孟诜认为猪肾“主人肾虚”。《日华子本草》说它“补水脏,治耳聋”。水脏者实指肾脏而言。故凡因肾虚所致的腰酸腰痛、遗精、盗汗及老人肾虚耳聋耳鸣,宜常食之。

除了进行正规的治疗,加强食疗的作用,效果还是很好的。另外男性在平时生活中也要注意加强身体锻炼,不要总是加班工作,另外也要注意对腰部的保暖工作,避免出现着凉等情况,如果出现慢性肾炎等会导致更为严重的情况,因此保健方法是很重要的。

男性肾亏吃什么好

芝麻:甘平,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如《本草经疏》中就曾记载:“芝麻,气味和平,不寒不热,补肝肾之佳谷也。”尤其是肾虚之人腰酸腿软,头昏耳鸣,发枯发落及早年白发,大便燥结者,最宜食之。

粟米:又称谷子、稞子。能补益肾气。《名医别录》及《滇南本草》中都说到“粟米养肾气。”明·李时珍还说:“粟,肾之谷也,肾病宜食之,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

豇豆:又称饭豆、长豆。性平,味甘,能补肾健脾,除脾虚者宜食外,肾虚之人也宜食用,对肾虚消渴、遗精、白浊,或小便频数,妇女白带,食之最宜。《本草纲目》曾这样记载:“豇豆理中益气,补肾健胃,生精髓。”《四川中药志》也说它能“滋阴补肾,健脾胃,治白带,白浊和肾虚遗精。”

牛骨髓:有润肺、补肾、益髓的作用。《本草纲目》说它能“润肺补肾,泽肌,悦面”。对肾虚羸瘦、精血亏损者,尤为适宜。

狗肉:性温,味咸,除有补中益气作用外,还能温肾助阳,故肾阳不足、腰膝软弱或冷痛,食之最宜。《日华子本草》认为:狗肉“补胃气,壮阳,暖腰膝,补虚劳,益气功。”《医林纂要》亦云:“狗肉补肺气,固肾气。”清代医家张璐还说:“犬肉,下元虚人,食之最宜。”下元虚者,即肾阳虚弱、命门火衰是也。

羊骨:性温,味甘,能补肾强筋骨。《饮膳正要》认为:“羊尾骨益肾明日,补下焦虚冷。”《本草纲目》中记载:“羊脊骨补骨虚,通督脉,治腰痛下痢;羊胫骨主脾弱,肾虚不能摄精,白浊。”唐代《食医心镜》还介绍:“治肾脏虚冷,腰脊转动不得:羊脊骨一具,捶碎煮烂,空腹食之。”对肾虚劳损,腰膝无力怕冷,筋骨挛痛者,最宜食之。

猪肾:性平,味咸。唐·孟诜认为猪肾“主人肾虚”。《日华子本草》说它“补水脏,治耳聋”。水脏者实指肾脏而言。故凡因肾虚所致的腰酸腰痛、遗精、盗汗及老人肾虚耳聋耳鸣,宜常食之。

淡菜:有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随宜居饮食谱》中说它“补肾,益血填精”。《本草汇言》亦云:“淡菜,补虚养肾之药也,此物本属介类,气味甘美而淡,性本清凉,善治肾虚有热。”所以,凡肾虚羸瘦、劳热骨蒸、眩晕盗汗、腰痛阳痿之人,食之最宜。

干贝:又称江珧柱。性平,味甘咸,能补肾滋阴,故肾阴虚者宜常食之,清代食医王孟英认为:“干贝补肾,与淡菜同。”《本草求真》中也说它能“滋真阴”,实则指滋补肾阴之义。

鲈鱼:又称花鲈、鲈子鱼。性平,味甘,既能补脾胃,又可补肝肾,益筋骨。《本草经疏》曾有记载:“鲈鱼,味甘淡气平与脾胃相宜。肾主骨,肝主筋,滋味属阴,总归于脏,益二脏之阴气,故能益筋骨。”《嘉枯本草》认为:“鲈鱼,多食宜人,作蚱尤良。”凡肝肾阴虚,或脾虚胃弱者皆宜。

吃啥补肾虚

1.芝麻

甘平,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如《本草经疏》中就曾记载:“芝麻,气味和平,不寒不热,补肝肾之佳谷也。”尤其是肾虚之人腰酸腿软,头昏耳鸣,发枯发落及早年白发,大便燥结者,最宜食之。

2.粟米

又称谷子、稞子。能补益肾气。《名医别录》及《滇南本草》中都说到“粟米养肾气。”明·李时珍还说:“粟,肾之谷也,肾病宜食之,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

3.豇豆

又称饭豆、长豆。性平,味甘,能补肾健脾,除脾虚者宜食外,肾虚之人也宜食用,对肾虚消渴、遗精、白浊,或小便频数,妇女白带,食之最宜。《本草纲目》曾这样记载:“豇豆理中益气,补肾健胃,生精髓。”《四川中药志》也说它能“滋阴补肾,健脾胃,治白带,白浊和肾虚遗精。”

4.牛骨髓

有润肺、补肾、益髓的作用。《本草纲目》说它能“润肺补肾,泽肌,悦面”。对肾虚羸瘦、精血亏损者,尤为适宜。

6.羊骨

性温,味甘,能补肾强筋骨。《饮膳正要》认为:“羊尾骨益肾明日,补下焦虚冷。”《本草纲目》中记载:“羊脊骨补骨虚,通督脉,治腰痛下痢;羊胫骨主脾弱,肾虚不能摄精,白浊。”唐代《食医心镜》还介绍:“治肾脏虚冷,腰脊转动不得:羊脊骨一具,捶碎煮烂,空腹食之。”对肾虚劳损,腰膝无力怕冷,筋骨挛痛者,最宜食之。

7淡菜

有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随宜居饮食谱》中说它“补肾,益血填精”。《本草汇言》亦云:“淡菜,补虚养肾之药也,此物本属介类,气味甘美而淡,性本清凉,善治肾虚有热。”所以,凡肾虚羸瘦、劳热骨蒸、眩晕盗汗、腰痛阳痿之人,食之最宜。

8.干贝

又称江珧柱。性平,味甘咸,能补肾滋阴,故肾阴虚者宜常食之,清代食医王孟英认为:“干贝补肾,与淡菜同。”《本草求真》中也说它能“滋真阴”,实则指滋补肾阴之义。

9.鲈鱼

又称花鲈、鲈子鱼。性平,味甘,既能补脾胃,又可补肝肾,益筋骨。《本草经疏》曾有记载:“鲈鱼,味甘淡气平与脾胃相宜。肾主骨,肝主筋,滋味属阴,总归于脏,益二脏之阴气,故能益筋骨。”《嘉枯本草》认为:“鲈鱼,多食宜人,作蚱尤良。”凡肝肾阴虚,或脾虚胃弱者皆宜。

10.桑椹

俗称桑果。性寒,味甘,有补肝、益肾、滋阴的作用。如《滇南本草》云:“桑椹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清·王孟英还说:“桑椹滋肝肾,充血液,健步履。”故肾虚之人,尤其是肾阴不足者,食之最宜。

11.芡实

性平,味甘涩,有益肾固涩、补脾止泄的双重功效。《本草经百种录》称之为“脾肾之药也”。《本草从新》亦说它能“补脾固精”。《本草新编》中还说:“芡实不特益精,且能涩精补肾,与山药并用,各为末,日日米饭调服。”凡肾虚之人遗精、早泄、带下、小便不禁或频多者,宜常食之。

12.栗子

性温,味甘,除有补脾健胃作用外,更有补肾壮腰之功,对肾虚腰痛者,最宜食用。如唐代养生学家孙思邈曾说:“生食之,甚治腰脚不遂。”明·李时珍亦曾记载:“治肾虚腰脚无力,以袋盛生栗悬干,每旦吃十余颗,次吃猪肾粥助之,久必强健。”

男人吃什么对肾好

肉苁蓉炖羊肾

主料:肉苁蓉30克。羊肾1对。

烹调方法:挖去白色筋膜和躁腺,将羊肾剖开。清洗干净;肉苁蓉洗净,切片。将羊肾与肉苁蓉一并放在砂锅内,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炖煮20-30分钟,以羊肾熟烂为度。捞去肉苁蓉片,酌加适量胡椒末、味精和精盐。当菜或点心食用。

功效:益精润肠。用治肾虚劳损,功效补肾助阳。阳萎,腰膝酸软,耳聋,夜尿频多和阳气虚弱所致大便秘结。

海狗肾粥

主料:海狗肾15克,粳米60克。

制作:将海狗肾用温水浸泡24小时,顺尿道处剖成两半,除去筋膜,洗净,切成节。粳米淘洗于净。将海狗肾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和葱、生姜、料酒、食盐。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熬至半熟,投入粳米,同煮成粥,供早晚餐温热食用。

功用:功能暖肾助阳,固精益髓。用治命门火衰,阳萎不举,早泄,滑精,精冷无子,腰酸,怕冷,小便频数。

羊肾和乳粉

主料:乳粉20克。羊肾1只。

烹调方法:将羊肾剖开。清洗干净,挖去白色筋膜和臊膝,放在锅内,加入清水。加热炖煮30分钟左右,以羊肾煮熟为度。兑入乳粉。空腹食用。

功效:补精添髓,温肾益气。用治下焦虚冷,阳萎不举,脚膝无力。

鸡蛋猪腰粥

用料:鸡蛋1个,猪腰1只,糯米60克,盐、油适量。

制法:猪腰去筋膜切片,鸡蛋打碎加入盐、油拌匀,糯米煮粥,将成时加入鸡蛋、猪腰稍煮即可。可作早晚餐或点心食用。

功效:补肾健脾。猪腰性味咸平,具有理肾气、通膀胱、消积滞、止消渴之功效;糯米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有补虚、补血、健脾暖胃、止汗等作用;鸡蛋性味甘平,能补阴益血,除烦安神,补脾和胃。本粥可用于病后体虚、脾肾不足、腰酸腰痛、遗精、盗汗、耳鸣者服用。

补肾中药有哪些

芝麻

甘平,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如《本草经疏》中就曾记载:“芝麻,气味和平,不寒不热,补肝肾之佳谷也。”尤其是肾虚之人腰酸腿软,头昏耳鸣,发枯发落及早年白发,大便燥结者,最宜食之。

粟米

又称谷子、稞子。能补益肾气。《名医别录》及《滇南本草》中都说到“粟米养肾气。”明·李时珍还说:“粟,肾之谷也,肾病宜食之,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 牛骨髓 有润肺、补肾、益髓的作用。《本草纲目》说它能“润肺补肾,泽肌,悦面”。对肾虚羸瘦、精血亏损者,尤为适宜。

羊骨

性温,味甘,能补肾强筋骨。《饮膳正要》认为:“羊尾骨益肾明日,补下焦虚冷。”《本草纲目》中记载:“羊脊骨补骨虚,通督脉,治腰痛下痢;羊胫骨主脾弱,肾虚不能摄精,白浊。”唐代《食医心镜》还介绍:“治肾脏虚冷,腰脊转动不得:羊脊骨一具,捶碎煮烂,空腹食之。”对肾虚劳损,腰膝无力怕冷,筋骨挛痛者,最宜食之。

九款食物让你走出肾虚

1.芝麻

甘平,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如《本草经疏》中就曾记载:“芝麻,气味和平,不寒不热,补肝肾之佳谷也。”

尤其是肾虚之人腰酸腿软,头昏耳鸣,发枯发落及早年白发,大便燥结者,最宜食之。

2.粟米

又称谷子、稞子。能补益肾气。《名医别录》及《滇南本草》中都说到“粟米养肾气。”明·李时珍还说:“粟,肾之谷也,肾病宜食之,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

3.豇豆

又称饭豆、长豆。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和健脾的双重作用。如《本草纲目》记载:“豇豆补肾健胃,生精髓。

昔卢廉夫教人补肾气,每日空心煮豇豆,入少盐食之。”现代《四川中药志》也介绍:“豇豆滋阴补肾,健脾胃。治白带、白浊及肾虚遗精。”对肾虚小便频数者亦宜。

4.牛骨髓

有润肺、补肾、益髓的作用。《本草纲目》说它能“润肺补肾,泽肌,悦面”。对肾虚羸瘦、精血亏损者,尤为适宜。

5.羊骨

性温,味甘,能补肾强筋骨。《饮膳正要》认为:“羊尾骨益肾明日,补下焦虚冷。”

《本草纲目》中记载:“羊脊骨补骨虚,通督脉,治腰痛下痢;羊胫骨主脾弱,肾虚不能摄精,白浊。”唐代《食医心镜》还介绍:“治肾脏虚冷,腰脊转动不得:羊脊骨一具,捶碎煮烂,空腹食之。”

对肾虚劳损,腰膝无力怕冷,筋骨挛痛者,最宜食之。

6.猪肾

性平,味咸。唐·孟诜认为猪肾“主人肾虚”。《日华子本草》说它“补水脏,治耳聋”。水脏者实指肾脏而言。故凡因肾虚所致的腰酸腰痛、遗精、盗汗及老人肾虚耳聋耳鸣,宜常食之。

7.淡菜

有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随宜居饮食谱》中说它“补肾,益血填精”。

《本草汇言》亦云:“淡菜,补虚养肾之药也,此物本属介类,气味甘美而淡,性本清凉,善治肾虚有热。”所以,凡肾虚羸瘦、劳热骨蒸、眩晕盗汗、腰痛阳痿之人,食之最宜。

8.干贝

又称江珧柱。性平,味甘咸,能补肾滋阴,故肾阴虚者宜常食之,清代食医王孟英认为:“干贝补肾,与淡菜同。”

《本草求真》中也说它能“滋真阴”,实则指滋补肾阴之义。

9.鲈鱼

又称花鲈、鲈子鱼。性平,味甘,既能补脾胃,又可补肝肾,益筋骨。《本草经疏》曾有记载:“鲈鱼,味甘淡气平与脾胃相宜。

肾主骨,肝主筋,滋味属阴,总归于脏,益二脏之阴气,故能益筋骨。”《嘉枯本草》认为:“鲈鱼,多食宜人,作蚱尤良。”凡肝肾阴虚,或脾虚胃弱者皆宜。

温馨提示:通过上文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肾虚吃什么有了全面的了解,肾虚用药不如从饮食改善,健康又营养,小编建议大家可以去尝试一下的哦!

肾虚的具体饮食疗法

芝麻

甘平,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如《本草经疏》中就曾记载:“芝麻,气味和平,不寒不热,补肝肾之佳谷也。”尤其是肾虚之人腰酸腿软,头昏耳鸣,发枯发落及早年白发,大便燥结者,最宜食之。

粟米

又称谷子、稞子。能补益肾气。《名医别录》及《滇南本草》中都说到“粟米养肾气。”明.李时珍还说:“粟,肾之谷也,肾病宜食之,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

豇豆

又称饭豆、长豆。性平,味甘,能补肾健脾,除脾虚者宜食外,肾虚之人也宜食用,对肾虚消渴、遗 精、白浊,或小便频数,妇女白带,食之最宜。《本草纲目》曾这样记载:“豇豆理中益气,补肾健胃,生精髓。”《四川中药志》也说它能“滋阴补肾,健脾胃, 治白带,白浊和肾虚遗精。”

牛骨髓

有润肺、补肾、益髓的作用。《本草纲目》说它能“润肺补肾,泽肌,悦面”。对肾虚羸瘦、精血亏损者,尤为适宜。

狗肉

性温,味咸,除有补中益气作用外,还能温肾助阳,故肾阳不足、腰膝软弱或冷痛,食之最宜。《日 华子本草》认为:狗肉“补胃气,壮阳,暖腰膝,补虚劳,益气功。”《医林纂要》亦云:“狗肉补肺气,固肾气。”清代医家张璐还说:“犬肉,下元虚人,食之 最宜。”下元虚者,即肾阳虚弱、命门火衰是也。

羊骨

性温,味甘,能补肾强筋骨。《饮膳正要》认为:“羊尾骨益肾明日,补下焦虚冷。”《本草纲目》 中记载:“羊脊骨补骨虚,通督脉,治腰痛下痢;羊胫骨主脾弱,肾虚不能摄精,白浊。”唐代《食医心镜》还介绍:“治肾脏虚冷,腰脊转动不得:羊脊骨一具, 捶碎煮烂,空腹食之。”对肾虚劳损,腰膝无力怕冷,筋骨挛痛者,最宜食之。

脑性瘫痪吃什么好

1,羊脊骨粥:

[原料]羊脊骨1节,粳米30~50 g,陈皮3~6 g,草果1~2枚,生姜20~30 g,食盐适量。

[制法]将羊脊骨切碎,加入陈皮、草果、生姜、食盐同煮。取汁,加入粳米,共煮成粥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通督脉,填精补髓。适宜小儿脑性瘫痪属肾精亏虚证

[服法]1剂/d,分3次服,连服数日。

2,牛骨髓粥:

[原料]牛骨髓油10~15 g,黑芝麻12~15 g,糯米40~60 g,桂花卤3~6 g,白糖30~60 g。

[制法]将糯米、黑芝麻分别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清水熬煮成粥,加入牛骨髓油、白糖稍煮,撒上桂花卤即成,待温服食。

[功效]充养骨骼,补益脑髓。适宜小儿脑性瘫痪属肝脾不足证。

[服法]1剂/d,分3次服,连服数目。

3,猪脑煎:

[原料]新鲜猪脑1个,食盐少许。

[制法]将猪脑泡入清水中,剔净血筋,漂净,加食盐适量,水煎30分钟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补精养髓。适宜小儿脑性瘫痪属肝肾亏虚证。

[服法]1剂/d,分2次服,连服数日。

哪些食物可以滋补肝肾

|、芝麻 甘平,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如《本草经疏》中就曾记载:"芝麻,气味和平,不寒不热,补肝肾之佳谷也。"尤其是肾虚之人腰酸腿软,头昏耳鸣,发枯发落及早年白发,大便燥结者,Zui 宜食之。

2、粟米 又称谷子、稞子。能补益肾气。《名医别录》及《滇南本草》中都说到"粟米养肾气。"明.李时珍还说:"粟,肾之谷也,肾病宜食之,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

3、豇豆又称饭豆、长豆。性平,味甘,能补肾健脾,除脾虚者宜食外,肾虚之人也宜食用,对肾虚消渴、遗精、白浊,或小便频数,妇女白带,食之Zui 宜。《本草纲目》曾这样记载:"豇豆理中益气,补肾健胃,生精髓。"《四川中药志》也说它能"滋阴补肾,健脾胃,治白带,白浊和肾虚遗精。"

4、牛骨髓 有润肺、补肾、益髓的作用。《本草纲目》说它能"润肺补肾,泽肌,悦面"。对肾虚羸瘦、精血亏损者,尤为适宜。

5、狗肉 性温,味咸,除有补中益气作用外,还能温肾助阳,故肾阳不足、腰膝软弱或冷痛,食之Zui 宜。《日华子本草》认为:狗肉"补胃气,壮阳,暖腰膝,补虚劳,益气功。"《医林纂要》亦云:"狗肉补肺气,固肾气。"清代医家张璐还说:"犬肉,下元虚人,食之Zui 宜。"下元虚者,即肾阳虚弱、命门火衰是也。

6、羊骨 性温,味甘,能补肾强筋骨。《饮膳正要》认为:"羊尾骨益肾明日,补下焦虚冷。"《本草纲目》中记载:"羊脊骨补骨虚,通督脉,治腰痛下痢;羊胫骨主脾弱,肾虚不能摄精,白浊。"唐代《食医心镜》还介绍:"治肾脏虚冷,腰脊转动不得:羊脊骨一具,捶碎煮烂,空腹食之。"对肾虚劳损,腰膝无力怕冷,筋骨挛痛者,Zui 宜食之。

以上文章中所讲述的就是哪些食物可以补肝肾的详细介绍,在日常生活中很多食物都可以起到滋补肝肾的作用,肝肾不好的患者平时要多注意预防自己的身体感冒,平时多喝白开水,可以多做有氧运动来提高自身免疫力,多吃新鲜的应季水果蔬菜,不宜食用过多的油腻食物,以免会使病情更加严重,发现不良情况要及时去往正规医院就医。

肾保健的饮食

芝麻:甘平,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

粟米 :能补益肾气。性温,味甘,除有补脾健胃作用外,更有补肾壮腰之功,对肾虚腰痛者,最宜食用。

豇豆:性平,味甘,能补肾健脾,除脾虚者宜食外,肾虚之人也宜食用

牛骨髓:有润肺、补肾、益髓的作用。

狗肉:性温,味咸,除有补中益气作用外,还能温肾助阳,故肾阳不足、腰膝软弱或冷痛,食之最宜。

羊骨:性温,味甘,能补肾强筋骨。

猪肾:性平,味咸。

淡菜 :有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

干贝 :性平,味甘咸,能补肾滋阴,故肾阴虚者宜常食之。

鲈鱼:性平,味甘,既能补脾胃,又可补肝肾,益筋骨。

桑椹:性寒,味甘,有补肝、益肾、滋阴的作用。

芡实:性平,味甘涩,有益肾固涩、补脾止泄的双重功效。可与山药并用。可与枸杞子同煮粥食。

胡桃:性温,味甘,既能补肺止喘,又能补肾固精,还能润肠通便。

山药:性平,味甘,为中医“上品”之药,除了具有补肺、健脾作用外,还能益肾填精。

肾虚吃什么补

粟米

粟米又称谷子、稞子。能补益肾气。《名医别录》及《滇南本草》中都说到“粟米养肾气。”

明·李时珍还说:“粟,肾之谷也,肾病宜食之,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

豇豆

豇豆又称饭豆、长豆。性平,味甘,能补肾健脾,除脾虚者宜食外,肾虚之人也宜食用。

对肾虚消渴、遗精、白浊,或小便频数,妇女白带,食之最宜。

《本草纲目》曾这样记载:“豇豆理中益气,补肾健胃,生精髓。”

《四川中药志》也说它能“滋阴补肾,健脾胃,治白带,白浊和肾虚遗精。”

羊骨

羊骨性温,味甘,能补肾强筋骨。《饮膳正要》认为:“羊尾骨益肾明日,补下焦虚冷。”

《本草纲目》中记载:“羊脊骨补骨虚,通督脉,治腰痛下痢;羊胫骨主脾弱,肾虚不能摄精,白浊。”

唐代《食医心镜》还介绍:“治肾脏虚冷,腰脊转动不得:羊脊骨一具,捶碎煮烂,空腹食之。”对肾虚劳损,腰膝无力怕冷,筋骨挛痛者,最宜食之。

相关推荐

耳聋患者生活中经常吃什么好得快

耳聋患者适宜多吃杜仲汤:1枚,杜仲,补骨脂。洗净切块,杜仲、补骨脂用纱布包好,加水共熟,食肉饮汤。 耳聋患者适宜多吃猪肉山萸补骨汤:瘦猪肉,山萸肉、补骨脂、知母各,龟板。将药物先煎去渣,加猪肉熟,吃肉饮汤。 耳聋患者适宜多吃黄酒炖乌鸡:雄乌鸡,黄酒。将鸡宰杀去内脏洗净,放锅内,加入黄酒,开后用文火炖至肉烂,用盐调味,食肉饮汤。 耳聋患者适宜多吃黑豆煨塘虱:黑豆,塘虱鱼,去肠脏。共放入瓦锅加适量水,文火煨熟,盐调味服食。 耳聋患者适宜多吃鲤鱼脑髓:鲤鱼脑髓,大米,服食。 耳聋患者适宜

女人阴虚吃什么好调养呢

虚,要从补气和补血两方面入手。如果不是虚的太厉害,可以采用食补,用人参、阿胶、黑芝麻、灵芝、核桃、枸杞,磨成末,用黄酒搅成粘稠状,放锅蒸熟,每天去1勺来吃。常见的虚者宜吃下列食物: 芝麻 甘平,有补肝、润五脏的作用。如《本草经疏》中就曾记载:“芝麻,气味和平,不寒不热,补肝之佳谷也。”尤其是虚之人腰酸腿软,头昏耳鸣,发枯发落及早年白发,大便燥结者,最宜食之。 粟米 又称谷子、稞子。能补益气。《名医别录》及《滇南本草》中都说到“粟米养气。”明·李时珍还说:“粟,之谷也,病宜食之,食益丹

骨有没有营养 骨头怎么吃好

脊骨(含尾骨)1000克,面条适量。 1.将骨加生姜、辣椒、大小茴香、桂皮等同。 2.先用武火,后改文火,熬至汤成浓白色。 3.每次取适量做汤面,亦可以此汤加糯米、小枣。补,强身健体。 骨200克,红枣100克,糯米50克。 1.将糯米洗净,红枣洗净去核,胫骨洗净敲碎,三样同放入锅内,加清水2000克约1小时即可。 2.此有补壮骨、滋阴养胃的作用,还能软化血管,经常食用可防治心血管疾病,对女性有滋补作用。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喝的汤

1﹑鲫鱼五仁汤 材料:鲫鱼一条,红衣花生200g,赤豆200g,核桃仁200g,黑芝麻200g,红枣200g。 制法:把鲫鱼切块,加清水熬汤,取汤加入红枣、红衣花生、赤豆、核桃仁、黑芝麻约一个小时。 服法:分三日吃完。 作用:滋阴温阳,补气养血,适用阴阳两虚的再障病人。 2﹑肉胡萝卜枸杞汤 材料:肉七百50g,胡萝卜30g,枸杞10g,生姜6g,精盐适量的。 制法:把肉洗干净切块,入沸水里氽一下,和洗干净的胡萝卜、枸杞、生姜一起放到砂锅里,加适量的水,用大火沸后转用小火炖三小时调入精盐即成。 服

女人补血食疗方

一、养生补血 功效:此具有养心补滋补强壮的功效 准备材料: 芡实、薏仁米、白扁豆、莲肉、山药、红枣、桂圆、百合各6克、粳米150克。 制作方法:取以上八药煎40分钟,再加入大米继续烂成即可。 二、健补气 功效:此具有补气、强筋骨、健胃的功效 准备材料:骨两具、粳米100克、食盐、生姜、葱白各少许。 制作方法:将新鲜的骨洗净敲碎加水煎汤,高火约20分钟。再取汤代水下米,高火10分钟,待快好时加入葱白、生姜、细盐稍即可。 三、滋阴补血 功效:此具有温中健、双补气血、健

哪些食疗方法可以治疗重症肌无力

(1)重症肌无力食疗200克粳米、人参粉(或片)10克,加清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再改文火至稠,加入适量冰糖,搅匀即成。 (2)重症肌无力食疗乌骨雌、雄鸡各工只,膛内塞入人参9克、生黄芪60克、生姜6克,以线缝合,加酒、水各半,入砂锅急火烧沸,撇去沫,文火炯炖,至骨酥肉烂,熬成浓汤,稍加调味,分日分顿,饮汤吃鸡,常服。 (3)重症肌无力食疗羔肉500克,去筋膜洗净,加酒浸一宿,切成肉糜,加入人参粉30克、山药500克,稍入调味佐料,包成馄饨,每日服5~10只,常服。 (4)白腰子2具,或猪腰子1对,

炎的食疗方法

一、车前叶 车前叶30~60克,葱白1茎,粳米50~100克。将车前叶洗净并切碎,同葱白汁后去渣,然后加粳米。 用法:每日2~3次,5~7天为一疗程。 疗效:利尿,清热,明目,祛痰。适用于小便不通、尿血、水肿等症的急性炎患者。患有遗精、遗尿的病人不宜食用。 二、葫芦 陈葫芦粉(越陈越好)10~1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先将粳米、冰糖同入砂锅内,加水500克,至米烂熟,加陈葫芦粉,再片刻,以稠为度。 用法:每日2次,温热顿服。5~7天为一个疗程。 疗效:利水消肿。适用于炎及心脏病水肿

虚宜吃什么食物

芝麻: 甘平,有补肝、润五脏的作用。如《本草经疏》中就曾记载:“芝麻,气味和平,不寒不热,补肝之佳谷也。”尤其是虚之人腰酸腿软,头昏耳鸣,发枯发落及早年白发,大便燥结者,最宜食之。 粟米: 又称谷子、稞子。能补益气。《名医别录》及《滇南本草》中都说到“粟米养气。”明·李时珍还说:“粟,之谷也,病宜食之,食益丹田,补虚损。” 豇豆: 又称饭豆、长豆。性平,味甘,能补,除虚者宜食外,虚之人也宜食用,对虚消渴、遗精、白浊,或小便频数,妇女白带,食之最宜。《本草纲目》曾这样记载:“豇

小孩咳嗽食疗偏方

1、薯蓣益肺。生怀山药30克、白糖少许、将山药轧细筛、调入凉水、边边搅、两三沸即成、加少许白糖调味、服食;补止泻,补收摄,治劳伤咳喘、虚泄泻,以及一切赢弱虚损之病。 2、蜜膏治虚劳咳嗽肺痿。熟脂250克、熟髓250克、白沙蜜250克、生姜汁100毫升、生地黄汁500毫升。脂煎,令沸;次下髓,又令沸;次下蜜,地黄,生姜汁,不住手搅,微火熬数沸成膏。每日空腹温酒调1匙,或做姜汤或做食亦可。补虚润肺、祛风化毒、治阴虚发热、骨蒸劳热、虚劳瘦弱、咳嗽肺痿、还有润肺润肤的功效。

再造障碍性贫血怎么办

一:猪骨汤配方:猪骨250克,黑豆30克,红枣20枚,调味品适量。 制法:猪骨,黑豆,红枣,加水至1500ml,炖汤,去骨,入调味品。 用法:食豆,食果,服汤,2次/日分服。 成效:补生髓。适用于亏虚之再障。 二:双补膏配方:党参,山药,黄芪,茯苓,龙眼肉各30克,白术,山芋肉,当归各15克,甘草10克,大枣10枚。 制造:上方加水1000ml,至500ml取汁,至300ml将两次汁混匀,文火浓缩至500ml,继续加蜂蜜1000ml,收膏。 用法:3次/日,20ml/次成效:养血补血。 三: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