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酒曲的本质

酒曲的本质

纵观世界各国用谷物原料酿酒的历史,可发现有两大类, 一类是以谷物发芽的方式,利用谷物发芽时产生的酶将原料本身糖化成糖份,再用酵母菌将糖份转变成酒精;另一类是用发霉的谷物,制成酒曲,用酒曲中所含的酶制剂将谷物原料糖化发酵成酒。从有文字记载以来,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用酒曲酿造的,而且中国的酒曲法酿酒对于周边国家,如日本、越南和泰国等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讲述中国酒的品种及特征之前,有必要对中国的酒曲作一个较详细的了解。

虽然中国人民与曲蘖打了几千年的交道,知道酿酒一定要加入酒曲, 但一直不知道曲蘖的本质所在。现代科学才解开其中的奥秘。酿酒加曲,是因为酒曲上生长有大量的微生物,还有微生物所分泌的酶(淀粉酶、糖化酶和蛋白酶等),酶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可以加速将谷物中的淀粉,蛋白质等转变成糖、氨基酸。糖分在酵母菌的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乙醇,即酒精。蘖也含有许多这样的酶,具有糖化作用。可以将蘖本身中的淀粉转变成糖分,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再转变成乙醇。同时,酒曲本身含有淀粉和蛋白质等,也是酿酒原料。

酒曲酿酒是中国酿酒的精华所在。酒曲中所生长的微生物主要是霉菌。对霉菌的利用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创造。日本有位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坂口谨一郎教授,认为这甚至可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相媲美,这显然是从生物工程技术在当今科学技术的重要地位推断出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古代人民所创立的方法将日益显示其重要的作用。

酒曲的散曲到块曲

从制曲技术的角度来考察,中国最原始的曲形应是散曲,而不是块曲。

散曲,即呈松散状态的酒曲,是用被磨碎或压碎的谷物,在一定的温度, 空气湿度和水分含量情况下,微生物(主要是霉菌)生长其上而制成的。散曲在中国几千年的制曲史上一直都沿用下来。例如古代的"黄子曲",米曲(尤其是红曲)。

块曲,顾名思义是具有一定形状的酒曲, 其制法是将原料(如面粉)加入适量的水,揉匀后,填入一个模具中,压紧,使其形状固定,然后再在一定的温度,水分和湿度情况下培养微生物。

东汉成书的<<;说文解字>>;中有几个字,都注释为“饼曲”。东汉的<< 四民月令>>;中还记载了块曲的制法,这说明在东汉时期,成型的块曲已非常普遍。

到北魏时代,以<<;齐民要术>>;中的制曲,制蘖技术为代表, 中国的酒曲无论从品种上,还是从技术上,都达到了较为成熟的境地。主要体现在:确立了块曲(包括南方的米曲)的主导地位;酒曲种类增加;酒曲的糖化发酵能力大大提高。中国的酒曲制造技术开始向邻国传播。

散曲和块曲不仅仅体现了曲的外观的区别, 更主要的是体现在酒曲的糖化发酵性能的差异上。其根本原因在于酒曲中所繁殖的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上的差异。

从制曲技术上来说,块曲的制造技术比较复杂,工序较长, 而且制曲过程中还要花费大量的人力。酿酒前,还必须将块状的酒曲打碎。古人为何多此一举? 其中的道理是块曲的性能优于散曲。从原理上看,中国酒曲上所生长的微生物主要是霉菌,有的霉菌菌丝很长,可以在原料上相互缠结,松散的制曲原料可以自然形成块状。酒曲上的微生物种类很多,如细菌,酵母菌,霉菌。这些不同的微生物的相对数量分布在酒曲的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也不同。有专家认为,酿酒性能较好的根霉菌在块曲中能生存并繁殖,这种菌对于提高酒精浓度有很重要的作用。块曲的使用更适于复式发酵法(即在糖化的同时,将糖化所生成的糖分转化成酒精)的工艺。

西汉的饼曲,只是块曲的原始形式。其制作也可能是用手捏成的。到了北魏时期,块曲的制造便有了专门的曲模,<<;齐民要术>>;中称为"范",有铁制的园形范,有木制的长方体范,其大小也有所不同。如<<;齐民要术>>;中的"神曲"是用手团成的,直径2.5寸,厚9分园型块曲,还有一种被称为"笨曲"的则是用1尺见方,厚2寸的木制曲模,用脚踏成的。当时块曲仅在地面放置一层,而不是象唐代文献中所记载的那样数层堆叠。使用曲模,不仅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可以统一曲的外型尺寸,所制成的酒曲的质量较为均一。采用长方体的曲模又比园型的曲模要好。曲的堆积更节省空间。更为后来的曲块在曲室中的层层叠置培菌奠定了基础。用脚踏曲,一方面是减轻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曲被踏得更为紧密,减少块曲的破碎。总之,从散曲发展到饼曲,从园形的块曲发展到方形的块曲,都是人们不断总结经验,择优汰劣的结果,都是为了更符合制曲的客观规律。

酒曲是什么

酒粬,一般写作酒曲。在经过强烈蒸煮的白米中,移入曲霉的分生孢子,然后保温,米粒上即茂盛地生长出菌丝,此即酒曲。在曲霉的淀粉酶的强力作用而糖化米的淀粉,因此,自古以来就把它和麦芽同时作为糖的原料,用来制造酒、甜酒和豆酱等。用麦类代替米者称麦曲。

补充:

酒曲的起源已不可考,关于酒曲的最早文字可能就是周朝著作<<书经·说命篇>>;中的"若作酒醴,尔惟曲蘖"。从科学原理加以分析,酒曲实际上是从发霉的谷物演变来的。酒曲的生产技术在北魏时代的<<齐民要术>>;中第一次得到全面总结,在宋代已达到极高的水平。主要表现在:酒曲品种齐全,工艺技术完善, 酒曲尤其是南方的小曲糖化发酵力都很高。现代酒曲仍广泛用于黄酒,白酒等的酿造。在生产技术上,由于对微生物及酿酒理论知识的掌握,酒曲的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原始的酒曲是发霉或发芽的谷物,人们加以改良,就制成了适于酿酒的酒曲。由于所采用的原料及制作方法不同,生产地区的自然条件有异,酒曲的品种丰富多彩。大致在宋代,中国酒曲的种类和制造技术基本上定型。后世在此基础上还有一些改进。

甜酒曲能直接吃吗

因为甜酒曲是一种菌类,用于发酵使用的,所以一般来说不要直接食用,避免人体产生什么不适的情况。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甜酒曲的话,可以往下看看那具体的资料。

甜酒曲-甜酒药-醪糟酒曲酒药的发酵原理

甜酒曲主要用于制作甜酒酿,在甜酒酿制作过程中,甜酒曲是主要的发酵制剂。甜酒曲是糖化菌及酵母制剂,其所含的微生物主要有根霉、毛霉及少量酵母。

在发酵过程中糖化菌首先将糯米中的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接着少量的酵母又将葡糖糖经糖酵解途径转化成酒精。这样就制成了香甜可口、营养丰富的甜酒酿。

甜酒曲中最主要的作用物质是根霉,常见的根霉有黑根霉(俗称面包霉),米根霉等。黑根霉最适宜的温度在30℃至35℃,37℃时不能生长。

也有说:黑根霉的最适生长温度约为28℃,超过32℃不再生长);而米根霉发育温度为30℃至35℃,最适宜温度为37℃,41℃时不能生长。

甜酒酿是米酒曲的最初产品,它是各类酒类制作的雏形,除了食用外,还有两种用途,一是作为料酒使用,如川式火锅,豆瓣酱中添加;二是制作馒头,如河南周口的米酒馒头、浙江金华的米酒馒头。另外,甜酒曲还可以在调料发酵中使用,因此,甜酒曲的用户有甜酒酿工厂、家庭、餐饮单位、调料生产单位。

甜酒酿作为料酒使用,主要是利用其良好的口感的独特的风味,在调味的过程中,它既具有一定的酒香,又有酸、甜的口味,能起到处腥膻异味、提鲜增香等作用,使菜肴风味独特,口味柔和,已经成为烹饪菜肴时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川菜的调味名甲天下,甜酒酿也功不可没,如川味凉菜葱酥鲫鱼的制作。

甜酒酿在制作馒头中使用,最主要的代表在河南周口和浙江金华,具有很强的地方传统色彩,一般都称之为米酒馒头。米酒馒头的制作方法有很多种,有的是直接利用甜酒曲长时间发酵面团,制作馒头;有的是利用甜酒酿中的酒水作为面团用水,在添加适当的酵母,制作馒头,这种发方法在金华最典型;还有的是将甜酒酿和面粉共同长时间发酵,制作馒头。虽然方法不尽相同,但这些馒头都具有甜酒酿特有的醇香风味,而且口感细腻,是非常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食品。

白酒发酵酿造的工艺

(1)酒精发酵

酒精发酵是酿酒的主要阶段,糖质原料如水果、糖蜜等,其本身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等成分,经酵母或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可直接转变为酒精。

酒精发酵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化过程,有一系列连续反应并随之产生许多中间产物,其中大约有30多种化学反应,需要一系列酶的参加。酒精是发酵过程的主要产物。除酒精之外,被酵母菌等微生物合成的其他物质及糖质原料中的固有成分如芳香化合物、有机酸、单宁、维生素、矿物质、盐、酯类等往往决定了酒的品质和风格。酒精发酵过程中会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增加发酵温度,因此必须合理控制发酵的温度,当发酵温度高于30~34℃,酵母菌就会被杀死而停止发酵。除糖质原料本身含有的酵母之外,还可以使用人工培养的酵母发酵,因此酒的品质因使用酵母等微生物的不同而各具风味和特色。

(2)淀粉糖化

糖质原料只需使用含酵母等微生物的发酵剂便可进行发酵;而含淀粉质的谷物原料等,由于酵母本身不含糖化酶,淀粉是由许多葡萄糖分子组成,所以采用含淀粉质的谷物酿酒时,还需将淀粉糊化,使之变为糊精、低聚糖和可发酵性糖的糖化剂。糖化剂中不仅含有能分解淀粉的酶类,而且含有一些能分解原料中脂肪、蛋白质、果胶等的其他酶类。曲和麦芽是酿酒常用的糖化剂,麦芽是大麦浸泡后发芽而成的制品,西方酿酒糖化剂惯用麦芽;曲是由谷类、麸皮等培养霉菌、乳酸菌等组成的制品。一些不是利用人工分离选育的微生物而自然培养的大曲和小曲等,往往具有糖化剂和发酵剂的双重功能。将糖化和酒化这两个步骤合并起来同时进行,称之为复式发酵法。

(3)制曲

酒曲亦称酒母,多以含淀粉的谷类(大麦、小麦、麸皮)、豆类、薯类和含葡萄糖的果类为原料和培养基,经粉碎加水成块或饼状,在一定温度下培育而成。酒曲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和培养基成分,如霉菌、细菌、酵母菌、乳酸菌等,霉菌中有曲霉菌、根霉菌、毛霉菌等有益的菌种,“曲为酒之母,曲为酒之骨,曲为酒之魂”。曲是提供酿酒用各种酶的载体。中国是曲蘖的故乡,远在3000多年前,中国人不仅发明了曲蘖,而且运用曲蘖进行酿酒。酿酒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制曲的工艺水平,历史久远的中国制曲工艺给世界酿酒业带来了极其广阔和深远的影响。

中国制曲的工艺各具传统和特色,即使在酿酒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传统作坊式的制曲工艺仍保持着原先的本色,尤其是对于名酒,传统的制曲工艺奠定了酒的卓越品质。

胎教放什么音乐 儿童歌曲

胎教听儿童歌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胎儿的语言感觉,为出生后的语言学习打好基础。儿童歌曲本身就是为幼儿量身定做的,其旋律、歌词都符合幼儿的思维习惯和接受水平,如《小燕子》、《玩泥巴》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白酒的历史

唐代

在唐代文献中,烧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现。李肇(公元806年)写的《国史补》中的:“酒则有剑南之烧春”(唐代普遍称酒为“春”);雍陶(公元834年)诗云:“自到成都烧酒热,不思身更入长安。”可见在唐代,烧酒之名已广泛流传了。

田锡写的《曲本草》中说:“暹罗酒以烧酒复烧二次,入珍贵异香,其坛每个以檀香十数斤的烟熏令如漆,然后入酒,腊封,埋土中二三年绝去烧气,取出用之。

元代

元代中国与西亚和东南亚交通方便,在文化和技术等方面多有交流。有人认为“阿刺古”酒是蒸馏酒,远从印度传入。还有人说:“烧酒原名‘阿刺奇’,元时征西欧,曾途经阿刺伯,将酒法传入中国。”章穆写的《饮食辨》中说:“烧酒,又名火酒、‘阿刺古’。‘阿刺古’番语也。”现有人查明“阿刺古”、“阿刺吉”、“阿刺奇”皆为译音,是指用棕榈汗和稻米酿造的一种蒸馏酒,在元代曾一度传入中国。

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在《本草纲目》中所写:“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现代吴德铎先生则认为撰写<<饮膳正要>>的作者忽思慧(蒙古族人)当时是用蒙文的译音写成“阿剌吉”,而并未使用旧有的汉文名(烧酒)。故不应看成是外来语。忽思慧并没有将“阿刺吉”看作是从外国传入的。

至于烧酒从元代传入的可信度如何,曾纵野先生认为“ 在元时一度传入中国可能是事实,从西亚和东南亚传入都有可能,因其新奇而为人们所注意也是可以理解的。”(曾纵野:我国白酒起源的探讨(<<黑龙江酿酒>>,1978年))明代时称白酒为火酒。

明代

1998年8月,在成都市锦江畔以外发现的明朝初年的水井街坊遗址,这是我国迄今发现连续生产白酒长达800年的酒坊实证。中国有着世界上独创的酿酒技术。

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坂口谨一郎曾说中国创造酒曲,利用霉菌酿酒,并推广到东亚,其重要性可与中国的四大发明媲美。白酒是用酒曲酿制而成的,为中华民族的特产饮料,又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蒸馏酒,通称烈性酒,成为全球酒类饮料产销大国,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

清代

白酒是清朝发扬光大,逐渐替代“杜康”的朝代,绝大多数的蒸馏酒名牌都创始于清朝。

甜酒曲的热量

甜酒曲是糖化菌及酵母制剂,甜酒曲所含的微生物主要有根霉、毛霉及少量酵母。 甜酒曲用于调料发酵,主要是利用甜酒曲中根霉极强的糖化性能。

例如酱品的制作,酱品是以淀粉质和蛋白质材料作为主要原料,在制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根霉菌株产生的糖化霉系和蛋白酶系,通过糖化作用,将淀粉质分解成糖;通过蛋白酶系对蛋白质的水解发酵作用,产生各种氨基酸,这样就形成了酱类的甜味和鲜味。然后再通过酵母的酒精发酵作用和细菌的乳酸发酵作用,就得到了风味各异的酱品。

甜酒曲的热量表

热量(大卡)176.00

碳水化合物(克)>38.70

脂肪(克)>0.30

蛋白质(克)>4.80

纤维素(克)>0.00

甜酒曲的保存

甜酒曲应置于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防潮防虫。

做米酒酒曲放多了会出现什么情况

多些许没关系,多太多会苦,处理方法:

1、发酵还旺盛的话,可以加水和饭稀释

2 、发酵快结束的话,陈酿时间长点也有去苦功能。

米酒酒曲的制作方法

新鲜尖叶辣蓼草150-200克。采摘辣蓼草时,选其上部带白色的嫩茎叶,并以农历八月前后采摘为好。然后洗净晾干、切碎待用。

大米750克。将大米用温水泡15-20分钟,再滤干水,用手指捏,如成粉状即可。

选比较甜的陈甜酒曲2粒。 制作:将米倒入臼(农村舂米工具)内,边舂边用粉筛过筛,舂至臼内只剩下半碗碎米时,再加入辣蓼草一起舂,待舂碎后,将筛出的米粉统统倒入臼内继续舂,直舂到辣蓼草与米粉均匀了,方可取出。用手紧紧捏成小丸子上,严防松散。

在捏制时,如捏不拢,可以掺少量的水再捏,每0.5公斤大米可做小丸子100粒,小丸子做完后,用筛子盛着。然后将2粒陈酒曲碾成粉末,撒在新做的小丸子上,敷盖一层,轻轻团动几下,盖上较厚的干净毛巾。经24小时发酵后,揭开毛巾,若每个小丸子(新酒曲)像枫树球一样,长了一层淡白色茸毛,并闻着有香味道,证明制作成功。

最后一道关键工序是晾酒。开始2-3天内晒半天,阴半天,以后整天晒,一般一星期左右晒干。制好的酒曲用袋盛着,置于生石灰缸内,保持干燥。

做米酒酒曲放多了会出现什么情况?看了上文,想必你已经知道答案了吧。酒曲:也叫甜酒曲,是专门用来制作甜米酒的,做出来的米酒很甜,没有劲,一颗可以做20斤糯米。如果酒曲加多了米酒就会更有劲,甜度降低,放太少可能不没那么好喝,在制作过程中一定要多加注意。

发酵桑葚酒的做法 食材

主要食材:桑葚2500克。

其他食材:糯米1000克,酒曲2包。

相关推荐

米酒长白毛还可以吃吗 米酒长白毛是什么原因

要说清楚米酒为什么会长白毛,首先我们要介绍一下酿造米酒的酒曲。很多人都知道酒曲就是酵母菌,但其实酒曲里除了酵母菌之外,还有一种根霉菌,米酒的酿造过程是根霉菌与酵母菌共同作用的过程,缺一不可。 酒曲与蒸好的大米掺匀以后,其中的根霉菌首先会开始繁殖,并在繁殖的过程中产生淀粉酶,这些淀粉酶进而将大米中的淀粉水解为葡萄糖。淀粉被水解为葡萄糖以后,酵母菌才会开始工作,将葡萄糖分解酒精和二氧化碳。 在根霉菌与酵母菌协同工作的过程当中,如果根霉菌的用量太多,或者根霉菌的繁殖过于旺盛,都会导致米酒上面长出一层白毛,这个白

醪糟的方法

主料:糯米(江米) 辅料:酒曲 用料: 1.大糯米两斤 2.酒曲7g(用量在买时问清楚用量)。 做法: 1.糯米用清水泡至用手指捏碎后成粉末状时即可。 2.捞出糯米沥干水分;酒曲碾成粉末。 3.蒸锅中加水烧沸,在蒸架上垫上纱布,再将糯米倒入铺平。 4.加盖用大火蒸约四十分钟。 5.在此期间要做两件事,一是将酒曲碾成粉末;二是取一张被子放一纸箱里为醪糟做一个“窝”。如果是冬天酿的话,应多加一张被子或用特厚的被子。 6.尝尝看糯米有没有蒸熟。 7.糯米蒸熟后倒在案板上,趁热用筷子把它们拨拉开。 8.晾至不烫手

长期口服红曲有何副作用

血脂高一般与高脂肪饮食,饮酒,缺乏体育锻炼,肥胖等有关系的,控制不好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脂是由于脂质积聚并侵入细胞内或内膜下细胞间隙,导致平滑肌细胞和结缔组织增生,出血,血栓形成和钙质沉着,平常注意运动,尽量少吃大油;注意食物搭配,必要时可以选择一些药物治疗。 红曲本身是一种药食同源的中药,副作用非常小。血脂正常后没有必要长期继续服用。平时节制饮食,坚持锻炼身体就可以维持血脂在正常范围内。

醪糟汁的做法

1、糯米用清水泡至用手指捏碎后成粉末状时即可。 2、捞出糯米沥干水分;酒曲碾成粉末。 3、蒸锅中加水烧沸,在蒸架上垫上纱布,再将糯米倒入铺平。 4、加盖用大火蒸约四十分钟。 5、在此期间要做两件事,一是将酒曲碾成粉末;二是取一张被子放一纸箱里为醪糟做一个“窝”。如果是冬天酿的话,应多加一张被子或用特厚的被子。 6、尝尝看糯米有没有蒸熟。 7、糯米蒸熟后倒在案板上,趁热用筷子把它们拨拉开。 8、晾至不烫手时用手将糯米饭捏散,边捏边浇一点温热水。浇水有两个目的,一是因为糯米饭很粘手,用手沾水浇可以让糯米饭脱手

米酒长白毛是怎么回事

因为发酵用的根霉菌繁殖太多。 要说清楚米酒为什么会长白毛,首先我们要介绍一下酿造米酒的酒曲。很多人都知道酒曲就是酵母菌,但其实酒曲里除了酵母菌之外,还有一种根霉菌,米酒的酿造过程是根霉菌与酵母菌共同作用的过程,缺一不可。 酒曲与蒸好的大米掺匀以后,其中的根霉菌首先会开始繁殖,并在繁殖的过程中产生淀粉酶,这些淀粉酶进而将大米中的淀粉水解为葡萄糖。淀粉被水解为葡萄糖以后,酵母菌才会开始工作,将葡萄糖分解酒精和二氧化碳。 在根霉菌与酵母菌协同工作的过程当中,如果根霉菌的用量太多,或者根霉菌的繁殖过于旺盛,都会导

冬酿酒为什么是酸的

主要考虑是保存不当导致了变质。 冬酿酒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食物,其中的营养价值以及食用价值比较高,冬酿酒发酵过程中,其中部分葡萄糖分解产生有机酸,具有一定酸味是正常的,但要是酸味比较重,那么主要考虑以下原因: 在制作冬酿酒的时候,一般会往里面放一些酒曲,要是酒曲放的时间早了,那么就可能会导致冬酿酒变酸,所以拌酒曲一定要在糯米凉透以后放。 其次主要考虑的就是,糯米温度不适合,在拌酒曲之前,糯米饭的温度高于30度,或者太低,做出的酒酿会发酸。 最后就是冬酿酒变酸是变质导致的,这样的冬酿酒已经滋生了大量的细菌以及

糯米天天吃好吗 糯米可以怎么酿酒

材料:糯米200克,冰糖100克,米酒100毫升,甜酒曲适量。 做法: 1.将糯米淘洗干净,置于锅中,加水适量,在锅中蒸饭。 2.饭熟后盛出摊开晾温。 3.待饭温降至手触糯米饭感到温手时,均匀撒上酒曲,然后装入干净的容器中。 4.将容器密封,保温24-48小时,加入米酒和冰糖,再次密封,次日便成。 用法:每日服1次,每次服50-100毫升。 材料:糯米750克,酒曲50克,天冬500克。 做法: 1.先将天冬洗净,加水煎煮药汁。 2.酒曲研成细末,糯米蒸煮至半熟。 3.糯米用凉开水过一遍沥去水,倒入干净的

所谓的肌肤排毒是个伪概念

如今的美容市场产品中混合着越来越多概念,肌肤排毒这一概念也跟风热了起来。但是,一款美容保养品真的能实现肌肤排毒吗?将中医上的排毒概念用到肌肤保养中,真的能有效吗?其实肌肤排毒就只是个概念,一个拿了中医“排毒”当噱头的护肤概念,中医说法中的毒讲的是淤血、痰湿、寒气、食积、气郁等堆积在五脏六腑的堵毒素,而肌肤排毒概念中提到的只是促进消炎、代谢等,那么肌肤排毒不是伪概念,是什么? 表象1、肌肤暗黄无光就要进行肌肤排毒城市空气污染、长期电脑工作、熬夜加班等等城市女生活现状,让越来越多的mm肌肤晦涩无光、暗黄无比,

治牛皮癣最好的中药 白癣皮酒

配方:白癣皮350g、苦莱500g、露蜂房80g、酒曲800g、黍米5000g 做法:先将黍米煮成粥,待冷后,与捣碎的酒曲末相拌,置于容器中,勿浸水,放温处,发酵7天,将前3味药加水适量,煎煮药汁3000ml,晾凉,导入容器中,与粥、酒曲调和均匀,再酿3天即成。 功效:此方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止痒,活血通络的功效,适用于全身白屑,搔之则痛的患者。

醪糟的做法

主料:糯米 辅料:酒曲 用料: 1.大糯米两斤 2.酒曲7g(用量在买时问清楚用量)。 做法: 1.糯米用清水泡至用手指捏碎后成粉末状时即可。 2.捞出糯米沥干水分;酒曲碾成粉末。 3.蒸锅中加水烧沸,在蒸架上垫上纱布,再将糯米倒入铺平。 4.加盖用大火蒸约四十分钟。 5.在此期间要做两件事,一是将酒曲碾成粉末;二是取一张被子放一纸箱里为醪糟做一个“窝”。如果是冬天酿的话,应多加一张被子或用特厚的被子。 6.尝尝看糯米有没有蒸熟。 7.糯米蒸熟后倒在案板上,趁热用筷子把它们拨拉开。 8.晾至不烫手时用手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