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投诉建议我要投稿

失眠的推拿治则 失眠辩证加减推拿手法

失眠的推拿治则 失眠辩证加减推拿手法

1.阴虚火旺者分别推两侧桥弓穴20-30次;掌擦法先擦肾俞,命门穴,再擦两侧涌泉穴,以透热为度。

2.心脾两虚者按揉神门,天枢,足三里,每穴1-2分钟;擦背部督脉,以透热为度。

3.肝郁化火者按揉肝俞,胆俞,太冲,章门,每穴1-2分钟,搓两胁,由上而下,1-2分钟。

4.痰热内扰者按揉神门,内关,丰隆,足三里,每穴1-2分钟。

失眠的推拿按摩手法 失眠的推拿按摩原则

失眠的表现,轻者难以入眠,或睡中易醒,醒后不能再寐,或时寐时醒;重者彻夜不能入眠,本病可单独出现,也与头痛,健忘,眩晕,心悸等同时出现。

治疗原则:宁心安神。虚证辅以滋阴养血,实证辅以清热和胃。

小儿斜颈推拿手法 斜颈辨证加减推拿

1.骨与关节畸形者,宜整复相应骨与关节,并配合捏脊,理脊法。

2.炎症所致者,宜在环枢椎旁按揉,推捋,并拿肩井,点曲池与合谷,下推天柱骨,并对颈部进行拔伸与复位等。

3.视力代偿者,重在调节视力与治疗相应眼疾,常在眼眶周围取穴,如揉睛明,四白,太阳,鱼腰,丝竹空等,并以拇指轻压眼球。

4.肌性斜颈,重在对胸锁乳突肌的牵拉与挛缩局部的拿捏。

小儿拉肚子推拿手法 小儿湿热型拉肚子推拿手法

治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

推拿手法:清大肠,退六腑各300次,清补脾经,清胃经各200次,推下七节骨,揉龟尾各100次。

推拿方解:清大肠,退六腑能清泻肠道湿热;清胃经及清补脾经能泻脾胃湿热;推下七节骨能泻热通便;揉龟尾能理肠止泻,全方共奏清热利湿,分利止泻之功。

辩证加减:发烧加清天河水;高热,烦渴引饮,小便短黄者加揉小天心,揉二马,清天河水;呕吐较频者加推天柱骨;腹痛明显者,加分退腹阴阳;腹胀纳差者加运内八卦,揉板门揉按足三里。

头痛推拿手法 头痛辩证加减推拿法

1.风寒头痛:先用抹法在肩背部治疗2-3分钟,配合按揉肺俞,风门,再拿两侧肩井,然后用小鱼际在直擦背部两侧膀胱经,以透热为度。

2.风热头痛:按揉大椎,肺俞,风门各1分钟,再拿两侧肩井,再按揉两侧曲池,合谷,然后配合虚掌拍击背部两侧膀胱经,以皮肤微红为度。

3.风湿头痛:重按太阳,头维穴,再按揉大椎,曲池,配合拿合谷,肩井,再以虚掌拍击背部两侧膀胱经,以皮肤红为度。

4.肝阳头痛:用扫散法在头侧胆经循行部自前上方向后下方操作,两侧交替进行各5-8次,配合按头维,角孙,率谷等穴,再推桥弓,先左后右,各10-15次,最后按揉两侧太冲,行间,以酸胀为度,再推擦两侧涌泉,以透热为度。

5.痰浊头痛:用一指禅推法及摩法在腹部治疗约10分钟,重点在中脘,天枢穴。再按揉两侧脾俞,胃俞,大肠俞,足三里,丰隆,内关,中府,云门穴,最后中指点天突穴。

6.血虚头痛:摩腹10分钟,以中脘,气海,关元为重点,再按揉两侧心俞,膈俞,血海,足三里,三阴交,以微酸胀为度,再用全掌擦背部督脉,以透热为度。

7.肾阳不足头痛:摩腹10分钟,以中脘,气海,关元为重点,再直擦背部督脉,横擦腰部肾俞,命门一线,斜擦两侧八髎穴,以透热为度。

8.肾阴不足头痛:按揉血海,足三里,三阴交,肾俞,关元俞,再按揉涌泉并擦之以透热为度。

宝宝拉肚子小儿推拿 小儿伤食型拉肚子推拿手法

治则:消食导滞,助运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运内八卦,摩腹各300次;清胃经,清大肠经,退六腑各200次,揉龟尾100次。

推拿方解:补脾经能健脾消食;运内八卦能消宿食,降胃逆;摩腹善消宿食;清胃,清大肠及 退六腑能清胃热,消食导致;揉龟尾能理肠止泻。全方共 奏消食导滞,助运止泻之功。

辩证加减:脘腹胀满甚者加揉脾俞,揉胃俞;腹痛甚者加拿肚角;呕吐较频者加推天柱骨;平素体虚者,改清脾胃经为补脾经。

失眠的推拿治则 失眠的推拿手法

取穴:印堂,神庭,攒竹,睛明,太阳,百会,四神聪,风池,安眠穴,迎香,神门,三阴交,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命门,华佗夹脊穴等。

推拿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拿法,揉法,抹法,㨰法,击法等。

小宝宝拉肚子怎么推拿

小儿拉肚子可以分型进行推拿:

寒湿型拉肚子

治则:散寒化湿,温中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推三关,揉外劳宫,摩腹,补大肠,揉龟尾,按揉足三里。

推拿方解:推三关,揉外劳宫温中散寒;补脾经,补大肠与摩腹能健脾化湿;揉龟尾和足三里能理肠止泻;全方共奏散寒化湿,温中止泻之功。

辩证加减:腹痛,肠鸣重者,加揉一窝风,摩腹,拿肚角;体虚加捏脊,惊惕不安加开天门,清肝经,掐揉五指节;恶寒发热者加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拿风池。

湿热型拉肚子

治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

推拿手法:清大肠,退六腑各300次,清补脾经,清胃经各200次,推下七节骨,揉龟尾各100次。

推拿方解:清大肠,退六腑能清泻肠道湿热;清胃经及清补脾经能泻脾胃湿热;推下七节骨能泻热通便;揉龟尾能理肠止泻,全方共奏清热利湿,分利止泻之功。

辩证加减:发烧加清天河水;高热,烦渴引饮,小便短黄者加揉小天心,揉二马,清天河水;呕吐较频者加推天柱骨;腹痛明显者,加分退腹阴阳;腹胀纳差者加运内八卦,揉板门揉按足三里。

伤食型拉肚子

治则:消食导滞,助运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运内八卦,摩腹各300次;清胃经,清大肠经,退六腑各200次,揉龟尾100次。

推拿方解:补脾经能健脾消食;运内八卦能消宿食,降胃逆;摩腹善消宿食;清胃,清大肠及 退六腑能清胃热,消食导致;揉龟尾能理肠止泻。全方共 奏消食导滞,助运止泻之功。

辩证加减:脘腹胀满甚者加揉脾俞,揉胃俞;腹痛甚者加拿肚角;呕吐较频者加推天柱骨;平素体虚者,改清脾胃经为补脾经。

脾虚型拉肚子

治则:健脾益气,温阳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补大肠,摩腹各300次,揉外劳宫200次,推上七节骨,揉龟尾各100次,捏脊20次。

推拿方解:补脾经与补大肠能健脾益气;揉外劳宫温中健脾;摩腹,捏脊能温阳消食;推上七节骨,揉龟尾能理肠止泻。

辩证加减:神疲乏力,食少腹胀者,加揉脾俞,揉胃俞,运内八卦,按揉足三里;久泻不止者,加按揉百会;伴粪质清稀,完谷不化,形寒肢冷等肾阳亏虚症状者,加补肾经,揉外劳宫。

失眠的推拿按摩手法有哪些

失眠的推拿手法主要有以下一些:

取穴:印堂,神庭,攒竹,睛明,太阳,百会,四神聪,风池,安眠穴,迎香,神门,三阴交,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命门,华佗夹脊穴等。

推拿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拿法,揉法,抹法,㨰法,击法等。

1.患者采取仰卧位,推拿者以一指禅推法或鱼际揉法,从印堂向上至神庭,往返5-6次,再从印堂沿鼻两侧向下经迎香穴沿颧骨,至两耳前,往返2-3次;治疗时可重点点按印堂,神庭,攒竹,睛明,太阳穴。

2.分抹前额3-5次。

3.患者采取坐位,推拿者以五指拿法从头顶开始,拿到枕骨下部改用三指拿法,并配合拿风池2-3分钟,拿后对按风池1分钟。

4.点按百会,四神聪,安眠,三阴交,神门穴,用指尖击前额部至头顶部,反复3-6遍。

5.患者采取俯卧位,推拿者用㨰法沿脊柱两侧华佗夹脊穴操作,并配合揉,点按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命门等穴5分钟。

失眠辩证加减推拿手法

1.阴虚火旺者分别推两侧桥弓穴20-30次;掌擦法先擦肾俞,命门穴,再擦两侧涌泉穴,以透热为度。

2.心脾两虚者按揉神门,天枢,足三里,每穴1-2分钟;擦背部督脉,以透热为度。

3.肝郁化火者按揉肝俞,胆俞,太冲,章门,每穴1-2分钟,搓两胁,由上而下,1-2分钟。

4.痰热内扰者按揉神门,内关,丰隆,足三里,每穴1-2分钟。

相关推荐

小儿推拿治腹泻的手法 小儿泄泻推拿手法辩证

症状:大便清稀多沫,色淡不臭,肠鸣腹痛,面色淡白,口不渴,舌淡,苔白腻,脉濡,指纹色红。 治则: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300次,补大肠150次,揉外劳宫100次,推三关100次,揉脐200次,推上七节骨150次,揉龟尾100次,摩腹5分钟。 症状:腹痛即泻,急迫暴注,色黄褐热臭,身有微热,口渴,尿色少黄,苔黄腻,脉滑数,指纹色紫。 治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 推拿手法:清脾胃300次,清大肠200次,清小肠200次,退六腑150次,揉天枢200次,揉龟尾100次,推上七节骨150次,清胃经

盆腔炎可以推拿嘛 盆腔炎辩证加减推拿

1.下腹坠胀疼痛较甚者:横擦腰骶部,使热量透达小腹为度,再直擦腰骶部督脉,以热量透达腹部任脉为度,双手同时斜擦小腹两侧,微感温热为度。 2.白带较多者:加按两侧血海穴,直擦两小腿内侧,以透热为度。 3.肝郁湿热型:点按血海,三阴交,丘墟,太溪,水泉,太冲各半分钟;轻叩脊柱两侧及骶髂部。 4.血虚寒湿型:点按百会,合谷,温溜,府舍,归来,气冲,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各半分钟;掌振下腹约2分钟。 5.气滞血瘀型:按揉府舍,归来,气冲,血海,阴陵泉,地机,三阴交,丘墟,太冲各半分钟;弹拨腹包块5分钟;轻叩脊柱两侧

惊风推拿日常保健 小儿惊风辩证加减推拿

急惊风者:加清心经,清肝经。退洗啊六腑,大清天河水,按天突,推天柱骨,推脊,按丰隆。 慢惊风者:加揉百会,补脾经,补胃经,清肝经,揉小天心,揉中脘,摩腹,捏脊,揉足三里。

推拿可以治疗失眠症吗

那么推拿可以治疗失眠症吗?失眠症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失眠症的患者一直在寻求好的治疗方法,那么推拿就是一种不错的治疗失眠症的方法。 失眠有以下几种原因引起: 1 环境因素;2 心理社会因素;3 药物因素;4 生理因素;5 躯体疾病;6 睡眠—清醒周期障碍;7 此外还有不少患者是由于颈椎病,胸椎错位以及脊柱周围的肌肉劳损,筋膜炎等引起脊柱两侧的交感神经受到压迫刺激而出现失眠。椎关节错位的视情况需要进行手法整复正骨。 中医治疗以宁心安神为主,心脾两虚者兼补心脾,心肾不交者以交通心肾,肝火上扰者清泻肝火,胃气

宝宝腹泻怎么推拿

寒湿泻推拿手法 主证:大便清稀多泡沫,色淡不臭,肠鸣腹痛,面色淡白,口不渴,小便清长,苔白腻,脉濡,指纹色红。 治则: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外劳,揉脐,推上七节骨,推龟尾,按揉足三里。 推拿方义:推三关,揉外劳温阳散寒;配补脾经,揉脐与按揉足三里,能健脾化湿,温中散寒;补大肠,推七节骨,揉龟尾温中止泻。 腹痛,肠鸣重者加揉一窝风,拿肚角;体虚加捏脊;惊惕不安加清肝经,掐揉五指节。 湿热泻推拿手法 主证:腹痛即泻,急迫暴注,色黄褐热臭,身有微热,口渴,尿少色黄,苔黄腻,脉

推拿有什么禁忌症吗

推拿虽然能治很多病,但是也有禁忌症。下面这些情况就不适合选用推拿治疗。 1、严重的心、脑、肺疾病患者,或者极度衰弱的人不能承受推拿手法的刺激。 2、有出血倾向和血液病患者,手法刺激可能导致组织内出血。 3、有局部皮肤严重受损或者皮肤病患者,推拿可能加重病情。 4、恶性肿瘤,冒然采用推拿可能导致肿瘤扩散。 5、关节炎、骨髓炎、骨肿瘤、严重的骨质酥松症、骨折患者,推拿手法可能使感染扩散,骨质破坏。 6、诊断不明确的急性脊柱损伤或者伴有部分截瘫患者。 7、急性传染病患者。 8、妊娠3个月以上的孕妇腹部、腰部及合

中医推拿治疗失眠方法

失眠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lMS),祖国医学又称其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浅睡性失眠)、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 临床以不易入睡,睡后易醒,醒后不能再寐,时寐时醒,或彻夜不寐为其证候特点,并常伴有日间精神不振,反应迟钝,体倦乏力,甚则心烦懊恼,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及工作、学习和生活。 历代医家认为失眠的病因病机以七情内伤为主要病因,其涉及的脏腑不外心、脾、肝、胆、肾,其病机总属营卫失和,阴阳

推拿治疗旅途失眠

1、用中指指端轻轻按揉两眉头连线中点处的印堂穴,约2分钟,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2、用食、中指两指指端轻轻按揉两眉头凹陷处的攒竹穴,约1分钟,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 3、用双手中指指端轻轻按揉眉稍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的太阳穴,约1分钟,具有醒脑安静的作用。 4、用双手中指指端轻轻按揉耳垂后的凹陷与枕骨下的凹陷连线中点处的安眠穴,约2分钟,具有镇静助眠的作用。 5、用双手拇指罗纹面紧贴在两眉头处,然后在眉之上方同时作左右来回抹动,约半分钟,具有安静催眠的作用。 6、用双手食、中、无名、小指指端分别放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坎宫

坎宫为线型穴位,起于眉心,横向眉梢,沿着眉弓为一条横线。常用的推拿手法为:推坎宫,即为用双手的拇指自眉头分别向眉梢分推,这种手法亦可被称为分阴阳。通过推坎宫可以疏风解表,醒脑明目,多用于外感发热、头痛、目赤等病症的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怎么治疗泄泻

寒湿泻 症状:大便清稀多沫,色淡不臭,肠鸣腹痛,面色淡白,口不渴,舌淡,苔白腻,脉濡,指纹色红。 治则: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300次,补大肠150次,揉外劳宫100次,推三关100次,揉脐200次,推上七节骨150次,揉龟尾100次,摩腹5分钟。 湿热泻 症状:腹痛即泻,急迫暴注,色黄褐热臭,身有微热,口渴,尿色少黄,苔黄腻,脉滑数,指纹色紫。 治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 推拿手法:清脾胃300次,清大肠200次,清小肠200次,退六腑150次,揉天枢200次,揉龟尾100次,推上七节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