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眼睛疲劳怎么按摩 眼睛疲劳按摩的好处

眼睛疲劳怎么按摩 眼睛疲劳按摩的好处

眼睛疲劳的按摩可分为眼周局部取穴按摩和躯干肢体循经取穴按摩。

眼周局部取穴按摩可以是眼周局部组织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增加眼睛和局部组织的血液供应,加强眼视器与眼肌的调节功能,消除眼肌的过度紧张和松弛眼肌的痉挛,恢复眼肌弹性,消除眼疲劳。

躯干肢体循经取穴按摩,可以疏通全身的经脉,促进人体的各种腺体分泌,产生人体生理,生化上的反应,使机体免疫力增强,调整人体和眼器官功能,起到消除眼疲劳的作用。

按摩缓解眼睛疲劳

1、按压眼球法

闭着眼睛,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轻轻地按压眼球,也可以旋转轻揉。不可持续太久或用力揉压,20秒钟左右就停止。

2、按压额头法

双手的各三个手指从额头中央,向左右太阳穴的方向转动搓揉,再用力按压太阳穴,可用指尖施力。如此眼底部会有舒服的感觉。重复做3~5次。

3、按压眉间法

拇指腹部贴在眉毛根部下方凹处,轻轻按压或转动。重复做3次。眼睛看远处,眼球朝右--上--左--下的方向转动,头部不可晃动。除此以外,用力眨眼,闭眼,也能消除眼睛疲劳。这些方法都能消除眼睛疲劳,让眼睛充分休息,刺激容易老化的眼睛肌肉,恢复活力。上述各运动方法如能与用眼卫生、均衡膳食相结合,会更好。

快速眨眼深呼吸,吐气时,快速地睁眼和闭眼,而且慢慢地把气吐干净。瞅鼻尖深呼吸,吸气时,将眼睛做斗鸡状看着自己的鼻尖并同时看到鼻子的两边。吐气时,眼睛放松恢复正常,看一远方的物体,并慢慢把气吐净按压穴位闭上眼睛,把拇指放在太阳穴上。用

食指第一和第二节关节间的指腹,平稳地触压眼窝上缘和眼窝下缘,方向是从鼻子往太阳穴进行。

光治疗:眼睛紧闭,放松,坐在距灯约15厘米远的地方,灯泡最好用150瓦。轻轻地摆头,从一侧到另一侧,使眼睛沐浴在温热的灯光中。

热敷冷冰交替治疗:先用热毛巾捂在闭着的眼睛上30秒钟,然后浸一条长毛巾到冰水里,捂在眼睛上,重复几次。

多做眼保健操,对缓解眼疲劳非常有帮助,但指法、力度一定要把握到位。

眼睛疲劳怎么缓解 眨眼按摩缓解疲劳

每天选择一个时间,可以在回家的路上,尝试有意识地眨眼300下,可以有效清洁眼睛,按摩眼睛,使之不易疲劳。

眼睛疲劳按摩哪里

双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由额头中央,向左右太阳穴的方向转动揉搓,然后用力按压太阳穴,可以用指尖施力,重复做3-5次,这样眼睛底部会有舒服的感觉。

拇指腹部贴在眉毛根部下方凹陷处,轻轻按压或转动,重复做3次,眼睛,眼球朝右一上一左一下的方向转动,头部不可晃动,除此以外,用力眨眼,闭眼,也能消除眼睛疲劳,让眼睛充分休息,刺激容易老化的眼睛肌肉,恢复活力。

闭着眼睛,将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轻轻按压在眼球上,也可以旋转轻轻揉按穴位,不要持续太久或用力揉压,20秒钟左右即可停止。

眼睛疲劳按摩哪里 点揉睛明穴

定位:在眼部,眼内角稍上方的凹陷处。

功效主治:清热散风,明目退翳,主治各种眼病,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近视,远视,夜盲,色盲等。

按摩方法:用两手食指指尖同时点揉两侧睛明穴,其余四指轻放于前额处前发际下方,也可以点住不放而不合用揉法。点揉时,寻找眼内角上方明显酸胀的凹陷处进行点揉,发力方向指向对侧上方,并顶住眼眶骨,可使酸胀感更明显。

眼睛疲劳按摩哪里 点揉丝竹空

定位:在面部,眉梢稍外方凹陷处。

功效主治:疏风明目,镇惊安神,主治偏头痛,目赤肿痛,癫痫。

按摩方法:用两手拇指指尖同时环形点揉两侧丝竹空穴,其余四指轻放于前额处,也可不用揉法,而合用拨法,点住穴位处的条索并垂直拨动。

白领眼睛疲劳如何按摩

白领眼睛疲劳如何按摩?

1、指腹部贴在眉毛根部下方凹处,轻轻揉压或转动。重复做3次。眼睛看远处,眼球朝右–上–左–下的方向转动,头部不可晃动。除此以外,用力眨眼,闭眼,也能消除眼睛疲劳。

2、用中指和无名指沾取一点眼霜,然后以眼角为起点,从中间开始往外侧画圈。用中指和无名指按住太阳穴的位置,然后用力的以画圈圈的方式按摩。下巴朝下,将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放在眉骨下,再将一下子眼皮往上拉。闭上眼睛,用拇指以外的四根手指按住眼睛,然后以波浪手法按揉眼球。对眼部进行适当地放松。用指腹轻轻按压眉心,感受到眼部周围的彻底放松。

3、以额头中央为起点,双手手指由中央位置轻推至太阳穴,然后停在太阳穴位置按压3至4秒。这组动作重复进行5次,有助促进面部的血液循环。

4、双手的各三个手指从额头中央,向左右太阳穴的方向转动搓揉,再用力按压太阳穴,可用指尖施力。如此眼底部会有舒服的感觉。

5、闭着眼睛,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轻轻地揉压眼球,也可以旋转轻揉。不可持续太久或用力揉压,20秒钟左右就停止。

眼睛疲劳按摩哪里 点揉攒竹穴

定位:在面部,眉毛内侧端凹陷处。

功效主治:降逆止痛,清热明目,主治近视,目眩,目视不明,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眼睑跳动,眉棱骨疼。

按摩方法:用两手食指指尖同时环形点揉两侧攒竹穴,点揉时寻找眉头明显酸胀的凹陷点进行点揉,可以增加效果。

眼睛疲劳怎么按摩 穴位按摩法

穴位按摩是通过对眼部周围穴位的刺激,让眼睛内气血通畅,以起到消除睫状肌紧张或痉挛的作用。缓解眼睛疲劳的常用穴位有以下几个:

按摩睛明穴:食指尖点按睛明穴(在内眼角凹陷的地方),按时吸气,松时呼气,共36次,然后轻柔36次,每次停留2-3秒。

按揉四白穴:略仰头,眼光下移到鼻翼的中点,食指尖点按四白穴(在瞳孔下面约2厘米的地方,按时有凹陷),按时吸气,松时呼气,共36次,然后轻揉36次,每次停留2-3秒。

揉按太阳穴:按时吸气,松时呼气,共36次,然后36次,每次停留2-3秒。

按压攒竹穴:攒竹穴在眉毛内侧顶端,按时吸气,松时呼气,共36次,然后轻揉36次,每次停留2-3秒。

按压风池穴:风池穴在耳后枕骨下,脖子后面两根大筋的两侧,按时吸气,松时呼气,共36次,然后轻揉36次,每次停留2-3秒。

白领眼睛疲劳如何按摩

1、指腹部贴在眉毛根部下方凹处,轻轻揉压或转动。重复做3次。眼睛看远处,眼球朝右–上–左–下的方向转动,头部不可晃动。除此以外,用力眨眼,闭眼,也能消除眼睛疲劳。

2、用中指和无名指沾取一点眼霜,然后以眼角为起点,从中间开始往外侧画圈。用中指和无名指按住太阳穴的位置,然后用力的以画圈圈的方式按摩。下巴朝下,将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放在眉骨下,再将一下子眼皮往上拉。闭上眼睛,用拇指以外的四根手指按住眼睛,然后以波浪手法按揉眼球。对眼部进行适当地放松。用指腹轻轻按压眉心,感受到眼部周围的彻底放松。

3、以额头中央为起点,双手手指由中央位置轻推至太阳穴,然后停在太阳穴位置按压3至4秒。这组动作重复进行5次,有助促进面部的血液循环。

4、双手的各三个手指从额头中央,向左右太阳穴的方向转动搓揉,再用力按压太阳穴,可用指尖施力。如此眼底部会有舒服的感觉。

5、闭着眼睛,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轻轻地揉压眼球,也可以旋转轻揉。不可持续太久或用力揉压,20秒钟左右就停止。

6、双眼紧闭,大拇指轻轻按在太阳穴上,用搓暖了的双手其余四指轻轻按压双眼,约30秒。温暖的掌心的压按有助于促进眼部四周眼皮组织的血液循环和调整眼睛视线视野。

7、双手握着拳头,将食指关节的骨位以适当的力度压在眼头下的四白穴上,停留3-5秒后放松。如此重复4至5次,可刺激眼周血液循环,舒缓眼底的疲倦肌肉。

8、中指和无名指轻轻固定在鼻子周边位置上,以食指沿箭头方向一下一下按压,力度要轻柔。如果双眼十分疲倦的话,可改用指尖在眼底下来回弹压,刺激血液循环,唤醒绷紧疲倦的眼部肌肤。按摩之后,眼部会感到无比放松。

9、以中指为核心,配合无名指沿箭头的方向围绕眼睛打圈按摩。如此重复5-8次,这动作有助提升眼部肌肤,防止眼皮下垂。

10、揉抹眼眶。以大鱼际揉法,或推法从印堂(两眉中点)开始,沿一侧眼周反复操作3分钟,捻眉弓3~5次。再换另一侧操作。

11、点穴。睛明(内眼角上0.1寸)、鱼腰(眉毛中心)等,拨揉阳白(鱼腰上1寸)。

12、拇指指腹轻轻按揉眼球20次。

13、揉颈部肌肉,点风池,摩擦枕后区,以改善脑部供血。

14、俯卧,点肝俞(平肩胛骨下缘是第七胸椎,第九胸椎两边1.5寸)、肾俞(第二腰椎两边1.5寸)。

15、仰卧,按合谷穴(第二掌骨中点),拨揉光明穴(外踝高点上5寸)。

眼睛疲劳按摩几穴位可缓解

揉睛明穴。

睛明穴在鼻梁两侧,距内眼角约半厘米,用双手拇指的螺纹面按在睛明穴上,按压鼻根部分,先下后上挤压,上下挤压一次为一拍,连续做四个八拍。

揉四白穴。

四白穴在眼眶下缘中部下方的凹陷处。用双手食指按压,按压面不要太大,一按一松为一拍,一般连续做四个八拍。

揉太阳穴。

太阳穴在外眼角和眉梢之间向后约1寸的地方。双手拇指的螺纹面按在太阳穴上,一按一松为一拍,一般连续做四个八拍。

按摩完毕后,还可以用湿热毛巾敷双眼,每次10~15分钟。通过按摩穴位和热敷双眼可以达到增强血液循环,改善神经功能,消除视觉疲劳的功效,但要注意在局部皮肤有疖肿时不能按压,以免炎症扩散。如果通过上述处理,仍无明显好转,那就需要到医院看眼科医生了。

相关推荐

眼睛疲劳怎么办 温度按摩

将双手手掌洗净搓热后,手掌掌根贴住颧骨,手掌心轻轻放在眼窝上,深呼吸10~15分钟即可。

眼睛易疲劳要如何改善

1、适时休息。按摩缓解眼疲劳。按摩可缓解眼部压力,让眼周肌肉组织得到适当的休息。近距离用眼较多的工作人员,每隔1~2个小时应将眼睛轻轻闭上休息5分钟,或用中指轻轻压在眼球上,沿着半球轮廓,轻柔按摩。 2、温热两眼缓解眼疲劳。先把两手的五指并拢,然后手心对手心互相搓揉,直至两手心发烫为止。两眼微闭,用空心掌速将发烫的手心轻扣在两眼上面。约3分钟后手心离眼,再把两眼慢慢地睁开,顿时会有一种眼清目亮的感觉。 3、指压、按摩眼周缓解眼疲劳。首先在眼睛上方,从眼角朝眼尾处缓缓移动手指。用大拇指的指腹按摩太阳穴处,每

上班族眼睛疲劳的按摩穴位有哪些

眼睛疲劳的解决方法,一般也是有很多的,常见的就有:药物治疗、食物治疗等等,这些对于眼睛疲劳也是非常有效的。其实对于眼睛疲劳的缓解方法还有一种,那就是穴位的按摩。针对这个现象,下面就来具体说说上班族眼睛疲劳的按摩穴位有哪些这个问题。 眼疲劳是一种眼科常见病,它所引起的眼干、眼涩、眼酸胀,视物模糊甚至视力下降直接影响着人的工作与生活。眼疲劳主要是由于人们平时全神贯注看电脑屏幕时,眼睛眨眼次数减少,造成眼泪分泌相应减少,同时闪烁荧屏强烈刺激眼睛而引起的。它会导致人的颈、肩等相应部位出现疼痛,还会引发和加重各种

眼睛疲劳三穴按摩远离眼疾

1、按摩、揉按眼保健穴 眼保健穴位分为近端和远端穴位,在眼睛周围和近处的穴位称为近端穴位;在躯体、四肢等部位的穴位称为远端穴位。常见又容易找到的近端有四白、承泣、攒竹、鱼腰、丝竹穴等。譬如说,眉毛上就有3个很好用的护眼穴位,古人觉得眉毛如鱼,攒竹穴在两眉头塌陷中;鱼腰穴在眉毛中点塌陷处;眉毛尽处则是丝竹穴。 2、按摩太溪穴 中医认为对眼睛影响很大的几条重要经脉,如肾经或是肝经等都是联系在眼睛和足部之间的通道中。通过对足部的保养,可以刺激体内的经脉更好地控制对眼睛的濡养。推荐按摩太溪穴,位置在内踝高点和足跟

缓解眼睛疲劳的6个有效方法

1.使用滴眼液 滴眼液是最直接,最常使用的方式,使用滴眼液不但能缓解眼疲劳等不适症状,让眼睛持久水润,还能补充眼睛所缺乏的营养和水分,从根源上避免视疲劳的发生,但是要注意每天最好不要超过5次,开瓶的眼药水只有一个月的使用期限。 2.眼部穴位按摩法 用手指按摩眼部四周,主要是按摩睛明穴、攒竹穴、太阳穴这三大穴位,这样对缓解眼睛疲劳很有帮助。 3.远近交替观看法 先看三分钟的远方,然后再看1—2分钟的手掌,然后再看远方。这样远近交换几次,可以有效消除眼睛疲劳。 4.眨眼法 头向后仰并不停的眨眼,使血液畅通。每

眼疲劳按摩哪里

点揉太阳穴 定位:颞部,眉梢与眼外角连线中点,向后与一横拇指远凹陷处。 功效主治:祛风止痛,主治眼疲劳,头痛,偏头痛,目疾,牙痛,面痛等症。 按摩方法:用两手食指,中指指腹同时环形点揉两侧太阳穴,其余四指轻放在前额处,也可用拇指指尖进行点揉,点揉时寻找穴位周围明显酸胀的凹陷处进行点揉,效果更好。 点揉攒竹穴 定位:在面部,眉毛内侧端凹陷处。 功效主治:降逆止痛,清热明目,主治近视,目眩,目视不明,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眼睑跳动,眉棱骨疼。 按摩方法:用两手食指指尖同时环形点揉两侧攒竹穴,点揉时寻找眉头明显酸

中医按摩缓解眼部疲劳

对着电脑一天,忙碌一天了,上班族的眼睛是会感到疲劳?如何缓解眼部疲劳呢?中医专家指出,可采用中医按摩疗法进行眼部按摩,以达到缓解眼部疲劳的目的。今天就教大家简单的中医眼部按摩,放松您的眼部肌肉。>>>>>中医穴位按摩缓解疲劳 中医按摩缓解眼部疲劳 中医按摩缓解眼部疲劳一:捂眼 先闭紧双眼数到8,再眼部放松休息着数到8,多次重复进行。然后睁大眼睛,保持8秒钟,重复三次。闭上眼睛,手掌半握扣在眼睛上,要当心不要碰到眼球,通过想象黑暗来放松眼睛。 中医按摩缓解眼部疲劳二:让眼睛转转圈 身体坐直,眼睛平视前方,保

眼睛疲劳按摩哪里 长时间用眼问题多

长时间、近距离过度用眼,导致眼部肌肉、神经紧绷,降低血液循环,轻者容易眼睛疲劳,重则引起头痛、眼睛刺痛、视力模糊。小朋友可能近视度数加深,成年人可能引发假性近视、老花及乾眼等问题。

怎样可以消除眼睛疲劳

1.按摩眼部: 这方法是最简单最熟悉的不过的了,就好像我们上学的时候做的眼保健操一样。做眼部按摩的动作习惯由你自己来决定,一般做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出现眼睛疲劳之后停下来让眼睛休息一会再做个眼部按摩,这样不仅能消除眼睛疲劳,还能对眼睛起到保护作用。 2.用手热敷眼部: 可以摩擦双手直至双手发热为止或者用热水泡一下双手,然后,闭上双眼,用两只手掌盖住眼圈,盖住就好了,切记不要按压眼睛。慢慢地进行呼吸,并想象已经到深夜时间了。每天这样做20分钟,对消除眼部疲劳有极大的帮助。

眼睛疲劳的原因

1、眼睛屈光异常 当患有远视、近视、散光、花眼时,看远看近时眼睛都需要动用很大的调节力,使眼睛过分劳累。 2、眼疲劳的症状眼睛过度集合 近视眼未得到矫正时,由于阅读距离太近而引起过度集合,过度集合又可伴随过度调节,使近视程度增加,阅读距离更近。如此发生恶性循环,以致产生眼疲劳。不断变换焦点:散光症状下,成像无法在一个点上的时候就需要使用眼内睫状肌的调节作用,来不断地变换焦点,过度地运用调节,睫状肌与头部神经也相关,久而久之,睫状肌的疲惫会导致相应的神经疼痛。 3、眼睛疾病 患有角膜云翳、晶状体混浊以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