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治疗婴儿湿疹最快的方法 中医辨证治疗好的快

治疗婴儿湿疹最快的方法 中医辨证治疗好的快

主证:皮肤潮红,红斑水疱,抓搔流滋,甚则黄水淋漓、糜烂,结黄色痂皮;大便干,小便赤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凉血清火,利湿止痒。

方药:1消风导赤汤加减。常用药物:生地、赤芍、牛蒡子、白鲜皮、金银花、薄荷、木通、黄连、甘草等。脂溢性者加地骨皮、生山楂、白花蛇舌草;湿性者加土茯苓、车前草、苍术、黄柏;千性者加太子参、麦门冬、女贞子。

主证:初起皮肤暗淡,继而出现成片水疱,瘙痒,抓破后结薄痂;患儿多有消化不良,大便稀溏或完谷不化;舌淡,苔白或白腻,脉缓。

治则:健脾利湿。

方药:参苓白术散或平胃散加减。常用药物:白扁豆、白术、茯苓、甘草、桔梗、莲子、人参、砂仁、山药、薏苡仁等。消化不良者加神曲、山楂、陈皮、连翘等。

新生儿湿疹用什么药

婴儿湿疹是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属于变态反应性(或称为过敏性)疾病,至于确切的病因有时很难找到。通常把婴儿湿疹称为“奶癣”,如果用治疗“癣”的药物来治疗婴儿湿疹,病情会加重。婴儿湿疹最早见于2-3个月婴儿,大多发生在面颊、额部、眉间和头部,严重时躯干四肢也有。初期为红斑,以后为小点状丘疹、疱疹,很痒,疱疹破损,渗出液流出,干后形成痂皮。

总的治疗原则是:

1、找出原因,对症治疗,合理喂养,精心护理。

一般说来,先要观察有没有食物过敏,特别是牛奶、母乳或鸡蛋白等动物蛋白的过敏;其次,母亲吃鱼、虾、蟹、鸡等,也可通过母乳传给婴儿,在吃这些动物性食品后,应观察婴儿的皮肤病是否加重,如果与上述情况有关,婴儿应改变喂养方法;如母乳过敏,改用牛奶,牛奶过敏则改用母乳,或在喂奶期间母亲不吃鱼、虾、蟹等食物。与此同时要及时治疗婴儿的消化不良,大便秘结和腹泻等。

2、常用的内用药有苯海拉明糖浆、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等,有继发感染时还要加用抗生素。

3、外用药最好选用中药“湿宁膏”,湿宁膏外治涂抹,安全便捷、清凉舒适,可增强体表的抗过敏能力,对于各种治疗婴儿湿疹有特效。

舌头发黄怎么办 中药调理

舌苔发黄还可以通过中药进行调理,舌苔发黄不仅只是实热导致的,还有可能是气虚导致的,普通人难以辨别,这时建议进行中医辨证治疗,遵从医嘱服药调理,这样不仅能够治疗好舌苔发黄的症状,还能够从根本上调理身体。

湿疹的中医辨证治疗

风盛型

[临床表现] 皮肤泛发潮红,遇风痒甚且肿胀,舌质红,脉浮弦。

[食疗药膳]

1、芹菜汤:芹菜250克,煎汤,吃菜饮汤,连续服用。

2、苍耳子防风红糖煎:苍耳子60克,防风60克,红糖25克。将苍耳子、防风加水浓煎熬膏,加红糖,每次汤匙,开水冲服。

热盛型

[临床表现] 皮损红肿流水,瘙痒剧烈,尿黄、便秘,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食疗药膳]

1、绿豆苡米海带汤:绿豆50克,苡米30克,海带20克,水煎,加红糖适量服。每日-2次。

2、白菜根汤:白菜根200克,银花20克,紫背浮萍20克,土茯 20克,水煎,加适量红糖调服,每日-2次。

3、白菜萝卜汤:新鲜白菜100克,胡萝卜100克,蜂蜜20毫升。将白菜、胡萝卜洗净切碎,按2碗菜1碗水的比例,先煮开水后加菜,煮5分钟即可食用,饮汤时加入蜂蜜,每日2次。

虚实夹杂证

[临床表现]多为血虚脾弱与湿热夹杂,见于慢性湿疹。该证表现为湿疹日久不愈,皮肤粗糙变厚,抓破可流黄水,患处皮肤色暗滞,身倦乏力,苔腻,舌质淡嫩且胖,脉缓。治宜健脾养血,兼以清利,

[食疗药膳]

1.白术10克,云苓15克,当归10克,丹参15克,白芍10克,生地15克,地肤子15克,苡米30克,水煎服。

2.松香、枯矾、雄黄、黄丹各等份,共研细末,过筛,将药粉用麻油调匀,外敷于患处。

中医治疗婴儿湿疹

中医认为婴儿湿疹主要与湿邪有关,湿可蕴热,发为湿热之证,久之湿则伤脾,热则伤阴血,而致虚实夹杂之证。急性婴儿湿疹多见湿热之证,慢性婴儿湿疹多为虚实夹杂之证。治疗时可涂抹以清热利湿,疏风养血润燥为主的小儿化湿膏。

中医治疗婴儿湿疹,内治宜养血祛风,清热解毒,佐以利湿。

中药方剂:

方一: 蒲公英、野菊花、白鲜皮各30克,百部20克。以上中药加水2000毫升,浸泡15分钟,然后煮沸15分钟。等药液放凉时,取一块干净的纱布(四五层厚)放在药液里浸透,然后敷在患处15分钟左右,每天两次。如果婴儿湿疹面积大,也可以采用药浴方法。

方二:用花椒、艾蒿、盐各适量放水中熬半小时,过滤后取汁液兑水来洗澡。花椒能消炎、止痒;艾蒿有镇静、抗过敏的作用,疗效相当不错的。

方三:苍耳棵30克,蛇床子15克,白藓皮15克,苍术15克,苦参15克,生军15克,黄柏15克,地肤子15克。水煎取滤液待温凉后洗患处。每天1剂,早、中、晚各洗1次。此为2~3岁患儿用量,1岁以下患儿减量1/3。功用:解毒祛湿,消疹退斑。

方四:蛇床子9克,银花9克,野菊花9克,生甘草6克,煎水外洗或湿敷局部,每天2~3次,每次约10分钟。

奶疹和湿疹有什么区别呢

湿疹病因复杂,治疗好转后仍易反复发作,难根治。因临床形态和部位各有特点,故用药因人而异.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热水烫洗,过度搔抓、清洗及接触可能敏感的物质如皮毛制剂等。少接触化学成分用品,如 肥皂、洗衣粉、洗涤精等。

奶疹就是婴儿湿疹,只不过是中西医的称谓不同而已, 婴儿湿疹有 3种,脂溢性,干性和湿性,初起在患儿的头面部,治疗不当逐渐蔓延全身,皮损初起为红斑,丘疹,鳞屑,继而出现流水和糜烂和结痂,粗糙,潮红,而且灼热。出现湿疹以后,患儿情绪烦躁,哭闹,摩擦,搔抓,睡觉不安稳,辩证治疗,对症施治是前提,内服加上外用,治疗期间和愈后在患儿的护理以及乳母饮食上注意即可在根本上解决问题。

皮炎湿疹的中医辨证治疗

皮炎湿疹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及慢性湿疹,治疗方法为:急性湿疹多湿热并盛,治宜清热祛湿,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亚急性湿疹多脾虚湿盛,治宜健脾利湿,方用除湿胃苓汤加减;慢性湿疹多血虚风燥,治宜养血润肤,方用四物消风散加减。中药外用急性湿疹可用鲜马齿苋煎液;亚急性湿疹外用青黛散加香油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慢性湿疹可外用天麻膏湿疹膏等。

小孩得了湿疹不吃饭怎么办 食疗药膳调理

组成:鲜茅根30克,治疗婴儿湿疹的偏方,生苡仁300克。

用法:治疗婴儿湿疹的偏方,先煮茅根20分钟之后去渣留汁,纳生苡仁煮成粥。

功效:清热凉血,除湿利尿。

主治:治疗婴儿湿疹的偏方,湿疹湿热蕴结型的皮损潮红,丘疹水疱广泛,尿赤者。

组成:治疗婴儿湿疹的偏方,绿豆50克,薏苡仁50克。

用法:加水煮粥服食。

功效:清热利湿。

主治:急性湿疹的皮肤红斑、丘疹、水疱伴渗出较多的患者。

材料:绿豆30克,治疗婴儿湿疹的偏方,百合30克,苡仁15克,芡实15克,淮山药15克,冰糖适量。

用法:将绿豆、百合、苡仁、治疗婴儿湿疹的偏方,芡实、淮山药一起下锅,加水适量,烂熟后,加冰糖即成。每日分2次服完,连服数日。

功效:清热解毒,健脾除湿。

主治:脾虚湿盛型湿疹,皮损不红,渗出较多,瘙痒不剧,口炎,舌苔腻者。

相关推荐

中医辨证治疗水肿

中医辨证治疗水肿,中医认为与水液代谢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是肺、脾、肾,这三个脏器的功能失调是引起水肿发生的关键所在,因此治疗水肿,中医一般以宣肺、健脾、温肾为基本原则。 中医辨证治疗宣肺利水。此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风邪外袭所致发热,恶寒,恶风,头痛,肢体关节酸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浮肿先见于面部,后遍及全身,小便不利。中医称此种水肿为风水,多见于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常用方剂有越婢加术汤和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常用药物有麻黄、生石膏、生姜、白术、防风、桑白皮、双花、连翘、薄荷、前胡、赤小豆、车前子、泽泻、白

婴儿湿疹是怎么引起的 用药及护理不当

婴儿湿疹中医里面称“奶癣”,有的爸妈就用治疗“癣”的药物来治疗婴儿湿疹,结果使病情加重。 有些爸妈用激素类乳膏,见效快,就大面积、长期应用,宝宝皮肤薄嫩,往往造成药物的依赖或加重病情。宝宝皮损糜烂、渗出明显,有的患儿爸妈用刺激性的中药擦洗皮损;患儿皮损已干燥,爸妈过度清洁皮损或用热水烫洗、或用盐水洗等造成症状加重。有的患儿瘙痒剧烈、影响睡眠,有的继发感染,爸妈仍坚持不给患儿内用药,造成症状加重。

湿疹性皮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风热型 【证见】 皮疹发生于上部,并可见发热恶寒,疲乏不适,自觉瘙痒。舌质稍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 疏风清热。 【方药】 1、主方消风散(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 处方:荆芥、防风、蝉蜕各9克,苦参、牛蒡子、黄芩各12克,生地黄25克,金银花15克,鱼腥草30克,生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l剂。 热象较重者,加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2克。夹湿者,加木通、苍术各9克。 2、中成药:防风通圣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湿热型 【证见】 皮疹发生于下部,并可见发热,口苦,口渴,疲

婴儿湿疹怎么办呢

婴儿湿疹是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属于变态反应性(或称为过敏性)疾病,至于确切的病因有时很难找到.通常把婴儿湿疹称为“奶癣”,如果用治疗“癣”的药物来治疗婴儿湿疹,病情会加重。 .婴儿湿疹最早见于2-3个月婴儿,大多发生在面颊、额部、眉间和头部,严重时躯干4肢也有.初期为红斑,以后为小点状丘疹、疱疹,很痒,疱疹破损,渗出液流出,干后形成痂皮.皮损常常对称性分布.湿疹有时为干燥型,即在小丘疹上有少量灰白色糠皮带脱屑.也可为脂溢型,在小斑丘疹上渗出淡黄色脂性液体,以后结成痂皮,以头顶及眉际、鼻旁、耳后多见,

奶癣有可能因为错误的治疗导致湿疹出现

婴儿湿疹中医里面称“奶癣”,有的爸妈就用治疗“癣”的药物来治疗婴儿湿疹,结果使病情加重。 有些爸妈用激素类乳膏,见效快,就大面积、长期应用,宝宝皮肤薄嫩,往往造成药物的依赖或加重病情。宝宝皮损糜烂、渗出明显,有的患儿爸妈用刺激性的中药擦洗皮损;患儿皮损已干燥,爸妈过度清洁皮损或用热水烫洗、或用盐水洗等造成症状加重。有的患儿瘙痒剧烈、影响睡眠,有的继发感染,爸妈仍坚持不给患儿内用药,造成症状加重。

风疹的中医辨证治疗

风疹病人可以辅助刺灸法治疗,可以起到疏风清热,活血和营的作用,改善患者发热、烦躁、疼痛等症状。曲池、合谷同属阳明,善于疏风清热;血海、三阴交属足太阴,主血分病,调营活血,膈俞为血之会穴,活血祛风,诸穴共奏疏风和营之功,随证配穴,达到治疗的作用。 选穴:风池血海夹脊(胸2~5,骶1~4) 方法:沿经轻叩,每日1次,每次叩打20min,穴位处重叩至点状出血。 耳针法 选穴:肺肾上腺枕神门胃 方法:毫针刺,每次选取3~4穴,中等刺激强度捻转,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亦可用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隔日1次

婴儿湿疹如何快速治疗

1、渗出型湿疹治疗原则: 渗出型湿疹:为肥胖婴儿多发。初起时两颊部皮肤发红,表面有密集针头大小红疙瘩、水疱,部分融合成片,破后糜烂有渗液;严重时因搔抓继发细菌感染,有脓疱、发烧、淋巴结肿大等。如治疗不当用刺激性药物或热水烫洗等,使皮肤上皮疹泛发全身形成红皮病。 用什么样药物剂型治疗湿疹依据湿疹表现而定,如红肿明显,渗出多者应选溶液冷湿敷,不可用油膏;红斑、丘疹时可用洗剂、乳剂、泥膏、油剂等;呈水疱、糜烂者需用油剂;表现为鳞屑、结痂者用软膏。 湿疹可使用的药物种类繁多,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凡更换新药前,一定

湿疹的中医辨证治疗是什么?

1、湿热并盛型:法宜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方用龙胆泻肝汤,萆薢渗湿汤加减。热盛加生石膏、白茅根,毒热盛时加大青叶,大便燥结加大黄。亦可服用龙胆泻肝丸、防风通圣丸。 2、脾虚湿盛型:法宜健脾燥湿、养血润肤。方用除湿胃苓汤加减,湿盛渗出多时加萆薢、车前子,有热象舌苔黄、脉滑者去苍术、桂枝,加茵陈、黄柏、滑石。也可服除湿丸。 3、血虚风燥型:法宜养血疏风、除湿润燥。方用消风散或四物消风散加减,湿盛者加车前子、泽泻,痒甚者加蒺藜、苦参。亦可服养血安神丸配秦艽丸合用。 4、针刺疗法:可针刺曲池、足三里、血海、委中等穴

中医辨证治疗鸡眼

一、辨证选方 分析:鸡眼多因患处皮肤长期挤压或摩擦而致,气血瘀滞,经络阻隔,血流不畅,外感毒邪,内外相搏,外溢肌肤,故见蚕豆大小的淡黄色角质增生,患处皮损至圆锥状嵌入皮下,质坚硬,摩擦疼痛,舌尖红,苔腻,脉弦涩,属气血瘀滞所致。 治法:养血润肤,化瘀解毒,佐以行气通络。 方药:养血润肤饮(《外科证治全书》)加减。当归20g,赤白芍各10g,生地20g,鸡血藤30g,胡麻仁10g,女贞子15g,生黄芪15g,苦参 10g,白鲜皮10g,地丁20g,连翘30g,香附20g,木贼20g,甘草10g。煎服法:上药

婴儿湿疹皮肤病的治疗方法

婴儿湿疹治疗方法有很多,不同病因的治疗也会相对不同,中西医对其治疗的方法也各有千秋。婴儿湿疹最佳治疗方法到底是什么呢? 中医认为婴儿湿疹治疗,清热解毒是根本。湿疹湿邪的特点,决定了清热化湿、清湿毒、祛风解毒是中医治疗湿疹的立足点,中医根据每个宝宝的湿热情况,辨证施治,开出清热汤剂,宝宝服用后,在一周左右可能会发一发,但从根本上将体内的湿热驱除后,湿疹会有明显好转。 西医认为婴儿湿疹治疗在于找到病源,从源头阻断。找出过敏源,是西医阻断湿疹的杀手锏。2岁以前的宝宝患湿疹,食物往往是诱发因素。小年龄宝宝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