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阴俞在哪里厥阴俞在哪里
厥阴俞在哪里厥阴俞在哪里
厥阴俞科学定位:在背部脊柱区,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快速取穴法:坐位,两肩胛骨下角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7胸椎,向上数3个椎骨(第4胸椎),引一垂线,再从肩胛骨内侧缘引一垂线,两条垂线之间距离的中点处。
厥阴俞是心包的背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有助心阳,镇心痛,宽胸膈,降逆气和清膈中热之功能,主要用于治疗心痛,心悸,胸闷,咳嗽,呕吐,膈中热,配内关,神门治疗心悸心痛;配肺俞治疗咳嗽。
厥阴俞部位疼痛一般反映出心脏部位有疾患,多因气血瘀滞所致,可以采用针灸疗法进行调理,具体操作手法如下:
简易取穴:大椎穴往下推4个椎骨,即为第4胸椎,其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指,中指)处是穴。
进针深度:用消毒亳针向脊柱方向斜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35°角左右倾斜刺入)0.5-0.8寸,得气后施捻转补泻法,禁忌提插补泻手法,留针20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5-7分钟。
功能主治:活血理气,疏通心脉。主治心痛,胸闷,咳嗽,失眠,心悸等症。
神道的准确位置图片 神道穴配伍治病方
配关元治身热头痛;配神门治健忘惊悸;配百会,三阴交治失眠健忘,小儿惊风,痫证;配心俞,厥阴俞,内关,通里,曲泽治胸痹;配大椎,曲池,风池治外感发热,头痛;配大椎,后溪,阳池治疗疟疾。配合谷,委中治疗疔疮。
眩晕按摩哪个部位图解 按摩厥阴俞穴
取俯卧位,用拇指稍加力按压厥阴俞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眩晕症状。
厥阴俞位于两侧肩胛冈内侧缘连线与后正中线交点为第3胸椎棘突,向下数一个椎体,其下旁开1.5寸处。
厥阴俞的功能作用有哪些
于两侧肩胛冈内侧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为第3胸椎棘突,再向下数一个椎体,其下旁开1.5寸处即是厥阴俞。
厥阴俞为心包的背俞穴,是心包之气转输,输注之处,内通心包之气,具有宁心安神,宽胸理气,活血止痛之功效,是治疗心病及心脏保养要穴。刺激厥阴俞能调整心率,对减轻心脏负荷,提高心脏收缩能力,改善心脏功能有一定作用。
厥阴俞的作用 厥阴俞主治疾病
厥阴俞与心包络内外相应,能反映和治疗心胸疾病。利用该穴的近治作用,能治疗胸背酸痛;临床常配心俞,内关,宁心通络,治心痹和心动过速;配神门,三阴交,理血宁心安神,治心痛和惊悸。
后背岔气怎么按摩 后背岔气的刮痧疗法
取刮板以45度倾角,刮拭膀胱经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至肾俞一段。
再从上至下刮拭督脉,由大椎刮至至阳。
然后刮拭任脉膻中至中脘一段。
再刮章门、期门、日月、内关及足三里、太冲,每穴2分钟。
孔最为什么能治疗痔疮出血 孔最的配伍应用
咳逆:孔最、天泉、太溪、行间、俞府、神封、腹结、少商、浮白。
急性咯血:孔最、尺泽、内关。
失音:孔最、喑门。
头痛:孔最、天柱、陶道、大杼、后溪。
热病汗不出:孔最、上星、玄颅、前谷、腕骨。
咳痰:孔最、风门、肺俞、厥阴俞。
厥阴俞在哪里 厥阴俞的作用主治
厥阴俞是心包的背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有助心阳,镇心痛,宽胸膈,降逆气和清膈中热之功能,主要用于治疗心痛,心悸,胸闷,咳嗽,呕吐,膈中热,配内关,神门治疗心悸心痛;配肺俞治疗咳嗽。
拔罐疗法时有哪些病必选腧穴
拔罐疗法,是属于祖国传统医学外治 方法的一种。因此,它亦是以中医辩证论 治为依据,以经络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少而精地选取相应腧穴。现将必选 腧穴叙述如下:(1) 全身肌病必选腧穴:大椎、身柱。(2) 下半身疾病必选腧穴:命门。(3 )呼吸系统疾病必选腧穴:风门、肺俞、脾俞、中 府、膻中。(4 )循环系统疾病必选腧穴:心俞、厥阴俞、督俞、肝 俞、脾俞、神道、灵台、巨阙。(5) 胃病必选腧穴:膈俞、肝俞、脾俞、胃 俞、中胺、上胺。(6) 肠道病必选穴:脾俞、三焦俞、大肠俞、 天枢、关元。(7) 肝胆疾病必选腧穴:肝俞、胆俞、脾俞、中 皖、至阳、期门、阿是穴。(8)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必选腧穴:肝俞、脾俞、肾俞、膀胱 俞、八懲、关元、中极。(9) 内分泌系统疾病必选腧穴:肺俞、心俞、肝俞、脾 俞、肾俞、中脘、关元。(10 )神经系统疾病必选腧穴:心俞、厥阴俞、神道、灵 台、肝俞、脾俞、肾俞。(11)脑血管疾病必选腧穴:心俞、厥阴俞、肝俞、脾 俞、神道、灵台。(12 )运动系统疾病必选腧穴:上肢范围:肩髎、肩贞、 肩中俞、肩外俞、阿是穴。下肢范围:肾俞、八髎、秩边、环 跳、殷门、伏兔、风...
胸乡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胸乡穴刺灸操作手法
进针深度:针0.4-0.6寸,留针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注意不宜深刺。
功能:理气宽胸,定痛降逆。
主治:胸胁胀痛,牵引背痛,心悸。配心俞,厥阴俞,内关治疗胸满胀痛;配膻中,间使治疗心悸。
胸乡的准确位置图 胸乡穴配伍应用
配支沟通调三脚,开郁散结,治疗胸胁胀满;配心俞,厥阴俞通络散结,治心痛胸闷,痛引肩背;配内关镇静安神,治疗心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