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恒牙先天性缺失是什么原因

恒牙先天性缺失是什么原因

在母亲妊娠期间,当胎儿颌骨内的牙胚处在发育初期和细胞增殖阶段时,任何阻碍牙胚发育和细胞增殖因素,都可能影响牙胚的发育,使牙胚停止生长,造成牙齿缺失。这些因素包括:

1、牙胚发育初期母体内营养障碍如钙、铁、蛋白质缺乏或内分泌失调。

2、如牙胚发育早期受到x线照射,则受照侧牙齿可能缺失。

3、致病微生物感染,如:风疹病毒、梅毒螺旋体感染等。

4、多数牙缺失和全口牙缺失常与遗传有关,并伴有全身其它部位的的异常。如遗传性外胚叶发育不全,是一种全身性的先天畸形。其主要表现为:皮脂腺和汗腺缺乏,皮肤干燥,少汗或无汗以及毛发稀疏,体毛少或无;鼻梁塌陷呈鞍状;牙齿部分缺失或全部缺失等。

先天性恒牙缺失

在牙胚形成过程中未能发育和形成的牙称为先天性缺牙。根据其严重程度和是否伴有全身症状,可分为几类,但不同的文献对先天性缺牙的分类标准和名称表述不一。以往的文献多以先天性缺牙的严重程度将先天性缺牙分为:1、缺牙症,指缺少一到数个牙齿;2、少牙症,指多数牙齿未形成,且通常伴有系统性异常;3、无牙症,指极为严重的牙齿缺失,全口无牙。另有与上述分类标准相似,但用词不同,将其分为:个别牙缺失、部分无牙症、全部无牙症。目前大多数学者把先天性缺牙分为两类:个别牙缺失(hypodontia),指先天性缺失一个或几个牙齿,通常不伴有全身症状。多数牙缺失(oligodontia),指先天性缺失6个或6个以上牙齿(不包括第三磨牙),通常伴发系统性异常和/或是某综合征的部分表现。而先天性无牙(anodontia),被认为是先天性多数牙缺失的一种严重表现。

先天性缺牙的临床表现

先天性缺牙的特征是牙齿先天性缺失,它可以单独发生,但更多见的是伴发其它牙列异常。据报道先天性缺牙和过小牙(microdontia)趋向于在同一牙列发生,因而有学者认为过小牙、锥形牙(cone-shaped tooth)也是先天性缺牙的一种表现。

先天性缺牙的牙列中伴发的其它牙列异常有:其它牙的先天性缺失、牙过小、锥形牙、牛型牙(taurodontism)、牙齿发育迟缓、萌出顺序异常、乳磨牙下沉、恒尖牙错位、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牙列间隙增宽、牙列拥挤、牙槽骨发育不足等。Symons等[11]对176名先天缺失一个或多个第二前磨牙患者的各种牙列畸形所占的比例进行了统计。结果为:其它牙先天缺失占63.6%,恒牙埋伏占13.1%,乳磨牙下沉占9.7%,牙列拥挤占6.8%,中线偏斜(上颌)占6.8%,牙列间隙增宽占3.6%,牙异位萌出占2.8%,迟萌占2.8%。

先天性缺牙所伴发的其它牙列异常中,最常见的是其它牙的先天性缺失。在第三磨牙先天性缺失的患者中,其它牙先天性缺失的发生率比正常人群高,为:下颌第二前磨牙为32%,上颌侧切牙为21%,上颌第二前磨牙为15%,下颌侧切牙为12%,上颌尖牙为7%,下颌中切牙为4%,下颌第一前磨牙和尖牙、上颌第一前磨牙为1%。

先天性牙缺失有哪些表现

发病人群

正常人群中,恒牙列的先天缺失牙发病率为3.5%~6.5%;女性较男性更易罹患,男、女之比为2:3。人群中恒牙列重度先天缺失牙的患病率为0.3%。乳牙列的患病率为0.1%~0.9%,性别无明显差异。

易缺失牙齿的位置:通常最多受罹患的是上侧切牙、上颌和下颌第二前磨牙和下切牙。先天缺失牙极少罹患上中切牙、上下颌尖牙或第一磨牙,但在重度先天缺失牙的病人口中可发生上述牙缺失。

疾病特征

多变的临床表现使对病人的治疗设计和处理变复杂化。牙齿的外形常呈圆锥形或过小牙,存在美观和功能问题。固定修复时,预备牙齿会很困难。由于缺乏倒凹,活动义齿的固位又存在问题。恒牙萌出迟缓或异常。如果上侧切牙过小或缺失,上尖牙可能会移位。滞留的乳牙可能低,邻近的恒牙向间隙倾斜,导致间隙缩小。通常这些滞留的乳牙发生骨粘连,外科和正畸治疗时要考虑到骨粘连的问题。牙齿缺失常伴有牙槽骨发育障碍,导致牙槽嵴明显萎缩和缺乏后牙支持。

小孩如果恒牙有先天性缺失怎么办

人们都认为孩子换牙是司空见惯的事,到了一定时候便会自然完成。可事实上并非如此。故牙科医生告诫天下父母,孩子换牙时不可忽视的一些情况。

一、人类乳、恒牙的替换规律

人类的乳牙共20颗,而恒牙可以为32颗,30颗或28颗。人的一生中要经历乳牙和恒牙两种牙的替换。

孩子刚出生时,口腔内只能见到红色的龈垫被覆上、下颔。7~8个月后,下颔正中才会萌出一对乳牙,称为下颔乳中切牙。为了与恒牙相区别,医学上特别选取用罗马数字标记。到了2~3岁,上颔最后一对乳牙(即第5颗乳牙)萌出。虽然因不同的种族、性别、遗传和区域等因素的影响,不同个体乳牙萌出时间早晚会有出入,但,上颔同名牙较下颔萌出时间要迟。只是女孩子比男孩萌出略早。致上每个乳牙萌出年龄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左右两侧同名乳牙多数都能成对萌出

一般在6岁时,紧邻乳牙列的后方开始萌出第1个恒牙,医学上特称为“六龄齿”。此后,乳牙不断脱落,恒牙相继萌出。由于6~12岁这个阶段牙列中既有乳牙,又有恒牙,故被称为替牙期,也有的人风趣地戏称这种乳牙恒牙并存的时期为“丑小鸭阶段”。

恒牙列形成后,上下颔牙间应具备以下接触关系才是正常的。

上、下前牙之间须保持2毫米左右的距离,即上前牙在前并略有倾斜,不会与下前牙完全贴合,但也不会相距过大。正视时,上前牙牙冠部遮蔽下前牙不得超过2/3。

在替牙期有时会出现以下一些咬合关系的紊乱现象,但多为暂时性的,随着生长发育均能自选调整,并无矫治的必要。例如:由于恒牙较乳牙宽大,前牙初萌时会出现暂时性轻度拥挤。然而,随着后牙替牙及颔骨增大,这种现象以后可完全消失。又如:上颔正中恒牙初萌时,有可能因邻牙牙胚萌出对其牙根挤压而暂时出现缝隙;只要不存在多生牙或上唇系带低等因素,就大可不必惊慌,也不必矫治,不过,对于替牙期严重的局部障碍是万万不可掉以轻心的。因为这不仅会导致牙齿错位、牙列不齐,而且能使上、下颔之间牙齿咬合关系发生紊乱。这势必妨碍整个口腔颔面系统的健康和功能,影响颔滑和颜面发育,破坏容颜美,甚至危害全身。

二、孩子换牙时常见的3种异常情况:

1.乳牙缺失太快 由于未到恒牙萌出年龄,空缺部分必将邻牙移位和对口牙伸长所占据,恒牙将会因间隙不足而错位萌出。越早发生乳牙缺失,恒牙萌出受阴或错位萌出的可能性也越大。经口腔医学统计,乳牙(也乳牙早失)2年以上的儿童必有恒牙错位发生。最常见于上颔第3个恒牙,即俗称的“虎牙”。若为双侧,对容貌美的破坏将是十分明显的,而单侧错位则必致左右面部不对称,故不可过早拔除乳牙。

2.乳牙过分滞留到了换牙年龄,乳牙却迟迟不掉,这势必阻碍下面恒牙的萌出。即使勉强萌出也肯定是错位萌出。家长应特别留意观察小儿乳牙是否已超过换牙年龄仍不脱落,遇此情况必须到医院拍摄牙根X线片,确定是否存在继替恒牙,如果有继替恒牙,且牙根发育已过半,就应果断交滞留的乳牙拔除。如果X线片显示继替恒牙先天缺失,尽管乳牙滞久留也不可草率拔除,只要乳牙根完整,且牙周健康就应姑息保留,使之继续行使咀嚼功能。

一般说来,恒牙萌出的年龄大略如下:第1恒牙6~8岁;第4恒牙9~12岁,第3恒牙1~14岁;第5恒牙10~14岁。

3.六龄齿早期缺失六龄齿即第6个恒牙在全部恒牙中萌出最早。它对于上、下颌牙列间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至关重要,以至医学家将其称亻咬合的“锁钥”。无论何种原因造成青少年的六龄齿早失,家长都不可等闲视之,应及时带孩子去口腔科,以便得到尽可能完美的补救。

除乳牙早失或乳牙滞留等局部障碍可能造成乳牙或恒牙替换紊乱外,遗传、乳牙根尖病或骨性粘连、多生牙以及肿瘤等因素也可能影响正常萌出顺序。家长应注意细心观察,尽可能及早发现异常,从早医治。通过各种措施,保证乳牙与恒牙正常替换,以利孩子的健康成长。

小孩先天性缺牙的发生率

1、恒牙、乳牙先天性缺失的发生率

先天性缺牙很少发生在哺乳类动物。但如发生在人类时,恒牙较乳牙多见。恒牙先天性缺牙的发生率为2.3%~9.6%(不包括第三磨牙),乳牙为0.1%~0.7%,且明显存在着种族差异,爱斯基摩人、印第安人、东方人发生率较高,黑种人发生率较低,男女比例为2:3。乳牙先天性缺失,其后继恒牙先天性缺失的发生率为75%~80%。

对先天性缺牙发生率的报道,多数文献都未按先天性缺牙的分类统计,而且不包括第三磨牙,其原因可能是先天性多数缺牙和无牙发生率非常低;大规模人群调查时未拍X线片。

2、先天性缺牙在不同牙位的发生率

关于先天性缺牙好发牙位的报道很多,且明显存在着种族差异,有文献报道欧洲人先天性缺牙多见于下颌第二前磨牙,北美人多见于上颌侧切牙,日本人多见于下颌切牙。第三磨牙先天缺失的发生率在各民族差异较大,非洲黑人的发生率为1.0%,日本人的发生率为30%。大部分资料显示先天性缺牙在恒牙的发生率最高的是第三磨牙,约为30%,其次为下颌第二前磨牙(0.8%~6.4%),再次为上颌侧切牙(1.1%~3.2%)。乳牙的发生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是:下颌乳切牙、上颌乳切牙、乳尖牙。由此人类学家提出人类的牙列正处于一个过渡时期,将来牙列单侧的牙齿可能是:1个切牙、1个尖牙、1个前磨牙、2个磨牙。

3、先天性多数缺牙和无牙的发生情况

先天性多数缺牙的发生率在恒牙列为0.3%,而乳牙列则更少见[10]。先天性无牙非常罕见,仅见于严重的外胚叶发育不全患者。据文献报道的125例先天性上、下颌同时发生无牙症中,乳牙列和恒牙列同时发生或仅恒牙列单独发生。

先天性缺牙的护理

1、缺失牙齿数目较少时,对咀嚼功能、牙列形态和美观的影响不大,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2、当缺失牙数目较多时,不仅影响咀嚼功能,而且影响患者的容貌,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损害。及时进行活动性义齿修复体,恢复咀嚼功能,促进颌面骨骼和肌肉的发育;但需要注意的是义齿修复体必须随儿童牙颌的生发育而不断更换;一般每年更换一次义齿,以免妨碍患儿颌需做活动义齿修复,帮助恢复咀嚼功能,促进颌面部的生长发育。

3、儿童时期先天缺牙没能得到相应的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剩余乳牙逐渐松动脱落,一般建议在儿童时期就可尽早戴用义齿恢复缺失牙的功能,使无牙区的颌骨受到咀嚼刺激而促进颌骨的发育,同时避免软组织的代偿性功能亢进,为后期修复创造条件。而先天性多牙缺失患者由于颌骨通常垂直向及水平向发育均较差,给修复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如能在其儿童时期进行下颌种植义齿修复,定期复查及时更换适合生长发育状况的义齿,使上下颌骨受到一定的功能刺激,对患者面型的改善、上下颌骨发育及成年后的修复都应有积极的作用。但儿童时期进行种植可能发生相对种植修复体下沉现象,因此种植修复也应相对谨慎慎重。

4、上颌侧切牙先天缺失时,对合关系进行分析后,可使用间隙保持器或者通过咬合诱导方法将恒尖牙近中移动到侧切牙位置,然后对尖牙牙冠进行调磨改形替代侧切牙。

5、恒牙先天缺失时,乳牙的保存或拔除必须慎重考虑。恒牙列较拥挤时,缺继承恒牙的乳牙可以考虑拔除,为拥挤的恒牙提供间隙;恒牙排列较稀疏间隙较大时,则可保留滞留的乳牙,以维持完整的牙列和咀嚼功能;乳牙保留时间长短会因为个体间差异而较大,一旦滞留乳牙脱落后应该及时进行修复治疗。

6、上下颌智齿也即“第三磨牙”先天性缺失时,可以不做修复,这个牙齿在人类牙齿发育中属于退化牙,第三磨牙的先天性缺失并不属于病理性,不需要治疗。

7、对于先天多牙缺失患者,常用的修复方法有固定义齿、活动义齿及种植体支持的义齿等多种方式;必要时必须要联合正畸治疗、正颌外科治疗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而下颌恒牙列缺失患者颌骨发育不全,缺牙区牙槽骨严重发育不良,呈刀刃状,高度几乎与前庭沟平齐,固位困难,传统可摘义齿是难于达到理想效果

什么是先天性缺牙

在牙胚形成过程中未能发育和形成的牙称为先天性缺牙。根据其严重程度和是否伴有全身症状,可分为几类,但不同的文献对先天性缺牙的分类标准和名称表述不一。

以往的文献多以先天性缺牙的严重程度将先天性缺牙分为:

1、缺牙症,指缺少一到数个牙齿;

2、少牙症,指多数牙齿未形成,且通常伴有系统性异常;

3、无牙症,指极为严重的牙齿缺失,全口无牙。

另有与上述分类标准相似,但用词不同,将其分为:个别牙缺失、部分无牙症、全部无牙症。

目前大多数学者把先天性缺牙分为两类:个别牙缺失(hypodontia),指先天性缺失一个或几个牙齿,通常不伴有全身症状。多数牙缺失(oligodontia),指先天性缺失6个或6个以上牙齿(不包括第三磨牙),通常伴发系统性异常和/或是某综合征的部分表现。

而先天性无牙(anodontia),被认为是先天性多数牙缺失的一种严重表现。

先天性缺牙的发生率是多少

1、恒牙、乳牙先天性缺失的发生率:

先天性缺牙很少发生在哺乳类动物。但如发生在人类时,恒牙较乳牙多见。恒牙先天性缺牙的发生率为2.3%~9.6%(不包括第三磨牙),乳牙为0.1%~0.7%,且明显存在着种族差异,爱斯基摩人、印第安人、东方人发生率较高,黑种人发生率较低,男女比例为2:3。乳牙先天性缺失,其后继恒牙先天性缺失的发生率为75%~80%。

对先天性缺牙发生率的报道,多数文献都未按先天性缺牙的分类统计,而且不包括第三磨牙,其原因可能是先天性多数缺牙和无牙发生率非常低;大规模人群调查时未拍X线片。

2、先天性缺牙在不同牙位的发生率:

关于先天性缺牙好发牙位的报道很多,且明显存在着种族差异,有文献报道欧洲人先天性缺牙多见于下颌第二前磨牙,北美人多见于上颌侧切牙,日本人多见于下颌切牙。第三磨牙先天缺失的发生率在各民族差异较大,非洲黑人的发生率为1.0%,日本人的发生率为30%。大部分资料显示先天性缺牙在恒牙的发生率最高的是第三磨牙,约为30%,其次为下颌第二前磨牙(0.8%~6.4%),再次为上颌侧切牙(1.1%~3.2%)。乳牙的发生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是:下颌乳切牙、上颌乳切牙、乳尖牙。由此人类学家提出人类的牙列正处于一个过渡时期,将来牙列单侧的牙齿可能是:1个切牙、1个尖牙、1个前磨牙、2个磨牙。

3、先天性多数缺牙和无牙的发生情况:

先天性多数缺牙的发生率在恒牙列为0.3%,而乳牙列则更少见。先天性无牙非常罕见,仅见于严重的外胚叶发育不全患者。据文献报道的125例先天性上、下颌同时发生无牙症中,乳牙列和恒牙列同时发生或仅恒牙列单独发生,一般乳牙会推掉。

先天性牙缺失怎么办

先天缺牙的治疗原则是恢复咀嚼功能,保持良好的咬合关系。

1、缺失牙齿数目较少时,对咀嚼功能、牙列形态和美观的影响不大,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2、当缺失牙数目较多时,不仅影响咀嚼功能,而且影响患者的容貌,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损害。及时进行活动义齿修复体,恢复咀嚼功能,促进颌面骨骼和肌肉的发育;但需要注意的是义齿修复体必须随儿童牙颌的生发育而不断更换;一般每年更换一次义齿,以免妨碍患儿颌需做活动义齿修复,帮助恢复咀嚼功能,促进颌面部的生长发育。

3、儿童时期先天缺牙没能得到相应的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剩余乳牙逐渐松动脱落,一般建议在儿童时期就可尽早戴用义齿恢复缺失牙的功能,使无牙区的颌骨受到咀嚼刺激而促进颌骨的发育,同时避免软组织的代偿性功能亢进,为后期修复创造条件。而先天性多牙缺失患者由于颌骨通常垂直向及水平向发育均较差,给修复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如能在其儿童时期进行下颌种植义齿修复,定期复查及时更换适合生长发育状况的义齿,使上下颌骨受到一定的功能刺激,对患者面型的改善、上下颌骨发育及成年后的修复都应有积极的作用。但儿童时期进行种植可能发生相对种植修复体下沉现象,因此种植修复也应相对谨慎慎重。

4、上颌侧切牙先天缺失时,对合关系进行分析后,可使用间隙保持器或者通过咬合诱导方法将恒尖牙近中移动到侧切牙位置,然后对尖牙牙冠进行调磨改形替代侧切牙。

5、恒牙先天缺失时,乳牙的保存或拔除必须慎重考虑。恒牙列较拥挤时,缺继承恒牙的乳牙可以考虑拔除,为拥挤的恒牙提供间隙;恒牙排列较稀疏间隙较大时,则可保留滞留的乳牙,以维持完整的牙列和咀嚼功能;乳牙保留时间长短会因为个体间差异而较大,一旦滞留乳牙脱落后应该及时进行修复治疗。

6、上下颌智齿也即“第三磨牙”先天性缺失时,可以不做修复,这个牙齿在人类牙齿发育中属于退化牙,第三磨牙的先天性缺失并不属于病理性,不需要治疗。

7、对于先天多牙缺失患者,常用的修复方法有固定义齿、活动义齿及种植体支持的义齿等多种方式;必要时必须要联合正畸治疗、正颌外科治疗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而下颌恒牙列缺失患者颌骨发育不全,缺牙区牙槽骨严重发育不良,呈刀刃状,高度几乎与前庭沟平齐,固位困难,传统可摘义齿是难于达到理想效果。

乳牙没掉又长新牙应该怎么办

这种乳牙应脱落而不落的情况称为乳牙滞留,乳牙滞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1. 恒牙胚错位;2. 局部炎症;3. 恒牙胚缺失。

若在换牙年龄,应尽快带孩子去医院拔除滞留的乳牙,腾出位置,以利恒牙萌出,以免影响恒牙在正常位置上萌出。

若是超过换牙年龄而乳牙未脱落,恒牙未萌出者,则不要轻易拔掉;若是恒牙先天性缺失,应尽量保持乳牙。

注意孩子口腔的清洁卫生、认真刷牙

在换牙期,乳牙与恒牙共存,恒牙刚刚萌出,特别是作为“咬合关键”的“六龄牙”,体积大、咬合面窝沟多,容易滞留食物残渣,加之多数儿童不爱刷牙,喜食甜食,常常发生龋坏,一旦发生,应及早治疗。此时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正确地刷牙。

4注意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在换牙期,乳牙松动即将脱落时,儿童常习惯用舌舔松动的牙,这是一种不良习惯,会影响恒牙的正常萌出,应及时给予纠正,以防错位咬合——即牙排列不整齐。

5让孩子多吃些耐嚼食物

平时多给孩子咬些硬的食物,像海蜇、花生、甘蔗、五香豆等,这样对他的换牙很有利,便于保持对乳牙起到良好的刺激作用,从而促使乳牙按时的脱落。

6还有每年带小孩检查一次牙齿,主要的观察小孩口中换牙的情况。当孩子到了10岁左右,嘴里的牙齿也已经全部的长出,父母们就可以给他们增加些芹菜梗、玉米、苹果等食物,使换牙顺利完成,让孩子拥有一口健康整齐的恒牙。

换牙早期症状有哪些?

乳牙滞留

乳牙该掉的时候而不掉,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治疗。恒牙已萌出而乳牙仍未脱落的滞留牙,应尽早拔除,以免影响恒牙在正常位置上萌出。超过换牙年龄而乳牙未脱落,恒牙未萌出者,则不要轻易拔掉,若是恒牙先天性缺失,应尽量保持乳牙。

乳牙早失

乳牙在应脱落之前脱落,称为乳牙早失。往往造成两侧邻牙向缺牙空隙倾斜,使缺牙间隙变小,恒牙因间隙不够而错位萌出。应在乳牙缺隙处戴缺隙保持器,防止两侧牙齿倾斜,直至恒牙萌出。

恒牙萌出困难

恒牙是在牙根发育过程中产生萌出力,使恒牙向龈方移动逐渐萌出,上前牙尤为明显。恒牙在超过替牙期仍没有萌出,叫做恒牙迟萌,主要原因:乳牙早失、多生牙、牙瘤或囊肿的阻碍、恒牙本身发育异常、遗传因素等。

牙齿错位咬合

换牙期牙齿替换,颌骨发育,逐渐建立咬合关系,有时出现暂时性错位咬合,在牙齿发育过程中,往往会自行调整恢复正常。有的错位咬合不能自行调整,会影响颜面发育,应去医院诊治。

双层牙

乳牙还没脱落,恒牙就钻出来,造成牙齿排成前后两排,这并不罕见,这很可能是乳牙根未被完全再吸收造成的。通过口腔X光可确定乳牙和恒牙的相对位置,以诊断乳牙能否自行脱落或需要拔除。

六龄齿龋坏

大约6岁左右,在第二乳磨牙的后方,悄悄长出第一恒磨牙,又叫“六龄齿”。它不顶替掉任何乳牙,容易把它误认为乳牙。临床上发现不少孩子六龄齿龋坏,严重的已经发展成牙髓炎或根尖炎。为了预防六龄齿龋坏,应及早对它进行窝沟封闭。

换牙时,牙齿一般都会自然脱落,家长不必担心,如担心乳牙滞留,可在牙齿松动到一定程度时(摇动间隙大于牙齿本身时 从牙齿松动开始约两个星期时)稍微借助外力将其拨除,介时会有小量的出血,可不必担心,本身的机能会自然止血。

相关推荐

磨牙什么原因 牙齿生长发育不良

孩子到了7岁左右便会由乳牙换成恒牙。如果患了佝偻病、营养不良、先天性个别牙齿缺失,使牙齿发育,上下牙接触会发生咬合面不平,这夜间磨牙的原因之一。

小孩换牙早性早熟 孩子过早过晚换牙都要检查

总体来说,5周岁到7周岁换牙都正常的,但如果再早或再晚,就可能有问题了,这时家长要引起重视。5周岁前换牙可能龋齿等一些口腔疾病引发的,而换牙过晚,则可能孩子的身体内部出了问题,比如恒牙先天缺失,导致乳牙脱落时间太晚。不过,孩子个体差异较大,过早或过晚换牙,最好让牙科医生检查一下。

宝宝乳牙滞留的应对方法

宝宝乳牙滞留的应对方法尽早去医院检查 若家长发现宝宝乳牙持久不脱,应该立即带宝宝去医院检查,预防由于局部炎症导致的牙齿疾病。对恒牙已萌出而乳牙仍未脱落的滞留牙,应尽早拔除,以免影响恒牙在正常位置上萌出。超过换牙年龄而乳牙未脱落,恒牙又未萌出者,则不要轻易拔掉,若恒牙先天性缺失,应尽量保持乳牙,并了解相关的治疗方法,做好后续治疗准备。 给宝宝准备能锻炼咀嚼能力的食物 宝宝乳牙迟脱,最常见的一种原因由于宝宝的饮食结构过于精细。许多家长都给宝宝准备大量精细食物,如袋装米、精细甜点等,宝宝长期吃这些食物,导致

牙齿为何会先天缺失

花生粽:糯米3斤,淘洗干净,提前6小时泡上。花生米适量,提前8小时泡上。 香肠粽:糯米2.5斤,事先用少许蚝油,鸡精调味。香肠3根。香肠要洗干净浮尘,泡至4小时以上。并切成小块。 棕叶的清洗:每片用刷子刷洗干净,注意棕叶里有好多小虫子。剪掉头尾留好需要用的长度。大锅烧开水,将棕叶煮至发软和微微发黄。 包法:从左向右,自上而下。 1、将粽叶按顺序排好,因为老公买的棕叶很窄,所以我用了4片,大的叶子可以只用3片。有茎的一面朝下。 2、将棕叶弯成漏斗形。 谁会发生先天缺牙? 如今已经证实牙齿发育异常由遗传因素

宝宝先天性缺牙源于什么原因

有的儿童口腔内出现多余的牙齿,有的牙齿数日却不够,这怎么回事。牙齿数日不够,叉称为先天缺牙。先天缺牙包括个别缺牙,部分缺牙和全日缺牙。其发生的原因不大清楚。大部分先天缺牙由遗传决定的,牙齿发育时,由于缺牙胚而造成;有的先天缺牙与胎儿期的母体障碍,婴幼儿期的全身或局部疾病有关;有的多数牙齿缺失或全口无牙,则常常与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外胚叶发育异常有关。但后天环境因素也可引起,例如在牙胚发育早期若进行X线照射,则可造成照射侧的牙齿缺失。 牙齿数目不够还不足以证明没有牙齿,电许因为牙齿萌出困难而埋藏于颌

儿童换牙过晚好吗

儿童换牙过晚好吗?如果儿童已经过了7岁而还没有一颗牙齿脱落,应带儿童去医院口腔科检查。换牙过晚,则可能孩子的身体内部出了问题,比如恒牙先天缺失,导致乳牙脱落的时间太晚。但由于孩子个体差异很大,所以必须经过医生临床观察后才能确定。 一般医生会通过做x光片来检查恒牙否埋伏在牙床里面或存在什么发育上的问题。换牙的推迟一般不会给儿童带来什么大的影响,相反,有的医生还认为恒牙在牙龈下孕育较长时间,倒可以让它们先天发育强壮,能够较顺利地突破牙床的禁锢。

儿童换牙年龄到了却还没有换牙怎么回事呢

小孩长到一定的年纪就会开始脱牙然后长出新的牙齿,这个过程我们称其为换牙。前几天一个朋友说她家的女儿小学四年级了还没有开始换牙,其他同龄的孩子已经换完了牙,她担心自己的小孩不健康。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儿童换牙年龄为多大吧。 换牙乳牙脱落,恒牙长出的过程。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每个乳牙牙根的下方,有一个恒牙胚并逐渐发育长大,恒牙在萌生过程中,一方面压迫乳牙根与恒牙胚之间的牙槽骨,并通过破骨细胞的作用,使骨质吸收变薄,直至完全被吸收;另一方面直接压迫乳牙根,使乳牙根渐渐吸收,变得越来越短,直至完全消失。于

乳牙滞留该怎么办

该脱落而不掉的乳牙称为乳牙滞留。 乳牙滞留往往会导致恒牙不能在正常的位置萌出。有些孩子恒牙已经萌出,乳牙却常常不肯“让位”,迫使恒牙不得不从乳牙的内侧长出,形成“双层牙”现象。 乳牙滞留常见的原因有: 1.恒牙萌出方向异常,使乳牙的牙根吸收不完全。 2.恒牙先天缺失,乳牙下方没有恒牙胚,不能促使其牙根吸收。 3.恒牙萌出无力,乳牙根不被吸收。 遇到这种情况,应尽快带孩子去医院拔除滞留的乳牙,以利恒牙正常萌出。造成乳牙滞留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孩子进食过于精细,没有充分发挥牙齿的生理性刺激。 孩子在2岁半左

先天恒牙缺失的疾病治疗

1.缺失牙的早期诊断可以尽早多学科协作确定治疗办法。病人要在年岁小时即开始治疗。治疗前应将治疗情形和目的告知病人和家长。 2.治疗的选择一般取决于先天缺失牙的严重程度。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治疗包括儿科、正畸和修复科专家参与的治疗。 3.做治疗计划时,要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年龄、口中剩余牙数目和健康状况、缺失牙数、患龋情况、支持组织健康状况、颌关系和息止颌间隙等。 4.治疗设计中可考虑下列的治疗方法,这些对先天缺失牙的整体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1)如果预计拥挤,应及时拔除乳牙使间隙自然关闭,可减少以后的

宝宝长乳牙换恒牙护理大全

换牙期应注意的问题 乳牙滞留:乳牙该掉的时候而不掉,医生称这种现象为乳牙滞留,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治疗。 主要原因:★ 恒牙胚错位★ 局部炎症★ 恒牙缺失 恒牙已萌出而乳牙仍未脱落的滞留牙,应尽早拔除,以免影响恒牙在正常位置上萌出。超过换牙年龄而乳牙未脱落,恒牙未萌出者,则不要轻易拔掉,若恒牙先天性缺失,应尽量保持乳牙。 乳牙早失:乳牙在应脱落之前脱落,称为乳牙早失。往往造成两侧邻牙向缺牙空隙倾斜,使缺牙间隙变小,恒牙因间隙不够而错位萌出。应在乳牙缺隙处戴缺隙保持器,防止两侧牙齿倾斜,直至恒牙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