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童年智商低老年易得老年痴呆

童年智商低老年易得老年痴呆

苏格兰的一份研究报告称,那些患有Alzheimer病或其它的老年痴呆症的人在童年时的智商大都比同年龄的人低。这项发现又提出一个类似于“小鸡与鸡蛋”的问题。即,是低智商还是弱体质导致的Alzheimer老年痴呆症。在研究中,苏格兰阿伯丁大学的劳伦斯-J-沃尔利(Lawrence J. Whalley)博士及其同事们从一项自1932年开始就进行的试验中获取了相关数据,当时那些试验调查对象只有11岁。沃尔利的小组对比了患老年痴呆症人的记录与他们的健康记录以及同龄人情况。

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在64岁以后患有老年痴呆症等记忆问题病症的人,与那些没有老年痴呆症的同年龄人比,他们在童年时的智商相对要低一些。但有些情况与研究人员期望的相反,童年低智商与很早就患有痴呆症的人或者是在64岁以前患有痴呆症的人病情之间没有相应关系。该发现报告刊登在11月28日当地的一家“神经学日报”上。报告指出,目前大多数在这方面的研究都集中在基因引起的Alzheimer病上,而只有7%的人早期痴呆症和不到1%的晚期痴呆症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

一些专家怀疑童年时的智商问题可能与Alzheimer病症有关,但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验验证是很困难的事情。试验对象进行的童年智商测试,到了晚年,很少还会派上用场。沃尔利和他的同事们指出这种研究存在的几种局限性,研究人员不能对由Alzheimer引起的痴呆症和由脑部供血不足引起的痴呆症两种情况有所区分。沃尔利的小组也表示,智商高的人可能更愿意选择一些健康的生活方式,诸如不吸烟,吃健康食品,这些都会影响他们患痴呆症的机率。哥伦比亚大学的理查德-马斯(Richard Mayeux)也认为,低智商的人更易在老年时患Alzheimer病。

看电视与老年痴呆症有哪些关系

美国的研究人员调查了135例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和331例健康老年人,了解他们在中年时从事社会活动、智力活动和体育活动的情况。研究发现,老年痴呆症患者在中年时每天花费27%的闲暇时间看电视;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要比健康老年人多半小时,而每天的社会活动时间要少4%,智力活动时间则少5%。

在排除年龄、性别、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中年时每天多看1小时电视,到了老年时发生痴呆症的危险就增高1.3倍;多进行1小时的社会活动,则发生痴呆的危险降低18%;多进行1小时的智力活动,发生痴呆的危险降低16%。

研究提示,中年时电视看得多,是日后发生老年痴呆症的一个危险因素;沉迷于电视使人少受外界新事物的刺激,养成了精神活动懈怠的生活方式,长此以往,会导致大脑认知功能降低;多参加社会活动和智力活动,则有助于降低发生老年痴呆症的危险。

所以说看电视与老年痴呆症是有关系的,如果经常看电视,可能就会增加老人得老年痴呆的几率。因此,我们建议老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应该少看电视,多去户外走一走。小编提示看电视会让老人久坐不动,如果老人身体得不到锻炼,那疾病就会找上门了,所以老人还是少看电视为好。

女性进入老年为什么容易得老年痴呆

随着年龄增长,人都可能有记忆力减退、爱忘事的现象。引起记忆减退的原因很多,如心理问题、老化、精神衰弱、脑变性疾病、脑血管疾病、脑外伤、肿瘤、感染性疾病等。女性进入老年为什么容易得老年痴呆,首先跟女性的大脑结构、激素有关,女性老年痴呆患者之所以比男性患者多,与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其次老年痴呆与寿命有关,女性寿命一般比男性长五六岁,而老年痴呆是一种典型的“老年病”。第三与女性的情绪波动有关,女性情绪波动大,失眠,易怒,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脑功能,加速老年痴呆症状的进展。

此外,女性容易得老年痴呆跟性格和生活方式有关,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老年痴呆与用脑过度有直接关系,但知识分子更易患老年痴呆还真没有相关数据支持。但从统计上,老年痴呆发病率与职业关系并不大。在现实生活中,老年痴呆有逼近脑力劳动者的迹象。大部分老年痴呆都属于脑机能的“老化、废用型痴呆”。特别是搞学术研究的人,因为性格或工作性质的原因,多数好静不好动,兴趣爱好也少,不爱交际。退休后的生活更容易流于单调、封闭。许多养老院为老人提供做游戏、学外语,以及玩游戏的活动,目的就是让老人退休后保持大脑的活跃水平,避免长期处于抑郁和孤独的情绪中。

晚上吃什么水果好 火龙果

上火会引发各种问题,晚上吃点火龙果不仅能降火降燥,还可以改善情绪。

人上了年纪容易得老年痴呆,火龙果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素,能提高细胞活力,有效预防老年痴呆。

现在空气质量较差,我们每天都会吸入一定的重金属,火龙果能帮助人体及时排出重金属,保护健康。

不运动的青春期男孩得早期痴呆症的风险更高

一项以110万瑞典人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表明,运动水平和智商对于早发痴呆症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根据发表在牛津大学学报大脑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心血管不健康和低智商的青少年得早发性痴呆症的风险是其他同龄人的7倍。

瑞典研究小组发现,仅仅是轻度认知障碍就会增加青少年患早期痴呆症的风险,而体质差可导致2.5倍这样的风险。

虽然痴呆症包含了许多疾病,老年痴呆症是最常见的形式。根据老年痴呆症协会,500万美国人中有大约4%的人患的疾病是早发性的,这意味着他们的症状出现在30几岁或40几岁。

智力和运动是如何影响年轻人大脑的

哥德堡大学萨尔格伦思卡学院的研究人员研究了参与全国性群体研究的110多万人的数据。男性从18岁开始了为期37年的常规检测,对他们的健康水平和智力提供客观数据。

在排除了如遗传、病史和社会经济地位等外在原因之外,研究人员发现了年龄、智力与早发性痴呆有联系。

以前的研究使专家们确信心血管健康不佳的老年人可能会患有老年痴呆症。

“现在这是第一次,我们可以表明这种增加的风险也适用于早发性痴呆症,”首席研究员珍妮.尼伯格在一份声明中说。

早发性痴呆症对于有工作年龄、有家庭需要养的人来说格外艰巨。

“这使针对身心锻炼是如何影响不同类型痴呆症患病率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也许对于那些处在早发性痴呆症危险区的人来说锻炼既是预防又是治疗,”尼伯格说。

智商多少才算聪明

115在正常的范围内!智商值在75-120之间都是正常的

智商是200分制,90~110分者属正常智力范围,120~140分者为聪明人,140分以上者称天才。分数越低表示智力越差,70分以下者为智智商是一种表示人的智力高低的数量指标。它是德国心理学家施特恩在1912年提出的。智商是智力商数的简称,智商用英文IQ表示。智商是智力年龄被生理年龄相除而得出的商数。智商的计算公式如下:IQ=MA÷C.A×100,智商表示人的聪明程度。智商越高,表示越聪明。生理年龄指的是儿童出生后的实际年龄。智力年龄或心理年龄是根据智力测量测出的年龄。

智力年龄只能表示智力的绝对高低,不能表示不同生理年龄不同儿童的智力高低。例如:甲儿童生理年龄5岁,智力年龄6岁,而乙儿童年龄10岁,其智力年龄11岁,两个儿童的智力年龄都比自己的生理年龄大了1岁,这就很难比较他们两个人的智力的高低。采用智商就能相对比较出他们智力水平的高低。甲儿童的智商力5/6×100=120,乙儿童的智商等于11/10×100=110。从甲乙儿童的智商我们可以认为,甲儿童智力水平比乙儿童的智力水平高。

通常人们对智力水平高低进行下列分类:智商140以上者称为天才,智商120-140为最优秀,100、110、120为优秀,90-100为常才,80-90为次正常,70-80为临界正常,60-70为轻度智力落后,50-60为愚鲁,20-25为痴鲁,25以下为白痴。力低下,其中50~70分者属愚笨,25~50分者为痴呆,0~25分者为白痴。智力既有遗传基础,又受环境的影响。父母智力高,子女智力往往偏高;父母智力平常,子女智力一般;父母智力有缺陷,子女智力发育可能不完全。

至于全世界智商150以上的人有多少,那就不好说了。。

据说:美国人的平均智商为101左右;日本人的平均智商为102~103左右;中国人的平均智商为110以上;犹太人是世界上智商最高的民族,平均智商为115,而国际上认定智商130以上为天才。150的智商算很高很高了!

老年痴呆症与脑萎缩区别

老年痴呆症与脑萎缩不同,脑萎缩是一种体征,而痴呆症则是一种慢性全面性的精神功能紊乱。脑萎缩是机体生理性老化过程所出现的正常现象,年龄越大萎缩程度越明显。脑萎缩可有不同程度的记忆力下降、说话不清、理解力和情感发生障碍、脚发软等。而痴呆症作为慢性全面性的精神功能紊乱,常以缓慢出现的智能减退为主要临床特征,可发于各年龄阶段,以老年阶段为最常见。痴呆症患者可明显表现出行为和智商的异常,经常是无法自控,而且在生活上不能自理,经常走失、大小便失禁等等。

老年痴呆症可有脑萎缩情况出现,但不一定是脑萎缩引起的。老年痴呆症与脑萎缩有必然联系吗?临床上,不少脑萎缩严重的老人并没有痴呆症状,而一些脑萎缩较轻甚至没有脑萎缩的老人反而有明显的痴呆症状。

哪些人容易得老年痴呆

大家最熟悉的老年痴呆患者是美国总统里根,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高琨也是老年痴呆患者。那么,是不是用脑越多的人越容易得老年痴呆病哪?答案是否定的。恰恰相反,大量研究证据表明,文化程度越高,痴呆的发病率越低。文盲的人中痴呆的发病率是中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的16倍。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者痴呆的发病率高2到3倍。

记忆力减退不一定是老年痴呆症

从记忆的发育过程来看,幼儿的记忆是以无意识记为主,有意识记刚刚萌发。记忆种再认能力的保持时间,乳儿期只能保持几天;从3岁开始,再认能力逐日增强,已能再认相隔几十天或数个月的事了。所以,人们较难回忆3岁以前的事,3岁以后的事情才开始以深浅不同的印象被保存下来。

可是,随着年龄增长,记忆力又逐渐减退。有人对700多名正常人作了记忆测试后发现,30岁以后记忆力便开始下降,40-45岁下降速度减慢,50岁以后记忆力急剧下降。还有人调查了3000名中老年人发现,7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记忆力减退。他们用国际上通用的几种测定记忆力的量表进行检查,发现用韦氏记忆量表检查的1270名中老年人中,记忆商极低(69分)者只占7.6%;用韦氏智力量表检查345名中老年人,智商显示智能极低者仅4.1%。国内修订的长谷川痴呆量表检查1867名中老年人后发现,异常者高达9.1%。调查长寿老年人223人,有痴呆及早期痴呆可能性者高达12%。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所与美国伊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合作调查了5055名上海市区5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现,4.1%有痴呆,14.4%有轻度智力减退。从这些材料中可以发现,约有2/3的中老年人可发生记忆力减退,但最后、发展成痴呆的仅4%左右,绝大多数只是良性记忆力减退而已。

老年痴呆必有记忆力减退,而有记忆力减退者并不一定是老年痴呆。前面已经讲过,记忆是一种心理过程,运用智慧活动的能力称为智能。记忆只是整个智慧活动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整个心理过程的一部分,单纯记忆差并非等于智力不好。老年人的记忆退,组织衰老、根本衰退有关。老年人常有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硬化、血管腔变窄、血流通过缓慢,血流量相应减少,这就造成与记忆有关的大脑颞 叶、边缘系统和乳头体等部位发生长期血液和氧气供应不足,从而促使神经细胞皱缩、变性,致记忆力减退。有烟酒嗜好,或患有影响记忆系统供血或供氧不足的慢性躯体疾病以及脑萎缩等,都会使记忆减退。老年人的记忆减退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近事遗忘,即对新近发生的事情容易遗忘,相反对几十年前的事情却能记忆新。

记忆力减退是老年痴呆的最明显症状,但是记忆力减退不一定就是得了老年痴呆,两者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老年痴呆的症状之一就是记忆力减退,但是许多正常的老人也会出现记忆力减退的现象,但是有此现象却并不一定就是老年痴呆。

哪类人易得老年痴呆

1、绝经者:女性老年痴呆的患病率高于男性,男女比例为7:26,这可能与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或与女性寿命比男性长有关。男性痴呆病人以血管性痴呆为多。

2、免疫低下者:研究认为,某些病毒感染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改变,可导致老年性痴呆的发生。另外,有人认为免疫功能改变与认知功能的改变有一定关系。

3、要物滥用者:哪些人易得老年痴呆?这些人也是很常见的,长期大量饮酒,滥用抗焦虑要物和抗痉挛要以及镇静安眠要等,可能也与老年痴呆的发生有关。

4、患脑疾者:如帕金森氏病、脑肿瘤、脑炎者易继发老年痴呆;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也容易发生老年痴呆,哪些人易得老年痴呆?这些都是很常见的患者。

5、摄铝多者:铝对神经细胞有毒性。有人通过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得老年痴呆者脑组织内铝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

6、有家族史者:哪些人易得老年痴呆?有家族史的人一定要引起注意,据统计,在患有老年性痴呆的家族中,近亲的发病率为一般人群的4倍多。研究发现,老年痴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及多基因遗传,目前已发现至少有4种基因突变与老年痴呆发病有关。

贪睡易得老年痴呆 贪睡易得老年痴呆 该如何预防

认知功能包含记忆、思考能力等,一旦认知功能退化,患认知障碍症(老年痴呆症)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医院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对2,700名、年龄为60至70岁的人的睡眠时间进行了3年的跟踪研究。研究开始时,研究人员运用简易智能测验(MMSE)评估受试者大脑功能好坏。在研究的3年期间,所有受试者中有49%的人一天睡眠时间为6到8小时。还有40%的人一天睡超过9小时以上,11%的人一天睡少于5小时。

研究结束后,研究人员再次运用MMSE对受试者进行了测试。通过比较两次的简易智能测验成绩发现,与一天睡眠时间6到8小时的人相比,那些睡眠时间最长的人的认知功能的衰退幅度增加了近一倍。

如何预防老年痴呆,除了要控制好每天的睡眠时间,还要尽力做到如下几点,这些方式可令老年朋友更健康。

1、注意维持人际关系

避免长期陷入忧郁状态,因为忧郁是老年人患痴呆症的危险因素,因此要避免精神刺激,以防止大脑组织功能的损害;另外,维持家庭和睦可以保持心情愉快,能增强抗病能力。

2、加强体育锻炼

许多人都知道,运动可降低中风几率,其实,运动还可促进神经生长素的产生,可预防大脑退化。除整体性全身活动外,应尽量多活动手指。

3、避免脑动脉硬化及脑血栓等疾病的发生

以防止因脑供血不足而导致老年痴呆,动脉硬化是老年痴呆症的主要“敌人”,调节膳食,少吃食盐,并开展适宜的体育活动,有助于防止动脉硬化。

4、加强精神调养

人们常说:“笑一笑,十年少”,注意保持乐观情绪,也就是说,要宁静无惧,恬淡虚无,与世无争,知足常乐,清心寡欲。做到外不受物欲的诱惑,内不存情感的激扰,这样才能有助于健康不衰。

5、起居饮食规律

一般应早睡早起,定时进食,定时排便,保持大便的通畅对于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有积极的意义。在膳食上,强调做到“三定、三高、三低和两戒”,“三定”即定时、定量、定质;“三高”即高蛋白、高不饱和脂肪酸、高维生素;“三低”即低脂肪、低热量、低盐;“两戒”即戒烟、戒酒。老年人应多补充有益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缺乏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锌等),可致大脑供血不足,引起血管病变。

6、注意智力训练,勤于动脑,以延缓大脑老化

研究显示,常做用脑、且有趣的事情,可保持人的头脑灵敏,锻练脑细胞反应敏捷,而整日无所事事,则患老年痴呆症的比例较高。老年人应保持活力,多用脑,如多看书、多学习新鲜事物;培养业余爱好,可以活跃脑细胞,防止大脑老化;应注意广泛接触各方面的人,如和朋友聊天、打麻将、下棋等,都可刺激神经细胞活力。

最新研究显示,每人每天的平均睡眠时间控制在6~8小时最适宜,如果每天睡眠超过8小时则更容易患老年痴呆,大脑的思考能力、记忆能力等认知能力将快速退化,因此,老年人切不可经常贪睡。

吃太多易得老年痴呆

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说:“远古时代,胃除了消化外,还发挥着储备的功能,吃饱一顿饿三天也没问题;而现在人们天天有的吃、顿顿吃得好,如果一个人的胃每天能容纳1斤的食物,只需填充一半,就足够其一天所需了。否则,只会让机体超负荷运转,造成一系列健康问题。”

1、肥胖:现代人常吃的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消化起来更加困难,多余的“营养物质”堆积在体内,其后果就是肥胖和一系列富贵病。“无数科学研究证实,肥胖会带来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动脉硬化、胆囊炎等,再加上由此带来的并发症,可能达到上百种,非常可怕。”专家说。

2、胃病:张声生说,吃得过饱所带来的直接危害就是胃肠道负担加重,消化不良。此外,人体胃黏膜上皮细胞寿命较短,每2-3天就应修复一次。如果上顿还未消化,下顿又填满胃部,胃始终处于饱胀状态,胃黏膜就不易得到修复的机会,胃大量分泌胃液,会破坏胃黏膜,屏障,产生胃部炎症出现消化不良症状,长期以往,还可能发生胃糜烂、胃溃疡等疾病。

3、肠道疾病:中国台湾科学家发现,脂肪堵塞在肠道里,会造成肠阻塞,大便黑色、带血。

4、疲劳:吃得过饱,会引起大脑反应迟钝,加速大脑的衰老。人们在吃饱后,身上的血液都跑到肠胃系统去“工作”了,容易让人长期处于疲劳状态,昏昏欲睡。

5、癌症:日本科学家指出,吃得太饱会造成抑制细胞癌化因子的活动能力降低,增加患癌几率。

6、老年痴呆:日本有关专家还发现,大约有30%-40%的老年痴呆病人,在青壮年时期都有长期饱食的习惯。

7、骨质疏松:长期饱食易使骨骼过分脱钙,患骨质疏松的概率会大大提高。

8、肾病:饮食过量会伤害人的泌尿系统,因为过多的非蛋白氮要从肾脏排出,势必加重肾脏的负担。

9、急性胰腺炎:晚餐吃得过好过饱,加之饮酒过多,很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

10、神经衰弱:晚餐过饱,鼓胀的胃肠会对周围器官造成压迫,使兴奋的“波浪”扩散到大脑皮质其他部位,诱发神经衰弱。

蜂蜜如何吃最好 蜂蜜+大蒜

1、降低血脂:蜂蜜大蒜具有不错的降血脂的功效。高血脂的人可以经常喝喝,会有很大帮助。

2、利尿消肿:有些朋友肾脏不好,容易出现浮肿,蜂蜜大蒜能消除肾脏炎症,轻松改善身体浮肿的情况,晚饭后吃最佳。

3、老年痴呆:人上了年纪容易得老年痴呆,蜂蜜大蒜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素,能提高细胞活力,有效预防老年痴呆。

有生活伴侣不易得老年痴呆

、绝经者:女性老年痴呆的患病率高于男性,男女比例为7:26,这可能与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或与女性寿命比男性长有关。男性痴呆病人以血管性痴呆为多。

2、免疫低下者:研究认为,某些病毒感染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改变,可导致老年性痴呆的发生。另外,有人认为免疫功能改变与认知功能的改变有一定关系。

3、要物滥用者:哪些人易得老年痴呆?这些人也是很常见的,长期大量饮酒,滥用抗焦虑要物和抗痉挛要以及镇静安眠要等,可能也与老年痴呆的发生有关。

4、患脑疾者:如帕金森氏病、脑肿瘤、脑炎者易继发老年痴呆;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也容易发生老年痴呆,哪些人易得老年痴呆?这些都是很常见的患者。

5、摄铝多者:铝对神经细胞有毒性。有人通过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得老年痴呆者脑组织内铝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

6、有家族史者:哪些人易得老年痴呆?有家族史的人一定要引起注意,据统计,在患有老年性痴呆的家族中,近亲的发病率为一般人群的4倍多。研究发现,老年痴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及多基因遗传,目前已发现至少有4种基因突变与老年痴呆发病有关。

记忆减退是否就是老年痴呆

问:我的父亲今年70岁,近来记忆力很差:老花眼镜随手一放,便回忆不起放在何处;明明要进屋取东西,遇上邻居没说上几句话,进屋后却忘了要取何物。我真担心:记忆减退,会不会演变成老年痴呆?

答:许多人都有这种忧虑,说明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实际上,一个人的记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产生并不断地增强,而后,又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逐渐减退。

从记忆的发育过程来看,幼儿的记忆是以无意识记为主,有意识记刚刚萌发。记忆种再认能力的保持时间,乳儿期只能保持几天;从3岁开始,再认能力逐日增强,已能再认相隔几十天或数个月的事了。所以,人们较难回忆3岁以前的事,而3岁以后的事情才开始以深浅不同的印象被保存下来。

可是,随着年龄增长,记忆力又逐渐减退。有人对700多名正常人作了记忆测试后发现,30岁以后记忆力便开始下降,40-45岁下降速度减慢,50岁以后记忆力急剧下降。还有人调查了3000名中老年人发现,7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记忆力减退。他们用国际上通用的几种测定记忆力的量表进行检查,发现用韦氏记忆量表检查的1270名中老年人中,记忆商极低(<69分)者只占7.6%;用韦氏智力量表检查345名中老年人,智商显示智能极低者仅4.1%。用国内修订的长谷川痴呆量表检查1867名中老年人后发现,异常者高达9.1%。调查长寿老年人223人,有痴呆及早期痴呆可能性者高达12%。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所与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合作调查了5055名上海市区4.1%以上的老年人后发现,4.1%有痴呆,14.1%有轻度智力减退。从这些材料中可以发现,约有2/3的中老年人可发生记忆力减退,但最后发展成痴呆的仅4%左右,绝大多数只是良性记忆力减退而已。

老年痴呆必有记忆力减退,而有记2忆力减退者并不一定是老年痴呆。前面已经讲过,记忆是一种心理过程,运用智慧活动的能力称为智能。记忆只是整个智慧活动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整个心理过程的一部分,单纯记忆差并非等于智力不好。老年人的记忆减退,与组织衰老、根本衰退有关。老年人常有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硬化、血管腔变窄、血流通过缓慢,血流量相应减少,这就造成与记忆有关的大脑颞叶、边缘系统和乳头体等部位发生长期血液和氧气供应不足,从而促使神经细胞皱缩、变性,导致记忆力减退。有烟酒嗜好,或患有影响记忆系统供血或供氧不足的慢性躯体疾病以及脑萎缩等,都会使记忆减退。老年人的记忆减退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近事遗忘,即对新近发生的事情容易遗忘,相反对几十年前的事情却能记忆犹新。

由此可见,老年痴呆患者必有记忆力减退,而记忆力减退者,未必患有老年痴呆。

相关推荐

学习多门语言可延缓大脑衰老

人的大脑是越用越聪明的,我们发现一些老年人,很多人退休以后可能会很少参加一些活动,习惯自己孤独的呆着,这样的人非常容易患上老年痴呆,而那些即使退休了,还依然忙碌的老年人,或者学跳舞、或者学唱歌,还可以学书法和绘画,然后多参加集体活动,这些老年人就很少患上大脑痴呆,甚至很多作家和画家在8、90岁依然可以写字作画,因此,想要大脑更健康,千万不要舍不得用。越用越聪明越用越健康。 最近,有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如果你在年轻的时候多学习几种语言的话,可以延缓大脑的衰老,苏格兰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

什么人容易得老年痴呆

1、年龄越大的老年老年痴呆会更容易发生。其中女性的患病率高于男性,如有家族史,比普通家庭患病率会高出三倍。 2、高血压,高血脂症,还有糖尿病患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是诱发老年痴呆的危险因素。 3、有过某些精神疾病史,独居,社会活动范围狭窄,曾经受过精神创伤,文化知识水平低,经济困难的人群比普通人更容易患老年痴呆,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老年痴呆的发生率比较低。。 需要注意的是,铝摄入过多可能会引起老年痴呆症,所以老年人在生活中应注意避免使用铝制品锅具、餐具,避免铝摄入量超量。以上人群应注意保护大脑,尽量少

老年人都会得老年痴呆吗

不是所有的老人都会的老年痴呆,该病可能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在多种因素(包括生物和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下才发病。从目前研究来看,该病的可能因素和假说多达30余种,如家族史、女性、头部外伤、低教育水平、甲状腺病、母育龄过高或过低、病毒感染等。

别把抑郁症误认为是痴呆

1、老年抑郁症起病较快,发展迅速,而老年性痴呆则起病缓慢发展也缓慢。 2、老年期抑郁症的抑郁症状持续较久,老年性痴呆症患者的情绪变化多,不稳定,变幻莫测,犹如幼童。 3、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智能障碍为暂时性的、部分性的,每次检查的结果均不相同,而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智能损害是全面性的,且呈进行性的恶化。 4、老年抑郁症患者并无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脑CT检查也无阳性发现,而老年性痴呆病人的情况不是这样,他们可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的变化。不少病人还有 高血压 、动脉硬化或中风的病史,脑CT检查可发现有小同程度的脑

老年抑郁和老年痴呆的差别

(1)老年抑郁症起病较快,发展迅速;而老年性痴呆则起病缓慢,发展也缓慢。 (2)老年期抑郁症的抑郁症状持续较久;老年性痴呆症患者的情绪变化多,不稳定,变幻莫测,犹如幼童。 (3)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智能障碍为暂时性的、部分性的,每次检查的结果均不相同;而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智能损害是全面性的,而且呈进行性的恶化。 (4)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并无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脑CT检查也无阳性发现;老年性痴呆病人的情况就不是这样了,他们可有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体征,不少病人还有高血压、动脉硬化或“小中风” 的病史,脑CT检查可

孤独老人易得老年痴呆吗

美国芝加哥拉什大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最新研究发现,孤独的人患症的机率是正常人的两倍。 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说,这项最新研究成果刊登在6日出版的《普通精神病学文献》月刊上。此前曾有研究表明,不与人交往或不常动脑的人更容易患老年痴呆症,但这项研究首次证明了孤独和老年痴呆症之间的关系。 在历时4年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对823名8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跟踪问卷调查,评估老人的孤独感受等级。问卷中问题包括,是否有“我想念拥有好朋友的感觉”、“我经常觉得遭到遗弃”等。调查者最后将答案汇总,为这些老人的孤独感划出5各等级。

老年人都会得老年痴呆吗 老年痴呆症吃什么好

富含丰厚的有机酸、维生素、类黄酮、植物固醇及有强效复原效果的木酚素,它也是兼具精、气、神三大补益的少量药材之一,能益气强肝、增进细胞扫除废物的功率、供给更多氧气、营建和运用能量、进步记忆力及性持久力 对医治晚年性发呆、心脾气血两虚者有益,一起有助于防治畏寒乏力、面足浮肿。 对于晚年性发呆、气血衰弱的医治较为合适。 麦门冬是有效的滋养强壮剂,可清肺养阴、益胃生津、除烦宁心、益智补虚。常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病,兼有舌干口渴,心神不安,燥咳痰黏,肠燥便秘,记忆下降等症。便溏者不宜。 可补肾益脑、养阴润燥,对肝肾精气

​容易患老年痴呆的十种人

1.高龄老人老年痴呆的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呈增高趋势。一般说来,老年性痴呆多见于75岁以上的老人,脑血管病所致的血管性痴呆以75岁以下的老年人为多。 2.老年女性女性老年痴呆的患病率高于男性,男女病人比例为7:26,这可能与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或与女性寿命比男性长有关。男性痴呆病人以血管性痴呆为多。 3.文化程度低者有资料表明,文化程度对智力衰退有一定影响。在文盲、文化程度较低以及从事体力劳动、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群中,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脑力劳动者及知识分子,智力衰退较慢,老年痴呆的发病

受教育者老年痴呆发病晚

老年痴呆症以记忆力进行性减退、认知功能障碍等为主要症状,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研究表明,老年痴呆症的发生与接受的教育程度低有一定关系。 国内所做的一项大型研究中,老年患者接受的教育程度越高,发生脑损伤后其认知功能障碍程度越轻,老年痴呆症的发生率也越低。Lane等研究同样也提示,在老年痴呆症患者中,高教育水平者其简易智能量表得分高,且能延缓老年痴呆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减退。 目前认为较高的文化程度能提高患者认知功能的储备,使其发生脑卒中后智能减退大为降低;接受教育的时间越长,神经损伤的自我保护能力就越强。高

什么人易得老年痴呆症

1. 对年节送礼馈赠非常热心; 2. 对上司绝对服从、对下属相当严厉; 3. 喜欢将部下的功劳归己,将自己的失败归人; 4. 假日与家人外出时习惯穿西装打领带; 5. 对演艺界绯闻或家人闲聊话题完全摸不着边; 6. 不善闲谈、不会讲笑话、缺乏幽默感; 7. 一点也不觉得猫、狗等小动物可爱; 8. 不被同事或部下喜欢; 9. 对同事或朋友的升迁反应过敏; 10.对音乐、电影毫无兴趣,并且对玩电子游戏嗤之以鼻; 11.生活步调相当固定,每天走过的街道几乎一成不变。 人类的左脑负责处理工作、读书信息,右脑则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