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脉象滑是什么意思 注意事项

脉象滑是什么意思 注意事项

脉象只是一个参考,中医诊断是否怀孕不能仅仅依靠把脉,而是需要结合“望闻问切”被诊断者的具体身体状况来判断,而脉象滑属于病脉的应在医生指导下具体治疗。

脉象沉是什么意思 脉象沉的特征

脉象沉的特征是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具体表现为脉搏显现的部位较正常而言,脉位较深,在皮肉之下靠近筋骨处,用手指轻按难以察觉,中等力度按脉动也不明显,必须用重力按到筋骨间才能感觉到脉搏的明显跳动,所以可沉将脉理解为“深脉”,需要深深地按触才能感受的脉。

月经量少有哪些症状 痰湿型

经血颜色淡红、质粘稠如痰,多发于体形肥胖的女性,常伴有胸闷、恶心欲吐的症状,舌质淡红,舌体边缘见齿痕,舌苔白腻,脉象滑。

弱脉是什么意思 脉象弱的临床意义

脉象弱多见于阳气虚衰以及气血两虚证。

畏寒怕冷、身体冰冷、口淡不渴或喜欢喝热水,自汗(醒时常流汗,活动后尤甚),小便清长或尿量少、身体浮肿,大便稀薄,面色苍白,舌淡胖,舌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经常感到疲倦乏力,没有力气说话,自汗,面色淡白或萎黄,嘴唇、眼睑、指甲颜色淡白,身体消瘦,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肢体麻木,月经量变少且颜色变淡,月经推迟甚至闭经,舌质淡白,脉细无力。

怀孕时号脉能看出男女吗

在电视剧《神医喜来乐》中,有“左脉滑是男,右脉滑是女”的说法。中医真的是把脉预测生男生女的吗?

中医看生男生女主要是依据孕妇的脉象。从脉象分辨生男生女,是不准确的。如果你对此非常认真的,那么中医把脉不能作为生男生女预测的依据。

什么是脉象?

在了解中医把脉在生男生女预测方面的具体做法前,先看看什么是脉象。脉象是中医学的一个专有名词,是指用手指感到的脉动征象。当我们患了某种疾病,我们的脉象经常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和反应,因此,脉象是中医诊治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

中医把脉看生男生女要诊断脉象。当中医给你把脉诊断时,医生会用他的食指、中指、无名指这三指的指腹,触按你的碗部桡动脉脉搏,用不同的指力给你诊脉。古代诊脉一般在早上或上午进行,以避免情绪、饮食、用药、运动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诊脉时,你和医生的体位也要求规范。医生要做到呼吸平静,一般采用一平一吸的“四平脉诊”法,而你则一般采用平卧位或坐位。医生的按脉指力要适度,分浮、中、沉取三类。

孕妇的脉象会是怎样的呢?

脉象诊断的定性、定位、定量是指先定浮沉迟数,定左右寸关尺,再定脉象的性质。诊脉时,寸、关、尺定位要准确,首先定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正常人的脉象称之为“平脉”,是指寸关尺三部有脉,节律整齐,来去从容和缓,充实有力。总体上说,女性的脉象在一般情况下稍弱于男子。中医认为“男子以气为用,女子以血为本”。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脉象与心输出量有关,男女心输出量不同,因此,脉象也就有差异。女性怀孕期间的脉象大多在孕6周左右出现,脉象变为滑而有力或滑数,尺脉按之不绝。

脉象沉是什么意思 脉象沉如何调理

脉象沉属正常生理现象的无需特殊调理,属病脉的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具体治疗,作息规律,加强运动,饮食清淡,平常可在医生建议下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食材辅助治疗。

天胡荽的功效与作用 止咳化痰

天胡荽辛开苦降,性寒入肺经,善清肺热,具有止咳化痰之效。肺主气,喜清肃,风邪外来,使肺失清肃,气逆而咳,与痰热相聚则为风热之痰。症见:咳嗽剧作,咳时面赤握拳,弯腰曲背,目睛红赤,涕泪皆出,痰液粘稠,咳后有鸡鸣样回声,舌苔黄燥,脉象滑数,治宜选天胡荽清热化痰,泻肺止咳。

脉象浮是什么意思 脉象浮如何调理

脉象浮属于正常现象无需调理,属于病脉的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表证也分风寒和风热,不要乱吃感冒消炎药。平常食疗上,风寒表证的可以喝点热姜茶等祛寒,风热感冒的可以喝点金银花、菊花茶等退热。

呕吐有哪些原因

突然呕吐,可伴有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胸脘满闷,舌苔白腻,脉象濡缓。

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得食愈甚,吐后反快,大便秽臭或溏薄或秘结,舌苔厚腻,脉象滑实。

呕吐痰涎清水,胸脘痞闷,不思饮食,头眩心悸,苔白腻,脉滑。

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胁闷痛,舌边红,苔白腻,脉弦。

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面色晄白,倦怠乏力,口干而不欲饮,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脉濡弱。

呕吐反复发作,时作干呕,口燥咽干,似饥而不欲食,舌红津少,脉细数。

脉象滑是什么意思 脉象滑的特征

脉象滑的特征是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

具体表现为脉搏形态极其流利,指头能清晰的感受到跳动的很欢快的脉象,就像有一排气泡,或者一个个小珠子依次由尺部向寸部回旋滚动的感觉,可以理解为流利脉。

滑脉是什么意思 脉象滑的机理分析

《素问》言“滑者,阴气有余也。”痰饮湿邪停留聚集,食积饮停等都是阴邪内盛,实邪壅盛堆积于体内,气实血涌,所以脉象圆滑流利而无阻滞。

当火热之邪波及血分,血形加速,则脉象也表现为圆滑,但是必定兼数。

脉象浮是什么意思 脉象浮的特征

脉象浮的特征是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具体表现为脉的搏动在皮下较浅的部位,即位于皮下浅层。所以轻轻地按触就可以感受到脉搏的跳动。

相关推荐

滑精什么意思

滑精遗精的一种,遗精发展到了较重的阶段。在隋唐以前医家认为遗精虚劳所致。有“梦失精”、“梦泄精”,“精漏失”等不同病名。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虚劳失精候》指出:“肾气虚损,不能藏精,故精漏失”。认为精液滑泄由肾虚精关不固所致。至元代朱丹溪,除继承前人主虚之说外,认为滑精与湿热下注,扰动精室有关。在《丹溪心法·遗精》篇中说:“精滑专主湿热,黄柏、知母降火,牡蛎粉、蛤粉燥湿”。指出了滑精又有实证的一面。证之临床滑精以肾虚不能摄精为多见。治疗滑精以温阳补肾、固精止遗为正治。 大白天“滑精”正常吗 有些

脾胃湿热和寒湿如何鉴别

脾胃湿热表现:1.胃脘灼热疼痛,嘈杂泛酸。2.口干口苦,渴不欲饮,或口甜黏浊,食甜食则冒酸水,纳呆恶心,身重肢倦。3.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质红,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脾胃寒湿证临床表现为脘腹痞闷胀痛,饮食减少或不思饮食,口中黏腻,大便溏泄,头重如裹,肢体困倦沉重,面色晦黄,或面目肌肤发黄,黄色晦暗如烟熏,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妇女白带增多,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中医治疗手上长小水泡

中医治疗本病有很久的历史,早在明代就称之为“蚂蚁窝”。由于表现为深在水疱为主,所以应属湿邪偏盛。 内治法:湿热内盛证,掌跖多有深在水疱,集簇成群,针尖大小,瘙痒钻心,揩破水疱,滋水黄粘,伴舌红苔腻,脉象滑数。治宜清热除湿法。药用:黄芩10g,黄连10g,苍术15g,陈皮 10g,茯苓10g,六一散10g(包煎),生苡仁30g,丹皮10g。水煎服,每日1剂。脾虚湿盛证:掌跖散在水疱,针尖至粟米大小,半透明状,疱液清稀,时有瘙痒,伴舌淡水滑,脉象濡滑。治宜健脾除湿法。药用:茯苓12g,白术10g,泽泻10g,

中医如何治疗慢性腹泻

寒湿中阻证 主症:大便清稀、腹部凉痛。 次症:恶寒怕风,食欲不振,脘腹闷胀,肠鸣不适,小便清少,身重乏力,舌苔白腻,脉象濡缓。 诊断: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即可诊断为慢性泄泻寒湿中阻证。 辨证:寒湿外袭,脾失健运。 治法:温化寒湿、健脾助运。 大肠湿热证 主症:泻下不爽,便黄臭秽。 次症: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口苦口粘,腹部绞痛,泻下急迫,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诊断: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即可诊断为慢性腹泻大肠湿热证。 辨证:湿热下注,传化失常。 治法:清化湿热,调理胃肠。 食积停滞证 主症:

打饱嗝的症状主要有哪些表现

1、食滞停胃嗳气:伴有酸腐臭味,嗳声闷浊或恶心,嗳气不连续发作,胸脘痞闷,不思饮食,大便有酸腐臭味或便秘,舌苔厚腻,脉象滑实。 2、嗳气低沉断续:无酸腐气味,兼见纳呆食少者,多为胃虚气逆,常见于老年人或久病体虚之人,属虚证。 3、脾胃虚弱嗳气:嗳气断续,嗳声低弱,呕泛清水,不思饮食,面色白或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 4、肝气犯胃嗳气:嗳气频繁,嗳声响亮,胸闷不舒,胁肋隐痛,舌苔薄白,脉弦。

瘈脉什么意思

1、瘈脉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别名:资脉。 2、穴义:三焦经冷缩收引的下行水气在此急速胀散。 3、瘈脉。瘈,指犬的发狂之状,此指穴内气血为急速运行之状。脉,脉气也,经脉中的气血也。瘈脉名意指三焦经冷缩收引的下行水气在此急速胀散。本穴物质为颅息穴下传而来的水湿之气和翳风穴上传的阳热风气,二者相会后,水湿之气吸热并急速胀散冲出穴外,气之外冲如犬发狂时的狂奔之状,故名瘈脉。

霍乱的中医辨证治疗

(一)泻吐期: 1、暑热证: (1)主证:吐泻骤作,吐物有腐臭,烦躁不安,口渴欲饮,小便短赤,舌苔黄糙,脉象滑数。 (2)治法:清热避秽法,方用《霍乱论》黄岑定乱汤加减。 (3)成药:玉枢丹(紫金片),有呕吐者先服此丹1?5g,服后呕吐稍止,再服汤药。 2、暑湿证: (1)主证:突然泻吐,胸脘痞闷,渴不欲饮或喜热饮,体倦思睡,舌苔白腻,脉象缓。 (2)治法:芳香化浊,温运中阳法,方用藿香正气散加减。 (3)成药:藿香正气水(丸),每次2瓶(6g),日服2至3天。 (二)脱水虚脱期: 1、气阴两虚证: (1

滑脉的脉象特征及其主病

滑脉实脉类的一种,其脉象特征为: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般的旋转滚动,应于指下,有一股流畅、轻快、活泼、旋转的感觉。滑脉诊断主要病因为贫血、怀孕、预示快来月经、风湿病、急性感染发热后期、急慢性胃肠炎、肝硬化腹水等等。 1、浮滑—宿食;风痰在肺,中风瘫痪,呕吐反胃,痰热喘息。合大腹痛;合紧外热;合疾为食不消。 2、沉滑—痰食,胸中水气。 3、滑散—瘫痪,或浮滑散,中风瘫痪。 4、大滑—内热,合浮尿则阴痛,小腹作痛。 5、滑数—结热,或为痰火,或为肠痈,或为痰多。 6、滑疾—胃中有热,合浮食不消;不散胎孕三

小儿呕吐按摩图 胃热呕吐

临床表现:烦躁口渴,腹内热,恶心,食入即吐,吐物酸腐,大便臭秽或见秘结,唇赤舌质红,苔黄,脉象滑数有力。 治则:清胃,和中,降逆。 治法:清胃15分钟,平肝10分钟,推天河水10分钟,运八卦15分钟。 对症加减:腹痛加揉板门15分钟;便秘加清大肠10分钟。

漫性丘疹的中医治疗

1.风热 风团色红,中心有小丘疹或水疱,昆虫刺咬者常可见刺伤,部分糜烂结痂,舌尖红,舌苔薄白,脉浮略数。 2.食滞 皮疹为小丘疹及风团、红斑,偶见水疱及糜烂结痂,伴见腹胀,纳呆,咽干,便秘,尿黄,舌质稍红,舌苔白或厚,脉象滑。 3.湿热 皮疹以水疱为主,围以红色水肿性斑丘疹,痒甚,舌质稍红,舌苔白或厚,脉象滑。 治疗方法 1.汤药 (1)风热:桑菊饮加减。桑叶10克,菊花10克,桔梗10克,白蒺藜10克,薄荷6克,蝉衣6克,丹皮10克,银花6克,连翘10克,荆芥6克。 (2)食滞:小儿香橘丹加减。连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