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关节炎的自我鉴别

关节炎的自我鉴别

1、晨僵现象与关节痛

晨僵为下半夜和(或)早晨起床时关节疼痛、僵硬或不适症状加重,起床活动后逐渐减轻。晨僵现象持续时间,短则十几分钟,长则大半天。

有明显晨僵者,往往提示该关节疼痛是炎症性的,多是与自身免疫相关的风湿病,即传统概念中的结缔组织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清阴性型脊柱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等)、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风湿性多肌痛等。特殊类型的骨关节炎(手指出现Heberden结节和Bouchard结节者)和出现继发性滑膜炎时可有晨僵,但晨僵时间短暂,一般不超过30分钟。骨关节炎患者多无晨僵,非风湿病性疼痛(如外伤、神经性疼痛等)一般无晨僵。

有明显晨僵现象和夜间疼痛者,往往提示疾病处在活动期,是使用免疫抑制剂和(或)小剂量激素的指征之一。也可在睡前口服长效非类固醇类抗炎药。

2、关节肿胀

关节肿胀提示处于疾病活动期。按压有波动感提示有关节腔积液。按压手指关节有柔韧感提示滑膜增厚。关节肿胀可见于各种炎症性关节病变,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的下肢大关节、继发滑膜炎的骨关节炎、痛风等。肿胀和压痛部位在关节的边缘或上下方,提示肌腱骨附着点炎症,是血清阴性型脊柱关节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瑞特综合征等)的特征。

3、疼痛与活动的关系

活动后症状减轻,提示自身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病变;活动后症状加重,则提示是退行性病变(如骨关节炎)或机械性因素(如椎间盘突出)导致的疼痛。关节疼痛休息不能缓解,长时间不活动反而更痛或僵硬,则提示免疫介导的风湿病,如类风湿关节炎、血清阴性型脊柱关节病;骨关节炎的疼痛则多发生在活动时,如行走、上下楼梯、爬坡等症状加重,休息后好转。

关节炎鉴别诊断

美国风湿病学院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1987年)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条件:

①早晨关节僵硬至少持续1小时。(大于或等于6周)

②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胀。(大于或等于6周)

③对称性关节肿。(大于或等于6周)

④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大于等于6周)

⑤包括手部关节x线照片上的变化(表现为关节及其邻近骨质 疏松或明显的脱钙现象,关节间隙的狭窄)。

⑥皮下结节。

⑦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32)。其中一、二、三项应持续6周以上。应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一)强直性脊椎炎anky losing spondylitis以往认为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种变型,现知两者各异。强直性脊炎的特点有①绝大多数为男性发病。②发病年龄多在15-30岁。③与遗传基因有关,同一家族有较高发病率,hla-b27阳性达90-95%。④血清类风湿因子为阴性,类风湿结节少见。⑤主要侵犯骶髂关节及脊椎,四肢大关节也可发病,易导致关节骨性强直,椎间韧带钙化,脊柱呈竹节状。⑥手和足关节极少发病。⑦如四肢关节发病,半数以上为非对称性。⑧属良性自限性疾病。

痛风性关节炎易于其他关节炎混淆

痛风性关节炎好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和其他组织中而引起病损及炎性反应,患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其他关节炎的患者也会出现类似症状,需要与痛风性关节炎鉴别。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占误诊病例的40.4%。随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病情的进展,尿酸盐在关节腔内沉积越来越多,炎症引起关节滑膜增厚、软骨退行性变、骨质钙化,导致关节肥大、畸形、僵硬及活动受限。依据这些关节及其周围的变化,易被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占误诊病例的27.6%。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起病急,疼痛剧烈,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有明显的红、肿、热、痛,伴有发热、全身不适,患者服用消炎痛等抗风湿药能使疼痛症状减轻,所以容易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

化脓性关节炎

化脓性关节炎约占误诊病例的17%。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表现为单个大关节受累时,除关节周围有红、肿、热、痛外,关节腔滑膜还可出现渗液,这种情况容易误诊为化脓性关节炎。

关节炎诊断标准是什么

关节炎鉴别诊断

美国风湿病学院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1987年)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条件:

早晨关节僵硬至少持续1小时。(大于或等于6周)

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胀。(大于或等于6周)

对称性关节肿。(大于或等于6周)

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大于等于6周)

包括手部关节X线照片上的变化(表现为关节及其邻近骨质疏松或明显的脱钙现象,关节间隙的狭窄)。

皮下结节。

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32)。其中一、二、三项应持续6周以上。应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关节炎这种疾病所引起的疼痛往往给患者带来许多烦恼和不便,极大地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对于这种长期性的慢性疾病,做好预防工作往往比起治疗的漫长过程更有作用。

痛风性关节炎如何鉴别诊断

早期多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滑囊炎、化脓性关节炎、急性蜂窝组织炎等。

1.与类风湿关节炎鉴别点:女性多见,常侵犯小关节,无痛风急性发作特点,软组织肿胀以关节为中心,呈梭形,而痛风以骨缺损为中心,呈不规则肿胀,骨破坏比痛风小,且有普遍骨质疏松,对秋水仙碱治疗无效。

2.与足部急性蜂窝组织炎鉴别点:为软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炎症,常有感冒史,很少见于夜间突然发作;不侵及关节或具有关节症状;全身症状重并见寒战及白细胞增多等症状;此外,年龄不受限制,且治疗后不会多次复发。

3.与单纯拇趾滑囊炎的鉴别点:常有外伤史或局部慢性损伤性刺激因素,在拇趾多见于拇外翻,鞋子大小等局部磨擦或足部负重不正所引起;不经治疗或病因纠正,不易自行消退,此外发作时间,疼痛程度都没有痛风严重,对秋水仙碱治疗无效。

4.其他应与假性痛风鉴别:该病为焦磷酸盐代谢障碍所致,多见于老年人,主要侵犯部位以大关节为主(常见膝关节),四肢关节少见,急性发作很像痛风,也可夜间发作,但较轻,后期可致关节畸形, X片可见软骨钙化,关节穿刺液检查示雪花样焦磷酸盐钙结晶,对秋水仙碱治疗无效。

类风湿性关节炎鉴别诊断

1.骨关节炎

多见于中、老年人,起病过程大多缓慢。手、膝、髋及脊柱关节易受累,而掌指、腕及其他关节较少受累。病情通常随活动而加重或因休息而减轻。晨僵时间多小于半小时。双手受累时查体可见Heberden和Bouchard结节,膝关节可触及摩擦感。不伴有皮下结节及血管炎等关节外表现。类风湿因子多为阴性,少数老年患者可有低滴度阳性。

2.银屑病关节炎

银屑病关节炎的多关节炎型和类风湿关节炎很相似。但本病患者有特征性银屑疹或指甲病变,或伴有银屑病家族史。常累及远端指间关节,早期多为非对称性分布,血清类风湿因子等抗体为阴性。

3.强直性脊柱炎

本病以青年男性多发,以中轴关节如骶髂及脊柱关节受累为主,虽有外周关节病变,但多表现为下肢大关节,为非对称性的肿胀和疼痛,并常伴有棘突、大转子、跟腱、脊肋关节等肌腱和韧带附着点疼痛。关节外表现多为虹膜睫状体炎、心脏传导阻滞障碍及主动脉瓣闭锁不全等。X线片可见骶髂关节侵袭、破坏或融合,患者类风湿因子阴性,并且多为HLA-B27抗原阳性。本病有更为明显的家族发病倾向。

4.系统性红斑狼疮

本病患者在病程早期可出现双手或腕关节的关节炎表现,但患者常伴有发热、疲乏、口腔溃疡、皮疹、血细胞减少、蛋白尿或抗核抗体阳性等狼疮特异性、多系统表现,而关节炎较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程度轻,不出现关节畸形。实验室检查可发现多种自身抗体。

5.反应性关节炎

本病起病急,发病前常有肠道或泌尿道感染史。以大关节(尤其下肢关节)非对称性受累为主,一般无对称性手指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等小关节受累。可伴有眼炎、尿道炎、龟头炎及发热等,HLA-B27可呈阳性而类风湿因子阴性,患者可出现非对称性骶髂关节炎的X线改变。

痛风的疾病鉴别知识

1.类风湿性关节炎:多见于青、中年女性,好发于手指小关节和腕、膝、踝、骶髂和脊柱等关节,表现为游走性、对称性关节炎,血尿酸不高,类风湿因子多阳性,X线示关节面粗糙,关节间隙狭窄,甚至关节面融合,与痛风所致的骨质缺损明显不同。

  2.假性痛风:为关节软骨钙化所致,老年人多见,膝关节最易累及,急性发作时症状酷似痛风,但血尿酸不高,关节滑囊液检查含焦磷酸钙结晶或磷灰石,X线片示软骨钙化。

  3.化脓性关节炎和创伤性关节炎:血尿酸不高,化脓性关节炎滑囊液内含大量白细胞,培养可得致病菌;创伤性关节炎常有较严重的受伤史,可作鉴别。

  4.蜂窝织炎:痛风急性发作时,关节周围软组织常明显红肿,若忽视关节本身症状,易误以为蜂窝织炎,后者血尿酸不高,而畏寒发热及白细胞增高等全身症状更突出,且关节痛往往不明显。

  5.其他:急性期须与红斑狼疮、复发性关节炎及银屑病关节炎鉴别。慢性期则须与肥大性关节病、创伤性及化脓性关节炎的后遗症鉴别。血尿酸检查有助诊断。

关节炎鉴别诊断

美国风湿病学院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1987年)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条件:

①早晨关节僵硬至少持续1小时。(大于或等于6周)

②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胀。(大于或等于6周)

③对称性关节肿。(大于或等于6周)

④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大于等于6周)

⑤包括手部关节x线照片上的变化(表现为关节及其邻近骨质 疏松或明显的脱钙现象,关节间隙的狭窄)。

⑥皮下结节。

⑦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32)。

类风湿性关节炎鉴别方法

1、类风湿性关节炎鉴别方法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以关节表现为主,患病人群主要为女性群体,任何年龄都可发病,需要引起关注。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可参考以下7项标准:

1.1、晨僵。晨僵至少一小时以上,并持续6周以上。

1.2、关节肿胀。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胀,持续6周以上时间。

1.3、对称性关节肿胀,时间持续6周以上。

1.4、腕、掌、指或近端指间关节肿胀,时间持续6周以上。

1.5、患者手部有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放射学改变。

1.6、患者皮下有类风湿结节。

1.7、血清类风湿因子呈阳性。

具备以上症状4条以上者,即可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诊断鉴别

诊断

临床表现,化验,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但完全确诊要由滑膜或关节液查到尿酸盐结晶作出,因为牛皮癣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时尿酸含量也升高。

在临床上遇到中老年男性肥胖者,突然出现第一跖趾关节或踝关节,足背等单关节红肿剧痛,对秋水仙碱治疗有特效,1周左右症状缓解,伴有或不伴有血尿酸增高者,可诊断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当前国内外多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于1977年制订的诊断标准:

(1)急性关节炎发作一次以上,在1天内即达到发作高峰。

(2)急性关节炎局限于个别关节,整个关节呈暗红色,第一拇指关节肿痛。

(3)单侧跗骨关节炎急性发作。

(4)有痛风石。

(5)高尿酸血症。

(6)非对称性关节肿痛。

(7)发作可自行停止。

凡具备上述条件3条以上,并可排除继发性痛风者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

早期多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滑囊炎,化脓性关节炎,急性蜂窝组织炎等。

1.与类风湿关节炎鉴别点:女性多见,常侵犯小关节,无痛风急性发作特点,软组织肿胀以关节为中心,呈梭形,而痛风以骨缺损为中心,呈不规则肿胀,骨破坏比痛风小,且有普遍骨质疏松,对秋水仙碱治疗无效。

2.与足部急性蜂窝组织炎鉴别点:为软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炎症,常有感冒史,很少见于夜间突然发作;不侵及关节或具有关节症状;全身症状重并见寒战及白细胞增多等症状;此外,年龄不受限制,且治疗后不会多次复发。

3.与单纯拇趾滑囊炎的鉴别点:常有外伤史或局部慢性损伤性刺激因素,在拇趾多见于拇外翻,鞋子大小等局部磨擦或足部负重不正所引起;不经治疗或病因纠正,不易自行消退,此外发作时间,疼痛程度都没有痛风严重,对秋水仙碱治疗无效。

4.其他应与假性痛风鉴别:该病为焦磷酸盐代谢障碍所致,多见于老年人,主要侵犯部位以大关节为主(常见膝关节),四肢关节少见,急性发作很像痛风,也可夜间发作,但较轻,后期可致关节畸形, X片可见软骨钙化,关节穿刺液检查示雪花样焦磷酸盐钙结晶,对秋水仙碱治疗无效。

银屑病容易与哪些疾病相混淆

1、慢性湿疹。往往瘙痒剧烈,鳞屑不呈银白色,存在皮肤浸润肥厚、苔藓样变及色素沉着等多形性损害。应与小腿部慢性肥厚性银屑病相鉴别。

2、脂溢性皮炎。红斑边界不清,鳞屑少而薄,呈油腻性,刮除鳞屑无点状出血。

3、玫瑰糠疹。好发于躯干及四肢近端,皮疹长轴与皮纹走向一致。

4、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病型银屑病需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鉴别。前者好发于小关节,尤以指(趾)末端的关节多见,血清类风湿因子检查阴性。

5、二期梅毒疹。有不洁性交史及硬下疳史,皮疹为广泛分布的圆形铜红色斑,累及掌跖,梅毒血清反应阳性。

6、连续性肢端皮炎。掌跖脓疱型银屑病尚需与连续性肢端皮炎鉴别。后者在发病前多有指部外伤史,常先于指部出现脓疱,然后向上蔓延。

痛风性关节炎如何鉴别诊断

1.与类风湿关节炎鉴别点:女性多见,常侵犯小关节,无痛风急性发作特点,软组织肿胀以关节为中心,呈梭形,而痛风以骨缺损为中心,呈不规则肿胀,骨破坏比痛风小,且有普遍骨质疏松,对秋水仙碱治疗无效。

2.与足部急性蜂窝组织炎鉴别点:为软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炎症,常有感冒史,很少见于夜间突然发作;不侵及关节或具有关节症状;全身症状重并见寒战及白细胞增多等症状;此外,年龄不受限制,且治疗后不会多次复发。

3.与单纯拇趾滑囊炎的鉴别点:常有外伤史或局部慢性损伤性刺激因素,在拇趾多见于拇外翻,鞋子大小等局部磨擦或足部负重不正所引起;不经治疗或病因纠正,不易自行消退,此外发作时间,疼痛程度都没有痛风严重,对秋水仙碱治疗无效。

4.其他应与假性痛风鉴别:该病为焦磷酸盐代谢障碍所致,多见于老年人,主要侵犯部位以大关节为主(常见膝关节),四肢关节少见,急性发作很像痛风,也可夜间发作,但较轻,后期可致关节畸形, X片可见软骨钙化,关节穿刺液检查示雪花样焦磷酸盐钙结晶,对秋水仙碱治疗无效。

痛风患者如何诊断

1.类风湿性关节炎多见于青、中年女性,好发于手指小关节和腕、膝、踝、骶髂和脊柱等关节,表现为游走性、对称性关节炎,血尿酸不高,类风湿因子多阳性,X线示关节面粗糙,关节间隙狭窄,甚至关节面融合,与痛风所致的骨质缺损明显不同。

2.假性痛风为关节软骨钙化所致,老年人多见,膝关节最易累及,急性发作时症状酷似痛风,但血尿酸不高,关节滑囊液检查含焦磷酸钙结晶或磷灰石,X线片示软骨钙化。

3.化脓性关节炎和创伤性关节炎血尿酸不高,化脓性关节炎滑囊液内含大量白细胞,培养可得致病菌;创伤性关节炎常有较严重的受伤史,可作鉴别。

4.蜂窝织炎痛风急性发作时,关节周围软组织常明显红肿,若忽视关节本身症状,易误以为蜂窝织炎,后者血尿酸不高,而畏寒发热及白细胞增高等全身症状更突出,且关节痛往往不明显。

5.其他急性期须与红斑狼疮、复发性关节炎及银屑病关节炎鉴别。慢性期则须与肥大性关节病、创伤性及化脓性关节炎的后遗症鉴别。血尿酸检查有助诊断。

关节炎鉴别诊断

美国风湿病学院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1987年)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条件:

①早晨关节僵硬至少持续1小时。(大于或等于6周)

②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胀。(大于或等于6周)

③对称性关节肿。(大于或等于6周)

④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大于等于6周)

⑤包括手部关节x线照片上的变化(表现为关节及其邻近骨质 疏松或明显的脱钙现象,关节间隙的狭窄)。

⑥皮下结节。

⑦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32)。其中一、二、三项应持续6周以上。应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强直性脊椎炎anky losing spondylitis以往认为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种变型,现知两者各异。强直性脊炎的特点有①绝大多数为男性发病。②发病年龄多在15-30岁。③与遗传基因有关,同一家族有较高发病率,hla-b27阳性达90-95%。④血清类风湿因子为阴性,类风湿结节少见。⑤主要侵犯骶髂关节及脊椎,四肢大关节也可发病,易导致关节骨性强直,椎间韧带钙化,脊柱呈竹节状。⑥手和足关节极少发病。⑦如四肢关节发病,半数以上为非对称性。⑧属良性自限性疾病。

痛风的疾病诊断知识有什么

1.类风湿性关节炎:多见于青、中年女性,好发于手指小关节和腕、膝、踝、骶髂和脊柱等关节,表现为游走性、对称性关节炎,血尿酸不高,类风湿因子多阳性,X线示关节面粗糙,关节间隙狭窄,甚至关节面融合,与痛风所致的骨质缺损明显不同。

2.假性痛风:为关节软骨钙化所致,老年人多见,膝关节最易累及,急性发作时症状酷似痛风,但血尿酸不高,关节滑囊液检查含焦磷酸钙结晶或磷灰石,X线片示软骨钙化。

3.化脓性关节炎和创伤性关节炎 :血尿酸不高,化脓性关节炎滑囊液内含大量白细胞,培养可得致病菌;创伤性关节炎常有较严重的受伤史,可作鉴别。

4.蜂窝织炎:痛风急性发作时,关节周围软组织常明显红肿,若忽视关节本身症状,易误以为蜂窝织炎,后者血尿酸不高,而畏寒发热及白细胞增高等全身症状更突出,且关节痛往往不明显。

5.其他:急性期须与红斑狼疮、复发性关节炎及银屑病关节炎鉴别。慢性期则须与肥大性关节病、创伤性及化脓性关节炎的后遗症鉴别。血尿酸检查有助诊断。

相关推荐

如何鉴别各种骨关节疾病

人一旦上了年纪就会被各种疾病困扰,最严重莫过于骨关节性疾病,而在这些疾病中风湿又是最主要的一种。可是很多患者甚至是有的医生都不能很好的把各种骨关节疾病进行区分。而把所有的骨关节疾病都归咎与风湿,其实这也是如今治疗的最大的障碍,今天我们就分别来了解一下它们。 1.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特点:①起病一般急聚,有咽痛、发热和白细胞增高,2-3周前有链球菌感染病史;②以四肢大关节受累多见,为游走性关节肿痛,关节症状消失后无永久性损害;③常同时伴发心脏炎;④抗“O”高,而类风湿因子阴性。 2.强制性脊柱炎 强制

确诊痛风需要做哪些检查

1、痛风的常规检查: 痛风常规的检查一般都会有血、尿、粪检查,其中对血糖、肝肾功能等项目也要进行检查。通过检查可以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而且也是在服药或病发期间的一个跟踪。可以参考是否应进服药物或进行其他方面的诊治。 2、痛风的尿酸值测定: 常规检查中既然已经包括了尿检,为什么这里我们还要单独拉出来进行一个项目检查。医学定义当我们体内尿酸值超标时罹患痛风病的概率较大。且尿酸值水平决定了我们的身体状况。所以只有有效的进行尿检才能及时发现自身所存在的问题。 3、痛风的鉴定性检查: 若常规检查或尿酸值测定都以经

爬山膝关节疼痛怎么回事呢

(1)、类风湿关节炎:虽然全身大小关节均可受累,但主要以手足小关节肿痛为主,晨僵时间>1小时,70%的患者类风湿因子阳性。现在我们还有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化验指标,如抗CCP抗体。 (2)、骨关节炎:也叫骨质增生,它是一种退行性关节炎,60岁以上人群中50%患骨关节炎,70岁以上人群中,80%患有骨关节炎。负重和易磨损的关节,如膝、髋、腰椎、颈椎和手最容易患骨关节炎。当膝关节上下搂时疼痛,静止后僵硬,甚至关节肿痛,要警惕是否患了骨关节炎,到医院拍个膝关节X线片,马上可以诊断。手骨关节炎要与类风湿关节炎

关节炎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病史、检查、临床表现可以诊断。 鉴别诊断 由于关节炎种类繁多、病因复杂、治疗原则各异,因此对关节炎进行鉴别非常重要。 1.类风湿关节炎:该病是慢性关节炎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与遗传、细菌及病毒感染、环境因素包括吸烟有关。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40-60岁女性更多见。以双手小关节(手指关节、腕关节)受累多见,并表现为双侧受累。患者同时伴有晨起关节僵硬感持续大于1小时及关节活动受限。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全身脏器受累。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为其特异性抗体。绝大多数患者类风湿因子阳性,但类风湿因子水平的高低与病情的活动

关节炎的诊断鉴别

1.类风湿关节炎 多发在20~50岁。严急性发作,全身症状较轻,持续时间长。受累关节多对称或多发,不侵犯远端指间关节。关节早期肿胀呈梭形,晚期功能障碍及强直畸形。X线检查局部或全身骨质疏松关节面吸收骨性愈合强直畸形。实验室检查血沉增快,类风湿因子阳性。 2.强直性脊柱炎 多发于15~30岁男性青壮年。发病缓慢,间歇疼痛,多关节受累。脊柱活动受限,关节畸形,有晨僵。X线检查骶髂关节间隙狭窄模糊,脊柱韧带钙化,呈竹节状改变。实验室检查血沉增快或正常,HLA-B27为阳性。类风湿因子多属阴性。

关节炎诊断鉴别

1.中老年男性多见。 2.好发部位为活动多和负重多的关节,如髋、膝、踝和脊椎的颈椎、腰椎为最常见。 3.主要症状是关节疼痛,疼痛于活动时发生,休息后消失。也可以出现休息痛症状。 4.早期关节外形和活动无异常,晚期关节可肿胀、积液和畸形,关节压痛,僵硬,活动受限,活动时有磨擦感。 5.X线摄片可显示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凹凸不平,软骨不硬化,软骨下骨质疏松、囊性变,关节边缘唇样骨质增生,关节腔内可见游离体、关节畸形和半脱位改变。确诊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资料,不难判断。

关节炎怎么鉴别诊断

(一)强直性脊椎炎 anky losing spondylitis以往认为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种变型,现知两者各异。 强直性脊炎的特点有: ①绝大多数为男性发病。 ②发病年龄多在15-30岁。 ③与遗传基因有关,同一家族有较高发病率,hla-b27阳性达90%-95%。 ④血清类风湿因子为阴性,类风湿结节少见。 ⑤主要侵犯骶髂关节及脊椎,四肢大关节也可发病,易导致关节骨性强直,椎间韧带钙化,脊柱呈竹节状。 ⑥手和足关节极少发病。 ⑦如四肢关节发病,半数以上为非对称性。 ⑧属良性自限性疾病。 (二)reit

脊柱关节炎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1)1991年欧洲脊柱关节病研究小组(ESSG)提出了一套适于整组脊柱关节炎的分类标准,这些标准尽管不是以临床诊断为目的,但对于鉴别非典型的或未分化脊柱关节炎上确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ESSG标准着重于脊柱关节炎的两个主要特征:炎性腰背痛和非对称的寡关节炎,如果再加上其他一项条件就可以诊断为脊柱关节炎。 脊柱关节炎的ESSG分类标准 炎性脊柱痛或滑膜炎(非对称性或下肢关节为主)加上以下至少1项: 阳性家族史 银屑病 炎性肠病 尿道炎、宫颈炎或急性腹泻 交替性臀区痛 肌腱附着点炎 骶髂关节炎 (

强直性脊柱炎诊断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一、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诊断主要依据: ①X线表现最短需10天,一般多在2~3周开始显示,3周以上则可见本病典型影像,易于确诊。 ②全身中毒症状严重,伴有不明高热者,应想到组织深部感染,其中包括化脓性脊柱炎。 ③在前者基础上,伴有腰部疼痛、叩痛及活动受限等,则应拟诊化脓性脊柱炎,边治疗边观察。 ④此外还可参考血培养、椎旁抽出物检查(非必要时一般不做)及化验室检查等。 二、鉴别诊断典型者,尤其病变后期一般勿需与其他疾患鉴别。但不典型者,则应与以下病变鉴别: (1)风湿症:十分多见,且易伴有腰背部症状及发热。但本

类风湿性关节炎对身体哪个关节危害最严重

类风湿关节炎主要累及四肢关节,以双手和双足小关节(尤其是近端指间或趾间关节和掌指或跖趾关节),腕、肘、膝、踝和肩关节多见。此外,也可有颞颌关节炎,表现为咀嚼时疼痛,严重时局部有肿胀、压痛和张口困难。还可有颈椎病变,表现为颈部疼痛,并可向锁骨和肩部放散,也可发生颈椎半脱位,严重者造成脊髓受压迫,甚至危及生命。了解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受累的部位,有助于和其它关节炎鉴别,减少误诊。 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大都能成功地从阴道分娩。然而如果当病人的髋关节受到限制,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发生融合或骨盆出口狭窄时,必须考虑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