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亢进有哪些临床表现
甲状腺功能亢进有哪些临床表现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甲状腺病态地分泌过多甲状腺素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甲亢的致病原因,是患者受到严重的精神创伤、生育、月经、妊娠、感染性疾病等因素,引起大脑皮层功能紊乱,产生病理性兴奋,导致甲状腺素分泌过多、甲状腺功能亢进、腺体增生和肥大。以女性患者为多,各种年龄均可发病,但以20~40岁最为多起病缓,典型病例常有下列表现:
神经系统:患者易激动、精神过敏、舌和两手平举向前伸出时有细震颤、多言多动、失眠紧张、思想不集中、焦虑烦躁、多犹疑等,有时出现幻觉,甚而亚躁狂症,但也有寡言、抑郁者。高代谢综合征:患者怕热多汗,皮肤、手掌、面、颈、腋下皮肤红润多汗。常有低热,发生危象时可出现高热,患者常有心动过速、心悸、胃纳明显亢进,但体重下降,疲乏无力。
纱甲状腺肿:甲状腺呈弥漫性、对称性肿大,质软,吞咽时上下移动。少数患者的甲状腺肿大不对称或肿大明显。由于甲状腺的血流量增多,故在上下叶外侧可闻及血管杂音及震颤,尤以腺体上部较明显。甲状腺弥漫性、对称性肿大伴杂音和震颤为本病一种特殊体征,在诊断上有重要意义,但应注意与静脉音和颈动脉杂音相区别。
牛眼征:本病中有以下两种特殊的眼征。
◎非浸润性突眼:又称良性突眼,占大多数。一般属对称性,有时一侧突眼重于另一侧。主要改变为眼睑及眼外部的表现,球后组织改变不大。眼征有以下几种:①眼睑裂隙增宽,少瞬和凝视,圆眼球内侧聚合不能或欠佳;③眼向下看时,上眼睑因后缩而不能跟随眼球下落;④眼向上看时,前额皮不能皱起。
◎浸润性突眼:又称内分泌性突眼、眼肌麻痹性突眼症或恶性突眼,较少见,病情较严重,可见于甲亢不明显或无高代谢症的患者中,主要由于眼外肌和球后组织体积增加、淋巴细胞浸润和水肿所致。
门心血管系统:心悸,气促,稍活动即明显加剧。重症者常有心律不齐,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严重表现。
皮肤及肢端表现:部分患者右胆剜对称性黏液性水肿,但并非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多见于小腿胫头部。初起时呈暗紫红色皮损,皮肤粗厚,以后呈片状或结节状叠起,最后呈树皮状,可伴继发感染和色素沉着。在少数患者中尚可见到指端软组织肿胀,呈杵状形,掌指骨骨膜下新骨形成,以及指或趾甲的邻近游离边缘部分和甲床分离现象,称为指端粗厚。
内分泌系统:甲状腺激素过多除可影响性腺功能外,肾上腺皮质功能于本病早期常较活跃,而在重症患者中,其功能呈相对减退,甚或不全;垂体分泌ACTH增多,血浆树皮质醇的浓度正常,但其清除率加速,说明其运转和利用增快。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诊断鉴别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诊断
典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有高代谢症状,甲状腺肿大,眼球突出等症状,诊断并不困难,但有约20%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临床表现不典型,多见于老年,年龄较大的病人,有慢性疾病的病人或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早期和轻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往往无眼球突出,甲状腺肿大不明显,特别是有一些病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隐匿,而以某种症状较为突出,容易误诊为另一系统疾病,常见的不典型表现有以下几点:
1、心血管型:以心血管症状为突出症状,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心绞痛或心力衰竭。多见于妇女或年龄较大的病人及毒性结节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临床上往往诊断为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病,此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心血管症状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才能缓解,单纯用心血管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2、神经型:以神经精神症状为突出表现,病人神经过敏,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急躁,坐立不安,失眠,幻觉,多见于女性,易误诊为神经官能症或更年期综合征。
3、胃肠型:常以腹泻为突出症状大便1天数次甚至数十次水样腹泻,无脓血便,常误诊为肠炎,慢性结肠炎,有部分病人以腹痛为主要症状,呈弥漫性或局限性腹痛,可类似胆绞痛,肾绞痛,溃疡病,胰腺炎,阑尾炎,往往诊断为急腹症而收体外科治疗,偶尔少数病人以剧烈呕吐为主要症状,甚至呈顽固性呕吐而误诊为胃肠炎,本型多见于中,青年人。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的鉴别
1、单纯性甲状腺肿,除甲状腺肿大外,并无上述症状和体征,虽然有时131I摄取率增高,T3抑制试验大多显示可抑制性,血清T3,rT3均正常。
2、神经官能症。
3、自主性高功能性甲状腺结节,扫描时放射性集中于结节处:经TSH刺激后重复扫描,可见结节放射性增高。
4、其他,结核病和风湿病常有低热,多汗心动过速等,以腹泻为主要表现者常易被误诊为慢性结肠炎,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表现多不典型,常有淡漠,厌食,明显消瘦,容易被误诊为癌症,单侧浸润性突眼症需与眶内和颅低肿瘤鉴别,甲状腺功能亢进伴有肌病者,需与家族性周期麻痹和重症肌无力鉴别。
一般甲状腺功能亢进还需要与单纯性甲状腺肿(地方性甲状腺肿),急性甲状腺炎,恶急性甲状腺炎,桥本病,甲状腺瘤,甲状腺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症鉴别。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可出现肢体麻痹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可出现发作性四肢或下肢麻痹,以男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为多。
钠钾-三磷酸腺苷酶活性增高导致肢体麻痹
甲状腺功能亢进伴发肢体麻痹的机理还未完全明了。有人认为是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时钠钾-三磷酸腺苷酶活性增高所致,钠钾-三磷酸腺苷酶活性增加,可以引起钾进入细胞增加,钠移出细胞增加,结果出现低血钾。
血钾降低可以肢体麻痹
饱食以及过多吃甜食可以诱发甲状腺功能亢进,这是由于体内大量合成糖原的过程中,钾随之进入细胞内导致血钾降低所致,其他诱发因素有疲劳、精神紧张等。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肢体麻痹是可逆性病变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肢体一般是可逆性病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后,肢体麻痹不再发作,如果甲状腺功能亢进治愈后,肢体麻痹仍然频繁发作,提示甲状腺功能亢进不一定是肢体麻痹的病因;家族性周期性四肢麻痹较为常见,可以和甲状腺功能亢进同时存在,因此甲状腺功能亢进控制之后,肢体麻痹不能终止发作,应该排除家族性周期性四肢麻痹的可能性。
什么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危象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长期不愈,可出现一系列合并症,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性肢体麻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性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性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性精神病等,病情严重者可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危象,抢救不急时常可危机生命。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危象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情急剧恶化,导致全身代谢严重紊乱,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功能严重障碍,常危及生命,如诊断和抢救措施不及时,死亡率极高。即使诊断治疗及时,约5~15%的病人也难以幸免于难。
本病的发生原理迄今仍然不完全清楚,往往是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未得到治疗或经治疗尚未控制的情况下,遇某些应激因素而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危象的发生。在应激的情况下,甲状腺合成大量甲状腺激素并将其释放入血液,使原有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情急剧加重,而且应激可以使儿茶酚胺的活力明显增强,进一步加重病情。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症状都有什么
1.甲状腺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自身功能亢进,激素的合成分泌增多。
(1)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突眼性甲状腺肿,Grayes病,Basedow病等,此型在甲状腺功能亢进中最常见,约占90%,主要因自身免疫机制所致,患者体内常可检出甲状腺刺激激素(TSH)受体抗体(TRAb),临床上常有高代谢征群,突眼症,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等典型症状。
(2)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又称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Plummer病,此型病因不明,常见于患甲状腺结节已多年的病人,中老年多见,起病缓慢,症状轻微,突眼少见,甲状腺核素显像可见甲状腺吸收131I呈轻度弥漫性增高,但有散在的结节性浓集,TSH或外源性甲状腺激素不能改变其吸碘功能。
(3)自主性高功能性甲状腺腺瘤或结节:此型病因不明,绝大多数患者呈单发性腺瘤,偶尔也可呈多发性结节,多见于中年女性,起病缓慢,症状轻微,无突眼,以T3型甲状腺功能亢进较多,甲状腺核素显像可见甲状腺呈单发性“热结节”(结节处131I浓集),偶尔也可呈多发性“热结节”,而其余腺组织吸碘功能降低或消失;这种结节不接受TSH调节,故称自主性高功能性者。
(4)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孕妇所分娩的婴儿可罹患甲状腺功能亢进,其发生率与母亲体内的TRAb浓度密切相关,因为TRAb可经胎盘使胎儿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但患儿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在出生后1~3个月常可自行缓解,极少数患儿的母亲并无甲状腺功能亢进史,这可能与患儿自身的免疫失常有关。
(5)碘源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碘甲亢):由于长期过量摄碘所致,多见于地方性甲状腺肿地区,偶见于非地方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地区,长期服用含碘药物如胺碘酮(乙胺碘呋酮)也是此病常见的原因,此病患者的甲状腺可能原来已有缺陷,过量摄碘只是诱因,临床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轻微,突眼少见,甲状腺常见结节(见其他类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碘源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6)原发性甲状腺癌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某些原发性甲状腺癌能分泌大量甲状腺素,从而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
2.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各种原因导致血中TSH浓度增加,进而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
(1)垂体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由于垂体瘤分泌大量TSH所致,极其罕见,不少患者同时有高泌乳素血症或肢端肥大症。
(2)异位TSH分泌综合征:极罕见,偶见于患绒毛膜上皮癌(简称绒癌)或葡萄胎的女性,或患睾丸绒毛癌的男性;有时支气管癌,消化道癌症也可引起,因为上述癌组织均能分泌TSH样物质,因而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原因
大多数的甲亢患者除了心悸出汗等症状外,同时还有眼球突出,眼睑水肿和视力减退的情况。甲亢患者如果长期没有得到合适的治疗,会引起身体消瘦和甲亢性心脏病。患者消瘦后,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也同时降低,很容易感染细菌和急性传染病,严重的会导致残废甚至死亡。甲亢性心脏病会引起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甚至死亡。
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促进身体的氧化还原反应。当甲状腺激素代谢亢进的时候,人就会特别容易觉的饿,因此吃的也比较多。但是由于氧化还原的反应也增强了,身体消耗的能量就增多了,因此甲亢患者比健康的时候吃的多了,体重却减少了。临床上百分之八十的甲亢是Graves病引起的,Graves病是一种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淋巴细胞就产生了刺激甲状腺的免疫球蛋白,引发了甲亢。
中医理论上看甲亢的病理变化虚实夹杂,非常复杂。中医认为,甲亢刚开始发病的时候主要是由于气滞,导致痰气凝结在颈部而形成的。中医看甲亢,认为是和患者的日常饮食和生活规律有关,很多人喜欢昼伏夜出,夜生活很丰富,喜欢抽烟喝酒,生活没有规律,饮食没有节制都是诱发甲亢的原因。
平时碘的摄入量过多,血液中碘的含量远远的超过了生理所需要的含量,碘的释放又非常的缓慢,导致了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从而造成了甲亢。甲亢还有一定的遗传性,因此家族有甲亢的病人,平日要注意碘的摄入量,少吃含碘量高的食品,生活作息规律,并定期检查,预防甲亢的发生。
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
许多人都认为,现代医学水平这么发达,基本上许多疾病都可以药到病除,所以不太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专家告诉我们,许多甲亢患者正是由于这一错误的观念,造成“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的尴尬境地,为此特地为大家介绍一下甲亢的治疗原则:
一、甲亢治疗的减药原则之甲亢药量的正确减量
经过药物治疗后,如果甲亢症状缓解或血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正常,可以每2~4周减量一次,待症状完全消除,甲状腺肿大、突眼等体征明显好转,才能减至最小量维持治疗。在完全停药前,如有必要,还可将维持量再减半。患者最好定期去医院复查,了解药物的疗效或副作用,除非有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甲亢治疗的减药原则是一般不宜擅自中断治疗。如果怕热、多汗、多食等症状缓解而甲状腺肿大或突眼体征反而恶化,可在医生指导下,酌情减少抗甲状腺药物的服用量。据观察,大于1年半的长程治疗,轻、中度甲亢治愈率为60%;小于6个月的短程治疗,其治愈率为40%。
二、要在医生指导下减量或停药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一般维持1年半至2年,具体剂量则需按病情的轻重进行调整。有些患者服药后,一直不愿到医院复查,认为自己怕热、乏力、多食、情绪不稳等症状已经改善,就擅自减少服用量或者“想当然”停药。其实,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这是甲亢治疗的减药原则之一。
甲亢起源很早,却可以在科技水平如此发达的今天还能耀武扬威,可见其可怕之处。相信以前不太注意甲亢治疗原则的患者朋友们,在经过专家的讲述之后都知道应该做些什么了吧。最后,希望大家早日康复!
甲状腺功能亢进食疗
紫菜萝卜汤
配方:紫菜5克,白萝卜250克,鲜橘皮1片。制法:白萝卜切片,橘皮切丝,二者同煮20分钟,加紫菜调味食用。制法: 功效:疏肝理气,解郁化痰。用法:佐餐食用。
紫桃萝卜汤
配方:紫菜15克,桃仁15克,白萝卜250克,陈皮30克。制法:紫菜撕碎,萝卜切丝;陈皮剪小块,共入锅中加水煮半小时,去渣取水煎液300毫升,桃仁打细粉,以水煎液调冲,并加调味品,即可食用。功效:行气化瘀软坚豁椎点心食用。用法:每日1~2次,可作点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