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竹茹的四大功效与作用 清热化痰

竹茹的四大功效与作用 清热化痰

竹茹药性微寒,入肺经,在药材分类中属于化痰止咳平喘药中的清热化痰类,因而有良好的清热化痰作用,对于临床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急慢性咽炎等属于热痰壅肺者,正确用竹茹可起到不错的缓解作用。

竹子全身皆可入药不同部位不同功效

竹叶

又称淡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的干燥茎叶,性寒,味甘淡,入心、肺、胆、胃经,具有清热除烦、生津利尿的功效,用于治疗热病烦渴、小儿惊痫 、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赤、口糜舌疮等症。《药品化义》载:“竹叶清香透心,微苦凉热,气味俱清。……主治暑热消渴,胸中热痰,伤寒虚烦,咳逆喘促,皆用为良剂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竹叶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和香豆素类内酯,具有良好的抗自由基能力和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劳、降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保护肝脏、扩张毛细血管、疏通微循环、活化大脑、促进记忆、改善睡眠、抗癌症、美化肌肤等功效。研究还证实,淡竹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等有抑制作用。用于清心利尿,治疗心火炽盛引起的口舌生疮、尿少而赤,或热淋尿痛,以及外感风热等,均取得较好效果。

竹茹

又名淡竹茹、竹皮,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茎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成卷曲扭缩丝状团形,入药可生用,亦可将生姜水与竹茹充分拌匀,置锅內微炒制成姜竹茹。其性凉,味甘苦,入胃、胆经,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功效,用于治疗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眠、中风痰盛、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等症。《药品化义》载:“竹茹,轻可去实,凉能去热,苦能降下,专清热痰,为宁神开郁佳品。主治胃热噎膈,胃虚干呕,热呃咳逆,痰热恶心,酒伤呕吐,痰涎酸水,惊悸怔忡,心烦躁乱,睡卧不宁,此皆胆胃热痰之症,悉能奏效”。

竹沥

又称竹汁、淡竹沥,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茎用火烤而流出的液汁,性寒,味甘苦,入心、胃经,具有清热化痰、镇惊利窍的功效。《本草备要》载:竹沥“清风降火、润燥行痰、养血益阴、利窍明目。治中风口噤、痰迷大热、风痉癫狂、烦闷消渴、血虚自汗”,为清热化痰之要药,“竹沥行痰,通达上下百骸毛窍诸处。如痰在巅顶可降,痰在胸隔可开,痰在四肢可散,痰在脏腑经络可利,痰在皮里膜外可行”,以竹沥水代茶频饮,连服数日,可治消渴、小便多;竹沥加生姜汁、胆星末、天然牛黄调匀,白开水送服,可治小儿惊风、四肢抽搐;治中风痰迷心窍取竹沥、生葛根汁、生姜汁搅匀温服。

竹卷心

又名竹针、竹心,为嫩竹叶卷面而未张开的幼叶,与竹叶性味、功效相同,具有清心除烦、消暑止渴的功效,但清火力较强,多用于温热病心热烦闷、神昏等证。《本草再新》就记载:“(竹卷心)清心泻火,解毒除烦,清暑利湿,止渴生津”。用其泡服代茶饮,能治复发性口疮和慢性前列腺炎。

竹黄

又称天竺黄、竹膏,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等因被寄生的竹黄蜂咬洞后,而于竹节间贮积的伤流液,经干涸凝结而成的块状物质。本品自然产出者很少,大多采用火烧竹林的方法,使竹暴热后,竹沥溢在节间凝固而成,然后剖取晾干。其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豁痰、凉心定惊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病、神昏谵语、中风痰迷不语、小儿惊风抽搐、癫痫等症。《本草汇言》载:“天竺黄,豁痰利窍,镇惊安神之药也。李氏(时珍)曰,其气味功用,与竹沥大同小异。第竹沥性速,直通经络,而有寒滑之功;竹黄性缓,清空解热,而更有定惊安神之妙”。《小儿药证直诀》中的“抱龙丸”和“利惊丸”都有竹黄这味药。

竹笋

为禾本科植物竹的新生嫩芽,按采收季节不同,分为冬笋、春笋和鞭笋(夏季采摘)几种。竹笋营养十分丰富,既可食用,又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性微寒,味甘,具有益气开胃、清热化痰、通利水道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纳呆食少、肺热咳嗽、消渴等症。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千金方》载:“竹笋味甘无毒,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力,可久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竹笋所含的膳食纤维可增加肠道水分的储存量,软化粪便易于排出,起到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通利大便的作用。同时其排毒功能还可减少胃肠癌、乳腺癌的发生。

丝瓜汤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化痰

中医认为丝瓜是甘凉之品,入肺、肝两经,具有清热化痰、解暑除烦、通经活络、利尿的功效。

胃火旺怎么调理降低胃火的方法 芦根竹茹粥降胃火

鲜芦根100克,竹茹2Q克,粳米100克,生姜10克,绿豆10g。将鲜芦根洗净切成小段,与竹茹同煎去渣取汁,加入粳米同煮成粥,粥将熟时加入生姜,略煮即可。竹茹味甘,性微寒,归肺、胃,心、胆经,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功效,通过食用此粥可有效缓解胃热呕吐等症状。

芦根竹茹粥

芦根竹茹粥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止呕的食物,其主要的作用就是清热、除烦、生精、止呕,制作的过程很简单,主要用到芦根、竹茹两大主材料,那么你知道竹茹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吗?今天就从芦根竹茹粥的做法开始介绍。

芦根竹茹粥

主要原料

新鲜芦根约150克,竹茹20克,粳米100克,生姜2片。

制作方法

将鲜芦根(活芦根)洗净,切成小段,与竹茹同煎取汁去渣,入粳米煮粥,粥欲熟时加人生姜2片,稍煮即成。

效用说明

清热、除烦、生精、止呕。适宜于因高热引起的口渴、心烦、胃热呕吐或咂逆不止、妇女妊娠恶阻、肺痈、痰热咳喘,咳吐脓性浊痰等症。

芦根成份

芦根含薏苡素,以及蛋白质5%、脂肪1%、碳水化物51%、天门冬酰胺0.1%。芦苇含纤维素48~54%、木质素约18.2%、木聚糖约12.4%、灰分2.8%。

多糖水解产生D-木糖、L-阿拉伯糖、D-葡萄糖、D-半乳糖和两种糖醛酸。另含多量维生素B1、B2和C,以及苜蓿素。

芦根还可以去除口臭

1.芦根性凉,能清热祛火,对虚火口臭,有明显效果,可以配合生地,甘草。使煎出药汁好喝,有加强效果。

2.生芦根粥,专治因舌干或牙龈肿烂造成的口臭。选取材料:芦根30克,大米50克。做法:芦根洗净后放入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15分钟,隔渣留汁,加入米煮成粥,每日1剂,宜每早空腹服用,约5剂见效。

3.用中药芦根薄荷治疗口臭, 用中药芦根、薄荷、藿喷鼻煎液,或1%的双氧水、2%的苏取水、2%的硼酸水等,选择其中一种含漱,可减轻或消弭口臭。

竹茹的功效与作用

1、涤痰开郁

①用于胆虚痰热郁结、烦闷不宁、不得眠等症,可与枳实、茯苓、半夏、陈皮、甘草、生姜同用,如温胆汤。

②用于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可与胆星、菖蒲、茯苓、半夏、橘红、枳实、人参、甘草、生姜同用,如涤痰汤。

2、清热止呕

①用于湿热呕吐,可与黄连、半夏、陈皮同用,如黄连橘皮竹茹半夏汤。

②用于胃虚热所致的呕吐或哕逆,可与橘皮、党参、甘草、生姜、大枣同用。

结语:通过上文的阅读,大家对于芦根竹茹粥的做法,以及竹茹的功效与作用,都应该清楚的了解了吧。大家可以在家学着做一下,方法是简单易学的,生活中可多多的食用,适宜于胃热呕吐或咂逆不止等症。

竹茹的药用价值

竹茹的功效

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眼,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1、《别录》:主呕畹,温气寒热,吐血,崩中溢筋。

2、《药性论》:止肺痿唾血,鼻衄,治五痔。

3、《食疗本草》:主噎膈,鼻衄。

4、《本草蒙筌》:主胃热呃逆,疗噎膈呕哕。

5、《纲目》:治伤寒劳复,小儿热痢,妇人胎动。

6、《本草正》:治肺痿唾痰,吐血,妇人血热崩淋,胎动,及小儿风热癫痫,痰气喘咳,小水热涩。

7、《本草述》:除胃烦不眠,疗妊娠烦躁。

8、《本单再新》:泻火除烦,润肺开郁,化痰凉血,止吐血,化水血,消痈痿肿毒。

竹茹的药用价值

【药名】竹茹

【别名】竹皮、淡竹皮茹、青竹茹、淡竹茹、麻巴、竹二青、竹子青。

【来源】竹茹为禾本科植物淡竹、青竿竹、大头典竹等的茎秆去外皮刮出的中间层。

【性味】甘;微寒。

【归经】脾经;胃经;胆经。

【功效】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安胎凉血。

【主治】肺热咳嗽;烦热惊悸;胃热呕呃;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吐血;衄血;尿血;崩漏。

【用法用量】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熬膏贴。

【用药禁忌】寒痰咳喘、胃寒呕逆及脾虚泄泻者禁服。

竹茹的药用附方

1、治哕逆:橘皮二斤,竹茹二升,大枣三十枚,生姜半斤,甘草五两,人参一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金匮要略》橘皮竹茹汤)

2、治妊娠恶阻呕吐,不下食:青竹茹、橘皮各十八铢,茯芩、生姜各一两,半夏三十铢。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不瘥,频作。(《千金方》)

3、治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生竹茹二分,石膏二分,桂枝一分,甘草七分,白薇一分。上五味,末之,枣肉和丸弹子大。以饮服一丸,日三夜二服。有热者倍白薇,烦喘者加柏实一分。(《金匮要隙》竹皮大丸)

4、治产后虚烦,头痛短气欲绝,心中闷乱不解:生淡竹茹一升,麦门冬五合,甘草一两,小麦五合,生姜三两,大枣十四枚。上六味以水一斗,煮竹茹、小麦,取八升,去滓,乃纳诸药,煮取一升,去滓,分二服,羸人分作三服。(《千金方》淡竹茹汤)

5、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半夏(汤洗七次)、竹茹、枳实(麸炒,去穰)各二两,陈皮三两,甘草一两(炙),茯苓一两半。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三因方》温胆汤)

6、治伤暑烦渴不止:竹茹一合(新竹者),甘草一分(锉),乌梅两枚(椎破)。上三味,同用水一盏半,煎取八分,去滓放温,时时细呷。(《圣济总录》竹茹汤)

7、治肺热咳嗽,咳吐黄痰:竹二青三钱。水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8、治小儿痫:青竹茹三两,醋三升,煎一升,去滓,服一合。兼治小儿口噤体热病。(《子母秘录》)

9、治妇人病未平复,因有所动,致热气上冲胸,手足拘急搐搦,如中风状:栝楼根二两,淡竹茹半升。上以水二升半,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作二、三服。(《类证活人书》青竹茹汤)

10、治齿龈间血出不止:生竹茹二两,醋煮含之。(《千金方》)

竹茹的炮制方法

1、净制:除去杂质。

2、切制:除去杂质切揉成小团,将竹茹中的碎末,过粗箩,收集粗粉。

3、姜汁炒:取净竹茹,加姜汁拌匀,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色,取出,晾干。每斤竹茹用生姜3两。

4、姜汁焙:取净竹茹,加姜汁拌匀,稍闷,压平,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焙至两面显黄色焦斑,取出,晾干。每竹茹100公斤,用生姜10公斤或干姜3公斤。

5、炒制:先将锅烧热,放入麦麸,炒至冒烟,加入竹茹翻炒至黄色,筛去麦麸即可。每竹茹10公斤,用麦麸2公斤。

竹茹的配伍应用

1、配半夏:一寒一热,健脾燥湿,和胃止呕力彰,主治脾胃不和,胃气上逆,以致恶心、呕吐、呃逆等症。

2、配枳实:和胃降逆,清热止呕,消积化痰,宽中利膈之力增强,主治胃热痰盛,胃气上逆,恶心呕吐,胸脘满闷等症。

3、配陈皮:一温一寒,温清相济,和胃降逆,除胃中寒热甚妙,主治脾胃虚弱,气机不调,寒热错杂,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呃逆等症。

4、配生姜:一寒一温,具和胃止呕,调中降逆之功,主治寒热互结,胃气上逆之呕呃不止。

5、配黄连:竹茹入胆,黄连入心,心胆并治,可收清心胆,化痰浊之功。

竹茹的鉴别方法

药材性状:本品为卷曲成团的不规则丝条或呈长条形薄片状。宽窄厚薄不等,浅绿色、黄绿色或黄白色。纤维性,体轻松,质柔韧,有弹性。气微,味淡。

饮片性状

1、竹茹同药材。

2、姜竹茹形如竹茹,表面黄色。微有姜香气。

竹茹的炮制方法

采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制,取新鲜茎,除去外皮,将稍带绿色的中间层刮成丝条,或削成薄片,捆扎成束,阴于。

炮制方法

1、竹茹:除去杂质,切段或揉成小周。

2、姜竹茹:取净竹茹,照姜汁炙法(附录ⅡD)炒至黄色。

竹茹的副作用

寒痰咳喘、胃寒呕逆及脾虚泄泻者禁服。

陈皮加什么治咳嗽效果最好

陈皮有理气开胃、燥湿化痰的功效,而甘草也有补脾益气、止咳祛痰的功效,两者在一起泡水食用能很好的帮助改善咳嗽,同时甘草味甜,能中和陈皮的酸味。

雪梨也是一种很好的止咳食物,雪梨性寒、味甜,有很好的生津润燥、清热化痰、清咽利喉的功效,和陈皮搭配食用能更好的帮助止咳。

竹茹微寒性,味甘,有很好的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功效,和陈皮搭配可以帮助告诉咳嗽、咳痰、痰黄的症状。

柠檬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化痰

柠檬也能袪痰。柠檬皮的袪痰功效比柑橘还强。夏季天气湿热,如果饮食上不加以注意,人体的内湿和自然气候的外湿相互感应,湿浊郁积日久就可生痰。因此,夏季痰多,咽喉不适时,将柠檬汁加温水和少量食盐,可将喉咙积聚的浓痰顺利咳出。

野刺梨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化痰

刺梨性凉,有很好清热去火作用,而且刺梨中含有配糖体以及鞣酸等成分,能够止咳、祛痰,对内热所致的烦渴、咳喘、痰黄等症有疗效。

相关推荐

甲亢病人不能吃什么 甲亢病人推荐食谱

1、佛手粥。佛手9克,海藻15克,粳米60克,红糖适量。将佛手、海藻用适量水煎计去渣后,再加入粳米、红糖煮成粥即成。每日1剂,连服10~15天,调整精神抑郁,情绪改变,能够疏肝清热。 2、竹茹淡菜煎。竹茹、淡菜各15克,牡蛎30克,红糖适量。用水煎汁,去渣。每日1剂,连服7~10天。具有化痰利湿,软坚散结功效

竹茹有什么功效 清热除烦

竹茹除了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热毒之外,还能够清除热病之后的余热,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烦意乱等烦闷情绪。常见的有产后的虚烦、大病后虚烦不得眠等症。

什么药物可以缓解痰多

桔梗,开宜肺气、祛痰,适用于外感风寒,咽喉肿痛,痰多者,一般使用3—9克; 紫菀,能止咳化痰,定喘,解热,适用于风寒咳嗽气喘,痰多者,一般使用3—9克; 胖大海,清宣肺气,利咽,用于声音嘶哑,咽喉肿痛,痰多咳嗽者,一般使用2—3粒; 竹茹,能清热化痰,用于痰多咳嗽,痰黄粘稠者,一般使用6—10克; 栝蒌,清热化痰,利气,用于痰多咳嗽,自感发热,合并便秘者,一般使用10—20克; 款冬花,能润肺下气,止咳化痰,适用于喘息,痰中带血者,一般3—9克。

宝宝咳嗽有痰吃什么粥好 宝宝风热咳嗽有痰吃什么粥好

1、风寒咳嗽有痰病症:舌苔黄、红,痰黄稠,不宜咳出,并有咽痛、喉咙痒。 2、粥疗适宜:宜清肺、止咳化痰。 1、芦根粥 食材:鲜芦根150克,竹茹15克,生姜3克,粳米50克。 做法:将芦根洗净、切段,与竹茹同煎,去渣加粳米、生姜煮成粥,分2次服食。 功效:有清热、除烦、生津、止呕的功效,适用于热病津伤所致的烦热口渴,舌燥津少,肺热壅滞所致的肺痈,咳吐脓痰。 2、薏仁粥 食材:薏苡仁50克,粳米100~200克。 做法:将上述食材共煮成粥,常饮服。 功效:健脾去湿、清热排痰 3、冰糖燕窝粥 食材:燕窝10克

竹茹功效作用 安胎

竹茹清热力缓,能够用来安胎。胎动不安多是因为热盛,使用竹茹清热,治胎动不安。另外如果是妊娠呕吐也可以使用竹茹缓解。

中医失眠治疗 胆热或痰热内扰型

多由情志不遂,疏泄失职,生痰化火,内扰心神所致。临床心烦易惊,少寐多梦,口苦呕恶。治以清热化痰,和中安神。宜温胆汤加减。 陈皮10g,半夏10g,竹茹10g,枳壳10g,远志10g,胆南星10g,菖蒲10g,甘草10g。郭老认为:胆经不宜热,清热只用竹茹,即可以达到清热安眠的作用,肝胆相表里,胆热又多为虚火,因而治疗只使胆温而不能使胆寒。

蒸梨子不放冰糖有没有效果

有效果。 梨子和冰糖是两种不同的食材,梨子是一种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的水果,并且性味甘微酸、凉,归肺胃经,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功效,而冰糖虽然有一定补中益气、和胃润肺的功效,但因为是一种甜味剂,所含的糖分太高,一般是用于食材的辅料使用,因此蒸梨子不放冰糖并不会有太大影响,同样能达到其原有的功效作用

久咳不愈食疗 芦根粥

食材:鲜芦根150g,竹茹15g、梗米60g、生姜2片 制法:将芦根洗净切段与竹茹煮成汁,去渣后加入梗米,生姜一起煮成粥样即可食用。 功效:芦根粥对于咳嗽气息短促,咳中有痰声,痰多质粘,痰吐不爽的痰热咳嗽有很好的疗效。

宝宝气管炎食疗方

1、竹茹芦根杏仁粥: [原料]竹茹1团,芦根15~30g,苦杏仁5~10g,薏苡仁20~30g,粳米120~150g冰糖少许。 [制法]先将竹茹、芦根、苦杏仁水煎,取汁备用。再将薏苡仁、粳米一同煮为粥,待粥熟时调入药汁、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待温服食。 [功效]清热宣肺,化痰止咳。 [服法]1剂/d,分早、晚2次服食,连服3~5日。 2、牛肺萝卜汤: [原料]牛肺、白萝卜各300~500g,苦杏仁10~15g,麦冬20~25g,天冬15~20g,葱花、生姜、花椒、食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将牛肺洗净,氽

湿气重有哪些中药泡水喝

竹茹味甘,用生姜汁炒过后,具有去热除烦,降气止呕功能;而藿香能清热化湿,消暑解表,除风散邪,和胃止呕,二者配伍用,清热化湿,除邪止呕功效显著。 连翘属于清热解毒中药,可以轻清上浮,具有疏风散热、凉血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而金银花是解毒清热的药物,二者搭配泡水喝可起祛风解毒、宣肺透疹、散热利水之功。 茵陈味道苦,归脾胃肝胆经,适量食用可以达到利胆退黄的目的;而金钱草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利湿退黄的作用,两者一起泡水喝,对于去湿具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