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失眠的中医按摩法
幼儿失眠的中医按摩法
中医认为产生失眠的原因主要有: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倦思虑太过等。
一些简单易行的按摩方法,可改善儿童的睡眠质量。具体如下:
仰卧位:先用拇指从印堂(两眉心中点)开始向上至百会(两耳尖连线中点)做揉法,往返5次。再从印堂向两侧沿眉弓至太阳穴做推法往返5次。再按揉太阳穴约1 分钟。拇食指相对用力按揉双耳约一分钟,以透热为度。沿前臂内侧做掌根揉法约一分钟,点按神门(腕横纹尺侧端)、内关穴(掌侧腕横纹中点上2寸)约半分钟。
俯卧位:用轻手法作捏脊法(拇、食指相对提捏背部中线皮肤)自下而上反复3~5次,以背部潮红为度。按压背部腧穴,重点在上背部。
每晚睡前洗足后,用手掌左右擦涌泉穴各100次。
让头发变黑的中医按摩法
正常人的头发,大多颜色黑而呈现润泽,是肾气充盛,精血充足的表现。若是出现头发稀疏、发色枯黄干槁,多为精血不足或气血亏损。
一个人的阳气足不足,也可以从他的头发看出端倪。人面独阳,诸阳之会。意思是说人的脸上,都走阳经。阳主气,阳气不足或者老年人年老体弱,头发会往下塌陷,就如同重症体弱的人,盖上棉被之后,棉被是往下凹陷般。发靠肾精及气血而长,肾气盛,头发才会茂盛而有光泽,发为血之余,意即多余的血帮助头发生长。
内因
1.肾虚,老化。
肾气充盛则身体强健。随着年龄的老化,人老了,体力越来越差,营养送不到头发,终至满头白发。
胃经由脚走头,大肠经由手走头,这两条经络都经过脸庞。35岁以后胃肠的机能开始衰退,所以面色开始蜡黄,缺少光泽,头发开始大量掉。
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膀胱经、胆经、胃经这6条经络,分布在头、脸各部位,42岁以后这6条经络的机能开始衰退,所以人的整个脸色枯槁而缺乏光泽,头发开始变白。
想想看,你是不是从35岁开始掉头发,42岁左右出现白头发呢?
其实保养得当,即便你已经满头白发,70岁也可以让黑发重生,前提是身体要健康。
趁年轻30~40岁白头发才刚萌芽的当头,越早治疗越有效。
2.遗传。
让头发变黑的按摩法
I.头部指压
活络整个头部的气血循环,疏通气节。不但能够活化细胞,使毛发获得营养.也能使头部的任何不适获得缓解。例如:头痛、头晕、头部肿胀、昏沉、健忘、思绪不清……
指力劲道深入5~6cm之后,指腹力量稍微一上一下抓,指力慢慢放松。指力一定要完全放松,再重新开始按,按到不痛或疼痛减轻为止。
Ⅱ.抓头发
顺着头部的角度.双手同时抓住发根之后,手指头稍微出力往上提。停留4~5秒之后指力再慢慢放松。指力一定要完全放松,再重新开始抓提发根。如果感觉有痛感,表示这个地方经络有阻塞,抓到不痛或疼痛减轻为止。
Ⅲ.关元穴指压法
关元穴:脐下4指幅。
四指贴住腹部,打开虎口,大拇指指腹施力往下压,指力劲道深入5~6cm之后,指腹力量稍微呈“之”字形点一下,停留7~8秒之后指力再慢慢放松。指力一定要完全放松,再重新开始按,按到感觉不痛或疼痛减轻为止。
头发乌黑瑜珈
大身印式
1.双脚脚跟放在会阴处坐好,腰挺直,肩膀放轻松,双手轻松地放在膝盖上。
2.重心落在骨盆,意识力集中在腰部,吸气,用腰力带动上半身,直到背部平行于地面,腰弯到你的极限,注意背部要平不要驼背。
3.屏息数秒,慢慢吐气将上半身回正。从第1个动作开始做,一式做8次。
有益头发乌黑的食物如:
何首乌、黑芝麻、黑枣、黑豆、乌鸡、当归、坚果类食物、花生米、红枣、核仁、瓜子、葵花子、腰果、龙眼干……平时,可用何首乌加当归炖乌鸡肉,或将何首乌磨粉当茶水喝。一周吃2~3次。也可每天交替吃黑芝麻糊或黑豆浆。
强效小秘决
白发变黑发,最好是双管齐下。一方面疏通经穴。另一方面补充食疗,才能快速地看到效果。
祛除老年斑的中医按摩法
(一)、针对老年斑的穴位有束骨穴、肝俞穴、肝俞穴、肾俞穴。
(二)、穴位按摩方法:
1、两手拇指指腹放置于两脚的束骨穴(足外侧,足小趾跖关节的后上方凹陷处),逐渐用力向下按压,并在该处保持一定的压力停留片刻,随后稍加揉动。每5秒钟按1次,共按,0次。同法按揉肝俞穴(第9胸椎棘突下,背部正中线旁开1.5寸)、肝俞穴(第11胸椎棘突下,背部正中线旁开1.5寸)、肾俞穴(第2腰椎棘突下,背部正中线旁开1.5寸)。束骨具有疏通经脉、行气活血的功效。肝俞可以疏肝理气;脾俞健脾化痰,益气和中;肾俞补肾壮阳。经常按摩这四个穴位,可以有效淡化已经形成的老年斑,防止新的老年斑形成。
2、以右手掌根着力,在后背正中线上做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的快速来回摩擦,共做5-10遍。接着以脊柱为中线,两手掌从上至下分别向左右两旁推擦10次。背为阳,脊柱正中又是人体督脉的循行部位,督脉为人体阳气之海,总督全身之阳气。按摩背部,有助于激发和调理脏腑经络之气,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减少老年斑的形成。
失眠中医推荐按摩治疗
1、仰卧揉腹
每晚入睡前,仰卧床上,意守丹田(肚脐),先用右手按顺时针方向绕脐稍加用力揉腹,一边揉一边默念计数,揉计120次;再换用左手逆时针方向同样绕脐揉120次。笔者已坚持20多年,对上半夜进入深睡有良好作用。下半夜如再不能入睡,可按上述方法各揉腹60次,对睡眠也有一定作用。由于揉腹能使胃肠蠕动,特别是年岁大的人,消化功能减弱,胃肠道的气体就会成倍增加,常把大肠膨得胀胀的。一经揉腹,大肠受到刺激,就把气体挤出来而出现放屁,便于安然入睡;若不揉腹,屁放不出来,大肠膨胀,影响入睡。
2、踏豆按摩
用绿豆500克,置铁锅中文火炒热,倒入脸盆中,同时将双脚洗净擦干,借盆中绿豆余温,用双脚蹂踏绿豆,边踩边揉。每天睡前1小时开始蹂踏,每次30分钟左右。
3、拍打涌泉穴
每晚睡前洗脚后,端坐床上,先用右手掌拍打左脚涌泉穴120次,再用左手掌拍打右脚涌泉穴120次,每次力度均以感到微微胀痛为宜。即可驱除失眠,安然入睡。
4、卧位气功法
取右侧卧位,枕头适中,全身轻松自然,双目闭合,舌尖顶上腭,意守丹田。由鼻孔慢慢吸气,使整个腹部膨胀,再从鼻孔徐徐呼出,至全腹收缩。连续坚持2周,一般失眠即愈。
中医按摩法可减压
一、太阳穴
位置: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
关于太阳穴,相信各位并不陌生。太阳穴是人体最重要的穴位之一,也是人体的死穴之一。如果太阳穴受到外力的冲击,可使人短暂晕倒或造成脑震荡使人意识丧失,因此,这个部门一定要保护好。除此之外,太阳穴还是缓解压力的穴位。
当人压力过大时就会出现紧张、焦虑的现象,而此时通过按摩太阳穴可以有效帮你缓解这一症状。这是因为太阳穴中有着诸多的静脉,还关联到了人体的神经,因而按摩太阳穴可以帮助我们好放松神经,而在很多古医书之中也记载了按摩太阳穴可以给人良好的刺激,帮助人环节疲劳这样的说法。
二、大椎穴
位置: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人体大椎穴有很多的神经通过,如果压力过大的话人的神经就会紧张,而神经紧张就会使压力得不到释放,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致使压力越来越大,严重危害到身体健康。
而通过按摩大椎穴能够帮助有效的缓解神经,神经放松了,人自然就会觉得压力变小,自然就会觉得身体十分轻松,因此在生活中想要缓解压力不妨多多按摩一下大椎穴,相信会有着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承泣穴
位置: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忙碌了一天,晚上回到家偶尔会出现头重脚轻、头晕脑胀的现象,其实这就是压力太大所导致的。因为过度疲劳而带来的压力,一般而言这些压力通过睡眠都可以得到改善,但是带着压力进入睡眠可不是什么好事。
如果在入睡前按摩承泣穴,可以帮助我们放松面部麻木的神经,放松面部神经系统,加速面部血液循环,而面部的血液循环加快了,脑部的血液循环自然也会变快。
在这种情况下大脑得到了血液的按摩就会慢慢放松下来,换言之就是压力会慢慢减少,此时入睡便可以有效预防失眠这种情况出现,因此在生活中想要缓解压力不妨多多按摩一下承泣穴,这样便可以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四、合谷穴
位置: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对于合谷穴的功效,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它对于缓解发热、头痛,齿痛等有一定的效果。除此之外,通过按摩合谷穴还可以达到缓解压力的效果,可以帮助我们镇定神经,缓解疲劳。这是因为合谷穴位是人体内调节气血的大穴,在生活总通过按摩合谷穴能够帮助我们梳理身体内部的气血,让气血更为通常。
或许您还是会觉得合谷穴跟减压没有任何联系。但,您是否知道人的压力过大时会导致气滞血瘀呢?当身体得不到气血的按摩自然就会越来越疲倦,身体的压力也自然会越来越大。因此在压力很大时疏通气血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因而能够疏通调和体内气血的合谷穴是可以对抗压力的一大措施,所以当我们出现太大的压力时不妨试一试按摩合谷穴。
五、内关穴
位置: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压力大多是心中的焦急的情绪无法及时得到释放所导致的,只要把这种焦急的情绪消灭那么压力自然而然的就会消失。那么,该如何缓解呢?工作之余可以按摩内关穴,因为内关穴有着静心安神的功效,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缓解心中紧张的情绪,当心中紧张的情绪消失了,压力自然就会减少,所以在生活中想要保护身体健康不妨多多按摩一下内关穴。
压力会产生动力,但压力如果无法及时得到缓解,那么就会给身体带来很大的危害。生活中,缓解压力的方法有千万种,但有多少是确实可行的呢?又有多少是确实有效的呢?相信尝试过的人都有所体会。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高压生活让很多人都喘不过气来,久而久之便会将自己置于危险地带。因此,一定找对方法,快速缓解压力,而通过按摩穴位是最轻松的解压方式,省时省力,也是最快的。建议工作闲暇之余您可以试试。
中医按摩治疗失眠
1、天门开穴法。两个拇指的指腹紧贴于印堂穴,双手其余手指固定头部两侧。左手拇指首先自印堂穴垂直向上推移经神庭穴推至上星穴,然后两个拇指呈左下右上,左上、右下同时交替推摩。手法由缓至快。由轻至重,反复按摩约一分钟。此时按摩局部产生热感,并向眉心的位置集中。
2、百会穴点按掌摩法。用右手拇指指尖在百会穴点按,等到局部产生肿胀麻感后立即改用拇指腹旋转按摩。。就这样反复交替进行约30秒,紧接着用掌心以百会穴为中心均匀用力按压与旋转按摩约30秒钟。
3、玉锤叩击法。用指尖作锤,双手同时进行,从后向前从左至右叩击整个头部,反复一次井口不可以遗漏,口技时由腕部发力水利局院不可太重不可太轻。已有较强的,震荡感而不觉得疼痛为度约叩击一分钟。
4、十指梳理法。这个方法就是以手指代替梳子,指尖着力于头皮双手同时进行,从前额开始呈扇状自,前向后推磨。手法以柔为主柔中带刚,此时会感到头部轻松舒展感。梳理一分钟。
中医治疗失眠,自古以来就有,而且经验丰富应用的药方也非常的多。应用药方,调节人体睡眠,清醒周期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还可以配合以上的按摩手法。可以缓解失眠患者的症状,这样的方法不影响工作,没有强制性催眠的作用。
儿童失眠怎么办 适当采用中医按摩法
一些简单易行的按摩方法,可改善儿童的睡眠质量。
捏脊:让孩子俯卧,用拇指、食指相对提捏背部中线皮肤,自下而上反复3~5次,以背部潮红为度。按压背部腧穴,重点在上背部。
按摩涌泉穴:每晚睡前用温水给孩子泡脚,然后用手掌左右擦涌泉穴各100次。
中医按摩治失眠
中医按摩治失眠 现代社会的压力之大,更多人晚上处于失眠状态,晚上睡不着,白天还困,这可怎么办呢?小编来介绍给你中医按摩治失眠。>>>失眠原因中医理论说
中医按摩治失眠
中医按摩治失眠--按压心包经:
循着双侧上臂内侧中线,由上向下按压,痛点再重点按压,每日1~2次。
中医按摩治失眠--点揉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腕横纹肌尺侧端,尺侧屈腕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于每日临睡前用一拇指指端的螺纹面,点揉另一手的神门穴,换另一手的拇指,同样点揉前手的神门穴,以感酸胀为宜,各重复30次。
中医按摩治失眠--睡前搓涌泉穴:
方法:于每日临睡前取仰卧位,微屈小腿,以两足心紧贴床面,做上下摩擦动作,每日30次。
中医按摩治失眠--揉捻耳垂,
双手拇指和食指分别捏住双侧耳垂部位,轻轻地捻揉,使之产生酸胀和疼痛的感觉,揉捻约2分钟。
以上四招对失眠很管用的,晚上睡不着的朋友不妨试试吧。
中医教你自我按摩治失眠
一、先取坐位,全身放松,全神贯注。
1.双手握拳,用拇指关节沿脊柱旁两横指处,自上而下慢慢推按。
2.用右手中间三指摩擦左足心涌泉穴;然后换成右足心。
二、然后脱衣仰卧于被盖内,双目自然闭合。
1.用两手食指第第二节内侧缘从两眉内侧推向外侧。
2.用两手中指端轻轻揉按太阳穴。
3.用两手拇指罗纹面,沿两侧颞部由前向后推摩。
4.用手掌根部轻轻拍击头顶囟门处。
5.用两手拇指端揉按风池穴。
6.将两手叠放在腹部,然后用手掌大鱼际轻轻揉按中脘穴。
7.将两手移至下腹部,然后用手掌大鱼际徐徐揉按丹田。
失眠中医按摩治疗
经常失眠的人怎么办?中医认为经常失眠的人是身体阴阳不平衡,那么,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有哪些呢?中医治疗失眠常采用食疗、针灸、按摩等手法。例如,失眠者如果配以穴位按摩,便可达到疏通经络,调节阴阳的作用。接下来,小编为你介绍按摩治疗失眠的方法及按摩误区。
中医按摩穴位治疗失眠常用5手法
中医治疗失眠:按摩穴位法
1、天门开穴法
两拇指指腹紧贴于印堂穴,双手余指固定头部二侧。左拇指先自印堂穴垂直向上推移,经神庭穴推至上星穴,然后两拇指呈左下、右上,左上、右下同时交替推摩。手法由缓至速、由轻至重,反复推摩约1分钟,此时推摩局部产生热感,并向眉心集中。
2、百会穴点按掌摩法
用右手拇指尖在百会穴点按,待局部产生重胀麻感后立即改用拇指腹旋摩,如此反复交替进行约30秒,紧接用掌心以百会穴为轴心,均匀用力按压与旋摩约30秒。
3、玉锤叩击法
以指尖作锤,双手同时进行,从后向前,从左至右叩击整个头部,反复依次紧叩,不可遗漏。叩击时由腕部发力,甩力均匀,不可太重,不可太轻,以有较强的振荡感而不觉疼痛为度。约1分钟。
4、十指梳理法
以指代梳,指尖着力于头皮,双手同时进行,从前额开始呈扇状自前向后推摩。手法以揉为主,柔中带刚。此时会感到头部轻松舒适感。约1分钟。
5、抚摩静息法
用双掌分别摩头、摩面、摩颊。手法轻揉,约1分钟,再结束整个按摩疗程。
中医按摩穴位治疗失眠常用5手法
中医推拿按摩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腰酸背痛不要紧,按摩一下就搞定
白领们长期低头工作,极容易引起肌肉僵硬疲劳。天长日久会造成颈椎腰椎小关节的小范围错位,继而会引发腰酸背痛、手臂酸痛、头晕目眩等症状。这时候很多人习惯于到按摩师那里按一下放松绷紧的神经肌肉。
正确的推拿疗法可以很好地缓解疲劳的肌肉关节,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对于颈肩腰腿痛的原因,除了久坐之外,很多慢性病也会导致这种外在的症状,比如脊柱肿瘤、结核、骨折脱位、类风湿等。这类病情尽管表现的症状很类似,但是这些疾病不能轻易推拿治疗,否则会引发不可想象的后果。
误区二、做按摩,三五分钟即可搞定
大多数按摩店里收费标准都以按摩时间为单位。大多数按摩师直接给进店的消费者左拉右扳,不明就里的消费者还以为这位按摩师的手法很独特。大医院的骨科专家认为,正骨推拿跟下水游泳一样,需要先做热身运动,正规的按摩师不可能患者一上来就给他做手法复位,正骨推拿的复位要分四步走,最先应该考虑肌肉的放松,只要肌肉放松,才会是推拿的效果事倍功半。
误区三、按摩推拿,骨骼“咯咯”作响效果才好
不少消费者认为,给颈椎关节复位时,一定要听到关节“咯咯”作响,才算满意,不听到关节活动时的“咯咯”声,就觉得自己错位的关节还没复位。专家表示,大部分骨骼在正确推拿时都不会发出声音,推拿时频繁发出“咯咯”声,表示此时关节摩擦比较频繁,长久下午回对关节软骨产生损伤,易患关节炎。
幼儿失眠原因
不良入睡方式:幼儿的入睡困难往往与家长不正确的抚养方法有关,如抱着孩子等其睡着后再放在床上、和儿童一起睡(陪睡)等。幼儿的入睡困难与不安全依恋存在明显关系。
睡眠恐怖:4~12岁的儿童对夜晚恐怖,而其父母往往不知道。有的儿童将"睡眠"与"死亡"混为一谈,认为睡着了自己就死了。因而恐惧睡眠。
环境因素:睡眠环境中声音嘈杂、灯光太亮、室内过热过冷、湿度太大、床铺不舒适、房间太拥挤,学习压力大等都会影响入睡。
生理因素:过饥、过饱、身体不适可引起入睡困难。
睡眠节律紊乱:孩子上学后,夜晚学习时间太长,原有的睡眠一觉醒节律被打乱。
饮食不当:食用兴奋性食品或饮料饮茶、喝咖啡、喝可口可乐、吃巧克力、服用中枢兴奋剂等都会影响入睡,造成睡眠障碍。
失眠包括3种形式:入睡困难、睡中转醒增多和早醒。幼儿和学龄期儿童多表现为入睡困难和(或)睡中转醒,青少年期则可表现为3种形式的共同存在。
中医按摩治失眠
中医按摩治失眠--按压心包经:
循着双侧上臂内侧中线,由上向下按压,痛点再重点按压,每日1~2次。
中医按摩治失眠--点揉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腕横纹肌尺侧端,尺侧屈腕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于每日临睡前用一拇指指端的螺纹面,点揉另一手的神门穴,换另一手的拇指,同样点揉前手的神门穴,以感酸胀为宜,各重复30次。
中医按摩治失眠--睡前搓涌泉穴:
方法:于每日临睡前取仰卧位,微屈小腿,以两足心紧贴床面,做上下摩擦动作,每日30次。
中医按摩治失眠--揉捻耳垂:>>>中医按摩让感冒远离你
双手拇指和食指分别捏住双侧耳垂部位,轻轻地捻揉,使之产生酸胀和疼痛的感觉,揉捻约2分钟。
以上四招对失眠很管用的,晚上睡不着的朋友不妨试试吧。
中医按摩治疗失眠
中医按摩是很讲究方法的,对于治疗是需要一些常见的中医知识,对于身体的穴位是必要了解的,通常可以按摩这三个穴位,像内关,神门和三阴交这三个穴位,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学习身体的一些穴位,对于治疗是很有帮助的,患者可以通过按摩这些部位对于失眠会有一定的效果。
中医认为脑为元神之府,所以也应该重视头部的气血供养。在休息或看电视等闲暇时间,我们可以用单手梳理头皮数次。方向是从额头的发际线开始,沿头皮到颈部的发际线终止。这样,五个手指可以分捋头部的督脉、膀胱经、胆经,达到镇静安神,平肝潜阳的作用。
中医给人带来的好处是很多的,对于失眠中医疗法是有不错的作用。患者可以躺在床上,用手掌心环绕神阙穴做逆时针抚摸,这样会缓解患者绷紧的大脑,患者可以改善紧张的心态,因此失眠的症状是得到改善的。身体的一些穴位都是可以通过中医按摩的方法进行改善。
中医按摩法改善女性贫血
1、搅沧海:
舌在口腔上、下齿龈外周从左向右,从右向左各转动10次,产生津液分3口缓缓咽下。
2、摩脘腹:
双掌相叠,置于神阙穴,即脐眼,先逆时针,从小到大摩脘腹30圈,然后再顺时针,从大到小摩动30圈。
3、荡胃腑:
坐或卧位,以右手掌按置于中脘穴(脐上正中4寸处,剑突与肚脐之正中)上,先用掌根稍用力将胃脘向左推荡,继之再以五指将胃脘稍用力推荡向右,往返计作10次。
4、振中脘:
坐或仰卧,双掌相叠于中脘穴处,以振动手法操作1分钟。
5、分阴阳:
坐或仰卧,两手除拇指外其余四指并拢,中指相对于剑突下,全掌紧按皮肤,然后,自内向外,沿肋弓向胁肋处分推,并逐渐向小腹移动,共操作10次。
6、疏肋间:
坐位,两手掌横置两腋下,手指张开,指距与肋间的间隙等宽,先用右掌向左分推至胸骨,再用左掌向右分推至胸骨,由上而下,交替分推至脐水平,重复10次。注意手指应紧贴肋间,用力宜均匀,以胸肋有温热感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