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瓣病变
主动脉瓣病变
主动脉瓣狭窄:狭窄性病变可发生于瓣膜本身、瓣上或瓣下等部位。
瓣膜型主动脉瓣狭窄:单纯性狭窄风湿性者少见。一般在儿童期或青年期出现者,几均为先天性瓣膜畸形;成年期后出现者多为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亦可为先天性畸形或风湿性引起者。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慢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以风湿性为最常见,且常伴有狭窄。此外,亦可因先天性瓣膜畸形引起或由于各种病因,如主动脉粥样硬化、马尔方氏综合征或梅毒性主动脉炎等引起升主动脉根部扩张所造成的相对性关闭不全。急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见于感染性心内膜炎、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胸部挫伤累及主动脉瓣,及粘液样变性瓣叶破裂等所引起者。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会引发什么疾病
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
风心病并发的心律失常中以房颤较常见。近20年统计,发生心律失常者占全部风心病的31%,几乎全部见于二尖瓣病变,其中以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较多见,约占39%,其余依次为单纯二尖瓣狭窄、二尖瓣联合瓣膜病变和二尖瓣关闭不全,分别约占27%、20%和14%,而主动脉瓣病变则无一例。
按病变分析,以二尖瓣狭窄最多见,可高达75%;晚期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伴有明显左房增大者,亦常发生房颤。房颤发生与患者年龄、左房大小和病变轻重有关,年龄较大者,房颤较多见;左房壁肌有中度以上纤维化者,约80%发生房颤,如左房壁肌有广泛纤维化,100%发生房颤。
房颤时,心排血量可下降20%~25%,约2.5%~4%的房颤患者可突然死亡。在二尖瓣病变中,其它心律失常有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房扑、房性早搏等。
约10%的主动脉瓣狭窄病例可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包括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左束支传导阻滞。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约1/4~1/3的病例可发生P_一R间期延长,室性早搏也不少见。
风心病晚期病例,特别是心肌有严重病变时,可发生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二尖瓣手术常可诱发心律失常,应注意预防。
心脏扩大如何检查
x线检查:心脏扩大是心脏病的重要征象,它包括心壁肥厚和心腔扩大,两者常并存。
心脏各房室增大时,心脏形状亦发生改变,在后前位胸片上呈三种心型。
1. 二尖瓣型
常见于二尖瓣病变、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心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等,表现为右心缘膨隆,左心缘下段圆钝,心腰丰满或弧形突出,主动脉结小,心影呈梨形。
2.主动脉型
常见于高血压和主动脉瓣病变,表现为左心尖向左下延伸,心腰凹陷,主动脉结突出,心影呈靴型。
3.普大型
常见于心肌炎、全心衰竭、心包积液等。表现为心影向两侧增大,较对称。
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常见的一种心脏病,是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表现为瓣膜口狭窄或膜瓣关闭不全,患者中女多于男。受损的瓣膜以二尖瓣为最常见,也可以几个瓣膜同时受累,称为联合瓣膜病变。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超过1500万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同时每年新增50万人患急性风湿热,病因主要是由于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属于自身免疫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寒冷、潮湿环境下,初发年龄多在青壮年。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变累及心脏各瓣膜的发生率不同,据研究结果表明:二尖瓣为100%,其中单纯二尖瓣病变46.7%,为比例最高,然后依次为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单纯主动脉瓣,三尖瓣和肺动脉瓣。病变主要是瓣膜的边缘和基底部发生水肿、渗出,并逐渐扩大到瓣膜全部,甚至累及腱索和乳头肌,使瓣膜交界区的瓣叶融合、腱索融合与缩短以及瓣叶的纤维化、僵硬、卷曲与钙化,从而导致瓣膜开口狭窄或关闭不全等。
原因复杂的风湿性心脏病会导致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患者应当及时的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免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
主动脉瓣大量反流的分析
主动脉瓣反流(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指主动脉血液经关闭不全的主动脉瓣逆流入左心室.成人严重慢性主动脉瓣反流(AR)的最常见原因为特发性主动脉瓣或根部退行性变,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粘液样变和损伤;在儿童则为室间隔缺损伴主动脉瓣脱垂.成人轻度AR的最常见的原因为两叶式主动脉瓣(男性约2%,女性约1%)以及严重高血压其舒张压≥110mmHg(可能由于存在二叶或穿孔的主动脉瓣).少见的原因为强直性脊椎炎,Reiter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牛皮癣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伴有溃疡性结肠炎的关节炎,成骨不全,主动脉瓣上狭窄,主动脉弓综合征(Takayasu病),Valsalva窦瘤破裂,巨细胞动脉炎,Ehlers-Danlos综合征,马方综合征病人的粘液样变性,或用芬氟拉明(fenfluramine).医生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等来分析引起主动脉瓣返流的原因,比如先天性主动脉瓣病变,风湿性病变,退行性变等.主动脉瓣病变是否需要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要综合分析患者有无症状,返流程度,左室功能,左室的大小等来决定.比如:无症状且左室功能正常的病人,主动脉瓣轻度,中度关闭不全,若左室舒张末径小于60-70mm,通常只需定期复查注意病情发展,暂不需要治疗.
主动脉反流大多是由于主动脉关闭不全引起的.而2/3的主动脉关闭不全是有风湿性心脏病导致的.,所以急性期控制好风湿活动至关重要.而人工瓣膜置换术或主动脉瓣修复术为最根本的治疗措施,内科治疗一般仅为术前准备过度措施.
对于慢性期的治疗:1.预防感染性的心内膜炎,如风心病有风湿活动应预防风湿热2.梅毒性主动脉炎应予一般疗程的青霉素治疗.3.舒张压大于90mmhg应用降压药4.无症状的轻活中度反流者,应限制重体力劳动,病定期检查超声心心动图等.5.心绞痛的可用硝酸脂类药物6.如果有感染需要及早积极控制.
对于预防方面:1.预防感冒受凉,一有上呼吸道感染需要立即治疗,避免引起肺炎加重心脏负担,临床上大部分患者复发都是因为不小心感冒引起的,所以需要加强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2.防止风寒湿邪的侵袭,夏天不可以贪凉,避免风湿活动.3.适当的增加营养.
看到上面的解释你是不是对主动脉瓣大量反流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的朋友们应该多多养生,每天加强锻炼,增强自己的体质,还有就是要有良好的作息和饮食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预防主动脉瓣大量反流,还有如果你已经确认自己成为了主动脉瓣大量反流患者,一定要及时就诊,希望今天我们的解说能够帮助你。希望大家都是每天健康快乐!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检查
1.影像学检查
(1)X线 典型表现为左室增大、左房扩大、心尖向左下移位以及主动脉根部扩大。梅毒性主动脉炎、Marfan综合征、主动脉夹层分离等可见升主动脉扩张或伴钙化。左心衰竭者可见肺淤血和间质性肺水肿。
(2)超声心动图 是诊断主动脉瓣病变和确定主动脉瓣环、升主动脉大小最有用的非侵入方法。对明确病因、评估左室大小和功能以及反流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价值。左室收缩末期内径<55mm,是手术可逆转左心室扩张的限度,主动脉瓣置换术应在心室扩张达到此限度之前进行。
(3)CT、磁共振 可清楚显示主动脉蛇解剖结构,对于主动脉疾病如主动脉夹层分离的诊断,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尤其是磁共振,可做矢状切面扫描清楚显示主动脉全长敏感性最高。
2.其他检查
(1)心电图 典型表现为左房增大和左室肥厚伴劳损。急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无左室肥厚,常见窦性心动过速和提示心肌缺血的ST-T改变。
(2)心导管 用以识别其他的伴发疾病,如二尖瓣反流和探查冠状动脉病变。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概述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ortic insufficlency)可因主动脉瓣和瓣环,以及升主动脉的的病变造成男性患者多见,约占75%;女性患者多同时伴有二尖瓣病变。慢性发病者中,由于风湿热造成的瓣叶损害所引起者最多见,占全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三分之二。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呼吸困难、胸痛等,临床诊断主要是根据典型的舒张期杂音和左心室扩大,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明确诊断。根据病史和其它发现可作出病因诊断。
该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及瓣膜置换术。急性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如不及时手术治疗,常死于左心室衰竭。慢性者无症状期长。重度者经确诊后内科治疗5年存活率为75%,10年存活率50%。症状出现后,病情迅速恶化,心绞痛者5年内死亡50%,严重左心室衰竭者2年内死亡50%。所以一旦确诊本病,应积极治疗。
小儿风湿性心脏病有哪些症状
一、心脏杂音:显着的心脏杂音是心脏炎最主要的特征,尽大部分是由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病变所引起。儿童二尖瓣病变占90%,主动脉瓣受损者不到10%,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联合病变占半数以上。
二、心音、心率的改变:第一心音变为低钝,可能与心脏炎及房室传导时间延长,瓣膜在封闭之前已处于较高位置,并且已接近靠拢有关。常闻及舒张期奔马律。心率增快,常与体温升高不相当,尤其是在睡眠时也不减慢。即使心脏炎被控制很久以后,心率仍然较快。
三、心脏扩大:体检发现心尖搏动超过锁骨中线,或剑突下有明显的心脏搏动,表示心脏扩大。小儿心脏外形变化较大,特别在呼气与吸气时影响最明显。
四、心包炎:可听到心包摩擦音,积液较多时,可有奇脉,颈静脉怒张,脉压差小,心音远远,心脏扩大,及胸透时发现心脏搏动减弱或消失等征象。
五、心电图:P—R间期延长,固然可由多种疾病引起,但大部分由风湿病所致,这一特点至今仍被以为是诊断风湿病的指标之一。P—R间期延长,对于风湿病的预后并无影响,可恢复正常。
什么是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是急性风湿热侵犯心脏后所遗留的慢性心脏病变,目前在我国仍相当多见。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以二尖瓣最为常见,其次为主动脉瓣,三尖瓣很少见,肺动脉瓣则更为罕见。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可累及数个瓣膜。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单独二尖瓣病变,约占70%,次之为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病变约占25%,单独主动脉瓣病变约占2~3%,三尖瓣或肺动脉瓣病变则多与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存在。风湿热大多在青少年期发病,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变侵害结缔组织的胶原纤维,产生粘液性变和纤维素样变,逐渐出现纤维母细胞增生,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形成风湿小体。
心脏瓣膜病常见病变分类
1、二尖瓣狭窄:如果瓣叶活动良好,仅为交界部粘连或轻度瓣下损坏,可争取行闭式扩张术或直视成形术。如果瓣膜钙化或漏斗样改变,则需要实行瓣膜替换手术。
2、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瓣环扩大或交界部局限的瓣叶卷曲者,可以争取实施直视成形手术。瓣叶穿孔、腱索断裂等、若成形手术难以完全矫正或成形手术失败,宜实施二尖瓣替换手术。二尖瓣狭窄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大多数需要换瓣。
3、三尖瓣损坏:通常三尖瓣不做换瓣手术。只有病变严重时才实施瓣膜替换手术。
4、主动脉瓣狭窄: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常可在青少年时期实施直视切开手术,中老年主动脉瓣狭窄多为先天性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的基础上钙化所致。需要实施主动脉瓣替换手术。
5、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由瓣环扩大、瓣叶撕裂穿孔、卷曲或脱垂等引起。通常应实施瓣膜替换手术。只有主动脉瓣轻度脱垂才可能做成形手术。
6、肺动脉瓣病变:多为先天性畸形,很少需要换瓣,常需实施带瓣管道右心室-肺动脉转流术。
人造心脏瓣膜替换手术的相对禁忌症:风湿活动未被控制或控制不足3个月;心力衰竭合并心肌缺血损坏者如主动脉瓣狭窄的晚期病人。如心功能有所改善,仍争取手术。肝、肾功能或全身情况太差而不能经受手术的患者。细菌性心内膜炎病人已出现败血症并多处感染者不宜手术。